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诽谤罪你,你居然不生气?这心态是什么心态

没有账号?
当前位置: >
你什么心态,就什么命
  作者:仲念念  01.  很多年以后的我,绝对想不到会跟她成为那么要好的朋友,因为我曾经带头嘲笑过她。  当时刚上初中,任性又不懂事,她刚转来我们班时,全班同学都欺负她,甚至排斥她。  因为她的脸太丑了,甚至有些吓人,我是第一次见脸上长红色胎记的小女孩,是一个很大的心形,很突兀,大家都叫她“怪物”。  但她一点都不介意,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们所有人,不说话,更没有任何攻击力。她成绩特别好,有一次开班会,她被老师选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也正是因为那次发言,我对她的态度彻底改观。  她说:“我的妈妈告诉我,我是一个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要做上标记,这样他才能记得我,一心一意的爱我,眷顾我。所以我从小就很幸运,你们看,这次我又考第一了。  我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样子,但是却可以决定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用温柔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收到的都是温柔,相反也一样。”  她发言结束了,我却沉默了。  我发自内心的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原来没有攻击力的人才是真的发光体,她不与人交恶,更不把别人的恶意放在心里,她明白用别人的错惩罚自己是最愚蠢的一件事,所以你尽管张牙舞爪,我只负责岁月静好。  从那以后,我便主动接近,直到现在,我跟她已经认识了将近10年,她的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一生。  是她让我明白,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如果能改变看世界的角度,一切都会变得不再一样。你的心是怎样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02.  你不得不承认,好心态真的会成就一个人。  我大学同学小晴也是一个心态特别好的姑娘,每次跟她视频通话,她都笑嘻嘻的跟我讲所遇到的一切开心和有趣的事,无论情况多糟糕,她都能找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从中汲取正能量的东西,来作为使自己日益强大的营养。  拿暑假去一家广告公司面试来说吧,当时她兴冲冲的赶过去,天却忽然下起大雨,没带伞,就一路小跑,但还是淋成了落汤鸡。  精心化了一早上的妆,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花了,本来应该沮丧的,可是她却乐的不行。她说难得化妆,一定是因为太好看了,连天都嫉妒,所以才要毁我,没关系,我素颜也照样秒杀一大片。  于是,她踩着小高跟雄赳赳气昂昂的去打仗了。  一起面试的有几十个人,而她竟然一路绿灯,成功的笑到了最后。她说,当时脑海里一直回想着那句: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只能改变心境了。  心情好的时候,做事肯定会事半功倍。  带着这样的信念,她将自己的积极和乐观发挥的淋漓尽致,无论口试的过程中,对方提出怎样刁钻的问题,她都能往好的方向考虑,最终化险为夷。  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笑起来很好看,相处起来很舒服的人,因为这样正能量的人,只要看到心情就会好,工作的时候效率自然高。  其实纵观这世上的一切,我们会发现,真的有太多我们无力改变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哪一天是晴天,哪一天突然下起雨,但没关系,晴天温暖,雨天浪漫,只要心中有爱,哪哪都会春暖花开。  因为你的世界是怎样的,你自己说了算,只有心态,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主人。  03.  曾经在一次晨会上,部门经理分享过一个水杯的故事。  她当时拿着一个玻璃杯,玻璃杯里装着半杯水,然后故作神秘的问大家:“看到这半杯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有的人说:“只剩半杯水了。”  可是却有的同事说:“竟然还有半杯水。”  短短的几个字,却有着不通过的含义,前者是消极型人格,而后者则是积极型。消极的人永远只能看到没有的东西,而积极的人则相反,他会看到现已拥有的一切,并且不会为未发生的感到忧虑。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想必你一定不陌生。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山河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船,民是水,水枯了,船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  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  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可谁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升平;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  于是国王全身轻松,很快便痊愈了。  你看,积极的心态可以创造更好的人生,而消极则会不断地消耗乃至毁掉人生。  就像拿破仑曾经说过的那样,“人与人之间,其实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小的差异就是人所具备的心态,而巨大的差异却是成功和失败。”  是的,一个人的心态是消极还是积极,往往会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而消极只能使人沮丧,对人生布满抱怨,一味的自我否定,抹杀了自己无限的潜能。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乃至毁掉人生。  所以我们一向推崇,拥抱正能量,远离黑洞。  04.  同样的都是一天24个小时,有的人却可以将噪杂的柴米油盐,过得犹如世外桃源般宁静而致远;而有的人,即使是镜花雪月般的浪漫,也可以糊弄的寅吃卯粮,星落云散。  而这其中的差别,就是心态。  特别认同米奇&阿尔博姆说的那句:“世界上最难得事情是什么?答案毋庸置疑,与生活讲和。”  而与生活讲和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之前我在《所有你流过的泪,是一条渡你的河。》里面说,生活不全是你喜欢的日子,但是你却可以随时做一个喜欢的自己。  我想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主妇,她们收入不多,家境一般,但是却将日子收拾的特别有质感,特别温暖。  或者是人群中那个略施粉黛便已艳压群芳的姑娘,你第一眼便被她明媚的笑容所吸引,而不是在意她背的是LV,还是CHENAL。  又或者是一些银行职员、电话客服等,他们每天过着复制粘贴一样的工作,但是却依然将自己活得格外丰富,格外有趣。  所以,我坚信人的生活质量从来都不取决于物质上是否富足,真正拉来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态度,以及一颗有质感的内心。  我们应该在泥泞的无聊中开出最有质感的花,用诗意的心去代替聒噪和嘈杂。即使日子不总是我们喜欢的日子,但你一定要选择随时做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人。  你要知道,一个心态好的人,日子一定不会过得太差。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受益一生的50堂心理课_甜梦文库
受益一生的50堂心理课
受益一生的 50 堂心理课 目录前言........................................................................................................................................... 2 第一部分 平衡你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 ......................................................................... 3 1、千万不要自视太高 ..................................................................................................... 3 2、不良情绪导致无谓的疾病 ......................................................................................... 5 3、财富属于有心人,莫要仇富 ..................................................................................... 7 4、换个角度看问题,坏事未必全坏 ........................................................................... 10 5、你不曾知道的心理摇摆定律 ................................................................................... 12 6、正确对待流言中伤 ................................................................................................... 14 7、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终将成为过去 ....................................................................... 16 8、十指有长有短,莫要过度完美 ............................................................................... 18 9、破罐子破摔要不得 ................................................................................................... 20 10、不要把自己的缺点藏在心底 ................................................................................. 22 第二部分 剔除心理毒瘤,展现健康心态 ........................................................................... 24 1、拜金是一种病 ........................................................................................................... 24 2、人人都会嫉妒 ........................................................................................................... 26 3、自卑,人人得而诛之 ............................................................................................... 28 4、克服从众心理,不盲从 ........................................................................................... 29 5、跨越心中虚设的强迫障碍 ....................................................................................... 31 6、战胜畏惧,做生活的强者 ....................................................................................... 33 7、不要为了别人而活 ................................................................................................... 35 8、克服心理依赖,做独立的自己 ............................................................................... 37 9、欲壑难填,明白自己最想要的 ............................................................................... 39 10、不要敌视比自己强的人 ......................................................................................... 40 第三部分 克服心理障碍,做坚强的自我 ........................................................................... 42 1、远离“工作狂” ,把心放空 ..................................................................................... 42 2、给痛苦找一个“出口” ........................................................................................... 44 3、转移目标,学会心理补偿 ....................................................................................... 