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房贷利率上涨最多要涨到多少

您当前的位置 :
首套利率最高上浮20% 房贷不受银行“待见”
扫码阅读手机版
如果未来银行的资金成本还要继续往上走,那么所有的贷款成本都将上升,届时不仅是房贷利率,所有类型的贷款利率都会上升。
&贷不起款,买不了房了。&白领程霞(化名)无奈地说。
程霞,&坐标&上海(楼盘),小有资产的白领一枚,而让她发出上述感慨的正是上海持续上涨的房贷利率。
9月2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咨询了沪上十余家银行网点了解到,进入9月份以来,已有多家银行上调了房贷利率。目前,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广发银行、渤海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均已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甚至已上浮20%。
而这样的景象并不是上海独有,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北京(楼盘)、广州(楼盘)、深圳(楼盘)等地区商业银行也陆续提高了首套房贷利率水平。
那么,这轮房贷利率猛涨的背后是什么在推动呢?
首套房贷利率全线上调
每年九、十月份被房地产人士称为 &金九银十&,但今年的开场有点暗淡。与之相呼应的是,包括上海在内的多地房贷利率&涨声&一片。
《国际金融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电话咨询了部分沪上银行和中介后发现,近期,沪上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又有所上浮,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多在4.9%左右,属于基本利率水平,而部分银行的首套房利率更是在基准利率上继续上浮,最多上浮20%,达5.88%。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的首套房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20%,目前为5.88%;渤海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均上浮10%,为5.39%;南京银行(601009,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上浮5%,为5.145%;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浙商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均执行基准利率,为4.9%;中、农、工、交四家大行还坚守折扣利率,其中折扣最高为农业银行(601288,股吧),目前最高仍可享受9折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所执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已与其二套房贷款利率持平,而去年9月,该行还是执行9折优惠。换言之,短短一年间,该行首套房贷利率整整上浮30%。
上浮30%是什么概念?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首套房为例,贷款500万元,贷款年限为30年。采用1年前的9折利率,每月需要等额还款25067.59元,总支付利息为元,本息合计元;而采用目前上浮20%的利率,贷款者每月等额还款额将达29592.87元,总支付利息为元,本息合计元。换言之,贷款者月供将增加4525.28元,30年下来,本息合计整整增加了163万元。
据记者了解,从打折到基准再到上浮,今年年初开始,房贷利率便进入上升通道,首套房贷利率几乎每个月都处于变动之中。除了上海以外,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相继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后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至10%成为主流;在广州,首套房利率最高也上浮20%;二线城市也不例外,比如天津(楼盘)近期调整后也普遍实行较基准上浮5%至10%。
另据融360监测的数据,8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12%,相当于基准利率1.04倍,环比7月上升了2.47%;同比去年8月的4.44%,上升了15.35%。在融360监测的35个城市首套房平均利率中,最低的为上海的4.83%;最高为5.39%,比如郑州(楼盘)、哈尔滨(楼盘)、石家庄(楼盘)。此外,在360统计的533家银行(分支行)中,有484家不再提供优惠利率,占比高达90.8%,其中,252家银行首套利率执行基准上浮,较7月数量翻一倍。
银行资产结构调整是主因
多地房贷利率不断走高,是什么因素在推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轮房贷利率猛涨背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在持续调控。
针对近日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相继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的现象,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9月19日晚表示,房贷利率调整是银行在北京市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利率整体上扬的背景下,根据市场资金水平变化、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所采取的自主行为,符合政策要求和导向,对此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积极支持。
不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指出,自去年以来,房贷利率上涨固然有房贷调控的因素在。但在近期,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才是房贷利率上涨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的上行更多地还是出于银行自身资产结构调整的原因。&曾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今年整个市场对各类贷款的需求比较旺盛,而近期银行的资金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银行肯定会把他的贷款额度用到收益更高的业务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收益水平较低的按揭贷款对银行的吸引力可能就低了一点。
浦发银行某支行个贷部经理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大多数沪上银行来说,住房贷款目前都不是主力业务。&银行有钱会先放给其他品种的贷款,多出来的钱才会放给住房贷款,住房贷款的优先级是最低的&。
一般而言,按揭买房流程为:前期看房签合同等-审批贷款-贷款审批通过-双方赴房产交易中心审税-税务审核通过-双方交税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此时,一并办理抵押登记)-过户后20天领取房产证及抵押证-抵押证送银行-银行在贷款合同约定期限内发放贷款。
上述个贷部经理称,现在在该行申请贷款,申请者可以正常办理房产过户,但他并不能确定贷款申请者的上家什么时候能收到钱。
&如果一定要给个预估时间的话,我只能说预计半年内是可以放款的。要想时间更短,这只能看整个分行的额度与其他贷款的比例有多少。住房按揭贷款优先级最低,如果最近额度空出来多了,可能过户等一系列流程走完第二天就放款给你。但如果其它贷款业务一直做得很好,那么住房贷款可能会一直没有额度。&该个贷部经理坦言。
对此,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股份制银行通过上浮利率的方法,实际上是&变相拒贷&。
贷款利率未来或继续上行
