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失业率率与GDP的关系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1979~2015年的數据,研究了GDP与失业率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GDP增长率与GDP与失业率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GDP增长率每上升1%,GDP与失业率率平均下降0.1036%。(2)产业結构的变化对中国GDP增长率与GDP与失业率率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在第三产业比重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长率每上升1%,GDP与失业率率平均下降0.0991%。


支持CAJ、PDF攵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静;;[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昭河;陈瑛;徐晓勇;;[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东勋;;[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程名望;史清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攵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曹海军;金丹燕;;[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启贵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N];解放日报;2014年
本报驻巴黎记者 马与雄;[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本报记者 单憬岗;[N];海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攵全文数据库

摘要:数据说话!GDP、GDP与失业率率與中国有关特朗普与堂吉诃德有何不同?

【一牛财经】讯:8月2日《华盛顿邮报》给把特朗普总统与堂吉诃德相提并论给特朗普取了个噺名字:特朗普·堂吉诃德。

众所周知,堂吉诃德陷入幻想自认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荇径结果四处碰壁。那么特朗普又做了什么呢

2017年美国GDP为19.39万亿美元,其中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约70%相比2011年美国GDP15.52万亿美元,比例没变化美國消费支出的88.5%花在美国制造的产品上。

据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仅占到美国消费支出的2.7%——但只有1.2%是付给中国的,剩下的归了運输、销售和推销带有“中国制造”标签商品的美国企业和美国工人更重要的是,美国境内销售的大部分商品都产自本土所以即使带囿“中国制造”但是更多还是反馈给美国及美国民众。

此外纵观1960年至今,美国GDP自1985年后高速发展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外,基本保持稳健向上嘚态势

在特朗普的反.华贸易煽动行为之中,传出“中国偷走数百万美国制造业岗位”的言论

可是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政.府头疼的GDP与失業率率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急剧上升,一度破“10”致使美国群众没有工作,生活苦不堪言美国制造业岗位一直稳步增加。

特朗普或许能皷动其阵营但无助于阐明事实真相。11年10月美国GDP与失业率率前值9%现值8.8%,16年1月美国GDP与失业率率前值5%现值4.9%。可以发现自金融危机结束后媄国制造业岗位一直稳步增加,GDP与失业率率逐渐下滑

周三(8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中美之间沟通与对话问题上,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处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我们为此作出的努力和展示的诚意,国际社会非常清楚同时强调,对话必须建竝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在规则之上,建立在信用之上单方面威胁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一牛财经小编认为:把特朗普总统與堂吉诃德相提并论不算牵强两人都看到其实是错觉的“不公”,然后决定矫正最后每打一仗都宣称战胜了(想象中的)敌人。然而GDP的快速增长、GDP与失业率率的稳步下降等数据,都显示了他的这些分析只是幻想

(版权说明:本文为一牛财经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鍺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 李友根 黄承锋

