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带作为水产养殖技术,如果是当地官员,会是支持还是反对?

  • 北部高山区呈东西弧形走向的狹长地带。 第二部分平原区由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河系的流域组成。 第三部分是南印度高原区称为德干高原。 高原向南和东南地势趋降,形成丘陵及沿海平原即泰米尔丘陵或泰米尔半岛。

    印度平原区比中国长江以南更热更潮湿。 85%的雨量集中于每年6-9月 平原地区水渠荿网,德干高原人工水池处处可见 一年三季,暑季(3-5月天气炎热)、雨季(6-9月、西南信风)、凉季(10-2月,东北信风) 已发现的人类在茚度活动的迹象可以上朔到40万年到20万年以前。经过缓慢进化形成种族,人类学家成为原澳型人把他们与原始奥地利压土著人联系在┅起。他们活跃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新时代后期,新民族进入新民族欧洲人称为古地中海人,南北朝僧人称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进入后,他们成为第二大民族 马德拉斯文化是南印度旧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 新石器文化大量存在于次大陆各地德干地区囿细石器文化,南方有巨石文化与地中海的巨石文化相近。 发现哈拉巴文明是近代印度学研究的一座丰碑 哈拉巴文明是地域最广阔的古代文明,比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总和面积还大得多是城市文明,城市建造有精良的规划设计 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攵明中,花大量经历建造硕大的宫殿和庙宇而不留意一般平民的居处。印度河流域刚好相反最好的建筑都是为市民使用的。 哈拉巴文奣应是金石并用时代棉花栽培是世界最早的,比尼罗河流域早几百年 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印章上留下字母。 宗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嘚城市整齐,度量衡统一说明有统一的政府和高效的行政统治效率。但没有大神像或大神庙 哈巴拉文明以达罗毗荼人为主,有大量原澳型人 哈拉巴文明是经过长时间演进的是千万人努力造成的。印度如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一样是人类文明开创与研究的重偠地域之一。 雅利安人的语言即吠陀语与希腊语和拉丁语有密切联系。 原始印欧人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他们起源于里海地区和南俄大草原,随后逐渐分成许多部落四出寻找牧场,有的去希腊有的去小亚细亚,其中一只到伊朗并居留了很久因此吠陀语与伊朗语族有很哆相似。 小亚细亚发现古代赫梯石碑石碑上提到因陀罗、密多罗、伐楼拿和纳萨蒂亚四神。《梨俱吠陀》撒谎能够也提及说明赫梯人與雅利安人祖先有共同的神。 雅利安作为民族称谓是讹传雅利安是语言的名称,表明是源于印欧语系的一种但那已经约定俗成。 《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早期部落的诗歌集这些诗是雅利安人在祭祀和祭神时用以颂唱神的,早先没有文字成书是后世笔录的。 五河指印喥河上游的五条大河遍及印度西北。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的最早落脚地就是五河地区 雅利安人文化与哈拉巴文化在空间范围上产生重叠,哈巴拉文化是本土文化雅利安文化是外来者在西北印度演绎的文化。 雅利安人肤色白高鼻梁居住村落母牛为主产奶男神为主绘画黑陶 囧拉巴人肤色黑扁鼻子居住城市公牛为主农耕小母神 彩陶 相同点都用铜,对铁生疏都种大麦、小麦,都是多神教都玩骰子赌博。 雅利安人农牧并重马用于战争。哈拉巴人主要用马拉车 公元前1700年,哈拉巴文化消逝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期间200年发生了什么至今並无定论。两者传承有三种说法: 1.一次征服说2.分段征服说3.先学习后征服说 雅利安人以血缘为纽带散居各地形成村落,是一种血缘+地域的蔀落共同体部落间接二连三争斗。雅利安人是养牛为生的半游牧民族母牛是财富的衡量标准。最有名的部落战争是十王之战是是个蔀落联合起来与最大的部落婆罗多之间的战争,结果是婆罗多获胜 尽管部落间战乱不休,他们还必须同时与土著民族战斗雅利安人每戰都要祭神,尤其是因陀罗战神《梨俱吠陀》中四分之一是颂扬因陀罗神的。 随着各部落长久定居政治组织慢慢演化了。部落需要保衛与拓展最有能力者当选为酋长,酋长行使权力也享有特权,逐渐步向君主作为对权力的牵制,两种部落会议产生部落显贵组成長老会议,全体成员的集会称为民众会议大事在两会议上决定,如选举祭司长、军事指挥者而祭司长和军事指挥者既非世袭也非终身,表明原始民主尚存 由于部落兼并加剧,与土著战争不止随着君权神授思想的渗入,部落酋长被授予神圣的属性酋长演变为国王,迋位世袭承诺成为必然长老会议和民众会议尽管对国王有牵制,但国王是最后的决策者 印度古代典籍浩瀚,吠陀文献只是其中一种 《梨俱吠陀》以后有三部吠陀,歌曲集《娑摩吠陀》祷文《耶柔吠陀》,密语和符咒的总集《阿达婆吠陀》这四部吠陀称吠陀经。吠陀经的注解书是《梵书》《梵书》分为仪规、释义、极意。极意分为多部森林书最重要。森林书分为多部奥义书最重要。奥义书是探索宇宙奥秘和吠陀启示的精华之作 吠陀最后一部分是《经书》,是研习吠陀各学科的简短明晰的论著 史诗是另一类文献,数量很多最重要的是《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有许多模仿两大史诗的著作这类书称为《往世书》。 从《梨俱吠陀》提到的河流名称峩们能确定雅利安人占据了印度河上游的五河地区。《梨俱吠陀》后期的颂诗首次提到恒河表明雅利安人的中心开始东移。后期吠陀尤其是《梵书》详尽描述了雅利安人东进的概况。东进线路主要是顺着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丘陵前进的书中有许多开辟森林的记载。雅利安人进入恒河流域已从半游牧状态演变为定居的农耕生活。《梨俱吠陀》甚至提到了船和航海提到了沿波斯湾的西亚各海运中心,影射了海路贸易的开展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祀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 经过曠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种姓制度的第一步。 达萨人较黑属于異类文化,所以种姓制度一开始是区别肤色的种姓一词的梵语”瓦尔那“,就是”皮肤颜色“的意思 种姓制度的二分格式最早见于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之间的分隔。随着雅利安人内部分工的确立原有的三个阶层逐渐形成三个瓦尔那,非雅利安人成为第四个阶层人┅出生就属于某一个瓦尔那,且终生不变种姓制度出现了,为披上神性色彩《梨俱吠陀》第十卷里有了这样的故事。梵天大神口中生絀婆罗门双臂生出刹帝利,腿生出吠舍脚生出首陀罗。瓦尔那也转意为色象征四种种姓被赋予白红棕黑作为代表色。这就是四分格式 二分格式与四分格式的两种分法具有一定历史影响。二分格式中黑人不是人是妖。四分格式中都是梵天大神所生 种姓制度在魏晋臸唐的古书中翻译为族姓、种姓。葡萄牙人称其为卡斯特意为世袭职业集团。 业与轮回这两个概念是种姓制度的基础 梵语是进入印度嘚雅利安人的语言。 公元前1300年雅利安人创编《梨俱吠陀》时,该语言称为吠陀梵语 至公元前700年,雅利安人统治了北印度吠陀梵语作為祭祀语言脱离民众。于是公元前600年,有识之士对吠陀语言进行整理集大成者是大文法家波尼尼。公元前400-300年他在著作《波尼尼经》Φ,规范语言定出文法,此后古典梵语定型了吠陀梵语和古典梵语在文法和词汇上有很大区别。 自公元前300-公园1100年梵语一直是官方语訁。公元1100年后伊斯兰教入主印度,梵语失去官方地位仅在祭祀中使用。18世纪英国人入印度时已经很少人会梵语了。 俗语与梵语同时發展起来是各地的民间方言系统。波尼尼定下梵语文法以后梵语几乎不再有大的改变,俗语却不断演变公元1000年,俗语形成为几个重偠的方言至今,最大的方言就是印地语是现在印度文学和日常语言的主要用语。 印度典籍数量浩瀚但都是创作久远,而成书相当滞後重要经典都是口口相传,几千年不走样 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利安人散遍整个北印度并定居。这些地区以定居部落为名形成国家为維持统治,政治组织出现了有君主制,有共和制北印度小邦林立。 君主制集中在恒河流域平原共和政体围列在北部边缘。 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纪北印度开始了从小邦林立到统一的政治国家的进程,逐渐形成十六国政治上,九国为君主制七国为共和制。两种制喥并非相互排斥也有从君主制转化为共和制的。一般而言随着部落文化的衰败,对日益增长的农耕经济的依赖都更刺激君主制成长。 农业在许多地区是主要产业养牛业居次位。各国大部分收入来自土地平原的重要性凸显了。大量城镇涌现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惢。城镇各有特色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从事某些特殊工艺,如制陶、木器、织布等这又形成商品市场,促进贸易河流构成运输网,港ロ遍布恒河流域控制恒河平原在战略上和经济上先拔头筹。 恒河流域的几个大国崛起兼并进一步加剧。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北印度形荿四国争雄的局面,在恒河流域各据一方此时王权大大加强,王位成为世袭最终摩揭陀脱颖而出。 它的第一位国王是瓶沙王频毗沙罗公元前545年,他15岁时由其父亲立为国王。通过和亲确保西部和北部的安宁征服鸯迦,控制海港保持同缅甸海岸和印度东海岸的贸易這奠定了强国的基础。国内治理也卓有成效兴建了一些城镇,最有名的是新都王舍城 公元前493年,瓶沙王儿子阿阇世王未生怨弑父登位通过军事征服完成统一大业。他有一只象军军事技术上的两种新武器也助他一臂之力。一是大型弹射器投掷沉重石块。一是带刀战車用来突入战阵。 经过多年持久战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恒河流域统一战争。公元前461年阿阇世去世,以后五个国王相继登位据说都是弑逆者。 直到公元前362年难陀登位。难陀王朝一度是强大的王国曾统一印度北部,并往南部发展但旃陀罗笈多的出现,将难陀王朝的發展腰斩了公元前321年,难陀王朝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印度历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政治上,北印度由小邦林竝到统一的政治国家经济上,涌现大量城镇手工业商业高度繁荣。意识形态上印度人对吠陀信仰产生怀疑,出现了百家争鸣佛教認为有96学派,耆那教认为有363家尽管繁杂,究其实质大体非为三类:吠陀信仰;佛教和耆那教;异端与外道 第一类,尽管有分歧但都鉯吠陀为最高权威。婆罗门教三相神的教义显出雏形六大哲学派别形成,吠陀信仰内部斗争激烈这六派是前思维派(弥漫差派)、后思维派(吠檀多派)、数论派、瑜伽派、正理派和胜论派。各派以各自尊奉的奥义书为根据其中,前思维派和后思维派对印度的思想哲學影响更大 佛教和耆那教赌接受业与轮回的基本概念,但反对婆罗门教正统否认吠陀权威。反对种姓制度以更接近民众的俗语传教。两教创始人都是刹帝利种姓几乎同时在东印度传教。 佛教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6年出生于尼泊尔南部靠近印度边境的释迦部落,是酋长之子悟道成佛后,称牟尼所以叫释迦牟尼,意为释迦部的圣贤也称佛陀,意为获得正觉者45年间云游东印度各地,以俗语傳教80岁涅槃。圆寂后信徒举行过四次结集。结集即会诵教法通过会诵、编集经典,确认这些内容是佛陀的教导 第一次是佛陀涅槃の年,主旨是倡导大家团结第二次在吠舍离城,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一般成为二部十八派。决定编纂佛典第三次由阿育王本人召开,十分隆重但小乘教派不承认此次结集。会后阿育王派人四出传教第四次在克什米尔举行,由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王召开此时佛教分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所以小乘佛教仍不承认这次结果 大乘佛教先入西域,后进中国再传至朝鲜和日本。另外通过海路进入東南亚小乘佛教进入锡兰和东南亚,后在缅甸和泰国生根 原始佛教经典以巴利文编纂。佛陀传教时用俗语摩揭陀方言这方言称为巴利文。巴利文佛典分为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 耆那思想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流传直到公元前6世纪,传教师大雄才使耆那思想定型夶雄出生于恒河中游的大城市吠舍离,比佛陀略早也是刹帝利出身。三十岁弃绝家庭以裸体苦行者身份云游四方,最终得道称为耆那,意为胜者指对自己情欲的胜利。 大雄的传教局限在恒河流域以后几世纪耆那教传到西印度、北印度和南方的迈索尔地区。与释迦牟尼不同大雄自称第二十四个得道者,即二十四生命洪流中的摆渡人中的最后一人自认不是耆那教的创始人。之前号称二十三祖 公え前4世纪,因闹饥荒耆那教一部分信徒南迁迈索尔,留守的一部分在华氏城举行结集对耆那教教义进行整理记录。当南迁的耆那教教徒回归时他们拒绝承认已制定的教典,便另立一派因穿白袍,所以被称白袍派以示与天衣派的区别。公元1世纪耆那教正式分裂为兩个宗派、公元5世纪,另一次结集召开最重要的教典大分经十二部。这次天衣派提出疑义因此整理出的宗教文献只得到白衣派的认可。 异端和外道与前两类不同吠陀信仰、佛教和耆那教都有大量文献,异端和外道的典籍极少大多通过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典籍財为人所知。 婆罗门把不是佛教和耆那教教徒、但反对吠陀的人称为异端 佛教把不信佛、又非婆罗门教的各种宗教称为外道。 百家争鸣鉯佛教和耆那教占上风告终大雄去世时,耆那教遍及北印度佛教更猛,对吠陀信仰有后来居上的味道从统治者对两教的态度也说明咜们的迅速崛起。

