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马铃薯葡萄的修剪冬至修剪。

当前位置: >>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园艺重点集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园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 设施园艺:利用各种保护设施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的季节,通过保 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 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气候的影响而进行园艺作物生产,称为设施栽培,又称为“不时栽 培”或“反季节栽培” 。 ? 设施园艺在园艺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育苗 越冬栽培:利用风障,塑料棚等于冬前栽培耐寒性蔬菜,不需外界投入,在保护设施下 越冬,早春提早收获,如风障根茬菠菜、韭菜、小葱等,塑料棚越冬菠菜、油菜、香菜、 芹菜。 早熟栽培: ;利用保护设施进行防寒保温,提早定值,提早收获。 延后栽培:夏季播种,秋季在保护设施内栽培果菜类,叶菜类等蔬菜,早霜出现后任然 可以继续生长,以延长蔬菜的供应期。 炎夏栽培: 高温多雨季节利用荫棚, 荫嶂, 大棚遮荫及防雨棚等设施, 进行遮阴, 降温, 防御,于炎热的夏季进行栽培。 促成栽培:在最寒冷的冬季利用温室(日光或加温温室) ,栽培喜温果菜类蔬菜,促使 形成产品。由于栽培时间可长达 8-10 个月,也称长季节栽培。 软化栽培:遮光。 假植栽培:秋冬季节连根带土移栽,密植生长,供应冬春季节。 种株越冬贮藏或采种 无公害栽培:防虫网。 ? 设施园艺的主要栽培方式有春提早栽培、 秋延后栽培、 促成栽培、 越冬栽培、 越夏栽培、 软化栽培、假植栽培。 ? 主要设施的类型:北方(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冬季优势设施,效益较高) 南方(塑料大棚,遮阳网,防雨棚,夏季安全稳定生产) 5、育苗技术 一般育苗→营养土块→营养钵→穴盘育苗 6、设施园艺学科交叉: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 7、设施环境:温度,光照,湿度,气体,土壤。 第二章 第一节,简易园艺设施 1、 地面简易覆盖类型: 沙田覆盖 (旱砂田, 水砂田) 秸秆及草、 , 粪覆盖, 瓦盆和泥盆覆盖, 浮动覆盖。 2、近地面保护设施:风障畦,阳畦,温床,简易棚。 3、砂田覆盖:用大小不等的卵石和粗砂分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 作用:保水性显著,增加土壤温度,具有保肥作用,压碱,减少杂草。 ? 秸秆及草、粪覆盖 秸秆覆盖:在畦面上或垄沟及垄台上铺一层 4-5cm 厚的农作物秸秆。南方夏季蔬菜应用 较多,北方主要是保护小籽粒的蔬菜播种。 作用: (1)保持土壤水分稳定, (2)保持土壤温度稳定, (3)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丛生 (4)防止土传病害 草、粪覆盖:越冬蔬菜畦面上盖一层 4-5cm 厚的碎草或土粪。北方越冬蔬菜。1 作用: (1)减轻土壤冻结程度、 (2)使土壤提前解冻、 、保持土壤墒情(4) (3) 、北方配 合风障使用 6、瓦盆和泥盆覆盖 防风、防霜、减少地面辐射、提高温度,只适合小面积使用 7、浮动覆盖:也称直接覆盖或漂浮覆盖,是在蔬菜播种或定植后,将轻型覆盖材料直接覆 盖在作物表面,周围用绳索或土壤固定住的一种保温覆盖栽培方式。 作用: (1)提高温度 (2)提早或延迟栽培天数 (3)防霜冻效果好 8、风障畦 定义:风障是设置在菜田栽培畦背面的防风屏障物,由篱笆,披风及土背三部分组成,用于 阻挡季候风,提高栽培畦内温度。 结构:篱笆,披风,土背,菜畦 功能: (1)防风:风障具有明显减弱风俗和稳定气流的作用。 (2)增温:提高畦内气温和地温的作用。 (3)减少冻土层厚度:风障的防风和增温作用,使得冻土层厚度减少。 应用: (1)北方晴天及多风地区(2)秋、冬季耐寒蔬菜越冬(3)春小菜提早播种 9、朝阳沟 结构: (1)风障(2)土墙(45cm) (3)支杆(40-50cm) (4)塑料薄膜(5)草苫 性能及应用: (1)减小风速(2)减少热量损失(3)保温性优于地膜 覆盖和小拱棚 (4)用于春提早栽培 10、阳畦 定义:阳畦又称冷床,秧畦,它利用太阳光热来保持畦温。 结构:普通阳畦: (1)畦框(2)风障(3)玻璃(薄膜)窗(4)覆盖物 改良阳畦: (1)土墙(后墙、山墙) (2)棚架(3)土屋顶(4)玻璃或塑料薄膜棚面(5) 保温覆盖物2 功能:普通阳畦: (1)具有风障效应(2)保温能力较强(3)性能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改良阳畦: (1)性能与普通阳畦相似(2)防寒保温能力更强(3)栽培管理方便 应用:普通阳畦(1)蔬菜、花卉等作物育苗(2)蔬菜的秋延后、春提早及假植栽培 改良阳畦(1)耐寒蔬菜的越冬栽培(2)秋延后、春提早栽培喜温蔬菜 (3)蔬菜、花卉、部分果树育苗 11、温床 定义:温床是在阳畦的基础上改进的园艺设施,它吃了具有阳畦的防寒保温作用以外,还可 以通过酿热加温或者电热加温等来提高低温,以补充日光增温不足,因此是一种 简单实用的园艺作物育苗设施。包括电热温床和酿热温床。 电热温床:在阳畦内或小拱棚内以及大棚或温室内的育苗床上铺设电热线而成。 电功率密度:单位苗床或栽培床面积上需要铺设电热线的功率。 注意事项:边疏中密,地下铺隔热层(蛭石,草毡) ,电热线不能相互交叉,重叠,打结, 行数最好为偶数,电热线数目超过两根时必须并联,而不能串联。床土育苗 8cm 土层,营养钵,容器 2cm 土层。控温仪功率》=电热线功率。 12、简易棚(地龙) 不仅可以提高低温,还可以提高气温,竹竿树枝弯曲成拱架,覆盖薄膜。提高温度 2-4 度。 第二节 地膜覆盖 1、 地膜覆盖方式:平畦覆盖,高畦覆盖,沟畦覆盖,高垄覆盖。 2、 地膜覆盖的效应:3 对环境条件的影响: a,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提高地温:透过短波辐射,阻挡长波辐射,减少地表对流放热,水分蒸发放热。 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土壤水分蒸发减少 提高土壤肥力:温湿度适中,微生物活动旺盛,养分分解快 改善土壤理化条件:避免或减轻自然气候和人工机械的破坏,减少土壤板结 防治地表盐分聚集:切断水分与大气交换的通道,减少水分蒸发带到地表的盐分 b, 对近地面小气候的影响 增加光照:地膜具有反光作用,作物群体下部光照增加。 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水分蒸发 C、对园艺作物生育的影响 促进种子发芽出土及加速营养生长 促进作物早熟 促进植株发育及提高产量 提高产量品质 增强作物抗逆性 d、其他效应 防止杂草,节省劳动力 ,节水抗旱 f、应用 蔬菜及果树的露地春早熟栽培,温室或大棚中蔬菜、花卉和果树的栽培 园艺作物播种育苗 地膜覆盖引起早衰的原因及预防 早衰原因 预防措施 前期生长快, 1.增施有机肥,适当增加 P、K 肥,避免过量施 N; 营养生长旺; 2.前期适当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营养失调; 管理相对粗放; 3.浇水方式和量的控制; 追肥不及时。 4.