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咏絮朗读”这两字怎么读

这两字怎么读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这两字怎么读
gou一声lu四声
采纳率:33%
..87.htm【舟句】【舟鹿】:船名【舟句】.zdic.net/..:16 ·部外笔画:10《集韵》同【舟句】。<a href="http://www.zdic:17 ·部外笔画:11《广韵》《集韵》并卢谷切.net/.字如图,点击放大【舟冓】 据叶典网【舟冓】为【舟句】之异体字《康熙字典》 据【舟句】之反切音gōu(很可能不对)【未集下】【舟字部】 ·康熙笔画:lu4(据叶典网)《康熙字典》【未集下】【舟字部】 ·康熙笔画,音鹿。【舟句】【舟鹿】。【舟鹿】拼音
我也是去抄回来的,见谅
哦,因为搜狗输入法打不了那俩字,所以我就把字拆开了搜,就找到了
gou lu和舟没关系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讨】字开头的词语(共212个)_汉语大词典
【讨】字开头的词语(共212个)
【讨】字开头的词语(共212个):讨保,讨暴,讨悖,讨本,讨便宜,讨捕,讨裁,讨采头,讨彩,讨测...
讨保tǎo bǎo找人作保。
●明边大绶《虎口余生记》:「阖邑父老讨保,长兄始得来一见。」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珍哥,武城县监禁;晁源,讨保纳赎。」
●王汶石《土屋里的生活》三:「这该叫我怎说呢!莫非要我讨保具结不成?」★「讨保」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保
讨暴tǎo bào讨伐、惩治暴乱。
●《淮南子o本经训》:「故兵者所以讨暴,非所以为暴也。」高诱注:「言兵讨人之暴乱,非所以自为暴乱也。」
●《三国志o魏志·吕虔传》:「卿在郡以来,禽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讨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暴
讨悖tǎo bèi惩治悖逆。
●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篇》卷一:「朝觐之礼,非所以讨悖也,而悖自弭;弦诵之礼,非所以惩暴也,而暴自化。」★「讨悖」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悖
讨本tǎo běn探讨本源。
●唐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公志坚虑精,神勇识澈,艺必讨本,学皆睹奥。」
●辽智光《<新修龙龛手鉴>序》:「寻源讨本,备载于《埤苍》、《广苍》。」★「讨本」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本
讨便宜(I)tǎo biàn yí谓谋求因利乘便,顺应自然。
●明袁宏道《寄汤义仍书》:「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
●《冷眼观》第二五回:「低着头叹道:‘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衣吃饭讨便宜。’」讨便宜(II)tǎo biàn yí指占便宜或取巧。
●唐寒山《诗》之九八:「凡事莫容易,尽爱讨便宜。」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摺:「呀!你今日讨便宜翻做了落便宜。」
●《平妖传》第二一回:「人都是要讨便宜的,见买得贱,货物又比别家的好,人便都来买。」
●谢觉哉《不惑集·干劲!》:「这些人‘有心’于自己讨便宜,‘无心’于作好工作。」★「讨便宜」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讨便宜」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便宜
讨捕tǎo bǔ搜捕。
●《后汉书o何敞传》:「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
●宋宋祁《乞减税札子》:「盗贼既广,讨捕必严,兵盗相拏,邦国深患。」
●明沈德符《野获编·邢部·矐仇人目》:「诈称西粤所遣讨捕逃伍者,絷执舜宾,锒铛发解。」★「讨捕」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捕
讨裁tǎo cái研讨、裁夺。
●《新唐书o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台阁讨裁,典章灿焕,公于是时,玄龄贞观。」★「讨裁」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裁
讨采头tǎo cǎi tóu谓求得好预兆。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见那阿四便钻出船头上来,嚷道:‘这不识时务小秃驴,我家相公正去乡试,要讨采头,撞将你这一件秃光光不利市的物事来。’」★「讨采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采頭
讨彩tǎo cǎi博得喝采。
●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两个人一上台,真是越唱嗓子越亮越高,演的越来越讨彩。」★「讨彩」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彩
讨测tǎo cè探讨。
●《宋书o王微传》:「讨测文典,斟酌传记,寒暑未交,便卓然可述。」★「讨测」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測
讨差tǎo chà请求差使。
●《寒彻骨》第三回:「门生明日即当讨差南还,为老师执柯。」★「讨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差
讨抄tǎo chāo谓攻城略地。
●《南史o梁邵陵携王纶传》:「及后出征,戎备颇阙,乃叹曰:‘吾昔造仗,本备非常,无事涉疑,遂使零散。今日讨抄,卒无所资。’」★「讨抄」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抄
讨吃tǎo chī向人要饭食吃;讨饭。
●明徐渭《四声猿·渔阳三弄》:「他若讨吃么,你与他几块歪剌。」
●《钟馗捉鬼传》第五回:「一日,正在街上讨吃,只听得一声高叫,两个鬼定睛一看,乃是叫街鬼。」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为的是有一等人往往的就扮作讨吃的花子,串店的妓女,乔妆打扮的来给强盗作眼线。」讨吃(2)tǎo chī(无)讨吃(3)tǎo chī(无)讨吃tǎo chī(參見討吃,討喫)
讨吃鬼tǎo chī guǐ 1.
民间传说中专事乞讨的鬼。
●《钟馗捉鬼传》第五回:「这讨吃鬼拿了打狗棍扑上前来,钟馗大喊一声,如响雷一般,吓得讨吃鬼骨软筋酥,丢下棍飞走。」 2.
用为对乞丐的詈词。
●胡尚如《一个佃户的自述》:「看你这个鳖形,就是个讨吃鬼架子。」★「讨吃鬼」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吃鬼
讨吃棍tǎo chī gùn讨饭用的打狗棍。又叫叫花棍。
●赵树理《邪不压正》四:「他一进门,安发见他连棍子也不拄了,就向他说:‘伙计!这会可算把你那讨吃棍丢了?’」
●王子硕《评工会上》:「要是大家都像你存元这样,都怕比别人多出一把力,那就只好拿起讨吃棍要饭吧!」★「讨吃棍」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吃棍
讨仇见「讨雠」。参见:討仇
讨雠tǎo chóu 1.
讨究雠校。
●唐道宣《<续高僧传>序》:「或即目舒之,或讨雠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 2.
讨伐寇仇。
●唐贾餗《敬宗谥议》:「圣朝既讨雠勘乱,明告四方,有司所宜率亿兆之心,极君亲之义,荐诚隆感,非愍而何?」★「讨雠」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讎
见「 讨讎 」。
讨除tǎo chú讨伐芟除。
●《旧唐书o李绛传》:「及镇州节度使王士真死,朝廷将用兵讨除,绛深陈以为未可。」
●宋范仲淹《上吕相公书》:「如未克胜,贼势不衰,纵入讨除,岂肯逃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o史七》:「况元之遗孽尚在朔漠,明玉珍在蜀,梁王在云南,方事讨除,未遑远略。」★「讨除」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除
讨春tǎo chūn 1.
游春,探春。
●唐陆龟蒙有《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诗。
●清钱谦益《赠陆墓邵叟是僧弥之父》诗:「忙为市南行药去,闲从城北讨春还。」
●清黄景仁《广陵杂诗》:「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 2.
