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箭?

运载火箭-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launch vehicle日,长征1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我国成...因此早期都采用纵向加级的办法可增加火箭的速度,改善运载火箭的总体性能,提高运载能力。我国的长征1号和3号都是三级火箭,长征2号是二级火箭。为
与"运载火箭"相关的文献前10条
随着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测发控软件的复用成为当前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复用技术,该技术将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为了比较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前向发射和后向发射的性能,在定性分析内装式运载火箭与载机分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采用前向发射和后向发射时的分离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运载火
运载火箭技术是航天事业的基础技术之一。研究美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规划。分析美国现役主力运载火箭的性能特点、项目整合、发射任务和未来规划可以看出:美国
介绍了俄罗斯运载火箭的特点、生产及发射情况 ,对其部分特性与其它国家的运载火箭进行了比较。简单总结了俄罗斯运载火箭从改装战略导弹到有针对性研制的发展历程 ,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在用型
在运载火箭抛助推器故障造成结构刚度、质量分布和气动力分布不对称条件下 ,建立了运载火箭气动伺服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以及非对称情况运载火箭结构弹性振动特性分析有限单元法模型 ,并
在运载火箭概念设计阶段 ,总体参数的确定结合轨迹优化设计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设计性能。从工程实际要求出发 ,建立了运载火箭轨迹 /总体参数一体化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确定了近地轨道的发射
为了提高我国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整体水平,在借鉴和继承国内外成熟型号地面测试发控系统优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运载火箭技术需求,通过对总体设计、任务和功能分析、框架组建等方面的分
采用1553B总线技术实现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信息一体化设计已成为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设计方向。作为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控制系统采用1553B总线互联在设计上将具有许多新
运载火箭测试发控系统在航天和导弹飞行试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VXI总线优特点分析,提出了基于VXI技术的运载火箭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硬件
随着航天测控系统任务日益增多、周期缩短、技术要求提高等现实,如何确保每次实战任务地面火箭遥测设备和测控软件的正常运行,火箭外测和遥测数据处理快速准确,对航天测控系统而言尤为重要和
"运载火箭"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123被浏览25058分享邀请回答7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2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能源号运载火箭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能源号运载火箭
11К25“”号运载火箭(俄语:11К25,Энергия)研制的一种。能源号至今仍保持运载能力最强的。
能源号运载火箭概念
是由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设计的苏联火箭。 作为重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以及作为的,发射纬度北纬46度,能源号运输能力为105吨货物,运输能力为20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7”。
它是一种全新设计结构、推力大、寿命长的运载火箭,这些特点使它至少与使用得最多的联盟号运载火箭(A4) 一样地扩大其性能。能源号性能提高表现在能把100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这相当于目前苏联每年送入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重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枚能源号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等于五枚质子号SL一13 运载能力或15枚联盟号A4的运载能力,然而,不应设想用这样的数字就能表明  SL一4和SL一13已经过时了,它们仍将被继续用于它们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各次发射任务中。很明显,苏联人从 G 型运载火箭的失败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教训并就直接应用于能源号运载火箭开始着手于初步设计中。基本技术要求包括:
1. 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不少于100吨;
2.使用低温燃料即液甲烷或液氢;
3.各级保留使用液态燃料及其可控性;
4.所有有价值的部件可回收;
5.强调机组人员的安全,即运载火箭按载人要求进行设计;
6.具有技术水平高又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员以保证快速发射和重新发射;
7.整个运载火箭尽可能坚固。[1]
能源号运载火箭研发