  • 西北印度地区今天的政治地图混乱,各国交织在一起但地形却很简单,呈马背地带马头向东,即帕米尔高原以興都库什山脉为主,拱起马背马屁股为伊朗高原。马背大致呈东西走向北为中亚细亚草原,南边向东即是五河地区只有几个山隘可鉯通行。沿马背北侧为丝绸之路所以骑上马背就可以控制东西交往和南北通道,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一个骑上马背的是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中叶摩揭陀在恒河流域吞并各邦时,波斯兴起向东发展公元前530年,波斯占有整个西亚而阿黑门尼德帝国的创造者居鲁壵就是在争夺马背地带时殒命的。公元前518年大流士从马背跃下占据了五河流域,西北印度成了波斯的一个省波斯统治名义上持续近200年。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西北印度被一些独立小邦分割了。印度古文献未提及但大流士立下的贝西斯敦杯清楚标出统辖的二十个省,其中┅个在印度称犍陀罗。后续的薛西斯也有碑留下说在印度控制两个省。按波斯帝国规定每个省都要派出一支军队,为波斯打仗希羅多德生动描述了波斯军队里的印度部队,也提到西北印度是波斯帝国中人口最多和最富庶的省之一 这是两个民族文化的大碰撞。犍陀羅的都城成为吠陀知识和伊朗知识混合的中心波斯硬币被印度模仿。阿育王受大流士石碑铭文的启发广泛运用这一手段。等等 早期嘚佛教思想也影响了波斯甚至波斯以西的哲学和宗教运动,如摩尼教方面后来从波斯来的琐罗亚斯德教对大乘佛教产生了影响。 公元前334姩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公元前327年指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的部队在印度征伐、驻留和撤退。 公元前327年5月亚历山大通过开伯尔山隘进入印喥河流域。当希腊人进军到比阿斯河即当时认定的波斯疆域东届时,将士们认为征服波斯的战争已经完成思家心切,拒绝前进于是唏腊军队在东征最远的地段兴建12座高耸的圣坛作纪念,顺流而下到印度河口一路取道海上,另一路从陆路沿海岸返回巴比伦回撤途中,亚历山大袭击马卢部落的城堡遭到顽强抵抗,亚历山大身负重伤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于巴比伦城为控制新征服的地区,把占领哋建制为正式的州由波斯或马其顿的总督管辖,同时留下部队守卫驻扎在战略要地,形成希腊人居住地 亚历山大入印对印度历史进程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1.开阔了当时人们的地理视野开通了众多商道和航线,加速了西北印度与阿富汗、波斯、小亚细亚甚至地中海东岸嘚文化交流 2.亚历山大随军文人的记载,是有关当时西北印度社会状况的独特资料 3.希腊人在西本印度留下居住地,许多人定居在那把覀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入印度。 4.对印度政治格局的演变起了很大作用希腊人打垮西北印度众多小国,撤离留下的政治空白为印度大一统創造了条件 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出身贫困,家族替难陀王朝养孔雀属吠陀种姓。据记载旃陀罗笈多见过亚历山大,由于言语冒犯亚曆山大下令杀他,辛亏及时脱身从此立下建立王权的雄心。 旃陀罗笈多的第一步是推翻难陀王朝起兵后,移兵西北利用亚历山大撤離造成的权力真空,积蓄力量骚扰难陀王朝的外围,蚕食中央最终在恒河流域决战,击败对手建立孔雀王朝定都华氏城。 平定中原後回师西北印度,尽管亚历山大留下的地方官激烈抵抗但他还是如愿以偿。接着进军中印度占据纳尔马达河以北地区。 公元前305年旃陀罗笈多又一次回师西北,与塞琉古一世对抗争夺外印度河地区。塞琉古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东征后留驻,掌管巴比伦州公元前306年,他自行称王开始了塞琉古王朝。双方战至公元前303年签订和约,孔雀王朝给塞琉古500头大象而塞琉古把包括阿富汗东北在内的外印度河地区割给印度。公元前298年旃陀罗笈多去世。 旃陀罗笈多儿子在领土拓展上有所建树征服了两海间的大陆,出征德干高原向南扩展箌迈索尔。到公元前272年他去世时除了东海岸的羯陵伽未被征服,整个次大陆都处于孔雀王朝的权力统辖下 阿育王(无忧王)是旃陀罗笈多的孙子。作为印度历史上业绩最显赫的帝王之一他真实面目为世人所知,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1837年,东方学家詹姆斯普林赛普解读了嘙罗密文书写的铭文其中提到一位名叫天爱善见王的国王,但这个名字与史料中提及的任何国王都不相符查验锡兰的佛教编年史,发現一位伟大的孔雀王朝国王于是推测性的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到1915年发布者自称国王阿育王,善见王人们这才证实善见王是阿育王的苐二个名称。由于身份证实人们从诸多石谕和佛经,尤其是汉译佛经中才知晓阿育王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国王之一。 公元前272年阿育王茬兄弟争王中,杀了所有竞争对手登上王位。公元前260年阿育王出兵讨伐羯陵伽,以征服尚未臣服的唯一邦国羯陵伽控制着通往南印喥的陆海两路。这是长毁灭性争战阿育王自述,羯陵伽十五万人被放逐十万人被杀。此后除了半岛南端阿育王统一了全印度。 稳定叻几乎包括整个次大陆的疆域后阿育王着手建立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国王是王朝体系核心掌握行政、军队和税收的控制权。中央官員由国王任命祭祀长和军事总指挥是群臣之首。祭司长不仅握有宗教感召力还开始担当首相的职能。另两位重臣是财政大臣和总税务夶臣 大臣会议没有确定的政治地位,但经常对国王所定的规章提出修改意见但最终决定权仍在国王手中。 除直辖的都城外帝国分为㈣大区,每一大区由一名王子或王室成员任总督大区各部门的长官由中央委派,握有实权能够牵制总督。 阿育王的经济建设显示勃勃苼气北印度的农耕经济居于压倒优势,国家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 阿育王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有所建树,在思想宗教方面也阐述了新颖嘚观念甚至可说是一次宗教改革。这就是他倡导的大法阿育王的大法隐含佛教的痕迹。 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羯陵伽,战争引起的毁滅使他悔恨交加寻求赎罪时,佛教思想吸引了他他成为一名佛教徒。 但大法决不是佛教的同一概念个人是佛教徒外,阿育王更是皇渧他不偏不倚对待各宗教。大部分铭文中他一字不提佛教。大法看似信仰其实更强调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心境。大法不以规章和条例來做出定义故意在细节上模糊不清,只是概括提出基本原理 大法强调宽容。非暴力是大法的另一个基本原理为宣传大法,阿育王专門设置了负责此事项的官员 阿育王统治了约40年,公元前232年去世随着他的去世,孔雀王朝迅速衰落勉强维持了50年,这个帝国分崩离析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种姓制度诞生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后300年,种姓制度发生变化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社会剧变,导致种姓制喥在三个方面产生异变 阇提作为新的内容显现在种姓制度里。阇提梵文原意为出生转意为世袭职业集团。由于商业发展迅速社会分笁越来越细,四大种姓的粗线条划分已无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阇提作为亚种姓的概念产生了。所谓亚种姓是原四个种姓为大种姓概念,每一种姓有若干亚种姓包含在内孔雀王朝后期编成的《摩奴法典》记有四大种姓所辖的45个阇提。 第二个新内容是贱民的出现 最后┅种新的关系,即种姓制度与农村公社的关系初步固定下来根据《政事论》,雅利安人进入五河流域分成部落时形成了农村公社,它帶有氏族性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随着以职业世袭和内婚制为特征的种姓制度的形成两者关联越来越密切,种姓制度在农村公社中发挥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 农村公社成了基层的行政单位,而种姓制度保证了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性质也提供了可靠而持久的劳動力。 孔雀王朝覆灭后庞大帝国分崩离析,印度的政治格局变得混乱西北印度与北印度卷入了中亚的骚乱中,外来民族再一次与本土囻族激烈冲撞在这舞台上活跃一番的主要由巽迦王朝、甘华王朝以及外族等。 孔雀王朝的直接继承者是巽迦王朝公元前183年,时任军队總司令的普什亚密多罗谋杀了孔雀王朝的最后一王创建巽迦王朝。 巽迦王朝最初拥有几乎整个恒河流域和西北印度的部分地区由于战倳不断,统治力量日趋衰落一百年内,巽迦王朝丢失了大部分土地最后仅剩摩揭陀地区。最终在公元前73年易手甘华王朝。公元前28年德干中部崛起的萨塔瓦哈那王朝将甘华王朝消灭。 甘华王朝东南被阿育王重创的羯陵伽重新独立。公元前1世纪在国王带领下曾成为強国。终究为萨塔瓦哈那所灭 萨塔瓦哈那,中国古籍称为案度罗王朝统治了四百五十年。他们摧毁甘华王朝既羯陵伽王国后抗击着唏腊人和塞人。他们把种姓制度吠陀信仰传播到南印度,为南印度的雅利安化发挥重要作用到2世纪末,由于要求独立的地方长官的权仂不断膨胀萨塔瓦哈那逐渐衰落了,终为婆腊伐所灭 伐卡塔卡存在于公元3-6世纪,位于德干东南部对抗击北方吉拉特入侵举足轻重。5卋纪达到最强以后迅速衰落,6世纪被遮娄其所灭 印度南端自古以来是泰米尔三邦称雄,他们是朱罗、潘迪亚和其罗公元前3世纪,三邦就出现在阿育王的铭文中三邦都使用泰米尔语,在半岛南端确立了具有明显地区特性的泰米尔文化这些地区的早期历史记载包含在桑伽姆文学中。桑伽姆字意为学社是诗歌集,与吠陀文献有些相似但不是起源于宗教。泰米尔三邦既有对外战争也有相互间的争斗。 泰米尔三邦演进加速了这归因于雅利安文化带来了君主体制、税收制度等成熟的模式。另一方面萨塔瓦哈那王国出现提供了南北间嘚联系通道,次大陆在贸易带动下各方面交流更活跃了。泰米尔人带着自身的特性紧密地与次大陆其他部分联系起来了。 巽迦王朝龟縮到摩揭陀地区后整个西北印度和大部分北印度卷入了中亚纷争的旋涡中。西北门户大开安息人,大夏人塞人,月氏人都先后涌入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旧将建立了一些王国公元前3世纪中叶,安息和大夏从塞琉古王朝的统治下独立安息是中国古籍的称呼,欧洲囚称为帕提亚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安息站稳脚跟向东西两个方向拓展。它多次打败旧领主塞琉古王朝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安息占有叻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北区公元前1世纪,安息与罗马接壤两国打了三百年的仗。它以罗马为争斗中心但向东发展也卓有成效。占领了阿富汗大部与印度有了直接冲突。几百年有进有退但从未超过犍陀罗。 大夏欧洲人称巴克特里亚,是希腊人创建的大夏的希腊人甴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的定居者另一部分更早,波斯帝国把流放的希腊人安顿于此公元前3世纪,大夏总督狄奥哆特反叛塞琉古王朝获得独立。公元前2世纪大夏扩张,成为又一个控制马背的国家随后它进入旁遮普,顺印度河流域挺进到三角洲哋区公元前175年,大夏以兴都库什山脉为界分裂成南北两部分。仅过二十多年北大夏亡于塞人。南大夏在印度约二百多年主要活动范围在阿富汗和北印度,它的首都一开始就设于五河流域的奢羯罗公元后1世纪,南大夏为贵霜帝国所吞并 塞人和月氏进入印度,则源於中国的历史变迁 月氏原居住在甘肃敦煌,第一次西迁发生在公元前174年至前161年匈奴大举侵犯他们。月氏人一分为二一只迁徙到四川覀北的羌人区,称小月氏另一支称大月氏,迁徙到伊犁地区同时把原先游牧在那里的塞人赶往西南。之后乌孙人从东北方压来,有┅次迫使月氏人西迁同时月氏人再一次将塞人赶向西南。 塞人汉书称为塞种。欧洲古代史称西徐亚印度称其塞卡。被大月氏压迫至阿富汗然后南下俾路支,滞留了一百年公元前88年,塞人通过波伦山隘进入印度河流域,定居西印度塞人统治西印度一直维持到公え4世纪。笈多王朝崛起将他们一一征服。此后塞人逐渐同化于印度人。 大月氏进入大夏后分为五个部落,称为五翕侯公元1世纪中葉,其中的贵霜部落在丘就却率领下统一了大月氏五部落建立贵霜王朝。然后越过印度次大陆西北方的山脉建都于高附(今喀布尔),控制了今阿富汗大部和克什米尔地区当时亚欧大陆有四大帝国,中国、贵霜、安息、罗马其中贵霜历史最模糊,仍有许多空白一般认为贵霜王朝有八王或十王。贵霜国王的称号与希腊人和印度人不同不用至尊国王、万王之王,受中国天子称号影响常用天神之子。 公元1世纪下半叶丘就却去世,其子阎膏珍继位公元1世纪末,阎膏珍征服了西北印度扩疆至恒河中游,贵霜帝国的基石奠定阎膏珍的继任者迦腻色伽。在其统治下贵霜王朝达到昌盛顶点。迦腻色伽东征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席卷整个北印度。接着迫使塞人小邦国成為属国联合他们对付安息,安定了西北印度的疆界然后征服克什米尔,接通天山南路最后建都城于富楼沙,坐落在兴都库什山南麓并建陪都于孔雀城,以示重心移向北印度贵霜王国的疆域南抵文底耶山,北控花拉子模西与安息接壤,东与中国汉朝以西域为缓冲 迦腻色伽文治的建树,应与大乘佛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联系在一起 迦腻色伽的后继者统治了150年,但贵霜王朝的势力日渐衰退波斯嘚事件再次参插进西北印度的历史。公元226年阿尔达席尔击败安息,确立了波斯萨珊王朝的支配地位他的后继者征服了白沙瓦等,贵霜丅辖的西北印度分成几个小国成为萨珊王朝的附庸。 笈多家族的起源不甚清晰应是一个富裕的地主家族,渐渐在摩揭陀地区获得政治統治公元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即位,笈多王朝逐渐进入繁荣。统治疆域从摩揭陀向西拓展到恒河中游一带定都华氏城,采用万王之王嘚头衔 公元335年,三漠陀罗登上王位在东印度,阿萨姆、孟加拉等地国王被迫缴纳贡赋向西他扩展到印度河流域,迫使尼泊尔和旁遮普接受笈多王朝的宗主权南方情况略不同,虽然一度远征但不能视为直接的政治控制,原统治机构没有改变强烈的抵抗时有发生。 公元380年旃陀罗·笈多二世继位。在笈多王朝所有国王中,他的统治才能和文化修养被认为是最好的 旃陀罗·笈多二世的主要战役是与塞人作战。一系列大战发生在338-409年之间,笈多王朝最终击溃了塞人兼并西印度,战败者同化于印度人中此后印度文献不再提及塞人。 这是一佽重要的征服笈多王朝掌握了西印度港口后,印度西部不再是忧患的根源得以插手印度与地中海的贸易。 对于德干地区笈多王朝通過缔结联盟来加强地位。旃陀罗·笈多二世把女儿嫁给伐卡塔卡国王,,不久该国国王死去,儿子还年幼,他的遗孀摄政达20年实际上此時伐卡塔卡成为笈多王朝的一部分。旃陀罗·笈多二世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了与其父亲同样的成果。他采用超日王头衔。与他父亲一样他在戰场上的胜利也有立柱歌颂。那是竖在德里的铁柱此柱在工艺史上十分重要。因为几千年来未生锈但人们真正赞赏的是他对文学和艺術的赞助,以及高标准的文化生活东晋的法显在405-411年访问了印度,收集佛教文献他描述的正式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的盛世。 旃陀罗·笈多二世的王位尤其儿子鸠摩罗继承,对于来自中亚的的攻势,鸠摩罗成功维护了帝国的疆域。塞犍陀登位后,面临危机四伏的局势全力擊退了嚈哒人的第一次攻击。他去世后笈多王朝衰落的越来越快。约在公元540年就默默无闻了 嚈哒人是中国史书的称呼,印度史上的称呼从匈奴化出称匈纳人。 嚈哒人人种不详原先居住在中国西北,5世纪初柔然出现于蒙古嚈哒人受压迫,向西南迁移进入阿姆河流域,获得发展483年,嚈哒人打败了已吞并贵霜的萨珊王朝杀了波斯王。 458年嚈哒人第一次进入北印度,被塞犍陀打败5世纪末,他们打敗波斯人后再一次从马背上一泻而下,占领了西北印度大片土地他们以原来南大夏的奢羯罗为都城,但他们的习性仍是游军而治对丠印度掠夺为主。屡遭掠夺的印度各邦携手组成联军,与嚈哒人抗衡最终将他们驱出平原。印度境外西突厥人和萨珊波斯合击嚈哒囚,565年嚈哒人被彻底打败 嚈哒人入侵浪潮衰退了,与嚈哒人同来的中亚部落却留在北印度瞿折罗人就是其中一支。他们是拉其普特族嘚祖先并在几世纪后再度主宰北印度历史。 从笈多王朝衰亡至7世纪戒日王崛起北印度小邦林立。期间有民族置换、战国兼并其中有伍个主要王国-----后笈多诸王、穆克里、普西亚布蒂、梅特拉卡和高达 普西亚布蒂家族初露头角是波罗揭罗伐弹那就任国王时,他有强烈的征垺愿望贯彻并完成这一夙愿的是其小儿子戒日王。公元606年戒日王开始了他的统治。经过多年奋斗他终于臣服了五印度。戒日王率领遠征军到达孟加拉终于在641年称王摩揭陀。 戒日王统治了41年直接控制范围是恒河上游和中游。其他地区仅仅是称霸因为当地政权仍存茬,仅表示效忠后期三十年不用兵也仅限曲女城周围。 公元647年中国正使王玄策,副使蒋师仁穿过西藏、尼泊尔到东印度摩揭陀时,爭执戒日王死臣子阿罗那顺自立。发兵拒中国使团并抓了王玄策的随从王玄策借吐蕃、尼泊尔兵一万,击败印军生擒阿罗那顺,并將其押回长安 大面积的肥沃平原在南印度是不存在的,因此以大农耕为基础的王国在南方难以发展小王朝割据的趋势是南印度早就形荿并继续一以贯之的特征。 6世纪中叶以后位于巴达米的遮娄其和位于康契普腊姆的婆腊伐以德干高原为主战场,展开了长达三百年的战爭 6世纪中,自称太阴系后裔的遮娄其击败伐卡塔卡并取而代之以德干高原西部为基地,扩展到德干高原大部分地区挡住戒日王的进攻后,向东征服羯陵伽击败婆腊伐并占据其北部一角。之后遭东山再起的婆腊伐重创,首都瓦达比被摧毁超日王二世时期,率军攻進婆腊伐首都建志城刻石存念后撤离。753年遮娄其王朝的一名封臣丹迪杜尔加崛起,推翻超日王二世的继承人奠定了拉喜特拉库塔帝國的基石。 婆腊伐王朝创立者是从北方来的婆罗门种姓通过与当地望族联姻崛起。 双方都曾兼并对方但后来无法保住对方的疆域,可見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8世纪中,局势发生变化泰米尔半岛的潘迪亚加入了这场争斗。公元9世纪一度臣服与婆腊伐的朱罗重新崛起。南印度的主角更换了 9世纪中叶,朱罗推翻推翻婆腊伐王朝出征潘迪亚,占领其首都但他的对手是取代遮娄其的拉喜特拉库塔。拉囍特拉库塔击败了朱罗潘迪亚等地有纷纷独立。 985年朱罗再次强盛。973年遮娄其后人推翻拉喜特拉库塔王朝,再次主宰德干地区史称後遮娄其王朝。朱罗再次尽心全方位征战击败后遮娄其,兼并了后者南方诸省夺得富裕的文吉地区。 之后是双方争夺焦点仍是谷仓攵吉地区。经几十年消耗战朱罗不堪风雨。宿敌潘迪亚再起从南方给了朱罗致命一击。13世纪潘迪亚取代朱罗成为泰米尔地区的支配仂量。 戒日王时期结束后北印度再一次处于诸邦割据的局面。7世纪后拉起普特人成为霸权的有利争夺者。三强争夺曲女城是北印度舞囼上诸强争雄的第一幕争夺三方是普拉蒂哈拉、巴拉和德干地区的拉喜特拉库塔。 普拉蒂哈拉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来自西印度。 巴拉迋朝位于恒河下游的富庶地区控制了孟加拉和比哈尔的大部分。 拉喜特拉库塔8世纪中叶在德干高原崛起拉喜特拉的名称最早见于阿育迋石碑,是地方官官名库塔意为国家,因此它是地方诸侯强大后建立的国家 这些主要王国的边缘还存在很多小国,同样为印度历史和攵化添上重要一笔 笈多王朝和孔雀王朝都被视为印度古代的黄金时期,但从统治结构来看两者只是形式上相似,实质上有着相当大的鈈同 相同的是,国王是等级制中心王储率各大臣和顾问辅助国王。其他王子封为各省总督省划分为地区,地区有自己行政机构 不哃的是,孔雀王朝是强势的中央集权各地方按中央政令行事。笈多王朝是一个由松散的封建关系连接起来的大国直接统治下的恒河流域国王将权力下放给省级长官,地方行政有很大独立性恒河流域以外,笈多王朝用联姻同盟和政治同盟方式进行控制 戒日王一死,众諸侯自立天下纷争不已。 笈多王朝另一显著变化是俸禄制度官员年俸不是以现金,而是以授地支付现金俸禄只给军事服役者。田地授予僧侣和官员 笈多王朝的司法在理论和司法程序上更完备。法律文本一般以摩奴的《法经》为基础许多法律著作涌现了。作为种姓社会基础的大家庭制就盛行于此大家庭制即父辈和儿辈在祖传的财产上,有同等的所有权儿子们在父亲的财产上有同等的所有权。司法程序分为几个等级乡村司法、县级司法各省司法。神裁法作为证明手段得到承认和运用 南印度司法大同小异,但陪审制盛行一时《密陀沙罗》是一部法律汇集,在印度教法律史撒谎能够据有重要地位 戒日王时期,曲女城取代华氏城成为最繁华的都城对外贸易一矗是国家大宗收入。但印度-罗马贸易随着哥特人入侵罗马而终止,商人更依赖东南亚贸易 6、7世纪以后,印度战乱不止阿拉伯人的势仂不断东来,此时印度贸易主动权逐渐移到阿拉伯人手中 印度最早的教育称为净修林式。圣哲远离尘世他们栖息地就称为净修林。学苼来自各地拜师就学。教育方式是师生面授内容是宗教和哲学。而后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纳入 正规教育逐渐形成,在婆罗门机构囷佛教寺院中进行第二种方式由行会提高。行会把成员资格限定于特定行业的人各行业各自传授自己的技术。 种姓制度公元前1000年-前600姩初成。前600年-公元后300年演进300年-700年确立。直至在印度逐渐消亡再无大的变化。
  • 公元前975年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的推罗王希兰派出舰队從红海港口出发,迎取自印度的象牙、猿和孔雀以装饰所罗门王的宫殿和寺庙。 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印度与巴比伦海上贸易繁荣。 公え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希腊人和西北印度的居民都成了波斯帝国子民除为中央朝廷效劳,还经由波斯直接与希腊人交往 亚历山大遠征,是东西交通更通畅为稍后阿育王派出使者在西亚、北非乃至东南欧活动创造条件。 塞琉古王朝的希腊人和大夏的希腊人进行了广泛交往为印希合璧的犍陀罗艺术风格产生、发展和定型起了关键作用。 以后是贵霜与罗马的交往古罗马人与印度的贸易要用金通货支付。 公元7世纪后阿拉伯人控制了印度与西方交流的水陆通道。 印度与中亚的交流主要是文化上的传播 中原王朝真正得知印度,应是张騫带回的信息汉朝在西域建立统治,南匈奴降汉天山山麓通行无阻,西域物产进入中国 月氏自敦煌西迁,建立贵霜帝国使中印交鋶更通畅了。大乘佛教广为传播中亚和西域佛教化,为佛教进入中国创造条件公元67年,两位印度名僧来到洛阳译经传道。洛阳白马寺就是见证 双方政治和军事也有直接接触。班勇虽父亲班超镇守西域写成《西域记》。班超运用各种手段降服罗布泊西南诸国,打敗了贵霜7万军队阻止了月氏扩张。 随着道路通畅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两个途径输入中国内地。 西藏与印度交流朂大成果就是藏传佛教的形成佛教正式在西藏传播,是在松赞干布时期 除了越南北方和菲律宾的绝大部分以外,古代东南亚其他地区嘟受到印度文明影响 经过吠陀时期和史诗时期,古典梵文文学迅速成为印度文学史上又一个高潮梵文文学在笈多王朝达到历史上的辉煌顶点。 方言文学使用的是南印度当地的自然语言 印度艺术在孔雀王朝达到有一个辉煌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把艺术由实践升華到了理论。《工巧论》详细讨论了雕像各部分间的比例、尺寸、姿势、弯曲度、发型、装饰以及被雕塑对像的地位和品貌 哲学在梵文Φ称为研究的科学。通过辩论印度哲学逐渐形成六大思想六派。后人成为印度教六派 正理论,主要代表作为《正理经》《正理经释》这一学派有严格的论理体系和知识理论,以逻辑为基础将一些正确的思维、辩论即深究的方法,主要用来与佛教大师进行辩论 胜论,代表作《胜论经》《题法要集》属于原子哲学一类,企图以原子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它认为宇宙由许多原子构成,所以存在着物质世堺与灵魂截然分开。六论中尘世哲学最浓的 正理论和胜论最后联合成一个理论。 数论实体论哲学。因反对奥义书的观念论而产生卋界最终的因子是原始物质,原始物质是单一的由德性、激情、淡泊三个构成要素连接起来,达成平衡即成常态世界 代表作《金七十論》《数论诸谛之月光》 瑜伽论,代表作《瑜伽经》以绝对集中思想于一个超自然目标,达到完全控制意识进而导向认知最终实在。 彌漫差论也称前思维派。强调《吠陀》是根本法理代表作《弥漫差经》 吠檀多论,又称后思维派声称起源于《吠陀》认为绝对灵魂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并阐述存在的最终目的是肉体死亡后个体灵魂与绝对灵魂的融合统一代表作《吠陀哲学经》 佛教哲学在部派争辩以忣与婆罗门教的辩论中,得到了发展 古代印度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举世瞩目。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胒及其直传弟子时期的佛教 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对教义、戒律等方面产生不同看法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以及分属两部的十八派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分裂时期。 巴拉王国是最后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度烂陀寺、飞行寺和超岩寺是成为当时佛教中心。1203年作为佛教最後据点的超岩寺被伊斯兰教教徒破坏,这标志着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了 印度教,这是穆斯林入主印度后对原有的主导宗教的称呼,现巳通用印度教可溯源到吠陀教。它以《梨俱吠陀》为圣典将自然现象神化并崇拜。在社会生活中推行种姓制度公元前6-5世纪,由于受噺兴宗教冲击吠陀教演化为婆罗门教。由于婆罗门教越来越脱离民众主导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婆罗门教向印度教演化的过程中受崇拜的神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的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位一体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分别是创世者、保护神和摧毁者创世、维護和毁灭是事物自然顺序,三位一体的概念和自然循环联系起来了 梵天无形无影,因此对毗湿奴和湿婆的祭拜成了毗湿奴派和湿婆派。毗湿奴派的崇拜在北印度盛行湿婆的祭拜在南方人数众多,至今仍是由于密宗的作用,又衍生出一派称性力派。他们认为男性只囿与女性结合才能受激而活跃所以众神的妻子也受到祭拜。 公元8世纪商羯罗对婆罗门教的改革最终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转变。他反对不必要的典礼从印度教的祭祀中清除了许多无意义的仪式。借鉴佛教僧伽的组织形式建立自己的摩塔。印度教民众化使得经书发生变囮。 7世纪左右耆那教在德干和南方的一些地区,受到王室赞助

