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废票能算参与票吗这个数怎么算?

查看: 1662|回复: 10
请问这个是保险电阻嘛 ?阻值和瓦数怎么算 ?
是戴尔小机箱里的,应该是后面拨到了115v的开关烧掉了,请问这个电阻的参数是多少?
DF9A7DC9C304F1E67C140D08AFF64D84.jpg (146.75 KB, 下载次数: 1)
10:38 上传
IMG_1670.jpg (61.29 KB, 下载次数: 2)
10:38 上传
IMG_1668.jpg (128.94 KB, 下载次数: 0)
10:38 上传
IMG_1678.jpg (88.82 KB, 下载次数: 0)
10:38 上传
我给焊下来了。这个电阻就是黑的那块的。
(101.65 KB, 下载次数: 0)
10:38 上传
二环的电阻没有看见过,
本帖最后由 老柳 于
14:14 编辑
色环看不清,不好猜。
看电阻如何连线,在桥整前还是桥整后。还是与大功率管连接,大致判断是保险电阻、还是功率管限流电阻。
如果作为保险电阻,阻值很小,只有0.几欧,看体积大约2-3瓦。
用表量是否开路,如果开路与其相关的桥整、功率管都要检查,傍边的小三极管估计烧坏了。
这个怎么像限流作用的电阻?跑一些线路看是接在什么部位的再说。
3W/0.12Ω板子上的。
我看色环好象是棕黄黄?如果是就是140K的三W电阻.
3w,1欧姆以下电阻代换。
兄弟。这电源好像见过,我记得这电阻是3W15K.此电阻发热相当大,色环早变了。
看第4张图的英文标识,“为防止着火,用同规格和同等级的保险代换”,因此这是做成电阻模样的保险管,估计是为了防爆和与周边元件绝缘。
保险丝电阻一般也兼做过流采样,看第一圈似乎是蓝色,不妨用0.68欧2瓦的保险电阻试试。
可以先用零点几欧姆的电阻替代,然后降低电压试验检查故障。
微信:caoyin513 E-mail:
Powered by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请问WB的数据在论文中应该怎样给出才算标准?
请问WB的数据在论文中应该怎样给出才算标准?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做通路时,最后成文的时候一般是怎样来反映数据?我是说总量和磷酸化的是分开给出?还是直接以一个磷酸化/总量的形式来给出呢?谢谢!
不过,这样岂不是要求一定要P和TOTAL同一版胶来跑!?否则只能是用各自的内参?要是只拿其中一个内参来用的话,似乎有不严谨之嫌?
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都不是P和TOTAL一起跑的...
我的一个蛋白,干预后本来磷酸化表达相对于对照组应该下降的,但是却反而增加了...
但是如果结合了蛋白总量的话,以p/Total的比值来反映,则还是降低的。可是,那两个又黑又粗的磷酸化表达条带放那儿可真是碍眼啊...
其实,看我另一个导师所带的学生,做出来的结果标准差那么小,真心觉得不相信...
我的虽然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个体之间差异还是很大的。不知道您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
P,total,内参可以用同一张膜来完成,如果目标蛋白与内参分子量相差大,可以将膜剪开,分别压目标蛋白和内参,目标蛋白可以先压磷酸化的,然后压玩磷酸化的膜用膜再生液将抗体洗掉,再压总蛋白,这样不用反复跑胶,而且没有跑胶是胶与胶之间的差异,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万科与华润算算术 这道数学题到底该怎么算?_网易财经
万科与华润算算术 这道数学题到底该怎么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万科与华润算算术,你猜谁胜?)