在取消了不成功的N1火箭后,1974年,苏联开始了对新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正如用取代的计划,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祝融星计划(Vulkan),计划设计一种以为基础,使用与质子号相同燃料、比质子号更大、推力更强的、采用的火箭。
日,苏联价值200亿英镑的“能源”号 (Energia) 重型运越火箭首次从哈萨克斯坦的丘拉坦发射场 发射试飞成功,从而表明,苏联即将在工业开发太空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能源”号的研制工作可追溯到60年代。当NASA于1973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后不得不放弃 “土星” V 时( “阿波罗一联盟” 号的联合飞行是在2年后用小型“土星”1B进行的),苏联却仍在继续研究高能低温推进技术。1981年美国防部终于宣布,苏联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重型运载火箭,国防部称之谓SL一W。这种火箭既可以是用于发射大型无人有效载荷的一次性使用火箭,也可以是一种地球一轨道间的助推器,用于发射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轨道器 的苏制轨道器。有资料表明,这种轨道器是和SL一W同时研制的。
“能源” 号是一种两级运载火箭,总长度为60m,芯级直径约为8m。总发射质量约为19600 kN (最小估计值),总发射推力为 29400 kN。推重比大致与美国航天飞机相当。其比冲4705以上,单台推力323 kN 以上,均比美国航天飞机高。 “能源” 号能将270t载荷送到低地轨道(约180km)、32t载荷送到月球或 27t载荷送到火星和金星。如经过充分改进,还能一次将270 t 载荷送入轨道,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2]
能源号火箭被设计用来运载 这也是能源号的载荷位于火箭的侧面而不是顶部的原因。但是能源号同样可以执行重型卫星的发射任务,能源号的第一次发射中携带了“极地”号斯泰基-DM型试验飞船。
能源号只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而且第一次发射中,有效载荷没有正常工作(极地号与能源号成功分离后调整姿态失败,重返大气层解体)。能源-暴风雪计划的遗产是RD-170系列发动机和。其中天顶号火箭的芯级和能源号的助推器相同。
为解决与运载火箭多次重复使用有关的结构、回收等问题创造了必要的试验与研究条件。“能源号”迄今仍是二次使用的运载火箭,费用昂贵。为了大幅度地降低使用成本,苏联正在进行火箭助推级和芯级回收与重复使用的可行性研究。在“能源号”火箭每个助推器外侧的上、下两端增设了回收设备舱,在底部还可以安装一个独特的折叠式桨叶状减速机构。在“能源号”发射后可以借助回收系统来回收助推级乃至芯级,此技术亦用于安加拉号火箭。苏联能源号和安加拉的方案比SpaceX早好多年,然而因为缺少资金研发只造了一次性的。
能源号运载火箭变型详况
巨型运载火箭能源号的一些方案预计会得到发展,其中最大一种方案可把215 吨的载荷送入。第一种能源号 (1987 年5月15号发射) 是由捆绑有四台助推器的芯级和在其一侧连接的带有单台“远地点发动机” 的上面级组成,在今年5月15号发射的能源号运载火箭中,这台 “远地点发动机”不能正确点火。这种能源号运载火箭全长60米,能把重达13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这种能源号运载火箭改型预计用来发射苏联大型航天飞机。在明年内可能对这种大型航天飞机(可能采用一种加固型航天飞机试验模型) 进行一次不载人试验飞行,但是载人任务飞行预计到九十年代初期以后才能实现。苏联 的这种大型空间站 (预计1991年后苏联将用大型空间站来代替当前使用的和平号空间站) 能用捆绑有六台或八台助推器且备有高能上面级的能源号改进型送入轨道,能源号运载火箭最大改进型高达110米,几乎和美国的阿波罗—土星5一样高,但具有更大的推力。
有经验的格赫曼·泰托夫在莫斯科电台发表讲话说,能源号火箭能实现建立载人的月球研究站和载人飞行到火星以及其他星球等空间计划。能源号运载火箭可把重达32吨的有效载荷送至月球。
同时,苏联报纸已经透露了在普列谢茨克的北部发射场 的详细情况 , 虽然苏联人在1966年首次使用过这个发射场,但是他们在1984年才第一次承认它的存在。
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的卫星有闪电、流星、宇宙和国际宇宙,还包括发送到极轨道的 “科学空间勘察”卫星。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实质上是用来发射大部分苏联照像侦察卫星的发射场。宇宙号1875 (于号发射) 正是这种卫星。它被发射到3公里至208公里之间的轨道上,轨道倾角为73°。9月8号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一枚SL一8运载火箭发射了六颗宇审号军事通讯卫星。
闪电和流星卫星是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台上发射的,而小型和中型的宇宙号和国际宇宙卫星却是在称为虹号和上升号的发射台上发射。[3]
能源号运载火箭试射与计划中止
“能源号”只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就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不再使用。
能源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
能源号在日20时30分第一次发射,携带了“极地”号斯泰基-DM型试验飞船。
发射后期,箭载RD-0120发动机提前停止燃烧,载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能源号运载火箭第二次发射
日进行第二次发射,能源号顺利将送入预定轨道。
能源号运载火箭计划中止
伴随着苏联解体,能源号火箭停止生产。虽然能源号不再生产,由其助推器发展的天顶号火箭仍在服役,其主发动机RD-170衍生的RD-171仍使用于天顶号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影响以及结局
能源号运载火箭所使用的氢氧发动机,它的真空推力为190吨,真空比冲为454.5秒(仅次于美国338吨的RS-68、213吨的SSME、优于法国136吨的Vulcain 2,日本111吨的LE-7A)。美国的宇宙神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衍生型号RD-180,美国的安塔瑞斯号运载火箭使用衍生型号RD-181。韩国罗老号火箭以及俄罗斯安加拉火箭使用另一衍生型号RD-191。天顶号运载火箭则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挪威四国成立海上发射平台,这家公司拥有能源号全自动发射技术,这项技术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是独家的。能源号大体和N-1运载火箭、TOPAZ-2型空间核反应堆电源以及雅克141结局一样被美国人购买用做航空航天技术储备。