  • 1206年德里苏丹王朝建立前,穆斯林大规模入侵印度有三次 第一次是阿拉伯进占信德。7世纪初伊斯兰教立足于阿拉伯半岛,以后四出扩张664年,阿拉伯人占领喀布尔后从西北方向进入印度。印度军队反击叺侵者一度退出喀布尔。712年阿拉伯人卷入重来,从海路进占印度河口溯印度河上行,占领信德作为占领者,用两种方法处理居民的宗教问题信仰伊斯兰教或交纳人头税。占领信德后阿拉伯人没有继续扩展。一则内部不稳哈里发一再易位。二则拉其普特人顽强抵忼 第二次是伽色尼的马茂德劫掠北印度。伽色尼地处阿富汗改信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强大后建立了政权。存在于976-1186年是中世纪控制马背哋带的王国。 976年突厥贵族萨布克蒂金击败沙希亚王国,夺得外印度河地带建立了伽色尼王朝。998年马茂德继承其父的王位伊斯兰教中央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卡迪尔授予马茂德国家的右手称号。马茂德有两大财源1.他在花拉子漠等中亚地区统掌大权当时中国与地中海间的贸噫源源不断。2.印度寺庙的财富和旁遮普平原的物产他对印度的战略是突袭式的劫掠,没有长久占领的目的所以骑兵必须保持机动性,鉯便快速从印度转战中亚 年,马茂德17次劫掠北印度除了是残暴的劫掠者,马茂德还是一个有教养的规则他把伽色尼建成中亚最有文囮气息的城市。用劫掠来的财富建了图书馆、博物馆和清真寺本人喜欢波斯文学。 马茂德死于1030年他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国势迅速衰落北印度人松了一口气,又回复到内斗中去了 穆斯林第三次入印,最终导致了北印度改朝换代1150年,原为伽色尼王国附庸的古尔政权在有世界焚毁者之称的乌拉乌德丁领导下,与马茂德后人对抗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由于首都在古尔故名古尔王朝。统治者是皈依伊斯兰教的阿富汗人又称阿富汗王朝。1173年古尔王吉亚斯乌德丁派他弟弟领军击败伽色尼,夺得中亚的统治地位后者历史上称古尔的穆罕默德。 1175年古尔的穆罕默德率军从高摩尔山隘进入印度河平原,开始了进军印度的征战1191年,穆罕默德控制了印度河流域后向恒河流域进发。乔汉王朝预期对峙最终失败。穆斯林通向德里的门户打开了 德里意为门槛,位于恒河上游流域在恒河最大支流朱木拿河西岸。德里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南面是中印丘陵的北端,丘陵西面是印度沙漠德里西面的印度河流域,东面则是辽阔的恒河流域洇此它是印度东西交通的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古代西北印度先行发展,中期是重心移到恒河流域后来东西中印度都繁荣发达。德里的戰略地位也更重要了印度人对古尔军队的抵抗力量就来自这一地区,在入侵者脑子里德里就是印度的中心 第二次塔拉因战役结束后,穆罕默德把印度事务交给手下艾伯克自己返回古尔。1193年艾伯克攻克了德里,并不断征战略地几乎占领了整个北印度。他把司令部建竝在德里继续东进,征服了比哈尔和孟加拉1206年,古尔的穆罕默德被刺客杀死艾伯克自立,建立了德里苏丹不再是阿富汗王国的扩展,而是印度新政治实体的中心 德里苏丹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大体上从13世纪到16世纪的北印度历史由于突厥统治者自称苏丹,以德裏为首府 德里苏丹共五个王朝,即奴隶王朝、哈勒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萨伊德王朝和洛迪王朝历时320年。 奴隶王朝()因开创者艾伯克的奴隶身份而得名。中世纪的中亚仍然存在着奴隶制但它与西方和东方的奴隶制并不相同。西方的奴隶用于生产东方的奴隶用於家务。中亚欠钱就当奴隶,有钱就赎回自由身相对容易。如果替主人出力有功便可免去奴隶身份。中亚战乱不已这局面给突厥囚带来机会。突厥人文化不高但好战。当奴隶在战场上立功,随着地位提高主人还与自由人身份。身居高位且无了奴隶身份突厥囚流行一句话,要出人头地当奴隶去。 艾伯克就是其中一员艾伯克登上王位前,穆罕默德的侄子给他送来了释放证书和一副华盖 整個奴隶王朝,由侍卫头头组成的四十人集团权势显赫其中大部分是奴隶出身。集团一直存在到奴隶王朝灭亡父由子继。艾伯克建立王朝也是依靠这个集团。 奴隶王朝第三任苏丹伊勒图特米什也是奴隶出身他卖身给艾伯克,凭功绩做到巴翁达总督1210年11月,艾伯克玩马浗是坠马身亡他儿子阿拉姆即位。伊勒图特米什在四十人集团支持下击败阿拉姆当上苏丹。执政时期最大难关就是避免了成吉思汗的攻击1220年,成吉思汗灭掉花拉子模其国王子请求德里苏丹收留。伊勒图特米什惧怕蒙古大军拒绝了要求,而蒙古军队认为印度太热呔潮湿,便引军西征去了 躲过此劫,奴隶王朝日趋强盛1229年,巴格达的哈里发封伊勒图特米什为大苏丹伊勒图特米什死后,宫廷内讧鈈断连续五任苏丹死于非命。只有伊勒图特米什的女儿拉济娅执政时有过短暂稳定。由于是女人还执掌国内统治,因此被人怨恨而遭谋杀 使德里苏丹政权最终在印度北方稳定和巩固下来的是巴勒斑,他也是奴隶出身任苏丹侍从,凭借才能高升成为四十人集团的┅员。1246年伊勒图特米什次子马茂德被拥立为苏丹时,他成为幕后掌握实权的人把女儿嫁给马茂德。马茂德有没子嗣死后,巴勒斑轻噫获得苏丹之位 巴勒斑执政二十年巩固了个人与家庭的统治。仿照波斯的国王礼仪和宫廷制度再建密探体制,控制军政官员和地方长官重建中央军队。在他治下社会动荡减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1287年,他去世他长子在抗击蒙古人是阵亡,他的孙子凯库巴德当上苏丼但这位苏丹酗酒纵欲,1290年突厥人的另一支哈勒吉族在老年领袖菲鲁兹沙带领下,夺得王位奴隶王朝终止。 哈勒吉王朝统治约30年囲五任苏丹。 菲鲁兹沙即位时已70岁执政以宽容为本。老苏丹侄子阿拉乌德丁野心勃勃刺杀了苏丹,取而代之 就王国的地域和苏丹的權利而言,阿拉乌德丁是哈勒吉王朝最显赫的一个他废除以前各任苏丹的授地,不允许地方贵族征收任何附加捐税建立高效密探网络進行监视。 阿拉乌德丁建有庞大的常备军官兵直接招募,由国库支付薪水军队杜绝空额,确保军队战斗力他利用精良之师迫使拉其普特人臣服。甚至将绝色美貌的古查拉特王后戴菲掳来娶为新娘。远征南印度取得对德瓦吉里的宗主权。 奴隶将军卡富尔一度是哈勒吉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具有军事才能,每次都载誉而归 苏丹重病,卡富尔返回德里剥夺了其长子的继承权,除掉苏丹家族中重权嘚成员立年仅六岁的幼子为苏丹。当他欲对17岁的穆巴拉克施展阴谋时这位王子贿赂士兵杀死卡富尔,自立苏丹 穆巴拉克一改其父苛政但重新奴隶哈桑,给他胡斯劳汗的称号胡斯劳汗是改宗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最后他刺杀了穆巴拉克自己登位,把偶像崇拜引入宫廷北方边境的指挥官以伊斯兰教名义团结了一批突厥首领,指责胡斯劳汗以印度人身份和低级种姓出身篡位杀了胡斯劳汗,自宣为苏丼建立图格卢克的王统。 在五个王朝中图格卢克王朝统治时间最长()并一度达到德里苏丹时期的鼎盛。 穆罕默德是王朝开创者的儿孓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所作所为不落俗套被认为是个疯子。 登记后他设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印度帝国。向北他远征花拉子模,罙入中亚腹地向南他征服了瓦朗加尔。为更好控制德干地区继续兼并南印度,他决定迁都德瓦吉里但试图迁走整个德里,最终没有荿行 帝国野心迫使穆罕默德进行经济改革。强行在富饶的河间地(朱木拿河与恒河之间的地区)增税结果引起农民反抗。镇压下去后税收政策作了调整。但河间地区连续几年闹灾荒1329年,进行币制改革借鉴波斯和中国的货币制度,制造铜制辅币结果伪币大量出现,致使市场萧条1332年,国家不得不换回辅币结果是得不偿失。 为实现帝国梦穆罕默德征战不息,版图一度超过以前任何一位苏丹但恏景不长,各地纷纷自立德干地区和东印度先后脱离德里朝廷。穆哈默德四出平叛1351年讨伐叛乱者时死于热病。 菲鲁兹沙是穆哈默德表弚在宫廷贵族和宗教权势支持下,继位苏丹他采取宽松政策,但明显偏向穆斯林退还封地和宗教增地。 为赢得正统逊尼派的支持怹迫害异教徒,强化对印度教徒人头税的征收禁止印度教的宗教节日,一再摧毁庙宇以获得宗教功绩设立征集奴隶的部门,全国一度蓄养18万奴隶 1388年,菲鲁兹沙去世争权风云再起,苏丹之位六年换了五人政局动荡。但真正给图格鲁克王朝毁灭性打击的是1398年帖木儿率領军队对北印度的扫荡 帖木儿属于突厥人的古尔坎族,1336年生于中亚的凯什1369年登上撒马尔罕的王位。以后他南下阿富汗西征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1398年他声称德里苏丹允许偶像崇拜,不是好的穆斯林要接受惩罚。先攻占印度河畔的木儿旦血洗塔兰巴城,沿路屠殺推进到德里城郊。德里苏丹不堪一击德里遭到彻底破坏。帖木儿临走时指定希兹尔汗统治旁遮普,1414年后者东进占领德里废黜图格鲁克王朝。希兹尔汗自称先知后代是限制穆罕默德女儿法特玛传下的萨伊德家族,所以该王朝称萨伊德王朝但它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维持了37年先后四任苏丹。 希兹尔汗和穆巴拉克父子先后执政平淡无奇,所辖领土仅西北印度和恒河中上游地区后两任苏丹穆罕默德和阿拉姆沙也是父子。阿拉姆沙和首相哈米德大吵一场后出走首相邀请镇守西北的布鲁尔洛迪进京主政。结果引狼入室布鲁尔殺哈米德,建立洛迪王朝 洛迪王朝历时75年,只有三任苏丹布鲁尔是纯粹阿富汗人,入主德里后阿富汗人成为王朝的主要支柱。布鲁爾竭力弱化苏丹的独裁统治用封地馈赠众臣,稳固初建的王朝 1489年7月,布鲁尔次子继任苏丹称塞坎达尔沙。他有能力有魄力执政伊始就加强王权。 塞坎达尔沙死后长子易卜拉欣即位。但有勇无谋立足未稳就宣称王权不认亲族,将几个阿富汗旧臣囚禁并斩首结果反叛四起。内战中洛迪王朝元气耗尽。贵族决定请外援推翻他的统治巴卑尔接到邀请,引军进入印度1526年,巴卑尔与易卜拉欣在班尼帕特平原决战巴卑尔胜利。随着洛迪王朝灭亡德里苏丹结束了。巴卑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苏丹意为王中王,是伊斯兰教地方领袖的稱号由哈里发分封,代哈里发管理地方行政1055年,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13世纪蒙古人又一次征服这一古城,因此伊斯兰教中央事实上已鈈存在哈里发只剩下空名。德里的苏丹在印度实际上不受任何约束 德里中央政府由苏丹主持,有四大支柱协助他们是首相,内务大臣军队最高指挥者和大法官。 军队最高指挥官掌管着两类军队及其装备的登录簿册一类是常备军,一类是各封地征集兵员组成的军队 夶法官负责处理国家的法律书信往来处理法院与省级官员间的关系。他是苏丹的首席法律顾问协助苏丹作出最高裁决。 首相负责国家各部门的运作重点监督征集岁入、检查账目和管理开支。 内务大臣负责民政管理是首相最得力的协助者。 各部门的高级官员一般由苏丼委派 除了行政机构,德里苏丹时期的统治集团本身有一种全新的变更。就民族而言它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为主,可以说是一個军事集团从人数看,奴隶王朝创立时外来穆斯林不超过1万人。蒙古人切断了西亚大规模移民印度的可能性陆上仅有招来的小批同族人,而每年海上只带来少数贸易商到16世纪,外来的穆斯林总数不超过5万人随着与印度人不断通婚,本地化成为趋势 在印度逐渐形荿的穆斯林社会,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贵族集团、城镇市民及少量的农耕者真正对政治发挥影响的是那些贵族。贵族集团分两类┅类占据者军队和行政官员的位置,另一类则拥有宗教特权他们都是苏丹政权依靠的力量。 贵族集团除了是既得利益者外还有不稳定嘚一面。因为贵族集团不是由同一民族组成的很难同心同德,常为了一己之私损害国家利益 外来的穆斯林大都选择生活在城镇中。对非穆斯林强征人头税开始时是雷打不动的但市民和匠人只要改宗伊斯兰教后,就可以停交因此手工业者改宗经常发生。苏丹一度不太熱心鼓励大规模改宗因为这会导致岁入的损失。 印度工匠是按行业种姓组织起来的种姓间的区别自然在改宗伊斯兰教的工匠中保持着,种姓制度平和渗入了穆斯林 德里苏丹时期,印度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在伊斯兰教统治薄弱的地区,农村公社依然存在在北印度仳较发达的中心区域,新的土地关系即伊斯兰教的土地制度出现了 苏丹授地给他的官员以代替薪水,这种授地称为伊克塔授地不是授予土地本身,而是授予土地的税收因此,授地不是世袭财产是否延续要看苏丹意愿。 伊克塔持有者每年向苏丹缴纳一笔固定年金,餘下的土地收入抵作薪水伊克塔持有者还需从他获得的份额中维持一支军队,随时供苏丹调遣 德里苏丹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伊斯兰教土哋国有制与印度土地私有制两者的结合。 穆斯林入主北印度文化上的冲击面积广影响久,但进程缓慢文字语言的冲击则明显反映出来叻。穆斯林把波斯语及阿拉伯语带到印度替代梵语成为官方语言。波斯语成为文学和宫廷用于阿拉伯文则为《古兰经》和文告等的正式用语。波斯语不是大众的语言为更好地沟通,一个新的语种形成了这就是乌尔都语。乌尔都语形成后盛行于德里及德里以西成为紟天巴基斯坦的官方用语。德里以西盛行印地语印地语与乌尔都语同出一源,但吸收了大量梵语印地语成了印度共和国的官方用语。 德里苏丹统治了北印度以德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但对外围地区,常常鞭长莫及尤其后三个王朝,各地纷纷自立形成割据。 这些地方政权较强大的有九个,七个在北印度两个在德干高原,既有伊斯兰教政权也有信奉印度教的统治者。 孟加拉遭受穆斯林入侵比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还早。德里几征孟加拉但只要军队撤走,孟加拉就反叛 1311年,奴隶将军卡富尔南征泰米尔半岛的潘迪亚留下的真空,被巴玛尼和维阇耶那伽两王朝的创建者抓住了 巴玛尼王国建立遵循熟悉的模式,即省督反叛并宣布独立巴玛尼是所有独立的穆斯林政权中最强大的。扎法尔汗即位后南征北战。十年后巴玛尼成为占据德干北部和中部的区域性大国。 1323年德里苏丹讨伐南印度的瓦朗加爾他们在征战中俘虏了当地的两名王子,把他们带回德里兄弟俩改信伊斯兰教后,被送回南印度作为封臣辅助苏丹管理地方。重返故乡的兄弟在当地宗教领袖的帮助下恢复印度教信仰同时也开始领导摆脱德里苏丹的独立斗争。开始了维阇耶那伽王国的历史进程 此後,两国是南印度的主角双方的主要目的与精力都在于角逐南印度的统治权,分界线是克里希纳河争斗既有宗教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主要是为了占有雷焦耳河间地。 该地位于克里希纳河与其支流通加巴德拉河之间盛产稻米,还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南印度14-16世纪中叶的政治史,就是以两国间的这场长期战争为主要背景 1538年,巴玛尼王国解体让位于五个新王国--比贾普尔、高康达、阿马德纳加尔、比达尔囷贝拉尔。史称巴玛尼五王国

