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冈村宁次评价朝鲜战争职位高

|||||||||||||||||
&>>&&&&&正文
八路军用冈村宁次侄子换来50余被俘官兵大批武器
官兵押解山田井马时的情景
  每当回忆起自己在抗战中的经历,91岁的抗战老兵张彦彬依然记忆犹新。“很多事,在我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现在回忆起来都还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曾经押送冈村宁次的侄子山田井马。”张彦彬老人说。
  1944年1月,张彦彬在清东军分区独立团二营五连任副班长。一天,他们连队接到团里的一个任务:到潍县北部的海边草洼地将一个日本战俘押解到清东军分区。连里将任务交给了张彦彬所在排。
  关押日本战俘的地点距清东军分区有50多公里,考虑到一路都是鬼子、伪军的据点、碉堡,白天容易暴露目标,晚上行军比较安全。张彦彬他们受领任务后,当天晚上就出发了。到达目的地的第二天晚上,他们就押着那个日本兵往回走。
  张彦彬仔细打量被押送的日本俘虏,他年纪30岁左右,个子不高,穿着、气质和一般的日本兵大不一样。张彦彬当时心里在想:肯定是个重要人物。
  排长将全排分为三组,由前至后分别探路、护送、殿后。大家连夜赶路,天还没亮就抵达了清东军分区所在地。“我们一路上都小心翼翼,行军时都猫着腰,到了后半夜,在进入一个稍微安全的小山沟后,才稍做休整。”张彦彬回忆说。
  完成任务后,大家如释重负。后来他们才知道,押送的这个日本兵,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的侄子山田井马。
  日,日军第一师团一○八联队中尉飞行员山田井马驾驶972型战斗机,由济南起飞,沿胶济铁路飞往青岛。飞机起飞后不久,由于机械故障,约上午8时许,一头扎进鲁东解放区昌邑县东利渔村附近的一条小河里,飞行员被村里的民兵活捉。
  渤海军区敌工部门经过审讯查明,这个被俘的日军飞行员叫山田井马,是日本关东军一个高级将领的儿子,还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的侄子。
  对于这样一个身份特殊的飞行员,侵华日军山东当局对他的失踪异常关注,万分焦急。事发当天,即派飞机到降落地区及潍县、昌邑北部沿海一带巡查。1月10日,日伪军800余人从潍县等地出动,在4架飞机的配合下,赶赴昌邑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搜查,寻找失事降落的飞机和飞行员,但一无所获。此后,日军又派出飞机在我广饶北部和利津东部地区上空投撒传单,声言“只要放回飞行员,愿以大批武器交换,也可另提条件,均予照办”。
  就这样,我军用山田井马换来了50余名我军被俘官兵和一大批轻重武器、弹药及药品。获释的50余名官兵在后来的抗战中继续奋战在对敌斗争前线,更加英勇顽强,多次杀敌建功。“这算是那时我们和日本人做的最赚的一笔‘买卖’了!”张彦彬老人大笑着对记者说。(王瑞 王占涛 本报特约记者 石斌欣)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冈村宁次组织日本军官帮助介石训练军队
环球时报刘宏