46 4、自我暴露,更好的保护自己 ................................................................................... 48 5、不要钻牛角尖 ........................................................................................................... 49 6、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51 7、欲速则不达,顺其自然,量力而为 ....................................................................... 52 8、怀念过去,但不要逃避现实 ................................................................................... 54 9、适当的对自己进行自我安慰 ................................................................................... 56 10、坚强的心理意志,克服心理障碍 ......................................................................... 58 第四部分 掌控心理暗示,趋利避害 ................................................................................... 60 1、说你行,你就行,是怎么回事 ............................................................................... 60 2、为什么不经意间就会被别人操纵 ........................................................................... 62 3、正确的给自己贴标签 ............................................................................................... 64 4、假装快乐真的可以变快乐 ....................................................................................... 65 5、安慰剂效应――相信则灵 ....................................................................................... 66 6、为什么我们会轻信流言 ........................................................................................... 68 7、改变思维定势 ........................................................................................................... 70 8、霍桑效应―正确解决心理冲突 ............................................................................... 72 9、为什么关键场合容易发挥失常 ............................................................................... 73 10、如何克服“半途效应” ......................................................................................... 75 第五部分 学会心理美容,拥有幸福人生 ........................................................................... 77 1、久闻不知其香 ........................................................................................................... 77 2、眼不见,心为净 ....................................................................................................... 79 3、松弛紧绷的神经 ....................................................................................................... 81 4、珍惜自己的现实拥有 ............................................................................................... 82 5、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要会舍弃 ............................................................................... 84 6、强者从来无惧挫折 ................................................................................................... 85 7、战胜畏惧,做生活的强者 ....................................................................................... 87 8、自信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 89 9、学会调节自己的欲望 ............................................................................................... 90 10、欣赏别人,成长自己 ............................................................................................. 93前言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幸福快乐获得成功,而这种生活状态和什么有关呢?金 钱?地位?事业?还是自己? “控制自己的心理力量” 是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的幸福 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中最重 要、最核心的一个部分。人的心理因素对于自己的命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我们一切的悲 伤和幸福都来自于内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压力的增加, 各种心理疾病也日益成为困扰人们学习生活的 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也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 决定一个人是否充分发展自己、是否立足于社会、是否生活的幸福。一个心理品质不高或心 理有障碍的人,即使知识再丰富、头脑再聪明,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严重者甚至发生生 命的危险。 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孩至老人,从工作到家庭。无论衣食住 行, 还是社会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 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 当你觉得生活充满苦闷, 当你觉得快乐离你远去,当你觉得你快被无形的压力压垮,当你对他人总是心怀敌意,当你 陷入物欲无法自拔,这时你不需要郁闷和哀叹,你需要了解你的症结,并努力去解决它。来 自心理学家的统计,约有 70%的心理疾病患者是因为忽视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加剧了病情的 发展。因此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本书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心理学现象, 从简单易懂的事例中, 分开阐述了各种心理 疾病、心理暗示、心理现象、心理定律以及心理美容等,让读者在简单易懂的文字中理解生 活中隐藏的深奥的心理学。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案例以及心理学家做的试验,认识自身 的心理问题所在,进而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式。 心理学家说: “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 心理学深刻的影响着我 ” 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我们学习心理学可以知道自己会有哪些行 为,这些行为背后有什么样 的心理活动。同时,我们可以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自己 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世上, 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心理, 从而实现对他人和外界更准确的认知。 通过阅读《受益一生的五十堂心理课》 ,从每一堂心理课中都学到有用的心理学信息, 从而正确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 从 而拥有幸福的生活。第一部分 平衡你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1、千万不要自视太高迈克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上司重视他,工资待遇也还不错。谁知公司却 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迈克只好重新找工作,但过了半年,还是一无所获,迈克 非常沮丧。 父亲看他这样,就问他: ?难道这半年里就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你吗?? 迈克回答: ?当然有,就是工资太低了,一个月才一千多。 ?父亲说: ?少是少了 点,不妨先干着啊! ?迈克说: ?不行!我原来―个月 3000 多,现在没有 3000, 我才不去呢。 ?父亲没再说话,晚上,父亲对迈克说: ?明天和我去卖菜吧??迈 克点点头。 第二天,父子俩在市场支起了摊子专卖黄瓜。刚摆好摊,就有个中年妇女过 来问: ?黄瓜多少钱一斤??父亲说: 块钱一斤。 ?1 ?中年妇女说: ?人家最贵才 9 毛钱,你怎么要 1 块钱啊?? ?我这的黄瓜是全市场最好的。 ?中年妇女不以为 然地撇了一下嘴,扭身就走了。一连好几个人来问价,都转身走了,迈克有些着 急,他心想:这黄瓜确实是全市场最好的,卖 1 块钱一斤也很合理啊!怎么就没 人买呢?他对父亲说: ?要不咱们也卖 9 毛一斤吧??父亲却不同意: ?别急,我 们的黄瓜这么好,一定能卖出去。 ? 早上买菜的最好时间段已经过去了,卖菜的人渐渐稀少,各种蔬菜的价格也 降了下来。别的摊位的黄瓜大多卖完了,剩下的一些已经降到了 6 毛钱一斤。他 们也不可能再坚持 1 块一斤,因此,父亲说就卖 7 毛钱一斤吧!可是,等了好一 会,还是只有人问价没人买。天就要黑了,迈克家的一大堆黄瓜终于卖给了一个 老大爷,而他只花了 1 块 5 毛钱。 在回家的路上,迈克不断埋怨父亲: ?我们今天吃大亏了,早上那个人给 9 毛 5 分钱, 那时候就应该卖的。 您怎么不愿意把价格降一点点呢?? 父亲笑着说: ?可不,早上就该卖的,可是那会儿觉得自己的黄瓜最好,就应该卖 1 块钱。那 你现在不也觉得自己一个月就必须要赚 3000 元吗??迈克若有所悟。第二天, 迈克就找到工作了,不过月薪就一千多一点。如果一直自我估计很高,有时候反而会让自己失去原有的价值,甚至一分不值。就好比 故事中的迈克, 他总觉得自己的工资至少要三千元, 自我感觉自己的价值不能被贬低, 因此, 他给自己找工作设定的“原则”就是月薪至少三千元,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也会像迈克一样,坚持自己所谓的“原则” ,不愿“低就” ,总是把 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可这个社会并不能遂他们自己的愿, 结果必定令自己很不满意, 迟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性格变得急躁,变得急功近利。现代人总 觉得自己的能力足够在短时间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这就是自视过高。 其实自视过高也就是自 傲,因为自视过高,他们自空一切、不自量力、狂妄自大,甚至不切实际。他们认为某些工 作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他们总在梦想自己如何了不起,能干大事业,却对身边小事不 屑一顾。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疾病,如同自卑一样,都是源于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只,自 傲者过高地评价自己,他们通过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长处,甚至视缺点为优点,而在看别人的 时候, 则总是容易贬低他人的优点, 夸大对方的不足。 在人际互动中, 自傲者不以互相尊重、 互相平等为原则,常常表现出一种优越感,盛气凌人,目中无人,只强调自己的感受,全然 不顾别人的态度和情感。