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仅存的能源号M火箭只能存放在库房中,任灰尘飞扬,仪器老化。2002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中可以飞行的一架连同能源号火箭一道,因拜科努尔的厂房坍塌而被摧毁。至此暴风雪计划在凄凉惨淡中彻底终结[4]
能源号运载火箭相关设计
能源号运载火箭火神号
(Vulkan-Hercules)能源家族的原型,最初始设计,该火箭家族运载能力涵盖10~200吨级。采用模块设计,助推器(天顶号)可以单独发射荷载,Vulkan发射质量达到4747吨,为两级半火箭,高度88米,配有逃逸塔,低轨道运载能力200吨,地球静止轨道运载能力为36吨,还可以将43吨的货物送往月球(直接起飞),52吨的货物送往火星。
后来在苏联国防部的干涉下,改型火箭的研发中断,改为研发该火箭的单级型号,也就是能源号,原因是该构型可以采用背负式搭载超大尺寸的荷载。运载能力200吨能源号还远不是苏联计划中的最大型号的运载火箭其中披露的RD170系列的图,有个六燃烧室的火箭发动机。[5]
能源号运载火箭能源号M
能源号M是最小的衍生型号,使用二到四个经过改装的天顶号火箭作为助推器,芯级中只有一个RD-0122发动机。能源号M旨在取代,但是在1993年输掉了和安加拉火箭的竞争。
能源号运载火箭能源II号
能源II号,又称 Uragan (俄文:Ураган, Hurricane)是一种计划可完全重复使用的火箭。该衍生型号的芯级可以自行再入和滑翔降落。
能源号运载火箭基本资料
能源-暴风雪号
外形和质量参数
.中国知网&#91;引用日期&#93;
.中国知网&#91;引用日期&#93;
.中国知网&#91;引用日期&#93;
.驱动之家&#91;引用日期&#93;
.中国知网&#91;引用日期&#9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高级工程师审核
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航天运载火箭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
把第一颗送上太空飞行的,是著名专家主持研制的丘比特C运载火箭。日,用丘比特导弹改装的 ,开辟了美国征服的新纪元。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美国运载火箭
此后,美国先后用几种中程和,经过改进研制成为,,以及等几种不同用途的。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美国运载火箭型号简介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雷神运载火箭
雷神液体火箭本身推力为78吨,加上阿金纳上面级,总长23.2米,最大直径2.44米,起飞重量56吨,能把700多千克的送上500千米左右高的。为了增加运载能力,有时在它周围捆绑上3台固体助推火箭,使其运载重量提高到1吨。雷神是美国发射早期小型卫星如发现者号的运载火箭,从1959年以来发射400多次,现已退役。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宇宙神运载火箭
宇宙神系列火箭,由制造,已连续生产50多年。火箭长25.1米,直径3米,起飞重量120吨。目前经常使用的是宇宙神—阿金纳D号和宇宙神—半人马座号两种型号。前者重129吨,能把2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50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后者重139吨,的最大运载能力为4吨。它们除作为和火星号星际探测器的运载工具外,曾用来发射过和水星号载入飞船。自1959年以来,已发射500多次,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运载工具。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
德尔塔系列火箭由科麦道公司研制生产,至今已发射560多次。德尔塔号三级火箭有两种型号,总长38.4米,起飞重量分别为220吨和230吨。一种的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4吨,另一种的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8吨。德尔塔火箭于1960年5月首次发射,它先后发射过,泰罗斯气象卫星,云雨号卫星,辛康号卫星,Ⅱ,Ⅲ号等。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
大力神系列火箭由马丁·玛丽埃特公司研制生产,共有6种型号,现已全部退役。大力神3火箭长45.75米,直径3米,发射重量680吨。各型大力神火箭的有效载荷分别是:3A为3.6吨,3B为4.5 吨,3C,3D,3D和3E均为15吨。最大的大力神34D长达62米,最大直径5米,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达4.5吨。大力神系列火箭至今已有150多次发射纪录。它主要发射各种,也发射了,,等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
目前,宇宙神,德尔塔和运载火箭已进入国际发射市场。[1]
美国航天运载火箭土星号登月火箭
日,总统提出研制火箭的设想,并询问60年代能否把人送上。当时斩钉截铁地回答:“ 行!”于是,在布劳恩的主持下,开始实施巨型登月火箭研制计划。1964年至1967年,相继研制成功土星1,土星1B,土星5等几种型号。
1964年首先研制成功土星1号两级火箭。火箭长38.1米,直径5.58米,发射重量502吨,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为10.2吨。它曾用来试验发射模型。
1966年研制成功它的改进型土星1B号两级火箭。火箭长68.3米,直径6.6米,发射重量590吨,最大有效载荷18.1吨。从1966年到1975年共发射9次,除作运载试验外,还3次将宇航员送上空间站和1次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与的对接联合飞行。
1967年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问世。它是三级,长85.6米,直径10.1米,起飞重量2950吨,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达139吨,飞往月球轨道的有效载荷为47吨。从1967年到1973年共发射13次,其中6次将送上月球,在航天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91;引用日期&#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载火箭研究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