原载《环球时报》 日 第二十三版 白鹤亮、帅本源、范健、乔本……一个个典型的中国名字,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他们都是日本人,而且是高级别的日本军人!白鹤亮本名富田直亮,系日本陆军少将;帅本源本名山本亲雄,日本海军少将;范健本名本乡健,日本炮兵上校;乔本本名大桥策郎,日本陆军中校。这些人有几个共同点,都是日本军人,二战时绝大多数曾在中国战场活动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曾以“白团”的名义,在20世纪50—60年代直接参加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抗。日本中将指挥国民党军队守金门“白团”不算二战后最早帮助蒋介石的日本旧军人,此前有根本博。根本博,前日本侵华“华北方面军”兼驻蒙军中将司令官,日本投降后,曾无视投降命令,与苏蒙红军在张家口北部地区交战,并以武力抵抗八路军的接收。此人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高级将领有过交往。在国民党的庇护下,根本博没有被视作战争罪犯,得以平安回国,由此对国民党和蒋介石十分感恩。1949年春,根本博的家里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奉蒋介石之命请他出山,协助国民党军队对抗解放军。曾深受“礼遇”的根本博当即答应,变卖家产筹措旅费,组织了几个人以钓鱼为名,偷偷乘船出海。他们原本想到大陆,但因人民解放军迅速向南挺进,他们只好转去台湾。1949年8月,蒋介石将根本博介绍给在浙江沿海小岛指挥作战的汤恩伯,自此直到1952年3月,根本博一直以“个人顾问”身份,在汤恩伯军中参与对中国大陆进行骚扰作战。根本博最大的“功劳”是古宁头(金门岛的一个地方)之战帮助国民党军队保住金门。根本博说服汤恩伯把仍在大陆的部队尽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岛、大陈岛、金门、马祖,增强了国民党金门守军的实力。此外,据一名接受过“白团”教育的国民党军官称,当时实际指挥作战的是根本博。此后发生了根本博的手下吉川源三私吞经费事件,此事被媒体披露后,根本博的邪恶勾当慢慢曝光。当时日本处在美国占领下,占领军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此事,日本在野党也表示要追究吉田内阁的责任。根本博不得不于1952年回国。冈村宁次组织“白团”如果把根本博等人看作临时搭的戏班子,“白团”则是“正规军”。日,在美国占领下的日本东京的一间旅馆内,16个人举行秘密集会。为防美军检查,门外还有国民党当局驻日代表团成员把风。集会以原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原驻香港派遣军作战参谋长富田直亮、小笠原清(曾任冈村的参谋)等10多名日本旧军官为一方,国民党驻日代表团的曹士征等为另一方,双方联合签署了一个所谓的《打倒赤魔誓约》,叫嚣“值此赤魔在亚洲风靡之际,尊重日本和平与自由、坚信中日提携的两国同志应共同起来,共同保卫东亚的反共联合”云云。这是“白团”的正式开始。此一密会系曹士征与冈村宁次联手导演的。此前,曹曾请冈村协助招募日本军人,冈村制定的“援台计划”一度以3000人为目标,计划让这些人到台湾招兵组成10个师。蒋介石没有敢接受,搁置了该计划。后经过4个来回的讨论,双方同意以“外籍教官”方式组织日本军官赴台,这些日本军官的主要任务是军事培训和协助制定作战计划。双方达成的这份计划于1949年7月送到蒋介石手上。因冈村身体不好,且目标太大,他推荐富田直亮作为日本军官团团长,主要原因是希望配合国民党军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的作战,富田熟悉这一带。未料没几天国民党军队迅速溃败。国民党当局要富田直亮改名白鹤亮,“白”的意思是为了和“红色共军”对抗,“鹤”能飞翔万里,且代表学识丰富,“亮”是取自诸葛亮。“白团”也因白鹤亮而得名。前后共有94名日本人与“白团”签约,其中83人得以成行。为了保密,所有参与的日本人都要起个中文名。到达台湾后,这些人都住在“偕行社”日式宿舍里,由台湾保安司令部发放假身份证。1949年11月,白鹤亮随蒋介石前往重庆指挥作战。不过国民党大势已去,白鹤亮的“点子”救不了蒋介石。