比如工作中不尊重有实践经验的同事,对于自己的工作不以为然, 与同事的关系很紧张,总感到怀才不遇、时运不济。 自傲这种心理疾病已经严重困扰着我们脆弱的心理,危害很大。心理学实验证明,经常 持自傲心理的人,常常感到焦虑、愤懑和痛苦, 会有头痛, 失眠, 甚至还有精神崩溃等症状。 例如,澳大利亚某大学有一名天才学生,他在中学时就是门门课程成绩得 A,曾获得全州竞 赛大奖。在大学期间也一帆风顺,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因为太优秀,他从来看不到自己的不 足之处,渐渐养成了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缺点。毕业前他向同学宣称: “以后我要做比尔 盖茨完全没问题! ”但毕业后不到一年,他在工作单位中却到了几乎混不下去的地步。刚开 始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屡次受到了挫折后,他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 力。最后,他失去了自我,整天郁郁寡欢,逐渐发展成为忧郁症,住进了精神病院。 怎么解决自傲这种心理疾病呢?约翰?保罗说过: “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 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 与其他社会成员打交道,健康的心理才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且在事业上取得进步。一个 人对自己怎么看,决定了他与别人如何相处。如果自认为高人一等,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 做朋友,那么他肯定是要处处碰壁的。因此,与人相处,还是把自己看低点为好,也就是说, 为人要谦虚一些,不要狂妄张扬。这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大有好处。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于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非常 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古人曰: “人贵有自知之明” ,也是这个道理。比如,世界古代史上最伟 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马克思曾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就是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家也是谦虚地说:如果画 一个圆圈,里面是我们的知识,圆圈外面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那么,我们知道得越多,不 知道的也就越多了。 自知之明,包括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更要知道如何发展自己的长处, 克服自己的短处。这就需要我们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对自己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经过分 析,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发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之处,画出自己的真实形象。同时, 还要注意在集体当中利用别人的帮助实现自我评价。 因为自我评价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我反 省过程,它与你周围的朋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处于各种不同的评价和议 论的包围之中, 有人会赞许、称颂你, 有人会批评、 责备你,你要学会在各种各样的评价中, 恰当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进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 其次,做谦虚的自我。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虚者往往一鸣惊人,让世人敬仰;自以为是 的人处处宣传自己,却从未有谁会记起他著名作家玛格丽特一次被邀请参加一次世界笔会。 她衣着简朴,态度谦逊。坐在她身旁的一位匈牙利作家不认识她,以为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 的小人物。于是,他傲慢地问道: “小姐,你是一位职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哦!都 ” 有什么大作,可否告知?’ “谈不上大作,我只是偶尔写写小说而已。“噢!你也写小说! ” 看来我们算是真正的同行了。 我已经出版了 138 部小说??你写过多少部呢?小姐! ” “我只 写过一部,它的名字叫《飘》”这位匈牙利作家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他 138 部小 。 说加起来,名气都抵不过一部《飘》 ,他还好意思再说什么吗? 大多数情况下,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肯接受批评;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 人,常常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谦虚,才会赢得尊重,在困境中才能得到帮助。即使再成功 的人也需要帮助和提携, 没有人愿意帮助那些自以为是, 骄傲跋扈的人。 “满招损, 谦受益” , 人生路上,并非坦途,保持平和谦逊的态度,做一名谦谦君子会让你赢得好人缘,才会令你 拥有健康的心理! 最后,我们要不自傲但千万不能自卑,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那么其 他人怎么会看得起你呢?。所以,只有自信才是最健康的心理。自信但不自傲不仅会让我们 协调人际关系, 适应社会, 而且能顺利推进我们事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 自信是一种魅力, 它适合任何有思维的人。具有积极和必胜心态的人,必然是一个自信的人,自信对成功的意 义不言而喻。树立了自信,我们才能对事物产生兴趣,对自己所接受的工作充满信心,处理 起来游刃有余。对自己喜欢的人的追求也胸有成竹。最可贵的是,有了自信,人的大脑对外 界事物的反应会极其敏锐,思维也变得极其活跃,接受新鲜事物也非常快,处理问题的方法 也灵活多样。 自信, 会使我们充分发挥和强化自己的主动性、 能动性, 增强创造力和应变力, 才会在有路的地方走得更快, 在无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 因为有了自信, 我们就无所不能。 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盲目自信就会发生质变,发展为“自傲” !自傲,会让人觉得这个人 眼高手低,自以为是,什么都不会,但是什么都装会,是虚伪的表现。自傲的人即使一时受 人追捧,但若不好好把握自己有所收敛,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被人所唾弃。 所以, 正确认识自我, 不自视清高,不自我贬损, 养成自信的品质,这才是健康的心理, 才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前提。一个自信的人,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坚信自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一个自信的人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 面对任何问题都游刃有 余;一个自信的人,面对鲜花和掌声都漠然视之。2、不良情绪导致无谓的疾病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两只猴子的身体固定在相邻的铁 架上,猴子的前肢自由活动,下肢用导线相连,由一个自动控制的仪器通电给他 们电击,它们面前各放Z一个弹簧开关(放松即自动弹回) 。但甲猴面前放的开 关可用来切断总电流, 让两只猴子都能免除电击。乙猴面前的开关虽然也可以操 纵,但开关并不起作用。实验开始前,心理学家先让猴子学会操纵开关。每次实 验时间为 6h,然后休息 6h。实验中每隔 20S 电击一次,在通电之前先亮灯作为 信号。由于甲猴要时刻警觉,每隔 20S 操纵一次开关(它担心自己倘若疏忽,两 只猴子会同时受到电击) ,因而比?坐以待击?的乙猴更加紧张。实验持续 23 天后, 甲猴死亡了, 经解剖发现其肠胃中已产生溃疡, 而乙猴的肠胃却安然无恙。同样的实验,遭受同样时间的电击,情绪更紧张的猴子遭受到的危害却更多。这说明了 什么呢?其实不良的情绪反应,比遭受的实际伤害对人们的影响更大。人是有感情的,但更 是有理智的。人生一世,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部分人在激情状态,如狂喜、痛苦、绝望、 恐惧、 暴躁时, 往往会失去理智的控制, 不考虑后果, 做出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 即所谓“感情用事” 。其结果不仅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而且也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 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 现代社会中, 由于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人们似乎越来 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和抵触心理。 这些不良情绪往往被大家过度的压抑, 而得不到适当的宣泄。 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须借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如果积聚起来,就有 害身心。如果我们的情绪表达经常受到压抑或禁制,便易引起身心疾病,身体上的疾病比如 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心理上的疾病比如焦虑、紧张、神经症和精神病。 首先,暴躁是健康的隐形杀手。暴躁是情绪激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在遇到极其不愉快 的事情时,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发怒来表现心中的气愤。更有甚者可能也会因为非 常小的一件事而暴跳如雷。从心理学角度看,怒是心理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也是心理失衡 的反映。 研究证明, 人的愤怒情绪得以发泄, 反而有益于心理健康。 而把愤怒情绪憋在心里, 发泄不出来对身体极为不利。有一位老人患有心脏病,一天,他与其他老人一起打篮球,因 为对双方小小犯规而发生口角,在其他老人的劝阻中,他心中憋着气离开了。然而,不幸的 事出现了,老人刚走出几步就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就停止了呼吸。 其次,不良情绪是癌症的诱因。关于情绪和身体疾病的关系,某心理学家曾对 300 名癌 症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发现其中 185 人在发病前都有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如情绪低落、 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等。 国外还有研究资料表明, 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癌症 细胞扩散。可见,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催化剂。其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心事,我们 应保持宽阔的胸怀和乐观向上的情绪,不要在烦心事上反复纠结,要适当地用运动、倾诉等 方式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维护我们身心的健康。 不良情绪非常可怕,会减损我们的寿命。不良情绪会致人疑虑,这是一种怀疑和忧虑的 情绪状态。短时间的疑虑一般对人的影响不大,如果长期疑虑则会产生心理疾病,进而引发 身体的各种疾病,使人寿命缩短。有些人常常会因为没有根据的小事而忧虑重重,特别是老 人, 更是不要有太多疑虑, 动不动感觉自己得了什么大病, 长期这样怀疑就会真的得了大病。 譬如今天查到血压偏高,就怀疑得了高血压。还有的老人心事很重,一点点小事都能引起他 们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以致头昏脑胀、失眠、身体消瘦,严重时还会出现神经错乱。比如 见到一个熟人没与自己打招呼,就想我是否得罪了他。有人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长寿老人平 时都非常愉快,并且长期生活在一个家庭关系亲密、感情融洽、精神上没有压力的环境中。 防止不良情绪危害我们的身心,或者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远离不良情绪;或者采取一 些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心理学实验研究证明: “倾诉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心态。 ”研究人 类大脑的美国专家也证实: “将负面感受说出来,可以缓解大脑对恐惧、惊慌等强烈情感的 反应,还可以激活控制情绪冲动的大脑区域,帮助减轻悲伤和愤怒” 。