日晚11时40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组预案终于披露。根据公告,万科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深圳市地铁集团持有的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如若交易完成,万科股权结构将发生极大变化,深地铁晋升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的20.65%。而“宝能系”则占19.27%。董事会上,3名华润董事集体投反对票。但最终董事会以超过2/3的票数通过此次预案。万科上市25年,华润当了16年的大股东,直至宝能系的闯入才屈居老二。不过,这位曾经王石口中“最好的大股东”,如今成了万科最大的反对者。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EMSV50BQJ0025.jpg
http://img2./photo/-18/t_BPSEMSV50BQJ0025.jpg
事件起因还要从宝能系强硬“入主”万科开始说起。2015年7月以来,“门口的野蛮人”祭出筹码,悄然砸向了房企龙头万科。出身潮州的姚氏兄弟,通过其控制的宝能系接连举牌万科,超过华润集团一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截至日停牌,宝能系在万科A所持股份比例为25.54%,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为24.26%。
http://img2./photo/-18/600x450_BPRUFPTO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RUFPTO0BQJ0025.jpg
万科一则万科大股东易主的公告,把此前不太知名的前海人寿及其董事长姚振华推出水面。从公开资料来看,姚振华1992年进入深圳工作,早年靠卖蔬菜起家,几十年间,就将其掌舵的“宝能系”发展成集地产、保险、物流、小额贷款、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而神秘的商业帝国。在让万科易主之前,前海人寿就以彪悍的风格闻名于保险界。两年三次增资,狂设分支机构,“3倍同行工资”挖人,倚赖高现金价值保险拉现金流......自成立以来,前海人寿就以高速增长的保费和总体营业规模让业界惊叹。据公开资料显示,前海人寿2011年9月获准筹备,2012年3月正式开业,2013年度规模保费就突破百亿,达143.1亿元,在全国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13位。月,规模保费突破百亿,直追2013年全年规模保费。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前海人寿用了被保险业内人士认为的非常规手段,这包括采用高额手续费,大打“3倍同行工资”旗帜四处招人,推广高现金价值保险等具有风险隐患的险种。
http://img6./photo/-18/600x450_BPRUL0BB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RUL0BB0BQJ0025.jpg
日上午,王石在北京万科会议室首次对宝能系入股万科事件表态。现场王石十分激动,措辞强硬。他明确表示,万科对宝能系“非常不欢迎”,理由是:你的信用不高。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http://img4./photo/-18/600x450_BPRUSLUA0BQJ0025.jpg
http://img4./photo/-18/t_BPRUSLUA0BQJ0025.jpg
日,万科股票宣布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股份发行。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RV3ITF0BQJ0025.jpg
http://img6./photo/-18/t_BPRV3ITF0BQJ0025.jpg
截至日停牌,宝能系在万科A所持股份比例为25.54%,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为24.26%;华润集团在万科集团总持股比例为15.29%;安邦集团在万科集团总持股比例为7.0%,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为6.18%。万科A自日13时起停牌,停牌时股价为24.43元。
http://img4./photo/-18/600x450_BPRVA7U60BQJ0025.jpg
http://img5./photo/-18/t_BPRVA7U60BQJ0025.jpg
3月12日上午,万科与深圳地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3月17日,万科继续停牌的议案获得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但万科的第二大股东华润集团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股东大会结束后,华润集团出席大会的代表对万科引入深圳地铁的资产重组程序提出了异议,表示“没有经过董事会的讨论及决议”。华润方面甚至称:“华润派驻万科的董事已经向有关监管部门反映了相关意见,要求万科经营依法合规。”对于华润的看似“呛声”,万科给出的回复是,此次与深圳地铁的合作仅为初步意向,不具法律约束力,在程序上无需经过董事会的审议。 为何华润突然”呛声”万科”先上地铁后买票”?
http://img4./photo/-18/600x450_BPRVMH5A0BQJ0025.png
http://img6./photo/-18/t_BPRVMH5A0BQJ0025.png
3月19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正面回应此前华润呛声万科与深圳地铁合作一事。傅育宁首先表示,“万科处于发展很敏感的时期,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很有影响,做的不错,管理团队很专业,一直支持万科团队发展。随即,他严肃地指出,“17号记者股东会之后,股东代表向媒体披露的这件事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实。华润支持万科发展,同时也高度关注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和治理结构对一个公众公司是更重要的,尤其是对长远健康发展。”同时,他还再次强调,“我们的股东代表说的是事实”。当记者追问“万科表示与深圳地铁的合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华润怎么看?”傅育宁告诉记者,“如此重大的事项,11号开会的时候谈了21个题目,只字未提这个事,第二天,就披露了一个又是股权对价、又是交易资产规模、又是支付方式,这合适吗?”