那么,未来住房贷款利率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对于这一问题,民生银行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首套房的贷款利率是不可能降下来了,明年的还要再看,但大概率不会降低。
而曾刚认为,未来贷款利率会不会上调,取决于贷款额度和未来资金市场的上涨情况。如果未来银行的资金成本还要继续往上走,那么所有的贷款成本都将上升,届时不仅是房贷利率,所有类型的贷款利率都会上升。
结合上述央行的表态,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公开表示,央行的表态,实际上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将意味着,以往在宽松资金链状态下,享受房贷利率优惠的时代将告一段落。无论是对于开发商还是对于购房者来讲,都不要抱有更加乐观的预期。房贷利率的各种优惠政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可能再出现了。一方面,收紧房贷利率是配合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信贷收紧后,房地产市场的压力会增大。另一方面,收紧房贷利率政策也能够有效抑制购房投资等行为的发生。
&现在信用债发债利率都已经到了9%,而按揭利率最多也就上浮20%,利率6%都不到,并不是很高。其实不仅是按揭贷款利率在上涨,理财收益率也在上涨,这就是资金供求的结果,我们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曾刚坦言:&央行把利率抬上去了,按揭贷款作为一个正常的市场产品,价格不可能不上涨。&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房贷利率连涨九月,还会涨下去吗?最多涨到多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苏宁金融研究院是苏宁金服集团旗下的大型专业研究机构,于2015年11月成立。苏宁金融研究院通过整合苏宁控股集团内部资源,与政府、同业、高校、智库等机构广泛合作,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于国内消费金融、贸易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产业金融等研究领域。金融观察最新文章
  【财新网】(作者 黄志龙)最近,“房住不炒”的定位再次被强调,这意味着近一年来连续不断的严调控政策将延续。
  从市场的角度看,全国已经连续九个月上涨,9月末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达到5.22%,二套房利率为5.6%,均创下了本轮利率上升和房地产调控周期的新高。
  许多潜在购房者不禁要问:还会涨上去吗?未来按揭贷款市场的趋势如何?对此,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探因:房贷利率缘何连续上涨?
  过去一年内,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上调资金市场操作利率等政策来实施微幅收紧的货币政策,但贷款基准利率始终未调整。因此,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房贷利率浮动幅度,来贯彻落实决策部门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意图。可见,决策部门房地产调控政策意图的转向,才是本轮房贷利率上升的根源。
  事实上,从日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层层收紧,特别是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后,中央各部门、各大城市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有媒体统计,月,中央和地方有关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已经接近180次。央行、银监会等部门此前支持首套房信贷政策的表态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全面限制房地产市场各类信贷。
  今年下半年,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进入房地产市场,最近央行行长明确提出“警惕并防控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某种意义上讲,房地产信贷业务已经到了“露头就打”的局面。
  在此大环境下,各大商业银行顺势连续提高房贷利率也在所难免。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全国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从4.45%连续上调至5.22%,二套房按揭贷款利率涨幅相对平缓,但仍从5.39%上升至5.6%(参见下图)。
预测:房贷利率最多涨到多少?
  对于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其职责所在。然而,在放贷过程中,商业银行仍需要遵循财务可持续的原则,即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不应长期低于房贷利率。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大体评估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与房贷利率的关系。
  首先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由于近年来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以大体反映商业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波动。
  历史上,央行发布的金融机构按揭贷款加权利率都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2个百分点左右,这2个百分点正是维持商业银行财务可持续的息差。但2017年以来,随着央行微幅收紧货币政策实施,理财产品收益率迅速攀升,至9月末已达到4.8%,超过6月末个人按揭贷款加权利率4.69%。
  因此,理论上讲,若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来衡量银行资金成本,房贷利率可能会上升到6.8%左右。
  事实上,在2011年年末和2014年年初,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阶段性新高的两个时间点,按揭贷款利率也曾分别达到7.62%和6.96%的高点(参见下图),高于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2个百分点左右。
  其次是同业存款利率。对于许多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同业存款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同业存款利率是衡量其资金成本的基准之一,这对于中小银行的按揭贷款业务也不例外。
  2016年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利率从2.85%持续上升至2017年4月份的4.8%左右,但5月份以来金融去杠杆使得同业存款利率有所回落,不过仍维持在4.5%以上的高位(参见下图),如果再加上2%左右的息差,房贷利率上限也大体在6.5%左右。
  综合来看,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若仅考虑商业银行按照财务可持续原则开展按揭贷款业务,同时假设银行负债成本——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同业存款利率保持窄幅波动,那么房贷利率可能会缓慢上升到6.5%-6.8%的水平。由此可见,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其按揭利率可能还有1.3个百分点左右的上升幅度。
前瞻:按揭贷款市场将往何处去?
