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区分河流左右的方法相同吗

238被浏览50299分享邀请回答4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8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为何古代人总是能轻易举动一个大鼎,古人真的比现代人力气大吗
为何古代人总是能轻易举动一个大鼎,古人真的比现代人力气大吗
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我们国家的功夫在古今中外都是颇具盛名的,但是这些出神入化的功夫也是由开始的粗糙逐渐精进的,所以,在我们古代时期,那时候比武功,招式和技巧是一部分,力气就是另一个决定因素,所以,古代人对于力气大的人是非常崇敬的,所以我们在很多历史资料中会看到有些人总能轻易的举起一个大鼎,可是我们知道一个大鼎的重量一般都是四五百斤重,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古代人总是能轻易举动一个大鼎,难道古人真的比现代人力气大吗?不是古代人真的比现代人天生力气大,而是古代那些习武之人通过后天的训练,从而拥有了强大的力量,上文中我们说到,在古代力气是决定一个人武艺的重要因素,那些古代人从小就接受了体力训练,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古代很多战将的武器都是重达好几十公斤的,甚至是上百斤,可想而知,这些武器打在别人身上,伤害有多大。而如今的现代人,已经是完全的融入了现代化社会,运用各种科技设备来生活,特别是很多上班族,他们的身体状态已然是亚健康,更别说举什么大鼎了,不过,往上一个时代推移,那时候中国一半的人都会每天在地里劳作,所以,很多老一辈的人,也能举起来二三百斤的东西。还有一点是,很多传记都是有夸张色彩的,他们为了更深入的描绘一个人的形象,就会往夸大了些,所以,那些古人举起的鼎的重量应该没有超出人类承载极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作者最新文章地球科学大辞典-古人类学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敬请期待下一期外动力地质学~木有留言不幸福...&by主页妞地球科学大辞典&&&&&&&&&&&&&&&&&&&&&&&&&&&&&&&&&&&&&&&&&&&&&&&&&&&&&&&&&&&&& 古人类学总论【古人类】fossil man对地质历史上全新世以前(距今1万年以上)的化石人类(fossil man)的一种泛称。西文中无古人类一词,通常用化石人类称之。从猿类到人类共经过南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古人)、克罗马努人(晚期智人、新人)等几个大的阶段。除新人外均属已绝灭的种类。新人与现代人属于同一亚种。一般将更新世晚期的新人化石划入古人类范畴。全新世以来,也就是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半化石,属现代人类范畴。古人与现代人同属(人属)同种(智人种),但目前认为它们是不同亚种。从猿到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森林古猿、拉玛猿、能人、猿人、现代人)【古人类学】Paleoanthropology又称化石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地史时期遗存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包括人类化石)研究人类起源及发展规律、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类及人类的亲缘关系、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及其规律等。由于它的研究对象为化石,因此也属于古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动物分类学、比较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类遗传学、第四纪地质学、埋藏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古人类学还广泛地利用古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及其他生活遗迹及与其共生的动物、植物,结合古地理、古气候及地质年代学的资料,探索古人类的行为、习性,进而探索古人类的社会性生活发展的规律等,从这一角度出发它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生态学、史前学、历史学等有关学科也有较密切的关系。随着灵长类(尤其是古人类)化石的不断发现、新的人类化石地点及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不断发现并扩大其地理分布范围和各方面技术方法的进步,尤其是一些新兴分支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古人类学研究将不断深入。【人类起源】origin of Man自远古以来,人们就关心着&我们从何而来&的问题。中外早期历史上就有从水而来或从土而来等说法,同时各种民间传说和各种神创理论也长期流传。随着农业、医药等的发展,有了一些资料积累。1578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药用植物1167种、药用动物478种、药用矿物275种。他将动物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共6部。但以身上有无毛被而将人与其他哺乳动物分隔开来。1758年瑞典林奈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以双名法记述了4235种动物,将动物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蠕虫6纲。并以身体体质特征和智力、表情将人、猿、猴等归并为灵长目。从而为人类起源于猿的理论建立了基础。进入19世纪,经过学术界和教会的激烈争辩,最终在19世纪后半叶人猿同祖论得以为人们所接受。到20世纪,在非洲、亚洲和欧洲陆续发现了大量化石证据,逐步将人类起源的时间推到距今500万~600万年前。经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人类学家将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进行分析论证,大体上分为南方古猿、猿人和人三个大的进化阶段。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体上已经确立了两足行走是人猿间的根本区别的意见。由于化石的发现在分布上是点状的,时间上是不连续的,而在每一地点发现的化石只是一部分或极小部分骨骼及牙齿。从而引起人类起源进化的形式和起源地区的争论。如最近盛行一时的夏娃假说。这些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与人类起源问题相联系的一个相关问题就是人种起源问题。这方面主要是单地区起源与多地区起源之争。现代各人种都是同一物种&&智人(Homo sapiense sapiense)在适应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猿同祖论】man and ape have common ancestry人类起源的基本论点之一。人在生物界的地位长期没有深入论述。直到18世纪C.von林奈在进行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猴归入一类,称为灵长目。到半个世纪以后,即19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指出生物经过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非洲南方古猿(上);智人(下)的骨盆比较发展变化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世界,并在该书的末尾部分暗示人类是由动物起源的。文章发表后遭到教会的猛烈攻击。赫胥黎(T.H.Huxley)积极地支持这一观点,1863年发表的《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提出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化而来的,也即人猿同祖论。以后达尔文在1871年又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指出了人类也是进化产物,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而来。【从猿到人】from ape to man人类起源的基本理论。由于在达尔文时代发现的人类化石主要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赫胥黎认为它们是介于猿人和现代人的古代代表之间的中间环节。虽然要作为古猿变人的中间环节,说服力还不够,但至少这些证据把人类历史推到距今10万年以前。杜布瓦(E.Dubois)在年间在爪哇中部梭罗河左岸早更新世地层中所发现的爪哇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是从猿到人过程中的更早的中间环节。由于在地层中尚未找到石器或工具,所以在学术界关于直立猿人是人还是猿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争论。直到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Sinanthropus)化石并同时发现有大量的人工制造的石器和人类用火的遗迹,使大多科学家承认了古猿变人的事实,使人类历史推到大约距今50万年前。自1924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了形态特征比猿人更原始的南方古猿化石之后,至20世纪中,大量化石证据已将人类历史推至250万~200万年前。1959年,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南方古猿鲍氏种的头骨和石器。次年也在此峡谷中发现头骨碎片,年代为距今190万年前。20世纪60年代,英国女青年古道尔(J.Goodall)粗壮南猿被豹子捕捉拖曳图从猿到人演化图在东非观察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会撕去枝杈制成草棍或木条,伸进蚁窝,粘出蚂蚁充饥。从此人类学界彻底改变了传统观念,不再认为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而采纳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人类从古猿分离出来的标志。这样就把南方古猿包括进人类的范畴。有人把已两足直立行走而尚不能确证能制造工具的早期人类称为前人。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露西发现了340万年前的和1976年在坦桑尼亚莱托里发现距今37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足迹及距今300万~37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于年间在埃塞俄比亚上新世地层中发现了大约代表17个个体的南方古猿始祖种,化石年代距今大约440万年前。1994年在肯尼亚北部特卡纳湖附近发现了南方古猿湖畔种。至21世纪初,更多的人类化石被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已被推到距今600万年左右。早期人类可能也不仅南方古猿一类。根据人们的不断探索,从猿到人的过程被&反演&得清楚明确。