不良情绪是不可能消 除的,那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 激励自己远离不良情绪。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 在遇到困难、 挫折、 打击、 逆境而痛苦时,用坚定的信念、 伟人的言行、生活中的榜样和哲理来安慰自己, 鼓励自己同逆境和痛苦进行斗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所学校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来到一所学校, 与一部 分学生交谈以后,在学生名单中圈出几个学生名字,并告诉老师,这些学生都非常有天赋, 是优等生。其实圈出的这些学生中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而这些所谓的“优等生”名单只是 是随机圈的。 听了罗森塔尔的话, 老师对学生增强了信心, 这些学生自己也产生了新的希望, 他们对自己更是信心百倍。过了一个月,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被圈得学生果然 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实验就叫森塔尔效应。事实证明,罗森塔尔正是运用激励的原理唤 起了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产生了进步的力量。 实验表明, 激励的方式能够使人们远离消极、 负面情绪,而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 第二,把坏情绪宣泄出去。情绪的宣泄是平衡心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不良情绪就像弹簧,压得越低,它们弹得越高,危害就越大。不良情绪来临时,我们不应一 味控制与压抑,还要懂得适当的宣泄。有一个有名的心理实验证明,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 要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女人比男人更懂得释放压力,宣泄自己的情绪。现实中我们也能看 到,女人有了不良情绪,就会通过哭泣、倾诉等方式发泄。而男人大多数不这样,他们认为 “男人有泪不轻弹” ,心里不舒服也只是压抑自己。宣泄不良情绪有很多方法。美国心理协 会曾向美国白领推荐的一种减压方法非常有效,那就是“把烦恼写出来” 。写出我们的烦恼, 在纸张上倾诉自己的压力,在倾诉的过程中,我们就会觉得这些烦恼并不是什么烦恼,心态 就会逐渐变得积极,抗压能力得到明显增高。把烦恼写出来,不仅可以赶走烦恼,提高抗压 能力, 而且还能提升免疫力, 这已被心理学家研究所证实。 除此之外, 当我们生气和愤怒时, 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像屠格涅夫一样“在开口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怒 气也就减了一半” ,或者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跑两圈、扔铅球等等。这些都是宣泄 不良情绪的途径。 第三,要学会自我暗示。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功能,是人们交流思想和彼此影响 的工具。语言的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会产生奇妙的作用。心理学家说: “当我们想要和 自己说些什么的时候,心理上通常已经产生了一种应激反应,可以中和不良的情绪。 ”比如, 在发怒的时候,就对自己说“不要发怒”“发怒只会使把事情越来越糟”“冲动是魔鬼,千 、 、 万不要冲动!。在被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 ” 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最后, 善于转移注意力。 情绪不好时, 千万不要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闷气, 一个人钻牛角尖。 要尽量的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尽量不要去想不开心的事。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 说意大利心理学家莱森斯就曾建议,心情不好时不妨去理发,这样可调节心理的不平衡。我 们平时可以到景色宜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花园、郊外,或者是田 园小路,看看蓝天白云,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样能使人胸怀宽广、身心愉悦,可以有效调 节心理状态。尤其是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最好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 当然,我们都有关系要好的朋友。遇到不良情绪,还要学会求助。如果长时间地压抑不 良情绪,就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光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还 远远不够, 可以找一个亲人、 好友或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 求得别人的帮助和指点。 培根说过: “把你的苦恼与朋友分担,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恼了。 ”当遇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仅靠 自己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的疏导,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自己 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 甚至是模糊的, 旁人点拨几句, 会茅塞顿开, 所谓的旁观者清, 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时人家即使不发表意见,仅仅是静静地听我们说,我们心理也会得到很 大的满足。别人的理解、关怀、同情和鼓励,能够给我们心理上的极大安慰,尤其是遇到人 生的不幸或严重的疾病,就更需要别人的开导和安慰。选择合适的对象,倾诉烦恼和忧愁, 能够扫去我们心理上的阴霾, 而适当的倾诉也是信任对方的表现, 就会增进我们与对方的友 谊。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要做一个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做一个大度的人,接受 不如意事带来的烦恼, 通过合适的途径发泄出去, 赶走烦恼, 赶走疾病, 快乐地享受每一天!3、财富属于有心人,莫要仇富曾有这样一个偷窃案,某男子专挑宝马车砸,再窃取车内财物。后该男子被 警方逮捕, 他如实交代了作案事实, 并说明之所以只砸宝马车, 是因为生怀恨意, 看别人开着宝马自己却这么落魄,心理?不舒服?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心理呢? 原来这名男子曾也开着宝马,生活舒适,风光得意。后来生意失败,只得外出打 工。可他的?命?似乎不太好,打工后工作一直不顺利,经常被炒鱿鱼,吃住都 成问题。 生活落魄, 他变得不求上进, 女朋友就和他分手了。 在一次夜晚喝醉后, 他看见路边停着一辆宝马,瞬间想起自己曾经开宝马的舒适日子,心中不平,便 起歹意, 砸了该车并偷走车上的皮包和手机等贵重物品。这样接二连三的干了十 几起这种事情。在这个案例中,这名男子就是有很明显的“仇富”情结,这种情结已发展成为一种心理 疾病,才致使他走上了犯罪道路。 仇富心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以富者为仇敌,仇视富人的心理。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 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各种消极心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群中。弱势群体 抱怨生活的不公平, 也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结。 其实最开始人们只是仇视那些通过不正当甚至 是违法手段获取财富的人,以及对富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不满。可慢慢地,贫富分化 越来越严重,一些人的仇富心理开始泛化、偏激化,他们对一切富人都怀有愤慨态度,不管 这些富人发家致富用什么方式,他们一律讨厌富人。他们用非理性的方式向富人表达愤慨, 更有甚者用肆无忌惮的手段向社会发泄愤怒情绪。 社会底层的人们付出太多劳动, 却感觉得 不到回报,而且还感觉自己穷是受到了富人的欺压的缘故。这种严重的心理失衡,使他们产 生厌恶、对抗社会的心态,甚至做出一些偏激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一些人在仇富心 理的影响下容易走上针对富人的犯罪道路。 现在仇富现象比比皆是。从国内来看,从 2003 年初开始,中国各地接二连三地有富豪 被杀的消息传出。某特大劫车杀人案中犯罪嫌疑人劫持奔驰牌、奥迪牌高级轿车 6 辆,杀害 6 人,抢劫数额价值人民币 593 万多元。这些行为触犯了法律,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大家对 此最强烈的反应不是呼吁将凶手缉拿归案, 而是表露出幸灾乐祸的心理, 网友对此的评论居 然是“该杀” “该死”等。人们这样的评价,可见很多人都有强烈的仇富心理。在国外,印 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一波又一波的排挤和杀害华人的浪潮, 俄罗斯出现的针对犹太企业家的迫 害,津巴布韦总统莫加比所动员的没收白人农场运动,等等。 贫困者的仇富心理,导致穷困者对富人使用暴力, 。仇恨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暴力,仇恨 同时也是其他暴力的能量积累。 在没有外力严厉约束的情况下, 仇恨会迅速地转变为直接暴 力。就如上述所举例子,仇富心理发展为抢劫,甚至杀害富人的行为。这种仇富心理,以及 其引起的暴力行为, 很大原因是穷困者感觉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自己得不到别人 充分的尊重。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 每个人都有渴求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被别人充分尊重的心理。 富人们于经济地位优越,或政治地位优越,大多进入社会上层,受到周围人的羡慕和崇拜, 容易得到这方面需要的满足;而那些弱势群体则没有足够的钱或权来获得社会地位, ,社会 地位低下, 导致他们的神经变得脆弱而敏感, 他们时刻感觉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富人的蔑视。 而社会上确实有一部分富人们, 由于他们社会地位上的自我优越感, 在与社会弱势群体的社 会互动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傲慢不羁、出言不逊等蔑视行为。于是,弱势群体那根敏 感而又脆弱的神经被刺激了,他们于是反感富人,仇视富人。如果是一部分富人有这种蔑视 穷人的心理也还不算严重,然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弱势群体把一部分富人的蔑视行为社 会化了,在他们心中所有富人都是那种傲慢、不可一世的嘴脸。于是,社会普遍的仇富情绪 就被唤起,仇富的心理滋生蔓延,这些都将成为社会矛盾的催化剂。 仇富心理害人害己,仇富心理会把自己推向审判台,走向人生的深渊,又让一些富人受 到不应该有的严重惩罚。既然这种“仇富”心理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更可能会影响社 会的安定和正常发展,就要想法设法减轻这种心理。为了抑制这种疾病的蔓延,心理专家建 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消除这种不健康心理: 第一, 普通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平衡心态。 我们先拿借钱这件事来做个简单的例子。 以前这件事多简单啊, 你借钱给了人, 人家就感恩戴德记你一辈子。 现在则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你好心借钱给人,对方反而觉得你是在施舍。仔细想,这个社会的仇富心态已经慢慢累 积起来了。许多人尤其是清高的穷人,一提起金钱就嗤之以鼻,认为它是罪恶的刽子手,是 卑鄙的源泉,是世界上许多不平之事的通行证。他们非常仇恨金钱,觉得是金钱阻碍了幸福 的到来,让自己沉陷在苦难中。他们甚至由痛恨金钱延伸到仇恨所有的有钱人,对一切和财 富有关的人、事都心生怨恨。仇富是个社会现象,它的解决,一样得回归个人问题的解决。 有句话人人都耳熟能详: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怎么 保证自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怎么供养弱子幼儿?怎么让辛劳大半辈子的父母安心无 虑地度过晚年?实际上,不管是否承认,金钱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普 通人必须要摆正心态,通过劳动获得金钱。可金钱确实不是万能的。金钱不是不必须,但一 定要明白你得到它是为达成什么目标。 金钱只是数字本身的物理符号, 我们想拥有更多的钱, 可我们为什么想挣更多的钱呢?是为了生活的富裕。为什么要富裕呢,是为了幸福。利诺斯 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迪恩纳说: “对于快乐来说,物质主义是一种毒品。 ”只要我们每个 人都晓得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问题就不那么复杂了。