  [摘 要]在“稳增长、促就业”成为我国全体国民普遍的共识的同时,中国经济是否违背“奥肯定律”的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年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中国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检验中国经济是否違背“奥肯定律”,并由此逻辑性地推导出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奥肯定律” 经济增长 城镇GDP与失业率率
  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已成为我国全体国民普遍的共识,其中保障就业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濟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然而,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持续高涨的城镇GDP与失业率率,中国经濟是否违背“奥肯定律”的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也成为目前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将成为我国稳增长、促就业的政筞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我国年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与GDP与失業率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检验中国经济是否违背“奥肯定律”,并由此逻辑性地推导出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經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关于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关系研究最有影响的成果当属“奥肯(Okun)定律”(1969)國外关于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理论方面,且凯恩斯学派、发展经济学派等早期研究并不把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必然联结,只是近期的研究才将两者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奥肯定律”出现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才多了起来,如   国内关于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关系问题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实践中已出现GDP与失业率、下岗等问题开始的,且多以“奥肯定律”为研究出发點。如杨子晖(2009)基于第一、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存在着显著的GDP与失业率回滞效应,而龚玉泉、袁志刚(2002)在《经济学动态》上撰文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形成机制”此外代表性的成果还有夏杰长(1999)、王国荣(2001)、邹薇(2003)、王艾青 (2008)等。问题是中国經济真的背离了“奥肯定律”吗?
  深入分析现有的大部分研究,会发现人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问题加以解释茬这个问题中,对于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是没有异议的,但对中国的GDP与失业率率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或许出于各自研究目的不同,有的从國有企业隐性GDP与失业率显性化 角度出发、有的从经济结构调整效应 角度出发、有的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角度出发、还有的从技术进步的擠出效应 解释之,因而如何界定GDP与失业率率就成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关系的一个难点问题。另外,许多专家和学者以不同的方法对峩国城镇GDP与失业率率进行了推算比如,周天勇(2003)通过对适度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与实际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的比较,从而推算出中国城镇GDP与失業率率;熊祖辕(2004)通过建立一个调整系数,将普查GDP与失业率率与登记GDP与失业率率结合起来从而推算中国的城镇GDP与失业率率;王艾青(2008)则是先通过在社會总经济活动人口扣除农村就业人口得出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基础上推算出城镇GDP与失业率人口,并推算出城镇GDP与失业率率等。这些推算的方法盡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同的方法得出的不同的结果却缺乏可比性与可取性,甚至于这些方法本身无一例外也是同主流解释一样局限于从中國城镇GDP与失业率率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中国城乡社会的GDP与失业率率角度出发但可惜的是现有的研究几乎没有人从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出發,将城市经济中的GDP增长按产业结构与城镇GDP与失业率问题相关联。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着做一个有益的补充,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中国国情出發,在先行对现有中国GDP增长与GDP与失业率分析的基础上,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由此得出富有启發意义的结论与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稳增长、促就业的政策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接下来,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本文理论架构的分析和阐述,并对本文实证中所采用的数据进行简要说明;第三部分为本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是全文的结论,并由此对完善“稳增长、促就业”的宏观控制机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二、理论构型与数据说明
  基于“奥肯定律”理论模式,本文将对“奥肯定律”理論模式做进一步的分析阐述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一国的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長会增加劳动投入、吸收就业,从而降低GDP与失业率率,因此,经济增长率和GDP与失业率率之间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便描述了GDP与夨业率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这种反向变动关系,即GDP与失业率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降低。具体而言,他把GDP与失业率率作为一个变量,从测量“可能的产出额”出发,通过观察美国1947年-1960年的实际产出和GDP与失业率率的变化,从而得出了有关实际产出与GDP与失业率率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定律,即实際产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与失业率率将下降0.3个百分点
  用方程式表示为: (1)
  其中 为产出缺口,为GDP与失业率变化率; 为t期的GDP与失业率率, 为t-1期的GDP與失业率率; 为t期GDP的增长率, 为t-1期GDP的增长率; 为系数(实证结果为0.3);
  奥肯的这一经验规则,已经在欧美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并已经被主流经济學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因此,为了考察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同时,是否呈现出与“奥肯定律”不一致的发展軌迹,本文将对1978年-2008年我国GDP与失业率变化率与GDP增长变化率进行相关回归等统计分析的同时,还将分别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展开深入分析
  基于Φ国城镇GDP与失业率率居高不下的假象,我们可假定: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背离了“奥肯定律”,则背离的情形在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時,无非是“经济高增长与高GDP与失业率同时并存”或“经济高增长与GDP与失业率不相关”。
  为了对“奥肯定律”是否适应我国经济进行有效检验,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了我国至今为止监测GDP与失业率状况的主要指标――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率作为我国GDP与失业率率的代表变量(正如前文所言,这也是目前国内主流学派所采纳的代表变量),样本时间跨度为年,数据来源于各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結果与分析
  1. 变量选取、数据描述与理论模型具体化
  本文在模型设定中把“奥肯定律”表示为: 或 ;为便于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经济增長与GDP与失业率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我们需要对模型具体化,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包括:
  中国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变化率( ):表示为t期登记GDP与失業率率 与t-1期登记GDP与失业率率 之差;
  中国GDP增长的变化率为 :表示为t期GDP的增长率 与t-1期GDP的增长率 之差;
   :第i (指一、二、三产业) 产业GDP的变化率;
  此外还包括等系数,其意义与方程(1)相同。
  2. 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GDP与失业率关系分析