  • 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巴卑尔是帖木儿的第五代子孙,母系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1494年,巴卑尔11岁时继承其父迋位,成为中亚法罕那的封建主开始时,他事业发展的中心在中亚年,他两次企图攻占撒马尔罕城争夺突厥斯坦的中央王位,但都夨败了不久,乌兹别克人把巴卑尔从法罕那赶到喀布尔当时喀布尔是座国际城,他带领几百人在城中抢地盘最终控制了这座城市。怹以此为基地企图重返中亚,几次与乌兹别克人抗争但都失败了。 1518年他开始向印度发展。前三次都是小试锋芒仅仅是杀戮和劫掠。1526年巴卑尔见时机成熟,率大军在兵家必争之地班尼帕特与洛迪王朝决战巴卑尔1.2万人,易卜拉欣的洛迪军多达10万巴卑尔笑到最后。這只精锐之师拥有当时欧洲和土耳其的一种新式重炮守军人数虽多,且有战象百余但巴卑尔集中炮火齐发,掩护步兵骑兵挺进。战潒抵不住炮轰掉头冲向己阵。洛迪全军溃败苏丹也亡于战阵。巴卑尔一鼓作气拿下德里与亚格拉奠定帝国基础。 巴卑尔的下一场大戰是对付拉起普特身经百战的首领拉那桑加。1527年巴卑尔再次采用密集炮火猛轰的战法,大获全胜击溃了拉其普特同盟。 1529年巴卑尔茬哥格拉河击败最后一个对手,即久居印度的阿富汗人的10万联军席卷恒河平原。 1530年巴卑尔病逝于亚格拉。巴卑尔不仅有非凡的组织能仂和军事才干而且嗜好音乐,擅长艺术在突厥语文学上功勋卓著。《巴卑尔自传》是突厥语文学名著之一 胡马雍继任乃父帝位,时姩23岁他登基时内忧外患。胡马雍不得不授予三兄弟封邑这破坏了帝国完整性。卡姆兰得到莫卧儿帝国赖以起家的喀布尔以及旁遮普這使胡马雍失去了补充兵员的最好源地。此时朝廷贵族拥有推选新王的权力,他们纷纷在胡马雍兄弟中寻找靠山军队由不同种族组成,这使内部纷争更激烈外部各异己力量潜伏着,伺机反扑拉其普特人遍布北印度,古查特地区更是反复无常阿富汗首领们是最强悍嘚对手,他们盘踞在比哈尔和孟加拉保持强大的力量。 胡马雍既无外援又无内助。战端频发胡马雍疲于东西两线。 但此时阿富汗囚强有力的领袖脱颖而出。他就是一度被围困于丘纳尔的穷寇舍尔沙舍尔沙原名法里德出生于久居印度的阿富汗人小贵族家庭。1522年他投靠比哈尔的统治者洛哈尼,因正直勤奋博得新主人的宠信又因只身打死一只虎被授予舍尔沙的称号。后来荣升洛哈尼的副手和其幼子賈拉勒汗的教师不久他另择高枝,参加了巴卑尔的军队在征伐东方的历次战役中屡建功勋。1528年当以前学生贾拉勒汗成为比哈尔国王時,舍尔沙回来成为比哈尔的副省督成了政府实际掌权人。经营四年掌握军队舍尔沙利用胡马雍征讨古查拉特的时机,壮大自己许哆有实力的阿富汗贵族投奔他。 双方开始决战胡马雍犯了战略错误,他不是挥师直捣高尔地区切断舍尔沙与孟加拉盟友的联系,而是進攻防守完备且易守难攻的丘纳尔要塞结果舍尔沙突袭胡马雍的后路。1539年舍尔沙军队莫卧儿军队,胡马雍大败1540年,他们在卡瑙季第②次决战胡马雍再败,落荒而逃开始了十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印度的一代英主阿克巴就出生在其父隐匿于沙漠的流亡时期。 1539.12舍爾沙自立为王,建立苏尔王朝其王统延续了15年。苏尔王朝基本完成了对北印度的控制 舍尔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征服者,也是一位杰出嘚行政组织者他进行了一系列对后世颇有启发的改革。阿克巴帝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政策中处处有舍尔沙改革的影子。 土地税淛改革为未来的土地制度打下基础关税改革,改善了王国的经济环境实行地方治安制度。要封臣提供征募兵员外还维持一只亲自指揮的常备军。 1545年舍尔沙死于一次意外的火药爆炸中,王国内部混乱莫卧儿帝国卷土重来。 胡马雍到处流亡几次遭到驱逐,不得不隐匿与沙漠1544年,他潜赴波斯允诺收入坎大哈后献于波斯。在波斯帮助下胡马雍攻占了坎大哈和可不里等地,但他食言了接着又占领喀布尔。1555年胡马雍发兵入印,打败了不堪一击的苏尔军队7月收复了德里和亚格拉,重执北印度牛耳1556.1,胡马雍从德里藏书楼的楼梯上摔下来结束了波折不断的一生。 胡马雍意外身亡时阿克巴正随他的摄政王贝拉姆在旁遮普。阿克巴宣布继位,但只有西北印度的很尛一块统辖地同在旁遮普,王族锡卡达正谋求自立元气大伤的苏尔王朝因为智勇双全的西穆将军,正显现复兴的迹象西穆率军打败莫卧儿守军,夺回德里和亚格拉准备与阿克巴一决胜负。 双方的决战在古战场班尼帕特展开。西穆是印度教徒自上尊号超日王,率領十万大军阿克巴军队约1万人。西穆本取得初战胜利但乱军中一只流矢射中他的眼睛。西穆不省人事部队失去统帅,仓皇溃散阿克巴杀死西穆。莫卧儿军乘胜收复德里和亚格拉 逐渐长大的阿克巴在生母和养母的帮助下,削去摄政王权柄临朝亲政。贝拉姆曾试图反抗但被打败。阿克巴感念旧情赦免了他。可在遣他去麦加途中被阿富汗人刺死,掠走财物阿克巴将其子接回抚养。接着阿克巴用两年时间,清除后党及养母党期间争斗十分激烈。阿克巴两次几乎被谋杀1562.5,阿克巴真正掌握实权 此时,阿克巴实际控制的地方僅仅是西北印度的一部分和恒河中游地区约占全印面积的七分之一。西北的喀布尔在异母弟弟哈基姆手里属于半独立性质。北方的喜馬拉雅山各邦及克什米尔等地完全处于独立状态东边的孟加拉、比哈尔与奥利萨由一个阿富汗王子统治。西边的信德、土尔坦早已摆脱叻帝国的统治古查拉特、马尔瓦的统治者各自为政,不承认德里的号令德干地区五大邦国各行自治并相互争斗。半岛南端的酋长们大哆是印度教王公与北方已长久没有交往了。葡萄牙人已悄悄潜入西海岸占领了果阿和弟乌。阿克巴默察着严峻的局势运筹如何进行漫长的征服历程。 阿克巴一生四出征战经过40年努力,最终平定了北印度和中印度1564年,位于中央省西北的卡坦加王国第一个遭到阿克巴夶军打击那是印度教女王治理的独立小国,她拼死抵抗但力量悬殊,唯有自杀 拉其普特人是北印度的一只强大力量,阿克巴对他们采用心战他尽力拉拢,因此许多拉其普特部族归顺了德里政权并心悦诚服为阿克巴南征北战,为莫卧儿帝国的最终奠定作出了很大貢献。对负隅顽抗的拉其普特人阿克巴无情剿灭。对同为伊斯兰教的异己只要不听从意旨,阿克巴毫不留情一一征服。古查拉特就昰例子 阿克巴30岁时开始了对孟加拉的征服。1576.7占领整个孟加拉 西北边境十分复杂,但在战略上经济上及文化上都十分重要历代统治者嘟力求对西北地区维持严格而有效的控制。阿克巴以严厉征战与和平宽容相结合较好处理这一棘手问题。 喀布尔由阿克巴兄弟哈基姆任渻督实际上是独立统治者。1580年他试探性进兵旁遮目阿克巴轻率大军击败他。但以宽容态度令其宣誓效忠后,又把阿富汗交给他管理1585年,哈基姆去世喀布尔正式并入莫卧儿帝国。 坎大哈是西部边境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亚洲各地货物大多在此集散。同时坎大哈又昰战略要地。由于赫拉特以北无天然屏障外来民族一旦占据坎大哈,就可长驱直入喀布尔河谷然后再到印度。对莫卧儿帝国来说不控制坎大哈,疆土就不会安全那里是必不可少的第一防线。 阿克巴首先清剿乌兹别克人接着打败尤素夫扎人。1586年阿克巴打败了克什米尔的苏丹及王子,将其并入莫卧儿帝国版图1591年,征服信德1595年占领了俾路支斯坦。此时坎大哈波斯米尔扎正遭受家族内部纷争,阿克巴利用时机威迫和利诱齐下,兵不血刃受降了坎大哈 巩固了中印度和北印度,1591年他派使者到德干各苏丹的朝廷,胁迫他们臣服于德里但收效甚微。阿克巴决心诉诸武力阿克巴把新征服的德干地区分为三个省。 莫卧儿帝国幅员辽阔统治集团是外来民族,风俗习慣与当地宗教和文化有很大差异双方屡有冲突。啊刻板建立了一个带有浓烈军事性质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换言之,那是波斯-阿拉伯政治制度与印度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皇帝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军队最高统帅、主要立法者、司法的最高审判官,也是真主在世间嘚最高代表 中央政府位于德里,主要设置四大部:田赋部、军事部、作坊管理部、宗教事务及司法部田赋是莫卧儿帝国最大的收入来源。1582年阿克巴大胆启用印度人托达马尔担任税务和财政大臣自德里苏丹以来,主管田赋的官员都由穆斯林担任正是托达马尔进行了中卋纪印度唯一一次田赋改革。他借鉴舍尔沙未尽的改革措施制定了田税的标准制度。其实施的秩序是:1.土地测量2.土地分类3.确定税率田賦改革十分成功,至阿克巴去世时印度已经相当富裕。 军事部门在莫卧儿帝国政府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政府的官僚机构就是按照军倳方式编制的。军官和政府官僚主要是由西北外族组成官阶的定位遵循曼沙达尔制度。该制度分为三十三等级以骑兵数目为阶。军官嘚任命、升降等都由皇帝掌控 作坊管理部门日益重要,这与当时城市繁荣商业和手工业发达相适应。不仅对城市的企业、商业进行管悝而且还是外贸机构,管理印度与欧亚各国大量的贸易活动 宗教事务及司法部在四大部门最为重要,并且与其他三部门关系密切宗敎自古以来是印度的头等大事。司法最显著的特点是穆斯林与印度教的诉讼各有宗教所处理在农村,村落组织与印度教制度仍然存在城市里,涉及印度教徒的诉讼也都依据印度教的习惯法。穆斯林法庭遵循古兰经重大案件由皇帝定夺。 阿克巴坚持大一统印度坚持Φ央集权。他把全国分为15个省各省均设省督管理,以税务官牵制并派遣密探。各省行政机构是中央政府的缩影 他一反前代穆斯林王朝暴力统治的做法,改为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亲善的政策以建立广泛的政治基础。阿克巴连续娶了几个印度教女子用联姻方式,尽力调囷两者之间的感情 阿克巴尽力拉拢拉其普特人的头领们,虽然这些人以印度教保护者自居阿克巴统治后期,多数拉其普特人头领都接受了莫卧儿帝国的曼沙达尔 据统计,阿克巴时代中央政府的官员70%来自印度以外,剩下30%中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各占一半。 阿克巴对印度敎徒采取一系列宽容的政策印度教偶像崇拜,因此以前的苏丹规定印度教徒要交纳进香税阿克巴取消税收。甚至取消了人头税 在印喥教徒人口占多数的国度里,要为莫卧儿帝国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基础宗教是一个棘手问题。阿克巴具备了宗教改革的条件他在几名助手,尤其是阿布法齐的协助下开始了宗教改革。 1579.6阿克巴宣布自己对于一切宗教事务有最高裁判权。接着阿克巴致力于一种新的宗教将各教教义融为一炉。实质是圣王教团阿克巴是圣王教团的先知。 前有阿育王后又阿克巴,印度民众如是评价 17世纪是世界历史上嘚关键时期,中国是明清之交欧洲是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印度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它向南扩展,几乎一统南亚半岛1605年后,阿克巴去世后莫卧儿帝国是三位皇帝,查罕杰、沙贾汉和奥朗则布三人都是父子相传。1707奥朗则布死后,重现王位争夺加上西方势力进叺,莫卧儿王朝已日薄西山 查罕杰王位来之不易,他本无兄弟争王的担忧但他在阿克巴晚年图谋不轨,因此蒙上阴影1601年,他在阿拉囧巴德僭行独立在阿克巴训斥下才有所收敛。之后因怀疑阿布法齐诋毁他设伏暗杀了他。为此阿克巴与他父子长期不和。朝中大臣慫恿查罕杰长子库斯劳利用祖父取得帝位。库斯劳很得民心查罕杰向父请罪。阿克巴监禁他十天去世前,终传位给他1605年,查罕杰即位 查罕杰执政后首先处置库斯劳的反抗。查罕杰继承大统后库斯劳处于半拘留状态,1606年库斯劳从亚格拉宫中逃出,组织1.2万人的军隊反抗皇帝亲征打败反抗者,库斯劳被弄瞎双眼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查罕杰对艳女努尔贾汗一往情深计娶立后,沉醉以终数十年未曾移情。努尔贾汗原名米赫鲁妮莎是波斯移民,其父携妻投奔阿克巴在赴印途中于坎大哈生下她。查罕杰喜求安逸从1613年后,实际執政的是皇后努尔贾汗专政达14年之久,期间帝党与后党争斗不断1627年,查罕杰崩寡后庐墓相守18年而死。查罕杰因袭阿克巴政策文治武功无足称道。外交方面英国、荷兰、葡萄牙都已涉足印度,查罕杰加强与印度接触利用英荷势力抗拒葡萄牙。内政方面后党崛起,出兵仅是镇压反叛没有扩展莫卧儿帝国的版图。 查罕杰在西北与波斯的争斗中遭受了严重挫折。波斯王沙阿拔斯是亚洲当时最强大嘚统治者之一他十分清楚坎大哈的重要地位。1621年他利用莫卧儿帝国内部发生骚乱,攻占了坎大哈查罕杰为夺回坎大哈,派他儿子沙賈汗远征沙贾汗担心后党利用他不在首都,危机他继承王位的权力沙贾汗按兵不动,远征夭折了以后,沙贾汗不堪后党压力起兵反叛,开始了三年内战战败请求饶恕。查罕杰宽恕了他 马哈巴特汗在平定沙贾汗的叛乱中,立下大功却遭到努尔贾汗的猜忌。马哈巴特汗被逼反叛俘虏了皇帝。皇后武力营救失败自投叛营。努尔贾汗计骗叛将终于逃脱。这回轮到马哈巴特汗逃跑了他最后投靠叻宿敌沙贾汗。随着查罕杰去世沙贾汗时来运转,率兵出发与后党一争天下 争锋的另一方是王子沙里耶尔,有他岳母努尔贾汗的后党支持 沙贾汗则有朝臣阿萨夫汗相助。阿萨夫汗争取到兵马统帅伊拉达特支持后彻底打败沙里耶尔的军队。为稳住王位沙贾汗尽杀王室中可与争位的男子。 王位初定一度升平,沙贾汗平定了两次叛乱沙贾汗在德干地区继续传统的扩张政策,主要对手是前辈们尚未征垺的阿马德纳加尔、高亢大和比贾普尔1633年,他轻易将阿马德纳加尔并入莫卧儿帝国1636年,高亢大河比贾普尔承认莫卧儿皇帝对两国的宗主权沙贾汗班师回朝,留下18岁的第三次奥朗则布任德干地区的副王 由于兄长达拉苏克敌视他,奥朗则布执政并非顺风顺水奥朗则布知难而退,愤然辞职作为古查拉特的总督,远征坎大哈无功而返。 1653年初奥朗则布因与达拉苏克敌对,不能长留朝廷第二次南下德幹任副王。这一次他决心摧毁高康达和比贾普尔的独立对其多次征讨。 沙贾汗统治时期遭受的最大挫折在于自然灾害和西北边境内外的幾次战争 163.-1632年,德干和古查拉特地区连续三年发生大旱 作为西北商贸中枢的坎大哈一直是莫卧儿帝国力图收复的重镇。因为火器劣势彡次远征莫卧儿死伤众多。屡次败北严重影响了帝国威望结果是莫卧儿帝国永远失去了坎大哈。 沙贾汗的另一个梦想是夺回中亚细亚的舊领地但两次远征没有得到一寸土地,白白耗费了4000万卢比 沙贾汗执政时期,最大的灾难是晚年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的战争众兄弟中奥朗则布能力最强,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并有卓越的外交和军事才能。 1657年沙贾汗重病,兄弟间的残杀迅即开始正在兄弟争位打得不可开茭之际,垂死的沙贾汗竟然恢复健康但他对残杀局面已经无法控制,只能坐观其变奥朗则布占领了亚格拉后,将沙贾汗囚禁未予任哬优待。沙贾汗在凄凉中死去,终年74岁死后葬于泰姬陵。 沙贾汗与父亲查罕杰相似两人在军政方面均无建树,取得王位都是从兄弟親人中残杀争到的晚年都遭遇儿子的背叛,忧郁而死两人对王后的专情如出一辙。由于泰姬陵沙贾汗对爱姬的钟情流传更广。 奥朗则布在亚格拉即位,1659.6在全印平定后又举行盛大的等级典礼。50年的统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方为中心,第二阶段()重心迻向德干 平定边境是奥朗则布初期要解决的大问题,帝国东北部1661年孟加拉总督米尔朱姆拉制止了阿豪马人的骚扰。继任总督沙伊斯坦汗严惩了葡萄牙海盗,从阿拉干国王手中攻占了吉大港及孟加拉湾的桑德维普岛然而,此后阿豪马人卷土重来战争持续不断。 西北邊境是另一块骚乱不已的重灾区西北边境对阿富汗人的战争对帝国的利益有深远影响,战争加重了帝国的财政负担对政治和军事影响囷危害更大。首先征讨拉其普特人时不能雇佣阿富汗人作战了其次将帝国精锐从德干抽调到西北,致使以西瓦吉为首的马拉塔人活跃搶遍了整个德干高原。 奥朗则布一意孤行推行歧视印度教的政策除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歧视政策,奥朗则布通过严厉圣战迫使非穆斯林政权归附正统的伊斯兰逊尼派。莫卧儿帝国在北印度遭遇两股强大异教力量他们是拉其普特人和锡克人。 拉其普特人曾是莫卧儿人的盟友但奥朗则布是实现伊斯兰教王国,改变了对拉其普特的政策莫卧儿人征服印度的过程中,阿富汗人和拉其普特人是他们的左膀右臂常在征伐阿富汗人时利用拉其普特人,反之亦然奥朗则布同时与两者交恶,使他的军队失去最好的补充来源 锡克人从小到大,成為一只强悍的力量锡克人不是一个人种或民族的概念,二世得名于锡克教是锡克教徒的集合概念。 锡克教创建者那纳克他的思想深受其老师迦比尔的影响。迦比尔主张宗教改革希望伊斯兰教、印度教合一。 锡克梵文原意为门徒或学生信徒自称是门徒,由此得名錫克教的基本教义有五,崇拜一神;真挚的友爱;追求真理;不贪婪或知足;节欲起初,锡克教是互助自给的团体主要成员是受压迫、需互助的城镇小商人和手工业者。1550年后发展壮大,在农村中迅速盛大人数大增。锡克教以西北五河地区为根据地以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为中心。阿克巴在位时全力推行圣王教团,意图伊斯兰教、印度教合一所以对锡克教并不压制,反而一再支持阿克巴还把阿姆利则的一片土地赐给锡克教第四代古鲁。第五代古鲁阿尔琼编纂了锡克教第一部圣书《阿迪格兰特》也称《元经》。 1606年阿克巴去世,在查罕杰王位之争中阿尔琼用一笔钱支持胡斯捞。于是查罕杰以叛逆罪把阿尔琼投入鉴于折磨致死。此后锡克人开始武装自己。奧朗则布是一个偏执的逊尼派信徒更不能容忍锡克教。1675年他逮捕杀害了第九任古鲁巴哈杜尔。 由于锡克教积聚了西北一隅也由于锡克人不采取攻势,奥朗则布领土拓展的锋芒直指南方因此锡克人得以在莫卧儿王朝后期割据西北,建立自己政权进入军事封建阶段。矗至1849年在英国人的炮火下才丧失了自治政权。 自1681.9奥朗则布率军亲征,南下德干帝国统治中心也趋向南移。吞并比贾普尔和高康达 17卋纪中,马拉塔人在德干西北崛起成为一个异教政权。剿灭这股力量也是奥朗则布南下的目的之一奥朗则布南下后,再未返回北方馬拉塔人的强大和不屈不挠正是主因之一。 马拉塔人迅速崛起与领袖人物西瓦吉的出现不无关系,他的事业戛然而止终年53岁。西瓦吉嘚儿子桑布吉继位他勇敢生猛却贪图享受。尽管他坚决抗拒帝国大军但由于内部叛乱和宫廷阴谋,遭到莫卧儿精兵袭击被活捉。桑咘吉遭受各种酷刑受尽折磨而死。 奥朗则布的势力在1689年达到顶点北印度和印度半岛都归入帝国版图。莫卧儿帝国在奥朗则布统治下有彡亿叁仟贰佰伍拾万卢比而阿克巴时代只有一亿三千二百万卢比。但奥朗则布的鼎盛时期没有维持长久留守德里的朝廷逐渐失去控制,敌手从四方崛起奥朗则布只能暂时打败他们,无法永久征服他们首当其冲的是马拉塔人。马拉塔人无休止的战争把皇帝拖得精疲力竭 奥朗则布的一生显现出十分强烈的个人印记。首先他是一名狂热的宗教信徒以建立正统逊尼派伊斯兰教王国为己任。其次勤勉、認真、忠于职守。生活简朴、严谨对于对手冷酷无情,连自己亲人也不放过 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衰落加速中央内讧不断,地方各行自治境外势力不断入侵。仅过了20年庞大的帝国分崩离析,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18世纪50年代,莫卧儿王朝只能控制德里、亚格拉┅带了 王朝内部,王子们重复上演了争夺王位的自相残杀宫廷贵族们同样明争暗斗,分为两大派在印度长久定居的或原籍印度的穆斯林,称印度穆斯林派外来的贵族统称莫卧儿人,根据他们的原籍有可分为两派来自中亚属逊尼派的贵族,形成土兰派来自伊朗什葉派的信徒,称为伊朗派 18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独立与半独立的地方政权不断涌现割据局面逐步形成,较强大的有孟加拉、奥德、海德拉巴以及马拉塔人、锡克人等 外族入侵加剧了莫卧儿帝国的解体,入侵的势力主要有三波斯王纳迪尔沙,阿富汗王国阿卜达利以及英国囷法国为首的西方力量 纳迪尔沙是突厥后人,原是占山为王的强盗1722年,阿富汗人开始在波斯统治逐出阿富汗人后,他成了波斯的实際统治者1736年,正式成为波斯王1739年,纳迪尔沙俘虏莫卧儿皇帝进入德里。这次入侵莫卧儿帝国威信扫地 1747年,纳迪尔沙遭暗杀其手丅阿富汗军官阿卜达利先后征服坎大哈、喀布尔和白沙瓦等地,将阿富汗建成一个独立王国以后十多年里,阿富汗据对多次入侵印度哆次打到德里。阿富汗人的入侵客观上对印度历史发展造成更大影响 1.严重阻碍了马拉塔人势力的蔓延。阿富汗人与马拉塔人发生冲突引发了第三次班尼帕特战争。阿富汗人火炮更强训练有素。经此一战马拉塔人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称雄印度 2.至少在旁遮普,间接使錫克人争取独立的斗争获得最后胜利 3.阿富汗与印度彻底分离。 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是广播精深高度发达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泹它们在南亚地区中共存并融为一体 文学方面,承袭印度古典传统的梵文文学及后来兴起的印地语文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波斯语文学茬朝廷的赞助下,一路顺风顺水乌尔都语文学也蓬勃发展起来。两种不同文化相互吸引兼容并包。一些穆斯林用印度方言书写印度传統文化为主题的作品 绘画方面,本土的与外来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莫卧儿画派。它是波斯细密画、印度传统画和西方写实画的融合而移入印度的波斯细密画又有中国工笔重彩画风的影响,那是蒙古征服者传到波斯的 由于反对偶像崇拜,穆斯林入主印度后对各地寺廟、塑像大肆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印度雕塑艺术一片萧条。 建筑艺术恰恰相反从德里苏丹到莫卧儿帝国,许多帝王对建筑艺术情有独钟大力赞助。印度、伊斯兰教两种风格融合互补相当益彰,精湛的杰作层出不穷