根据近代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人类从古猿分离出来的时间,较为公认的是700万年前,时代最早的石器是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200万~250万年前)。较早时代的石器几乎均来自东非。在奥杜威峡谷、库彼福勒、奥莫和哈达等地都发现无疑的人工制作石器,年代为距今170万~250万年前,一般认为这些石器是由能人类型的人类制作的。如果以制造工具作为人类历史的开端,则人类的历史只有250万年,如果以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标志,则人类的历史可能达到700万年。两者间的差距近500万年。这一点,科学家曾有合理的解释。即人类的古猿祖先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不得不从经常的树栖生活到越来越多地在地面活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工具来帮助获取食物或抵御敌害,这就要求只用两条腿担负移动身体的功能,使前肢从支持和行走的机能中完全解放出来,成为自由和灵巧的双手。在长期使用工具中,使人们对石块、木棒等工具性质的认识更深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直立行走数百万年后,人类才开始制造工具。【人种单一地区起源说】single local origin of human race现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种起源有两种理论,一种叫现代人起源替代说,也称作单一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现代人是某一地区的早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现在对这一地区多认为是非洲(见夏娃假说)。【人种多地区起源说】multiple local origin of human race又称现代人起源连续说。这种理论认为亚、非、欧各洲的现代人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演化而来的。【夏娃假说】Eve hypothesis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说的假说之一。1987年,以威尔逊(A.C.Wilson)为首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研究组根据对祖先来自非洲、欧洲、亚洲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土著共147名妇女胎盘细胞mt DNA的分析,提出了生活在地球上的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她的后代在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扩展散布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原来生活在那里的古人类,发展成现代的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群。这个理论被称之为夏娃理论或夏娃假说。但自提出后立即引起激烈的争论。遗传学家中有不同意见,古人类学家也有不同意见。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索恩(A.G.Thorne)最近从10件化石标本中取出线粒体DNA,研究结果表明,由采自澳大利亚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的化石提取出迄今看来最原始的DNA,这证明了并非我们所有的祖先都来源于非洲。另外,在1998年于葡萄牙中西部一个地洞中,发现了一具小孩的大体完整骨架,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2.4万~2.5万年前。研究结果表明该骨骼表现出尼人与智人的形态镶嵌。而这种镶嵌形态支持从近东迁入欧洲的智人与原住欧洲当地的尼人之间发生过多种程度杂交的假说。这一事实对尼人在欧洲被取代的假说提出挑战。在中国近几年来,人类学家们也连续发表文章反对&夏娃假说&,他们指出,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是渐进的历史性变化。一些被认为是直立人的特征在早期智人阶段继续出现,这种镶嵌进化现象,在中国古人类进化中相当普遍,这意味着东亚地区的智人是当地直立人进化来的。估计两种理论的争论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人类进化形式】evolution form of man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增多,分支系统学方法的使用和进化理论的完善,许多科学家接受人类演化呈树丛状方式的观点。在300万年前,南猿始祖种和部分南猿阿法种以及最近又发现的350万年前的扁脸肯尼亚人等生存年代有重叠现象。而在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发现的化石更为丰富得多,很明显地表示有一个以上的人类物种并存在世界上。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在大约100万~200万年前或者更晚仍然是树丛状进化。尤其是2004年在印尼发现的俗称小矮人的弗洛勒斯人(Homo florpesiensis)更为此理论提供了依据。通过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只有一个物种继续繁衍,其余物种遭淘汰。也有学者认为在100万~200万年前或更晚些的这个时代里人类已能制造石器,人的活动能力增强,交流机会频繁,虽然不同地区的人群之间体质形态等存在着差别,但这种差异不一定能发展成不同的物种,而更可能是发展成多型种,此时的进化模式更可能近似河网状。【人类可能起源地区】probable evolution district of man到目前为止,距今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如能人以及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在非洲。这样的事实使多数学者认为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亚洲地区不大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但也有学者认为东亚地区的古环境及古气候特征对灵长类的生存是十分有利的。另外,世界上现生的高等灵长类仅分布在非洲和亚洲东部,在中国的南方又发现了丰富的中新世古猿化石,而在非洲最晚中新世与上新世(距今450万~800万年间)的古猿化石非常少。因此,不能说将来在中国或者东亚没有可能发现500万~700万年前的能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对人的活体(包括尸体)和骨骼,甚至生理机能等方面进行的度量和观测的大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人体测量的数据常应用于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体育、国防、工业等方面。例如国外进口的载重汽车的座位到油门的距离偏大,部分中国人,尤其妇女感到不方便。军用的飞机、坦克如能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体重和臂长、腿长设计也可提高机械的适用性和灵敏度,还可节约空间和原料消耗。甚至小学生的课桌椅和校服的设计均应依照特定年龄儿童人体测量的成果来设计。人体测量曾作为人类种族差异研究的主要手段。由于其他各种检测技术方法的应用,人体测量的工作已更多的转向古人类学研究领域。【颅指数】cranial index又称颅长宽指数。人体测量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反映人颅骨的顶视特征。以颅宽(两侧顶骨间最大距离)与颅长(两眉间至颅后的最长距离)之比乘100的颅指数表示。64.9及以下,为超长颅型,65~69.9为特长颅型,70~74.9为长颅型,75~79.9为中颅型,80~84.9为圆颅型或短颅型,85~89.9为特圆颅型,90以上为超圆颅型。根据颅骨顶面形态还可对颅形作出以肉眼观察方法作出的形状判断,一般分为椭圆形、五角形、球形、菱形、卵圆形和楔形。对于畸形的头还有舟状头、尖头、三角头、扁头和斜头、楔状头等。【脑容量】cranial capacity应称颅容量。即颅腔的容量,以毫升为计量单位。测定方法是用细小的颗粒如细纱、芥菜子或粟(食用小米)等作填充物,装满整个颅腔,然后把填充物取出,用量杯测得其数值。测定时所用的填充物颗粒愈小,测得的数值愈准确。颅骨(前面)颅骨(侧面)【头骨】skull又称颅骨。由22块骨片(不包括内耳中的6块小骨)组成。头骨的后部及上部称脑颅,包括额骨(1)、顶骨(2)、枕骨(1)、颞骨(2)、筛骨(1)、蝶骨(1)等8块,组成一卵圆形的颅腔,容纳并保护脑,在内骨壁上具有反映脑部沟回及脑膜血管分布的压痕,可间接研究脑子的形状及特征、进化等。颅底枕骨当中有一枕骨大孔,脊髓由此通出,其两侧为枕髁,颅骨借此与颈椎相连,而使头部能自由转动。颅骨之前下部称面颅,由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共15块组成。自眼眶孔上方经颅顶至后脑枕骨部分称头盖骨,因颅骨中筛骨、蝶骨不易保存为化石,而顶骨、额骨、枕骨等常能保存为化石,即头盖骨。因下颌骨与颅骨不形成紧密骨缝连接,故下颌骨亦常单独保存成化石。头骨骨片数目在人类和各类脊椎动物中有很大差别,愈原始类型骨片数目愈多,愈进化则骨片数目愈少,如硬骨鱼类头部骨片可达百余块。古人类学家通常不将下颌骨计入颅骨中,但医学界却经常将下颌骨计入颅骨中。【头盖骨】calvarium,cranium,skull cap? 头骨的上部,呈穹窿状。北京猿人(上)与现代人(下)头骨(前面观)主要包括额骨、顶骨的大部分和枕骨的小部分;有时亦可附有头部两侧的颞骨、蝶骨等小部分。由于这一部分骨片以曲折的骨缝互相嵌入,且骨壁较厚,故易保存为化石。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中头盖骨较常见。【矢状嵴】crista sagittalis,sagittal crista一些哺乳动物头骨顶部沿顶骨矢状缝两侧形成的隆起的骨质嵴供颞肌附着。在人、猿和早期人亚科成员间在头顶部略隆起,古人类学者常以矢状嵴称之;进入智人阶段则较不发育,但现代不同人种间仍有差异。【眉嵴】arcus superciliaris,brow ridge又称眉骨、眉弓。为眼眶上方呈弓状的突出骨质嵴(为额骨的一部分)。原始人类眉嵴最发达,常向前突出,且两侧眉嵴可于鼻骨上端相连,越进化则眉嵴越低。处于同一进化阶段的人类的眉嵴,男性较女性突出。古人类学中,眉嵴为重要的鉴定特征之一,亦可作为判别性别的重要标志之一。【面骨】facial bones又称面颅。颅骨的前下部分,由15块骨组成。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硬)腭骨及下鼻甲和不成对的犁骨、舌骨、下颌骨。上颌骨为面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上着生牙齿,为面颅骨片中较坚厚的一部分,常可保存为化石。在有些报道中,常把下颌骨排除在外,面骨仅包括上颌骨及颧骨、鼻骨的部分骨片。【上颌骨】maxillae面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上着生牙齿,为面颅骨片中较坚厚的一部分,常可保存为化石。【下颌骨】mandibular,jaw组成面颅的最大骨骼,侧视呈L形,生有牙齿的水平部分称水平枝或下颌体(mandibular body),后面垂直部分称下颌枝(mandibular ramus)或上升枝。左右两下颌体结合部有一直嵴称下颌联合(symphysis)。下颌枝顶部具二突起,前方的称冠状突(coronoid process)或喙状突(coracoid process),为下颌肌附着处,伸入颧骨弓与上颌骨之间;后方的称髁状突(symphysis),为下颌与脑颅相连的关节。