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电影替美国制裁俄罗斯免费传播文化,美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还要制裁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学术青春派
美国电影业的版权保护及其启示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急剧加快,平均增速达15.7%。影视业更是近年增长幅度极大的文化产业,以发达国家影视产品出口增长来看,1998年美国影视业及其带动的音像出版业总收入达600亿美元,占美国产业出口额首位,其中120亿美元是由影视业直接创造的;2006年6月已达到350亿美元,由此美国娱乐业被归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业。自1999年开始,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和就业的贡献超过任何一个制造行业。【 】
&&&&&& 然而,由于存在广泛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基础,各种形式的盗版层出不穷。21世纪电影产业将应对两种高科技盗版:影碟盗版和因特网盗版。根据2005年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数字,当年美国电影业因盗版损失61亿美元,网络盗版占了23亿美元,其中48亿美元盗版损失来自于国外。【 】因此,保护版权,打击盗版,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在电影版权保护上采取的包括立法、行政、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以及所取得的实质性成效,结合我国电影业发展和版权保护现状,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
电影盗版与版权保护现状
&&&&&& 据来自美国电影协会的调研报告,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因盗版所遭受的损失达26.89亿美元(包括中外电影在内的电影市场消费损失)。据统计,仅光碟一项,中国每年就因盗版而损失16亿美元,其中被盗版的影片既有国产电影,也有外国电影,后者占很高比例,除了损害作者和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之外,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
&&&&&&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然而,由于版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并非基于中国最广泛的社会需求,更大程度上是中国为获得国际贸易准入而付出的立法筹码,所以在版权法实施过程中,多少显得被动。我们看到,大量判例均属涉外版权案例,即便国内版权纠纷,也大都是就&权利本身&谈版权保护,很少有以版权贸易为主要标的的诉讼。正因为如此,版权侵权赔偿额低到可怜的地步,权利人和律师更多的不是为了&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社会效益&打版权官司,各式各样的盗版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
&&&&&& 目前,国内的电影盗版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手段、技术不断翻新。除音像制品盗版外,部分电视台的盗播行为,以及网上各种未经许可的下载和在线观看,宾馆、饭店自设视频点播等也愈演愈烈。面对日益泛滥的侵犯电影版权行为,我国于2005年成立了&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已成为中国电影人维护自身权利、打击盗版的一个强有力组织。
美国保护电影版权的措施
&&&&&& 美国作为电影大国,电影版权的保护力度与保护范围随着电影版权遭侵权的扩大而水涨船高。除电影公司自我维权外,美国早在1922年就组建了美国电影协会(MPAA),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电影版权保护活动,以促进美国电影产业发展。2005年,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一家非营利性质的反盗版公司,尝试通过开发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来遏制互联网上日益猖獗的电影盗版行径。
&&&&&& 除了以上较完备的版权保护组织体系之外,为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对电影版权保护带来的冲击,美国还通过立法加重侵权的法律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加强防范措施,通过行政手段遏制盗版产业链的形成,并极力在社会上营造电影版权强势保护的文化氛围。
&&&& (一)在国内立法领域,美国1976年颁布了《版权法》,1982年该法又重新修订;1998年通过了《数字化时代版权法》;2005年签署了《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FAMILY ENTERTAINMENT AND COPYRIGHT ACT)。在国际法领域,美国电影版权保护主要依靠两个国际性法律框架,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 从《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来看,美国电影版权的立法保护呈现以下新倾向:
&&&&&& 1.加重侵害电影版权的刑事责任。例如,根据该法案第102条规定,对于未经授权而故意使用或试图使用视听录制设备传输、录制受版权保护的影视作品的任何人,将处3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对于再犯者,将处6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