算命,打卦。
●《西游记》第九回:「龙王道:‘有,有,有!但是一个掉嘴口讨春的先生。’」★「讨春」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春
讨蹙tǎo cù征讨威逼。★「讨蹙」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蹙
讨撮tǎo cuō犹讨摘。
●《法苑珠林》卷一一八:「搜检条章,讨撮枢要,缉缀纸笔,具列前篇。」★「讨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撮
讨打tǎo dǎ谓自招挨打。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摺:「你这小贱人还不赶他出去,要讨打哩。」
●明凌濛初《北红拂》第三出:「[净:]俺家三郎拳头重,略有些不是,一拳便打个倒栽葱。而今换了这个官人,不知拳头轻重如何。请先打一拳试试看。[丑:]怎的讨打?」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想他那讨打的原故,不过为著书房的功课起见。」★「讨打」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打
讨打吃tǎo dǎ chī犹讨打。
●明邵璨《香囊记·赶散》:「[旦:]念我离乡井,在路途,将军可怜容告诉。[净、丑:]你两个妇人不要讨打吃。」参见:討打喫
讨荡tǎo dàng征讨扫荡。
●宋刘挚《劾吕惠卿》:「连遣部将折克行、訾虎,相次以数万人入西界讨荡。」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昨夏国稔恶,用师讨荡,臣随王中正出界。」★「讨荡」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蕩
◎ [inquire about details] 打听出详细和全面的情况;探听底细
讨店tǎo diàn谓找客店。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十出:「吃罢酒,各发担,过五鸡山,方许讨店,不许庙宇寺观止宿。」★「讨店」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店
讨定tǎo dìng 1.
讨伐平定。
●《魏书o李长仁传》:「﹝李长仁﹞又从尉元讨定南境,赐爵延陵男。」
●《魏书o尔朱荣传》:「寻属肃宗崩,事出仓卒。荣闻之大怒,谓郑俨、徐纥为之,与元天穆等密议称兵入匡朝廷,讨定之。」 2.
●金无名氏《大金集礼o帝号下·大定七年册礼》:「大定二年七月,礼官讨定,将来奉安祫享后,群臣当诣东上合门奉表,请增上尊号。」★「讨定」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定
讨度tǎo dù衡量揣度。
●唐柳宗元《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俯用讨度,不自谓宜,顾视何德而克堪哉。」★「讨度」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度
【讨恶剪暴】成语解释: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讨恶剪暴】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讨恶剪暴】成语故事:【讨恶剪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恶翦暴】成语解释: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讨恶翦暴】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讨恶翦暴】成语故事:【讨恶翦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贰tǎo èr征讨怀异心的叛逆者。
●《左传o昭公十三年》:「诸侯讨贰,则有寻盟。若皆用命,何盟之寻?」
●《晋书o刘超传》:「于时天下扰乱,伐叛讨贰,超自以职在近密,而书迹与帝手笔相类,乃绝不与人交书。」
●宋胡宿《宋故奉直郎守侍御史王公墓志铭》:「且治兵有国常事,脱吾边鄙讨贰,庸可间乎?」★「讨贰」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貳
讨伐tǎo fá征伐,征讨。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讨伐于彼。」
●宋吕陶《送张子公》诗:「近日羽书至,讨伐加羌夷。」
●瞿秋白《乱弹·新英雄》:「他们会说:‘讨伐伪国,不承认日本侵略的满洲国。’」★「讨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讨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讨伐」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討伐
讨罚tǎo fá征讨罚罪。
●《长阿含经》卷十八:「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罚,不足为忧,我自能办。’」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卷三五:「彼国丰乐,与我相违,我欲兴兵,而往讨罚,皆令破散。」
●唐崔致远《请转官从事状·某官顾云》:「所异(冀)元戎十乘,速成讨罚之功;越府三才,各得施张之处。」★「讨罚」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罰
讨饭tǎo fàn 1.
行乞;要饭。
●宋陈造《吟诗自笑》:「投荒忍死经人鲊,讨饭充肠上岳阳。」
●《红楼梦》第六七回:「姓张,叫什么张华,如今穷的待好讨饭。」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六:「怪不得人常说,讨饭三年,官都怕做,你看你懒到什么样子,吃饭碗都怕洗。」 2.
要求把饭端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又嫌杯小,问酒保讨个大碗,连吃了几壶,然后讨饭。」★「讨饭」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讨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飯
讨饭棒tǎo fàn bàng即讨吃棍。
●《中国歌谣资料·曾记那年闹灾荒》:「哇哇叫,泪汪汪,一家大小拿起讨饭棒。」参见「讨吃棍」。★「讨饭棒」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飯棒
讨饭胚tǎo fàn pēi詈词。要饭的穷种。★「讨饭胚」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飯胚
讨分上tǎo fēn shàng卖面子。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初授官的人,碍了体面,怎好就与妓家讨分上脱籍?」★「讨分上」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分上
讨分晓tǎo fēn xiǎo谓放明白些。
●《清平山堂话本o快嘴李翠莲记》:「里外地下扫一扫,娶亲轿子将来了,误了时辰公婆恼,你两口儿讨分晓。」
●《警世通言o玉堂春落难逢夫》:「你可知道我的性子,自讨分晓,我再不说你了。」
●《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相大妗子道:‘好,好!相旺,你自家讨分晓!你不是害你狄大爷,你明是作弄你爷的官哩!’」★「讨分晓」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分曉
讨服tǎo fú征服。
●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仗朝廷威灵,讨服横山界近蕃,以遏外患。」★「讨服」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服
讨负tǎo fù讨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o冤狱》:「邻人出讨负,被杀于野。」一本作「讨责」。责,「债」的古字。★「讨负」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負
讨羹饭tǎo gēng fàn旧时迷信称野鬼游魂乞求施舍。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o家鬼合野伤亡》:「凡无祀鬼魂,求食弥急,索酒、索食、索锭帛,俗名讨羹饭。」★「讨羹饭」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羹飯
讨功tǎo gōng邀功。
●清陈天华《猛回头》:「那人家的子孙,若是有一半倒要帮这个强盗,把自己的亲兄弟杀害了,到那强盗处讨功,这还算得一个人呢?」
●《文汇月刊》1984年第9期:「另一位青年飞步去接,(鸭蛋)刚好滚在他的手里,他嘻笑着向胖子讨功。」★「讨功」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功
讨乖tǎo guāi犹讨巧。
●明杨涟《狱中绝笔》:「若个个讨乖趋势,只恋功名长久,不顾朝廷安危,圣贤书中,忠义心上,绝不敢许。」★「讨乖」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乖
讨关tǎo guān求关卡或拦路者让路放行。常用贿赂的方式。
●清蒋士铨《空谷香·哄笺》:「烂熟河边扯纤路,扬州一直到张湾,黄旗高挂将人骂,带货全凭替讨关。」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所喜列位都是些仗义疏财的豪客,与那寻常之辈不同,因此付我这张弹弓作一个讨关的凭据。」★「讨关」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關
讨海tǎo hǎi征取外贸税收。
●宋陈造《定海》诗:「宦廨盐烟外,居人杂贾胡,听言须画字,讨海倚输租。」
●宋陈造《定海甲寅口号》之三:「已抄口数报隅官,岁后朝哺定不难。且愿眼前彊健在,趁坊讨海过冬寒。」★「讨海」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海
讨好tǎo hǎo 1.
奉承拍马,献殷勤,以求得他人好感。
●《醒世恒言o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同僚官又在县主面上讨好,各备筵席款待。」
●《红楼梦》第九回:「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清秋瑾《精卫石弹词》第五回:「可笑讨好无处讨,祗落得长门冷落作幽囚。」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像只格外讨好的狗似的,总在人多的地方摇摆尾巴。」 2.
取得好效果。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他为自小儿没受过这个折蹬,所以就种种的不讨好。」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天问>解题》:「翻译是非常困难的,很不容易讨好。」★「讨好」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讨好」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好
讨呵欠tǎo hē qiàn讨还欠帐的谐谑语。
●明王衡《郁轮袍》第四摺:「若就你讨呵欠,一个大大债哩。不通,快出去。」★「讨呵欠」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呵欠
讨核tǎo hé研讨并加以综合考查。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由上篇的讨核,我们知道《易》的宇宙观结果是把辩证法毁灭了。」讨核(2)tǎo hé(参见「讨覈」)讨核tǎo hé(參見討核,討覈)
讨覈tǎo hé讨究检核。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今讨覈缘由,如神灵所召,故其得来此山。」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序录》:「及夫讨覈源流,商搉取舍,皆列诸赞论,备之后文。」
●明王世贞《二酉山房记》:「上而皇王帝霸之猷,贤哲圣神之薀,下及乎九流百氏,亡所不讨覈。」
讨话tǎo huà听消息,听回话。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婆子道:‘老九在前边伺候着哩,明日叫他来讨话罢。’」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玳安道:‘你老人家去,我知道,等俺爹来家我就禀。’何九道:‘安哥,我明日早来讨话罢。’」★「讨话」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話
讨欢tǎo huān犹讨喜。
●《笔生花》第二回:「向来执爨春花女,偷嘴搬唇不讨欢。」★「讨欢」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歡
讨还tǎo huán谓要回欠下的钱、东西等。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与我十文金钱,想是教你来讨还?’」如:讨还血债。★「讨还」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讨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還
讨换tǎo huàn 1.