下颌骨坚厚,尤其下颌体易保存为化石,下颌枝不易完整保存。【灵长目】Primates哺乳动物的一目,人类亦属此目。身材大小不等,形态差别很大。其主要特征是:大脑半球较大且表面具沟回。除少数种类外,大部分是双眼大而前视,围以骨质眼眶,双眼眶间隔狭窄;身上除颜面、手掌和足跖()部裸露外都生有毛;四肢发达,具灵活的五指(趾),前后肢第一指(趾)与其他指(趾)对生,适于掘洞攀登,指(趾)端的爪多数变为指甲。前后肢均能握物(人类后肢握物能力退化);锁骨发达,与前肢的活动能力相关联;跖()行。有的有尾,有的则尾部退化消失。臼齿丘型、低冠。杂食性,以果实、树叶及谷物等为主,亦食少量昆虫、鸟卵、小兽等;齿式(以一侧牙齿数目表示)为I22C11P33M33或I22C11 P22 M33。除人类外多营树栖生活,性喜群居,现生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过去通常分为原猴类(prosimiian,包括近猴、狐猴、眼镜猴)和类人猿(anthropoid,包括猴、猿和人)两大类。最早的化石发现于晚白垩世地层。由于灵长类化石较稀少,灵长类的分类,在同一时期内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分类方案。现介绍一种分类意见(德尔松E.Delson等,2000)。灵长目分类系统图灵长目(Primates)近猴半目(Semiorder Plesiadapiformes)十平猴超科(Paromomyoidea)(化石23属)十近猴超科(Plesiadapoidea)(化石12属)真灵长半目(Euprimates)卷鼻猴(湿鼻猴)亚目(Suborder Strepsirhini)十兔猴下目(Infraorder Adapiformes)(化石43属)狐猴下目(Lemuriformes)狐猴超科(Lemuroidea)(现生4属,化石1属)大狐猴超科(Indrioidea)(现生5属,化石7属)懒猴超科(Lorisoidea)(现生13属4亚属,化&石5属)十近狐猴超科(Plesiopithecoidea)(化石1属)直鼻猴(干鼻猴)亚目(Haplorhini)眼镜猴次目(Hyporder Tarsiiformes)眼镜猴超科(Tarsioidea)眼镜猴科(Tarsiidae)(现生1属,化石2属)十曙猴科(Eosimiidae)(化石1属,曾用曙猿一名)十始镜猴超科(Omomyoidea)十始镜猴科(Omomyidae)(未订亚科化石3属)十始镜猴亚科(Omomyinae)(化石19属)十猫人猴亚科(Ekgmowechashalinae)猫人猴的拉丁学名是美国达科他州的苏安族印第安语的音译,其意为猫人。(化石1属)十悬猴亚科(Anaptomorphinae)(化石16属)十小豚猴亚科(Microchoerinae)(化石4属)人猿次目(Anthropoidea)阔鼻下目(Platyrrhini)蛛猴超科(Ateloidea)蛛猴科(Atelidae)(现生9属,化石14属)卷尾猴科(Cebidae)(狨科,绢毛猴科)(现生7属,化石10属)狭鼻下目(Catarrhini)真狭鼻小目(Parvorder Eucatarrhini)人(人猿)超科(Hominoidea)十原康修尔猿科(Proconsulidae)十Proconsul(原康修尔猿)十Kamoyapithecus十Rangwapithecus十Limnopithecus(湖猿)长臂猿科(Hylobatidae)Hylobates(长臂猿)H.(Hylobates)H.(Symphalangus)(合趾猿)H.(Nomascus)H.(Bunopithecus)人科(Hominidae,霍米尼科、荷谟科)?十肯尼亚猿亚科(Kenyapithecinae)十非洲猿族(Tribe Afropithecini)十Afropithecus(非洲猿)?十Morotopithecus?十Heliopithecus?十Otavipithecus十Equatorius十肯尼亚猿族(Kenyapithecini)十Kenyapithecus(肯尼亚猿)十Griphopithecus十森林古猿亚科(Dryopithecinae)十Dryopithecus(森林古猿)十Lufengpithecus(禄丰古猿)十山猿亚科(Oreopithecinae)十Oreopithecus(山猿)猩猩亚科(Ponginae)Pongo(猩猩)十Sivapithecus(西瓦古猿)十Ankarapithecus(安卡拉古猿)十Gigantopithecus(巨猿)人亚科(Homininae,霍米尼亚科)大猩猩族(Gorillini)Gorella(大猩猩)人族(Hominini)十Sahelanthropus(萨赫勒人)十Orrorin(原初人、图根人)十Kenyanthropus(肯尼亚人)十Ardipithcus(地猿)十Australopithecus(南方古猿、南猿)十Paranthropus(傍人)Homo(人)人亚科分类位置未定(Hominini,in? certae sedis)Pan(黑猩猩)?十Graecopithecus(希腊古猿)?十Samburupithecus猴超科(Cercopithecoidea)猴科(Cercopithecidae)猴亚科(Cercopithecinae)猴族(Cercopithecini)(现生4属)狒狒族(Papionini)(现生5属2亚属,化石4属2亚属)疣猴亚科(Colobinae)(内含位置未定化石3属2亚属)疣猴亚族(Colobina)(现生2属2亚属,化石4属)叶猴亚族(Presbytina)现生4属6亚属)十维克多猴亚科(化石2属)十Victoriapithecus十Prohylobates始狭鼻小目(Parvorder Eocatarrhini)&树猿组&(&Dendropithecus?Group&)十Dendropithecus(树猿)十Micropithecus十Simiolus十Kalepithecus&?十Mabokopithecus&?十Nyanzapithecus&?十Turkanapithecus上猿科(Pliopithecidae)十上猿亚科(Pliopithecinae)十Pliopithecus(上猿)十克罗乌兹猿亚科(Crouzelinae)十Plesiopliopithecus(近上猿)包括十Crouzelia十Anapithecus十Laccopithecus(池猿)亚科不能确定(Subfamily indeterminate)十Dionysopithecus(醉猿)十Platodontopithecus(宽齿猿)十原上猿科(Propliopithecidae)十Propliopithecus(原上猿)包括十Aegyptopithecus(埃及猿)十Moeripithecus(莫湖猿)十副狭鼻猴下目(Infraorder Paracatarrhini)十副猿科(Parapithecidae)十副猿亚科(Parapithecinae)十Apidium(亚辟猴)十Parapithecus(副猿)包括十Simonsius(塞蒙斯猿)十夸特拉尼猿亚科(Qatraniinae)十Qatrania十Serapia十Arsinoea十亚科不能确定(Subfamily indeterminate)?十Biretia?十Algeripithecus?十Tabelia十渐新猿科十Oligopithecus(渐新猿)十Catopithecus人猿次目分类位置未定(Hyporder Anthropoidea,in? certae sedis)十Proteopithecus灵长目分类位置未定(Primates,incertae sedis)十Petrolemur(石猴)以上分类是根据德尔森、塔特赛尔、范考瑞和布鲁克斯(E.Delson,I.Tattersall,J.A.Van Courering & A.S.Brooks),2000年资料编定的。但其分类仅为多种意见中的一种,中国的许多灵长目化石的分类地位,归并的与原研究者意见不一。【古猿】fossil apes泛指除人科以外的各种化石猿类,甚至包括一些猴类化石的汉语俗名,不具有分类意义。来源于其属名的共同词尾pithec(希腊文猴字)的意译。曾用以命名森林古猿、西瓦古猿、拉玛古猿及人亚科的南方古猿。但不加古字的化石猿类及猴类的译名更多,在化石猴类中,疑猴(Amphipithecus)曾被译为双猿,其他尚有埃及猿、副猿、上猿、原上猿、山猿等。属于人猿类的有肯尼亚猿、巨猿等。对一些不带pithec词尾的猿猴类化石在中译时为了明确其归属亦加猴或猿字,如猴类化石中的邦唐猴,猿类中的原康修尔猿等。高等灵长类或化石猿猴类的化石自1856年第一次发现森林古猿化石起,已记载了近百个属约200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印巴次大陆、欧洲及中国云南、湖北、广西等地,其地质年代属渐新世至更新世。所发现的化石多为牙齿和颌骨碎片。猿类牙齿的特点是,有巨大的犬齿,并高出于其他牙齿,口闭合时,上、下犬齿互相交错,上颌的门齿与犬齿间和下颌的犬齿及前臼齿间有齿隙,用以容纳相对的上、下犬齿。门齿粗大,凿状。前臼齿的外齿尖明显大于内齿尖;下颌第一前臼齿由于外齿尖明显增大,内齿尖缺失或很小,呈扇形。整个齿列呈U字形排列,两侧大体平行。其主要代表有埃及渐新世的埃及猿(Aegyptopithecus)、原上猿(Propliopithecus);东非中新世的原康修尔猿(Proconsul)和旧大陆的森林古猿(Dryopithecus)、西瓦古猿(Sivapithecus),拉玛古猿(Ramapithecus),意大利上新世的山猿(Oreopithecus),以及中国和印巴次大陆的上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的巨猿(Gigantopithecus)。【类人猿】anthropoid又称大猿。现生猿类的通称。因其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接大猩猩近,其形态特征及身体结构均与人相近,故名。为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与猴类不同,无尾及颊囊,除长臂猿外亦无臀疣。其牙齿数目和结构,鼻子及耳壳的形状,眼睛的位置;复杂的大脑,盲肠蚓突,宽阔的胸廓和扁平的胸骨等均与人类相似;其他如血型,怀孕时间(7~9个月,一般每胎仅生一子),寿命(可达几十年)等也均与人类近似。但其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及臂行等特点又与人类有很大区别。现生猿类有生活在非洲中部、西部赤道附近地区的大猩猩(Gorilla gorilla)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及Pan paniscus)以及生活在亚洲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的猩猩(Pongo pygmaeus)和生活在亚洲热带地区包括中国海南岛及云南南部的长臂猿(Hylobates)。猩猩有1属1种,黑猩猩有1属2种,大猩猩可分为山地大猩猩(G?gorilla beringei)和低地大猩猩(G?gorilla gorilla)2亚种,长臂猿有1属4亚属8种。化石类人猿,生存于渐新世至更新世。中国南方更新世沉积物中曾多次发现长臂猿及猩猩化石。&灵长类【近猴类】Plesiadapiformes灵长目中平猴半目唯一的一个已绝灭的亚目。为灵长目的最原始类型,由平猴超科(Paromomyoidea)和近猴超科(Plesiadapoidea)近猴头骨组成。平猴类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晚白垩世至中始新世地层,欧洲晚古新世至中始新世地层亦有发现;近猴类化石发现于北美和欧洲中古新世至中始新世地层。近猴类适应于树栖生活,与真灵长半目的关系较远。头骨面颅前伸、吻长;脑颅较小,眼眶后缘略收缩,无眶后骨桥。在进化程度上,仅与有袋目的负鼠(Didelphis)相当。近猴类中的普尔加托尔猴(Puergatorius)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普尔加托里山及哈尔比齐山区的晚白垩世地层及早古新世地层,其臼齿略呈方形,每一侧有门齿3个,前臼齿4个;其余近猴类的牙齿均为近三角形,具钝尖3个,近猴复原图且门齿仅2枚、前臼齿仅3枚。近猴类具爪,适应于树栖攀缘生活。早期各类个体小,因未发现头后骨骼,仅知头长约3~4厘米。后期各类如近猴(Plesiadapis)重已达4~5千克。臼齿低冠,三楔式,下中门齿增大,平伸凿状。指(趾)端具爪而无指甲。尾长。至今已有约30余属化石被发现,其中平猴超科有2科21~24属,近猴超科有3科10~12属。