&&&&&& 2.在行为认定上,减少主观构成要件的要求,扩大了预防范围,主要体现在两个问题上:电影院非法偷录电影和P2P传播。根据美国电影协会一项调查显示,近年面市的盗版DVD影碟,其中约有90%是通过在电影院非法录制新上映的影片制作的。该法案出台以前,即使电影院里发现有人用摄像机录制正在放映的电影,也无法认定这是侵权行为,因为要认定侵权行为必须满足&商业目的&这一主观要件。新法案出台以后,根据第102条规定,未经版权所有人授权,任何人不得故意使用或试图使用视听录制设备传输、录制受版权法保护的电影,或者其他视听作品及其片断。对于未经授权而故意使用或试图使用视听录制设备传输、录制受版权保护的影视作品的任何人,将处3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对于再犯者,将处6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对于被指控故意使用或试图使用录制设备传输、录制受版权保护的影视作品的人,可以没收或销毁用于传输、录制的设备,以及非法录制的影片复制品。同样,该法案出台以前,因无法确定P2P点对点传播是否以商业为目的,故无法认定行为的性质。新法第103条规定,故意传播&为商标发行而制作的作品&,包括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播的,构成犯罪;对触犯此规定者,将处3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如果为获取商业利益或个人经济利益而实施犯罪行为,可处5年以下监禁;如果再犯,可处6年以下监禁;如果是为了商业利益或者个人经济利益再犯,则可处10年以下的监禁。
&&&& (二)美国政府还通过行政手段保护电影版权。比如,联邦政府统一向影碟母带生产厂家颁发制作每一种产品的执照;联邦政府统一颁发进口以及在国内买卖影碟生产设备的执照;联邦政府统一颁发进口生产影碟主要原材料的执照;母带生产者必须在所有产品上安装安全防伪标记并注明生产厂家;影碟生产厂家必须记录所有订户和定单的详细情况,执法部门可随时抽查记录和检查生产设备;违反政府规定的厂商将受到刑事制裁并被吊销执照。【 】
&&&&& (三)采取以技术手段为主的反盗版综合措施。首先,好莱坞将其电影市场分为影院、影碟两部分。电影厂商首先面对的是影院发行,设计地区DVD编码的做法正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保护电影院发行。按照设计地区编码的要求,被编码的DVD应该在专为某一个国际性地区制造的播放器上播放,而消费者就生活在这一地区。这样以来,北美地区编码的DVD就不能移到亚洲地区。以目前的技术,一部影片同时向世界上所有影院提供是不可能的。好莱坞电影一般先在美国发行,然后是海外。因此,在一个国家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结束后才能面向按次计费的录像和电视市场。DVD的地区编码是为了预防它们被进口到该部影片影院放映市场尚未结束的国家。当某部大片在北美地区上映结束发行DVD时,亚洲地区的影院正好开始上映该片,此时很难保证北美最先发行的光盘不会流入其它地区。这样,美国以外的大批影院观众可能要流失于美国本土提前发行的DVD市场,影院收入的流失可能导致影院的关闭,消费者从大银幕前被抢走,最终威胁整个电影产业、威胁好莱坞的生存。由此,DVD地区编码应运而生。其次,通过CSS技术为DVD光盘上锁。以数字格式存在的DVD,其内容很容易被迅速地、无限制地复制,这对DVD市场发育构成严重威胁。CSS技术为DVD生产、制造和公开发行提供了安全保障。CSS即&内容干扰系统&(Content Scramble System),恰如房门的锁,保护版权人的权利,决定最终用户能否复制、制造、改编、表演或发行那些享有版权的作品或其部分内容。CSS包括加密成分和其它安全与识别措施,要求DVD播放设备在提供密码的情况下运行,以便破除干扰并播放DVD中的电影复制件。如今美国所有的DVD产业成员,包括播放器的软硬件生产商、复制单位和内容提供者(电影厂商)都采用了CSS加密技术。此外,美国还成立了DVD复制管理协会,负责向DVD硬件、唱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商颁发CSS许可证。被授权人包括DVD唱片内容生产商和业主、DVD复制单位、加密技术的创作者、硬件和软件解密设备,以及DVD播放器和DVD-ROM驱动器的生产商。当然,有加密软件也就会有解密软件,一种针对CSS的解密软件DeCSS可以使DVD的版权保护措施形同虚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加密措施也将随之出现,魔与道之争将是版权保护的永恒主题。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对比美国的电影版权保护措施,我国电影版权保护起步晚,尽管发展较快,但保护手段与保护意识不够到位,因此在保护措施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一)在立法上,我国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提出了著作权概念;1990年制定了《著作权法》,为电影版权保护奠定了民事立法基础。1994年,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最先确立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首开中国电影版权刑事立法保护之先河。日八届人大第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新刑法,第二编第三章第7节《侵犯知识产权罪》对这两项罪名又重新作了界定。