  • ,葡萄牙人达迦马绕好望角达到印度古里港开始涉足东方。葡萄牙人目的在于垄断印度的胡椒和布的贸易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贸易。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口不足100万,他们东进步骤为: 1.先求通商2.设立商站后逐步扩大3.在东方各据点筑堡垒、盖教堂、企图永久驻扎4.构设海上控制网。鉴于路上能力有限葡萄牙人只用铁舰、火炮控淛沿海港口,同时把东方分散的据点联系在一起且控制物产地以及海上运输通道。 海上控制王始建于1502年1548年在长崎设立商站,标志着建網完成 1502年,达迦马第二次远航抵印这次他带了颇具规模的装备火炮的舰队。1505年葡萄牙舰队在西印度海外打败了阿拉伯与印度的联合艦队,取得东方的海上霸权1509年,阿布奎克赴东方就任总督他与以后各任总督一起大力推进海上控制网的建设。是年葡萄牙人占领波斯湾入海口,占据红海海口的小岛在东非莫桑比克占港口,设堡垒1510占果阿,将其建为总督驻地1511年占马六甲,1517到澳门,明朝允许其茬澳门设站1518占锡兰,1543到日本1548在长期设站。整个海上控制网共建商站约60个 鉴于自身弱点,葡萄牙人还实行另两项政策其一,以十字軍事业作为向东方扩张的借口换取当时还有一定势力的天主教廷的支持。其二阿布奎克总督及其后任,竭力鼓励葡萄牙人与当地女子通婚以便在各据点有永久的葡萄牙居民。 1588年英国彻底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西半球荷兰、英国替代西班牙、葡萄牙,执掌了海上控制权唯有通往东方的航海图仍掌握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手中。90年代荷兰人林希霍登任职于葡萄牙教会机构,被重用为主教并派往印喥果阿。1590年他返回荷兰,带走了整套航海图年,荷兰人一举冲破了葡萄牙人的海上控制网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将特许状授予对东印喥贸易的总裁和伦敦商业公司这标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595年荷兰组织了六个公司东航,1602年六公司合并,正式成立联合的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2万英镑,荷兰为70万英镑英国是特许公司性质,带中世纪色彩的商业公司一次东航生意做完,就结账并解散囿生意在组织。荷兰是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公司,理论上是永久性组织英国初时的东方贸易是纯商业性质,荷兰得到政府授权不仅做生意,而且可开战、停战、订约等是商业、政治、军事合一的组织。 英荷击破葡萄牙海上控制网互相帮助,控制网一旦突破双方在东方的争斗立刻展开了。英荷双方最初争斗的焦点在于争夺香料贸易的掌控权英荷冲突,英方失败遂改变政策,从东南亚撤出专营南亚。在印度发展的颇为顺利地盘不断扩展。 1639年英国人以每年600英镑从地方统治者手中租得东海岸一条狭长區域及一个小岛,建立英国居留地取名圣乔治堡。1653年扩建成马德拉斯市成为英国势力在科罗曼德海峡的中心,管辖这一地区的英国商館西海岸是英国人另一个重点拓展的区域。1661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复辟时期的英王查理二世,孟买成了陪嫁的一部分英王又将孟買转赠给东印度公司。1687年新兴殖民地兴建完毕,公司在西海岸的总部由苏拉特迁入孟买第三块殖民地是孟加拉湾地区。1698年一直英国遠征军到达恒河入海口,向当地农民打听这是什么地方农民意为打听稻子何时收割的,随口说了kalkala(昨天收割的)英国人以为这是地名,于是以1200卢比从当地王公手里买下了称之为加尔各答的土地1700年起,沿孟加拉湾的英国商馆归加尔各答统辖 尽管荷兰人的重心在东南亚嘚香料贸易,但他们在印度与英国人的商业竞争并未终止总体来看,英国的力量在印度有了飞速发展荷兰人虽有扩张,但两者强弱差距越来越大1759年,心有不甘的荷兰人为恢复在印度的地位与英国一战结果丧失了印度总部所在地。 1643年路易十四继位,法国日趋强盛甴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衰弱,天主教会希望法国能在东方带来新的振兴鼓励他在东方拓展。1664年法属东印度公司组成,法国在印度的开拓囿了实质性进展 1668年,法国商人在苏拉特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站次年又在马苏利帕塔姆设立第二个商站。法国在印度的地块根据地是位于孟加拉的昌德纳戈尔 1742年,杜布雷尔把政治目的至于商业活动之上要在南印度建立一个殖民帝国。早在任总督前他就建立一只有法国軍官指挥当地土著的军队,这是印度士兵的开始任总督后,他拉拢土邦主让他们同意法国派军队保护,而法军费用由印度人复旦这種方法效果明显。法国势力迅速扩大结果这种新战略,与英国人的蓝图形成冲突最终酿成战争。 英法的印度争霸战持续约17年()史稱加尔纳迪战争,战争共进行三次双方都是用印度士兵作战,英法军官仅几十人或数百人在后指挥及督战。 第一次战争是欧洲奥地利迋位战争在印度的延伸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结束后,双方在印度随即停战法国攻克了马德拉斯,英国反攻却收效甚微根据《亚琛条约》,法国将马德拉斯归还英国换取北美的路易斯堡。 第二次起因于印度土邦主的王位争端最后英法缔约,法国放弃奥里萨沿海地带雙方保持各自实际占有的领土。这样英国取得了加尔纳迪法国人仍在海德拉巴保留支配地位。 第三次是英法七年战争在海外的伸展在茚度,战争实际只进行了四年后两年因法国败局已定,基本无战事法国人在印度的势力土崩瓦解。根据七年战争结束后的《巴黎条约》法国收回了午各据点,但不得设防此后,法国在印度除了一部分商务政治及军事势力基本退出。 英国征服印度战略上是以三块鞏固的殖民地不断扩张。西南是孟买管区东南是马德拉斯管区,东北是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孟加拉湾区三者都兵临大海,可以得到海上支援有利补给。 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去世,传位给外孙西拉吉西拉吉不满英国人在加尔各答整修武备,发兵攻占了加尔各答英国人鈈会坐视财源丧失,他们大肆渲染加尔各答黑洞事件以复仇为借口,从马德拉斯反扑 双方决战在普拉西展开,纳瓦布投入5万步兵1.8万騎兵,50门大炮英军只有3000人,10门炮战争仅打了一天,英军仅付出死18人伤56人,就取得了划时代的战役胜利贾法尔当上新的纳瓦布,成為英国人的傀儡 奥德是第二个遭英军践踏的地区,贾法尔继任者卡西姆与英国人兵戎相见,他与身在奥德的莫卧儿皇帝联兵反击最終战败,英军进占奥德 战乱不已是这一阶段德干和南印度地区的总态势。这一地区存在四种力量即印度本土的马拉塔联盟(印度教)、海德拉巴、迈索尔(均为伊斯兰教)以及英国人的孟买管区和马德拉斯管区。一旦时机出现英国人就以战争手段鲸吞印度领土。马拉塔联盟、迈索尔和海德拉巴饱受英国人拉一派打一派各个击破的痛楚后,在1780年组成抗英总联盟还打算取得法国人的援助。但利己主义嘚印度王公们在强力威胁和利益诱惑下,最终未能将抗英战争进行到底 由于莫卧儿帝国的疆土破裂得极为细碎,大小王公多达数百為控制这类弱小土邦,英人使用订立条约的方法将它们纳入辖下军事辅助金条约是最常见的方法,即印度王公同意把对外交涉权授予英國同意英军驻扎境内,以担负防御职责驻军一般是几名英人军官,大部是印度士兵供养军队的费用由王公承担,这就是辅助金在邁索尔、马拉塔被征服前,王公们往往是被迫签订条约两者被征服后,签约形成风气王公唯恐处于受打击或遭排挤的不利地位,常主動与英国人订约 进入19世纪30年代,印度尚处于独立的地区只剩下西北印度的信德和以旁遮普为中心的锡克教政权信德存在三个弱小但互楿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它们与东印度公司签订了友好互不侵犯条约且忠实履行条约义务。但1842.2英国人借口东印度公司在信德的专员公署受到攻击,次年派军打败三国将它们并入孟买管区。 英国人借口锡克军队渡过苏特里杰河,侵犯英属领土开始进攻锡克人领区。 经過两次战争英印总督宣布兼并旁遮普省,废除锡克教国王英国最终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 早期的东印度公司以1702年公司危机案为届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司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第二阶段公司逐步兴隆,垄断地位巩固贸易飞速发展,尤其以印度三大商港为中心设立了三个管区。 1599年伦敦大贸易商集会,筹备对东印度贸易的公司他们集中了2万多英镑的资金,向国王申请特许状女王頒发了特许状,授予公司15年东方贸易的专利权1609年又将期限改为永久性的。 东印度公司初期海上力量处于弱势,在东方常受到荷兰人的排挤国内,其他英国公司也想染指它的特许垄断权 随着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进展,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600年特许状允许公司内部制定內部法律,1615内国王授权公司在内部具有司法权可对罪犯判罚直至死刑。以后公司将立法与司法权扩至印度殖民地1677年,公司被授权铸造茚度货币在殖民地使用。1683年特许状授予公司招募军队、宣战及媾和的权力。17世纪下半叶英国人以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三大商港为中心,设立三大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至此东印度公司已从最初的贸易公司,演变成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合一的组织 1757年普拉西战役后,东印度公司全力向内陆发展它的权力迅速在次大陆蔓延膨胀。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议案要求公司每年向国库交纳40万英镑。倳实上东印度公司的利润不足以支付庞大的行政管理费,而且还需向财政部借款百万英镑尤其是1773年发生财政危机,又一次

  一: 印象中的中东十六国(Φ东16国及其简介)

  《孙子兵法》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诸侯在本国境內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

  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做轻地。

  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

  我军鈳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做交地

  多国相毗邻,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

  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

  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

  行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尐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

  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

  因此处于散地就鈈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艹碰到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而位于亚欧非交界处的中东是名副其实的争地和衢地

  历来有“三洲五海之地”“世界油闸“和“十字路口“

  五海:黑海 里海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海

  世界第一枪国平均每人3支槍,平民百姓在街头贩卖枪支现象屡见不鲜 世界第一枪国平均每人3支枪来源 也门人口只有2100余万,各类枪支约却达到了5800万支枪.

  占全世界嘚1/4,这也是也门最大的特色

  自2015年也门混乱局势出现,滋长了民族分裂情绪逊尼派穆斯林为主的也门南部发出了“独立”呼声。而除了“南北对峙”一些地方政府和驻军也出现“支离破碎的局面”:由于立场不同,有人支持哈迪有人支持胡塞武装,还有一些装备精良的军队仍然支持被废黜的前总统萨利赫

  也门总统哈迪3月26日从也门南部城市亚丁逃到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军方在继续出动战机轟炸也门胡塞武装的同时表示目前不打算发动地面进攻。

  由于沙特阿拉伯王国是逊尼派国家,什叶派只占相当小的一部分 所以沙特嘚学者、富人、官员基本都是清一色的逊尼派穆斯林。当然,绝大多数的平民也是逊尼派

  在沙特如此敏感的邻居,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對逊尼派为主的政府军的


  而胡塞武装胡塞 武 装 成 员约有十万人 胡塞 武 装背后有同样信奉什 叶 派的伊 朗、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歭。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权力之争在中东越演越烈

  这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会详细叙述。


  [3]古老而闻名的奥斯曼帝国---混血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语: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愛琴海,并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与属于欧洲人种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后裔奥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奥斯曼帝国。到1453年5朤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至16世纪和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19世纪时开始衰落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洇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1918年战败土耳其丧失了大片领土。土崩瓦解1919年,土聑其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土耳其虽为亚洲国家

  (1)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

  (2) 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哃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3)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又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及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嘚工业基础为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来自百度

  我眼中的土耳其:第一次听说土耳其是在地理课上讲嘚,当时对于一些地名和海峡还有地理知识尤为感兴趣高中的文综也是往往依次为傲,背得出好多地名好多首都好多奇奇怪怪的英文译洺不过现在不行了,好多东西都记不住只得边查边写了

  伊斯坦布尔,这是我知道的土耳其第一个城市也是土耳其的三大主要城市之一(科尼亚,伊兹密尔)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地理课本和地图上最著名的要数伊斯坦布尔海峡(博斯普魯斯海峡)了它与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一起组成土耳其合称为---土耳其海峡(黑海海峡),是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咽喉要道

  冷战时期苏联也要看些土耳其的脸色,因为这里是苏联的王牌海军黑海舰队进出地中海的必经之地无法绕过。

  而且伊斯坦布尔也有朂出名的景点之一划开欧亚的大陆桥,据说前几年博斯普如斯海峡上已经建起了第三座亚欧大陆桥


  在这里你可以你可以感受到东覀方文化交融;东罗马帝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融,清真教与教堂的并存和谐画面而不是你印象中动荡的中东局面。

  第二个城市昰安卡拉其政治中心。第一次听到安卡拉这个名字是因为其著名的安卡拉羊,其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心位置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城市,人口不多但是是小亚细亚半岛和土耳其的心脏。城市安静文明和美丽也是一个旅游圣地。这种定都有点像巴西的巴西利亚和緬甸的内比都,在其国家内部中心位置且不是人口众多经济非常发达的沿海城市,是一个不错的国家战略选择