近猴超科化石在中国山东昌乐县五图组屡有发现,有Asioplesiadapis(亚洲近猴)和Carpocristes(多脊猴)、Chronolestes(高辈猴)。近猴曾被译为更猴,不确。希腊词根&ples,plesio&作&近边&、&近来&解,而希腊词根&pleist&作&更多&解,因近猴类的特征,如牙齿、鼻孔等与后期灵长类差异较大,原始,故应采用近猴一名。【卷鼻猴类】Strepsirhini又称湿鼻猴类。灵长目中的一个亚目,包括狐猴及已绝灭的兔猴类。兔猴类头骨【兔猴类】Adapiformes灵长目真灵长半目卷鼻猴亚目中已完全绝灭的一个最原始的下目。化石发现于北美及欧亚大陆的古新世及始新世地层中,一部分可延至渐新世或中新世,至今已发现40余属。兔猴类个体较小,兔猴类臼模式图头骨和面部较短,双眼前视,眼眶后部有眶后骨桥封闭,四肢细长,尾长。牙齿齿列中无齿隙,门齿正常生长,犬齿小而呈獠牙状,臼齿方形,低冠,上臼齿的次尖发育。中国曾发现兔猴类化石,如广东南雄古新世地层中的短吻石猴、云南禄丰中新世地层中的厚齿中国兔猴等,也有人认为山西垣曲的黄河猴、任村猴和河南卢氏的卢氏猴也可能属于这一类。蓝田猴(Lantianius)曾被置入兔猴类,后被认为是偶蹄类双锥兽类(dichobunid)的牙齿。现生狐猴【狐猴类】Lemuroidea灵长目真灵长半目卷鼻猴亚目中较原始的一个下目。个体较小,有长尾,四肢较细弱,具五指(趾),第一指(趾)可与其他指(趾)对握。吻部及下颌较长。臼齿丘型、低冠。最早的化石见于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始新世地层,至今仍生活于热带丛林,马达加斯加岛上种类繁多。现代代表有狐猴(Lemur)、大狐猴(Indri)、懒猴(Loris)等。化石狐猴已发现14属。在中国尚未发现归属于狐猴次亚目的灵长类化石。【中国兔猴】Sinoadapis产自中国的中新世兔猴类。个体大。下P4高度臼齿化;下P4的长度比下臼齿的长度大;下臼齿短而宽,齿带只出现在齿冠的远中侧等特点区别于西瓦立克的两个属。目前有厚齿中国兔猴(Sinoadapis carnosus)和石灰中国兔猴(S.shihuibaensis)。前者材料为同一个体的P4?M2的左下颌和附M1?M3的右下颌,产于中国云南禄丰晚中新世褐煤层,是迄今已知兔猴科的最晚记录。【短吻石猴】Petrolemur brevirostre中国兔猴科一种小型狐猴形灵长类化石。仅发现带C?M3的左上颌碎块,发现于广东南雄油山大塘芋北西约1千米处,上古新统浓山组大塘芋段地层中。P1?2已消失;上犬齿齿跟粗壮;P3偏长,无原尖,代以一向后增强的内齿带;P4横宽,具后尖,原尖较发育,上臼齿前尖和后尖位置较接近,原尖后棱弱,具齿带后尖;小尖弱或无,前附尖发育,内齿带连续,M3不大,退化。对其分类位置尚有不同意见。【穴居似兔猴】Adapoides troglodytes发现于中国的小型兔猴。M2长2.65毫米,宽1.9毫米,M3长3.55毫米,宽1.8毫米。下臼齿缺下后附尖,但具有深的下臼齿后尖槽以及连接下原尖和下后尖的强大的脊,推测上臼齿具有典型兔猴的进步特征。化石为保存有M2?3的右下颌残块,产于江苏溧阳上黄的裂隙B的中始新世地层中。【卢氏猴】Lushius发现于中国的个体较大的兔猴类。上第四前臼齿较第一臼齿小,半臼齿化。上臼齿横长,舌面狭短,小尖较小,附尖不太发育;M1及M2有一中附尖;原尖远离齿冠舌面的边沿,后尖显著,但相对较小;第三上臼齿小于第一臼齿,较第二臼齿更小;臼齿釉质层有垂直向的细褶纹;齿带在唇面几乎不发育,但舌面部分则异常发育。化石为带有第四前臼齿及臼齿的左上颌骨断块,产于河南卢氏孟家坡的,上始新统卢氏组底部绿色泥灰岩中。目前仅有秦岭卢氏猴(Lushius qinlingensis)一种,原研究者将卢氏猴归属于眼镜猴类。【斯氏黄河猴】Hoanghonius stehlini特化的兔猴类,主要表现在上臼齿有发育的次尖和围尖,前脊直接与前尖内侧相连,前小尖前棱退化。上臼齿与其他黄河猴下齿列灵长类如此不同,下颊齿也相当特别。化石为保存有犬齿至下第三臼齿的左下颌骨,产于山西垣曲古城镇寨里村东土桥沟,河堤组寨里段中始新世晚期地层中,原研究者曾将其置于眼镜猴类。【任村猴】Rencunius产于河南渑池中始新世的兔猴类,与黄河猴关系较近。正模带M2?3的右下颌骨。M2?3通常比较短宽,M3尤为显著;M2三角座前后收缩,下前尖消失,仅存下前脊,连接下原尖和下后尖;下后尖有一明显的肋斜伸到三角座的中央,下次小尖相对唇位,与下内尖之间有较宽的&V&形谷,下次尖后棱较短。M3下次小尖末增大成叶,舌位,不大向后突出。产于河南渑池任村南2km上河中始新世晚期沙拉木仑期河堤组任村段上化石层。仅吴氏任村猴(R.wui)一种。【疑猴】Amphipithecus曾译双猴、双猿。分类位置未定的兔猴类化石,可能是狭鼻猴类的祖先类型。化石发现于缅甸邦唐山曼德勒以北约400千米的莫冈附近。晚始新世地层,距今约4000万~4400万年。发现的化石为带有两个前臼齿和一个臼齿的左下颌骨。下颌体较短、深而粗壮,颏孔位置高且向前移,下颌联合部短。前臼齿呈双尖型,下第一臼齿的下次小尖位置近中央,下前尖小,跟座大。其下颌骨及前臼齿具进步特征,与狭鼻猴类相似;其臼齿的某些特征与兔猴类(Adapiformes)和始镜猴(顽猴)类(Omomyidae)等相似。它们被认为是最进步的古近纪灵长类,可能为猴类或狭鼻猴类的祖先。曾据其词头amph译为双猴,但amph尚有个别的、可疑的、模糊不清等意,正确译法应为疑猴,示其分类位置不定。发现于同一山区的分类位置未定的另一灵长类化石是邦唐猴(Pondaungia)。化石为下颌碎块2块,带有下第邦唐猴右下颌碎块及m2?m3一臼齿及下第二臼齿;上颌骨碎块带有上第一及第二臼齿。化石风化破损严重,使鉴定不能很确切,仅以与原上猿的某些相似和地理位置而认为系最早的狭鼻猴类。直到20世纪70年代发现新的化石才得以确立其灵长类特点。靠近下后尖的小的下前尖为兔猴类和其他原猴类的典型特征,深而厚的下颌体、近等高的跟座和宽的三角座等均属狭鼻猴类的典型特征。已磨耗的上臼齿具有发育的次尖及不明显的齿带,显然是猴的特征。据此可以认为邦唐猴是古近纪最早的旧大陆猴类,也可能为狭鼻猴类的祖先类型。【直鼻猴类】Haplorhini又称干鼻猴类。灵长目真灵长半目中的一个亚目。包括眼镜猴和人猿两个下目,后一个下目又统称为猿猴类或高等灵长类。【眼镜猴类】Tarsioidea灵长目真灵长半目直鼻猴亚目中高度特化的较原始的一个下目。体较小,眼睛极大,彼此紧靠,现生眼镜猴直视前方。外耳亦大。尾长,后肢长,四肢的指(趾)细长,端部有肉垫。眼镜猴类栖居树上,善跳跃。现生代表仅眼镜猴(Tarsius),属3种,生活于东南亚菲律宾、印尼等地。化石类型构成始镜猴科(Omomyidae),分布于北美、欧洲及亚洲、非洲。化石最早发现于古新世地层,已发现近50个属。在江苏溧阳的中始新世地层发现始镜猴科(Omomyidae)的扬子大镜猴(Macrotarsius macrorhysis)化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正式报道了发现于江苏溧阳上黄的中华曙猴(Eosimias sinansis),1997年又报道了发现于山西垣曲&第一地点&的较完整曙猴的下颌骨(带有几乎所有的牙齿)&&世纪曙猴(Eosimias centennicus)。【长白亚洲镜猴】Asiomomys changbaicus产自吉林桦甸的始新世眼镜猴类。尺寸和形态与Omomys powayensis相近,P3单尖,二齿根;M2?3齿冠很低,长白亚洲镜猴右下颌骨侧视及嚼面视尖和脊都很低缓,三角座很低,前后特别短,三角座盆很狭小,下前尖发达,位于齿前缘中部;下后脊不完全;跟座盆开阔,非常浅;下次小尖小,前后压缩,下后脊靠近唇侧缘,下次凹很浅。产于桦甸盆地公郎头油母页岩矿区的中始新世地层中。【扬子大镜猴】Macrotarsius macrorhysis发现于中国的始镜猴类化石。其种名希腊文makros是长之意,希腊文rhyac是河流之意,此处指扬子江,P4比大镜猴属的其他种小,相对窄,具简单的下臼齿后尖。化石为单独的右P4(长2.65毫米,宽2.05毫米),产于江苏溧阳上黄中始新世地层中。【始新眼镜猴】Tarsius eocaenus发现于中国的眼镜猴类化石。比眼镜猴的其他种小。从上黄裂隙A和裂隙C中发现的始新始新眼镜猴臼齿嚼面视A.右M1; B.右M2世眼镜猴的单独的牙齿与现生眼镜猴完全一致。牙齿的解剖学特征可将始新眼镜猴、始镜猴类及非洲眼镜猴区别开。如始新眼镜猴的下臼齿具有位于三角尖舌侧边缘附近的台状的下前尖,连接内尖和下后尖的发达的内脊,内尖位于三角尖底部附近。化石为单独的右下M1(长1.65毫米,宽1.55毫米),产于江苏溧阳上黄中始新世地层中。【安徽双峰兽】Decoredon anhuiensis有争议的产自中国的眼镜猴类化石。个体甚小,单面高冠显著。P4的臼齿化程度高,前后两尖相等大小,完全分离。上臼齿宽,略呈长方形。U形脊的基部,尤其是后臂的舌侧段,向内侧收缩。化石为带有P1&M2的左上颌骨一段,产于安徽潜山黄铺张家属东150米处的中古新世地层中。【王河似悬猴兽】Anaptogale wanghoensis有争议的灵长类化石。P3与P4比上臼齿大,具有臼齿化程度相近,外侧只有高的前尖,无后尖,内侧原尖柱状,高冠,但低于前尖,U形脊较不发育。有的学者认为王河似悬猴兽(Anaptogale wanghoensis)是早期的灵长类,因为标本保存不是很好,出现了争论。化石为带有P3&M3的左上颌骨,产于安徽潜山黄铺汪大屋(71001),望虎墩组第1段中古新世(?)地层中。【曙猴】Eosimias又称始新猴、曙猿。生活于中始新世中期到晚期(约距今4500万~4000万年)的眼镜猴类化石。小型猴类,估计体重约100克。中华曙猴下颌化石分别以带第四下前臼齿及第一、第二下臼齿及其余牙槽的破碎下颌骨和带有全部牙齿的世纪曙猴下颌近完整下颌骨为代表。前者为1994年正式命名的中华曙猴(Eosimias sinensis),产出于江苏溧阳睡山的石灰岩裂隙B堆积中,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为中始新世中期;后者为1997年定名的世纪曙猴(Eosimias centennicus),产出于山西垣曲黄河岸附近的&第一地点&。该地层是研究已有70余年历史的世界知名的中始新世晚期标准剖面。曙猴以它牙齿上的诸多特点显示出与高等灵长类接近,如下颌联合短而深,下齿式:2?1?3?3。下门齿小而垂直生长;犬齿大于门齿和p2,而且突出,p2单根;p3?4中远侧短,与齿排方向倾斜(中根比远根更偏向舌侧)。m1?2下前尖尖锐,下后尖与膨大的下原尖远远地分离,下内尖位于下次尖和远端突出的下次小尖的水平位的中间。最后一个臼齿前半部分(三角座)宽于后半部分(跟座)。但曙猴的基本特征仍证明他属于早期的眼镜猴。由于晚期的眼镜猴已较特化,因此曙猴是向高等灵长类进化的最早的代表。【高等灵长类】Anthropoidea又称人猿类。灵长目真灵长半目直鼻亚目中的人猿次目的通称。包括阔鼻下目(Platyrrhini)、狭鼻猴下目(Catarrhini)和作为二者姐妹群的包括副猿科和渐新猿科的已绝灭的副狭鼻下目(Paracatarrhini)。【人猿类】Anthropoidex即高等灵长类,在灵长目的分类中为真灵长半目直鼻亚目中的一个次目(Hypoorder Anthropoidea)包括阔鼻下目(Infraorder Platyrrhini)、狭鼻下目(Inpraorder Catarrhini)和副狭鼻下目(Infraorder Paracatarrhini)。【阔鼻猴类】Platyrrhini灵长目直鼻猴亚目人猿次目中的一个下目。身长从16厘米到75厘米,尾长16~80厘米;有些种类有长而能缠绕的尾巴,具有辅助攀爬树木的作用。其鼻中隔宽阔,鼻孔向左右分开,故名。阔鼻猴因为仅分布于中南美洲故又称新大陆猴。因研究工作较少(化石研究更少)。根据颅骨结构,阔鼻猴颅骨具颧骨?顶骨连接、具三个前臼齿、无耳咽管。现生阔鼻猴下目仅包括蛛猴超科(Ateloidea)的蛛猴科(Atelidae)和卷尾猴科(Cebidae)两科,共16属70余种。蛛猴科包括蛛猴亚科(Atelinae)和僧面猴亚科(Pitheciinae),前者有蛛猴(Ateles)、绒毛蛛猴(Brachyteles)、绒毛猴(Lagothrix)、吼猴(Alouatta)4属;后者有僧面猴(萨基猴,Pithecia)、红背僧面猴(Chiropotes)、秃猴(Cacajao)、夜猴(Aotus)、伶猴(Callicebus)5属。卷尾猴科包括卷尾猴亚科(Cebinae)和狨亚科(Callitrichinae),前者有卷尾猴(悬猴,Cebus)、松鼠猴(Saimiri)2属,后者有狨(绢毛猴,Callithrix)、倭狨(Cebuella)、狮面猴(Leontopithecus)、柽柳猴(Leontocebus或Saguinus)、节尾猴(Callimico)5属。化石阔鼻猴也仅分布于加勒比诸岛及南美洲的新生代(晚渐新世至更新世)地层中,现已发现蛛猴亚科化石属4,僧面猴亚科化石属10,卷尾猴亚科化石属4,狨亚科化石属4,共21属。