http://img4./photo/-18/600x450_BPS06VU20BQJ0025.jpg
http://img6./photo/-18/t_BPS06VU20BQJ0025.jpg
6月12日,万科和深圳地铁在共同举办的“2016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端论坛”上签署合作备忘录。这对外界来说,不仅仅是万科与深圳地铁在“地铁+物业”上的深入合作,或者更传达出深圳地铁将入股万科得到确认。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0E5UG0BQJ0025.jpg
http://img5./photo/-18/t_BPS0E5UG0BQJ0025.jpg
自从宝能“侵入”万科之后,万科股权之争就一直受到市场关注,在3月公告深圳地铁将入股万科后,华润曾发表异议。这一次确定合作,能否结束股权之争,有待确认,至少还需要过交易所、国资委、股东大会等几关。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在选择重组方时,万科曾经接触过好几家机构包括一家保险公司以及华润,但都没有达成一致;直到与深圳地铁商谈,双方几乎一拍即合。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0HOBG0BQJ0025.JPG
http://img2./photo/-18/t_BPS0HOBG0BQJ0025.JPG
深圳地铁隶属深圳市国资委。按照3月13日万科和深铁签署的备忘录,万科将以定向增发新股为主、差额以现金补足的方式,收购深铁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涉及400-600亿资产。图为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林茂德。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0JL0V0BQJ0025.jpg
http://img2./photo/-18/t_BPS0JL0V0BQJ0025.jpg
万科要寻找一个“符合全体股东利益的方案”,从整体的股东利益考虑,深铁是目前万科能找到的最好的合作对象了:拥有大量优质的土地资源且具有持续性。尤其是在地王频出之下,大型房企都在寻找更多的获取低廉土地的机会,参与城市旧改、兼并收购、合作开发等已经非常普遍。深铁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运营能力最强的地铁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都是分开的,并没有出现像深铁这样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公司。而深铁从一开始就是一体化的。图为深圳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民。
http://img5./photo/-18/600x450_BPS0MRF30BQJ0025.jpg
http://img5./photo/-18/t_BPS0MRF30BQJ0025.jpg
拥有低价土地资源的地铁集团,对于所有开发商来说都是“香饽饽”。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甚至用“很荣幸”来形容万科与深铁的合作。接近万科的人士分析,万科跟深铁的战略合作,是紧密的几乎独家的合作,这对深铁来说是表达了很大的诚意,因为地铁集团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开发商来出让土地进行合作;如果没有股权层面的绑定,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无法建立更无法稳固的。图为王石在“2016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端论坛”上发言。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0Q8490BQJ0025.jpg
http://img2./photo/-18/t_BPS0Q8490BQJ0025.jpg
假使万科深铁重组成功,那么万科第一大股东将变为深铁,再加上第三大股东华润,万科的国有色彩将更加浓郁。对此,王石表示,万科从上市伊始第一大股东就是国资(或央企),增加国有股东,并不会改变公司混合所有制的本质。值得关注的是,万科董事会也将发生大的变化。本届董事会任期为截至2017年召开2016年度股东大会,目前万科管理层占3席(王石、郁亮、王文金),华润代表占3席(乔世波、魏斌、陈鹰),外部董事及独立董事占5席(孙建一、张利平、罗君美、海闻、华生),其中王石为董事长,乔世波为副董事长。若重组成功,本届董事会到期后,第一大股东至少可派驻1-2名董事,第二、三大股东也可相应派驻代表入董事会。万科董事会结构和人员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动。深铁会是万科最后的“白衣骑士”吗?