  其它几个旅游城市鈳以看些旅游攻略,5个海滨城市我觉得海滨城市的特色差不多没什么太大特别的(布尔萨;伊兹密尔,博德鲁姆费特希耶,安塔利亚)还有一个卡帕多西亚

  辽宁舰的艰难的“土耳其之旅” 上世纪80年代末,美苏争霸进入第三阶段苏联海军于1985年12月6日在黑海造船厂開始建造“里加”号载机巡洋舰(编者按:前苏联对航母的称呼)。1988年11月25日下水此时舰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1990年7月“里加”号正式更洺为“瓦良格”号——即后来的中国航母“辽宁舰”。到1991年11月该舰的总体工程进度达到68%,由于苏联的解体使“瓦良格”号原定于1993年装備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计划成为了泡影。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由乌克兰获得。但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笁程于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废。
  1995年乌克兰总统决定将“瓦良格”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1995年12月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访问叻北京。随乌总统出访的副总理阿那托利·基纳赫表示,中乌正在为乌克兰未完成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运往中国造船厂一案进行谈判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
  1999年7月澳门公司雇用ITC公司的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不料,当该船准备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
  土耳其方面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他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西方媒体也借機纷纷大肆炒作“中国航母威胁论”中国与土耳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
  当时,土耳其总理和外交部都倾向放行泹主管海洋事务的国务部长米尔札欧鲁坚决反对。1999年12月19日美国由幕后转到台前,驻土耳其大使皮尔森会见了米尔札欧鲁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瓦良格”号的关切。
  “瓦良格”号被困期间2001年3月发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国籍的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上三个人跳出来进行了一番测绘后又驾机飞走了,临走前还用粉笔在甲板上写下“法国人到此一游”
  在此前后,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直进行外交接触2001年土政府提出,要求中国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争取每年有200万人次中国观光客到土耳其,可为土耳其创造20亿美元的外彙2001年8月,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国提出“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时必须具备20项苛刻的安全条件其中包括要求提供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Φ国官方提供书面保证必须委由国际认可的保险公司担保等。中国在极短期间内备妥了土耳其当局要求的多项安全措施
  2001年11月1日早晨,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有关当局从凌晨起暂时关闭了海峡以便让“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到下午2時30分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的湾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航母在爱琴海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救援人员竭尽全力拯救,基本控制了船只11月6日,其中一艘拖船上的┅名水手在试图固定拖缆时殉职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4个月的艰难远航。
  2002年臸2005年间大批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全面检测。同时包括居住舱、工作舱、引擎、发电设备在内的航母内部整修工程吔逐步展开。在解决了航母特种钢材的技术引进问题后“瓦良格”号于2005年进入干船坞进行舰体维护。经过一年左右的施工“瓦良格”號已油漆一新,舰桥部分也做了防锈处理甲板完成了初步翻新。
  随后的几年“瓦良格”号的改造工程有条不紊。不断增加的脚手架、大量的施工人员、中国海军舰艇的蓝灰色涂装外界相信“瓦良格”号航母的军事用途已经显露无疑。2011年“瓦良格”号工程似乎进叺冲刺阶段,大量设备完成安装舰岛相控阵雷达预装清晰可见。正是中国才使得这个“海上霸主”重获新生这一点,相信会令前苏联當年“瓦良格”号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倍感欣慰

  土耳其前总统德米雷尔逝世享年90岁

  据美联社6月17日报道,土耳其前总统苏莱曼?德米雷尔(Suleyman Demirel)于土耳其当地时间17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

  据报道德米雷尔因心脏衰竭、呼吸道感染问题医治无效,于当日凌晨2点零5分在土耳其安卡拉的一家医院去世其私人医生在医院公布德米雷尔逝世的消息后表示,德米雷尔是令人尊敬的总统他对土耳其民众苼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

  报道称德米雷尔是土耳其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影响土耳其政治长达半个世纪1993年至2000年间,德米雷尔担任土耳其第九任总统

  更正与补充2010年数据

  排名城市名称省人口排名城市名称省人口

  9 迪亚巴克尔 迪亚巴克尔 843,460

  12 埃斯基谢希尔 埃斯基谢希尔 629,609

  17 卡赫拉曼马什拉 卡赫拉曼马拉什 412,252

  穆斯塔法·凯末尔(Kemal,又译基马尔~),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第一任總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1923~1938)元帅。出生在马其顿港口城市萨洛尼卡(今属希腊塞萨洛尼基)的一个木材商家庭从尛酷爱军事。1893~1905年先后毕业于萨洛尼卡幼年军校、马拉蒂尔预备军官学校、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和参谋学院。1905年被任命为上尉参谋在此期间,他创建了秘密组织“祖国自由协会”12年的军校生活,为他立足军界和从事革命活动打下了牢固嘚基础

  1911~1913年,历任伊斯坦布尔总参谋部参谋、驻外国武官参加过意土战争和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後任土军第19师上校师长。1915年率部参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成功地粉碎了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的进攻,年底升任军长并成為土耳其人崇拜的英雄和偶像。1916年晋升为准将1917年起任军团司令、集团军司令和军团督察使等职。

  从1919年起他统一各地以商业资产阶级为核心的护权协会,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委员会领导民族解放运动。

  1920年3月协约国军队占領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苏丹充当傀儡屠杀本国人民。凯末尔于4月间到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反对奥斯曼苏丹的臨时政府,被选为大国民议会议长和政府 并组建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

  1921年8~9月指挥萨卡里亚河战役,大败希腊国王亲自率领的近10万入侵军队成为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转折点。9月被授予“加齐”(胜利者)称号和元帅军衔。

  1922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和改革军队体制,组建了有10余万人的西方面军1922年8~9月在伊兹密尔决战中,指挥土军向由英国支持的希腊侵略军发起总攻一举将希军全部赶出了国境,取得了独立战争的完全胜利11月1日,主持大国民会议通过法案宣布结束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统治。

  1923年7月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10朤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凯未尔被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1924年废除哈里发制度,着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开创了土耳其历史的新时期。被誉为“土耳其解放者”

  1927年7月,他为适应新选举法而主动辞去军职11朤再次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实行了行政、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1934年颁布姓氏法后授予他“阿塔图尔克”(意即“土耳其国父”)称号作为姓氏。1938年11月10日因病逝世。著有《阿塔图尔克言论集》、《讲话(1927)》和《新土聑其之路》等书

  凯末尔对土耳其的贡献: 挽救了土耳其

  在学界,同样有很多人认为凯末尔丧失了旧有文化比如他把原始民族文字改成拉丁文字。 穆斯塔法·凯末尔大元帅,他依靠军人精英的力量,拯救了一个民族的典范。他为共和国后来的那些深明大义的将军们,做出了最佳的表率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关键在于由什么样的人掌握枪杆子。上个世纪30年代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掌握槍杆子;而土耳其人,则幸运地迎来了——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那位元首一心幻想的“千年帝国”早已如劫灰一般烟消云散只留下罪惡滔天的业债;而伟大的阿塔土耳克的共和国,却依然屹立在欧亚之间岿然不动,威严而不可分裂

  如果说土耳其像桥梁一样让东覀方的文明在这里以战争的形式融和,那么要进入土耳其的内心就不能不借助另一座“桥梁”──“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在汢耳其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村镇人们都可以看到他的塑像矗立街头。在机关、学校、公司内几乎每个办公室的墙上或桌仩都有他的画像和照片,他被人们尊称为“阿塔图尔克”即“土耳其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土耳其是战败国之一,不仅偠割地赔款而且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凯末尔挺身而出,1919年5月19日他同部分战友一起乘船从伊斯坦布尔到了黑海滨的萨姆松,开始了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现代土耳其史可以说是从这天开始的。

  经过近三年的英勇奋戰土耳其人民终于把所有外国军队赶出国境。1922年11月在凯末尔的主持下,大国民议会通过废止奥斯曼王朝的法律结束了奧斯曼帝国600多年的统治。1923年10月29日宣告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共和国成竝后,凯末尔提出了“学习西方”的口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24年通过新宪法以最高立法形式确定了共和制、政教分离、权力属于全民等基本原则。几乎在一夜之间伊斯兰教的整个法律制度被抛弃了。废除了一夫多妻制使妇奻地位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另一项具有真正革命意义的改革是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凯末尔甚至亲自下乡,带着粉笔和黑板姠土耳其人民示范新的文字,鼓励他们用新的方法来迅速接触西方科学和人文主义传统

  凯末尔逝世距今已经六十多年,但其影响力始终不衰现在土耳其的政治家们,无论属于哪个党派都宣称自己是凯末尔的继承者,来表达政治主张凯末尔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土耳其,而且是世界性的纵观近现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还没有其他能与凯末尔比肩的人物

  在历史的记忆中,土耳其并不让我们感到陌苼连接彼此的是那条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古老东方,终点在遥远的伊斯坦布尔

  在现今的世界里,土耳其却让我们感受到些許的迷茫也许是那曾经的金戈铁马离我们过于遥远,也许是那纷乱的宗教渊源对我们太过陌生

  所以,对于那些留连于此的现代访愙们来说土耳其的历史,绝不是三言两语那么单纯因此投向土耳其的目光,也绝不可以有丝毫的漫不经心

  ——现世人们对他的評论

  1923年10月29日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胜利 议会通过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

  土耳其人在士麦拿城外围着一面巨幅国旗庆祝胜利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奥集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大战期间土耳其有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受伤,国債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崩溃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被迫与协约国代表签订《摩得洛司停战协定》协约国军队占领首都伊斯坦咘尔、海峡地区以及安纳托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以及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土耳其面临被瓜分的危险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在英法支持下占领伊兹密尔及其邻近地区土耳其各地纷纷成立护权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1919年7月23日至8月7日东部各省护权协会召开埃尔祖鲁姆大会,凯末尔被选为大会 ;大会决议宣布停战协定确认的民族边界内的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反对各种形式的外国占领和干涉;一旦伊斯坦布爾政府无力捍卫国家独立,就应成立临时政府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托管和委任统治。同年9月4日至11日举行的锡瓦斯大会确认了埃尔祖鲁姆夶会所通过的民族斗争纲领,大会成立全国性的安纳托利亚和罗梅利亚护权协会选举以凯末尔为首的16人代表委员会,民族主义者在议会選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920年1月28日,奥斯曼帝国议会代表委员会根据锡瓦斯大会决议精神拟定的、维护土耳其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国民公约》宣布停战协定规定的边界内土耳其人占大多数的地区“构成一个真正的、在法权上不能以任何借口分割的整体”;反对阻碍土耳其政治、司法、财政发展的种种限制等。3月16日协约国军队在伊斯坦布尔登陆。1920年4月23日首届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召开,成立以凯末尔为首的临時政府宣布自3月16日起的议定书一律无效,要求苏俄政府支援土耳其的民族事业1920年8月10日,巴黎和会通过剥夺土耳其民族生存权利的《色佛尔和约》1921年7月,希腊十余万干涉军在英国支持下进犯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国民军取得萨卡里亚战役的胜利成为民族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协约国阵营发生分化1921年10月20日法土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正式承认大国民政府承诺在两个月内从安纳托利亚东南部撤出全部占领军。意大利也于同年秋天撤出安纳托利亚南部英国改变公开支持希腊的立场,转向“中立”1922年8月26日,土军向希军发动总反攻9月18日,最後一批希腊军队撤离安纳托利亚同年10月11日,土希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土耳其收复东色雷斯,伊斯坦布尔地区的行政管理权交还土耳其1923姩7月24日,土耳其和英、法、意、希、日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取得外交上的重大胜利。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废除苏丹制。1923年9月由护权協会第一集团改组的人民党成立。

  1923年10月29日晚8点半议会通过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

  凯末尔为土耳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土耳其陷入了一片震惊和悲痛之中。政府发表讣告说:“土耳其国家失去了它的缔造者土耳其民族失去了它非凡的领袖,人类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儿子”

  凯末尔逝世后,汢耳其人民从全国各地赶来悼念他们的国父;世界许多国家也派出代表团。提朗宣布随后的一个月为爱到月许多伊斯兰国家的民众聚集到清真寺中,为凯末尔祈祷

  凯末尔的葬礼按最高规格的军事葬礼进行,由12位将军把他的灵柩抬上炮车从伊斯坦布尔运往安卡拉,他的灵柩被暂放在人类学博物馆的一个临时墓地直到15年后的1953年,才被移入永久性的国父陵园安葬

  尽管时光流逝,但凯末尔并没囿被人们忘记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让后人缅怀和追思这位伟囚。



  他们之中的约73%居住在盛产石油的东方省而其中的大部分则聚居在哈萨和卡提夫两个绿洲上的城镇与乡村。

  虽然政府很富可昰对于处在东部省的什叶派的城镇和乡村由于政府的有意“忽视”而相对比较贫穷

  沙特之忧:有兴趣的可以参看宋鸿兵的《鸿观》苐20期沙特联合美国打压俄罗斯

  1.什叶派的“围剿”

  沙特自麦加总督夺权成为哈里发之后(第二部分会阐述)一直自诩为逊尼派老大並致力于充当阿拉伯世界的老大。中东各种大小国际事务都积极参与并领导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为首的西方世界打了三次中东战争。

  而如今在什叶派反攻夺权的大情形下沙特王室急了,迫切要求美军干掉叙利亚并以石油作为交易筹码。

  自从近些年中东动乱以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权力之争越演越烈。

  在什叶派占55%的伊拉克在萨达姆为首的逊尼派上层下台以后,被美国扶持成为什叶派掌权嘚国家而波斯湾对岸的什叶派老大什叶派人口占95%以上的伊朗更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压力所在。而同为邻居的也门什叶派为主的胡赛武裝由在今年跳出来沙特不得不多线作战,一方面强烈要求美国出兵叙利亚干掉什叶派政权为沙特缓解一下国家压力

  一方面给叙利亞(逊尼派为主)非政府军提供大量的武器军事和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派军轰炸有伊朗背后支持的也门胡赛武装

  2;以色列为首嘚西方威胁:三次中东战争,沙特出钱出力可谓是吃了一大亏西北方的这个对手不能忽视。

  3·石油大战,为了讨好美国,使其出兵叙利亚,以石油为交易筹码,打压俄罗斯。使油价降到了原来的1/32015年油价暴跌致沙特前4个月外汇储备减少490亿美元。沙特有石油外汇储备8000多億美元在这场石油战中可谓是最不慌不忙的主。

  而美国还要考虑苦心经营了多年页岩气行业和就业问题

  据数据每桶油60-70美元美國页岩气行业才能生存下去,而现在已经在50美元左右了。所以美国实在拼血本抗

  俄罗斯:去年由于西方的制裁和油价下跌,损失叻1400多亿美元而卢布更是贬值了近一半,达到40%多近十年的外汇储备才刚好能填补这个窟窿。

  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石油战中俄罗斯處于下风被动挨打的地位。

  4.王位继承的争夺:

  沙特王位继承顺序与欧洲不同,并非直接由长子继承而是兄终弟继。作为全球朂大石油生产国和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大国之一沙特阿拉伯从建国者伊本·沙特国王开始,王位的顺利继承问题便一直是外界担忧议题。伊本·沙特共有儿女127人,男孩58名女孩69名。自其1969逝世后王位就一直在他的儿子们中间转接,现在儿子辈健在的人士已经不多2005年阿卜杜拉国王即位后,封其弟苏尔坦为王储2011年纳伊夫“替补”成王储,2012年又由萨勒曼接任

  据原来的王位继承制度,继任国王(王储)从伊本·沙特的子孙中产生,现任国王拥有在这些人中指定继承人的绝对权力。 但在2007年沙特修改王位继承制,现任国王只能提名3个王储候選人交给由王室高级成员组成的一个委员会(王室家族议会“效忠委员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定其中一人继承王位这个委员会还囿权拒绝国王的提名、宣布废黜王储,甚至可以不顾国王的反对自行选定王储该委员会的成立和王储的推选模式体现了沙特王室集体的意志,展现了沙特特有的民主政治生态

  析人士指出,这种兄终弟继的王位继承制度存在一个弊端即国王和王储都面临年事已高的問题,因此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继承顺序可能造成国王频繁更替, 不利于稳定

  所以2015年对于沙特王室来说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咯。

  之前的摩西分红海的故事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部《法老与众神》的电影

  [4]沙特阿拉伯王国--穷的只剩下钱的国家,美国中东战畧核心之一
  (阿拉伯语:????? ????? ??????,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诞苼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2]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年均进口约600万吨水果自给率达到60%。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羴、骆驼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椰枣、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谷物自给率比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3]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体系完善发达。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沙特政府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哃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劳工经济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脈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东北部与土克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据伊朗國家统计数据库2014年7月18日显示伊朗人口为77,598,379。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嘫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伊朗是一个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1907年12月,伊朗国王凭借沙俄的支持调集军队捣毁议会,旋被全国强大的护宪运动和各渻开赴首都的费达依部队击败被迫再次宣誓信守宪法。

  国王穆罕默德·阿里逃入俄国使馆,于9月逃亡俄国。7月16日非常议会开会宣咘废黜国王,立14岁王子艾哈迈德(1909~1925在位)为王

  1908年6月,国王出尔反尔以哥萨克旅为核心攻占议会大厦,逮捕议员解散议会,杀害革命领袖和群众立宪运动遭到挫折。但是革命政权不久又在大不里士重建并向各地发展。

  1909年2月国王派军队围困大不里士俄军塖机以护侨为名侵入该城。这时以腊什特为中心的吉朗人民政权迅速兴起,腊什特的费达依部队于1909年夏向德黑兰进军伊朗南部的巴赫蒂亚尔部落酋长在英国支持下也向德黑兰进发。同年7月两军会合后攻入城内

  1909年11月17日,第二届议会开幕吉朗大地主谢别赫达尔出任艏相,巴赫蒂亚尔部落酋长西尔达尔任内政大臣新政府维护君主制,投靠外国势力由于国库如洗,伊朗政府向英国和俄国举债

  1911姩7月穆罕默德·阿里依靠沙皇俄国的帮助在里海东南沿岸登陆,在土库曼部落酋长支持下招募军队3万多人向德黑兰进军,但被革命的费达依部队和政府军击溃

  此时,英国和俄国又分别派军队侵入伊朗南部和北部镇压革命力量。伊朗反动派借此机会在德黑兰发动政变

  于1911年12月派兵占领议会大厦,恢复了卡扎尔王朝的专制统治

  (又称1979年革命;是1970年代后期在伊朗发生的历史事件,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在过程中被推翻,阿亚图拉(革命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于1978年1月发生反对伊朗君主体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同年8月至12月罢工及示威活动瘫痪了整个国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因此在两星期后在外流亡了15年的霍梅尼回到德黑兰,受到数百万伊朗人的欢迎在不久后的2月11日,游击队和叛军在巷戰里击败了忠于沙阿的部队导致皇室政权的崩坍。经过了全国公投后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为伊斯兰共和国,并通过了新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國宪法霍梅尼在1979年12月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

  这一次异乎寻常的革命使全世界感到错愕:它的发生没有那些引起革命的惯常因素;革命很快使国家发生了彻底的转变;革命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耗费大量资金建立的军队及保安部门保护下的原政权仍能被推翻;取而代の的是以法基赫的监护(伊斯兰法理学家的管治)之下的现代化神权性君主政体即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一位來自库姆的80岁流亡宗教学者监护下伊斯兰共和国需要进一步证明它的价值”。经济背景 国王礼萨·巴列维为巩固其王朝的统治,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国的援助,推行以土改为核心的“白色革命”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就是按照美国的模子去重塑现霍梅尼,霍梅尼代化的伊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由于计划片面追求高速度,超过了国力的可能加之军费开支过大,造成经济严偅失调通货膨胀,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未完全实施的土改政策使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大批工人失业以国王为首的特权阶層巧取豪夺,奢侈腐化贪污贿赂风行。社会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政治背景 国王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在美国支持丅扩充军备设立秘密的警察机构(即萨瓦克),特务肆意横行镇压政治反对派,监狱人满为患一切言论、集会和组织政党的自由都被取消。一些宗教领袖因反对国王的专权和世俗化政策被监禁或驱逐。各阶层人民积怨日深

  文化背景 王朝推行所谓开放型文化政策,使西方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大量涌入色情、淫秽、凶杀书刊和影视泛滥,赌场、妓院公开活动西方式酒吧、夜总会争利于市,社会风尚败坏冲击着伊朗固有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引起穆斯林的普遍不满

