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要查发病率(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要怎么查啊

调查:中国肝炎人数究竟有多少,看过的人不要害怕。【乙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640贴子:
调查:中国肝炎人数究竟有多少,看过的人不要害怕。收藏
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大类,还有若干小类。首先了解下甲型肝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甲型肝炎的感染常因年龄与地区的不同而异,年龄愈大,感染率愈高。此外,卫生条件及生活水平差的地区感染率亦高,如农村高于城市,一般为50%~80%。据此推算,我国约有7亿~8亿人感染过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根据对黑龙江、河北、河南及湖南四省10484人的调查发现为58%。据此推算,约有6亿~7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  至于丙型肝炎,在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在输血后的肝炎中,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国外统计为90%以上,国内约为60%~80%。  丁型肝炎几乎都发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根据对全国17个地区1764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肝组织开展的检查发现,丁型肝炎抗原(HDAg)阳性者有167例,检出率为9·47%。由于戊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尚未普及,因此其在国内流行情况尚不清楚。根据各地的报告,目前已有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和新疆6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其流行多与水源被粪便污染有关,少数是通过污染食物而传播的。国内戊肝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新疆的南部,波及3个地州23个城镇,曾持续流行20个月,发病人数达12万多。  据国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占36%~47%,乙肝占36%~41%,丙肝占10%~25%,戊肝占10%~20%。
 甲型病毒性肝炎在儿童期多见,尤其5~14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使用甲肝疫苗在甲型肝炎的预防控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接种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对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对象进行接种起到主动免疫的作用。
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病人约3000万。仅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字来说,差不多就是全国人民十有其一。
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会忘记加上同一个要求——“保密”。他们通常比较乐于接受文字、声音的间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们的隐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压力。 一个正读研的乙肝患者说,令他难以置信的是,有个不知内情的研究生朋友,当着他的面说,得了乙肝的人都该杀。而另一个同病者在学校亲眼目睹,一个刚被公开的患上乙肝的学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本报记者曾写过一个叫王万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资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出国旅行,游客们的恐惧几乎变形:同行的两个旅客为了争一个远离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让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来后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万民的照片。 一个患者对此愤愤不平:日常使用的钱币难道没沾上病毒,为什么人人都如此喜欢? 名词解释 乙肝“二对半” 指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体)、HBe(e抗原)、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另外,乙肝检查单上还会出现HBc(核心抗原)。HBV(乙肝病毒)颗粒的外膜称作表面抗原,内核分为核心抗原和e抗原。 乙肝病毒携带者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出: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小三阳”与“大三阳”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标“两对半”化验中,老百姓习惯把HBsAg、HBeAg、抗—HBc这3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大三阳”。把HBsAg、抗—HBe、抗—HBc这3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小三阳”。
搜狐微博出了一道题:我国丙型肝炎病人有多少?答案有两个:一个是1000万,一个是2000万。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年看了许多材料,向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的请教,还查了最新文献。我国丙型肝炎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文献上有很大差异。2004年发布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说,我国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2%,当时估计我国约有40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008年《中国医学论坛报》曾刊登一文《加强我国丙型肝炎防治工作》,其中说到:“2003年至2006年的4年间,我国报告的丙型肝炎病例数逐年增加,分别为21145例、39380例、52927例和70681例。在法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中,丙型肝炎发病率由2004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7位。2007年1月至10月,丙型肝炎报告的病例数达81921例,已超过2006年全年的发病数。”而2011年3月10日《中国医学论坛报》上却说:“2006年全国营养调查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我国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0.43%,远低于年第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3.2%。如果按这个比例估算,我国有560万到6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但是那次调查不包括高危人群,比如同性恋、多次输血、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等等,同时还有一些高危的地区人群没有调查,如果把高危人群算在里面,我们国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数大概是1000万。”这些数据的差距使我非常困惑。为此,我写信给《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田晓青编辑,她又帮我请教了庄辉院士。庄辉院士回答说,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本世纪初的统计。但我仍认为,这些数据的差距太大,或时间太早,不足以作为目前我国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于是,我查阅了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我国的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2.2%,大约有近3000万HCV感染者率(见下图例数第二行)[1]。我认为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接近我国实际情况的。因此,我国丙型肝炎感染人数:1000万,2000万,4000万都不太对,应该是3000万。
丁肝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怎样 医疗保健,传染病医疗保健。1984年许健育首先报道在北京乙肝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丁肝病毒抗体,不久后,都连杰等报道武汉地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组织检测出丁肝病毒抗原阳性者10例。文献报道血清丁肝抗原(或抗体)阳性与肝组织中丁肝抗原阳性在我国华北地区分别为11.01%和6.86%,东北地区为10.57%和6.52%,华东地区为1.43%和11.63%,中南地区为13.12%和6.15%,西南地区为6.83%和10.30%,西北地区为9.50%和6.72%。  声明:中国大学网不保证丁肝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怎样医疗保健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中国大学网刊载丁肝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怎样医疗保健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网友们参考、学习和借鉴之用!