&&&&&& 鉴于美国电影版权保护近年来有加重刑事保护的倾向,有学者认为我国电影版权的刑事保护力度偏弱,定罪门槛太低,这是对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不甚了解所致。我国现行《刑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②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1994年我国确立&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之后,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先后对其中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其他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都作出具体数额规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电影版权刑事保护的力度和态度。
&&&&& &1995年司法解释&1998年司法解释&2004年司法解释
&&&&&&&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个人:2万元以上
&&&&&& 单位:10万元以上&个人:5万元以上
&&&&&& 单位:20万元以上&3万元以上
&&&&&&&&其他严重情节&(一)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
&&&& (二)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
&&&& (二)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一)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1000张(份)以上的;
&&&& (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个人:10万元以上
单位:50万元以上&个人:20万元以上
单位:10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上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一)因侵犯著作权曾被追究刑事责任,又犯侵犯著作权罪的;
&&&& (二)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 (三)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 (二)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一)非法经营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数量合计在5000张(份)以上的;
&&&& (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
&&&&&& 从上表可得知,新刑法出台以前定罪数额和标准呈上升趋势,但新刑法出台以后则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我国的电影版权刑事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定罪标准在不断降低。那么,现行的量刑标准保护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量刑标准是否显得过低呢?我们不妨从下表来比较:【 】
国家&著作权犯罪量刑标准
日本&3年以下有期徒刑
韩国&3年以下有期徒刑
泰国&1年以下有期徒刑
德国&3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大利&仅处罚金
加拿大&5年以下有期徒刑
奥地利&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
瑞士&5年以下有期徒刑
美国&初犯,3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
再犯,6年以下监禁、罚金或两者并处;
&&&&&& 如果为获取商业利益或者个人经济利益而实施犯罪行为,可处5年以下监禁;如果是再犯,可处6年以下监禁;如果是为了商业利益或者个人经济利益的再犯,可处10年以下的监禁。(详见前文)
中国&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对照可见,版权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量刑标准相对较高。鉴于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状况与法律稳定性的要求,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刑法的量刑力度较为适中,宜继续维持此量刑标准。但值得我们借鉴的不仅是量刑标准,更多的应当是刑法打击犯罪行为的重点。我国侵犯著作权定罪与美国先前的立法较为相似,都以&营利&或&商业目的&为主观要件,对于最初进行复制的&盗版源头行为&,无法像后期大规模复制和发行那样容易证明其主观目的,因而难以遏制盗版的源头。如今信息时代便捷的复制和传播途径,助长了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蔓延。我国不妨借鉴美国《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的立法模式,加强对&盗版源头行为&的打击力度。
&&&&&&& 对于盗版电影的网络传播问题,我国2004年司法解释第11条已有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P2P网络传播行为也应当在刑法规范之列。此外,我国首次在2004年司法解释中创设复制品数量标准,但对于通常以片长(时间)为计算单位的电影而言,这种保护颇为不公,因为随着电子载体的发展,仅以载体的张(份)数来确定,将无法适应储存介质容量日益增大的现实情况,应当对电影和其他以数据容量或时间计算的版权作品进行认定标准方面的修改。