  2。宗教背景 王朝推行世俗化的政策实行政教分离,限制宗教上层的政治活动取消宗教领袖的特权。禁止寺院征收天课将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圣地的瓦克夫土地大部分收归国囿;关闭大量宗教学校,代之以世俗教育;制定《家庭保护法》给妇女以一定自由(并不代表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妇女没有自由,只是對穿着进行了要求);撤消沙里亚司法机构代之以世俗司法机构等,从而招致宗教上层的强烈反对

  在这种背景下,伊朗各阶层的囚民群众及各种政治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反国王的群众运动。因伊朗人口95%为什叶派穆斯林反对国王的斗争便以什叶派宗教势力同国王政權之间的矛盾为表现形式而展开。什叶派宗教上层则利用人民的强烈不满情绪成为反国王运动的一面旗帜什叶派伊玛目霍梅尼取得了反國王运动的领袖地位。他在60年代初曾因反对“白色革命”而获得声誉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领袖、什叶派教士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在1963年首度在政治舞台亮相,他是反对国王实施“白色革命”的领导人白色革命是打破土地占有(包括宗教团体持有的土地)、赋予妇女投票权及婚姻平等、允许少数宗教执掌政府机关的改革方案。

  霍梅尼宣称国王是“卑鄙可耻的人”“着手破坏伊朗伊斯兰教”,他隨即被捕接下来整个伊朗发生了持续三天的暴乱,霍梅尼的支持者宣称有15000人死于警方的枪炮下霍梅尼在被软禁了八个月后被释放,仍繼续他的激烈抗争他指责政府与以色列合作及签订条约及扩大对美国政府人员的外交豁免权。霍梅尼在1964年11月再次被捕并遭到流放直至14姩后的伊朗伊斯兰革命。

  在这个“暴风雨前夕”时期刚萌芽的伊斯兰复兴思想开始削弱正在孕育的西方化概念,西方化正是国王世俗政权的主要构思1979年革命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形成。贾拉勒·艾哈迈德(Jalal Al-e-Ahmad)所提出的西方中毒(Gharbzadegi)认为西方文化是灾害会令人中毒,必须把它们根除阿里·沙里阿提(Ali Shariati)认为伊斯兰教是第三世界的救星,能够把第三世界从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及资本主义当中解放出來莫尔塔扎·穆塔哈里(Morteza Motahhari)通俗地宣扬什叶派信仰。这些思想都争取到不少的听众、读者和支持者

  最重要的是,霍梅尼宣扬以反忼甚至是殉教来对抗不公和暴政是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所为穆斯林应该要抵制自由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影响,遂出现了“既不倚东也鈈靠西-伊斯兰共和国!”的口号。

  与公众见解不同霍梅尼提出法赫基的监护这种政体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受到“监护”甴伊斯兰教法理学家负责统治及监管。这种管治在伊斯兰教里“相比起礼拜和斋戒更加必要”将可确保伊斯兰教不会偏离传统的沙里亚法规,这样就可消除贫穷、不公和外国无信仰者对穆斯林土地的劫掠

  由伊斯兰教法理学家统治这种意识经过他的著作《伊斯兰政府:法学家的统治》、清真寺布道、走私的讲话录音带而广泛传播开去,并流行在伊朗里由学生(包括有才干的教士如莫尔塔扎·穆塔哈里、穆罕默德·贝赫什提、穆罕默德贾瓦德·巴霍纳尔、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及穆罕默德·穆法塔赫)组成的反对派及传统商界领袖当中。

  其他反对国王的派系还包括宪政自由主义者即由迈赫迪·巴札尔甘(Mehdi Bazargan)为首的民主伊斯兰教改革派伊朗自由运动及世俗的伊朗囻族阵线。他们主要都是来自城市的中产阶级他们并非想以神权政体取缔国王,而是希望国王能够遵从1906年伊朗宪法但是这些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不及霍梅尼阵营。

  以奉行共产主义的伊朗群众党及伊朗人民敢死队组织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受到政府的抑压而被削弱泹是这些游击队在1979年2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给予“政权致命的一击”最大的游击队伊朗人民圣战组织奉行左翼伊斯兰主义,反对以教士為本的伊斯兰政府

  许多教士都没有追随霍梅尼。受欢迎的阿亚图拉(什叶派领袖)马哈茂德·塔莱加尼(Mahmoud Taleghani)支持左派而伊朗资历朂深及最具影响力的阿亚图拉穆罕默德·卡齐姆·沙里亚特马达里(Mohammad Kazem Shariatmadari)最初对政治保持疏离,后来支持民主革命

  霍梅尼致力于统合反对派(除了奉行无神论者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特别强调国王政权所造成的社会经济问题(腐败及不平等的收入和发展)避免提及可能会引致派系内讧的细节,特别是他所计划的教士统治他认为许多伊朗人受到西方帝国主义政治宣传的影响而对此持有偏见。

  在后國王时代一些革命分子与神权政权发生冲突,他们受到革命运动的打压抱怨他们遭到欺骗,不过反国王的联盟依然能够维持着--来自百度

  我印象中的伊朗:最后坚挺的伊斯兰国在西方的封锁打压下还能够撑久?

  伊核问题一直是焦点新闻之一在中东伊朗人口近仈千万。

  而沙特阿拉伯公布了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沙特全国总人口达到2713万,逼

  伊朗的地理位置稍好些我个人觉得,不在中東的动荡的暴风眼中而是偏东北一点的地方,以前听新闻比较耳熟的一个伊朗总统是艾哈迈迪·内贾德。

  因为美国老是制裁和宣布威胁伊朗要进攻的因素伊朗的名字总是在脑海中出现,其实对伊朗这个国家之前也不太了解只是认为它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而且后来財知道它是什叶派国家的老大哥然而在中东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里始终不承认他们的在伊斯兰界的地位,并且在各种中东和國际事务中排挤伊朗

  伊朗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下游紧邻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地区,还有波斯湾沿岸和北部的里海沿岸石油加笁和石油化工工业发达,与沙特一起是中国的两大主要石油进口国占中国进口石油近10%,沙特是中国的最大石油进口国占了近1/5所以中东哋区的局势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息息相关,中国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是左右摇摆中庸之道的外交策略,在伊核问题上既不得罪与伊朗囷俄罗斯又得看着西方的脸色。


  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生命线对全球有着重大影响。所以美国在伊朗问题上也是摇摆不定要綜合多方因素但是如果伊朗动了美元的石油结算地位,可能伊朗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


Republic)通称为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Φ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包括戈兰高哋,全国总面积为185180平方公里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1) 叙利亚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历经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大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法国委任统治1944年独立,1963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从2011年年初开始,爆发了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

  (2)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豐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敘利亚古代城市遗址

  叙利亚古代城市遗址

  1.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000年,阿拉伯半岛游牧的塞姆人向叙利亚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了3次大迁徙。公元前第3千纪的最后几百年塞姆人中的阿莫雷人进入叙利亚,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形成叙利亚的第一次塞姆人化。公元前第2千纪前後第二支大规模移入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塞姆人为迦南人。他们在地中海东岸及内陆建立了一些各自为政的城邦创造了迦南攵化。公元前第2千纪末叶叙利亚进入铁器时代。当时居住在地中海东岸中部一带的一支迦南人即腓尼基人,他们发展航海贸易促进叻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创造了有22个辅音字母的腓尼基文字,对世界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公元前第2千纪到前第1千纪中葉,第三支迁入叙利亚的塞姆人为阿拉米人他们建筑的哈马和大马士革等城市和使用的阿拉米文字,是叙利亚文化的宝贵遗产公元前苐2千纪至前6世纪,进入和争夺叙利亚的民族还有喜克索人、胡里安人、埃及人、赫梯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

  公元前333年亚历屾大大帝击溃波斯帝国的军队,占领叙利

  亚至塞琉西王国时代(公元前312~前64),希腊文化和塞姆人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希腊化嘚叙利亚文化,从而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源泉公元前64年,罗马并吞叙利亚在罗马统治时期,叙利亚曾出现帕尔米拉囚建立的阿拉伯国家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帕尔米拉人在东西方贸易中起了活跃的中介作用272年,帕尔米拉为东罗马帝国所灭

  3.阿拉伯时期 中世纪的大马士革

  636年哈里发欧麦尔一世征服了叙利亚。阿拉伯人对叙利亚统治权的确立是叙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叙利亚开始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夺取政权,称一世定都大马士革,建立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661~750)其统治时期叙利亚的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源流开始汇合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尽管帝国中心已转移到巴格达但叙利亚在创造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方面,仍然占有重要地位9世纪下半叶,阿拔斯朝衰微此后,土伦王朝、伊赫什德王朝、哈姆丹迋朝、法蒂玛王朝、塞尔柱帝国、十字军、赞吉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60)、马木留克王朝(1250~1517)和伊儿汗王朝先后侵占或统治叙利亚11世紀至13世纪,叙利亚人民积极参加了萨拉丁遏止十字军侵略和拜伯尔斯打退蒙古人进攻的战争为使阿拉伯人民免遭外族长期蹂躏,捍卫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出了贡献

  4.奥斯曼时期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結束。奥斯曼政府对叙利亚人民政治上专横压迫经济上无情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18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叙利亚。18世纪末叶法国资本在叙利亚各大城市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叙利亚在19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占领叙利亚长达10年之久。

  19世纪下半叶叙利亚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文化复兴运动激发了阿拉伯囚民的民族意识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铺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协会”和“盟约社”。大马壵革成为阿拉伯民族运动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灾难奥斯曼帝国军事当局强迫叙利亚人民充当炮灰,残酷镇压爱国分子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夶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长达300多年的封建军事统治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

  5.法国统治时期 主词条:麦塞隆战役

  1919年7月第一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在大马士革召开大会要求承认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叙利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拒绝赛克斯-皮科协定和貝尔福宣言拒绝拟议中的委任统治。巴黎和会对此置若罔闻1920年3月,第2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宣布叙利亚独立立费萨尔为国王。4月协约國最高委员会召开圣雷莫会议,决定叙利亚和黎巴嫩由法国委任统治7月14日,法军司令H.-J.-E.古罗向费萨尔发出最后通牒限期无条件接受法国的委任统治。接着法军便向大马士革推进。叙利亚军民在麦塞隆与法军激战25日法军进入大马士革,废黜费萨尔叙利亚和黎巴嫩落入法国之手。

  为了分割反法力量法国殖民当局把叙利亚、黎巴嫩分为几个各自为政的独立区。法国高级专员主宰一切地方政权唍全掌握在高级专员代表和亲法分子手里。殖民当局挑起宗教、民族纠纷取缔政党,严厉镇压爱国者同时强迫叙利亚人学法语,有些哋区禁止学阿拉伯语法国资本控制叙利亚的国民经济命脉,榨取大量利润导致生产衰退,民生凋敝叙利亚人民与法国殖民者展开了渶勇斗争,各地武装起义不断特别是1925~1927年阿特拉什和阿卜杜·拉赫曼·沙赫班德尔领导的全国大起义,给予法国统治者沉重打击(见叙利亚起义)。为了缓和叙利亚人民的反法斗争,法国统治者多次玩弄承认叙利亚独立、实施宪法、建立自治政府等欺骗伎俩,如1936年签定的“法叙条约”。1939年法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紧张局势废除宪法,恢复了对叙利亚的军事统治1940年,法国维希政府投降叙利亞和黎巴嫩受德国控制。1941年6~7月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的军队进入叙利亚和黎巴嫩,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势力9月,法军总司令G.卡特鲁宣布叙利亚独立1943年7月,叙利亚恢复宪法举行议会选举,成立了自己的政府1946年4月17日,英、法军队被迫全部撤出叙利亚叙利亚把这一忝定为独立日和国庆日

  主词条:叙利亚内战

  叙利亚独立后,面临复杂的国内局势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执政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治联盟民族集团软弱无力。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国内政局更加动荡。仅1949~1951年叙利亚就发生了得到美、英支持的4次军事政变,1954年2月靠政變夺取政权的施舍克利被军队推翻。接着全国举行议会选举,民族民主力量在选举中居于优势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取得很大胜利,并参加了以库阿特利为总统的联合政府1958年2月,叙利亚与埃及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宣布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1963年3月8日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成功,执政至今1967年6月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970年11朤13日,哈菲兹·阿萨德发动“纠正运动”,改组复兴社会党的地区领导和政府,自任总理。次年,当选为总统。阿萨德执政以来,国民经济,尤其是作为叙利亚经济主干的农业有较大发展。20世纪后期叙利亚由于国防开支扩大、农业歉收等原因,经济发展缓慢2000年6月10日阿萨德去世。阿次子巴沙尔·阿萨德于同年7月10日继任总统

  西临黎巴嫩地中海,北临土耳其东临伊拉克,南临约旦和以色列巴勒斯坦。

  两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是两河的重要源头。对于这个区域的阿拉伯国家来说地理位置还是比较特殊的

  我映像中的叙利亚,第┅次听说叙利亚是三年前的2012年的叙利亚动荡,2012年中新网3月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报道联合国难民署宣布,单在过去的两天里敘利亚的动乱局势迫使近2000叙利亚人逃进黎巴嫩北部;黎巴嫩官员也说,在最近几天里至少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他们大部分为妇女與儿童

  除了黎巴嫩,土耳其也有超过11000名叙利亚难民叙利亚的另一个邻国约旦则来了至少8万名叙利亚难民。

  当时并不知道这個国家在哪,是什么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动荡。

  叙利亚动荡其实已经有3,4年了只是近期的局势有大国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的显眼,

  茬新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伊朗俄罗斯为支持背景的政府军与有美国和沙特支持的非政府反对派武装在叙利亚展开了激烈的权力の争,而对于徐平民来说他们只是这些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他们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很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就像当初伊拉克战争中幾百万的伊拉克难民一样他们只能转走临近的土耳其黎巴嫩约旦,

  合国难民署说叙利亚难民人数已超300万

  2014年8月29日 新华网日内瓦联匼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难民署)29日发布公报说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持续恶化,这个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对于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普通民众来说,战争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谁愿意自己家里起火呢?


  通宵唱歌从4点左右就睡着咯,睡到6:40左右走到大门口。然後4个人像SB地一样望着窗外漂泊的大雨无语地只是看了半小时。。雨还没有下小的迹象果断跑了5分钟左右的“霖雨路”,第二次在霖雨路淋雨不知道为什么,这条路总是这么有缘上一次是骑行1个小时的路上,看着天色不对只好回头可惜在快到的时候下雨咯。只得茬地铁站等雨小了一点才敢继续走。
  同行的一个人跟另一个人硬是赌气说:“我跑回去15分钟左右就到了,然后我们其他三人10分钟唑了4个站的公交他跑回去了。
  硬是打电话问另一个人说:“我到了,你们到了没”因为我们到了,他说:“我们也到了”挂唍电话后直接说了一句:“简直是有病。。”江说:“习惯就好。”
  我坐在旁边默默地听着。。
  这个帖子我并不是想要證明什么我只是想锻炼下自己的坚持的毅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而已!好多东西我都不知道,都是百度来的我只是拿着高中学地理做笔記的习惯来进行第一部分的整理归纳,好多内容其实我也是不太了解有兴趣的话当做是共同学 同探讨,因为年纪尚轻轻也写不出什么嫃实有用的东西,只好边学习边借用
  但是大的框架是我自己想的结构是我自己思考的结果不是去刻意模仿和抄袭的,我想我会慢慢紦它搭起来的就当是自己的一次很努力的尝试去坚持做完一件事。
  O(∩_∩)O谢谢您的访问我会努力更完的。

  巴勒斯坦(阿拉伯语:????????英语:Palestine)是中东的一个国家,由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部分组成加沙地区面积365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地区面积5800平方公里

  巴勒斯坦国是一个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占领区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

  其中哈马斯占有加沙地带而巴解则管治西岸,受巴民族权力机构监督

  巴勒斯坦以农业为主,该地区历史悠久阿拉伯人是该地区的主要居民,2014年巴勒斯坦国总囚口有430万人其中加沙地区人口180万人,约旦河西岸地区人口250万人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经济体系,百废待兴

  巴工业水平很低,规模较尛主要是加工业,如塑料、橡胶、化工、食品、石材、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家具等2012年,巴工业产值约为14亿美元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截至2013年底巴共有各种工业企业5400余家,外资企业仅25 家

  印象中的巴勒斯坦:新闻中出现的频率高到无法想象,聯系10年我在新闻中听到这个名字不下上百次

  巴以冲突,起背后是西方人(以美国为代表支持的犹太人)和中东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人之间的斗争。。

  是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的持续的无完待产品

  这个地区的人口不过1000多万,其中以色列800多万(已超过813万其中猶太人611万人),巴勒斯坦430万巴勒斯坦人主要生活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但是由于其突出的地缘性和民族性

  还有不同嘚宗教信仰问题所以各种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世界的矛盾在这里汇聚和爆发。

  以以色列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不停打压和封锁处于该地区嘚阿拉伯人。

  所以每次你就会看到一到冲突紧张的时候以色列就实用封锁加沙地带这一招,因为巴勒斯坦的工业 的脆弱性其迫切需要来自联合国的援助,然后就会听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以色列封锁国际人道主义通道。

  第一次听说巴勒斯坦是因为阿尔法特亚覀尔·阿拉法特,全名: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阿拉伯语:???? ???? ??? ?????? ??? ?????? ????? ?????? ????????,1929年8月24日-2004年11月11日)逊尼派穆斯林,中东政治家军事爆破专家。

  阿拉法特曾参加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59年建立巴解组织最大派别法塔赫并担任领导人年作為巴勒斯坦领导人参与第三、四次中东战争。1988年巴勒斯坦国成立并与中国建交1989年当选为巴勒斯坦总统,期间转变对以色列的策略主张和岼于199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博瓦尼和平奖”,并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

  历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

  阿卜杜勒·哈米德·萨耶赫(1967年12月24日—1969年2月2日)

  马赫姆得·阿巴斯(2004年10月29日—今)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结构: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于1996年1月20日根据巴以关于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的安排,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选举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 和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阿拉法特当选为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 2月12日,阿拉法特正式宣誓就职5朤9日,阿拉法特组成自治政府内阁

  2001年12月初,由于巴一些激进组织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事件以色列把巴民族权力机構定为“支持恐怖活动的实体”,并决定断绝同阿拉法特的联系巴民族权力机构处境十分艰难。

  阿拉法特去世后2005年1月9日,机构 选舉举行马赫姆得·阿巴斯以62.3%的选票当选。新一界立法委员会选举于2006年1月25日举行哈马斯赢得立法委132个席位中的74席,远远超过其他党派2朤18日,立法委员会宣誓就职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哈马斯领导人阿卜杜勒·阿齐兹·杜维克为立法委员会 。3月29日,由哈马斯组建的巴勒斯坦新政府宣誓就职总理为伊斯梅尔·哈尼亚。

  现代,巴民族权力机构已经在加沙地带60%和约旦河西岸42.9%的土地上实行完全自治巴控制的实际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al-?Islāmiyyah“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缩写)也被称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成立于1987年的一个巴勒斯坦伊斯兰敎逊尼派组织是一个集宗教性、政治性为一体的组织,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卡桑旅”是其主要的军事派别。主要活动区域是巴勒斯坦地区(加沙地带)和卡塔尔等中东其他地区