挣更多的钱不是我们的 目的,只是手段。我们之所以想有更多的钱,是想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归根结底,人们 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第二,富人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每 个人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要人人都创造一点财富,社会整体才能富裕。不过按照社会 成员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比例来看, 富豪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 者。富裕本身并没有错,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建成一个富裕的国度。其实大多数 人仇富的起因在于, 有一些富人的财富是通过不公正的方式或渠道获得的, 这种致富途径容 易引起社会成员的不满,使得社会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种“仇富”的现象。另外,社会上 富豪的比例毕竟小,穷人还是占大多数,但富豪阶层“为富不仁” ,蔑视穷人,对慈善和公 益事业态度冷淡,这也应该是产生社会仇富心理的原因之一。人们并不仇视金钱,因为金钱 本身没有感情,它是善是恶完全取决于拥有它的人。在好人手中它就会行善,在恶人手中它 就会为恶。2008 年媒体报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购买高级轿车,在网上得到的是 正面的评价。 这说明人们并不仇视因对社会做出贡献而致富和勤劳致富的人。 如果富人可以 通过正确的渠道获得财富, 并且合理的利用和分配手中的财富, 那么, 社会中的这种 “仇富” 现象也会减少很多。洛克菲勒家族,这个世界上的石油家族,非常富有,但他们用金钱去帮助穷 人,去做社会福利,给成上千万的人带来了幸福。老洛克菲勒曾投资 4,4671, 9371 美元,建立了医学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员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劳拉〃斯 佩尔曼〃 洛克菲勒纪念基金会 4 个大慈善机构。他们所捐赠的范围之广泛和复杂 性, 足以写成好几部书;他们给人的印象是四个贤明而造福人类的超级慈善机构 在高效率运转。这些金钱被投向卫生、教育、福利、科研、饥荒、环保……毫不 夸张地说,在 20 世纪前 50 年的美国社会生活中,每一项新开拓的事业,都深深 地打上了洛克菲勒家族的烙印。值得一提的是,20 世纪初,洛克菲勒还出资建 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这两所先进的医疗机构组织,一直为中国人民 带来健康的福音和曙光。这样的富人,他们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利用自己的资本和聪明才智来收集社会财富, 却又慷慨解囊,对社会施舍财富。所以,富人应该对社会存感恩心理,从而去回报社会。只 有这样, 他们的社会地位才能真正获得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可, 他们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 尊重。 第三,普通人应学会感激生活。现代人们之所以很容易产生仇富心理,是因为对自己生 活的不满足, 对目前的生活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因之而相应的增加。 这是为什么?其实不知足是人性弱点之一, 不管生 活发展到哪种程度,他们看到的总是生活的不足之处,而不是抱着感激的心来面对生活。一 个懂得感激生活的人,对生活很容易满足,就不会出现仇富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疾病。如何培 养一颗感恩的心呢?可以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这样做能够扩大一个人的快 乐。我们要感激自己健康地活着,感激自己是自由的,感激自己还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感激 过去他人赠予你的一切, 感激你比那些富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生活中的美, 感激你没有 被金钱所累。经常保持这种感激的心情,我们就活得轻松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财富的积累,更多是通过劳动。很多富人的财富大楼,都是通过他们自己一砖一瓦辛勤 盖起来的。 而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机会也是不平等的, 所以财富不可能会被每一个人所拥有。 但是幸福的感受和快乐的心情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所以,珍惜你的幸福感受吧,感 激你现在的生活,只有它才是你触手可及的宝藏。4、换个角度看问题,坏事未必全坏美国加州有一位农夫叫韦德,他非常快乐,生活虽然贫困,但他从来都保持 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然而,有一天他买下了一个农场,这个农场不能栽果树,也 不能养猪,能在那片地上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和响尾蛇。韦德愁坏了,他皱起了眉 头,心情沉重极了。怎么办?低价卖出吧!可是,这样一来他会承担很大的经济 损失。他真的不甘心就这样白白地损失一大笔钱,于是,他想:我应该坐下来好 好想一想,说不定能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经过冷静思考,他终于想到了一个 好主意:他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种资产,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怎么利 用呢?韦德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开始做响尾蛇罐头。这个没有先 例的生意,让大家都替韦德感到担心。然而,经过韦德的努力,没多久,他的生 意做起来了,而且越做越大。从响尾蛇身上取出来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 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可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皮鞋和皮包。而且他还 开发了旅游资源,每年去他的响尾蛇农场参观的游客差不多就有两万人。 ;韦德 冷静思考、善于变通的思维方式,终于让他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方法,另辟蹊径地 走向了通往成功的道路。我们试想一下,以很多普通人的思维,肯定会一时冲动,把那块只生长白杨树和响尾蛇 的土地低价卖出去。如果当初韦德也一时冲动,将那块地低价出售的话,带给他的只是巨大 的损失,哪里还会有现在的盈利?可是面对困境,他转换思维,另辟捷径,把坏事变成了好 事。韦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假如我们陷入了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虑,最需要做的就是冷 静下来,换个角度看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记住,总有一条路可以让你绕开道路 上的障碍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快节奏的步伐,人际关系的淡薄,在我们身边总 是会出现一些人群,他们面对困境,很容易被情绪所困,出现焦虑症,忧郁症等等一些心理 疾病。而这些疾病最初的小种子只是我们面对问题的一些心态。比如习惯性的悲观,把事情 总是往坏的一方面想,容易钻牛角尖。其实如果换个角度去看生活,生活也变得幸福很多。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伞店老板,二女儿嫁给了染坊老 板。老太太整天忧心仲仲,快乐不起来。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忧心。她叹气说, 自己总是陷入极度的担心中。 当天晴时, 她担心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 当下雨时, 她又怕染坊的布晾不干。这人就说: ?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啊。你看,晴天的 时候,你二女儿的布不怕晾不干;雨天的时候,你大女儿的伞不愁卖不出去。你 每天都有好事情,为什么还整天发愁呢??老太太一听也高兴了,心想我怎么就 没想到呢?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因此, 换个角度看问题,视野要开阔得多。我们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事物、看待事物。许多 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冲动、不冷静的结果。在遇到困难或遭遇突如其来的事件时,先冷 静地想一想,不仓促行事,就会避免冲动。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冷静地思考问题,善于变 通,则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事情的结果也就会不大一样了。换位思考很有必要,当我 们凡事往好处想时,就不会受消极思想的控制,就不会让外界的一切来左右自己的心情。 换个角度,其实也是一种控制情绪的好方法。如果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看人,说不定很 多缺点恰恰是优点,很多坏事或许就不是坏事。一个固执的人,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信 念坚定的人” ;一个吝啬的人,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节俭的人” ;一个城府深的人,你可 以把他看成是一个“能深谋远虑的人”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很好,抱怨今 天天气糟糕透了,抱怨自己总不能事事顺心??刚一听,还真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了,但仔 细一想,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容貌天生不能改变,但你为什么不展现笑容,说不定 会英俊一点;天气不能改变,但你能改变心情;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这样 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 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对很多棘手的问 题也会找到解决方法。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换个角度呢,专家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首先,要增加自信。通常我们把总是把事情往坏的一方面去想,是由于缺乏安全感,也 可以说是某种程度对自己的不自信。比如怕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丑,怕被别人笑话等等。 这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怀疑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 而忧虑、紧张和恐惧等不健康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让我们把事情想得更坏,对解决问题 只能徒增压力,而不会解决问题。总是从负面看问题,就会产悲观心态,而这种悲观心态会 抑制我们的进取心, 让人陷人不良的负面情绪之中。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坏的一面和好的一面, 同一个问题或同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就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因此,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自信的人,在问题前面会鼓励自己去勇 敢面对。 培养自信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斯托建议人们, 通过巧妙地照镜子培养自信心。 具体做法是站在镜子面前, 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微笑, 要抬头挺胸, 看到自己乐观阳光的形象。 告诉自己“你是最真棒的” ,或者想几件开心的事情,体会与心灵对话的美好感觉。接下来, 深呼吸三四次,让这种感觉传递到全身,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决心。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 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其次,学会放松。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可能并不是很糟,但我们对事情的期望值很高, 太看重这件事情,从而情绪太紧张, ,出现一些病态心理。与其当心事重重的在考虑这件事 情,却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还不如把它先放一放,让自己放空。