植株调整 第三节 塑料薄膜中、小拱棚 1、 小拱棚:拱圆形(宽 1-3m,高 1.0-1.5m) ,双斜面形小拱棚(宽 2m,高 1.5m) 地龙,宽 50-60cm,高 30-40cm ? 春提早、秋延后、越冬栽培耐寒蔬菜 ? 春提早定植果菜类蔬菜 ? 早春育苗 2、 中拱棚(宽 3-6M,高 1.5-2.3M),竹片结构,钢架结构,混合结构。 性能介于小拱棚与塑料大棚之间 可用于果菜类蔬菜及草莓和瓜果的早熟或延后生产,也可用于采种及花卉栽培 3、大拱棚(宽 6-12m,高 2.4-2.8m) 竹木结构单栋大棚 ,三杆一柱,南北方向延长 立柱 拱杆(拱架) 塑料大棚的骨架是由 拉杆(纵梁、横拉) 组成。 压杆(压膜线) 温室效应:大棚的覆盖材料塑料薄膜具有易于透过短波辐射,不易透过长波辐射的特性,4 塑料大棚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密闭条件下,棚外空气与棚内空气很少交换,因 此,晴好天气大棚内白天温度上升迅速,并且晚上有一定的保温作用,这种效应称 作“温室效应” 。 “逆温现象”――使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薄膜覆盖时,在 3-10 月份夜间,棚内的气温低于 露地,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晴天的夜晚,天上有薄云覆盖,薄膜外面凝聚少量的水珠时。 “逆温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气的“温室效应”所致。 大气逆辐射使近地面的空气层增温, 而大棚内由于塑料薄膜 的阻隔,使大气逆辐射热无法进入棚内,而棚内热量却大量向外界散失,造成了棚温稍低于 外界的温度的现象。 地温的季节变化:春季的增温效果最大,可比露地高 3-8℃,最高可达 10℃以上。 夏秋季因有作物遮光,棚内外地温基本相等或略低于露地 1-3℃ 秋、冬季则棚内地温又略高于露地 2-3℃。地温高于气温。 方位:东西延长南北朝向(东西栋)的大棚比南北栋大棚的透光率高, 南北栋大棚比东西栋大棚的光照颁均匀。 大棚内的光照分布 大棚内光照存在着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从垂直方向看,越接近地面,光照度越弱,越 接近棚面,光照度越强。 从水平方向看,南北延长的大棚,同一高度,大棚两侧靠近侧壁处的光照较强,中部光 照较弱,上午东侧光照强,下午西侧光照强。 大棚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显著高于露地(这是塑料大棚的重要特性) 。 大棚的温度对大棚的湿度的影响: 绝对湿度是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相对湿度是随着棚内的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棚内的空气组成与外界不同点有: ② 作物光合作用重要原料的 CO2 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棚外不同 ②有害气体(NH3,NO2,C2H2,Cl2 等)的产生多于棚外。 第三节 温室 1、按照温室透明屋面的型式划分: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拱圆屋面温室、连接屋面 温室、多角屋面温室等。 按温室骨架的建筑材料划分:竹木结构温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室、 钢架结构温室、铝 合金温室。 按温室透明覆盖材料分: 玻璃温室、 塑料薄膜温室、硬质塑料板材温室 按温室能源划分:加温温室、日光温室 2、日光温室优型结构的特点: ①具有良好的采光屋面,能最大限度地透过阳光 ②保温和蓄热能力强,能够在温室密闭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散热温室效应显著 ③温室的长、宽、脊高和后墙高、前坡屋和后坡屋面等规格尺寸及温室规模适当 ④温室的结构抗风压、雪载能力强。温室骨架要求既坚固耐用,又要尽量减少阴影遮光 ⑤具备易于通风换气、排湿降温等环境调控功能 ⑥整体结构有利于作物生育和人工作业5 ⑦温室结构要求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尽量节省非生产部分的占地面积 ⑧在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建造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注重实效,降低成本。 3、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包括:温室跨度、温室高度、温室前和后屋角度、温室墙体和后屋 面的厚度、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防寒沟尺寸、温室长度等 4、日光温室走向:单屋面日光温室方位多为南北向东西延长 5、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亚硝酸气、二氧化碳气、乙烯、氯气等。 此外还有一氧化碳等 6、现代温室覆盖材料:平板玻璃、塑料薄膜、塑料板材 自然通风系统: 侧窗通风、顶窗通风、侧窗和顶窗通风第三章 1、要求同学掌握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三种塑料薄膜(PE 膜、PVC 膜和 EVA 膜)及遮阳网、防 虫网等的性能及应用。 2、对透明覆盖材料的要求 透光性:透明覆盖材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采光,要满足设施内作物对光量和光质的要求。 在波长 350~3000nm 区域内(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区域)透过率越高越好; 400~700nm,光合有效辐射所在波段,影响作物光合作用, 760~3000nm,有热效应,透过 率高,有助于作物光合和室内增温。 波长&350 的近紫外区域和波长&3000 的红外线区域, 透过率越低越好。 紫外线加速薄膜老化 ―寿命短。紫外线对植物生育有有益和有害两方面影响。 &3000 的红外线波段,是各种物质热辐射失热主要波段,透过率越高,保温性越差。 散射性较强的材料对作物生长有利。 强 度:薄膜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冲击力、积雪、雨水、拉伸等外力作用,故要考虑强度, 包括横向拉伸强度(kg/cm2)、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等 耐侯性:耐侯性指塑料薄膜防老化性能,关系到薄膜的使用寿命问题、 薄膜老化包括两方面,在强光和高温作用下,变脆从而自动断裂;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透 光率贬低,以至于不能满足设施生产的需要,从而失去使用价值。如何增加耐侯性?在薄膜生产工艺中加入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6 防雾滴性:设施环境内经常是一种高湿环境,当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是,就有可能在室内 生成雾,或者再覆盖材料的内表面上生成雾。透光率降低 5%~10%,影响地、气温升高 。 如何获得流滴性? 加入表面活性剂―防雾滴剂 保温性:设施园艺生产要求覆盖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性,以减少冬春季生产的能源消耗。 覆盖材料保温性的差异取决于其热辐射透过率的不同。 ( & 3000nm 红外线波段的透过率) 提高保温性,需在薄膜生产过程中添加红外线阻隔剂 其他:对透明覆盖材料还有防尘性的要求,对塑料板材,还有表面耐磨和阻燃等特性要求 3、 外保温覆盖材料:草苫、草帘、纸被、保温被 A、较高的保温性,传热系数不高 于 2.0w/m2 B、轻量化,便于操作,省工省力 C、防雨、防湿、经久耐用 D、表面洁净、光滑 , 防止污染和破损薄膜 4、 内保温材料:薄型无纺布、遮阳网等 A、高保温 B、防雾滴 C、防老化 结实耐用 D、易卷曲 便于铺张收卷 5、普通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薄膜 性 能 (1)透光性 透明覆盖材料的透光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A 对不同波长辐射的透过率――分光透过率 ≤300nm 紫外线区域,透光率 PE&PVC 400~700nm 光合有效辐射区,透过率 PVC&PE 》=5000 中红外和远红外区,透过率 PVC&PE。 表明 PVC 对光和有效辐射的透过率高,增温性,保温性强。 B 透过率与入射角的关系 随入射角增大,透光率下降 0-45° 下降缓慢 45-60 ° 下降明显 &60 ° 急剧下降 C 散光率:即透射光中散射光的比例和透光性的衰减,由水滴灰尘等引起 PVC 比 PE 膜透光性衰减快。 (2)强度和耐侯性 强度: PVC &PE 耐侯性:PVC &PE (3)保温性: PVC & PE (4)其它性能: PE 膜: 与水分亲和性差,易形成水滴,透光性下降、耐寒性强,脆化温度-70℃ 比重轻:0.92 g/m2 PVC 为 1.30、同样规格,同样重量 PE 膜覆盖面积较 PVC 大 29.1%7 PVC 膜: 脆化温度比 PE 低,在 20~30℃ 时表现明显热胀性,昼松夜紧;高温强光下易松弛,易受 风害、比重大、易粘合、修补,但燃烧时有毒性气体放出 5、 普通 PE 与 PVC 的应用 普通 PE 膜:普遍应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用于塑料大棚的厚度为 0.05~0.08mm;用于 中、小拱棚覆盖的厚度为 0.03~0.05mm 普通 PVC 膜:过去普遍用于大棚生产,厚度 0.10~0.15现仅用于中、小拱棚,厚度 0.03~0.05mm 6、 功能性聚氯乙烯(PVC)薄膜 防老化助剂 防雾滴剂 寿命 8-10 个月 ,流滴性持续 4-6 个月,厚度 0.12mm 冬季园艺植物生产 防老化膜的应用价值 用作避雨防霜栽培、用作苫膜、食用菌覆盖栽培、用作集雨节灌 沙田防渗种藕、节约树脂资源 流滴膜的应用价值 主要用作棚室提前延后覆盖栽培 消雾流滴膜的应用价值 用作温室大中棚覆盖栽培、用作大型设施的内保温覆盖 7、PVC 长寿无滴防尘膜 在 PVC 长寿无滴膜工艺基础上,增加一道表面涂敷防尘工艺 涂敷防尘工艺阻止增塑剂、防雾滴剂向外析出,减少表面静电,透光性、流滴持效期和防老 化性能得到改善 8、PE 多功能复合膜 厚度 0.08-0.12mm 采用三层共挤设备将具有不同功能助剂(防老化剂、防雾滴剂、保温剂)分层加入成膜生产 工艺 防老化剂相对集中在外层,防老化延长寿命 保温剂集中于中层,抑制棚室内热辐射流失,具保温性 防雾滴剂集中于内层,流滴性好,提高透光率 9、薄型多功能聚乙烯膜 薄, 厚度仅 0.05mm 增加散射光比例,散射光透过率比普遍 PE 膜高 10% 对远红外区透光率低,仅 36%,普通 PE 膜 71%-78% 耐侯性、机械性能明显优于普通 PE 膜 10、漫反射膜 使直射光变成散射光作物受光均匀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区域透过率与 PVC 相近透光率不受影响保温性升高,中午升中红外区域和远红外区域透过率分别比 PVC 降低 20%-30%和 18% 温慢 高温时温度较低,低温时温度较高 ? 漫散射膜的应用价值8 C 用作多阴雨地区(季节)的塑料棚覆盖栽培 C 用作夏秋季覆盖栽培 C 用作茎叶菜覆盖栽培 11、转光膜 具有光转换特性 将吸收的紫外光转换成兰紫光或橙红光 ,提高光合作用 透光率高 比同质功能性 PE 膜高 8%左右 保温性好 在寒冷 12~1 月,最低气温可提高 2~ 4 ℃ 减少温差 覆盖转光膜棚室温度特点:阴天或晴天的早晚气温高于同质 PE 膜; 晴天中午低 于同质 PE 膜 ? 用作冬春覆盖栽培 ? 用作茎叶菜覆盖栽培 ? 应用紫外线辐射强度高的地区 12、紫光膜和蓝光膜 紫光膜适用叶菜类(韭菜、茴香等)生产;蓝光膜用于水稻育秧, 防止烂秧 13、乙烯-醋酸乙烯(EVA) 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为主体的三层复合多功能性薄膜。厚度 0.10-0.12mm 外: LLDPE、 LDPE 或 VA 含量低的 EVA 树脂为主, 以 添加耐侯、 防尘助剂 耐侯性强, 防止防雾剂外渗,机械性能好 中:以 VA 含量高的 EVA 树脂为主,添加保温、防雾滴助剂 提高保温和防雾滴功能 内:以 VA 含量低的 EVA 树脂为主,添加保温、防雾滴助剂 机械性能好,又有较高保温 和流滴持效性能 A.透光性 &300nm 的紫外线区域,透过率低于 PE 膜 在 400~700nm 光合有效辐射区,高于 PE, 与 PVC 接近 在长波热辐射区域,EVA 透过率高于 PVC 低于 PE B. 强度和耐侯性 强度:PVC&EVA&PE 耐侯性:18-24 个月 EVA 树脂阻隔紫外线能力强. C.保 温 性 由于 EVA 树脂红外阻隔率高于 PE,低于 PVC,成膜过程中又加入保温剂 ,保温性能好 D.防雾滴性 EVA 树脂的弱极性使流滴持效期延长,一般 8 个月以上 13、EVA膜将是PE膜和PVC膜的更新换代产品 EVA 多功能复合膜在耐候性、初始透光率、透光率衰减、无滴持效期,保温等方面有优势。 解决了 PE 膜无滴持效期短,初始透光率低,保温性差的问题;又解决了 PVC 膜密度大,同 样重量薄膜覆盖面积小, 幅宽窄, 需要较多粘接, 易吸尘, 透光率下降快, 耐候性差等问题。 第三节 地膜 1、地 膜 覆 盖 性 能 提高土温,保墒。促根系生长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供应9 改善近地面光照 增加叶面积指数,促进光合作用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提高复种指数 2、有色地膜 黑色地膜 适用于杂草多地区:灭草 保湿 抑制地温 绿色地膜 适用于高附加值农作物,灭草 银灰色地膜 防病抗热栽培,反射紫外线,防蚜地膜,灭草,保湿 透射率高的地膜 增温快 反射率高的地膜 改善基部光照 保湿性:与厚度和颜色有关 无色透明地膜透光率最高,因而土壤增温效果最好,黑色地膜和白黑双面地膜透光率低,因 而土壤增温效果差。 3、P C 板 特 点 强度高,抗冲击力是玻璃 40 倍 透光率高(90%)且衰减慢 (10 年衰减 2%) 轻,保温性好 不易结露,阻燃 防尘性差,价格贵 耐热性差,热膨胀系数是玻璃的 67.5 倍 4、反光膜 增加光照: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保温 :阻挡热辐射散失,长波放射系数很小 用于光环境调控,保温被,后墙反光材料 5、无纺布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以聚酯或聚丙烯为原料制成的,是一种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湿 性和透光性的布状覆盖物。无纺布具有保温、透气、透光、调湿、遮荫等特点。 覆盖蔬菜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覆盖材料。具有以下性能和作用: 重量轻、 使用寿命长: 一般每平方米重量只有 15-30 克, 对作物压力小。 