丁肝不会单独出现,它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和乙肝一起才能感染。丁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丁肝病毒与乙肝的传播方式相似。经过输入含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选择使用传染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针管,静脉内注射毒品的药瘾者很容易感染和散播丁肝病毒。丁肝必须在有乙肝的基础上才能感染,条件比较苛刻。丁肝急性的症状明显些,厌食,恶心,吐,眼睛黄,尿黄。平常生活中紧密接触包含丁肝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经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溃疡隐性感染,更甚于可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易感者血液。性接触若是异性恋、同性恋和家庭情侣中丁肝病毒传播的重点方式。慢性的丁肝一般没有症状,偶有乏力,腹胀,肝区不适。丁肝患者也能通过母婴传播,所以,乙肝患者的妈妈只能采取措施降低传染率。母婴传播,HBSAg和丁肝抗体阳性的妈妈,其乙肝e抗原阳性者可直接将丁肝病毒传播给婴幼儿。表明丁肝病毒国产期传播只在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的条件下才可能。数据显示,同样家庭中,丁肝病毒的传染途径在青壮年中基本上通过水平传播,在性伴侣及同胞当中占优势,年轻人的身上发生传播的几率非常的高,婴儿间的传播反而不常见。
人感染戊型肝炎主要来源是猪戊肝具有最高的病死率,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尤为严重,人类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来源是猪,戊型肝炎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为43%。 猪会为人类带来戊型肝炎(资料图片)近日,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对广西8个农村地区的7000多人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后,证实了人类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来源是猪,戊型肝炎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为43%。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名为《中国南方农村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的论文。研究人员在广西8个农村地区的7284名具有相似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参与者中开展了调查,并对其中3431人进行随访。结果表明,人群中有43%的戊肝感染率。在30岁以前男性的感染率与女性相同,在30岁以后,男性则是女性的两倍。每年约有4.3%的人成为戊肝病毒新感染者。研究还证实了人类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来源是猪,猪是人类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毒库。因此,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提到病毒性肝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乙肝和甲肝。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爆发,310746人发病,31人死亡。但鲜为人知的是,几乎就在同时期,即年,我国新疆也发生了一起急性戊型肝炎大爆发,累计119280人发病,死亡人数却高达707人,其中414名孕妇死亡,死亡率远高于甲肝。戊型肝炎在临床症状上与甲肝相似,但是在所有的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具有最高的病死率,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尤为严重,妊娠晚期病死率可高达15~25%,并且极易发生早产、流产和死胎。在卫生条件和设施较差的热带和亚热带戊肝流行区,有50%以上的散发性肝炎病例和肝衰竭是由戊肝引起的。根据疫情报告,中国2002年戊肝发病报告6830例,2003年上升为9655例,比2002年增加40%,死亡率则增加50%。根据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截至今年11月,全国已发生戊型肝炎14769例,发病数、发病率均呈现连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专家介绍,在垃圾场、屠宰场污水、猪圈外排水道、污染的食物(如贝壳类、鹿肉、猪肉等)、动物粪便甚至在一些超市的动物内脏中都发现了戊肝病毒的存在,而且持续时间久,难以有效清除,尤其是在现有垃圾处理法不能有效灭杀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大规模污染。自治区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预防戊肝重点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关键是养成清洁卫生的生活习惯。要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尽可能地不吃生食,不饮生水,生食蔬菜水果一定要认真冲洗干净。尽量不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小吃摊就餐。只要做到以上几方面,戊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作者:张若凡)
肝类病毒那么多啊。。。各种病毒,这世界不安全了
我看的很淡。这都不是个事、
所以说呢,得了乙肝也没什么嘛,自己更爱护自己
哈哈…肝太脆弱,就她太容易惹事了,但她也很坚强,一直顽强抵抗病毒…
突然觉得最累的不是我们。而是它肝大哥。
我晕怎么多!现在没有这么多吧!唉!得的这些病真可怜,社会是无情的,当人家知道你有这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远离,然后告诉别人也要远离你
我晕怎么多!现在没有这么多吧!唉!得的这些病真可怜,社会是无情的,当人家知道你有这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远离,然后告诉别人也要远离你
好可怕,医学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肝大爷,好累
谁越怕我越靠近他,他奶奶的,好不容易身上有别人害怕的东西,不好好利用利用,过过瘾。