晚渐新世化石2属仅见于玻利维亚;中新世早期至中期化石6~7属,分布于阿根廷及智利南部;晚中新世以后,一些较接近现生属的化石约10属分布于哥伦比亚;更新世化石多发现于加勒比诸岛,如古巴、多米尼加、牙买加等。【副狭鼻猴类】Paracatarrhini人猿次目中已绝灭的一个下目,包括副猿科和渐新猿科。德尔松(E.Delson)基于副猿的诸多特征介于阔鼻猴及狭鼻猴之间,于1977年用于副猿科及原归于狭鼻猴类中的一些古老成员。后将所知较少的渐新猿类亦归入此类。【副猿】Parapithecus又译傍猿。猿猴类最早的代表。曾被认为是旧大陆猴的最早代表;现在认为副猿类是高等灵长类的最早代表,但与阔鼻猴及狭鼻猴有共同的祖先。包括自1907年起,采自埃及法雍的渐新世地层上部的弗拉斯副猿(Parapithecus fraasi)、法雍亚辟猿(Apidium phiomense)和塞蒙斯猿(Simonsius)及1981的一个新属&&夸特拉尼猿(Qatrania)。夸特拉尼猿距今约3500万年,比其稍晚为穆斯塔法亚辟猿(A?moustafai),发现于地层中部副猿臼齿模式图,其余化石发现于上部,均属于早渐新世。包括以上4属,在埃及法雍地区及阿尔及利亚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地层中共发现化石9属12种构成副猿科。副猿类个体较小,头小,最小的夸特拉尼猿重约300克,最大的塞蒙斯猿大约重1800克。P. grangeri脑量约11.4厘米3。臼齿齿冠较高,具低而圆的齿尖。臼齿紧密排列,门齿垂直着生、调漆刀状,犬齿稍突出而粗壮,前臼齿3枚(与阔鼻猴类相同)。嗅叶退化,但视觉敏锐。不同个体间牙齿的大小不同表明它们可能有性别差异。眶后骨壁封闭。副猿科与渐新猿科共同组成副狭鼻猴下目(Paracatarrhini),为猿猴类早期代表,与阔鼻猴和狭鼻猴为并列的傍支。【渐新猿类】Oligopithecidae灵长目副狭鼻下目中的一个科&&渐新猿科仅包括渐新猿(Oligopithecus)和小猫咪猿(Catopithecus)。渐新猿类前臼齿数目减少,齿式为2&1&2&3,上犬齿对着下第三前臼齿等方面与早期狭鼻类接近,但头骨及牙齿等的大小,渐新猿渐新猿上齿列(a)及下齿列(b)及雄性c1、p3(c)与雌性c1、p3(b)比较小于任何现生狭鼻类而接近现生阔鼻类。估计体重在600~1000克之间,与现代中南美洲的阔鼻类松鼠猴接近。渐新猿的化石材料为一个带有犬齿,3个前臼齿及m1和m2的残破的下颌骨,1961年发现于埃及法尤姆(法雍)始新世晚期地层,约距今34百万~35.1百万年,小猫咪猿发现于同一地点,约距今35.6百万~35.9百万年,化石为一较完整的头骨。1990年在阿曼也发现了一些渐新猿的散碎化石。有些人认为在亚洲发现的一些灵长类化石也属于渐新猿类,包括在中国山西始新世地层中的黄河猴、任村猴(Rencunius)和泰国晚始新世的Wailekia。【狭鼻猴类】Catarrhini灵长目直鼻猴(干鼻猴)亚目人猿次目中的一个下目。因其鼻中隔狭窄,鼻孔开向下方,故名。曾被称为类人猿亚目或猿猴亚目。狭鼻类被分为两类:一类为由上猿(Pliopithecus)和原上猿(Propliopithecus)代表的上猿科和原上猿科及包括树猿(Dendropithecus)在内的一些生活于非洲及南亚早、中中新世的小型非人亦非猴的猿类组成的始狭鼻小目(Eocatarrhini);另一类为由人超科和猴超科组成的真狭鼻小目。狭鼻类化石在中国已发现的有:①上猿科的占祥上猿(Pliopithecus zhanxiangi)、粗壮池猿(Laccopithecus robustus)和双沟醉猿(Dionysopithecus shuangouensis)、江淮宽齿猿(Platodontopithecus jianghuaiensis)。后二者有些学者认为应属原康修尔猿科;②人科森林古猿亚科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禄丰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③人科猩猩亚科的开远西瓦古猿(Sivapithecus kaiyuanensis)、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及长臂猿亚科的长臂猿(Hylobates);④猴亚科中的化石种类有更新世的猕猴(Macaca)、狒狒(Procynocephalus);⑤疣猴亚科有更新世的仰鼻猴属(Pygathrix)的金丝猴亚属[Pygathrix (Rhinopihecus)]和早全新世的叶猴(Presbytis);⑥人科人亚科化石包括了人属(Homo)中的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阶段的化石。【始狭鼻猴类】Eocatarrhini灵长目真灵长半目直鼻亚目人猿次目狭鼻下目中的一个小目&&始狭鼻小目(Parvorder Eocatarrhini)。包括上猿科(Pliopithecidae)、原上猿科(Propliopithecidae),以及曾被一些人归属长臂猿类的树猿类(Dendropithecus?Group)的一些小型猿类。始狭鼻类是狭鼻类进化早期的一个侧支。【原上猿】Propliopithecus最早的狭鼻猴类化石。1908年采自埃及法雍附近,距今约2800万~3500万年的渐新世地层并于1910年建立二属二种:海克尔氏原上猿(Propliopithecus haeckeli)及马克格拉夫氏莫湖猿(Moeripithecus markgrafi)。1965年于同一地点发现若干化石,建立了另二属二种:连接埃及猿(Aegyptopithecus zeuxis)和腕攀风神猿(Aeolopithecus chirobates)。后来陆续发现保存较完整和较好化石,包括埃及猿头骨正视及侧视海克尔原上猿右下齿列侧视及嚼面视头骨及下颌骨。现在将其归并为原上猿一属。原上猿体形近似现代长臂猿,约如较大之猫。吻部狭而前突,如犬;脑颅小于面颅,前脑膨大,嗅叶相对较小。眶后骨壁未完全闭合。臼齿低冠、具钝圆的低齿尖,前臼齿拉长,白齿大小自前向后递增,犬齿硕大,门齿垂直着生。四肢较强壮,后肢较前肢长。有尾。行动时可以攀爬、跳跃,亦可四足屈肘行走。树栖或林栖。其头骨近似于猴类,其牙齿特征有些与后期的猿类相似。被视为狭鼻猴类和猿类的祖先。最初将其与发现于欧洲的中新世上猿类组成上猿科,近来已新建与上猿科并列的原上猿科(仅1属4~5种)。但也有人仍视其为不同的二属,即原上猿与埃及猿。【上猿类】Pliopithecidae又称上新猿类。中?晚中新世广布于欧亚大陆的小到中等大小的狭鼻类。在灵长目分类中是始狭鼻小目中的一个科。上猿科与众多非洲猿类无明显的系统关系。身体大小似长臂猿。上猿类的牙齿特征很原始。包括门齿高冠,窄小,细弱,呈片上猿右上臼齿及左下臼齿状。但门齿中央偏上,唇舌方向平坦,窄而尖。门齿上侧缘不对称,高,宽。P3冠面缺乏真正的扇面形态,长而窄的下臼齿一般保存有下前尖和排列倾斜的中央尖,倾斜的冠状斜脊类似三角座。大多数上猿的P4和下臼齿经常有长而窄的较大的前凹和中央凹,唇侧齿带发育。大多数种类牙齿大小接近于长臂猿,但下颌骨通常更大,上前臼齿和臼齿趋向于宽而短。前臼齿齿尖变形,靠唇侧变形更显著。上臼齿通常有发达的舌侧齿带层状,唇侧齿带或齿柱发育一般。上臼齿一般缺乏上次尖和后尖之间的远端横脊,但有一个脊连接上次尖与后尖或斜脊。上猿科包括6~7属13种,欧洲有9种,中国有4种。其中上猿属(Pliopithecus)共有5个种,欧洲有4个种,中国有一个种;此外,除原上猿外,欧洲还有另外3个属5个种;中国有3个属3个种,即粗壮池猿、双沟醉猿、江淮宽齿猿,曾被置于不同的分类位置,如曾置于长臂猿类之中,现在基于牙齿和头后骨骼的特征(如长骨)等,将其与上猿类置于同一小目中。【占祥上猿】Pliopithecus zhanxiangi大型上猿类,头骨和牙齿特征相当于白眉长臂猿。从M1到M3尺寸递增,上犬齿相对低冠和粗壮,上颊齿很宽并有发育的齿带,上下颊齿的咬合面有发育的次生皱纹。头骨标本中,蝶骨大翼上的卵圆孔前缘位于蝶骨体的范围内而不像许多高等灵长类一样位于球状面上。近中缘由岩部支撑。化石材料为左M2和I具变形的部分头骨,附部分牙齿和颌骨产于宁夏同心丁家二沟中中新世地层中。【粗壮池猿】Laccopithecus robustus可能归于上猿类。面部与欧洲的上猿和现代长臂猿类相似,面部较宽,吻部较短,眶边缘稍突起,有发育的眶上圆枕。上门齿与多数新近纪长臂猿类一样呈抹刀状,有发育的舌齿带。上前臼齿的基本构造与上猿的相似,但是粗壮池猿的上前臼齿与臼齿相比,显得比例较大。上臼齿近方形,原尖和次尖的位置与Micropithecus一样更靠近舌侧,但是,池猿的上臼齿舌侧比较突起而使臼齿的轮廓呈方形。材料有90件,包括上下颌骨14件,齿列8件,单牙67枚,不完整头骨1个,产于禄丰石灰坝晚中新世约800万年前地层中。原研究者归之于长臂猿类。【宽齿猿】Platodontopithecus原作者认为是中新世长臂猿类。臼齿低冠,M3的咬合面有皱纹;上臼齿颊舌径大于近中、远中径,M1指数大于130,上臼齿舌、颊侧、下臼齿颊侧,下臼齿颊侧有发达的齿带。较云南的禄丰古猿和开远古猿的釉质层厚度薄,牙齿小,下臼齿咬合面形态看不出Y形沟。江淮宽齿猿的形态与非洲的树猿亚科(Dryopithecinae)化石有相似之处故近来有人将其改隶上猿类。产于江苏泗洪天岗湖公社松林庄北约1华里的中新世地层中,仅有一种江淮宽齿猿(Platodontopithecus jianghuaiensis)。【醉猿】Dionysopithecus亚洲中新世的上猿。个体小于树猿(Dendropithecus)。M2>M1>M3,第一、二臼齿近方形,结构较简单;三角座上的三尖丘形,彼此远离,由低长而显著的脊相连,三角凹深;次尖低,小于原尖,位置近舌侧;前窝小;齿带较树猿及上猿者弱,外齿带近于缺失;M3无后尖,次尖退化,位置向外,成为两列串珠状尖。醉猿比上猿个体小,牙齿不显得横宽,纹饰简单,齿带弱,内齿带可以和次尖清楚地分开,齿尖更呈丘形,三角凹深,次尖相对更小。双沟醉猿化石为一残破的左上颌骨,保留有M1&M3,其中M2前内侧齿带缺失,产于江苏泗洪王集松林村东南1华里晚中新世地层中,仅有一种:双沟醉猿(Dionysopithecus shuangouensis)。原作者归于长臂猿类。【树猿类】Dendropithecus Group一些小型的早?中中新世(约距今22~14Ma间)狭鼻猴类化石,其特征介于上猿和现生狭鼻类之间。化石主要发现于东非(肯尼亚及附近),巴基斯坦也有发现。共8属12种。由于化石发现较少而不完整,目前研究不够,暂时构成一个非正式的类群,大约相当于科(Family),与上猿科,原上猿科共同列入始狭鼻小目。【树猿】Dendropithecus灵长目狭鼻下目始狭鼻小目树猿类的代表属。只有一个种Dendropithecus macinnesi。中新世小型狭鼻类,曾被误认为湖猿(Limnopithecus)的一种。产于非洲肯尼亚的鲁辛加岛、姆夫旺加诺岛、卡龙古、松戈尔和科鲁的早中新世地层,包括上、下颌骨和全部牙齿。其头后骨骼与中南美洲蛛猴非常相似。牙齿大小与长臂(含趾)猴相似,门齿高冠,中央强烈收缩;雌雄犬齿性别差异显著,雄性犬齿呈刀片状;下第三前臼齿像长臂猿一样呈扇状。下臼齿主要的5个齿尖环绕齿冠外围由封闭的大型脊连接。下臼齿颊部的齿带不均匀发育,但上臼齿舌侧齿带非常发育。上臼齿冠面有三角座和小的次尖。上第三臼齿缩减。上腭窄长,上颌窦发育,身体和颌骨愈合部强壮。齿式2∶1∶2∶3。【真狭鼻类】Eucatarrhini灵长目直鼻亚目人猿次目狭鼻下目的一个小目,包括现生和化石猿类和人在内的人猿超科(Hominoidea)以及现生和化石猴类的猴超科(Cercopithecoidea)。最早的真狭鼻猴类是晚渐新世到中中新世早期的原康修尔猿类。【猴超科】Cercopithecoidea灵长目直鼻猴亚目人猿次目(Hyporder Anthropoidea)狭鼻下目(Infraorder Catarrhini)真狭鼻小目(Parrorder Euprimates)中两个超科之一(另一为人超科)。猴超科的现生种及化石种分布于亚洲及非洲,化石种类亦分布于欧洲,故又称旧大陆猴。猴超科具长尾或短尾,有臀疣,吻短,双目前视,脑颅较大、大脑发达且具沟回、脑重约75~125克。大指(趾)与其他4指可对握,指(趾)端有指甲。成年雌兽有月经周期,单子宫、盘状胎盘。林栖或地栖,昼间活动。猴超科由猴科的猴亚科(现生11属2亚属,化石4属2亚属)、疣猴亚科(现生6属8亚属,化石4属)和已绝灭的维多利亚猴亚科的化石(2属)组成。【蓝田金丝猴】Rhinopithecus lantianensis化石鉴定特征为下颌支与下颌体垂直,冠状突略向后弯,齿尖起伏较大等显示了金丝猴的一般性质。上犬齿远中侧齿冠基部有破损,齿冠形态侧扁,从颊侧观呈新月形。近中侧有一近中沟,远中缘锐利。下犬齿基本上是锥形。近中舌侧有一浅沟,远中侧有一小的跟座。下臼齿磨耗重,舌侧起伏大,较深的中舌凹,其深度不超过中央窝,中颊裂不太宽,m3有第六尖。