●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他们能织这样的布?一道街上,都到我这里来讨换布样子。」
●孙犁《蒿儿梁》:「老人们说:庄子上有的东西,凭是多么贵重,我们也给你们吃;要讨换这些东西,除非是到川里。」 2.
●《1957年曲艺选·瓜田记》:「讨换个新法治黄痧。」★「讨换」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換
讨回头tǎo huí tóu找机会逃回。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摺:「你!你!你!非敌手,强卖口,只待要战争酣处讨回头。」★「讨回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迴頭
讨击tǎo jī 1.
讨伐,攻击。
●汉王符《潜夫论o实边》:「而将帅皆怯劣软弱,不敢讨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卷八:「我又一时严饰军马,出行讨击。」
●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招怀讨击,五溪悉平。」 2.
讨论研究。击,治。
●唐道宣《续高僧传o明律下·法砺》:「末又往江南,游览《十诵》,而盛专师授,讨击未资。」参见:討擊
讨集tǎo jí搜集。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唐明皇以诸王从学,召集贤院学士徐坚等讨集故事,兼前世文辞,撰《初学记》。」★「讨集」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集
讨价tǎo jià要价。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问道:‘要多少价钱?’慧澄道:‘讨价万贯。’」
●《镜花缘》第十一回:「唐敖听了,因暗暗说道:‘九公,凡买物,只有卖者讨价,买者还价。’」
●阿英《年画的叫卖》:「讨价银子值一千,羊肉只卖狗肉钱。」★「讨价」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讨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價
【讨价还价】成语解释: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讨价还价】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讨价还价】成语故事:【讨价还价】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高中生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奸tǎo jiān讨除奸凶。
●《后汉书o蔡茂传》:「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
●《旧五代史o梁书·孙德昭传》:「臣居大位,不能讨奸,赖东平王全忠首奋忠贞,诛杀邸吏,遂致德昭等擒戮妖逆,再清禁闱。」★「讨奸」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姦
讨贱tǎo jiàn方言。不识好歹,自讨苦吃。参见:討賤
讨僭tǎo jiàn谓非礼僭越。
●《歧路灯》第十四回:「侯冠玉道:‘序齿该张老先生坐,序爵该娄老先生坐,晚生岂敢讨僭?’」★「讨僭」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僭
讨筊tǎo jiǎo谓以筊卜问吉凶。
●明无名氏《白兔记·祭赛》:「还早。年规:讨筊后方才散福。」★「讨筊」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筊
讨教tǎo jiào犹请教。
●清秋瑾《精卫石弹词》第二回:「可同姊到汝房间,讨教姊姊书和史。」
●评弹《再生缘》第二回:「就是要和老兄彻夜长谈,讨教文才武艺。」
●萧干《凤凰坡上》:「一见到外地来实习的农校学生,他就凑过去向他们讨教饲养管理的知识。」★「讨教」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讨教」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教
讨究tǎo jiū研讨,探讨追究。
●南朝梁沈约《佛记序》:「又世胄名氏,本国俗缘,散析众部,卒难讨究。」
●宋文同《秘书丞冯君墓志铭》:「僻居静处,讨究群策,经深史隐,钩擿藏诣。」
●明杨涟《寄梅长公书》:「但以考事未定,不便数数与之深言,考后或可时相讨究也。」
●叶圣陶《倪焕之》十五:「事业当然仍旧是终身以之的教育;两个人共同努力,讨究更多,兴味更多,而成功也更多。」★「讨究」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究
讨酒钱tǎo jiǔ qián索取小费。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两个骡夫再不说他闲下一头骡子,他还是不住的左支脚钱,右讨酒钱。」
●《负曝闲谈》第五回:「船上伙计来讨酒钱,管家只给他两角钱,船上伙计掼在地下不要。」★「讨酒钱」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酒錢
讨据tǎo jù讨究依据。
●唐道宣《续高僧传o习禅二·慧命》:「寻事剃落,学无常师,专行‘方等’、‘普贤’等忏,讨据《华严》,以致明道。」★「讨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據
讨绝见「讨绝单」。参见:討絕
讨绝单索要绝单。谓非法杀害犯人。绝单,狱吏向主管州县官报告在押犯人身死气绝的单子。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你悄地对那徒弟说:‘……若稍迟几日,就讨绝单了。’」亦省作「讨绝」。
●清陈济生《再生纪略》:「又传伪令毁外罗城,各伪将府中犯官夹而未死及赃未完者,俱着贼兵讨绝。」参见:討絕單
1.见"讨絶单"。
1.索要绝单。谓非法杀害犯人。絶单﹐狱吏向主管州县官报告在押犯人身死气绝的单子。
讨开点tǎo kāi diǎn方言。分得一点。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有便宜大家讨开点,没事。」★「讨开点」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開點
讨口tǎo kǒu方言。讨饭。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四幕:「你如果死了,我就到外乡去讨口,也不要紧。」
●艾芜《石青嫂子》:「妈,没法子守住你,我只有带起你的孙儿孙女出去讨口了。」
●克非《春潮急》十:「我没有办法,只好到太平镇去讨口,从早到黑,大街小巷,奔走不停,求人家给一碗半碗冷饭吃。」★「讨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口
★「讨口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
讨口牙tǎo kǒu yá吵嘴,惹口舌。
●《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只要自己嫁人,还要忍了心说那儿子忤逆,媳妇不贤,寻事讨口牙,家里嚷骂。」★「讨口牙」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口牙
讨口子tǎo kǒu zi乞丐。
●《人民文学》1980年第4期:「这里漫山白银,社员反倒成了讨口子。」
●《剧本》1981年第2期:「我辈穷戏班子,两个肩头搭一个嘴巴,叫花子贬了讨口子在,又何惧舍命陪君子呢?」★「讨口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口子
讨愧tǎo kuì犹抱愧。
●《实事白话报》:「无奈安生心里讨愧,所以脸上才闹的挺僵。」★「讨愧」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愧
讨来tǎo lái蒙古语。指兔。★「讨来」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來
讨类tǎo lèi谓属于应该讨伐的一类。
●《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文子言于晋侯曰:‘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今乌余之邑,皆讨类也。’」杜预注:「言于比类宜见讨。」杨伯峻注:「皆侵夺而来,在讨伐之列。」★「讨类」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類
【讨类知原】成语解释: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讨类知原】成语出处:章炳麟《与简竹居书》:“稽其典礼,明其行事,令后生得以讨类知原,无忘国故,斯其要也。”【讨类知原】成语故事:【讨类知原】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冷饭吃tǎo lěng fàn chī比喻向别人乞求。
●《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潘姥姥道:‘贼作死的短寿命,我怎的外合里差?我来你家讨冷饭吃?教你恁顿捽我!’」
●《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敢是俺那冤家……他就扛的我失了色。今早是姐姐你看着,我来你家讨冷饭吃来了,你下老实那等扛我!」★「讨冷饭吃」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冷飯吃
讨理tǎo lǐ治理。
●章炳麟《<国学会会刊>宣言》:「余去岁游宛平,见其储藏之富,宫墙之美,赫然为中国冠弁。唯教师亦信有佳者,苦于熏莸杂糅,不可讨理。惜夫圣智之业而为跖者资焉。」★「讨理」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理
讨力tǎo lì 1.
得力;起作用。
●清张履祥《农书o运田地法》:「惟未春先下壅,令肥气浸灌土中,一行根,便讨力,桑眼饱绽,个个有头,叶必倍多。」 2.