在了解当地国民党军队情况后,他也只能劝蒋介石尽早离开重庆,到台湾重整部队。“白团”办了不少培训班“白团”成立之初,国民党军队中没有几个人买账,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军”认为这些人是手下败将,凭什么来教他们;二是国民党军队中以孙立人为代表的亲美派军官看不起日式教育。凭着蒋介石的全力支持,他们才得以坚持下来。日,他们成立了国民党“革命实践院圆山军官训练班”,6月6日改称“圆山军官训练团”。为表示支持之意,蒋介石自任团长。为堵住国民党军队中的反对声浪,蒋介石要求富田于6月25—26日进行三军联合演习。演习以反登陆的防御作战为中心,动用了150架飞机。蒋介石率所有高级将领观看,演习还算成功。被视为亲美派的孙立人、陈诚对“白团”的看法大为改变,自此“白团”得到国民党军队的“承认”。“圆山军官训练团”共举办短期普通班(尉级军官为对象)10期,受训人员4056名;高级短训班3期,受训人员为黄埔军校、南京中央军校毕业的上校以上的军官,总计640名,另有161名旁听生。1951年5月,美军顾问团正式成立。为避美军耳目,1952年“白团”从圆山转移至石牌,“白团”进入“石牌实践学社”时代。“石牌实践学社”自1952年至1965年共存在了13年,被称为国民党军官的“地下大学”,主要培养高级人才。当时国民党军队里流传着一种说法,称“非实践学社出身者不能晋升至师长以上”。“联合作战研究班”共举办了12期,每期人数约在40—60人之间,据称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后任“国防部长”的郝柏村等均接受过该班的“精英课程”培训。“战史研究班”主要学习战史,作为储备人才的手段,成员以少将级、没有担任现职的高级军官为主,共举办了4期。“高级兵学班”是以现役中将以上军衔者为对象的在职班,由“白团”团长富田直接负责,共举办了6期,每期人数10至20名不等。“战术教育研究班”3期,基本上由日本人背后协助,由国民党自己的教员上课。与“白团”相关联的是“富士俱乐部”。据专门研究“白团”的日本学者介绍,由于“白团”缺资料、教材,留守日本的冈村宁次等出面组织了一批旧日本军人,于1952年成立“军事研究所”,搜集战史、战略、战术资料。该“研究所”共有10多人,每周开会一次,为了掩护,这个机构挂了个“富士俱乐部”的“羊头”。同时,这帮人还成立了一个“哲学研究会”,目的在于整合政治与军事,请学者到冈村宁次家里讲课,“富士俱乐部”成员参加,该研究会共举办了65次活动。两个机构的讲义、资料都按时送交台湾的“白团”,因此“富士俱乐部”实际上成了“白团”的后方基地。被美军顾问团排挤“白团”的活动随着美军于1951年插手台湾而受到挤压,美军顾问团负责人明确要求“马上让他们回去”。蒋介石虽声称:“这些人在美国抛弃我们的时候来帮助,就像一起从中国大陆来的同志一样,绝对不能让他们走。”但在美军一再施压下,只得逐步妥协。起初蒋介石想让“白团”到金门去,被冈村宁次回绝。后来遂决定开设“石牌实践学社”,从事长期的高级人才培训,但所留人员减少。1963年底,因受周鸿庆事件影响(周系中国访日团翻译,私自脱队,申请避难,前往台湾),台日关系大大恶化,加上美军顾问团的压力,“白团”面临解散危机。1964年9月,冈村宁次的代表小笠原清前往台湾,与台湾当局商定再次大幅削减“白团”人数,后来只剩5人。1965年7月,“石牌实践学社”关闭,5名成员进入国民党“陆军指挥参谋大学”(陆大)任职,加上一些中国人,以“实践小组”名义活动,由蒋纬国担任联络人。1966年冈村死去,“白团”使命基本结束,1969年全体成员回日本,次年2月解散。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冈村宁次能调动关东军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冈村宁次能调动关东军吗?
