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度是多少 a点昼长计算公式几小时,b点昼长计算公式几

下图为经纬网,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
下图为经纬网,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为a线的纬度最北点,m,n在同一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此时为北京时间10 月1日19时。读图回答1—2题。
1.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A.120°EB.165°WC.90°WD.15°E
2.下列与n点昼长最接近的是
A.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9小时
试题:下图为经纬网,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为a线的纬度最北点,m,n在同一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此时为北京时间10 月1日19时。读图回答1—2题。
1.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A.120°EB.165°WC.90°WD.15°E
2.下列与n点昼长最接近的是
A.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9小时
试题地址:http://tiku.xueersi.com/shiti/117897
甲数是73,比乙数少19,乙数是54。
― It will be only 6 months before we tak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ime flies! ________
A.A light heart lives long.
B.We have time on our side.
C.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D.Every minute counts.
________ to pass the 201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de our whole family unhappy.
A. My son failed
B. My son's failing
C. My son failing
D. My son having failed
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均在空中,甲机上驾驶员看到某高楼在匀速上升,看到丙机也在匀速上升;乙机上驾驶员看到甲机在匀速上升;丙机上的驾驶员却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对甲、乙、丙三架飞机而言,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机一定在匀速下降
B.乙机一定在匀速下降
C.丙机一定在匀速下降
D.丙机的运动状态不能判断
下列词语所隐含的物理现象,可用力的概念和规律来解释的是(  )①滴水石穿②铁杵成针③水中望月④逆向扬帆⑤光阴飞逝.
稀士金属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①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②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铈一般应低温密封保存
B.工业上不能采取用H2还原氧化铈的方法冶炼金属铈
C.工业上可以采用电解氯化铈水溶液米获得铈单质
D.铈溶于氢碘酸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e+6HI=2CeI3+3H2↑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读某节气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B点的昼长为 小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4)这一天安徽亳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 .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读某节气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B点的昼长为 小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4)这一天安徽亳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 (填“长”或“短”)。 
(1)夏至日、北回归线(2)0、12、16、北回归线以北(3)晨线、B(4)昼长夜短、短【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上阴影图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要大于黑夜时间,所以此时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2)图上的白天和黑夜图可以看出,A点此时是处于极夜范围,所以白昼时间为0,B点是位于赤道上,赤道上全年是昼夜平分的,白天与黑夜时间各一半,所以为12个小时;C点是昼长夜短,而且此时正处在天亮处,根据图上可以算出,其天亮时间是4:00,那么此地天黑的时间就应在18:00的基础上推迟两个小时,是20点天黑,所以其白昼时间是16个小时;此时,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3)从上图可以看出,地球的左侧是夜半球,而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那么我们看到的昼夜分界线就是晨线,地球的自转线速度各地各不一样,赤道周长最长,所以是线速度最快的,而往南北两极纬线的周长越来越短,所以线速度也越来越小,到南北两极点变成了0。(4)正如以上小题得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是白昼最长的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安徽亳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此时是昼长夜短,太阳高度角越大,其影子就越短,所以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子最短。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昼夜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16分)(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4分)(2)B风带名称为________。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4分)(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4分)(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 。(4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B.陨星C.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D.宇宙中的气体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省高一上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四幅降水量气温月份图,指出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省高一上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省合肥新城高升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安徽淮北师范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中国的“制造业之都”,产品远销国内外。石龙镇面积13.83平方千米,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是东莞制造业的标志性地区之一。近年来,小五金、玩具、服装、制鞋、皮革等企业大量外迁,惠州等地成为主要迁入地。材料二:2007年东莞与惠州相关数据比较(1)从区位因素角度,说明东莞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3分)(2)简述产业转移对其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3)列举迁入地为吸引产业向其转移应采取的措施。(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山东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Pa&Pb&PC. B.Pa&Pb&PC.C.Pb&Pc&PA D.Pb&Pc&Pa2.当图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3.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点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B点的昼长为 小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 .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 B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的昼长为&&&&&&小时。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填“长”或“短”)。
夏至;6月22日;23°26′N(或“北纬23°26′”、“北回归线”);0;12;16;晨线;B;昼长夜短(或“昼最长夜最短”);短。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光照图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上,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南极圈有极夜现象。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均等。根据自转方向有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北半球昼达一年最大值。北回归线一般中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影子最短。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全球昼夜分布图(AB是昏线),A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46°,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此时A处正北333千米的某处A.没有日影B.日影朝南C.日影朝北D.日影朝东小题2:此时A.伦敦正值日出前后B.澳大利亚正值麦收时节的夜晚C.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值正午前后D.新疆的牧民赶着羊群到山下放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据德国《世界报》日报道,德国和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在一超级类地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大量水蒸气、甚至是云层,这一结论被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该行星大气中富含水蒸气,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于距离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仅有200万公里,因此其地表的温度有摄氏200度。