谓寻求助力。
●《何典》第五回:「反要挖出肉里钱去大掷大赌的输落,尽要向我一只钉上讨力。」★「讨力」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8页 第11卷 29参见:討力
讨脸tǎo liǎn犹作脸。争脸面。
●《红楼梦》第七四回:「凤姐、平儿等都忙与探春理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癫癫起来,前儿把太太冲撞了。快出去,别再讨脸了!’」★「讨脸」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臉
讨练tǎo liàn讨究研习。
●《北史o儒林传上·李业兴》:「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讨练,尤长算历。」★「讨练」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練
讨猎tǎo liè征战和狩猎。
●《新唐书o陆贽传》:「且以水草为居,讨猎为生,便于驰突,不耻败亡,此戎狄所长,中国之短也。」★「讨猎」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獵
★「讨流泝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流泝源
【讨流溯源】成语解释: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讨流溯源】成语出处: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溯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诗之难。”【讨流溯源】成语故事:【讨流溯源】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虏tǎo lǔ 1.
讨伐敌寇。
●北周王褒《燕歌行》:「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
●宋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时天子念讨虏报仇,功绪未验,昼夜耿耿。」
●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时念儿夫,统兵讨虏,交锋令镇边庭。」 2.
●曹操曾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故称。
●《魏书o食货志》:「且鸿沟之引宋卫,史牒具存;讨虏之通幽冀,古迹备在。」
●明鹿善继《赠李茂林序》:「天下宁有讨虏心不稳,而赤壁可以鏖兵者?」 3.
掳掠。虏,通「掳」。
●《三国志平话》卷上:「杀害命官,讨虏仓库。」★「讨虏」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虜
讨掳tǎo lǔ犹杀掠。
●《三国志平话》卷上:「﹝太守﹞曰:‘今破不尽黄巾贼,见在山中潜藏,讨掳百姓。’」★「讨掳」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擄
讨戮tǎo lù征讨诛杀。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o义解三·慧远》:「纵(谯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
●《晋书o阮种传》:「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利,妄加讨戮。」★「讨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戮
讨乱tǎo luàn 1.
讨伐叛乱。
●《三国志o魏志·公孙瓒传》「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袁绍与瓒书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夷叔,分着丹青。’」
●唐李德裕《论刘稹状·附太原状》:「望赐李石诏,且令身赴行营,于侧近征兵讨乱。」 2.
治理乱政。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o材能》:「威猛之政,宜于讨乱,以之治善则暴。」刘炳注:「乱民桀逆,非威不服。」★「讨乱」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亂
讨论tǎo lùn 1.
谓探讨研究并加以评论。
●《书序》:「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
●孔颖达疏:「又讨整论理此三《坟》五《典》并三代之书也。」
●《晋书o司马彪传》:「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
●宋文同《谢复官表》:「臣愈当循省,敢怠操修?惟勤讨论,庶备驱使。」 2.
谓共同商讨辩论。
●《南史o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唐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诗之三:「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要想使文学艺术提高,应该经常有一些关于艺术问题的自由讨论。」★「讨论」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讨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讨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討論
讨骂tǎo mà犹言自找挨骂。
●《笔生花》第二回:「呀,姑娘好端端啼哭做甚?恐被人看见,又要讨骂。」
●《笔生花》第七回:「采芹道:‘方才因见公子吃得沉醉,若插嘴时又好讨骂了。’」参见:討罵
犹言自找挨骂。《笔生花》第二回:「呀,姑娘好端端啼哭做甚?恐被人看见,又要讨駡。」《笔生花》第七回:「 采芹 道:‘方才因见公子吃得沉醉,若插嘴时又好讨駡了。’」
讨没脸tǎo méi liǎn见「讨没脸面」。★「讨没脸」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沒臉
讨没脸面tǎo méi liǎn miàn谓丢面子,自找难堪。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臧蓼斋道:‘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明日再不出,就要讨没脸面。’」亦作「讨没脸」。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还不快走,在这里讨没脸!」★「讨没脸面」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沒臉面
讨没趣tǎo méi qù犹言自找难堪。
●《大马扁》第四回:「曾嗣卿道:‘这又何苦呢?怕说得多时,反讨没趣,岂不更失脸面!’」
●徐志摩《巴黎的鳞爪·九小时的萍水缘》:「我心里直怔怔的怕讨没趣。可是回话来了--她就走了,你跟着去吧。」★「讨没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沒趣
讨没意思tǎo méi yì sī犹言讨没趣。
●《红楼梦》第七四回:「如今把这事靠后,且把太太打发了去要紧,宁可咱们短些,别又讨没意思。」★「讨没意思」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沒意思
讨米tǎo mǐ 1.
乞讨得来的米。
●清李光庭《乡言解颐o物部下·开门七事》:「生米作成熟饭,慎终于始也;讨米下不得锅,备豫不虞也。」 2.
讨饭,行乞。
●叶紫《丰收》一:「六月初水就退了,垄上的饥民想联合出门去讨米。」
●《人民文学》1980年第12期:「老子三代贫农,讨米出身!」★「讨米」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米
讨面皮tǎo miàn pí卖面子求情。
●《警世通言o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待文书有了,那京中使用,我自去与人讨面皮。」★「讨面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面皮
讨灭tǎo miè讨治扑灭。
●《后汉书o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
●唐彦琮《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汉帝遣河南尹何进,将兵讨灭。」★「讨灭」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滅
讨命tǎo mìng 1.
索赔人命。
●元柯丹丘《荆钗记·受钗》:「若饿死我家女儿,要与老许讨命。」
●《清夜钟》第八回:「我因你等年小,我出身讨命,怕为他谋害,连你们不保,故此含忍。」
●清李渔《奈何天·巧怖》:「那个姓周的被你逼死了,我是来替他讨命的。」 2.