其寿命可达 2-3 年。 保温性好:无纺布主要是被广泛使用于低温季节的保温覆盖,它的保温性较好,无论晴天还 是阴天,都能提高气温和地温。 具有一定的透光性:无纺布透光性好。无纺布越薄透光性越好。 降湿防病: 无纺布柔软而孔隙大, 可以吸附棚内的部分水汽, 比普通薄膜有明显的降湿效果, 因而可相对减轻病害。 生产效率高:其投入产出比为 1:16 左右。 散射光比例大 纤维长短分为: 长纤维无纺布 ― 设施园艺上主要应用类型 短纤维无纺布 ― 强度差 6、遮阳网性能10 A、 削弱光强, 改变光质: 夏季采用遮光设施, 可挡去一部分光照, 棚内光照度减少 50-60%, 形成荫凉的小气候。 B、 降低地温、 气温和叶温: 遮阳网覆盖显著地降低了根际附近的温度, 主要是地表及其上、 下 20-30 厘米的地气温。 C、减少田间蒸发量:遮阳覆盖可以抑制田间蒸发量,农田警蒸发量可比露地减少 1/3~2/3。 D、防止暴雨冲刷:遮阳网覆盖后,雨水首先落在设施上,遮阳网机械强度大,雨水和冰雹 降到网顶部时, 其冲击力由于受到纱网的阻挡而减弱, 防止雨水直接落 入畦面,减轻暴雨对地表的冲击和对作物造成直接破坏。 E、减弱台风袭击:遮阳网通风比塑料棚好,对风力的相对阻力小,只要台风来临前交遮阳 网固定好,一般不被大风吹损,对网内的作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F、保温,防霜冻:遮阳网除了用于夏季抗热防雨覆盖栽培外,还可以用于早春防晚霜,晚 秋防早霜和冬季防冻害等栽培。 冬季覆盖遮阳网, 可提高地温及地表温 度,地面平均增温 0.5℃~2℃。如有霜冻,白霜凝结在遮阳网上,可避 免直接冻伤植物叶片。 G、防虫、防病:夏季应用遮阳网有驱避害虫的功效,虫口密度明显减少,可以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银灰色遮阳网还能避免蚜虫。覆盖遮阳网后,能避免雨水直接冲刷 植株和防止日灼病等。 遮阳网覆盖不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尤其是银灰色遮 阳网防病毒病的效果更好,一般防治效率可达 85%以上。 7、 遮阳网应用 越夏栽培(果菜类、叶菜、花卉),夏季育苗, 早春、晚秋防霜防冻栽培等 8、 硬质板材、塑料薄膜、玻璃在应用上的优点和局限性 玻璃: 优点,耐侯性强防尘、耐药、亲水性、保温性好 缺点,比重大,耐冲击性能差,不易卷曲 塑料薄膜: 硬纸板材: 优点,强度高,抗冲击力是玻璃 40 倍,透光率高(90%)且衰减慢 (10 年衰减 2%) ,轻, 保温性好,不易结露,阻燃 缺点,防尘性差,价格贵,耐热性差,热膨胀系数是玻璃的 67.5 倍9、设施园艺覆盖材料的发展趋势 注重覆盖材料的环保性:可降解地膜 重视设施光环境的优化:光质调控地膜 不断提高材料的耐候性:延长使用寿命 致力于节能材料的研发:节约设施投入能源 拓展覆盖材料的功能:一物多用11 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本章是学习设施园艺的基础,要求掌握设施内光温湿气土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以便在 生产中灵活应用 第一节:光环境调控 1、与露地相比,设施内光环境有哪些特点? 光照强度弱(与透光率有关) 光照时数短(与设施类型有关) 光质不同于露地(与透明覆盖材料的性质有关) 光分布不均匀(与设施结构有关) 2、根据作物对光周期的要求可将其分为: 长光性植物(12-14h 以上)、短光性植物(<12-14h,黑暗时间长短是关键) 、中光性植物 3、光照强度的度量 ①光照度 根据人的视觉光谱光效应确定的单位面积光通量。 (555nm 黄绿光感觉量为 1。 ) 单位: lx(勒克斯) ②光合有效辐射照度(PAR)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照射的光合有效辐射能量。 单位:W/m2 ③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 (PPFD 或 PPF)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照射的光合有效辐射光 量子数。 单位:mmol/m2.s ④太阳总辐射照度 单位:W/m2 4、园艺设施的透光率 设施内太阳辐射能(光照强度)与外界太阳辐射能(光照强度)之比 5、从设施内 τs 和 τz 来看,设施内透光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覆盖材料的透光特性 覆盖材料的污染(尘埃、水滴等)和老化程度 温室结构、方位、建材骨架和室内设施等 6、影响薄膜透光率的因素 光线入射角、薄膜的老化、灰尘、水滴 7、设施结构包括 建筑方位(东西延长或南北延长等) 、结构形状(屋面坡度) 、跨度、高度、长度等 8、建筑方位 对单屋面温室,以东西延长采光理想,对全光面温室(单栋温室或塑料大棚)建筑方位以东 西栋或南北栋哪种为优? 从透光率看 冬至时东西方位温室透光率优于南北方位,连栋数越多,纬度越高,差异越明显 。 从透光率角度出发, 就单栋温室而言, 冬季直射光床面平均透光率以东西延长比南北延长好 (平均高 10%)纬度越高效应越明显 。12 从结构中骨架材料遮荫角度 ? 阳光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遮光面积除宽度外,需加 厚度阴影 ? 与纬度有关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建材遮光面积越大。 ? 与水平构架材料多少有关 水平构架材料多,东西延长温室直射光在床面上的分布有若干弱光带,形成死阴影,南北延 长无 9、单栋温室建筑方位确定原则 从透光率和骨架材料遮阴(光分布)两方面综合考虑:对单栋温室、塑料棚而言,如是单屋 面,则应以东西延长、坐北朝南为优。如是双屋面的,以冬季生产为主时,东西延长比南北 延长的光照强度高,并可调整屋面坡度,减少水平构架材料来减少床面上弱光带。如以春秋 栽培为主或全年栽培时,则应以南北延长为优 。 10、全光面连栋温室,以何种建筑方位为优? 从透光率角度,东西栋优于南北栋 从光分布,南北栋优于东西栋。在冬、春、夏三个季节均表现明显。东西延长的温室,冬至 和春分时由于天沟及向南屋面造成的阴影弱光带十分明显, 直射光日总量差值冬至可达 30%, 春分达 10%。 连栋温室以南北延长为最佳设计 11、在一定范围内,屋面倾斜角越大,温室透光率越高12、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为 40? 的前屋面角―合理屋面角。 保证冬至日一天中上午 10:00―下午 14:00 进光量最多的屋面角―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最 佳屋面角) 13、 南北栋连栋温室屋面坡度对直射光日总量透光率影响不大, 东西延长有影响, 纬度越高, 差异越明显。 国际标准连栋温室屋面倾角为 26.5o13 14、园艺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1、改进园艺设施结构,提高透光率 选择适宜建筑场地及合理的建筑方位 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温室结构) 合理的透光屋面形状 骨架材料 覆盖材料―透光率高,流滴持效期长 2、改进管理措施 保持透明屋面干洁,在保温前提下早揭晚盖保温覆盖物 栽培畦向---以南北畦受光均匀 合理密植 植株调整 设施专用品种 地膜覆盖,北墙张挂反光膜 有色薄膜使用,改变光质 3、遮光 高温季节遮光 内遮阳、外遮阳、玻璃面涂白(利凉涂料) 、甩稀薄泥土等 4、人工补光 ―― 补充光照,调控花期 第二节:温度环境 1、温度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根据园艺作物对温度要求不同,可将园艺作物分为: 耐寒性作物,生育适温 15-20℃ 半耐寒性作物,生育适温 18-25 ℃ 不耐寒作物,生育适温为 20-30 ℃ 3、 保温比:设施内的土壤面积与覆盖物及维护结构表面积之比。 (保温比越小,日温差越 大,保温能力越差。从覆盖面积和温室容量来看) 4、 温室效应:表示在没有人工加温的条件下,园艺设施内获得或积累太阳辐射能从而保护 设施内的气温高于外界气温的一种能力。 5、 影响日温差因素:温室类型,保温比,覆盖材料 6、 园艺设施内的传热方式 传导传热:由设施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量交换,如土壤。 对流传热:随着气体和液体的流动而引起的热量交换 辐射传热:由物体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量交换,是设施内最主要的传热方式,主要 是通过界面的传热。 7、 园艺设施内的主要损热途径 (1) 贯流放热:透过覆盖材料或围护结构的热量叫设施表面的贯流传热量。 (2) 通风换气的放热(Qv) (3) 土壤传导失热(Qs) 园艺设施内的 3 种散热途径? 经过覆盖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 通过缝隙漏风的换气传热 土壤的传导传热14 8、设施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因素 ? 太阳辐射能影响 ? 设施结构的影响 ? 加温技术的影响 ? 设施内气流运动影响 ? 通风设备和安装位置的影响 ? 内外温差影响 9、园艺设施温度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一)保 温 (1)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 增加保温覆盖的层数,采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温覆盖材料,以提高设施的气密性。 (2) 保温覆盖的材料与方法 不同覆盖方式其保温能力岁保温幕材料不同而不同, 可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选择保温覆盖材料。 (3)增大地表热流量 增加透光率,增加光照 增加土壤蓄热,夜间阻止长波辐射 设置防寒沟 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量 (4)增大保温比 适当降低园艺设施的高度,缩小夜间保护设施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昼夜的气温和夜温。 (二)加温 (三)降 温 遮光降温 屋面流水降温 蒸发冷却降温(喷雾、水帘降温) 通风(自然通风、强制通风) 第三节 湿度环境及调节控制 1、根据园艺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同,将其分为: 耐旱植物: 、湿生植物、中生植物: 2、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一) 除湿 被动除湿, 通风换气:加强室内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带走水分 覆盖地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控制浇水: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控制浇水量 选择防雾滴性好的覆盖材料 打药时药剂及喷雾器的选型 主动除湿 加温除湿、使用除湿机,氯化锂吸湿材料、除湿型热交换通风装置、强制通风 (二) 加湿 喷雾加湿、湿帘加湿、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降温加湿)15 3、设施内土壤湿度的特点 依靠人工灌溉,不靠自然降水 土壤水分蒸发量小于露地 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 低温季节易形成土壤表层潮湿、深层干旱的现象 4、灌水量的确定,测定水分消耗的仪器 蒸渗仪-渗漏、 光合仪-蒸腾 蒸发盒-蒸发 控漏减蒸---节水的关键 5、灌溉技术 淹灌或沟灌、喷壶洒水、喷灌、水龙头浇水、滴灌 、地下灌溉(渗灌)第四节 气体环境调节及其控制 1、 设施内气体环境的两个突出特点:CO2 亏缺, 有害气体 NH3 、NO2 肥料分解 SO2 、CO 室内煤火加温,未腐熟的粪便及饼肥的分解 C2H4、Cl2 有毒的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管 HF、O3 大气污染 2、设施内 CO2 浓度特点:夜间富集、白天亏缺,且分布不均匀 3、CO2 施用浓度 500ppm 4、二氧化碳施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 0.03%,这个浓度并不能满足园艺作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需要,若能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会大大提高光合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 产量,成为二氧化碳施肥。 5、CO2 来源及应用 ? 有机肥发酵 ? 燃烧天然气 ? 燃烧白煤油(1 升完全燃烧可产生 0.5Kg CO2 ) ? 液态 CO2 ? 燃烧煤和焦炭 ? 化学反应:NH4HCO3 + H2SO4 ? 秸秆生物反应堆 6、通风换气 ? 自然通风(底窗通风型:易造成扫地风危害,天窗通风型,底窗、天窗通风型 ? 强制通风 低吸高排型:风速大,通风快但温度分布不均匀 ? 高吸高排型:下部易形成高温区 ? 高吸低排型:温度分布相对最均匀16 8、 园艺设施内土壤环境特点 设施内土壤盐分积聚现象突出 过量施肥(N 肥)导致土壤酸化 土传病虫害严重 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突出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设施土壤 N、P、K 浓度变化与露地不同(NO3-N 残留量高 P 转化率高-富集 K 不足) 连作障碍:同一块地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 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 原因:①病虫害加重 ②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 ③ 蔬菜作物自毒作用 ④ 养分失调 解决:合理施肥、合理轮作与套种、合理灌溉、改良作物品质、生物防治8、设施内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平衡施肥,减少土壤中盐分积累是防治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 合理灌溉,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有利于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增施有机肥,施用秸秆,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换土、轮作和无土栽培 土壤消毒(药剂消毒,高温消毒,臭氧消毒) 9、土壤养分平衡法: 根据蔬菜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特性和肥料效应,提出施肥计划17 第五章 园艺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1、温室场地的选择 A、地形与地质条件 ? 