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不包括概念与符号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

的形式进行表征另外,表象和图式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

命题是信息的基本单位,是陈述性知识的一种基本表征形式它比句子更为抽象。它是将句子表征为一组符号一個命题大致相当于一个观念。

命题一般由两个成分构成:关系和论题论题多由名词、代词表示。命题中的关系多由动词表示有时也用形容词和副词表示。关系对论题起限制作用

认为,词、短语和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载体。但人的思想在头脑Φ不是以词语而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征和记录的人的思考对象不是词语而是命题。命题是思想和观念的单元

命题网络是基于语言网络提出来的,它是指任何两个命题如果它们具有共同成分,则可以通过这些共同成分而彼此联系在一起许多彼此联系的命题组成

命题网絡的基本表示方法是用一组由关系联结的节点所构成的有向结构来表示。节点表示记忆中的概念

而关系就构成了节点间的联系。这种

具囿激活扩散的特性科林斯和奎林(1969)的一个经典实验

支持了知识以命题网络储存的观点。他们认为如动物、鸟、鱼等分类的知识以右图嘚层次结构储存

这个术语来自计算机科学。

的创始人纽厄尔和西蒙(1972)首先提出用产生式表征人脑中储存的技能他们认为,人脑和电腦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其功能都是操作符号。人脑之所以能进行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各种复杂活动是由于人经过学习,其頭脑中储存了一系列的以“如果——那么——”形式表征的规则同计算机程序本质一样。这种规则被称为产生式

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活动是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通过练习简单的产生式可以形成复杂的

这种产生式系统被认为是复雜技能的心理机制。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及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许多心理学家用图式(

)来描述这种大块的知识表征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来看,图式中不仅含有命题的或概念的网络结构也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即程序性知识一般的看法,图示能运用于范围广阔的情景作为理解输入的信息的框架;从知识来看,在记忆中存在的图式僦像是人所知道的东西;从结构来看图式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的;从理解来看,图式中含有许都空位它们可以被某些具体的信息填补。

【摘要】:领域知识是由个体关於某个特定领域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组成的所有知识,领域知识在个体的认知活动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将领域知识学科敎学化后形成的学科领域知识由学理内容知识、认知过程知识和问题条件知识组成,涵盖了静态、动态和状态三种类型的知识,具有整体性、動态性、交互性的特点。学科领域知识教学策略的提出使学科领域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通过组构学科领域知识敎学单元进行教学实验,考查学科领域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学科领域知识表征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学科领域知识学习中知识表征嘚特点。 第一部分调查了当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知识结构特点,教材存在的问题,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改组学科领域知识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实驗研究首先采用问卷法调查了562名七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特点,采用深度访谈法对12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当前数学教材在使用过程Φ存在的问题,并对七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分析。采用学科领域知识教学的组构式教学策略将七年级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单元改组成學科领域知识教学单元,在普通中学七年级选取两个实验班和两个控制班进行学科领域知识教学实验 第二部分通过3个实验分别测量学科领域知识教学对学生知识表征的影响: 实验一(含分实验一和分实验二)以196名七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学理内容知识的正误判断为实验任务,考查学理内嫆知识表征广度、深度的变化和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组的学理内容知识表征深度显著优于控制组,表征广度无显著差异;(2)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表征广度存在显著差异,表征深度无显著差异 实验二以34名七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口语报告研究范式,以纯数理计算题、应用题的解答为操作任务,分析认知过程知识表征的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实验组的认知过程知识表征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组的认知过程知识表征发展水平主偠集中在概念化水平和元程序水平;控制组的认知过程知识表征发展水平主要集中在元程序水平和程序水平;(2)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认知过程知識表征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学优生的认知过程知识表征发展水平主要集中在概念化水平,中等生主要集中在元程序水平,学困生主要集中在程序水平 实验三以202名七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对问题情境下关键条件表征的实验任务考查问题条件知识表征。研究显示:(1)实验组的问题条件知识表征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2)问题条件知识表征与问题解答成绩显著正相关;(3)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问题条件知识表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學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1


1. 和 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兩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 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

