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对工业和农业的区位选择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A.气候和土壤 B.政府和个人偏好 C.市场和交通条件 D.劳动力和经济基础——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对工业和农业的区位选择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A.气候和土壤 B.政府和个人偏好 C.市场和交通条件 D.劳动力和经济基础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对工业和农业的区位选择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A.气候和土壤& B.政府和个人偏好& C.市场和交通条件& D.劳动力和经济基础
对工业和农业的区位选择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A.气候和土壤B.政府和个人偏好C.市场和交通条件D.劳动力和经济基础
读材料(一)完成题目(1)~(2)
(1)①城市纺织业类型是________。(单选题) A.棉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麻纺织业 该国发展纺织业的城市还有_______(城市名称) (2)该国发展纺织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3)该国地处印度洋沿岸,但是依然面临严重的干旱,说明该国干旱的原因及对策。 材料二& 美国、英国国家政体比较
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名称
政府首脑名称
材料三& 在德意志帝国(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4)材料二所反映的与美国和英国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5)对照材料二,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同一时期,哪两个国家也具有这些特点?并回答它们具有上述相似特点的共同原因。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材料五& 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7)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3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3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 材料一& 上世纪80年代,年广九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称为发家致富的楷模;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这期间他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这时“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有人提出要“办”年广九。安徽省芜湖市检察院也正式对年广九提起公诉。 (1)从材料看,上世纪80年代,私营企业面临什么问题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材料二& 新华网南京日电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历史性变化。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走出国门”,30年来,中国农民经历了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洗礼,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农民的角色定位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 中国各区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变化图(左图)与中国工业制成品净出口比较优势变化图(右图)。
& (3)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类型并简要说明原因。 & (4)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并简要说明原因。 &&& 材料四&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安徽风阳小岗村大胆尝试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 (5)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 &&& 材料五&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6)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根本原因体现的主要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气候变化的危局与中国对策(院士报告) - 成功典范 - 计算机系
当前位置: &
气候变化的危局与中国对策(院士报告)
日期: 09:55:53
气候变化的危局与中国对策——原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在南京的演讲秦大河,著名科学家,原中国气象局局长,徒步穿越南极的中国第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7年出生于甘肃兰州。长期从事雪冰与气候变化研究,在南极和中国西部雪冰过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有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国际重要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近代雪冰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参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活动,组织并主持了我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  核心提示Ⅰ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同时,全球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冰冻圈退缩,等等。  核心提示Ⅱ  地球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造成的,但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核心提示Ⅲ  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按科学规律办事,积极应对是明智之举。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大家一起参与。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  通过记录、观测和预估显示,中国气候变暖的态势与全球是一致的。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温室气体能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变暖,与“温室”作用相似。若无“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18℃,而非现在的15℃。工业化(1750年)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明显增加。2006年5月已达385ppm(百万分之一)。各种观测事实证明,全球气候系统在变暖。  近百年(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而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60℃。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年(1996年除外),过去50年升温速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两倍。 1961年以来已观测到海洋温度的增加已延伸到3000米深度,海洋已经并正在吸收80%以上气候系统增加的热量,引发海平面上升(20世纪达0.17m)。年平均上升速率约1.8毫米/年,年平均上升速率约3.1毫米/年。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积雪退缩,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近40年北半球积雪逐月退缩(除11-12月外);自1978年以来,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2.7%的速度减少;北半球1980年以来多年冻土顶部温度升高3℃。   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1990年)认为: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第二次评估报告(1996年):定量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年):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66%以上可能性);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在多个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升温幅度大致为1.1-6.4℃。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中国  同全球一样,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是变暖的,增暖的幅度为0.5~0.8℃。其中,近5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2007年成为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也面临众多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短缺、干旱与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山地灾害加剧、大气成分改变及海平面上升等。  据预测,21世纪全国的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尤以冬半年、北方最为明显。2020至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9℃。全国年平均降水将可能略增加,但地区差异较大。到2020年全国降水略有增加;2050年全国降水增加2-5%;2100年全国降水增加6-14%。  预计未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冰川融水将呈持续增加趋势,冻土将全面、持续退化,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和河湖水文等产生重大影响。森林生产力可能有所提高,各类树种分布区都将向北推移;草原、草甸面积呈减小趋势,草地退化,质量和产量均下降。