地势平坦、开阔的场地或坡度 10 度以下、向南的缓坡地为最佳场地; ? 地质条件好的地段 B、土壤条件 ? 土质肥沃、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排水顺利的土壤(例如壤土、沙壤土)是适 于建造温室的良好土壤。自然土壤栽培的温室,土壤特性尤为重要。 ? 无土栽培温室,可充分利用土质恶劣的土地。 C、局部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影响温室安全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温度状况、风向、风压、 雪压状况和雨量状况。 ? 气温 掌握各个可能建造温室地域的气温变化过程,对冬季加温和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进行估 算。 ? 风 在选址时需考虑风速、风向和风带的分布。 ? 冬季生产的温室或寒冷地区的温室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带建造。全年生产的温室还 应注意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进行自然通风。 ? 避免在强风口或强风地带建造温室,以利于温室结构安全。避免在冬季寒风地带建 造温室,有利于保温节能。 ? 雪 对于大中型连栋温室,排雪困难,应避免在大雪地区和地带建造。 ? 雹 在多雹区不宜建温室。 D、场区周围环境状况 温室生产中,空气、水源、土壤受到污染将严重影响温室产品的品质,在选址时避免温室 周围有污染大的工业企业,或选在这些工厂的上风向以及空气流通良好的地带。 E、场区外围基础设施条件 ? 交通 考虑场区与附近地区交通网的连接状况,场区距机场、火车站、港口、产品集散地的距 离,选择交通便利地区。 ? 电力 现代温室对电的依赖性很大,必须从电力供应的数量、稳定性、管线架设的便利性等多 方面综合考虑。 避免生产关键时刻停电造成经济损失,应考虑双路供电或自备发电设备。 ? 给排水 ? 水源和水质是选址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 考虑场区周围给水管网或水源条件,应尽量靠近河流等水源地,并注意水质。 ? 采用城市供水管网,应确保管网的可靠性,并建立小型储水设施和提灌设备以备管 网出现故障时刻之需。 2、温室的方位 ? 建筑方位就是温室屋脊的走向。朝向为南的温室,其建筑方位为东西走向。 ? 日光温室:方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18 高纬度地区(北纬 40 °以北) 、雾大气温低的地区,偏西 5-10 ° ; 低纬度地区,偏东 5-10 ° 。 ? 连栋温室: 以北纬 40 °为界 & 40 ° 地区,以东西方位建造为佳; & 40 ° 地区,以南北方位建造为佳; 对于东西方位温室,为增加上午的光照,建议朝向略向东偏转 5-10 °为宜。 3、日光温室的建筑尺寸 ? 跨度 B ? 脊高 H ? 后墙高度 h ? 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 b ? 后屋面仰角 β :温室后屋面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 前屋面角 α :温室前屋面底部与屋脊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 长度 L 4、前屋面角度与阳光透过率之间的关系 反射率越大,透光率就越小。反射率的大小取决于光线的入射角θ ,入射角θ 越小,反射率 就越小。 ? 入射角θ =0 时,光线垂直照射到覆盖物上,透光率最大; ? 当θ &40°时,透光率变化不大,随着入射角的增加透光率仅减少 5%左右; ? 当入射角θ 在 40°~60°时,透光率随入射角的变化较为明显; ? 当θ &60°时,透光率就急剧下降。 因此,入射角应保持在 40°以内,才能保证有较大的透光率,即具有较好的采光性能。 5、理想屋面角: 使冬至日正午太阳入射角为零 的温室前屋面角 合理屋面角: 使冬至日正午太阳入射角为 40°的温室前屋面角。计算式为: α =Φ -δ -40° 最佳屋面角(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 : 在冬至日正午前后各 2 小时(共 4 小时)的时间范围内,太阳入射角均能满足θ &40°的 温室前屋面角 。 ? 后屋面仰角大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7-8° 日光温室跨度设计 纬度越高,跨度越小。 北纬 38-40°地区:7-12m; 41-42°:6.5-10m; 43° :6.5-8m; 脊位比=(B-b)/ B = 纬度越高越小,保温设计 0.8 周年生产 0.78-0.79 冬季生产温 加大 低纬度和较暖地区 ? 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大,蓄热能力越好,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蓄热能力越差 ? 后屋面设计:从内到外,防潮层,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19 第六章 园艺作物设施栽培 ? 掌握园艺作物生产特点 ? 掌握我国设施蔬菜栽培 4 个主要区域及其设施栽培的特点 1、我国主要生产设施蔬菜栽培茬口 塑料大棚:春提前,秋延后,越夏一大茬 日光温室:冬春茬,秋冬茬,越冬茬 2、 园艺作物设施生产特点 茬口安排形式多样 ? 注重产品供应的时效性 ? 强调选用设施栽培专用品种 ? 合理调控设施环境 ? 农事管理措施精细 ? 病虫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 3、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区划 东北、蒙新北温带气候区 黑吉辽及内蒙新疆等地,冬季日照充足但日照时数少, 一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最低达-20~-30℃,是我国最寒冷气候区。设施生产冬季以日光 温室为主,设临时加温设备。在极端低温区,冬季只能生产耐寒叶菜。春秋季节可利用各种 园艺设施进行蔬菜的春提早和秋延迟栽培,可进行塑料大棚春夏秋一大茬栽培 华北温暖带气候区 本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长城以 南至渭河平原以北地区以及甘肃、青海、西藏和江苏、安徽的北部地区。该区冬春季光照充 足, 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适宜气候区。 冬季利用节能日光温室在不加温条件下可实现 喜温蔬菜越冬栽培;主要栽培茬口有日光温室冬春茬、秋冬茬和越冬一大茬,塑料大棚春提 前和秋延后栽培。 长江流域亚热带气候区 本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南岭-武夷山以北,四川西部- 云贵高原以东的长江流域各地。冬春季多阴雨,寡日照,1 月日照百分率在 45%以下,平均 最低气温 1~8 ℃左右。设施蔬菜生产以塑料拱棚春提前、秋延后栽培为主,冬季多层覆盖 可生产喜温蔬菜(越冬生产) ,夏季以遮阳网、防雨棚为主要蔬菜生产设施。 