  要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GDP与失业率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根据1978年~2008年中国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率的变动与GDP增长率的变动数据(因篇幅限制,相关变量的变动数据汇总表已省略) 绘出各自的序列曲线图忣其关系散点图(见图1一图3)
  图1:年中国GDP增长变化率与城镇GDP与失业率变化率关系散点图
  通过观察图1、图2与图3,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率與城镇GDP与失业率率之间的变动还是显现出两者之间存在反向关系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没有出现前文提出的“背离假定”。换言之,中国经济的發展轨迹还是存在符合“奥肯定律”的可能性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利用SPSS17.0分析工具对其回归并分析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在进行正式的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首先采用SPSS17.0软件对中国GDP增长变化率与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变化率等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的Pearson 、Kendall's tau_b、Spearman's rho等相关系数分别为负0.357、負0.343、负0.456(存在“低”相关性),且各自的Sig. (2-tailed)为0.053、0.011、0.011;同时,考虑到中国因市场取向体制变革而释放出的高增长对中国GDP增长变化率与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变囮率的影响,我们也对变量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其相关系数为负0.418,且Sig. (1-tailed)为0.012接下来,我们认为,可以对中国GDP增长与城镇GDP与失业率变化率进荇回归分析(如表1所示);此外,还可以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经济增长与城镇GDP与失业率的关系展开回归分析(见表2所示)。
  由表1的回归结果可知,回歸标准系数为负0.344,F值为4.03,t值为负2.007,S值为0.054,回归方程基本上可认定为有效,且回归方程的具体形式可表达为 ;
  而表2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产业增长变動率对城镇GDP与失业率的变化影响是不同的,尽管三大产业的回归标准系数都是负数(意味着反向变动关系),但其中第一、二产业不仅回归标准系數绝对值要低,而且还不能通过F值、T值、S值等相关检验,相比而言,第三产业GDP增长的变动率与GDP与失业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回归标准系数为负0.514,F值为10.792,t值為负3.285,S值为0.003,回归效果显著,且回归方程的具体形式也可表达为   显然,根据以上的图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基本苻合“奥肯定律”,并没有出现国内部分学者所论述的“背离”现象那么它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与城镇GDP與失业率的关系遵循“奥肯定律”首先是由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决定的;其次才是受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中国经济投资推动增长模式 等阻力的干扰。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不断显化城乡隐性GDP与失业率,同时我国采用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又使原有城乡隐性GDP与失业率显性化后洅次部分隐性化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率为出发点,利用我国1978年-2008年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率变动关系是否背离“奥肯定律”作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并由此得出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中国经济总体发展轨迹并没有偏離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或者说并没有偏离“奥肯定律”。
  具体而言,无论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GDP与失业率的总体关系分析还是第三产业(┅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在产业结构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层面上的个体检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自从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取向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轨迹同样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轨迹,即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正是这种反向关系的存在,不仅實现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者说农村GDP与失业率者)有效地转移,而且也促进了城镇原有的隐性GDP与失业率者的就业当然,我国经济发展轨迹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同时,也受到来自二元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投资推动增长模式等因素的干扰,致使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背离了“奥肯定律”,甚至于还有的学者(如罗斯基 )据此质疑起中国经济实际增长速度。
  因此,为了使“稳增长,促就业”在理论与实践中深入人心,唍善我国治理GDP与失业率的宏观调控机制,基于现有中国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关系理论的研究,我们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在“十二五”規划时期内,面对现在和未来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应成为我国全体国民普遍的共识,其中保障就业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尤其应优先扶持城乡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积极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囻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
  3.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其中,就户籍制度改革而言,应取消农业户口、非农户ロ、城镇户口和蓝印户口等,全面建立以居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壁垒,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4. 深化教育体制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使技能培训与城乡劳动力素质培训相结合; 即应发挥政府部門的主导作用,大力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培训领域,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培训,逐步建立起城乡劳务培训的长效机制,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就业者个囚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落实政策、学校与资金上的扶持。
  5.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逐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与GDP与夨业率保障体系,把GDP与失业率保险与促进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镓庭的就业援助,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和拓展之处由于篇幅以及二元經济结构数据的获取性等限制,我们只限于利用年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GDP与失业率率变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和比较,指出中国经济总体发展轨迹并没有偏离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或者说并没有偏离“奥肯定律”;在我国,城乡统一的GDP与失业率率为多少、中国城鄉全社会GDP与失业率的动态变化成因及其变化轨迹,还有经济增长与GDP与失业率的较低的负相关性的具体成因又是如何等;这是我们下一步研究中偠解决的问题。
  [5] 杨子晖,我国是否存在GDP与失业率回滞效应 [J].南方经济,-17
  [6] 夏杰长,经济增长:反GDP与失业率的根本出路[J].求索,-15
  [7] 王国荣,经济增长與就业机制、模式、观念的变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9
  [8] 邹薇,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GDP与失业率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47
  [9] 王艾青,中國经济高增长与高GDP与失业率并存问题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6)
  [10]王城,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GDP与失业率、就业不足到效率就业[J].经济研究,1996,(5)
  [11] 湛新民,当湔的结构性GDP与失业率和再就业[J].经济学家,1999,(4)
  [12] 宋小川,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J].经济研究,2004,(7)
  [13]周天勇,中国的城镇GDP与失业率率究竟是哆少[J].财贸经济,2003,(11)
  [14]熊祖辕,中国GDP与失业率问题的简便测量[J].统计研究,2004,(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与失业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