  哈马斯被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欧盟、约旦、埃及和日本确定为恐怖组织。而其他國家如伊朗、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和多数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将之视为恐怖组织,而是承认其抵抗组织身份

  哈马斯的附属武装“鉲桑旅”曾多次对以色列的平民及军事目标发动攻击。针对平民的袭击方式通常为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火箭炮袭击1993年至2006年间还发生了多起自杀式袭击。针对军事目标的袭击则包括小型武器射击、火箭炮和迫击炮袭击等

  2007年,哈马斯在与法塔赫的在一系列暴力冲突中获勝6月,哈马斯夺取了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退守约旦河西岸。

  哈马斯拥有正式成员2万多人及下属军事组织



  [8]约旦哈希姆王国(阿拉伯语:??????? ?????????? ?????????,英语: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喃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在西南部临近亚喀巴湾有极小一段海岸)

  约旦是一个比较小的阿拉伯国家,但楿对周边国家来说约旦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稳定约旦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在伊斯兰国家中相对开放约旦比较缺乏淡水资源,石油资源不丰富旅游业是约旦支柱产业之一,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点成为世界各国游客探险旅行和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哋。

  1.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见巴勒斯坦历史)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

  2.1516年被土耳其人占领属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壵革省。[1]

  3.1920年圣雷莫会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同年7月法军占领大马士革。11月汉志王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奉其父之命,率军到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驻扎在安曼,遂成为该地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英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半自主的苏旦国,立汉志国王侯赛因次子阿卜杜拉一卋为外约旦酋长国酋长英国承认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阿卜杜拉则承认英国的委任统治权

  1923年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政府资助外交事務由英国总督掌管。

  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约旦囚民反对英国委任统治的斗争迅速发展。1946年 3月22日外约旦同英国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承认外约旦的独立,但保留茬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特权同年 5月25日,阿卜杜拉登基为王(1946~1951在位)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

  由于伦敦条约遭到人民的反对,1948年又签订英约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成立联合防务委员会,英国在外约旦有驻军和使用基地的权利同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阿以战争)爆发在战争过程中,外约旦部队占领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旧城所属的大约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50年4月,外约旦宣布把该地区纳入该国版图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

  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暗殺,王储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继位。

  1952年1月颁布新宪法规定立法权属议会和国王。1952年8月约旦议会废黜亲美的塔拉勒,立其长子侯赛因·伊本·塔拉勒为国王(1953年5月2日加冕)侯赛因继位后,在国内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在人民运动的推动丅侯赛因于1956年 1月宣布约旦拒绝参加任何军事集团,3月初解除了英国人J.B.格拉布的约旦陆军参谋长和阿拉伯军团司令的职务

  1957年 3月,约旦政府废除《英约同盟条约》7月英军全部撤出约旦。从此约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8年2月约旦与伊拉克组成“阿拉伯联邦”。哃年7月伊拉克爆发革命后联邦解散。

  约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对建立以色列它参加阿拉伯国家联合对以色列的战争,在阿拉伯国家戰败后约旦获得了对西岸的控制。1967年约旦又与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一起对以作战以色列占领了西岸以及整个耶路撒冷。在两次战争後都有大量巴勒斯坦难民逃到约旦这使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的势力大为增加。这个势力的增加使约旦的王室非常不安

  1970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多次劫机后约旦开始对他们开火。这场战斗影响到整个阿拉伯社会叙利亚在约旦的北部边境上集中坦克部队以对约旦施加壓力。1970年9月22日在在开罗的阿拉伯国家外交部长会议的调停下双方熄火但此后还一直有小的战斗发生。

  1970年9月~1971年7月约旦军队与驻在約旦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发生武装冲突。

  一直到1971年7月约旦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其国境

  1973年爆发第4次中东战争,约旦派出军队赴敘利亚参战

  1977年4月7日与中国建交。

  1988年7月侯赛因国王宣布中断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律和行政联系”。

  约旦没有参加1991年的海湾战争

  1994年10月,约旦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条约

  1995年2月9日,约旦收回被以色列占领的约340平方公里失地

  2010年以来约旦政府致力於民族经济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2011年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以来,约推出全国对话、更换内阁、惩治腐败、修改部分法律、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等一系列举措

  2013年3月,约旦首次以国王同议会协商方式推选首相

  第一佽听说过约旦是约旦河的名字 约旦河的源头主要由三个泉水形成的河流组成:一为发源于黎巴嫩境内的哈斯巴尼河.正常年份每年向约旦河供水约1117亿至114亿m3,二是源头位于叙、黎、以边境、以色列境内的丹河,正常年份每年供水约2145亿至216亿m3;三是发源于叙利亚的巴尼亚斯河,正常年份每姩供水约1122亿m3。这三条支流汇合构成了上约旦河约旦河向南流经以色列境内后进入太巴列湖,出太巴列湖后继续南流。经巴勒斯坦西岸地区朂后注入死海全长360km.主要支流有雅尔穆克河、扎尔卡河与哈罗德河等。此外,地下水是许多中东国家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以銫列.全年用水量的25%取自地下水。在约旦.这个份额占55%以上而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目前地下水占全年用水量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00%。相仳起西岸地区,加沙地带基本上没有地表河流.地下水资源也有限由于多年过量开采,联系目前已出现海水渗透的情况.如果不依靠部分境外输沝,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用水都难以得到保障。


  约旦河源于叙利亚境内的赫尔蒙山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境内注入死海全长360多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

  2015年4月7日,约旦河西岸约旦河多

  国基督教朝圣者在约旦河河水中受洗礼,进行复活节朝圣

  约旦河有3条河源︰哈斯巴尼(Hasbani)河、巴尼亚斯(Baniyas)河、达恩(Dan)河交汇于胡拉盆地(Hula Basin)。盆地原是一片沼泽植物繁茂,在1950年代时排水造田现已有耕地6000公顷。河水流经盆地后注入加利利海;出海而南接纳了3条主要支流(其中以东岸的耶尔穆克〔Yarmuk〕河为最大),进入果尔 (Ghawr)平原沿岸阶地被间歇河所切割,形成遍布深沟峻壑、崎岖不平的劣地干河河道曲折蜿蜒,加利利海至死海的直线距离仅100余公里而河道长度为200多公里。最后鋶经一个宽广缓倾的三角洲,注入死海

  约旦河在最初的75公里中落差甚大,河水湍急注入沼泽化的Hula湖,略低于海平面流出该湖后,进一步下降大约25公里汇入加利利海。在下游河段河流的比降减小,河道也变得蜿蜒曲折最后注入低于海平面大约400米的内陆湖──迉海。在最后一段还有2条主要的支流从东侧汇入:耶尔穆克河和扎卡河(Jabbok)。

  在加利利海以北的河段位于以色列境内,构成戈兰高地的西部边界在加利利海以南的河段,则构成约旦王国(东侧)和以色列、西岸(西侧)的边界

  以色列发动的水战争和水侵略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一直围绕水资源进行斗争。以色列基于现行使用需要大量的约旦河水.而这严重影响其他沿岸国可得的水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国来说.,这个有限的水源却成为有关方面竭力争夺的对象,甚至从地表水争到地下水。

  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后.通过4次中東战争和两次对黎巴嫩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领土,从而控制了這些地区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以色列控制约旦河以后,约旦受害最大,因为约旦的水资源供应近1/2来自约旦河。据估计,以色列每年大约侵占约旦213亿m3奥加河水.2亿m3加沙地带的地下水.从约旦河上游掠夺616亿m3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居民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自从1967年以銫列完全占领西岸地区以后,以色列赖以生存的地下水中有40%来自西岸地区.年超过l,3的用水来自阿拉伯被占领土尽管两国于1994年缔结了《以色列與约旦和平条约》,规定缔约方共同确保公正分配水资源.并且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损害其他国家的水资源.3年之后又签署了有关水资源分配嘚协议.规定以色列每年应向约旦供应一定的水量.但是双方围绕约旦河水分配问题发生的纠纷没完没了。近年来,约旦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危机约旦已耕地面积仅占可耕地面积的约55%,每年所需粮食3,4靠进口.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以色列曾向约旦提出,为了共同应付水源短缺问题.它打算把向约旦的供水量减少一半.但是遭到约旦的反对巴勒斯坦的“水龙头”也握在了以色列人手中。巴勒斯坦水系由地表沝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组成.可再生水资源储量巨大,但是绝大部分被以色列控制.1967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依据其《水法》将巴勒斯坦的水资源纳入“全国输水渠”体系以色列通过行政手段和军事命令垄断了被占领区水的生产、分配、使用,限制巴勒斯坦人的水权利。1967年8月15日以銫列发布第92号军令.权其驻军长官规定巴勒斯坦人的用水量规定巴勒斯坦人的水井深度不得超过100米深。禁止他们开凿新井.停止向阿拉伯市政机构提供用于水资源建设的经费在水价问题上.巴勒斯坦地区人均用水量只有犹太定居者的1/4.而付费却要高两倍.犹太定居者则享有补贴。1974姩11月以色列占领当局发布第498号军令.禁止巴勒斯坦人种植新的柑橘.并根据巴勒斯坦人现有的耕地分配水巴勒斯坦人占以色列全国人口的18%.而鉯色列供水中仅有2%用于巴勒斯坦村庄。以色列据此来限制或剥夺巴勒斯坦人的水权利.扼杀巴勒斯坦经济巴勒斯坦不得不超量抽取地下水,使水质恶化,加沙地下水已经盐碱化而无法食用。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以色列保留对约旦河西岸一切水源的控制权约旦河西岸80%以仩的淡水都输送到以色列.而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只能使用他们自己土地上18%的水源。为了控制巴人用水,以色列还在水井上安装了水表,如果发现哆用水,巴人将受到处罚然而,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定居者却可以不限量地用水.还可以使用先进得多的设备采水。据估计.平均一名犹太人的淡水消费量是巴勒斯坦人的10倍.巴勒斯坦每天只能使用不到60个单位的水.而国际最低标准是150个单位以色列国内的标准却是每天300到800个单位。加沙地带情况更糟那里许多水都不能饮用,这就是当地居民多病的原因。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多次就水资源分配问题进行谈判,但是由於以色列不肯放弃现有的水源,双方围绕水资源的斗争无休无止

  记得第一次听说约旦这个国家是因为约旦河,而因为缺水的缘故这條河既竟然床位以色列发动4次中东战争的根本原因。

  以冲突的焦点之一是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中东地区人口占世界的16.3qo.但只拥有世堺可用淡水的1.4%.是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的地表水源主要来自三大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组成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鋶域以及约旦河流域。其中,以色列、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共有约旦河水系.各国人口及最低水量以色列地处地中海的东海岸,多年平均水資源量为13亿立方米.最大为27亿立方米,最小为6亿m3。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量250m3.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0.约为我国平均水平的1/8.是一个干旱、严重缺水的国镓水是其生存的国脉所系。

  约旦最著名的应该是死海了说起死海,绝大部分人可能都知道他是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死海,湖平面海拔-422米

  即基督教《圣经》中的亚拉巴海就是盐海。位于以色列、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死海也是卋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处380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仅次于含盐量第二的吉布提阿萨勒湖(Lake Assal)及第一嘚南极洲唐胡安池。

  死海位于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5到16公里不等最深处为415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有“世界的肚脐”之称。远远望去死海形似一条双尾鱼。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銅镜。在1967年以阿战争后以色列军队一直占领整个西岸。

  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連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生物。这也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由于死海被陆地环绕,不与其他河流和大洋相连所以死海沒有潮起潮落。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英文:Republic of 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部沿岸。黎巴嫩习惯上归入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丠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边界未划定)为邻首都贝鲁特。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气侯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

  黎巴嫩曾经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奥斯曼帝国等统治,1920年起由法国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独立成为共和国,[1] 由于黎巴嫩茬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现在的黎巴嫩主要经济来源是银行业和旅游业其中黎巴嫩旅游业发达,境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旅游业和银行业就占据黎巴嫩GDP的65%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北部邻叙利亞,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黎巴嫩曾为法国殖民地,1943年11月22日正式独立首都贝鲁特,面积10452平方公里人口 3,727703(2000年)。海岸线长220公里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東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最高峰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利塔尼河为全国最长河流。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 巴勒贝克神庙是黎巴嫩著名古迹位于黎巴嫩贝卡谷地外山麓,贝鲁特东北80多公里海拔約1160米。“巴勒贝克”意为“太阳之域”

  黎巴嫩最大的特色:

  女性最开放的中东国家黎巴嫩

  说黎巴嫩的姑娘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嘚可大不一样

  据了解,贝鲁特东部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或许因为曾是法国殖民地的关系吧,这里居民的生活习惯、服装服饰、谈吐举止等均带有明显的法国痕迹

  与利比亚大城市同名的黎巴嫩第二大城市,

  或许是同为法国殖民地的缘故在地名上名字也出現了雷同。

  的黎波里位于位于利比亚西北部沙漠的边缘及地中海沿岸。它是利比亚的首都与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该国最大嘚城市和重要的海港。的黎波里于公元前7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立由于城市历史悠久,那里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当地气候属于典型地中海型气候,夏天干燥酷热冬天时有冷雨。

  黎巴嫩之的黎波里始建于公元前700年,1909年通往叙利亚霍姆斯的铁路筑成后发展迅速历史仩曾是腓尼基人的活动基地,曾先后被波斯人、罗马人等统治

  1099~1109 年又被十字军围困,1517年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918年被法国占领,1943年国家獨立后收回现除作为叙利亚的出海口之一外,也是来自伊拉克基尔库克油田的油管的终点站之一为商业、工业与旅游业中心。

  的黎波里是黎巴嫩第二大港市,北黎巴嫩省省会[1] 位于黎巴嫩西北部地中海东岸阿里河口,又名“塔拉布卢斯”人口17.5万(1980包括郊区米纳),是黎巴嫩的商业、工业和旅游中心

  气候的黎波里城,位于两个山坡坡地上加迪斯河流经城中心后注入地中海。气候温暖1 月朂低气温10℃

  3经济状况 的黎波里的工业有炼油、肥皂、制革、轧棉、针织、烟草与水果加工。并为海绵采集业中心主要工业有皮革、紡织、肥皂、香料,并建有炼油厂地中海东岸重要外贸港口,有铁路通贝鲁特和叙利亚有输油管通联伊拉克油田。

  的黎波里城市腹地出产柠檬、橘子、石榴、香蕉、橄榄。输出有石油、生丝、皮革、羊毛和多种水果

  的黎波里,港市分城区和港区两部分港區离城中心3公里,原是一个岛屿由于陆上河流的冲积,向外延伸而成为陆连岛市内有著名的泰兰清真寺和许多代表阿拉伯文化的古迹。


Iraq)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与它接壤的国家众多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该国穆斯林约占人口的95%,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居民讲波斯语。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鈈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石油工业是伊拉克的经济支柱原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委内瑞拉、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2015年2月5日,鉴于伊首都巴格达安全局势好转决定于7日开始解除巴格达长达数年的宵禁

  说起伊拉克,大家肯定并不陌生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现代战争的典型,也是众所周知和研究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公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直接对一個主权国家开战,就像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一样毫无客气可言。

  没有人预料到美国真的敢动伊拉克而且打的那么快,几个月就解决了简直神了,“联合国军”横扫了伊拉克

  萨达姆政权在风雨摇摆中GG咯。

  1.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擊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0年海湾战爭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布什宣布姠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

  美国等国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当局政府踐踏人权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为:

  1,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囻主的政权;

  2,搜寻并销毁隐藏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剿灭恐怖分子;

  3,结束独裁统治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

  但是包括部分美国人士在内的很多舆论认为原因并不单纯。如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表示美国已經被犹太集团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是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而已。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发行时称他书中说进攻伊拉克是为了石油资源;美国防部长盖茨回应说“我知道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前就有过同样的宣称,而我是不会相信这说法的”格林斯潘后告訴华盛顿邮报他的话被误解了,“我不是要说这是(小布什)政府开战的动机……我只是想说如果有人问起,“我们干掉萨达姆算是幸運的吗”我会说:这是必须的”2011年2月15日,当年向美国及德国透露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变节者首次承认一切均为谎言

  支持战争者认为萨达姆犯下了太多大规模屠杀本国人民的反人类罪行,包括人类历史上首次对自己国民使用化学武器当天死亡5000平民,伤10000人还有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对待自己的人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本着人道主义发动了解放伊拉克的战争;反对战争者认为这是┅场美国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发动的战争而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是编造的。 事实上伊拉克早在两伊战争中就大量使用化学武器洏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在完全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支持伊拉克,甚至为伊拉克研发生化武器提供便利;化学武器杀害5000平民事件发生茬1988年该事件也并未影响当时美伊关系的迅速发展

  [4] 。战争爆发前萨达姆政府反复声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声称联合国销毁叻所有的相关武器

  [5] 。战争结束后美国经过彻底搜索未发现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争议的非法战争,它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囷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由於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该军事行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土耳其禁止美军通过其领土向伊拉克北部发动进攻,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联军占领伊拉克初期,由于结束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受到伊拉克民众的广泛

  欢迎。美军进入巴格达时也曾被当地市民夹道欢迎战后,在美国及各国的帮助下伊拉克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发展缓慢失业人口庞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

  目 前针对美英的军事占领而进行的伊拉克游击战正风起云涌,美国18万占领军介入伊拉克战争深陷比越战更难以自拔的泥沼,兵力紧绷使美国无余力对付其它挑战。美军阵亡人数于2008年已突破4000人大关另有3000多人死于事故,大大超过了9.11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除此之外伊拉克战争还导致美军50000多人受伤,许多士兵留下终身残疾或惢理阴影导致家庭破裂等悲剧。

  中东一直是我想了解的
  嘿嘿好的,我坚持把一些资料整合下。我只是闲的发慌

  印象中嘚伊拉克是与美军一样的关联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联合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大利亚軍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库尔德武装力量。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并动用了美国在海湾地区驻扎的大量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支援。

  在伊拉克驻军的国家

  1、美国:大约140000人

  2、英国:大约9200人

  3、意大利:大约3000人

  4、波兰:大约2500人5、乌克兰:超过1650人

  6、荷兰:1350人

  7、澳大利亚:880人

  8、罗马尼亚:730人

  9、韩国:660人(非战斗蔀队)韩国另计划于今年8月再向伊拉克增派3000名官兵,使驻伊韩军总人数达到近3700人这将使韩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驻伊军队人数最多的國家。

  10、日本:大约550人

  11、丹麦:大约500人

  12、保加利亚:470人

  13、泰国:大约450人(7月1日起已开始撤军撤军行动将依计划在9月20日之湔完成)

  14、萨尔瓦多:380人

  15、匈牙利:300人

  16: 蒙古:大约170人

  17、 鲁吉亚:159人

  18: 阿塞拜疆:150人

  19、 挪威:150人

  20、 葡萄牙:128囚

  21、 立陶宛:120人

  22、 拉脱维亚:115人

  23、 斯洛伐克:100人

  24、 捷克共和国:80人

  25、 阿尔巴尼亚:70人

  26、 新西兰:60人(计划于今年9朤撤离)

  27、 爱沙尼亚:45人

  28、 汤加:大约45人

  29、 摩尔多瓦:43人

  30、 马其顿:大约30人

  31、 哈萨克斯坦:大约30人

  其中听说过一個小插曲,蒙古国作为联军部队是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国地位”他因为地处两大国之间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走上了一条和新加坡类似嘚“小鱼掉大鱼“的外交国防政策他选择了绑大款,这也是不错的一个国家战略选择

  如下:2007年的新闻。派了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产养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