http://img6./photo/-18/600x450_BPS0ULJE0BQJ0025.jpg
http://img4./photo/-18/t_BPS0ULJE0BQJ0025.jpg
万科上市25年,华润当了16年的大股东,直至宝能系的闯入才屈居老二。不过,这位曾经王石口中“最好的大股东”,如今成了万科最大的反对者。3月以来,华润一反常态,先是呛声万科管理层擅自引进深圳地铁,后又爆出收购宝能股份的意向。这份酝酿历时半年之久的资本重组预案,将使万科管理层最终基本实现关键诉求,即既实现管理团队的稳定,并打造相互制衡的股权架构。显然,华润并不希望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实现和深圳地铁的合作,而是转而用现金购买等方式。若增发完成后,深圳地铁将持股万科20.65%,前海人寿、华润分别持股19.27%、12.10%,万科股权结构将发生根本性逆转。
http://img6./photo/-18/600x450_BPS14GP10BQJ0025.jpg
http://img6./photo/-18/t_BPS14GP10BQJ0025.jpg
有分析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华润对于万科用股权方式引入深圳地铁已持反对意见,低价增发对其他股东必定是种伤害,出于自身利益的本能考虑,华润、前海人寿两股力量联合不无可能。这种情况下,反对力量几乎占了万科接近40%股权。而持股6.18%的安邦,至今仍保持沉默,意味深长。
http://img2./photo/-18/600x450_BPS1ASKM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S1ASKM0BQJ0025.jpg
过去十几年,时任华润董事长的宁高宁和王石乃铁杆盟友,华润对万科管理层也相当信任。不过随着傅育宁出任华润新一届董事长,这样的默契关系或将迎来一个节点。图为宁高宁和王石。
http://img6./photo/-18/600x450_BPS1DKL6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S1DKL60BQJ0025.jpg
6月17日下午,万科在公司总部召开董事会,表决增发股份引入深圳地铁重组预案。预案提出,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地铁集团持有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代价456.13亿,股份发行价格为每股15.88元。这将导致深圳地铁一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而华润成为老三。同时,发行价相比停牌价24.43元折价35%。2015年年报显示,万科董事会成员包括王石、乔世波、郁亮、孙建一、魏斌、陈鹰、王文金、张利平、华生、罗君美、海闻共11人;其中万科、华润各占3人,另外5人中独立董事占4个。就是这次投票,让万科和华润开始撕逼。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1O8BJ0BQJ0025.jpg
http://img5./photo/-18/t_BPS1O8BJ0BQJ0025.jpg
万科宣布,重组预案获得2/3的票数通过。华润认为,重组预案未获得2/3的票数通过。就这么十个手指头加一个脚趾头能数清的董事会,乘以2/3是啥结果,不是道小学算术题吗?咋还傻傻数不清楚?华润援引的是公司法,由于赞成票(7票)并未超过所有董事的2/3(8票),按公司章程,认为这一议案未获通过。
http://img4./photo/-18/600x450_BPS20CK7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S20CK70BQJ0025.jpg
万科同样援引公司法,认为经过无关联关系的10位董事投票,7位董事赞成,3名华润董事表示反对,最终董事会以超过2/3的票数通过此次预案。本次会议的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本次会议作出的决议合法、有效。这是万科深夜发出的正式新闻稿,大致还原了撕逼细节。对此有媒体报道:王石华润深夜为一道小学算术题撕逼。
http://img2./photo/-18/600x450_BPS22TNE0BQJ0025.jpg
http://img5./photo/-18/t_BPS22TNE0BQJ0025.jpg
华润是声称同意票未达全体董事的2/3,万科是声称同意票已达非关联董事的2/3。独董张利平成了关键:同是投出弃权票,如果他没关联关系,他算在分母中;有关联关系,他不被算在分母中。这一道小学算术题,就算王石做对了。董事会一局,王石胜。但到股东大会,华润和宝能联手,票数占比超过40%投反对票的话。重组方案还得夭折,王石数学竞赛复赛依旧会落败。
http://img2./photo/-18/600x450_BPS2B1G20BQJ0025.jpg
http://img5./photo/-18/t_BPS2B1G20BQJ0025.jpg
从今天的局面看来,从王石引进深圳地铁集团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和陪伴了万科16年的大股东华润集团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事实上,目前的华润已经完全拥有了与万科对峙的资本。华润集团2015年在全球500强中位列115名,总资产1万亿。是央企中少有的不靠垄断、所有业务均为竞争性行业的巨头:全世界单一品牌销量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另外,华润的运营手段同样不可小觑。万家超市是华润从万科手上作为非主业剥离出来的,被华润运作成中国零售市场老大。三九医药、华源集团,两家发生危机的医药企业,被华润重组之后成为中国第二大医药产业平台。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2G0GT0BQJ0025.png