冈村宁次能调动关东军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动不了,因为在日本人眼里,昔日的中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支那,另外一个为满洲国,并且直接受内阁。冈村宁次在44年晋升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只能调动关内的日军;关东军有它们自己的总司令
采纳率:66%
他是华北方面军司令,指挥不了关东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冈村宁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揭秘:哪位日本军官是彭德怀元帅眼中最厉害的角色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丁晓山
抗战后期,1944年,冈村宁次突然约见伪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当时的情况亲信周永业有一段回忆:孙偕周永业如约到日本兵团部后,见日本方面只有冈村宁次、坂西一良和他的参谋长小林大佐,伪军方面只是孙良诚和周永业,宴会是西餐。饭后只见坂西对小林使一个眼色,两人一声没讲便出了客厅。室中只有冈村、孙良诚、周永业三个人。这时冈村低着头在地下溜来溜去约有十几分钟没有开腔,他的神情似乎很苦闷,想要说什么话,又不肯讲。又呆了一个不小的时间,冈村走到孙良诚的背后,用左手拍着孙的左肩膀说:&孙将军,我想求你协助我一下,我愿意通过你的努力,跟先生说,再通过冯先生跟说,我愿意牺牲我的最高和大将的军衔,愿意跟他讲和,如果办的到,我亲自飞重庆怎样?&孙良诚当时没言语,约五六分钟以后对冈村说:&我努力去做吧!&冈村说:&你努力吧!&这样便结束了谈话。如果周永业的记忆不误的话,冈村宁次与孙良诚的会见当在日之前的某一天。因为据冈村宁次本人的回忆,他是8月25日接到改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的命令,9月4日抵达汉口就任,9月25日即由汉口出发,去南方视察部队去了。作为一个统兵一方的军事将领,本来是无需操心与蒋介石讲和这样的事的,而冈村宁次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看来他确比只会听命打仗的其他日军将领高出一筹。
不过周永业的记忆也可能有误,冈村宁次与孙良诚的会面,很可能是在八月以后,因为文中提到&最高指挥官&,而冈村宁次是在日才被任命为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即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也只有以此身份,讲上面那些话才更可信。冈村宁次自己讲:&自我就任总司令官直至停战的八个月期间,最重要事项有二,即进攻四川作战及开展对重庆工作。&所谓&重庆工作&,就是日本争取与重庆蒋介石讲和的工作;所谓&四川作战&,是指冈村宁次计划集中兵力,进攻重庆。看来冈村宁次是作了两手准备,一面是拉,拉不过来就打。虽说冈村与孙良诚的谈话后来也并无什么实际结果,四川作战的方案也未获批准,但从中可看出,冈村宁次脑子里,是在考虑战与和这一类大题目的。
冈村宁次平时集中精力思考&大题目&,把具体事务委与部下,并极少干涉部下的工作。
对他这一种风格,他的部下是很有些感触的。冈村宁次任十一军司令官时的一位作战参谋宫崎周一说:&往往听说,有的将官对战术上的细小问题,也与幕僚争辩讨论,还有的将军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使幕僚无所事事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有的将军对于重要的方向性的问题缺乏指导。&而冈村宁次&却能从大局着眼,高度概括地掌握其要点。回顾起来,我等实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憾。&
这段话自然不乏吹捧之辞,但也令人感到冈村宁次的确有比其他日军将领高明的地方,用宫崎的话说,就是所谓&着眼点高。&不过,要说冈村宁次只注重大局,不注意细节,那也是不全面的。冈村宁次在思考大局的同时,又极其注意某些细节问题。他说:统率切忌干涉细节。但有关世道人情之事虽属细节,却应考虑其对统率的重大影响。而辅佐者由于忙于事务,往往对之考虑不周。因此,统率者应亲自指示此等细节,并付诸实现。比如说洗澡,这在一般人看来,是绝摆不上战争时期大将这一级统兵将领的桌面的。而冈村宁次都予以相当重视,他说:行军宿营时,如有沐浴设备,宿营的最高长官应注意迅速入浴并尽量缩短时间。如有人来访或其他事项时,也应使之稍待,而先行入浴。日本军队等级是很森严的,长官不先洗澡,谁也无法洗澡。这在今天看起来似乎不大可能。