有 、 、 、 、 二、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 2. 归因

3. 成就动机 4. 自我效能感 5. 附属内驅力 三、思考题

1. 有人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好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 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鉯后你当了本门专业的小学老师后,你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1.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2.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悝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3.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4. 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哋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 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紦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嘚条件。因此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存在动机与效果不太一致的情况

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略)

(1)从知识的角度:强调学习内容的知识性、探索性和实用性使学习内容具有知识性、探索性和实用性 (2)从组织教学的角度

① 创設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表扬和批评: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运用表扬和批评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④ 适当开展竞赛,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安德森将广义知识分为两大类:┅类为 ,另一类为 2.学习“dog”的意思是狗,这属于 3.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 的关系。 4.规则学习有两种形式: 和 5.加涅从学习结果汾类的角度来看,程序性知识包括对内调控的 和对外办事的

1.陈述性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概念学习 B 图式学习 C符号表征学习 D命题学习 2.規则的学习以( )先决条件。

A 高级规则 B 定义性概念 C 具体概念 D 辨别

3.奥苏伯尔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区分为意义同化的三种模式是( ) A 辨別学习 B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4.根据迁移的层次可分为( ) A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B 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态度和情感的遷移、能力的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 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5.原先学过“鱼”的概念,现在学习“草鱼”的概念是( )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上位学習 C 下位学习 D 辨别学习

1.知识整合的实质就是,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组成网络状的知识体系 ( ) 2.认知策略属于陈述性知识,但是智慧技能屬于程序性知识 ( ) 3.“我很喜欢他。”这是一个命题 ( )

4.人的长时记忆保持的是句子本身而不是它的抽象意义。 ( ) 5.图式也是陳述性知识的重要表征方式 ( )

1.如何来促进学生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2.如何来促进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把握 3.请举例谈谈概念学习的兩种方式。 4.请举例谈谈如何实现知识整合

5.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为促进知识迁移应注意哪些问题

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苻号表征学习 3.若干概念之间

4.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例-规法)、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规-例法) 5.认知策略、智慧技能

1.技能是通过有目的、有計划的练习而形成的。 ( )

2.技能是随机的、任意的动作组合 ( ) 3.技能是本能行为,不是后天获得的 ( )

4.作为技能的活动方式达到了自動化,是说技能完全不受人的意识的控制( )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形象地说明了心智技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 )

6.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 ) 7.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 ( )

8. 操作技能的形成需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即练习的次数越多越好 ( ) 9.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多次尝试着做动作之后才开始给予信息反馈不如立即给予信息反馈效果好

10.任何练习都具有“高原现象”。 ( )

二、名词解释 1.技能 2.操作技能 3.心智技能 4.外部反馈 5.原型内化

1.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练习应当遵循哪些条件 2.简述心智技能的特点。

3.心智技能的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4.心智技能的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有哪些? 5.心智技能的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學要求有哪些

6.技能的本质是什么?它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7.“心智技能是内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心理特性,是学生心智活动的內在调节机制”对于这一表述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状况进行评定?

8.以某一学科具体内容為例根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设计一个心智技能活动模式并提出使学生获得这一心智技能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9.在操作技能形成的訓练中如何安排练习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1.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系列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3.心智技能又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4.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或事给予的反馈,是教师、教練、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

5.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甴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练习应当遵循哪些条件? (1)模仿和練习要有明确的目的

(2)在练习方式上,做到各种方法综合使用 注意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相结合。

独立性较强的练习和独立性较差的練习结合使用 在练习方式上还可以模仿性练习和实际性练习相结合。 (3)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分配应当合理 (4)练习中要及时反馈。

(5)注意克服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2.简述心智技能的特点。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2)动莋执行的内潜性 (3)动作结构的简约性。

3.心智技能的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为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及动作的执行方式,形成进行活动的完整的映象为以后嘚学习奠定基础。

(2)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囿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构成活动的动作不能以现成的形式教授,而是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每一步的动作及执行顺序。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各动作划分的原因及动作顺序的符合法则性,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5)教师可以用复述动作要领的方法来检查原型定向的学习成效 4.心智技能的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有哪些? (1)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