  当前,在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负债成本持续高位情况下的财务可持续,将继续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一是各种按揭利率折扣相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首套房、二套房按揭利率基准利率上予以上浮,从而引导按揭贷款利率上升;二是拖延放款时间,减少贷款额度,变相提高按揭贷款难度,或者干脆直接取消房贷业务,这种现象在二季度以来并不鲜见。
  此外,在当前贷款基准利率调节作用越来越弱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设计按揭贷款产品时,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例如,随着商业银行长期资产负债配置能力提升,为了稳定购房者的利率预期,监管部门将可能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出长期固定利率按揭产品,利率水平不再跟随央行贷款基准利率而变化。这对于潜在购房者来说,将能够提前锁定按揭利率波动的风险,更好地评估自身的还款能力,防范家庭财务风险。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邱楠添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如果房贷基准利率上升到6%,贷款买房的你每月要多还多少钱?
如果出现90年代初恶性通胀的话,贷款利率可能高达15%以上,你每月又要多还多少钱?全款请无视
这些回帖亮了
如果涨到15%了我就追着帖子过去揍死你
我表示根据现状来看,房贷基准利率上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最迟不超过今年年底。唯一的疑问就上提到什么程度。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火爆,但是却看不到真金白银,除了手套刚需房以外,其余的几乎人人上杠杆。北京认房认贷政策出来之前,有些人杠杆大的令人发指,给人的感觉就是豁出去了,反正早晚有人接盘。聪明人早早就应该激流勇退了,这种大风大浪里面能带着真金白银全身而退的才是真豪杰。现在限购了,买也难卖也难,一群人还在为提前上了车沾沾自喜,当然了,一套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亏了,刚需是主要问题,利率涨不涨反正都是得买房的,只能怪以前买不起。但是那些眼红别人炒房赚钱,不顾一切高位接盘,囤房,不要命上大杠杆换大房的人,一旦基准利率上提,要么吐血还款,承担后果,要么就上天台吧。一个个明明负债累累,但是生活还挺滋润,有房有车有存款,你让银行怎么办…杠杆之下没有真金白银,全都是泡沫。为了不让泡沫破了,总得有人要挨一刀不是。银行挨不了这一刀,那谁来挨呢?
如果涨到15%了我就追着帖子过去揍死你
。。。。。暂时没影响,,没有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如果涨到15%了我就追着帖子过去揍死你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右拐是
我现在每个月还1万3 百分之6 nnd 压力很大
势必大量二手房抛入市场,越跌越没人接盘。高位接盘的一夜破产。
我日,现在一个月还贷8500,九三折的利率,要是升到6的话,估计每月房贷要破万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房贷利率15,存款利率呢?整个经济生态都会变掉了吧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表示根据现状来看,房贷基准利率上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最迟不超过今年年底。唯一的疑问就上提到什么程度。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火爆,但是却看不到真金白银,除了手套刚需房以外,其余的几乎人人上杠杆。北京认房认贷政策出来之前,有些人杠杆大的令人发指,给人的感觉就是豁出去了,反正早晚有人接盘。聪明人早早就应该激流勇退了,这种大风大浪里面能带着真金白银全身而退的才是真豪杰。现在限购了,买也难卖也难,一群人还在为提前上了车沾沾自喜,当然了,一套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亏了,刚需是主要问题,利率涨不涨反正都是得买房的,只能怪以前买不起。但是那些眼红别人炒房赚钱,不顾一切高位接盘,囤房,不要命上大杠杆换大房的人,一旦基准利率上提,要么吐血还款,承担后果,要么就上天台吧。一个个明明负债累累,但是生活还挺滋润,有房有车有存款,你让银行怎么办…杠杆之下没有真金白银,全都是泡沫。为了不让泡沫破了,总得有人要挨一刀不是。银行挨不了这一刀,那谁来挨呢?