m1、m2的远中宽大于近中宽,三角座的近中远中长短于跟座的长。下颌体较高,下颌支由m3后缘开始升起,前缘近于垂直,冠状突略向后弯,下颌支切迹深。产于陕西蓝田公王岭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古人类【人超科】Hominoidea又称人猿超科。灵长目真灵长半目直鼻猴亚目人猿次(亚)目狭鼻下目真狭鼻小目中的一个超科,包括原康修尔猿科(化石4属)、长臂猿科(1属4亚属)和人科。人科包括肯尼亚猿亚科、森林古猿亚科、山猿亚科、猩猩亚科和人亚科,另有未定科的黑猩猩和希腊古猿等化石2属。【原康修尔猿】Proconsul人猿超科原康修尔猿科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1931年,在东非肯尼亚发现两种这类化石,Proconsul major和Proconsul nyanzae。时代为早中新世,距今1800万年前。复原后,推算这类猿的体重约为11千克,脑量约为167.3毫升,比现生猿类都大。1965年西蒙斯(Simons,E.L.)和皮尔比姆(Pilbeam,D.)将这类化石作为森林古猿属的原康修尔猿亚属,包括三个种,即Dryopithecus(P.) africanus(小型种);Dryopithecus(P.)Dryopithecus(P.) major.(大型种)。1969年皮尔比原康修尔猿头骨正面视姆对这些化石研究后提出森林古猿(原康修尔猿)大型种可能是非洲现生大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原康修尔猿)小型种,可能是非洲现生黑猩猩的祖先。近年来有人对原康修尔猿、西瓦古猿和森林古猿牙齿釉质层厚度的研究发现,原来一直以为原康修尔猿牙齿釉质层较薄,并用来区分于另外两类,而实际上是其较厚,因其在齿尖磨耗早期便进入齿质,进入的程度很大,与森林古猿和西瓦古猿类不同;另外其牙尖和颌骨也有些性状与森林古猿和西瓦古猿不同。所以有人指出森林古猿与中新世的人猿超科成员,如与肯尼亚古猿(Kenyapithecus)具有一些共同的性状,而与原康修尔猿无关,暗示原康修尔猿不应归属森林古猿,主张把其提升为单独一属。但有人仍持传统的观点,还认为原康修尔猿与森林古猿有关。所以现今仍常被指为是森林古猿的一个亚属。【人科】Hominidae灵长目人猿次目狭鼻下目真狭鼻小目人(人猿)超科中的一个科,包括肯尼亚猿亚科、森林古猿亚科、山猿亚科、猩猩亚科和人亚科。因本科包括了猿类及人类,有人建议中文音译为霍米尼科,同样人亚科中也包括大猩猩故建议改为霍米尼亚科,与原康修尔猿科及长臂猿科共同组成人(人猿)超科。非洲猿正型标本头骨正面视【非洲猿】Afropithecus人科肯尼亚猿亚科非洲猿族的古猿化石。1985年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的Kalodirr中新世地点发现的,化石材料共45件,包括头骨、上下颌骨和单个牙齿。与其他地点中新世古猿化石比较,研究者认为与较早的埃及古猿具有共同的原始性状,与较晚的肯尼亚古猿也有共同的性状,可能表示其亲缘关系。【肯尼亚猿】Kenyapithecus人科肯尼亚猿亚科肯尼亚猿族的代表。1961年发现于肯尼亚的特南堡,化石材料是上颌骨破片。1962年定名为威克肯尼亚猿(K.wickeria)。与非洲西瓦古猿(Sivapithecus africanus)上颌比较认为标本较为相似,但为不同种。1967年重新鉴定了非洲西瓦古猿,归入肯尼亚古猿第二个种(Kenyapithecus africanus)。以后又在Maboko岛进行多年的发掘,获得34颗牙齿和一段尺骨近端;另外还有一变形但较完整的下颌。根据这些材料,研究者认为K.wickeri与Sivapithecus的关系远比与K.africanus为密切。【森林古猿】Dryopithecus灵长目人科森林古猿亚科化石猿类的森林古猿头骨(西班牙)一属。曾被认为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化石于1856年发现于法国的中新统,为带有牙齿的下颌骨碎块,因岩层中同时发现槲树叶化石而得名,故又译为槲猿或林猿。此后在欧、亚、非洲的中新统至上新统中发现不少类似化石,森林古猿的牙齿及四肢的特征介于猿类与人类之间。犬齿小于猿类而大于人类,下前臼齿与下犬齿间具小的齿隙。其第一前臼齿呈扇形,臼齿前后径较大,臼齿从前向后逐渐增大,下臼齿具五个齿尖等均与人类不同;但下门齿较小较薄,向前倾斜度小,下颌联合外无猿板,臼齿咬合面皱纹远不如现生猿类发达等与猿类不同。森林古猿的四肢,既没有适应臂行的特征也没有适应于直立行走的特征,介于现代猿类及人类之间。过去根据已发现的零星牙齿及下颌骨碎块等化石,建立了28属50余种,后趋向于归属森林古猿属的森林古猿、西瓦古猿(Sivapithecus)、原康修尔猿(Proconsul)三亚属,有些又被归入拉玛古猿。中国曾发现开远森林古猿(D?kaiyuanensis),但其中有些应属西瓦古猿。【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产自甘肃省武都县农家沟晚中新世紫红色砂质泥岩层的小型森林古猿。臼齿列长约28毫米,p4较长(宽/长=90%),p3短(宽/长=69%),并有短而横置的跟座。m3窄长。标本为附有完整齿列的左下颌骨体及下部的1/3段上升枝,和p4之前的右下颌骨体。颌骨体中等粗壮,颊肌沟宽大,颏孔后有一肌痕突起。这些特征都说明其咬肌及相应的支持结构特别发育。颌骨联合部内侧较陡,具2条发育中等的圆枕及一个颏舌肌窝,时代可与欧洲的Turolian,印巴接壤的西瓦利克山区的Nagri带和中国云南禄丰古猿的时代相近。有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一种。【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发现于中国的人科森林古猿亚科的古猿化石。生存的地质时代为晚中新世,距今约800万年前。化石发现地点位于云南禄丰城北庙山坡石灰坝褐煤地层中,最早化石发现于1975年。古猿化石计有:颅骨5个、下颌骨10个,颅骨破片6件、上、下颌破片41件,上、下齿列29件,单个牙齿650枚,指骨2根,禄丰古猿以及肩胛骨和锁骨各一块。禄丰古猿雌性个体颅骨的主要特征是形态比较纤细,尺寸也较小。颞脊较弱,左右分离呈弧形,颅骨不具矢状脊或极其微弱,枕外隆凸很小,面部比较窄眶上脊很弱,左右分开,其间隔有宽阔而凹的眉间区,颧骨浅,额蝶突较狭窄。犬齿小,犬齿轭不显著,犬齿窝浅。禄丰古猿雄性标本显示出与雌性的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强烈突起的&V&字形的颞脊和矢状嵴。面部短而宽,整个面部带有向上翘起的上颌前部,颧弓明显向外张开。犬齿大且明显突出于齿列平面,出现显著的犬齿轭。研究后认为禄丰古猿在形态上表现出同种性双形的性质,它们是同一个种的雌雄个体,先订为禄丰西瓦古猿(Sivapithecus lufengensis)。在1987年研究者认为禄丰西瓦古猿与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标本存在明显的不同,把禄丰的标本修订为禄丰古猿属禄丰种(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它们可能是向南方古猿和非洲猿类方向进化的一种类型,或与之接近的类型。【山猿】Oreopithecus人科山猿亚科化石猿类的一属,是目前已发现的猿类化石中山猿骨骼复原图及头骨各部分骨骼保存最完整的代表。1869年发现于意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纳的晚上新世(距今约1200万年,相当于现在欧洲地层表的晚中新世)地层中,1872年定名为山猿(Oreopithecus),以后陆续有所发现。1915年起建立山猿科,20世纪50年代在意大利巴希尼洛的最晚中新世的土洛里期(Turolian)褐煤层中发现了大量化石,除牙齿、头骨、上下颌骨外,尚有部分体骨;1958年在巴希尼洛发现完整青年雄性骨架一具,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山猿的一些特征,如脑容量较大(300~500毫升),髋骨较宽等,以及齿尖排列和其他一些骨骼特征与猿类接近;而无齿隙,颅顶较圆及牙齿长度比例等又与人接近;但左右齿列相互平行呈U形,下前臼齿有跟座及其他骨骼特征又与猴类接近。目前多认为它应属人猿超科人科中的一个亚科,这个亚科只有山猿一属。【西瓦古猿】Sivapithecus人科猩猩亚科古猿化石。1910年发现西瓦古猿臼齿模式图于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处的西瓦利克山区。西瓦古猿总体上骨骼较粗壮,以矢状嵴发育、面部较宽、颧弓较张开、犬齿大而高、下颌齿弓近于&U&形为特征。西瓦古猿有印度西瓦古猿(S?indicus)、西瓦西瓦古猿(S?sivalensis)、达尔文西瓦古猿(S?darweni)和梅特西瓦古猿(S?meteai)。1965年归并,组成森林古猿的一个亚属,名为西瓦古猿。1977年认为西瓦古猿是一个独立的属。现在认为它代表雄性个体,拉玛古猿代表雌性个体,因西瓦古猿命名在先(1910),拉玛古猿命名在后(1934),将拉玛古猿作为同物异名而予以废弃,并入西瓦古猿。【拉玛古猿】Ramapithecus西瓦古猿的同义名,也译为腊玛古猿。生存于距今700万~1400万年以前的古猿。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G?E?Lewis)发现于印巴接壤的西瓦立克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地层中,1934年将带牙齿的上颌骨碎块命名为短吻拉玛古猿(Ramapithecus brevirostris),带牙齿的下颌骨命名为布拉玛猿(Bramapithecus),并认为它们应属人科,为现代人的远祖。拉玛古猿的属型种为旁遮普拉玛古猿(R?punjabicus)。拉玛古猿面部较短、下颌短小,突颌不明显;门齿、犬齿和前臼齿较小,拉玛古猿无齿隙,整个齿弓两侧向后张开,似抛物线状;牙齿咬合面皱纹简单,第三臼齿小于第一、二臼齿,门齿向前的倾斜度中等,两足行走。估计身高约1米稍多,体重约20千克,脑量可能在300毫升左右。根据伴生动物群及其牙齿特征,它们是热带茂密森林边缘空地的素食者。由于目前发现的伴生动物化石材料少而零星,以上推测尚待更多的材料证明。一般估计人类最早从猿系统分离出来大约在距今700万年前。而拉玛古猿时代太早,因而不是最早人科成员。另外,化石地点和化石材料的增多,发现只要有拉玛古猿的化石,同时也会有西瓦古猿,甚至在同一层位中两种化石同时存在,两者在形态性状的许多方面没有重大差别。于是1979年提出拉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应是同一类型的雌雄个体,并入西瓦古猿属,近十年来,对原来被认为是拉玛古猿类型的各地点的古猿化石研究,发现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别,不能都归一属。如肯尼亚猿,希腊的奥郎诺古猿也应认为是与西瓦古猿不同的属,匈牙利的鲁达古猿,其形态介于西瓦古猿类与森林古猿类之间,有的人主张作为单独一属,更多的人把其归入森林古猿属。现在认为西瓦古猿可能是猩猩的远祖。【巨猿】Gigantopithecus灵长目人超科人科猩猩亚科的一个属,亦有人认为应属于人亚科。是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G?H?R?von Koenigswald)根据购自香港中药店的巨大灵长类下第三臼齿而命名的,后来又陆续在香港、广州购得数颗牙齿。巨猿牙齿巨大,约相当于现代人的两倍。由于化石稀少,所以当时有人认为它属于人亚科,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的直接祖先。1955年以来在广西(柳城、大新、武鸣、巴马)及湖北(建始)的早&中更新世的洞穴堆积中已发掘到下颌骨三个、牙齿千余颗,基本上全部属于巨猿属中的一个种&&步氏巨猿(G?blacki)。巨猿下颌及牙齿巨大,其特征介于猿与人之间,牙齿有向高冠发展的趋势。由于迄今未发现体骨,所以其身高及体重无法确定。目前一般认为它是灵长目演化中的一个极特化的旁枝,它的早期代表与直立人共生,因此不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同时尚未发现巨猿制造的工具,因此倾向于认为它们是猿类。