等到冷静之后,或许可以 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把自己放空之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发现其实事情没 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心理学家建议,对于平时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一下方法: 通常使用的是身体放松法,首先让头部放松,接着是颈部、腹部?? 什么是放松感觉 呢?就是努力体会肌肉结束紧张后的舒适、松弛的感觉,比如热、酸、软等感觉。可以在早 晨醒来和夜晚睡觉前各做一遍。或者暂时忘掉不愉快的事,或某次不愉快的经历,做一些自 己感兴趣的事比如运动、旅游等等。 还有一种常用的就是心理放松法。我们可以通过想象 一些美好的画面或事情,想象一些安逸的、宁静的、舒缓的画面或景象的想象,或者回忆一 些美好往事,这样都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平时可以多听音乐,轻快、舒畅的音乐能使 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还应该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 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 情,即使做错了事,不要责备自已,也不要想太多。这有利于心理的平衡。 再次,要学会分享和求助。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导致我们在处理 很多问题时都倾向于自我解决,尽量不去打扰他人。但是人在一个人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 容易陷入一种单一的思维胡同,很难走出来。这时候,如果有朋友可以商量,可以聊一聊, 对我们解决问题一定是有帮助的。即使遇到坏事、难事,有别人的帮助和分析总比一个人钻 牛角尖独自郁闷好很多。5、你不曾知道的心理摇摆定律有一个孩子脾气很坏,他的父亲很苦恼。有一天,他想到一个办法来改变儿 子的坏脾气。他给儿子一袋钉子,说: ?孩子,每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就给后院的 围栏上钉一个钉子。 ?孩子同意了。第一天,他钉了 40 根钉子。第二天,他钉了 30 颗钉子。第三天……慢慢地,这个孩子每天钉的钉子减少了。在这个过程中, 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直到有一天,这个孩子觉得自己 再也不会乱发脾气了,不用再钉钉子了。父亲又说,从现在开始每当控制自己脾 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这个孩子终于把之前所有的钉 子都给拔出来了。 这时,父亲握着他的手,欣慰地说: ?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你看看 围栏上的那些洞,这些围栏再也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了。你生气时候,总会对 别人产生伤害, 就像这样钉子钉下的洞一样在别人心里留下疤痕。虽然你事后知 道自己错了,去道歉了,可都没有用。这就像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 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孩子,记住,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 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一天中钉下 40 根钉子,说明故事中的小男孩性格极容易冲动,这种冲动一定给他发脾 气的对象带来伤害。最后,尽管他可以把那些钉子一个个拔下来,但正如他父亲说的那样, 那些伤口永远存在,留下伤痛。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脾气暴躁,动不动粗口骂人,甚至挥舞 拳头。不管怎么样,那些情绪上的“电闪雷鸣”总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心理学家指出,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人的感情具有多阶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感 情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高兴与痛苦、爱与恨等。在特定背景 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这种现象被 称为“心理摇摆规律” 。 俗话说: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也就是说外界刺激,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反应。心理学家卡尼曼曾说过: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情绪具有非理性特点,能做到“不以 物喜, 不以己悲” 是非常难的。 这是因为人的任何情绪反应都会和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 情绪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皮层将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感觉到轻松、 快乐,科学家将其称为“快乐因子” ;当人烦闷时,大脑皮层也会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感 觉到压抑、沉重,科学家将其称为“痛苦因子” 。由于这些“因子”的分泌是人的自主神经 活动和体内激素分泌的结果,而不受意识的控制,所以带有明显的本能反应特点。因为情绪 是非理性的,是一种本能反应,这才使人的情绪像一匹烈马那样“难于驾驭” 。 除了非理性,情绪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随情境变化的瞬时性、随机性或偶然性。 我们在遇到高兴的事时,会在瞬间产生极度的喜悦感;在遇到烦心事时,也可能随时爆发意 想不到的愤怒。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相对极端的情绪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可能会随着情境的 变化而变化,因而具有明显的瞬时性特点。 比如一个人一分钟之前可能还有说有笑的, 可再接了一个电话之后, 情绪顿时发生了极 大的转变,变得垂头丧气、六神无主。这就是情绪的瞬时性特点。又如处在老年临界点的人 常常出现这种心理摇摆:―会儿觉得万事皆休,万念俱灰,一会儿又决不甘心承认青春已经 永远逝去。 而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两极的情绪呢?一方面, 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下降, 他们不会自 我调节。 另一方面, 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使人们在承受各种各样的竞争。 过度的压力和竞争, 会使人们产生焦虑、抑郁、冷漠、嫉妒等不健康心理。那些有大喜大悲、心理失衡、情绪紊 乱、身心疲劳等问题的人们,也是各种竞争压力引起的。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够强,当 主观愿望与客观满足之间出现巨大差距时他们就会出现消沉、 精神变态等状况, 甚至出现犯 罪或自杀。 调查表明, 犯罪人往往具有极端的情绪和消极的情感, 比如, 他们不是冷漠无情, 就是激烈冲动;或者萎靡不振,或者亢奋狂热,等等。这类感情与他们的犯罪行为的产生, 经常有密切的联系。犯罪人的情绪往往处在情绪程度的极端状态的现象, 就很有可能做出 一些极端的行为。 经研究证明,情绪波动大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心理上,情绪波动大会 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 打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之间的平衡, 从而使人的思维意 识变得狭窄,正常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就被削弱了,还会引起人精神错乱,行为失常等。身体 上, 医学研究表明这种极端情绪与冠心病有直接的关系。 冠心病人如果有这种极端情绪是非 常危险的, 因为心理因素可以间接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极端的情绪状态会促使冠心病发作 或病情加重。 情感因素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 美国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 曼指出,在人成功的诸要素中,重要的因素是智力因素,但情感因素更为重要。所以,我们 应该克服“心理摇摆效应”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我们要明白,人生有聚有散,生活有苦也有乐。不要 总是希望生活在理想的生活情境中, 排斥平凡平淡的生活状态, 防止心境因生活场景的变化 而大起大落。要学会体验各种不同的乐趣,在激情和奔放的生活中寻找前进的动力,又在平 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乐趣。 保持这种心态, 即使生活场景发生较大转换, 也不会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极情绪。 其次,用智慧调控情绪。在比较兴奋的生活状态中,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 遇到自己情绪低落时,就不要总是回顾过去和对比,隔绝有关“刺激源” ,把注意力转移到 能使自己心境平和或振奋自己精神的事情当中去。 聪明的人,才能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努力。圣经中说:不轻易发怒的人,大有 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 然而,理性与情绪并不是对立的。理性中蕴涵着智慧,情绪中同样包含着智慧。情绪智慧的 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意识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人生有乐也有苦,有顺境也 有逆境,人生不能总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远是诗。这是我们该谨记的。其实当我们心情 不好时也要“装出”一份好心情。心理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 感受某种情绪, 这种情绪就十之八九真的会到来。 因此伪装好心情真的会让我们的坏情绪在 不觉间悄悄溜走。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最后,别让自己的情绪危害他人。情绪冲动危害很大,不仅对自己造成危害,还给别人 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我们的情绪变化不定,很容易影响身边的人,他们会因为我们的情绪 而感到难过, 或者处于尴尬的情境。 当我们自己的情绪变化大的时候要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中,体会他人的指向,思考其中的意味,发现自身的缺陷。还要思考自己的言行将给他人带 来什么,不能让自己的言行造成他人的反感,更不能形成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具有人格魅力 的人,要活出自我,但绝不是自私,不会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到他人。 6、正确对待流言中伤流言就像空气,充斥着职场每一个角落。29 岁阿哲,在职场打拼几年,年 纪轻轻就做到了某外企副总的职位, 他对流言的体会非常深刻。 在这个公司六年,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业务员干到了业务副总,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奋斗,终于坐上 了他梦寐以求的职位,虽然在副总的职位上风光无限,但这一路的艰辛和苦涩, 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复杂的职场关系网,让他每天都感觉晕乎乎。每天他都要带 着职业笑容去应对一些无聊的会议。下班后还要加班工作或者出席无聊的饭局, 很是无奈。这样也就罢了,毕竟职场生活有着数不清的无奈,但让他气愤的是, 他时常遭受流言的中伤。阿哲手下的一个部门经理是老板的亲信,此人业务能力 极差为人尖酸刻薄,但偏偏巧舌如簧,把老板哄得服服帖帖。可怜的阿哲不但得 帮助他完成销售任务, 还要被那个无耻的家伙把功劳抢去。更有其他副总在旁边 幸灾乐祸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让老板终于对阿哲起了戒心,最近还消减了阿哲的 权力。对公司做出了这么多贡献,没有得到认可,却还受到别人的指责和老板的 怀疑。阿哲失望极了,他动了离职念头,现在只等机会合适,便马上另谋高就。 但时常处于流言中的阿哲,心里负担很重,而且他又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员工,长 期的高压工作,使他身体日益消瘦。终于在办公室一次加班到凌晨二点时,他突 觉两眼发黑,险些晕倒在地。后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由于压力过大所致。没有多少人能避免流言的中伤,尤其在职场,能够正确面对流言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坦 然,在生活中轻松。