乞求饶命。
●《钟馗捉鬼传》第九回:「一个个逡巡出来,一齐跪下讨命。」★「讨命」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命
讨闹tǎo nào趁热闹。
●《朱子语类》卷一三○:「只似讨闹,却不于道理上理会。盖它止是于利益上见得,于义理全疏。」★「讨闹」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鬧
讨逆tǎo nì讨伐叛逆。
●《晋书o楚隐王玮传》:「助顺讨逆,天所福也。」
●明徐光启《大征策》:「所患因循苟安,无讨逆之志,浸启戎心,未可测耳。」
●评弹《再生缘》第四十回:「讨逆怎样胜利,详细奏来,再行升赏。」★「讨逆」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逆
【讨逆除暴】成语解释:讨: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讨逆除暴】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所以讨逆除暴,成功济务,宁宗庙社稷,致天下之福,不可废也。”【讨逆除暴】成语故事:【讨逆除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年tǎo nián指饥民春节前后讨饭度荒。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六:「今天是我特地同怀仁来商议讨年的事。一到年跟前,他挑担子,我打花鼓,吃饭是一口锅,睡觉是一个稻草铺,这不就合在一起了。」★「讨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年
讨平tǎo píng讨伐平定。
●《后汉书o卢植传》:「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
●《三国志o吴志·钟离牧传》:「会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出牧为监军使者,讨平之。」
●《水浒传》第一○八回:「宛州、山南两处所属未克州县,陈安抚、侯参谋授方略与罗戬及林冲、花荣等,俱各讨平。」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惟其后讨平方腊,则各本悉同。」★「讨平」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讨平」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平
讨破tǎo pò攻破,击败。
●《后汉书o章帝纪》:「荆豫诸郡兵讨破武陵、溇中叛蛮。」
●《晋书o刘牢之传》:「恭使牢之讨破王廞,以牢之领晋陵太守。」
●《魏书o太祖纪》:「夏四月,前清河太守傅世聚党千余家,自号抚军将军。五月癸亥,征虏将军庾岳讨破之。」★「讨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破
讨扑tǎo pū讨伐扑灭。
●《魏书o夏侯道迁传》:「臣即遣军主江悦之率诸军主席灵坦、庞树等领义勇应时讨扑。」
●宋胡宿《胡稹可供备库副使制》:「属小丑之跳梁,提支兵而讨扑。」★「讨扑」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撲
讨乞tǎo qǐ向人乞求饭食钱物等。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王家桥王某得了一份‘绝业’,穷光蛋一夜变成了富户,到后来拖着树枝沿门讨乞哩。」★「讨乞」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讨乞」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乞
讨气tǎo qì惹气;引人生气。
●《何典》第五回:「过了几时,愈加老眉老眼向雌鬼要起钱来;没得与他,反要做面做嘴的寻孔讨气。」
●《冷眼观》第十八回:「及至拆开来一瞧,唉!那有什么委札呢?原来是讣闻,同夹着一封信!讨气,讨气!」
●蒋光慈《乡情》:「你这黄牛,你不要讨气,你,是一个轿夫的儿子。」★「讨气」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氣
讨气绝即讨绝单。
●《醒世恒言o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片声喝打,方才低低说:‘大爷差谭令史来讨气绝,已拿向后边去了。’」
●《警世通言o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大怒,便将宪票一幅,写下姚大名字,发去当涂县,打一百讨气绝缴。」参见:討氣絕
1.即讨绝单。
讨钱tǎo qián要钱;讨帐。
●《晋书o卫恒传》:「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今日贱妾宁家,恩王责取原钱,一时无措,只得问他讨钱还府中。」
●《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汉子便道:‘俺自和他有帐讨钱,于你甚事!’」
●萧干《矛盾交响曲》:「聋子还是低首用帽子讨钱。」★「讨钱」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錢
讨巧tǎo qiǎo取巧;做事不费力而占便宜。
●《镜花缘》第十一回:「我看老兄如此讨巧,就是走遍天下,也难交易成功的。」
●老舍《我怎样写<二马>》:「涤洲是头一个指出这一个毛病,而且劝我不要这样讨巧。」
●茅盾《子夜》十一:「光景那茄门人也靠不住。许是他两面讨巧。」★「讨巧」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讨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巧
讨俏tǎo qiào讨好;使人有好感。
●秦瘦鸥《秋海棠》十四:「可是姑娘们容易讨俏的地方也有。」★「讨俏」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讨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俏
讨亲tǎo qīn娶亲。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四:「如果不给他讨亲,不过是个光棍,他的痛苦倒会少一些。」★「讨亲」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讨亲」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親
讨禽tǎo qín亦作「讨擒」。讨伐、擒获。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魏书o卢玄传》:「天兴中讨禽之,事在帝纪。」
●《魏书o吕罗汉传》:「诏罗汉率骑一千讨擒之。」
●《隋书o艺术传·耿询》:「柱国王世积讨擒之,罪当诛。」★「讨禽」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禽
讨擒tǎo qín见「讨禽」。★「讨擒」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擒
讨情tǎo qíng求情;告饶。
●明汤显祖《南柯记·情尽》:「你说识破他是蝼蚁,那讨情来,怎么又是这般缠恋。」
●《红楼梦》第七回:「近日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故叫女人来讨情。」
●《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德祥最先看到的是一副讨情的笑脸。」★「讨情」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讨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情
讨秋tǎo qiū谓秋游探胜。
●清黄景仁《李绣川招集广住庵看桂并赠丛辉上人》诗:「舍宅空传异姓王,讨秋今让客清狂。」
●清黄景仁《偕王秋塍张鹤柴访菊法源寺》诗:「懊恼心情薄醉宜,讨秋刚趁晚凉时。」★「讨秋」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秋
讨求tǎo qiú 1.
●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书》:「歌诵圣世,足为繁声,讨求道义,未是要说耳。」
●《明史o张居正传》:「日讨求国家典故,徐阶辈皆器重之。」 2.
寻求,寻觅。
●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但是杜鹃也还嘤嘤啼血去讨求他的爱人,我们也不妨在此来学学鸟叫吧。」★「讨求」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求
讨取tǎo qǔ索取。
●《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一一发付之后,那里还敢向钦差大人手里讨取。」
●鲁迅《书信集·致韩白罗》:「现在又在去信讨取大著作上的木刻插图,但有没有不可知。」★「讨取」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取
讨趣tǎo qù犹言寻欢作乐。
●《大马扁》第三回:「不免背着学生走往芳丛里讨趣,因此也结识了一个妓女唤做花小宝。」★「讨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趣
讨缺tǎo quē乞求填补空缺官位。
●明赵南星《再剖良心责己秉公疏》:「二者(指巡抚、知府)官有大小,皆宜选择破格而用之,久任而优擢之者也。近闻多从人讨而得之,何怪乎谒选者以讨缺为常也。」★「讨缺」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缺
讨饶tǎo ráo请求饶恕。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速忙入城,去传法寺,央主持槁大惠长老同到府中,与可常讨饶。」
●《西湖二集o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又作自己声音叫疼叫痛,讨饶道:‘饶命,饶命!’」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老寿的老婆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讨饶」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讨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饒
讨饶头tǎo ráo tóu方言。物已买就之后,要求增益少许。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食部》:「今苏俗买物请益,谓之讨饶头。」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o有余》:「月子湾湾照九州,太白金星做个讨饶头。变星铜钱银子,落满吾哩江南省。」★「讨饶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饒頭
讨扰tǎo rǎo叨扰。谢人宴请的谦词。
●《歧路灯》第十八回:「绍闻道:‘常在那里讨扰,我心里过不去。’」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懋廉兄,啥辰光请我们到府上讨扰?」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八场:「梁唱:想不到我特来讨扰你酒一杯。」★「讨扰」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擾
讨惹厌tǎo rě yàn方言。谓惹人讨厌。
●《海上花列传》第二回:「俚勿撘耐一道去,耐去寻俚做啥?阿要去讨惹厌!」★「讨惹厌」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惹厭
讨人tǎo rén 1.
讨教别人。
●《景德传灯录·泰钦禅师》:「僧问:‘如何是双林境?’师曰:‘画也不成。’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且去。’又曰:‘境也未识且讨人。’」 2.
●清李渔《意中缘·悟诈》:「这等老丈回去,只问是空讨人就是了。」
●张楚琨《忆流亡中的郁达夫》:「宪兵队长听了大发脾气,用日本语骂起来:‘马鹿,你们敢来讨人!’」 3.
方言。旧指被妓院买进当妓女的姑娘。
●《海上花列传》第四五回:「我是耐个‘讨人’呀!赎勿赎末随耐个便。」
●《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耐勿要管俚先生、小姐,卖拨勒人家,或者是押帐,有仔管头,自家做勿动主,才叫做‘讨人’身体格。」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缀玉轩杂缀》:「你们要原谅他,他此刻不是自由身体了,就像上海堂子里的姑娘‘讨人’(养女的别名)身体一般,不自由己作主。」★「讨人」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8页 第11卷 29参见:討人
讨人嫌tǎo rén xián惹人嫌恶、厌烦。
●《红楼梦》第二七回:「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才觉得他方才那阵讨人嫌闹的不够味儿。」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我今儿个可得说几句讨人谦的话。」★「讨人嫌」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8页 第11卷 29★「讨人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人嫌
讨人厌tǎo rén yàn讨人嫌。
●《红楼梦》第二五回:「因向他悄悄的道:‘你安分些罢,何苦讨人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然而到了里面,我却不做什么正颜厉色的君子去讨人厌。」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记得还是去年躲在厦门岛上的时候,因为太讨人厌了,终于得到‘敬鬼神而远之’式的待遇,被供在图书馆楼上的一间屋子里。」★「讨人厌」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8页 第11卷 29参见:討人厭
讨戎tǎo róng征伐叛乱。
●唐崔致远《请巡幸江淮第二表》:「则乃九州斧钺,讨戎而齐愿风驱;四海梯航,奉贽而必能云集。」★「讨戎」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戎
讨臊tǎo sào谓自找羞辱、难堪。
●《红楼梦》第七三回:「我自己臊还臊不过来,还去讨臊去?」★「讨臊」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臊
讨杀tǎo shā诛杀。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宋王安石《与王子醇书》之三:「武人多欲以讨杀取功为事,诚如此而不禁,则一方忧未艾也。」★「讨杀」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殺
讨删tǎo shān研讨删订。
●元方回《秀亭秋怀》诗之五:「一室扃户牖,古籍勤讨删。」★「讨删」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刪
讨赏tǎo shǎng请求赏赐;乞求恩赐。
●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四出:「杨爷把两个和尚已杀了,我们拿了衣巾去讨赏。」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卢沟桥》:「﹝卢沟桥﹞关上见箱笼稍多,任意讨赏。」
●申跃中《一盏抗旱灯下》:「这不是向大自然讨赏是什么?」★「讨赏」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賞
讨摄tǎo shè讨伐威慑。摄,通「慑」。
●《后汉书o冯绲传》:「蛮夷猾夏,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讨摄」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攝
讨生tǎo shēng 1.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阿兴被派下山来,挑着两只破箩筐装扮成一个游走讨生的修桶匠。」 2.