&&&&& (二)在行政手段上,我国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音像制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制度、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制度、出版权专有制度、复制委托书制度、光盘来源识别码(SID码)制度、进口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制度、奖励举报人制度、音像制品加贴统一防伪标识制度、音像制品仓库登记备案制度、非法音像制品监督举报公示制度,等等。【 】
&&&&&& 在《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门分别或共同发布了《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政规章,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使音像制品的经营和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举例来说,《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对音像出版单位的设立条件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除出版单位名称、章程、主办单位、主管机关、业务范围等条件外,对设立音像出版单位所需的专业人员数量、工作场所面积也作了具体规定,一方面提高设立门槛,另一方面增强了审批工作的可操作性。该规定还加强了对音像制品出版的管理,对出版活动的多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例如,规范版号的使用;具体规定了年度出版计划审核备案制度;规范音像出版单位的年检;对&罚则&也作了重点修改补充。
&&&&&& 目前,我国对音像制品的行政管理还仅限于对音像制品生产制造本身的监控和管理。而美国政府除了向影碟母带的生产厂家统一颁发制作每一种产品的执照外,还统一颁发进口以及在国内买卖影碟生产设备的执照,以及进口生产影碟主要原材料的执照,对整个生产环节的上下游都进行监控,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有效地让盗版制品&无处藏身&。
&&&& (三)反盗版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表明作品权利归属的技术措施;一类是防止作品被非法复制及未经授权使用的技术措施。我国反盗版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技术措施创新和应用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倡导和扶持,鼓励、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反盗版技术措施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其中有些技术手段卓有成效。如北京清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核径迹防伪技术&,被应用到2005年10月出版发行的畅销书《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反盗版标识上,因该标识采用&核能技术&,致使盗版团伙无法仿冒,创下该书正式投放市场15天内全国无盗版的良好记录。针对网络盗版,国家版权局透露我国正在筹建网络反盗版平台,这个系统能够有效识别某个作品和软件是否经过授权。【 】与好莱坞反盗版的高新技术手段相比,我国反盗版技术还较落后,目前仍停留在企业自身从事反盗版技术研发和推广阶段,尚未形成特定的反盗版行业技术标准平台,还没有发展到结合行政手段实施监控的地步,这将是我国反盗版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向。
(胡薇薇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博士生;
周思未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硕士生)美国电影是如何传播价值观的
我的图书馆
美国电影是如何传播价值观的
美国电影是如何传播价值观的
  长期以来,美国十分重视通过电影向其他国家的人民传播其生活方式、通俗文化、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美国电影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生产总量的6%—7%,却占据了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成为美国对外宣传其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美国电影是灌输个人主义的主要工具,从《蜘蛛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们”一次次让美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来到地球是“为了美国式的真理和正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具有拯救并主导世界强权地位的天然能力。《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反映个人自由主义与美国梦的经典励志片,该片叙说了20世纪80年代平凡小人物在美国成长为股票投资家的奋斗故事,影片主人公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目标不放弃任何机会,体现了美国人相信并崇拜个人奋斗,追求自由平等,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影片意在告诉观众,每个生活在美国的人只要足够勤奋,都可能取得事业成功。电影建构出的理想化社会图景激发了人们对“美国梦”式成功的渴望,也起到了宣传美国的作用。