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一位日本反战士兵的回忆就会理解的:&在部队中,军衔和资历是压倒一切的。我们这些新兵,要给上级擦皮鞋、洗衣服、打扫屋子和端菜端饭,一天到晚就像个小家鼠似的忙得团团转。一天里难得有三十分钟的休息。有时甚至不得不在夜间躺在床上蒙上毯子偷偷地哭泣。如果这个抽泣声被老兵听见,就会把所有的新兵强拉起来排成一列,从头至尾来回地赏以拳头。因此,有的人只好躲进厕所里去哭泣。&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官没洗澡,士兵却洗了澡,那是严重的&僭越&事件。可是,劳累了一天,好不容易赶上有条件洗个澡,谁不愿意痛痛快快洗个澡,解除疲劳,早点休息?如果偏偏碰上那种不通人情的长官,不是处理公文,高谈阔论,就是一洗洗个没完,士兵们嘴上不敢说,心里不骂才怪呢。冈村宁次是从基层干上来的,对此大概是有所体会吧。所以他很注意不要因自己影响了别人入浴,说他从任大队长以来,养成了快浴的习惯,&一般只用十分钟即可。&洗澡时要不要勤务兵擦背呢?冈村宁次对此也有所&论述&,他说:澡塘的勤务兵经常要给我擦背。我从前述统率的观点出发尽量快洗,往往就不让他们擦背,但在时间富裕又不影响别人入浴的情况下,则尽量接受他们的好意。这是因为勤务兵们过去在部队里习惯地把中队长当作军中最大的人物,而今在陆军大将身边照料生活,感到光荣,因而,诚心诚意要为我服务。理解他们的这一心情,就不应辜负其好意。
表面看来只是一介武夫的冈村宁次,居然能够体验到勤务兵的心理,也着实是不简单。
他本人似乎对此也深感自豪,在日的日记中,冈村宁次写道:十几年来,据我观察,即便是具有相当优秀人格的将官、团队长等,不少对部下入浴问题是不关心的。实为遗憾。&相当优秀&的人都没看到的问题,&我&却注意到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冈村宁次讲,这是因为他有所谓爱护部下必须深入体察部下的立场。客观地讲,此人的确用心精细,且善于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平时连洗澡这样的小事都用心考虑,战时就不用说了。冈村宁次十分注意作战时的一些微小环节,像战前下达命令时,要考虑各位指挥官的具体情况,不同性格,有的交待任务要具体细致,有的则不必多说;在作战过程中,对那种默默实干,不喜汇报的军官率领的部队,应注意查询,否则&则有濒临危机之虞。&战后,应及时到医院慰问伤员。等等。
冈村宁次,就是这样一个既能考虑全局,又很注意细节的劲敌。
冈村宁次是很好战的,这与日军的作战风格是一致的。有专家在论及日本陆军的作战风格时,说:&日军作战的一贯长处是:决策大胆,进攻十分主动而坚决,步兵的行动顽强而又带有狂热精神。&冈村宁次身上即充满了这种&顽强而又带有狂热精神&的味道。抗战初期在武汉等地作战时,冈村宁次面对数量上占优势的国民党军,仍能取胜,这固然是因为国民党军指挥失当,素质低下,但也确与冈村宁次主动、顽强的进攻精神有关。
冈村宁次在指挥上是很大胆,敢冒险的。他任华北派遣军司令长官时,曾主张进攻西安和延安,摧毁中国抗日中坚共产党的总部,并压迫重庆,妄想一举以武力解决中国问题。他任中国派遣军司令长官时,又提出进攻中国政府所在地重庆。他在给部下讲述所谓&统帅思想&时,特别提出的一条就是&大胆果敢,确信必胜。&认为过于慎重,不敢冒险的指挥官,在对华作战中,不会有多大战果。而另一方面,冈村宁次却又十分谨慎小心,并注意深入一线,接触实际。他说:&到任后或大战前后,都要首先巡视第一线兵团,这是我的信条之一。&仅到一线兵团还不行,冈村宁次还一定要找下级军官甚至士兵谈话,他说:&我一向主张每次访问前线部队,一定要听取军官、下士官以及士兵的实战经验。&冈村宁次讲,他&从任北满第二师团长,武汉第十一军司令官时起,便乐于到现场倾听下级指挥官、士官、士兵讲述战斗情况,并予以鼓励,至成习惯。&&否则便很不舒心。&冈村宁次就任华北派遣军司令长官后,仅一年,&便对所辖的华北蒙疆地区大致巡视一遍。&这样,就使得冈村宁次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从而制订作战计划时较少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彭德怀注意到冈村宁次这一特点,指出:冈村有很多本事,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每次进攻,他都要调查半年之久,做准备工作。没有内线发动配合&维持&,他不进行&蚕食&。他不出风头,不多说话,不粗暴,你从他的讲话里看不出他的动向来。他经常广泛地收集我们的东西,研究我们的东西。冈村宁次,就是这样一个既积极主动,又谨小慎微的对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高飏]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冈村宁次佩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