乞求活命。
●伯钧世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叶名琛评价管见》三:「叶名琛被俘以后,一直到囚禁中死去,没有屈膝讨生,至死‘双目炯炯,怒容未息’,他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讨生」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生
讨生活tǎo shēng huó寻求生路;过活。
●清李调元《诰授中宪大夫永定河道韫山陈公墓志铭》:「公忽谓余曰:‘吾父母春秋高,急须禄仕,大丈夫要当赤手博功名,安能从文字间讨生活乎?’」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陶篁村》:「﹝梁山舟﹞学士谓先生曰:‘此中须丹壁垣墉,吾与子黄土颓墙,复从何处讨生活耶?’」
●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在你所常诅咒的那故纸堆内讨生活的人原不止一种,正如故纸堆中可讨的生活也不限于一种。」★「讨生活」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讨生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生活
讨胜tǎo shèng探游胜迹美景。
●元朱德润《游江阴三山记》:「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迨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
●明黄周星《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我来终是苦骄阳,搜奇讨胜空彷徨。」
●清顾禄《清嘉录·游春玩景》:「亭观台榭,妆点一新,寻芳讨胜之子,极意留连。」★「讨胜」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勝
讨示tǎo shì犹请示。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莅任·酬答书札》:「如邻邑同寅,邻绅远友,差人投书,着柬房置簿,挨次登号,先具禀单讨示。」★「讨示」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示
讨试tǎo shì犹考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o名实》:「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
●《周书o姚僧垣传》:「梁武帝召入禁中,面加讨试,僧垣酬对无滞,梁武帝甚奇之。」★「讨试」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試
【讨是寻非】成语解释:惹是生非,故意挑剔。【讨是寻非】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讨是寻非】成语故事:【讨是寻非】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T开头的成语
讨顺tǎo shùn旧时理门(一种形式似宗教的禁烟酒组织)中的陈规之一。即人们加入组织后,每逢朔望两日向老师傅进献香仪以求赐福、保平安。
●《冷眼观》第二三回:「这讨顺的日期,却是大家都攒在一处,或十个人一班,或二十个人一排,个个都一只手捧着香仪,一只手打着单稽者,对着那老师傅致颂词道:‘讨老师傅的顺。’老师傅便派人先将各人手里的香仪挨一挨二的收下后,一只手扯着偏衫,一只手举起和尚袖子,向众人一挥答道:‘你们都顺遂了,你们都造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做讨顺。是我们理门里每逢朔望万不可少的规矩。」★「讨顺」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順
讨顺风tǎo shùn fēng指旧时船家于出航前祭神以求一路顺风。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梢公对伙计说:‘你带好缆,放下二锚,照顾好了客人。我家去一头。’那台州差人笑着说道:‘你是讨顺风去了。’那梢公也就嘻嘻的笑着去了。」★「讨顺风」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順風
讨说tǎo shuō犹讨论。
●唐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故学者终日讨说答问,呻吟习复,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说。」一本作「讨论」。参见「讨论」。★「讨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說
犹讨论。 唐 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故学者终日讨説答问,呻吟习復,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説。」一本作「 讨论 」。参见「 讨论 」。
讨死tǎo sǐ谓自己找死。多用为斥责之词。
●《水浒传》第十九回:「我也不来你城里借粮,你也休要来我这村中讨死。」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美人微笑道:‘真天子自在湖湘之间,与他什么相干?他自要讨死吃,故如此猖狂,不日就擒了,不足为虑。’」
●明王錂《寻亲记·惩恶》:「你这狗才,我起初饶了你,怎么转来又捱我一捱?你来讨死!宋清,与我锁了。」★「讨死」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死
讨诵tǎo sòng讲习诵读。
●明汤显祖《<阳秋馆诗赋选>序》:「君慧敏纯固,特于讨诵一路,映发揉结,亦复好之。下帷占毕,至忘马色;行路思维,或坠坑堑。」★「讨诵」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誦
讨搜tǎo sōu探寻搜集。
●清杨恩寿《坦园日记》卷七:「《明河篇寿王一梧》云:‘……手撰鸿制辉刀球,熙朝掌故详讨搜。’」★「讨搜」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蒐
探寻搜集。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明河篇寿王一梧》云:‘……手撰鸿製辉刀球,熙朝掌故详讨蒐。’」
讨绥tǎo suí讨伐绥靖。
●唐韩云卿《平蛮颂》:「爰命陇西,授节讨绥,训我师徒,如熊如罴。」★「讨绥」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綏
讨索tǎo suǒ 1.
●《歧路灯》第四六回:「王中也不敢问老贾讨索的是何款项。」
●郑观应《盛世危言o公法》:「至所犯之事,或置而不论,或谅而概免,或执义讨索赔偿,均无不可。」
●茅盾《子夜》四:「现在看见费小胡子竟掮着‘三先生’的牌头来上门讨索,曾沧海觉得非惩他一下不可了。」★「讨索」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索
讨探tǎo tàn 1.
探讨,研究。
●宋欧阳修《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诗:「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2.
试探;探问。
●《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元来调光的人,只在初见之时,就便使个手段。凡萍水相逢,有几般讨探之法。」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你莫讨探我主人家的事!我们当帮工的,哪里管得着!你向我们老爷去讨探好了!」★「讨探」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探
讨替tǎo tì见「讨替身」。★「讨替」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替
讨替代tǎo tì dài见「讨替身」。★「讨替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替代
讨替身tǎo tì shēn旧时迷信,谓含冤负屈凶死者的鬼魂,沉沦苦海,为求超生,往往诱使他人上吊、投河,以求自代,叫做「讨替身」。
●清王明德《记缢鬼》:「凡系有人缢死,其宅内及缢死之处,往往有相从而缢,及缢之非一人者,俗谓之讨替身,谓已死之鬼,求以自代。」
●《天雨花》第二回:「只因害我投环死,今日前来讨替身。」亦作「讨替代」。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而且中国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讨替代’,这才完全是利己主义。」亦省作「讨替」。
●明吾丘瑞《运甓记·姑病求医》:「[净:]药箱冤魂哭啼啼。[丑:]讨替。[净:]谁家冤鬼又来催?[丑:]放屁!」★「讨替身」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替身
讨笤tǎo tiáo指在神前用两块挖空的木块,丢在地下,看它俯仰的情况而定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
●《醒世恒言o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凡祈嗣的,须要壮年无病的妇女,斋戒七日,亲到寺中拜祷,向佛讨笤。」★「讨笤」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笤
讨头tǎo tóu 1.
寻究头绪。
●《朱子语类》卷一○六:「一旬之内,有未了事,一齐都要了。大抵做官,须是令自家常闲,吏胥常忙,方得。若是自家被文字来丛了,讨头不见,吏胥便来作弊。」
●《朱子语类》卷七三:「﹝《易·小过》﹞‘九四……弗过遇之’一句晓不得,所以下两句都没讨头处。」 2.