引用8楼 @ 发表的:我表示根据现状来看,房贷基准利率上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最迟不超过今年年底。唯一的疑问就上提到什么程度。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火爆,但是却看不到真金白银,除了手套刚需房以外,其余的几乎人人上杠杆。北京认房认贷政策出来之前,有些人杠杆大的令人发指,给人的感觉就是豁出去了,反正早晚有人接盘。聪明人早早就应该激流勇退了,这种大风大浪里面能带着真金白银全身而退的才是真豪杰。现在限购了,买也难卖也难,一群人还在为提前上了车沾沾自喜,当然了,一套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亏了,刚需是主要问题,利率涨不涨反正都是得买房的,只能怪以前买不起。但是那些眼红别人炒房赚钱,不顾一切高位接盘,囤房,不要命上大杠杆换大房的人,一旦基准利率上提,要么吐血还款,承担后果,要么就上天台吧。一个个明明负债累累,但是生活还挺滋润,有房有车有存款,你让银行怎么办…杠杆之下没有真金白银,全都是泡沫。为了不让泡沫破了,总得有人要挨一刀不是。银行挨不了这一刀,那谁来挨呢?
参考我发的帖子,都到末期了还有好多人鼓动大家上车,房价汇率两者通常只能保一个,想保两个的一般哪个都保不住
引用8楼 @ 发表的:我表示根据现状来看,房贷基准利率上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最迟不超过今年年底。唯一的疑问就上提到什么程度。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火爆,但是却看不到真金白银,除了手套刚需房以外,其余的几乎人人上杠杆。北京认房认贷政策出来之前,有些人杠杆大的令人发指,给人的感觉就是豁出去了,反正早晚有人接盘。聪明人早早就应该激流勇退了,这种大风大浪里面能带着真金白银全身而退的才是真豪杰。现在限购了,买也难卖也难,一群人还在为提前上了车沾沾自喜,当然了,一套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亏了,刚需是主要问题,利率涨不涨反正都是得买房的,只能怪以前买不起。但是那些眼红别人炒房赚钱,不顾一切高位接盘,囤房,不要命上大杠杆换大房的人,一旦基准利率上提,要么吐血还款,承担后果,要么就上天台吧。一个个明明负债累累,但是生活还挺滋润,有房有车有存款,你让银行怎么办…杠杆之下没有真金白银,全都是泡沫。为了不让泡沫破了,总得有人要挨一刀不是。银行挨不了这一刀,那谁来挨呢?非公开消息猜测当局判断对本轮美国经济复苏会很快到头。
如果这个判断正确,美国经济经历短暂温和复苏之后再次陷入衰退,FED被迫推QE4刺激经济,那么河蟹国运昌隆。当然,即使美国复苏半途而废,河蟹国得以续命,却决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未来经济规律必然会起作用,手抓头发是不可能把自己的身体提起来离开地面的。
如果这个判断错误,美国经济复苏之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FED连续加息并实质性缩表,河蟹国被迫继续跟随紧缩政策,则泡沫破灭,经济由L转l型。
经济规律根本解释不了中国楼市。全看政quan的稳定程度,越稳定,房价也稳定。唯一可能出现问题的,大概就等换届了。。
贷款利率15%,存款利率起码10%,到时候大量套利盘通过各种渠道把美刀弄进来换RMB套利,国家如果保汇率就是等死,不保汇率,用不了多少美刀就把银行挤爆了
引用11楼 @ 发表的:经济规律根本解释不了中国楼市。全看政quan的稳定程度,越稳定,房价也稳定。唯一可能出现问题的,大概就等换届了。。哪个门外专家解释不了的,年轻人进行信用扩张促使了资产泡沫的膨胀使既有资产拥有着获益,同时这个过程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巨幅上升,并非货币超发导致房价上涨,同时也推动的债务量的快速上升。目前经济是靠投资和信贷拉动。但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经超过GDP80%的比例,投资的资本形成率却只有十年前的一半。信贷拉动效率更是大幅度下降,目前边际资本投入产出比已经降到13:1。靠信贷拉动经济只会给未来埋下更大的隐患。纵观人类经济史,人不可能胜天,但即便是如此最浅显易懂的道理,奈何大多数人被冼了数十年的脑,就是不愿意相信这最简单的常识。
引用12楼 @ 发表的:贷款利率15%,存款利率起码10%,到时候大量套利盘通过各种渠道把美刀弄进来换RMB套利,国家如果保汇率就是等死,不保汇率,用不了多少美刀就把银行挤爆了你看现在有人去汇率崩掉的俄罗斯套利不,炒股的人死的最多的时候在下行周期的半山腰去接盘的