华南热带气候区 本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及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南部。 该气候区全年无霜冻,可全年进行露地蔬菜生产(冬季可生产喜温果菜) ,是南菜北运蔬菜 生产基地,但夏季多台风、暴雨和高温,故遮阳网、防雨棚和开放型玻璃温室成为这一地区 夏季蔬菜生产主要设施,冬季以中小拱棚覆盖临时增温为主要设施。 第二节:黄瓜栽培技术 ? 掌握黄瓜与番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设施栽培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依据 ? 掌握黄瓜与番茄设施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原理与操作要点 黄瓜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生物学特性决定栽培技术:根系浅、叶片大、喜温喜湿和耐弱光的特性,喜温不耐寒冷,适 宜温度 18-30℃。短日照,较短光照,较低温度有利于花芽分化和雌花形成。 根系:根系浅、根量少;木栓化早,损伤后难恢复;喜氧不耐涝;喜肥但吸收能力差;对土 壤温度十分敏感。 叶:包括子叶和真叶,子叶是黄瓜早期主要营养来源;真叶大蒸腾高,需水量大。20 1、 栽培设施类型与茬口安排 塑料大棚:春提前、秋延后、越夏一大茬 日光温室:秋冬茬、冬春茬、越冬茬 2、品种选择 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温弱光,综合抗病能力强) 果实发育快 持续生长能力强 3、育苗与嫁接 ? 育苗:多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 ? 适宜的播种期 ? 培育优质嫁接苗 ? 嫁接 ? 适用茬口: ? 嫁接方法:靠接、插接、贴接 ? 嫁接苗龄:宜小 4、定植前准备 (1)设施准备 ? 设施覆盖 ? 覆盖材料:保温、流滴、耐候 ? 提早覆盖 ? 设施消毒 ? 高温焖棚、药剂消毒 (2)整地、施肥、作畦 化冻后及时翻耕土地 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 起垄栽培、覆盖地膜 高畦栽培 一般有两种畦式,一是台式平畦,具有滴灌条件的地块应用;二是瓦垄畦(也叫 M 畦) ,采 用膜下沟灌或定量滴灌带的地块应用。畦宽 80-90 厘米,畦高不超过 15 厘米。 5、定植 (1)定植期确定 ? 原则 ? 春茬:在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 ? 秋茬:在确保结瓜期 40 天以上,适度晚定植; ? 温度指标:棚内 10cm Soil T&12℃、夜间 Tmin&5℃; ? 不同覆盖条件下定植期不同 (2)技术要求 ? 合理密植:依茬口而定,采用宽窄行定植 ? 栽苗宜浅、定植水宜小 6、田间管理 (1)温室环境调控 ? 调控原则:低温季节在保证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通风量、增强和延长光照;夏 季遮光降温 ? 调控措施21 ? 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 ? 不同季节环境调控措施不同 ? 争取白天适宜 T 时间持续&4hr. (2)水肥管理 ? 原则:前控后促 ? 管理措施 ? 生育时期与水肥管理相结合 ? 栽培季节与水肥管理相结合 ? 植株长相与水肥管理相结合 (3)植株调整 ? 打杈 ? 摘卷须 ? 吊蔓与落蔓 ? 摘除病、老、黄叶 (4)采收:适时采收,采摘太早,果实幼嫩,保水能力弱,货架寿命短;采摘过完,果实 老化,品质差,消耗植物养分,造成植株失去平衡,后续果畸形或化瓜。 ? 始收期:定植后 30~35d; ? 采收标准: “顶花带刺” ? 采收要求:及时、适时 ? 采收依据:结瓜部位、植株长势、瓜条长相 7、分级与包装 ? 分级:依据长短、形状、外观等 ? 包装材料: GB/T 6543 (瓦楞纸箱) GB 9689 、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 参见:NY/T
嫁接育苗―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配套技术之一 嫁接作用: ? 提高抗土传性病害能力 ? 提高吸收水肥能力及长势 ? 提高抗逆性 ? 提高产量 ? 改善品质 砧木选择原则 ? 抗逆性要求 ? 与接穗的亲和能力 ? 对产量影响 ? 对品质影响(脱蜡粉砧木) 第三节 番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一)栽培设施类型与茬口安排 ? 塑料大棚 ? 春提前 ? 秋延后 ? 日光温室22 ? 秋冬茬 ? 冬春茬 ? 越冬茬 (二)番茄主要生物学特性 1、根系特点 (1)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 (2)再生能力强,主根受伤易产生侧根(育苗时分苗可促进侧根形成) (3)茎部容易产生不定根,具有一定吸收功能和支撑作用。生产中的培土、压蔓和徒长苗 的卧栽,均利用此特性 2、茎的特性 (1)半直立或蔓生,栽培中要吊蔓或设立支架; (2)侧枝发生能力强,生产上根据栽培密度不同而采用不同整枝方式 3、环境要求:15-25℃,中光性,冬天加强光照,对水分需求比黄瓜少,弱酸性土壤,整个 生育期对钾肥需求量最高,其次为氮肥,磷肥需求量最少。 (三)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1、品种选择 ? 耐低温、弱光、高湿 ? 长势强,持续结果能力强 ? 果形发育快 2、育苗与嫁接 ? 不同茬口对苗龄要求不同 ? 冬春定植:苗龄宜大 ? 夏秋定植:苗龄宜小 ? 嫁接 ? 砧木选择:果砧 1 号(蔬菜中心) 嫁接方法 ? 插接、靠接、劈接、套管接 3、定植前准备 ? 设施准备 ? 设施覆盖 ? 覆盖材料:保温、流滴、耐候 ? 提早覆盖 ? 设施消毒 ? 高温焖棚、药剂消毒 ? 整地、施肥 定植前翻耕 施足底肥 ? 作畦 畦型:平畦、高畦、垄畦; 畦宽:1.2~1.4m; 覆盖地膜: 4、定植 ? 定植期确定 ? 原则:23 ? 冬春季:确保幼苗不发生冷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 ? 夏秋季:在保证田间采收期达 30d 以上的情况尽晚定植。 ? 指标:10cm 土层处 ST&12℃,夜间最低气温&5℃; ? 定植密度 ? 单干整枝+2 穗果摘心:4000 株/亩; ? 单干整枝+3 穗果摘心:3000 株/亩; ? 单干整枝+5 穗果摘心: 株/亩; ? 双干整枝:2000 株/亩; ? 定植技术要求 ? 定植水:冬春季宜少、夏秋季宜多 ? 适度深栽、减少伤根 5、 田间管理 环境调控(设施栽培) 原则:低温季节在满足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通风、延长光照时间 温度指标: 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 不同季节调控措施不同 不同天气状况调控措施不同 水肥管理与中耕蹲苗: ? 原则:前控后促 ? 要求: ? 与不同生长阶段的生育特点相结合; ? 与植株长相相结合; ? 与天气及气候状况相结合; 植株调整 ? 支架与绑蔓 ? 吊蔓 ? 整枝 ? 单干整枝 ? 改良单干整枝 ? 双干整枝 ? 打杈 ? 防止田间郁蔽 ? 利于养分合理分配 ? 疏花疏果 ? 每花序留果 3~4 个 ? 疏除多余果实 ? 保花保果 ? 授粉(熊蜂授粉或震荡授粉) ? 