除中国以外,1967年后在印度距今约900万~600万年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了巨猿的下颌骨等化石被命名为比拉斯布尔巨猿(G?bilaspurensis=G. giganteus)。中国已发现的巨猿化石分属于更新世的早期和中期。柳城巨猿约生活于约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湖北的巨猿稍晚些。武鸣及巴马的巨猿则可能延至中更新世。有人曾估计巨猿身高约2?74米,体重约272千克,此外,在印尼及越南也报道过与巨猿很相似的零星牙齿化石。至今发现最多的是在中国,可惜尚无其他骨骼成分被发现。巨猿下颌骨【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简称南猿。日文译为猿人。南方古猿类之一属。1924年发现于南非的汤恩附近,为一幼童头骨化石,命名为非洲南猿。其颅底的枕骨大孔位置已移至近颅底中央部;骨盆比猿类宽,已能直立行走;体高约120~130厘米,估计平均体重约25千克左右;脑容量平均不到450毫升,脑的顶叶已扩大,可能具有原始的语言能力;额部低平,眉嵴粗壮;门齿较现代人略小,无齿隙,齿弓呈抛物线形,牙冠面磨蚀成均匀平整的平面。生活于较干燥而宽阔的草原地带;杂食性,而食肉稍多,动作较灵巧,已能使用天然工具。自1924年后,在非洲及亚洲发现了十余处化石地点,发现分属350余个体的化石逾千件。古人类学家曾据以建立南方古猿、迩人、傍人、东非人等属。目前多认为所有化石归为南方古猿1属9种按发现的先后顺序为:①非洲南猿以达特发现的非洲南猿为代表,并包括普罗美修斯南猿(A?prometheus)和德兰士瓦迩人(Plesianthropus transvaalensis)。②粗壮南猿以粗壮傍人为代表,并包括巨齿傍人等。③鲍氏南猿以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为代表。④阿法南猿,&露西&为代表,⑤埃塞俄比亚南猿;⑥始祖南猿;⑦湖畔南猿;⑧羚羊河南猿;⑨惊异南猿,至今南方古猿复原像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南非及东非,在乍得的发现使其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在其他地方的发现均尚未能确认为真正的南方古猿化石。也作为南方古猿类的泛称,有人称之为前人,生活于上新世到更新世中期(距今约100万~500万年前)。南方古猿类的基本特征是两足直立行走和能使用天然工具,曾被认为是人类进化最早期阶段的唯一代表。并一般的将始祖种与湖畔种称为早期南猿,还将东非若干地点的400万年前的散非洲南猿(汤恩小孩)模式标本复原图碎化石也视为尚不能确定的早期人类化石(包括南方古猿和其他可能的类别)。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关于早于4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化石屡有报道(已有600万~700万年)。至今已将前人的范畴从南方古猿单一的属,扩大为同时存在于东非的若干能直立行走的&前人&的属。这些化石与早期南猿化石代表了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最早期的主干和侧支。据现有证据,晚于300万年的晚期南猿(包括粗壮型南猿或傍人)是人类进化早期阶段的代表,而且其最晚期的属种已与人类进化第二阶段的猿人同时生存,并最终绝灭成为人类进化中的旁支。【前人】praeanthropus尚无确切科学定义的普通名词。在人类起源与进化学说的论述中泛指能制造工具的人属(Homo)出现前的已能两足直立行走并能使用天然工具的人亚科(Homininae)人族中的属、种。过去常将前人与南方古猿视为相等的概念。经过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非洲的新发现,前人将包括地猿、肯尼亚人、原初人(图根人)、萨赫勒人等诸多生物属,生活于距今7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到距今2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初期或晚上新世末期这一时间阶段。【萨赫勒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可能的人科早期成员(前人)。日在乍得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乍得湖东北部的萨赫勒地区的托罗斯?美纳拉地点,由法国?乍得联合考察队发现了人类化石。化石为一个较完整的颅骨和下颌骨,并有三颗牙齿。化石特征表明它有接近人类的进步特征,如犬齿小,磨蚀面在其尖部,臼齿釉质层厚度中等,无齿隙,枕骨大孔位置靠前,面部鼻下的突颌退缩等;乍得萨赫勒人同时化石上也表现出接近黑猩猩的原始特征,如脑量小(320~380立方厘米),枕骨底部分叉等。根据同时发现的动物化石推断其生存时代为距今约700万年的晚中新世。研究者认为它可能是人与黑猩猩之间的共同祖先。这一发现将人类起源时间向前推进了约100多万年,从东非峡谷向西移了2500千米。再考虑到不久前已发现的羚羊河南方古猿和1960年在Koro?Toro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明中部非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由于化石材料较少,未发现骨盆及腿骨,趾骨,对其能否真正两足行走尚研究不够。众多古人类学家看法不一。【图根原初人】Orrorin tugenensis简称图根人。人科的早期成员(前人)。化石发现于非洲肯尼亚中部裂谷省巴林戈湖西图根山区距今约6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卢凯诺组(Lukeino Fm)。共发现13件化石,除1件发现于1975年外,其余都是月间发现的。化石至少属于5个个体。分散在4个地点,但主要地点是Kapsomin,发现10件标本。其余3个地点是Cheboit、Kapcheberek和Aragai,各发现1件标本。化石材料包括1枚下臼齿、1枚下第4前臼齿、1枚上内侧门齿、1枚上臼齿、1枚上左侧第3臼齿、1枚上右第3臼齿、2块下颌残片、1块手指骨、1根左股骨、1块右肱骨骨干、1块左股骨近端和1块右股骨近端。属名(Orrorin)在图根语中的意思是&Original man&(最初的人)。种名来自发现化石材料的图根山。图根人的臼齿比南方古猿类的臼齿小,在大小上更近于地猿的臼齿。上门齿和犬齿以及下前臼齿不那么像人科而更像猿的,在形态上更接近雌性黑猩猩的牙齿。臼齿釉质厚,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下颌体相对较深,在人科中与较晚的人科成员相比是一个古老的特征,相图根原初人化石对于身体大小而言,小的图根人牙齿,可能为原始特征,是从非洲猿和人科的共同祖先遗传(继承)下来的,而且保留在人科世系中。照此南方古猿类可能是已经进行性地发展了巨型齿(megadonty)和相对小的身体。颅后骨骼特征暗示了图根人在地上已经适应习惯性的或者甚至是专门的两足行走。图根人的股骨(AL288.1)比肱骨大1.5倍,在大小上可能相当于一个雌性普通黑猩猩,表明这个人类祖先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大。根据上述齿系和颅后骨骼的形态特征,研究者认为图根人属于存在于600万年前的人科系统,这证实了人和猿的分化发生于600万年前,可能在900万年和700万年之间的假说。早期人类及早期南猿概览类型发现地点国别首次发现年代距今年代学名或曾用名主要化石早期人类扁脸人图尔卡纳湖西岸Lomekwi和Topernawi肯尼亚1999(1998,一件)350万年扁脸肯尼亚人Kenyanthropu platyops较完整头骨及上颌骨图根人巴林戈湖西岸图根山地4个地点肯尼亚2000(1975,一件)600万年图根原初人Orrorin tugenensis上颌骨、牙齿、肢骨等共19件萨赫勒人乍得北部朱拉卜沙漠以北Toros?Menalla地点乍得2001600万~700万年乍得萨赫勒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近完整头骨、牙齿、下颌等六件科罗托罗地区,Yayo(Koro?Toro)乍得1960早&中更新世(?)乍得人Tchadanpithecus uxoris头骨前部及面骨早期南猿湖畔南猿图尔卡纳湖东岸阿丽亚湾Allia Bay肯尼亚1994410万年湖畔南方古猿Austrolopithecus anamensis下颌骨碎块等30余件卡纳波依Kanapoi肯尼亚1965410万年包氏南方古猿肱骨、下颌骨等30余件KP?29281KP?271洛塔甘Lothagam肯尼亚1970500万年非洲南方古猿、阿法南方古猿下颌骨地猿(始祖南猿)中阿瓦什阿拉密斯Aramis埃塞俄比亚1992440万年始祖南猿Australopithecus ramidus始祖地猿始祖亚种Ardipithecus ramidus ramidus头骨、下颌骨、上肢骨碎块(代表17个个体)ARA?AP?共10枚牙齿中阿瓦什Alayla埃塞俄比亚1997520万~580万年始祖地猿家族亚种A.r. kadabba下颌、牙齿、肢骨、指(趾)骨共10余件【扁脸肯尼亚人】Kenyanthrops platyops已能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1999年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洛梅奎地区发现一个头骨及部分上颌骨。命名为肯尼亚人扁脸种(Kenyanthrops platyops)。扁脸肯尼亚人在脸面部结构上与在东岸发现的鲁道夫人(1470头骨)较为相似,差别主要表现在扁脸肯尼亚人鼻部和脑颅形态较为原始,牙齿也扁脸肯尼亚人头骨化石较小。据钾氩法测定扁脸肯尼亚人距今350万年前,而鲁道夫人(归属能人系列)距今250万年前,两者的年代差距为100万年。扁脸肯尼亚人可能是,或者较接近鲁道夫人的先驱。扁脸肯尼亚人的发现改变了以前认为在3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的100万年期间,在不同时期,世界上只有一种能直行走的早期人类,这段时间人类进化是呈阶梯状的、单线的看法。认识到在这100万年中,同时有一种以上的人类共生于世,人类的进化成树丛状。【非洲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南方古猿的属型种。1924年发现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以西的汤恩。命名为Australopithecus(australis,拉丁文为南方之意;pithec,希腊文为猴之意),中文非洲南猿头骨(发现于斯克特方丹)译为南方古猿;属型种为A. africanus。化石为6岁左右儿童的头骨,保存了大部分面骨及下颌骨,同时保存了颅内模。颅骨脑量约500毫升(以此为根据估计成年时脑量约达600毫升),根据颅底的特征可以表明他可以直立行走。1936年在斯泰克方丹发现了头骨、面骨、下颌骨和头后骨骼。先后为这些化石命名为A.transvaalensis(德兰士瓦南猿)、Plesianthropus transvaalensis(德兰士瓦迩人)、A. africanus transvaalensis(非洲南猿德兰士瓦亚种)、A.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南猿)。非洲南猿的生活时代为距今300万~200万年,平均脑量约440毫升,体重雄性约90千克,雌性约67千克。汤恩小孩的年龄也有人认为约3岁左右。1992年在格拉底斯瓦勒发现的牙齿化石也被归入非洲南猿。【纤细型南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又称A型南猿。南方古猿类中较纤细的一些类型的通称,包括非洲南猿和阿法纤细型(A型)南猿下颌南猿,为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的代表或认为它们是雌性个体。上图为马卡潘司盖特10岁小孩下颌及齿列嚼面视,可能正在换牙;下图为汤恩小孩下颌及齿列嚼面视,他的牙齿尚未全部萌生。【粗壮南猿】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即粗壮傍人。南方古猿的一个种。1938年布鲁姆(R.Broom)将发现于克罗姆德拉依(Kromdraai)的南方古猿头骨及四肢骨碎片订名为Paranthropus robustus(粗壮傍人)。