真心无语,乙肝不知毁了多少人!丙肝治愈的难度要远小于乙肝,乙成事实的人生回天无力。如果能回到从前,一定不让感染乙肝。
嗯。   握住我手但别给我同情
应用吧活动,
感染的人数居然是日本的总人口数啊,可怕…
也就是说多半人都得过肝病。。。
呵呵,夸张了,其他不说乙肝全国只有三千万人,这是我一个感染病医院的主任朋友告诉我的,他们每年都开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遗传病在人类疾病中非普遍.遗传病的患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是预防遗传病的首要工作.下面是某种遗传病的患病率和遗传方式调查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调查遗传病患病率:①确定调查范围.②在人群里 抽查人数若干调查并记录.计算.③得出结果(2)调查遗传方式.①选取具有患者的家族若干.②画出系谱图.③根据各种遗传病 推导出遗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0分每空2分)遗传病在人类疾病中非普遍,遗传病的患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是预防遗传病的首要工作,下面是某种遗传病的患病率和遗传方式调查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调查遗传病患病率:①确定调查范围,②在人群里___________抽查人数若干调查并记录,计算,③得出结果(2)调查遗传方式,①选取具有患者的家族若干,②画出系谱图,③根据各种遗传病_______推导出遗传方式。(3)以下是某个家族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用A a表示相关基因)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②6号,7号为同卵双胞胎,8号,9号也是同卵双胞胎,假设6号和9号结婚,婚后生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10分每空2分(1)随机(2),遗传规律。(3)①常染色体,隐形②1/9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分,每空2分)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材料Ⅰ&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材料Ⅱ&统计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见下表)。材料Ⅲ&绘制甲病和乙病在某一家族中的系谱图(见下图)。(甲、乙病分别由核基因A和a、B和b控制)。请分析回答:(1)根据材料Ⅰ和Ⅱ可以推断,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2)分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可以得出:①Ⅰ-3的基因型为&&&&&&&&&&&,Ⅱ-6的基因型为&&&&&&&&&&。②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③Ⅳ-11患甲病的概率为&&&&&&&&&,只患乙病的概率为&&&&&&&&。因此,Ⅲ-9和Ⅲ-10若生育&&&&&&&&&&性后代,其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3)若该地区的某对表兄妹(都表现正常)婚配,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将增加,其原因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共7分)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图一);图二为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1)图一中,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出&&&&&是隐性性状。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丁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若单株收获其自交后代中F2红色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的株系F3果皮均表现为红色。(2)设图二II-7为纯合子,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若乙病患者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则II-7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III-10正常的概率是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每空2分)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种单基因遗&&& 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材料Ⅰ&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 材料Ⅱ&统计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见下表)。 材料Ⅲ& 绘制甲病和乙病在某一家族中的系谱图(见下图)。(甲、乙病分别由核基因A和a、B和b控制)。请分析回答:(1)根据材料Ⅰ和Ⅱ可以推断,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 &&&&&& 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 & &&&&&&&&&&&&&&&&&&&&&&&&&&&&&&&& 。(2)分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可以得出:& ①Ⅰ-3的基因型为&&&&&&&&&&&,Ⅱ-6的基因型为&&&&&&&&&&。& ②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③Ⅳ-11患甲病的概率为&&&&&&&&&,只患乙病的概率为&&&&&&&&。因此,Ⅲ-9和Ⅲ-10若生育&&&&&&&&&&性后代,其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3)若该地区的某对表兄妹(都表现正常)婚配,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将增加,其原因是 &&&&&&&&&&&&&&&&&&&&&&&&&&&&&&&&&&&&&& &&&&&&&&&&&&& &&&&&&&&&&&&&&&&&&&&&&&&&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