化学处理:沈农丰产剂 2 号、PCPA 等 疏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 ? 摘心 ? 方法:最后果穗上面留 2~3 叶打顶 ? 目的24 ? 为其下面花序的果实发育提供养分;减轻或避免日烧病发生 吊蔓与落蔓 6、采收与催熟 ? 采收 ? 标准:2/3 以上部位红熟 ? 采收要求:勤采、早采 催熟 ? 目的:冬春季栽培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 原理: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乙烯→提高呼吸强度。 ? 方法 ? 离体催熟:适用于长途运输销售时; ? 随秧催熟:适用于塑料大棚秋延后及春季栽培的后期果实。 7、分级与包装 包装材料:透气性好 分级:成熟度及大小一致 黄瓜与番茄对环境的要求 ? 黄瓜:温度 气温:上午 25-28℃,促进光合,积累养分 下午 20-24℃,养分运输 前半夜 15-19℃,促进养分运输 后半夜 10-14℃,减少养分消耗 地温:20-24℃ 主要通过草苫的揭盖、风口的开闭及风口大小调整。 ? 光照 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生育期间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 4-5 万勒克斯,2 万勒克斯以 下不利于高产(冬季光照不足) 提高日光温室光强措施: (1)温室结构要合理 (2)覆盖高透光、无滴、防尘、长寿多功能膜 (3)保证温度前提下,早揭晚盖草苫(电动) ? 对土壤的要求 对土壤适应范围比较广,最适宜的是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因此温室、大棚黄瓜 基肥亩用量常达 10-13 方,生长期内多次分期追施化肥 ? 对肥水的需求 黄瓜根系浅、叶片大,地上部耗水多,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要求高,栽培中不能 缺水,尤其是低温季节的水分管理很重要; 根系分布浅,吸肥能力弱,决定黄瓜要重施基肥,追肥要少量多次,并结合浇水进 行 番茄:温度 (1)气温:生长适宜气温为白天 20-25℃,夜间 15-18℃;超过 33℃产生高温生 长障碍,低于 10℃生长缓慢25 (2)地温:最适宜地温为 20-23℃,28℃以上或 12℃以下根系生长缓慢;高温界限 为 33℃,低温界限为 8℃ (3)苗期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幼苗质量影响大;花期温度不适宜落花落果严重(植物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结果期日夜温差的重要性 对光的要求 (1)光周期:中光性 ( 2)光强:适宜光强为 4-7 万勒克斯,冬季生产常因光照不足只开花不结果(徒 长) ,营养不良,落花落果重 对水的要求 番茄对水分的要求,总体比黄瓜要少,要求土壤相对湿度 65%-85%,空气相对湿 度 50%-65%,不适宜与黄瓜种在一个温室中,空气湿度高,生长弱,病害重,易落花 落果 对土壤及养分的要求 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 要求也不太严格, 但以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 富含有机质、 通气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最适宜,要求最适 pH5.5-6.5,过酸土壤易缺素(缺钙) ,盐 碱地生长缓慢 番茄生育期长,产量高,要求土壤养分充足,重施有机肥;整个生育期对钾肥需求 量最高,其次为氮肥,磷肥的需求量最少第四节 花卉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1、我国切花月季生产有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周年型 2) 冬季切花型 3)夏季切花型 2、现代月季花的分类 ① 杂交香水月季 Hybrida Tea Roses) 简称 HT、② 聚花月季(Floribunda Roses) 简称 Fl,又称丰花月季系③ 壮花月季(Grandiflora Roses) 简称 Gr 系④ 攀援月季 (Climbing Roses) 简称 Cl 系⑤ 微型月季(Miniature Roses) 简称 Min 系。⑥ 地被 月季(Ground Cover Roses) 3、切花月季繁殖的方法主要有扦插和嫁接。 嫩枝扦插、硬枝扦插 芽接、切接 4、 修剪与摘心 ① 修剪 a.逐渐更替法:即第一次切花采收后,全株留 60cm 左右,一部分使其再开一次花,一部 分短截,等短截的新枝开花后,原来开花的一部分枝条再短截,这样轮流开花,植株不致升 高太快,采花工作也可全年进行。 b.一次性短截法:为了躲避夏季的高温,往往让植株休眠。一次性短截就是在 6、7 月采收 一批切花后,主枝全部短截成一样高的灌木状,停产一段,到 9、10 月再产生新的切花枝。 ② 摘心 a. 促进侧枝生长: 在栽培初期可为全株的树形打好 基础, 产花期可形成适量的花枝。 b. 改变开花时间: 开花后为了调剂市场上淡季或旺季的需要, 可进行不同程度的摘心。26 轻度摘心(将茎顶端 5~7mm 掐去)受影响的只是它附近的侧芽,仅萌生一个枝条,对花期影 响不大。重摘心(花芽直径达 10~13mm 时,摘掉枝顶到第二复叶处)能生出两个侧枝,对花 期的促进比前者早 3~7 天 5、 切花的采收和处理 时间:花朵心瓣伸长,1~2 枚外瓣反转时(2°)采收 剪切方法:下方留 2~4 枚叶片,在所留芽上方 lcm 斜剪 (画图) 贮藏条件:13℃ 去除田间热 温度 5~6℃ 分级、包装,在相对湿度为 98% ,0.5~1.5 ℃贮藏 第二节 兰花 6、 兰花分类:附生兰,. 地生兰,腐生兰 附生兰又称热带兰、洋兰,常见栽培的种类有: 卡特兰属、万带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属、虎头兰属等。 地生兰常见栽培的种类有: 兰属、 白芨属、 兜兰属、 虾脊兰属、 鹤顶兰属等。 兰科兰属的地生兰称为中国兰花 Cymbidium)。 ( 腐生兰:如:天麻。 7、 形态特征 地生根较粗,少分支,其中有特短粗的如春剑、蕙兰,也有稍细长的如送春、春蕙等。 气生根细长,多分支,如虎头兰、台兰等。 根菌―兰菌 茎 分为直立茎、根状茎和假鳞茎三类。 8、地生兰与附生兰的比较:9、兰组、蕙组中地生兰(中国兰花)的主要种类 春花:春兰 夏花:蕙兰 秋花:剑兰 冬花:墨兰 大花蕙兰:是兰属中小花、茎干直立的地生兰与大花附生兰种间杂交而成。 ? 繁殖和栽培 1)分株 时间在花后或休眠期。春兰、蕙兰秋天分株,建兰、墨兰春天分附生兰一般在春或秋季27 2)播种 兰花的种子很小,不含营养物质(胚乳)不易发芽,种子需播于培养基中, 一般 5~10 个月才发芽,从播种到开花需要 4~6 年。 3)组织培养 中国兰花用芽组培已获成功,但用其它器官组培尚无成功的报道,而且由 于生长慢、成本高在生产上还不能应用。热带兰的组培早已工厂化。 10 栽培管理 养兰的栽培设施 兰室 生产中按温度高低把养兰温室划分为四类,即高温 温室、中温温室、低温温室和冷室。 高温温室可栽培附生类热带兰,如蝴蝶兰、卡特兰 等;而地生兰,如春兰、蕙兰等可在低温温室甚至冷室中 栽培。 兰花种子繁殖或组织培养的温室,要求昼温 21~ 24℃,夜间 18℃。 兰棚 在北方,兰棚是养兰必备的设施,地生兰 5~10 月需 要在兰棚中养护。28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拱棚土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