沙漠化自然过程可能不会减缓,海平面会继续上升,人体健康和人居环境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升高,到2050年约上升12—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上升9—107厘米。  气候变暖挑战全球经济  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事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更大代价。IPCC估算,2005年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2美元。如果全球平均温度比1990年升高不足2℃,气候变化的影响利弊并存。但低维度和极地地区,即使温度有小幅升高,也会遭受净损失。若温度升高超过约2.5℃,所有区域都将以受到不利影响为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承受大部分损失。若升温4℃,全球平均损失可达GDP的1%—5%。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包括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引发更多更重自然灾害,尤其是高度危险的极端事件:洪涝、干旱、沙尘暴……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防灾减灾任务繁重。高温、热浪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很可能会持续上升;台风和飓风风速更大、降水更强、破坏力更为严重;千年一遇洪水发生频率可能变为百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发生频率可能变为50年一遇甚至更短;而在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从未发生过的极端事件。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中国  据年数据统计,近18年来中国大陆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8亿元,占GDP的比例平均为2.6%。  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将上升,冬季极冷期可能缩短,夏季炎热期可能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气象愈发频繁。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增加,相应降水日数也有显著增加,其中以新疆和内蒙古中部的增加最为集中。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大雨日数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部分地区,气候有呈恶劣化的趋势。未来4—5年,黄淮海地区出现30—50年一遇的极强降雨事件的概率将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增加4—6倍。长江流域出现连续大旱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范围、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加剧。渤海沿岸和长江口地区的台风最大风速将增加约19%,破坏性更强,防御难度加大。  雨雪时空分布异常,水资源安全形势堪忧。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将显著减少,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减少27%。由于气温增高,蒸发加大,新疆天山乌鲁木齐一号冰川从1962年以来逐年退缩,到1994年已使两个原本连在一起的冰川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冰川。喜马拉雅山中段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过20多次冰湖溃决事件,其中3/4发生在我国西藏境内。受气候变暖影响,除松花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径流有所增加外,其他主要流域的径流量都呈减少趋势。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国的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我国西北各大湖泊绝大多数水量入不敷出,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每年平均有20多个湖泊消失。  海平面持续上升,海洋环境灾害加剧。因为全球变暖,我国海平面呈上升趋势,最近50年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2.5毫米。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将使许多海岸区遭遇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也发生了退化,海南和广西海域已发现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赤潮、咸潮、风暴潮灾害趋于频繁。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压力。气候变暖导致干旱化趋势加剧,致使我国的草原面积不断减少,退化速度不断加快。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90年代退化草原面积分别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5%、30%、50%,到21世纪初已增加到90%。我国的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东北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从1949年的534万公顷锐减到2000年的95万公顷,2000年松嫩平原湿地仅为上个世纪50年代的19.7%。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将全面、持续退化,对冻土区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和河湖水文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对青藏高原气候产生重要反馈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热岛”效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增多,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也将呈增多、增强趋势。  土地退化和病虫害加剧,农业生产风险加大。我国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短时期内仍无法改变,而气候变暖将导致旱涝趋势异常、农业气候灾害频繁、农作物气候适应性脆弱、农业病虫害加剧,以及蒸发和干燥度呈增加趋势而导致沙漠化、盐碱化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重大挑战。估算表明,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同时,全球粮食生产的波动也将加大,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关部门预估,我国人口在2030年达到顶峰,约15亿。为满足新增2亿人的需求,需要多生产1亿吨粮食。考虑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粮食总产量减少5%-10%,还要再多生产3000万-5000万吨粮食。按目前生产水平,需要额外增加相当于1000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将导致能源结构的调整,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全球变暖对工业的影响并不像对农业的影响那么明显、那么直接,工业对气候的敏感度是农业的一半。气候变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和滞后性,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农产品原材料、零售业市场需求、能源消耗及劳动者工作效率等因素来间接影响工业生产。  异常气候出现频率增加将导致农、林、牧、渔业生产力与布局的变化,必然影响下游深加工工业;气候灾害将使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成本增加,运营效率降低,交通安全隐患增大;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疾病传播,可能使旅游业受到威胁,使保险业和金融投资领域的风险增大;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和保证人体健康,社会公共医疗保障系统的负担将加重。  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经济仍处在起飞阶段,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会继续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必然会继续增加。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我国面临的来自国际社会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关系到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全球变暖不但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外交问题,应该引起决策者、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关注。  要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新的驱动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和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是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其核心内容为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源;同时要制定并执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尽管如此,《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压力日益增加,我国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和快速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  中国不仅率先加入并签订《京都议定书》,而且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说明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认真而负责任的。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考虑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之间的协同作用,选择有利于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无悔”对策和措施,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突出和重大问题之一。  