在这个案例中,阿哲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别人的流言中伤,日积月 累,心理负担过重,才会导致身体日益消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流言蜚语, 有些人能坦然处之, 而大部分的人都不能从容面对, 使别人的这样流言蜚语日益影响自己的 身心,整天闷闷不乐,生活在抑郁中。而这种流言蜚语对我们心理的影响就连总统夫人也没 能坦然处之。1824 年,杰克逊与约翰〃昆西〃亚当斯竞选总统,最终,在普选中获得多 数票的杰克逊落选了。 但是做总统是杰克逊的梦想,之后的几年他全力以赴地为 下一届总统竞选作准备。但是他的夫人雷切尔曾强烈地反对过,甚至一度闹得有 些不痛快。下一届总统选举,杰克逊成功了。 雷切尔并不希望丈夫坐上总统的位Z, 不想跟着丈夫一起住进华盛顿的白宫 里。她告诉别人: ?说真的,我情愿做教堂的看门人,也不愿生活在华盛顿的那 座宫殿里。 ?可是,为了丈夫,她打算还是跟着杰克逊去华盛顿。就职典礼很快 就要举行, 她本来的确不想出席,但想到她和她的总统丈夫并没有什么关系紧张 的事儿, 她虽然一度强烈反对丈夫竞选从政,但既然丈夫铁定了心为自己钟爱的 事业而奋斗,她也只能表示理解,并且在幕后支持他。不过,她一向不喜欢抛头 露面,也不想参加就职典礼。她这个决定遭到了杰克逊的朋友的反对,坚持要她 陪伴丈夫。最终雷切尔让步了,开始漫不经心地为将于 1829 年 3 月举行的就职 典礼作准备。 因为要去华盛顿,作为总统夫人应该有讲究的衣着,这样不会为丈夫丢面子。于 是在 1828 年 12 月初, 雷切尔在纳什维尔的商店里买了些衣服, 并逛了不少商店。 逛街结束后,在等马车时,她无意中捡起一本竞选小册子,她一看,是杰克逊的 朋友写的,内容是驳斥别人对雷切尔的种种诽谤。她愕然了,她实际上第一次看 到那些对她夸大其词的诽谤,这本小册子记述了她从?丑闻?乍起后同杰克逊结 婚时的赎罪心理的全过程。她这才知道她丈夫的敌人是怎样在玷污着她的名誉。 尽管杰克逊的朋友在小册子里面逐条逐句地对诽谤语言进行驳斥, 但雷切尔还是 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而朋友的驳斥在诽谤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为诽谤所造成 的影响不是靠唇枪舌剑能够消除的。可怜的雷切尔感觉自己体力不支,她蜷缩在 墙角伤心地痛哭。这一打击使雷切尔完全垮了,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急转直下, 几个星期后,她一病不起。1828 年 12 月 22 日,她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这位总统夫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别人的流言中伤,抑郁而逝。在面对流言中伤时,她不 能及时有效的调节自己的心理, 使自己走入思维的死胡同, 最终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夺去了她 的生命。 在我们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无端制造谣言,发起事端,攻击 他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复仇心理。在对“上班族”的一次随机调查中,得出了一些值 得我们深思的结果。关于“你每天上班的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很多人的回答是“如 果不上班,就听不到小道消息、流言等” 。的确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始终有许多人喜欢传播 一些可疑的谣言。 流言能够传播,自然需要条件,一个是源头,一个是路径。源头,也就是流言制造者。 这种人很大一部分有嫉妒心理,自己在生活或工作中不够努力,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心 态就不平衡了。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算计别人:哪个女同事和男上司说话略带点“轻浮” , 就说人家想“勾引领导” ;两个异性之间行为略带点“夸张” ,就说成“有不正当关系”等之 类。路径,也就是流言散布者,这类人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喜欢在人群中窃窃私语,以自己 知道得多为荣。他们可以说是幸福生活的“隐形杀手” ,最喜欢将听来的流言加上“佐料” , 再四处张扬,原本没有的事情也变成有了,其嘴巴掠过之处,一片狼藉,受害者遍体鳞伤。 造谣者和散播谣言者,大都是妒嫉他人的成就和友谊,想尽一切办法造谣中伤,给工作、生 活带来阻力和灾难。 心理学家分析,那些喜欢散布谣言,搬弄是非的人,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心理疾病,比 如说嫉妒、羡慕、憎恨等等。心理学家同时指出,这种负面的心理施加在被害者身上使得被 害者的心理也逐渐发生变化,产生一些心理疾病,例如恐慌、憎恨、愤慨、忧郁、自闭等。 很多人听到关于自己的流言,心中都会极为愤慨,甚至会直接去找“好事者”大吵一架而后 快。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通常是两败俱伤,把对方骂个狗血喷头,自己依旧气不过。 其实,流言很正常,没有什么可怕。社会人类学家、英国牛津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董事 KateFox 认为: “人类在办公室里、互联网上或者电话中传播流言蜚语,就像黑猩猩和大猩 猩相互梳理毛发一样正常。 ”她还说,尽管流言有时令人生厌,但是在人类所有的交流之中, 超过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流言。中国有句古话,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我们几乎每天 都生活在流言之中。尤其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流言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而现代社会,人 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不产生流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流言这么普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和行为的,我们所能做的就 是, 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这种流言蜚语尽量减少, 并使其最小程度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健 康。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遭到人言非议后,要摆脱苦恼的情绪,有积极的和消 极的两种做法。消极的做法,就像上述例子中的总统夫人,不能坦然处之。相反,积极的做 法则是勇敢面对。诚如一位哲人所说: “强者,为自己的目标而活着;弱者,为周围的舆论 所主宰。 ”一个人在“人言”面前,可以更坚强地生活,也可以从此消沉下去;可以为着正 确的目标奋斗下去,也可以用与世无争的态度来逃避流长飞短的议论。这两种做法,哪一种 更好些呢?无疑是前者。 其实流言也并非都是坏事, 尽管它可能使一个人在情绪上造成暂时 的苦恼,但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性格和意志,从而最终战胜苦恼 情绪的侵扰。那面对流言蜚语我们有哪些方法呢? 首先,自己的心态要平和,别太在乎流言蜚语。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修养深厚、庄矜 自重的品格,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耳不听恶声。他们不在乎流言蜚语,因为他们把自身的优 势,向内变成为一种人格涵养,向外变成为一种不屑计较的态度。只有对流言蜚语无动于衷 的人,才算修炼到家了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我们没有必要因别 人的评论而左右自己, 没有必要因别人的闲言碎语而使自己苦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 式,我们不必为没有得到理解而遗憾叹惜。俗话说:根深不怕风雨狂,人正何惧影子斜。只 要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就要记住但丁的那句话: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所以,最 要紧的不是争取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怎么走才能走得更好。千 万不要按别人的思维来对侍自己,对侍社会,什么鸣冤叫屈、埋怨自己、怨天尤人,敌对别 人,仇视社会,只能上了别人的当,中了别人的圈套。我们必须相信,别人的嘴巴是长在别 人的脸上,不可能管得了,但自己的耳朵却是长在我们自己身上,完全有可能让它去少听少 传,更重要的是,手脚是在自己身上的,自己勤快些做事,以行动成果来对抗流言蜚语是最 有效的。 其次, 自己要做自我检讨。 我们没有必要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 但是反过来也要想一想,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遭到别人的非议?是不是真的做了什么 “出格” 的事?如果真的 是我们的行为“出格” ,那么这谣言就是鞭策我们的力量。 再次,适时适度“出击” 面对中伤我们的流言,不能一味地忍受。如果我们总是原谅 。 别人的流言中伤时, 这种状态发展的结果是我们自己往往会沦为受气包。 美国西北大学社会 心理学教授埃利芬克尔说:‘原谅’与沦为‘受气包’之间存在微妙关系。 “ ”马雅可夫斯基是前苏联最有影响的诗人。十月革命前夕,他在彼得堡的涅夫 斯基大街散步,突然遇到一个头戴小帽、手提钱袋的女人,这个女人口出恶言, 把许多市侩聚集在一起, 用荒谬的谣言污蔑中伤着布尔什维克,说一些无中生有 的话。她大声地嚷着: ?布尔什维克是土匪,是强盗。他们整天杀人、放火、抢 女人……?马雅可夫斯基听了这话火冒三丈,他当即拨开人群,走到这个?鼓动 员?跟前,指着她厉声喊: ?抓住她。她昨天把我的钱袋偷走了! ?那女人惊慌失 措地争辩道: ?你说哪儿话?你弄错了吧??马雅可夫斯基肯定地说: ?没错,没 错,就是她戴着绣黄花的帽子,偷了我 25 个卢布。 ?听了这话,周围人纷纷讥笑 着这个女人,随之四散而去。那散播咬牙的女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她苦苦哀 求道: ?我的上帝,你瞧瞧我吧,我可真是头一回看见你呀! ?马雅可夫斯基说: ?可不是嘛,太太,你这才头一回看见一个布尔什维克。就大谈特谈布尔什维克 来了,……我劝你回家的时候,可别拿自己的女厨子出气。 ?这里,马雅可夫斯 基就是运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狠狠地教训了这个?鼓噪的女人? 。我们要明白,这个社会有君子就有小人,对付小人一味躲避恐不是上策。因此,面对小 流言,为了避免事情扩大,可以佯装无辜,自己慢慢忘记,其他人也会慢慢忘记;但对于严 重有损自己名誉的事情,当然就不能忍气吞声。在必要时候一定要予以反击,若只是一味的 逃避,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7、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终将成为过去从前,有一位国王他非常爱好打猎。后来一次打猎出了意外,他不幸弄断了 一节手指。威严的国王失去了一节手指,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国王感觉非常 难过。他的一位大臣却不认为这是坏事,反而非常乐观的说: ?这是好事! ?国王 听了之后非常生气,认为大臣是在奚落自己,就将他关入了大牢。一年之后,国 王再次出外打猎,被当地土著居民活捉。土著居民很野蛮,准备将他杀死祭神。 然而,巫师突然发现这个祭品少了一截手指,这是个不完整的祭品啊,拿他祭神 是对神的不尊重,于是就将国王释放,而随行的大臣被用来献祭。国王逃回本国 之后,想起了那个说自己断指是好事的大臣,大臣确实没有说错,而自己却将他 打入大牢。国王心感愧疚,立刻将大臣释放,并对他道歉。不料,这位大臣却说: ?一年的牢狱之灾对我来说也是好事,如果我不是坐牢,那个被送上祭坛的人将 是我。。 ?这个故事正是阐释了佛教中“无常”的道理:凡事可以变好,凡事也可以变坏。故事中 这个国王断了一根手指,本来说是坏事,而正因为这件不幸的事情挽救了他的生命。这世间 有多少事都是这个道理啊!对好的事情,很多人总是沾沾自喜,过于乐观,完全没有后患之 忧。而对于不好的事情,又有很强的警觉性,这就使很多人得了问题扩大综合症。一件小事 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件大事,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似地,而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充其量 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坎坷,人生中一次小小的考验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会影响其身体状态, 人体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疾 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面引起的。比如遇到环境适应不良、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人 们就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便出现焦虑、抑郁、妒忌、盲目攀比等不良情绪。生活中,在顺 境的时候“大喜” ,而在逆境的时候“大悲”的人非常多。心理学家指出,人的精神如果经 常遭受这种强烈的刺激,很容易失常。某人因高兴过度而精神失常,或某人因失意而跳楼自 杀精神反常的例子还真不少。 最好的心态就是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变形。