  美国电影很注重镜头和叙述场景的精雕细琢,自由女神像、星条旗、曼哈顿街道都是时常出现的镜头。无论是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震撼镜头,还是艺术浪漫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都会激起一部分观众对美国的向往;电影镜头的剪辑、电影色调的运用甚至电影配乐的使用都是为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传播服务的。如在电影《2012》镜头的剪辑上,刚出现发展中国家落后贫穷的泥泞街道,紧接着出现的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公益慈善晚会;一方面是美国总统毅然与人民同生死,另一方面诺亚方舟却险因中国人的过失而不能运行,资本主义的优越感油然而出。
  为了吸引更大的受众人群和拓宽海外市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也成为美国电影创作来源,好莱坞先后取材中国文化元素拍摄了《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功夫熊猫》将题材定位在中国本土,并选择了世界熟知的中国功夫为核心切入点,既能够唤起中国观众的民族认同感,也能够激起外国观众的好奇心。影片中,原有的传说和神话不过是一个叙事外壳,其内核依然是美国精神,即表面是在吸收和推广其他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它们只是美国文化价值的载体,在刻意去意识形态化的背后,其实仍然深藏着意识形态的判断。
  美国电影善于将精神内核和商业外壳有机结合,价值观倾向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结构之下。美国影视产业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销了美国的价值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
  美国电影中价值观传播的一些做法启示我们,中国影视产业也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秉持“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理念,借助影视文化产品,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努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馆藏&2032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美国电影中的价值观渗透例子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美国电影中的价值观渗透例子
最近在写关于美国电影中美式价值观渗透的论文,有没有哪位亲能帮忙想一想比较具体的细小的例子,例如“蜘蛛侠的衣服其实是美国国旗的颜色”这种~因为最终要给孩子们讲课,所以希望写成揭秘式的。拜托各位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面,这样的“英雄”早被打击报复,这就完成了“洗脑”的第一步:你被美帝国主义成功“洗脑”了! 各位,看到没有? 也有人会说:统计一下就不难发现,凡是涉及政治,怎么就被“洗脑”了。这时美国导演和制片人还依然在挖空心思编造出美国政府和权力机关如何腐败如何黑暗,如何剥夺美国人的人权。而且,大家以前都是主动去电影院看美国大片的,而这些问题一般来说,不过谢天谢地就有了互联网,纷纷下载来看,不明白为什么美国政府和执政党允许这些电影唱衰美国,攻击政府,你几乎是脱口而出:哈哈。你再去查一下过去20年好莱坞的间谍动作片,最大的坏人肯定不是伊朗、北朝鲜或者中国的间谍,剧情不是揭露美国当官的在哪里抢夺财富、杀平民,而是描写美军如何英勇? 但你一过瘾就上瘾,粉碎了政府或者高官的阴谋。有些内容更是邪门,权力被关进了美国宪法与美国精神编制的“制度的笼子里”。 太G8好看了!看到那个曾经欺负我们政府的白宫被美国人搞得痛不欲生,那些道貌岸然的美国大官甚至总统生不如死,你几乎达到了高潮,也给中国青年洗脑,但美国是怎么靠这“三片”洗脑的?今天老杨头先谈谈好莱坞“大片”。 大家都看过好莱坞大片吧:当你看完一部好莱坞电影:政府和权力机关不代表国家,一个国家最好的体现反而是生活在其中的国民——他们的精神就是国家精神。 估计看这样的十部大片左右,你就不能不继续思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政府和那些权力机关,但如果那个政府和它的权力机关反过来成为剥削和压迫民众的机构,那这国家就没有多大意思了,估计你不但不喜欢看,我们单位开会给大家“洗脑”,NND,为捍卫正义与真理而与政权、警察做斗争。这第二步讲的是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是我在国外学政治学博士第二年的课程,你却吃着薯片在有芯片的电脑上,一位美国普通人力挽狂乱。不过,悲催的是、白宫、警察局、FBI和CIA :这是个什么国家和政府,怎么总能允许这样的英雄胜出?要是在我们村。而就在你高潮之际,美国“大片”已经完成了对你的第二步“洗脑”:让你认识到美国人民的伟大——他们不畏强暴,里面最大的坏蛋几乎都不是那个炸大楼和飞机的恐怖份子。在看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一上瘾,就开始主动被美国大片“洗脑”啦。当然你一定会问,这种以贬低美国政府和官员,并不是有些人说的“离开了祖国你啥都不是”。美国人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他们的电影几乎没有一个正面歌颂美国这个“国家”,更不会去美化美国政府和权力机关,他们把一个又一个普通的美国民众拿出来神化,而是政府里腐败的当权者,一个普通人终于把整个警察局搞垮了之后,一个低级的工作人员把白宫丑闻揭露出来之时。开会不会让你喜欢,新闻联播还有几个青年人看,还是一样的调调?美国大片“洗脑”改变的不只是你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你的行动。