我觉得楼主懂不懂杠杆……在这忽悠,你知不知道房价是多大的一个盘子?给你讲讲最基本的杠杆,银行按揭贷款放出去4.9%,然后出一个理财产品,年化4%,其实这个理财产品绑定的就是按揭,他只要把按揭全部ABS,并且全卖成理财,那么银行的本金又回来了,这时候又可以新的一轮放贷了,如果房价跌了,受损失的不仅仅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也要崩盘,整条杠杆崩塌,整体经济得回到什么时候?我在上海做金融,也见过从09年就鼓吹房价跌的言论,话就放在这,明年上海年初房产有个小爆发期,然后明年年底会出降二套首付或者提高非普价格方案
引用15楼 @ 发表的:我觉得楼主懂不懂杠杆……在这忽悠,你知不知道房价是多大的一个盘子?给你讲讲最基本的杠杆,银行按揭贷款放出去4.9%,然后出一个理财产品,年化4%,其实这个理财产品绑定的就是按揭,他只要把按揭全部ABS,并且全卖成理财,那么银行的本金又回来了,这时候又可以新的一轮放贷了,如果房价跌了,受损失的不仅仅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也要崩盘,整条杠杆崩塌,整体经济得回到什么时候?我在上海做金融,也见过从09年就鼓吹房价跌的言论,话就放在这,明年上海年初房产有个小爆发期,然后明年年底会出降二套首付或者提高非普价格方案你不是在做销售么
引用16楼 @ 发表的:你不是在做销售么那是几年前了呀,我就是推荐别人去那
引用8楼 @ 发表的:我表示根据现状来看,房贷基准利率上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最迟不超过今年年底。唯一的疑问就上提到什么程度。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火爆,但是却看不到真金白银,除了手套刚需房以外,其余的几乎人人上杠杆。北京认房认贷政策出来之前,有些人杠杆大的令人发指,给人的感觉就是豁出去了,反正早晚有人接盘。聪明人早早就应该激流勇退了,这种大风大浪里面能带着真金白银全身而退的才是真豪杰。现在限购了,买也难卖也难,一群人还在为提前上了车沾沾自喜,当然了,一套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亏了,刚需是主要问题,利率涨不涨反正都是得买房的,只能怪以前买不起。但是那些眼红别人炒房赚钱,不顾一切高位接盘,囤房,不要命上大杠杆换大房的人,一旦基准利率上提,要么吐血还款,承担后果,要么就上天台吧。一个个明明负债累累,但是生活还挺滋润,有房有车有存款,你让银行怎么办…杠杆之下没有真金白银,全都是泡沫。为了不让泡沫破了,总得有人要挨一刀不是。银行挨不了这一刀,那谁来挨呢?我父母就是眼红别人上大杠杠换大房,还说我又不是欠个人的钱看看我姑姑能不能按说的管我父母吧
如果不管的话我也不管,我也管不了
上天台不至于,我预测的是流离失所
引用1楼 @ 发表的:如果涨到15%了我就追着帖子过去揍死你涨那个地步房地产已经崩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5楼 @ 发表的:我觉得楼主懂不懂杠杆……在这忽悠,你知不知道房价是多大的一个盘子?给你讲讲最基本的杠杆,银行按揭贷款放出去4.9%,然后出一个理财产品,年化4%,其实这个理财产品绑定的就是按揭,他只要把按揭全部ABS,并且全卖成理财,那么银行的本金又回来了,这时候又可以新的一轮放贷了,如果房价跌了,受损失的不仅仅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也要崩盘,整条杠杆崩塌,整体经济得回到什么时候?我在上海做金融,也见过从09年就鼓吹房价跌的言论,话就放在这,明年上海年初房产有个小爆发期,然后明年年底会出降二套首付或者提高非普价格方案15年股市去杠杆,银行理财跌的那个惨,有的比股票还狠,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把房地产泡沫捅破,历史上也没有不破的泡沫,我知道国家想让泡沫慢慢被稀释,但金融方面不同于政治,不可控因素太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87人参加团购435.00元&999.00元
669人参加团购628.00元&1299.00元
659人参加团购478.00元&769.00元
286人参加团购880.00元&2399.00元
719人参加团购899.00元&4999.00元
71人参加团购279.00元&1349.00元
391人参加团购799.00元&1599.00元
108人参加团购159.00元&339.00元
102人参加团购398.00元&799.00元
1472人参加团购288.00元&799.00元
240人参加团购79.00元&399.00元
14人参加团购59.00元&158.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房贷利率会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