2007年5月3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气候变化工作汇报,审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气候变化工作汇报。6月,国务院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担任组长。6月4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发[2007]17号)正式发布。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气候变化问题不同于一地、一时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工作方针。  应对全球变暖:适应和减缓  我国目前抵御极端气候灾害的能力还较弱,不同区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对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气候灾害的敏感性和防灾救灾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抗御极端气候灾害的能力更薄弱。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极端气候灾害,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国应积极借鉴美、日、欧等国和地区的先进技术经验,制定和实施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的综合应对措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了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农业方面上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对普通公众而言,应积极了解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充分认识和理解应对气候变化中我国所面临的压力,增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有意识地在行业发展、商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采取保护气候和环境的行动。比如说,能乘坐公交的时候,就不要动用私家车或出租车,衣服能用手洗的时候,就别用洗衣机,洗澡5分钟可以解决,就别花10分钟。  (根据秦大河在省科协主办的系列高端报告会上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新华日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当前位置: >
气候变化对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指出,在一些温带和极地地区,气候变化对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而对其他大部分地区则是负面的,总体而言,气候变化越剧烈,负面影响就越大。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
  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综合的影响,它最初表现为与人居有关的其他因素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人居环境。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主要从下述3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如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居住地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三角洲地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也许会受到沿海和河水泛滥的影响;城市能源需求会随着制冷、取暖需求的改变而改变;沿海和山区的旅游也许会受到季节气温变化、降水季节模式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人类健康状况发生改变、居住人口发生迁移等,这些都将影响人居环境。例如,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热浪、雪崩、台风、雷暴以及沙尘暴等增加,常常造成破坏、困境和死亡,影响人居环境;寒冷天气的减少,人们健康状况可以得到改善,炎热天气和疾病的增多,人们健康状况会受到不利影响;海平面的上升,从而增加了经水传播疾病(例如霍乱和贝类水产品中毒)的发病率;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可以影响居住地的人口数量和特点,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对该城市服务的需求。
  气候变化后潜在的最广泛、最严重的影响是由于降水强度的增加和海平面上升而导致的洪水、滑坡、泥石流、雪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几乎每一个气候带的各种居住地区都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地区在暴雨多发时也会出现洪涝的危害。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面临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种困境也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居住密度的迅速增加,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沿海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热带气旋(飓风或台风),在热带地区,热带气旋强度也可能增加。热带气旋与暴雨、飓风以及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等共同作用,可能对沿海地区造成破坏性灾难。预测表明,假定2080年海平面上升40厘米,沿海地区每年受到风暴潮洪水袭击的人数将翻几番。      气候变化将影响工业与能源系统
  气候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工业生产的直接影响,二是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对工业生产的制约。
  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天气事件,如极端气温、强风、暴雨、高湿、冰雪、恶劣能见度等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加能耗,尤其对能源、建筑、采矿、交通、食品、石油化工等行业影响大。众所周知,电网的传输系统会受到极端事件如热带气旋、龙卷风和冰雹等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制冷能耗增加而取暖用能减少,炎热天气增加将增加制冷用能,而寒潮天气减少则降低取暖用能。如耗资10亿美元于1997年建成通车的加拿大联邦大桥,为适应设计寿命内(100年)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使得其造价大大增加。如在美国新泽西州建造一所房子,为降低大风的损害、洪水的威胁以及室内高温的影响将增加5%的成本。
  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其直接后果将是制约我国目前能源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削弱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压制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另外,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有关重大工程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增加长江流域上游降水,引发三峡库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不大,但气温升高对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的影响不可忽视。未来青藏高原气温有可能变暖,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会进一步退化,影响某些地段铁路路基的稳定性。气候变化对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某些树种的生长率将提高,但部分工程区内的宜林荒地和退耕地可能逐步转化为非宜林地,“三北”地区、太行山、西南干旱干热河谷地区的环境可能变得更为恶劣,造林更为困难。    气候变化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而且也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实施,将深刻地影响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影响到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等。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气候变化使得与气候相关的极端事件增加,洪涝、滑坡、台风、暴雨、极端高温等与气候相关的极端事件对供水、能源、食物供给、信息系统、污水处理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如2003年夏季欧洲热浪对供水、食物储存、能源系统等造成很大影响,在法国,电力匮乏,建筑生产力下降,占所有食品设施25%~30%的冷藏设施不够用,列车准点率从上年同期的87%下降到77%,因此导致100万~300万欧元的赔偿,衣物销售量下降8.9个百分点,但瓶装水及冰淇淋销售分别增加了18%和14%。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面临以下3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还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
  适应措施包括单纯的技术、人类行为、管理和政策等方面。可采用的适应措施主要有:居住区及其基础设施规划和工业设施的合理布局;从长远来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以降低那些目前发生几率很小,但影响程度很大的事件的不利影响;利用先进技术更好地进行环境管理和计划,包括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污染控制、需求管理和减少废弃物、混合利用分区制和交通规划(制定适当的条款鼓励骑自行车和步行);同时适应措施中还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能力研究、环境战略计划、环境审核、国家环境状况报告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 版权所有 京ICP备国家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变化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