得意的时候不可太高调,以免树大招风,引 来别人的嫉恨;但是一旦遭遇变故,遭遇不幸,也不能只顾着怨天尤人,唯恐自己的委屈不 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好的。无论是遇到顺境或是逆境,我们都要平和心 态, 相信这些成功和失败都会过去, 只有拥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保证自己在面对成功或是失 败时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处理好这些事情。 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拿同一张卡通漫画拿给两组人看,第一 组人在看漫画时要求用牙齿咬着一支圆珠笔, 这种姿势使他们看上去就像在笑一样; 而另一 组人在看漫画时要求用嘴唇衔着圆珠笔, 这种姿势看上去不会流露出丝毫的笑意。 两组人都 在看漫画, 实验结束后, 当问及他们对漫画的感受时, 米切尔? 霍德斯发现对于同一幅漫画, 第一组人要比第二组人普遍感觉更好玩。 所以他说: “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 是我们给它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 ” 因此, 一个人的心情如何并不总是取决于外界事物是怎样的, 更多的是取决于我们看待 事物的不同方式, 和对外界的不同反应。 人的一生是快乐还是痛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放开眼”和“紧皱眉”就是面对人生的不同选择。选择反面,就只能永远将眉头紧锁,整 日郁郁寡欢;选择正面,就能乐观自信地舒展眉头,成为一个快乐的生活者。一切就看你如 何选择。面对半杯水,哲学家曾说:乐观的人看再有半杯就满了,悲观的人看这半杯没了就 没了。这就是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生活中不愉快的事很多,我们不要因为一时失意使自己 的心灵备受折磨。因为无论是否顺利,都只是外界的变故,只要心态不变,没有什么可以影 响自己的好心情。 如何让我们面对顺境逆境,使自己变得更安宁、更快乐、更健康,美国作家安德鲁教我 们几种有效的方法: 第一,正确的认识什么是平凡。现在的社会,人们都喜欢看“成功” ,谈“成功” ,社会 风气也倾向于宣传“成功人士” ,宣扬“强者”“大者” 、 ,而对弱小的、平凡的人和事不屑一 顾。这种社会风气使人们心理思维发生了偏差,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知道自己追求 的到底是什么,从而陷入了主观我与社会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中。大多数人受社 会风气的影响,往往过于追求成为“佼佼者” ,而惧怕成为平凡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 人们难以保持平常心,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实际上,平凡与伟大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做 了大事就是伟大,做小事就是平凡。平凡和伟大是可以转换的,只要立足自身,发挥出自己 的能力,在平凡的职位上做事也能彰显出伟大。而且,平凡生活中乐趣多多。每天晚上上床 时,至少想一件白天发生的好事,即使是很小的事,比如上班没有迟到;收到孩子画的一张 卡片等。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感受乐趣,享受乐趣,就不会纠结于顺境和逆境、平凡 和伟大。 第二,学会沉默,沉默是金。顺境中容易得到别人的鲜花和掌声,逆境中容易得到别人 对自己的污蔑和小看,这两种状态下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或赞赏或歧视,都是夸大其词,都 不是客观的,不要太在意。尤其是在逆境中,我们会受到讽刺、挖苦和指责,这时候最好什 么也别说,沉默是金。当面对别人的非议时,如果解释已变成徒劳那么就保持沉默,切忌大 吵大闹,这样只能使自己心情更糟糕,身心更疲惫。 最后,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研究表明,当面对疾病或充满压力的环境时,积极感恩 的人更能应付自如。感谢我们所走过的每一天,感谢每个给过我们帮助的人,感谢爱我们的 人,感谢家人、朋友、孩子和老师,甚至商店店员我们也要对他都心存感谢。因为这些人或 多或少都对我们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哪怕一个微笑吗,我们也好感谢。成功的时候不忘记那 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失败时也不忘记有恩于自己的人,这样就会减免自己过于自我,陷于成 功或者失败的情境中不能自拔。 当我们心存感激时就会发现,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终将成为 过去,而那些身边的那些人才更值得珍惜。8、十指有长有短,莫要过度完美完美是一种极致状态, 做人做事力求完美, 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但过于追求完美, 这就是一种病态心理。某男士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又看见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 ?美丽?的,另一扇门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 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 ,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 。男人推开?年轻?的 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 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从这个笑话里看出,十全十美只是个传说。因为没有十全十美,那么一旦追求起来,到 最后只会失望。其实,婚姻中所表现出的过度追求完美心理,就是生活中这种心理现象的典 型例子。 很多人总是在追求完美,工作中尽量的做到完美,学习中做到完美,生活中做到完美。 追求完美, 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一种天性。 在一定程度上说, 追求完美实际上就是完善自我的过程。正是因为人类不断地追求完美,才不断地得到进步。 如果人类没有追求完美这种心理,只满足于现状,那么人大概现在还只能在森林中爬行。我 们对事物总要求尽善尽美,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办去把它做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可见,追求完 美并不是件坏事。 但是,西方心理学家指出,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病,不利于身心健康。过分追求完美是 一种强迫症,在男性中比较多见,男女比例约为 2:1。苛求完美的人,都有类似这样的心理: 桌子和房间如果杂乱无章,那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一定要把东西整理好;今天的事情,一定 要今天完成,哪怕加夜班,都绝不把留在明天;做某一个工作,总是自己觉得没有做好,会 花大量时间返工只为达到自己的要求。这种追求完美的心理和行动,已经达到了病态。他们 对自己要求严格,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导致他们又有些墨守成规。他们做事之前总是详细 计划,做事过程中担心一丁点的改变会让结果变得不完美。他们谨小慎微,因为过分重视事 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优柔寡断,面临意外而不知所措。他们做事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 很少灵活变通,他们对自我要求太严格,自律性太强,做事还有点刻板,因此他们很少有自 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完美其实只是一句口号,非常具有具诱惑力。过度的完美,就像一个美丽的陷阱,看起 来漂亮,实际上确实沼泽。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刚开始兴致勃勃,状态十分良好,但是慢慢 的良好的状态,被日后的逞强、虚荣所代替,心理上渐渐地磨出了老茧,而自己浑然不知。 什么事情都会有个度,就像 100 ℃的水就会沸腾,而到了 0℃就会结冰一样。追求完美本 不是错,但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完美。所以,追求完美要适可而止。如果达 不到想象中的彻底完美,不要像个顽强斗士一样誓不罢休,这样子就是和自己在较劲,长此 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而且这疙瘩会系得越来越大,会系得越来越死,不 知不觉地发展成心理疾病。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顿指出, 完美者有脆弱的一面比 如说沮丧、厌食和自杀。 其实,过度追求完美本身就是我们心智不完美的表现。过度追求完美,会引起严重的心 理疾病,我们应该有效地避免追求完美的不利影响,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 去做呢? 首先,正确评估自己。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更不能看不起自己而产生自卑心理。 事事追求完美,会成为我们做事的障碍。客观评价自我之后, ,就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 对自己做出科学规划,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目标,并不断完成自己设定的短期目标。有多大 脚,就穿多大鞋。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我们要做自己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实现目标。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心情就会轻松起来,做事也会较有信心,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还能 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如果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出类拔萃,只是抱着希望做好的心态,结果可能 会出乎意料地好。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我们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切忌盲目跟风,不顾 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意定目标。 其次,享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有一个圆,被劈去了一小块。它非常不满意自己的不完美,就到处寻找自己 的残缺的一小块,让自己变得完美起来。由于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滚动 起来非常慢,在寻找完整的路上,行动缓慢的它领略到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 虫子们聊天,感受清风拂面的美好,充分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它觉得自己并不孤 单,因此也总是满怀信心和希望地在寻找。它找到了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 原来的那一块,不过由于心态积极乐观,它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坚持寻找着。 直到有一天,它真的找到了丢失的那一小块,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它很开 心, 它想以后自己会更幸福快乐的, 以前那些鲜花和虫子朋友也向它祝福。 然而, 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再也无法缓慢地滚动了,它行动飞快,错过了花开的 时节, 忽略了生机盎然的虫子, 感觉到的只是呼呼的风声。 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 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那块碎片,重新获得了幸福的生活。生活中, 我们往往在得与失之间纠缠不清: 得不到与失去了, 当然觉得不完美; 得到了, 也会因为过度的完美心理而觉得不完美。 完美只存在于我们不成熟的心中, 这个世界上是没 有的。 就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 人世间的事情就不可能没有缺陷。 ” 失去固然给人带来一种缺憾, 但断臂的维纳斯正是因为不害怕失去, 才获得了比失去更有价 值的艺术美,才成了“缺憾的美”的代名词。生活中的许多事,也如维纳斯的失与得一样。 维纳斯的美虽然不是完整的美,但是她失去的却给她带来了预想不到的新的美。有时,正是 由于不完美,才令我们完整。 9、破罐子破摔要不得1967 年,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这两位心理学家拿一只饥饿的小狗做了一个 实验。他们在实验室里安装了两块木板,这两块木板功能是不同的。 第一天,两块木板的功能是这样的:成按 A 板可以得到肉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人诽谤法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