材料二: 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天文学家发现的这颗超级类地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简述其理由。(2)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其最大优势是&&(&&)A.纬度较高,线速度较大 B.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C.纬度较低,线速度较大D.地势较高,线速度较大(3)太阳活动能否影响“神舟八号”的运行?简述理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地球处于冬至日节气的是(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C.①②同在北半球D.①②同在南半球小题2: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A.北京>①>②B.②>①>北京C.①>②=北京D.①<②=北京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D.NO为晨线小题2:北京时间是 A.6日12时B.7日12时 C.6日24时D.5日12时小题3:此时&&&&&&&&&&&&&&&&&&A.开普敦炎热干燥B.北半球昼短夜长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D.地理自转速度最快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1分)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横线箭头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回答(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2分)(2)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处于极夜的是&&&&&点,白昼将变短的是&&&&&&&点。(3分)(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1分)(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时针方向;图中①②④三点连线为&&&&线。(晨线或昏线)(2分)(5)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1分)(6)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双选)&&&&。(2分)A.长江左右两岸河床不对称B.海陆间水循环C.昼夜更替D.矿物的形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日报道,天文学家宣布该图为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A.1级 B.2级C.3级D.4级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时,地球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73°W属于(&&& ) A.西一区B.西九区C.西十区D.西十二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5~6题。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5.A&& 6.C第5题,同一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则该地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反之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读图可知,①、②、③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则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越低,因此排序正确的是A项。第6题,夏至日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因此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即C项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主要考查你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关系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①求经度差 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③东加西减: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②区时 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时区差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①求经度差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③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②区时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时区差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地转偏向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地方时计算技巧:已知某一点时刻,求另一点时刻时,可用数轴法。具体方法如下:把某一条纬线变形为一个数轴,0°为原点,东经度为正值,西经度为负值。把A(已知时间、地点)、B(未知时间、地点)落实在数轴上。无论A、B实际方向关系如何,在数轴上,若B在A东,由A求B就要加;若B在A西,由A求B就要减。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其中半个圆圈代表晨线,半个圆圈代表昏线。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3)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5)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6∶00, 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1)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重点详解(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注: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①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指当地正午12点整的太阳高度,但是太阳不一定直射当地所在的纬度。 ②太阳直射点必须是在纬度23.5°之间来回移动,纬度大于23.5°的地方太阳不能直射,但有正午太阳高度,只是其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小于90°。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其应用都与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关,二者缺一不可。④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重点详解(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子的朝向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在不同节气日影的朝向(以北半球为例)①赤道地区“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
②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至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偏移正东的角度越大。
③北极圈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落方位为正北,即东偏北90°。
④北极点“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极昼期间,北极点上,由于太阳周日视平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在春分秋分日,极点昼夜平分,此时太阳高度为0°,刚好没入地平圈。
(2)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日影的朝向(以南半球为例)①“二分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不同地区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东升、正西落(除南极点),并且随纬度的升高太阳视平圈与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变为0°。即太阳高度由90°减为0°
②夏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偏移正东向北的角度越大,极夜时刚好日出日落方位收缩为一点,位于正北方。
③冬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日出偏移正东向南的角度和日落偏移正西向南的角度越大,到极圈时刚好日出日落位于正南方。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 概念: 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就叫做自转。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做周期性的旋转运动,就叫做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ˊ。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3)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增大,昼夜长短变化的周期将延长,四季的差异将更明显。从温度带上来说,直射的范围加大了,也就是热带的范围加大了,同时,晨昏线转过的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增大,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温带的面积将减小。同理,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温带的范围会扩大。温度带的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一些生物生存所适宜的气候、温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们可能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甚至因此而灭绝。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黄赤交角:
(1)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27001005949959184977815611625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屏春昼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