以其矢状嵴发育、眉嵴突出、下颌粗壮、颊齿大、门齿及犬齿较小等而区别于非洲南猿。1949年布鲁姆将1948年在斯瓦特克朗兹发现的南方古猿类化石命名为巨齿傍人(Paranthropus crassidens)。以后在此地又发现了大量化石,粗壮傍人头骨其中以1950年发现的头骨(SK48)和下颌骨(SK23)保存较好。1992年后在德利莫兰(Drimolen)也陆续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南方古猿类化石。这些都被归于南方古猿粗壮种,生存于距今180万年至100万年;雄性身高约1.3米,体重40千克,雌性身高约1.1米,体重约32千克;脑量约500毫升。地猿始祖种家族亚种化石【粗壮型南猿】robust australopithecine又称P型南猿。南方古猿的较粗壮类型的通称,以粗壮南猿(傍人)为代表,是人类进化早期阶段的旁支或认为是雄性个体。还包括鲍氏南猿、埃塞俄比亚南猿。【始祖南猿】A~u~s~t~r~a~l~o~pithecus ramidus南方古猿中最古老的一种。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阿瓦什地区Aramis地点的化石,约代表17个个体,年代为距今440万年。因犬齿与后部颊齿相比偏大、颅骨特征有些与黑猩猩较相似、肢骨具有人与黑猩猩的混合特征等。认为它是南方古猿中较原始类型,可能是猿与阿法南猿的中间类型。一年后原研究者更名为地猿(Ardipithecus),将其视为与南方古猿并列的一个新属。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中阿瓦什的阿莱拉(Alayla)发现一批化石,被鉴定为始祖地猿家族亚种(A. ramidus kadabba)。Aramis发现的化石被称为始祖地猿始祖亚种(A.r.ramidus)。晚期南猿一览表类型发现地点国别首次发现年代距今年代曾用名主要化石纤细型南猿阿法南猿阿法地区哈达尔(Hadar)埃塞俄比亚1973300万~350万年阿法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肢骨、&露西&骨架及&第一家庭&的13个个体化石加鲁西(Garusi)奥杜威峡谷坦桑尼亚1939莱托里(Laetoli)坦桑尼亚1974350万~370万年非洲魁人Meganthropus africanus非洲前人Praeanthropus africanus非洲猿人Africanthropus njarasensis上颌骨碎片及牙齿足印、颌骨、牙齿12个个体非洲南猿汤恩(Taung)南非1924200万年非洲南猿Australopitheeus africauus头骨斯特克方丹(Sterkfantein)南非1936250万年德兰士瓦迩人Plesianthropus transvaalensis头骨、肢骨马卡潘斯盖(Makapansgat)南非1947260万~300万年普罗米修斯南猿Austalopithecus prometheus头骨下颌格拉迪斯瓦尔(Gladysvale)南非1992170万~250万牙齿不枚羚羊河南猿柯罗托罗(Koro Toro)羚羊河(Bahr el ghazal)乍得1995350万~400万年残破头骨及牙齿惊异南猿中阿瓦什地区波里(Bouri)埃塞俄比亚1999250万年不完整颅骨上齿列粗壮型南猿埃塞俄比亚南猿图尔卡纳湖(鲁道夫湖)(Turkana)(Rudolf)肯尼亚1985250万年埃塞俄比亚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tus aethiopicusKNM?WT?17000(黑头骨)头骨奥莫(Omo)埃塞俄比亚1967250万年埃塞俄比亚副南方古猿Paraustralopithecus aethiopicus埃塞俄比亚傍人Paranthropus aetheiopicus下颌骨 Omo 18粗壮南猿克罗姆德拉依(Kromdraai)南非1938200万~250万年粗壮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头骨碎块、颌骨、牙齿、肢骨斯瓦特克朗兹(Swartkranz)南非1948100万~170万年巨齿傍人Paranthropus crassidens头骨、髋骨切索旺雅(Chesowanya)肯尼亚1971110万~140万年头骨碎块(顶骨)鲍氏南猿奥杜威(Olduvai)坦桑尼亚1959175万年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头骨佩宁伊(Peninj);纳特龙湖(Natron)坦桑尼亚1964130万年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下颌骨带完整齿列库彼福勒(Koobi Fora)坦桑尼亚1970160万~180万年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头骨、下颌齿【地猿】Ardipithecus ramidus早期南猿的一个种。Ardi在阿法语的意思是&地&,所以中文译为地猿始祖种。在埃塞俄比亚中阿瓦什地区Aramis的地点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了大约代表17个个体的多件人科化石,化石年代距今440万年前。这些化石与南猿相比,其后部牙始祖地猿始祖亚种齿巨齿程度不明显,上下颌犬齿与后部牙齿相比偏大,颞下颌关节无明显的关节隆起,犬齿和臼齿釉质薄等等。地猿始祖种的发现,在人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从总体上是积极和肯定的,但涉及化石年代,演化上的系统位置及地猿始祖种的命名等方面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看法。【湖畔南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早期南猿的一个种。化石是在1994年肯尼亚北部特卡湖附近的Kanapoi和Allia Bay两个地点发现的,共获得12件人科化石,湖畔南猿下颌及齿列嚼面观最重要的是编号为KNM?KP 29281的一件下颌骨,带有全部牙齿,仅缺下颌枝。其余的重要标本有颞骨残片,一块上颌骨和一段胫骨。其年代为距今410万年前。在年间,在上述两地点又获得35件此类化石标本。南方古猿湖畔种主要形态特征:牙齿釉质层的绝对与相对厚度均较厚,上颌犬齿颊侧齿尖部位增厚;臼齿在颊舌侧方向扩展;下颌第一和第二臼齿在大小上差别不明显;鼓室管仅仅伸向颞骨关节盂后突的中间缘,而未达或超出侧缘;外耳道小,呈狭窄的椭圆形;下颌颏区隆起不明显;肱骨滑车侧脊弱,胫骨近端平面呈长形,关节面在前后方向延长,双侧胫骨髁下凹面积相近,干骺端扩展,较小的腓骨关节,保留的骨干部分非常直,以及远端关节面朝向内侧。基阿法南猿(露西)骨骼于这些特征,认为南猿湖畔种已两足直立行走。从牙齿特征的对比表明湖畔种比地猿始祖种更为接近南方古猿阿法种,可能代表着&露西&的直接祖先。始祖南猿及湖畔南猿统称为早期南猿。这一发现的意义尚在于对他们生活环境的研究表明,南方古猿的早期类型并不是过去所推论的全部生活于稀树干草原环境,而可能也生活在具有森林和灌丛的较湿润的环境中。同时证明这一时期也是具有森林和灌丛环境的。多数学者支持南方古猿湖畔种作为南方古猿阿法种的直接祖先在人类演化树上的位置。【阿法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南方古猿的一个种。化石包括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哈达地点的&露西&(Lucy),包括头骨和阿法南猿髋骨在内约有40%的骨骼。这些化石为一青年女子所遗,身高约107~122厘米,脑小,髋骨证明其为女性,腿骨表明曾患关节炎。此后又有较多发现,计代表男女及幼童13人,可能为生活在一起的家族式群体。归于同一种的还有自1939年以来发现于坦桑尼亚莱托里(过去因加鲁西河流经该地而称加鲁西人类化石)的一批化石。1976年发现的莱托里脚印(距今370万年,有成人及小孩3人的足印及同时生存的三趾马成体及幼体蹄印等)被认为是同一种南猿所遗留。南猿阿法种较南猿非洲种更原始一些。【羚羊河南猿】Australopithecus bahrelghazall南方古猿的一个种。1995年发现于乍得柯罗托罗地区的羚羊河地点。化石为带有左下犬齿(c1)、左前臼齿(p3、p4)和右下第二门齿(i2)、右下犬齿和右下前臼齿的下颌碎块,还有一个右上第二前臼齿(P3)。下颌联合与其他南猿不同,前臼齿可能仅二根。牙齿特点与阿法种相近。化石年代也与阿法种接近,约距羚羊河南猿下颌骨及齿列左:嚼面视;右:前视今350万~300万年。1960年在同一地区的亚约(Yayo)地点曾发现额骨及面骨的破碎化石。同时还发现象类化石(Loxodonta atlantica)。含化石的湖相砂岩为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惊异南猿】Australopithecus garhi南方古猿的一个种。化石为不完整颅骨和若干碎片。牙齿大、珐琅质厚,前臼齿臼齿化程度低,矢状嵴不发育。化石代表惊异南猿头骨复原模型为一雌性个体,可能较接近发现于图尔卡纳湖附近的埃塞俄比亚傍人;也可能是阿法南猿的晚期变种。化石于1999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北部中阿瓦什地区的波里(Bouri)地点,约距今250万年。周边地区发现有哺乳动物化石,但未发现石器。【傍人】Paranthropus人科的早期成员(前人),曾作为粗壮型南方古猿或&P型南猿&的代表。1938年发现于南非中更新统,有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等,最初命名为粗壮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后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应改称粗壮南猿(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粗壮南猿头骨结构粗壮,脑量较大,平均稍大于500毫升;身材稍高,约130~140厘米左右;体重约40千克;颊齿粗大,但犬齿小,不突出于齿列之上;无南方古猿粗壮种齿隙,齿弓呈抛物线状。两足直立行走。生活于潮湿的热带森林环境,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关于粗壮型南猿与纤细型南猿的关系有多种意见:一方认为粗壮型南猿为进化中的旁支,纤细型南猿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另一方认为二者只是不同性别的差异,粗壮型为雄性,纤细型为雌性;第三方认为其区别是由于食性的不同而逐渐形成的。至今又有相当多的古人类学家恢复使用Paranthropus这一属名,用于粗壮型南猿。【埃塞俄比亚南猿】Australopithecus aethiopicus又称埃塞俄比亚傍人。南方古猿的一个种,现有人归入傍人。1967年发现无牙的下颌骨,1968年订名Paraustralopithecus aethiopicus,1985年在埃塞俄比亚傍人俗称&黑头骨&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了一批化石才引起人们重视。化石包括几乎无牙的成年雄性头骨(因化石表面色泽黝深而得名&黑头骨&)、未成年头骨、带牙的下颌、零散牙齿等。埃塞俄比亚南猿下颌粗壮、面部凹、门齿较鲍氏南猿及粗壮南猿大、前臼齿臼齿化、臼齿具扩大的跟座。化石产地地层年代均在距今230万~280万年间。将黑头骨等合并建立独立的南猿类的一个种&&埃塞俄比亚南猿。也有人建议黑头骨为另一独立的种,名为Paranthropus walkeri,也有人认为17000号头骨仍应归于鲍氏南猿。【鲍氏南猿】Australopithecus boisei又称鲍氏傍人。南方古猿的一个种。1959年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其特点为颞窝较大,矢状嵴明显、鼻骨长而窄。面部平扁、长而宽。犬齿、门齿较小,前臼齿、臼齿极大。颅底枕骨大孔位置很靠前,表示东非人已能直立行走。脑容量约600毫升。后在纳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力气大还是现代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