指聚赌抽头。
●《水浒传》第三八回:「讨头的,拾钱的,和那把门的,都被他打倒在里面。」★「讨头」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頭
讨亡tǎo wáng谓搜索亡命之徒。
●明汤显祖《遂昌新作土城碑》:「旁邑逋连,伏莽攸兴,搜慝讨亡,憯莫胜惩。」★「讨亡」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亡
讨问tǎo wèn 1.
谓历数其罪而讨伐之。
●唐柳宗元《武冈铭序》:「皇帝下铜兽符,发庸、蜀、荆、汉、南越、东瓯之师,四方讨问。」
●《旧唐书o田承嗣传》:「其为盖在无赦,欲行讨问,正厥刑书。」 2.
索讨究问。
●《大马扁》第二回:「但他如此无赖,正如财到光棍手,问他亦是无用,落得强做人情,便不再讨问。」★「讨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問
讨析tǎo xī研讨辨析。
●《新唐书o儒学传上·颜师古》:「俄拜秘书少监,专刊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讨析申孰,必畅本源。」★「讨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析
讨习tǎo xí讲论研习。
●《魏书o张彝传》:「彝务尚典式,考访故事。及临陇右,弥加讨习,于是出入直卫,方伯威仪,赫然可观。」
●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铭》:「诸主蹶然,竞崇讨习,礼之降杀,亲之薄厚,翕然一变,职主之由。」★「讨习」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習
讨袭tǎo xí谓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三国志o魏志·傅嘏传》:「乘衅讨袭,无劳远费,此军之急务也。」
●《唐律·职制·漏泄大事》:「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大事,谓潜谋讨袭及收捕谋叛之类。」
●唐张说《敕瀚海军使盖嘉运书》:「向若安西出兵,船虚讨袭,碎叶逋丑,皆可成擒。」★「讨袭」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襲
讨檄tǎo xí声讨罪行的檄文。
●清曾羽王《乙酉笔记》:「郡城诸生,遍出讨檄,举国若狂。」★「讨檄」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檄
讨喜tǎo xǐ见「讨喜欢」。★「讨喜」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喜
讨喜欢tǎo xǐ huān惹人喜爱;受欢迎。
●张天翼《春风》:「老师们跟前都围着那些讨喜欢的学生。」亦省作「讨喜」。
●《中国语文》1958年第11期:「在扬州话里,‘讨喜’这个词儿不是‘没有被大家采用’,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形容词,和‘讨厌’一样普通地使用着:这孩子真讨喜!这钢笔蛮讨喜的!」
●《十月》1982年第3期:「冯表姐长得俏丽,面孔原本就讨喜,这粒黑痣,更添了几分妩媚。」★「讨喜欢」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喜歡
讨闲tǎo xián寻求安闲。
●明冯惟敏《朝天子·东楼村成》曲:「陡展诗怀,高抬醉眼,性天宽,心地坦。避烦,讨闲,好受用穷乡宦。」★「讨闲」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3页 第11卷 34参见:討閑
讨嫌tǎo xián讨厌,讨人厌。
●明冯惟敏《朝天子·解官至舍》曲:「悔当时出尖,没来由讨嫌,急回首无瑕玷。」
●清杨潮观《新风店马周独酌》:「咳,你这人好不讨嫌!」
●许地山《危巢坠简·无忧花》:「如果打扮得不好,人家一看就讨嫌,什么事都做不成了。」★「讨嫌」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讨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嫌
讨详tǎo xiáng谓审慎周详地讨究。
●《旧唐书o祖孝孙传》:「初,开皇中,钟律多缺,虽何妥、郑译、苏夔、万宝常等亟共讨详,纷然不定。」
●宋叶适《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在宣城,讨详一郡财赋始末,告于上,悲痛笃切,非深于治本者不能知也。」★「讨详」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詳
讨嚣tǎo xiāo犹讨愧,抱愧。
●清蒲松龄《富贵神仙》第九回:「好大开发,好大开发,还要拴去送官衙。那保正也讨嚣,说不的一点嗄。」★「讨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囂
讨小tǎo xiǎo娶小老婆。
●《歧路灯》第九回:「更可笑者,不说娶妾,而曰讨小;不说混戏旦,而曰打彩。」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龙光道:‘他说他五十岁开外才讨小的。’」
●聂绀弩《乡下人的风趣》:「这句话却引起了他的更离奇的趣话:‘他们讨小也要等到秋天?’」★「讨小」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8页 第11卷 29参见:討小
讨笑tǎo xiào犹言惹人笑话。
●《笔生花》第二回:「夫人几句谀言语,说得那赖氏生欢始息嗔,欠体说声真讨笑,恁般豚犬岂成人!」★「讨笑」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笑
讨信tǎo xìn打听信息。
●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我做媒婆甚艰辛,寻趁;有个新郎要求亲,最紧;咱们只得便忙奔,讨信。」
●《醒世恒言o卖油郎独占花魁》:「你下次若来讨信,不要早了,约莫申牌时分,有客没客,老身把个实信与你。」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话说沈大脚问定了王太太的话,回家向丈夫说了。次日,归姑爷来讨信。」★「讨信」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信
讨研tǎo yán探讨钻研。
●唐赵宗儒《顺宗皇帝哀册文》:「深工八体,尤洞三玄,秉志乐善,锐思讨研。」
●宋金履祥《祭王立斋先生文》:「云胡一疾,荏苒三年,右缓左弱,不废讨研。」★「讨研」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研
讨掩tǎo yǎn征讨、掩袭。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随机讨掩,触向平夷。」★「讨掩」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掩
讨厌tǎo yàn 1.
惹人厌恶。
●《老残游记》第一回:「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
●鲁迅《华盖集·夏三虫》:「﹝蚊子﹞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 2.
厌恶;不喜欢。
●王西彦《曙》:「四宝历来就讨厌任老三。」
●沙汀《还乡记》三:「若果再笼上瘾,他将不仅得不到父母的欢欣,便是妻子,也会认真讨厌他了。」 3.