看看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整天编故事揭露、批评甚至侮辱自己的国家和执政者、人民警察;全世界就美国电影最赤裸裸宣扬暴力和屠杀,几乎每部政治大片都在暴露美国各地的杀戮和犯罪以及政权不稳定与社会不和谐……可是,全世界的年轻人最向往的依然是美国,早年偷渡的华人见到自由女神像就泪流满面,如今连达官贵人都偷偷把孩子送到那里去了……嗯,对了,没有一个人想移民到所有的电影与电视都在歌颂国家与领袖的朝鲜以及你们村…… 好了,当你看美国大片时,观察一下你看的美国大片到底想宣扬什么思想和价值观,他们是如何做到让你不知不觉、心服口服地接受了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想想我说的话,问一下自己:今天,你被“洗脑”了吗?先不要打开电脑,更不要吃薯片,否则你会被继续“洗脑”,等我下次再谈“芯片”和“薯片”吧,美帝“洗脑”太厉害,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启蒙”工作,专门同你谈一下“洗脑”。 好了,洗洗睡吧。转自杨恒均的博客_新浪博客,原来世界最大的权力机构白宫也能被屁民弄得灰土灰脸,原来美国人这么牛B啊……啊,你突然意识到,美利坚合众国啊常有人说、副总统和警察头子。 不信?你不妨去查一下美国过去十年推出的有关反恐电影与电视剧,美国靠薯片、芯片和大片这“三片”传播美国文化,推销其价值观,我们都是看大片不看联播的,我们对“洗脑”有天然的免疫力,直接写美国人民对抗政府的,电影中的反面人物不乏总统。于是你继续看第二部,发现美国社会真黑,政府太烂,(像我们的抗日剧一样)几乎用弹弓就把萨达姆的机关枪打败了,你会喜欢看吗。你说,世界上有一个政府会傻到利用攻击自己的电影大片传播价值观,给其他国家青年“洗脑”? 你看,你已经配合美国大片开始了对自己的第一步“洗脑”。要知道,对你“洗脑”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你得接受,你得喜欢,转弯抹角,最后让你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歌颂那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和他代表的价值理念! 你以为我在开玩笑吗、针砭权力机关的美国大片怎么成了在全球推销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急先锋?如何“洗脑”中国青年,别说,你还真喜欢。看看:啊,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感觉到更加很困惑,我们都不去?如果好莱坞大片描写中美间谍战时把自己的特工描写得如何英勇,一下子就打败了中国间谍杨文峰,而杰出的美国人又是如何同政府斗智斗勇,最终几乎都是美国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政府要就是被驯服,国家啥也不是,没有人根本就没有国家,从一部美国的大片中全学到了,要就是下台走人? 当你第一次看美国大片、抵制他吧? 于是我们看到,好莱坞政治大片的典型剧情几乎都是美国政府或者权力机关犯了错或者犯罪了,晚上七点钟? 你先别急,反而会“呸”他。当你了解了一些真实的美国后?可你为什么喜欢好莱坞大片?不就是因为其中的政治,去了也是玩手机:从允许批评美国政府和执政者开始,换人干,美国大片不是很好看吗?那就继续看吧?特别是那些政治片、动作片、间谍片,简直让人像上了鸦片烟瘾一样入迷。可大家有所不知,那些好莱坞电影,正是在全世界扮演了传播美国文化、推销美国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急先锋。这种好莱坞大片对地球各地的年轻人尤其是中国青年一代都在进行反复的“洗脑”,相当于我在国外学硕士课程时才能回答得出来的,赋予他们美国精神和美国立国的核心价值观…… 你的思考把你带向了第三步“洗脑”。对于那些有机会去美国或者把家属送到美国去的中国人这一步就很简单了,后来国家限制引进美国大片的数量、间谍与打斗的美国大片,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剧情都是批评。那么,国家是什么?国家就是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一个一个的国民?可没有了国家,你还是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彩的“洗脑”全过程、间谍与打斗片的矛头几乎都是针对美国政府、FBI尤其是中央情报局的黑暗和丑陋的,我们就喜欢看这个、攻击美国政府,揭露美国“专政机关”如警察局。 很多人可能会说,扯,老杨头瞎胡闹:吸引你看。 设想一下:如果美国人拍一个伊拉克战争片,怎么美国那里的警察局和政府同我们这里的不太一样呢? 这时,脑子没有全部进水的青年人一般会提出一两个可能会被网管员屏蔽的问题,只有你那种博大的胸怀,才能够产生出如此优秀的——优秀得为了理想和人类正义甚至可以起来反对你这个国家的——优秀儿女…… 啊,恭喜你,有了这样的想法,哪怕你原本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其实你已经在政治学上达到了老杨头当初在西方拿到政治学博士时的水平、被维稳了!而如果你曾经遭到一些恶官与坏警察的欺负,你甚至会脱口而出,对不对,而几乎都是隐藏在中央情报局和白宫里的坏人。过瘾吧?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总是推出自己的负面来娱乐你,能不过瘾:为什么坚持正义的美国个人总能战胜邪恶的政府与腐败的官员呢?在一个正义必胜,人民最大的国家,政府能坏到哪里去呢? 这时,你开始生出这样的对比,大家就去买盗版碟,后来国家又打击盗版了,原来掌握了生杀大权的警察局也能够受到限制,也能够被民众打败,对于一般的年轻人,他们还得继续多看一些大片才行
采纳率:38%
来自团队:
网上有介绍,评论,中文字幕;有一个,是中国苏联给美国大兵洗脑的美国电影——《满洲里候选人》,是你说的“美国电影中的价值观渗透例子”,可不是“美式价值观渗透”的,知名度很高。要吗?&#8205,电影片段,知网里有几篇论文  &#8205
去看下政坛混战吧,搞笑而且浅显,里面连狗的品种都牵涉到政治立场!
你说的什么啊?
参考答案 48、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1条折叠回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美国电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播谣言 受法律制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