谓事情麻烦,令人心烦。
●瞿秋白《赤俄之归途》三:「半夜三更,很大的狂风,起来去换票盖印,好不讨厌。」
●评弹《再生缘》第一回:「第一箭要射下一片杨柳叶子……第二箭要射中绳上面的这个金钱,更加讨厌了。」★「讨厌」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讨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1页参见:討厭
1.令人讨厌的、使人恼火的、卑鄙的人。2.一个令人讨厌的、乏味的、引起反感的或微不足道的人。如:我再也不愿见到那个讨厌鬼。
讨要tǎo yào索取;讨还。
●《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引明张守祖《为官银被借受累事呈文》:「今有李武臣等一向未还,负累卑职按月行利,佃陪还人。今债主一逐上门逼迫,讨要无辏。如蒙呈乞追给偿还债主,庶不亏累寒官施行。」
●清郑端《政学录o改复过割》:「无论上门讨要,地步无多,但登高鸣锣,一里可知,何烦四境奔驰之苦。」
●《钟馗捉鬼传》第五回:「人家胜了他的钱,一是一,二是二,并不要人家上门来讨要。」
●樊增祥《批权世彦呈词》:「尔伯故后,岂无子嗣,何以此债归尔讨要?」★「讨要」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要
讨野火tǎo yě huǒ詈词。找麻烦。多用于针对寻畔、耍无赖者。
●《水浒传》第二九回:「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你今日是听了甚人撺掇,到此讨野火吃?」
●《说岳全传》第三八回:「何处野贼,敢来这里讨野火吃?」★「讨野火」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野火
讨议tǎo yì讨论商议。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华胥国王传旨,命驸马都尉言寄华讨议退兵之策。」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第三章第二节:「而一部分之国民既有此意思,则以付诸讨议,亦理所当然。」★「讨议」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議
讨绎tǎo yì探讨阐释。
●《新唐书o王焘传》:「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台秘要》,讨绎精明,世宝焉。」★「讨绎」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繹
讨印tǎo yìn谓为了变白契为官契,请求在房地产文书上加盖官印。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升迁·查税契》:「至贫衿、衙役,例于即官、卸事时乞恩讨印,亦宜酌从,以示加惠。」★「讨印」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印
讨幽tǎo yōu寻访幽雅胜境。
●清王诒寿《<复见心斋诗集>序》:「讨幽弥旬,得句盈轴。」★「讨幽」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幽
讨羽tǎo yǔ杂羽。
●《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毛传:「蒙,讨羽也。」
●郑玄笺:「讨,杂也。画杂羽之文于伐。」
●孔颖达疏:「谓画杂鸟之羽以为盾饰也。」★「讨羽」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羽
讨原tǎo yuán见「讨源」。★「讨原」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原
讨源tǎo yuán亦作「讨原」。探本溯源。
●晋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宋吕陶《说学送句辅元赴普慈》诗:「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学者不务此,纷纷竞非是。」
●清沈德潜《汪大绅<五子说>序》:「既已讨原老庄以下诸子,而诸子中于荀况、扬雄、王通、陈亮、王守仁五子尤见之亲切,尝作论以推阐之。」★「讨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源
讨阅tǎo yuè讨究检核。
●《隋书o王劭传》:「时祖孝征、魏收、阳休之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阅不能得,因呼劭问之。」
●唐韦表微《翰林学士院新楼记》:「积其典坟,藏于扃钥,因讨阅之际,资登眺之娱。」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五:「仆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阅归于一说而后已。」参见:討閱
讨究检核。《隋书o王劭传》:「时 祖孝徵 、 魏收 、 阳休之 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閲不能得,因呼 劭 问之。」 唐 韦表微 《翰林学士院新楼记》:「积其典坟,藏於扃钥,因讨閲之际,资登眺之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閲归於一説而后已。」
讨责tǎo zé见「讨负」。★「讨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責
讨赜tǎo zé讨究隐微。
●唐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讨赜」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6页 第11卷 37参见:討賾
讨贼tǎo zéi讨伐贼寇。
●《左传o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晋潘岳《西征赋》:「健子婴之果决,敢讨贼以纾祸。」
●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况臣官居兵曹,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于寇敌,凡有害于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讨贼」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賊
讨摘tǎo zhāi讨究撷取。
●唐罗衮《仓部柏郎中墓志铭》:「宗庙之事,一何专奇,讨摘奥冥,不由于师。」★「讨摘」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摘
讨债tǎo zhài索还负欠。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摺:「若是再来讨债时节,教我怎生见他?」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o史五》:「夫还债、讨债之说,固是佛家绪余,然谓今日士大夫有负朝廷,则确论也,省之不能无愧。」
●丁玲《母亲》一:「度过了许多长长的冬夜,度过了许多讨债的难关。」★「讨债」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讨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2页参见:討債
讨债鬼tǎo zhài guǐ佛教以为「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凡是子生百日、千日便死,便是怨家来讨前生未了之债。见《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俗因称夭殇的儿女为「讨债鬼」。亦用于咒骂劣子或图财沾利的无赖之徒。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爷道:‘六哥,你就是个讨债鬼,缠死了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所以越空越大,慢慢的闹得那水鸥小榭的门口,除了往来的冠盖之外,又多添了一班讨债鬼。」
●王西彦《黄昏》:「‘你孽障!’她几乎要捶击他了,‘你不死的孽障!你不死的讨债鬼!’」★「讨债鬼」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債鬼
讨债块tǎo zhài kuài方言。即讨债鬼。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o无冤不成夫妇无债不成父子》:「父负子,人谓其子讨债块;子负父,人谓其子还债货。」参见「讨债鬼」。★「讨债块」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債塊
讨战tǎo zhàn 1.
挑战;求战。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摺:「曹丞相命曹仁为帅,曹章为前部先锋,领十万雄兵,前来讨战。」
●《天雨花》第一回:「他见南朝英伟帅,出马疆场讨战来。」 2.
●《钟馗捉鬼传》第二回:「那年吐蕃作乱,舒翰令安禄山讨战,将我随军。」★「讨战」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参见:討戰
讨帐tǎo zhàng亦作「讨账」。 1.
催还欠账。
●《警世通言o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讨帐,不觉三月有余,三万银帐,都收完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讨帐的朋友要去寻他,他总给他一个不见。」
●樊增祥《批胡老四呈词》:「尔婿樊顺兴如果与田三信毫无首尾,岂能屡至山西讨账?」 2.
喻要求报答。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没出息的干部,不爱做教育工作,就向群众讨帐。我给你分了地,你还不响应我的号召吗?」★「讨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帳
讨账tǎo zhàng见「讨帐」。★「讨账」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5页 第11卷 36★「讨账」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72页参见:討賬
讨召tǎo zhào犹招讨。招抚征讨。
●《梁书o贺琛传》:「凡厥讨召,凡厥征求,虽关国计,权其事宜,皆须息费休民。」★「讨召」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召
讨谪tǎo zhé谓寻究其过失而谴责之。
●《后汉书o王符传》:「其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参见:討謫
谓寻究其过失而谴责之。《后汉书o王符传》:「其指訐时短,讨讁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
讨针线tǎo zhēn xiàn谓生活所需须求他人供给,即靠他人生活。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只恨自己老了,等不及重阳儿成人长大,日后少不得要在大儿子手里讨针线。」
●《警世通言o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暗想:在这奴才手里讨针线,好不爽利,索性将皮箱搬到院里,自家便当。」参见:討針線
讨征tǎo zhēng征讨,讨伐。
●清王诒寿《恭拟皇上龙飞亲政颂》序:「圣世未尝捐武备,皇古不能无讨征。」★「讨征」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征
讨正tǎo zhèng研讨订正。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o永宁寺》:「景(常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于世,今《律》二十篇是也。」
●宋曾巩《授中书舍人谢启》:「其于讲求体要,讨正典章,出独断之渊深,号积年之希阔。」★「讨正」在《汉语大词典》第15389页 第11卷 30参见:討正
讨治tǎo zhì惩治。
●《书·皋陶谟》「天讨有罪」唐孔颖达疏:「天又讨治有罪,使之绝恶。」
●《艺文类聚》卷五六引汉武帝等《柏梁诗》:「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曰:‘骖驾驷马从梁来’……大司农曰:‘陈粟万硕杨以箕。’执金吾曰:‘徼道宫下随讨治。’」★「讨治」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0页 第11卷 31参见:討治
讨诛tǎo zhū讨罪诛杀。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庆历八年正月辛未,宁令弑曩霄,国人讨诛之。」
●宋王令《讲罢谢邵牧不疑书》:「则圣人之前,暴君污臣,有不讨诛;圣人之后,援类比近,无所证验。」
●《明史o外国传四·琉球》:「时山南王应祖为其兄达勃期所弑,诸寨官讨诛之。」★「讨诛」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誅
讨逐tǎo zhú 1.
征伐,征讨驱逐。
●《后汉书o樊准传》:「时羌复屡入郡界,准辄将兵讨逐。」
●《魏书o辛雄传》:「初,萧宝夤在雍州起逆,城人侯众德等讨逐之,多蒙爵赏。」
●唐李德裕《请密诏塞上事宜状》:「请密诏刘沔与仲武讨逐,先经略此贼。」 2.
搜求并惩处。
●《后汉书o方术传上·郭宪》:「莽阴奇之。及后篡位,拜宪郎中,赐以衣服。宪受衣,焚之,逃于东海之滨。莽深忿恚,讨逐不知所在。」
●《南史o循吏传·郭祖深》:「有所讨逐,越境追禽。」★「讨逐」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1页 第11卷 32参见:討逐
讨租tǎo zū催收租金。多指田租。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o有钱常记无钱日》:「若一时富贵,但为一身一家,是又谚所谓‘立讨租船上,忘却欠租时’也。」★「讨租」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2页 第11卷 33参见:討租
讨罪tǎo zuì讨伐罪人。
●《左传o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唐符载《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序》:「是日,讨罪之师,适来献捷,王旅奋伐,逆党大奔。」★「讨罪」在《汉语大词典》第15394页 第11卷 35参见:討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道韫咏絮朗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