http://img4./photo/-18/t_BPS2G0GT0BQJ0025.png
此次对于这位回避投票的张利平与万科之间“关联关系”的法理定义成为了万科与华润争论的关键核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冰认为,由于关联关系一向比较复杂,《公司法》又说的比较模糊,确实留下了争议空间。看起来,此次决议的事项是万科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地铁的资产,与远在美国的黑石确实没有直接关系。按照万科的公告,张利平声明说:就本次会议所审议的12项议案,由于其本人任职的美国黑石集团正在与公司洽售在中国的一个大型商业物业项目,带来潜在的关联与利益冲突。也就是说:黑石在未来也打算卖地产给万科,与深圳地铁卖地产给万科,存在竞争关系,这是一种利益冲突。彭冰进一步解释,即使即使未来两个月内华润提起诉讼,效果也不会好。两个原因:一是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一种商业判断,法院一般会遵循董事会的善意决定。何况这里提出异议的不是被回避的董事或者股东——人家主动请求回避的,由没被回避表决的董事或者股东提出异议,说服力不大。第二是即使法院裁定关联关系不成立,估计也不能将张利平的未投票直接视为弃权。既然关联关系回避的理由不能成立,张利平就可以参与投票,所以应当允许其对表决事项重新投票。从披露的有关信息来看,估计张利平会投赞成票。那样,就是8票赞成,表决还是会通过。
http://img2./photo/-18/600x450_BPS2JO9H0BQJ0025.jpg
http://img2./photo/-18/t_BPS2JO9H0BQJ0025.jpg
这场错综复杂的商界大战,到底谁会笑到最后?王石会把万科引向何处?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2LA6P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S2LA6P0BQJ0025.jpg
不论最终结局如何,恐怕股民最关心的还是万科A在7月初复牌后的走势。
http://img3./photo/-18/600x450_BPS30PVS0BQJ0025.jpg
http://img3./photo/-18/t_BPS30PVS0BQJ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据说,昨晚和为一道小学题开撕。这道算术题是这样的:11X2/3=?俺上小学的女儿说:除不尽啊,但显然应当比7大。据此,华润宣布说:万科在6月17日召开董事会,表决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地铁资产的决议,11名董事中,只有7票赞成,3票反对,未获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万科的算法则有所不同。万科公告说:11名董事,1名董事因关联关系回避表决,因此只有10人投票,7票赞成,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10X2/3&7),董事会决议表决获得通过。显然,双方开撕的原因不是谁小学算术不好,谁是跟体育老师学的算术,而是在计票规则上发生了争议。这道数学题到底该怎么算?在中国,按照《公司法》的规则:董事会决议应当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公司法第111条)。注意,这里计算的是全体董事,不是出席会议的董事,也就是说,不管董事是否出席,都会计入总分母。“过半数通过”的意思是必须超过一半的董事投赞成票。弃权票、不参与投票的效果,都和投反对票一样,因为只有赞成票才算“通过”,所以只计算赞成票。以万科为例,董事会人数为11人,过半数通过就必须是6人投赞成票。不过呢,这个过半数通过原则有两个例外,与这里的算术题都有关系。一个例外是章程另有规定。本来《公司法》第111条并未规定章程例外条款(与《公司法》第48条不同),但学界一般认为,章程可以规定比过半数更高的通过比例。因此,万科的《公司章程》在137条特别规定:有些事项必须由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表决同意才算通过。这些事项中包括:(1)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或其他证券及上市方案; (2)拟订公司重大收购、收购本公司股票或者合并、分立、解散和变更公司形式方案; (3)在本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决定公司对外担保事项;(4)制订公司章程的修改方案。本次董事会讨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事项,先不管是否构成重大收购,至少符合增加注册资本的条件,因此,董事会决议是否通过,算的不是过半数,而是三分之二以上(通常认为,“以上”一般包含本数)。另一个例外是《公司法》第124条。该条说:上市公司的董事如果与董事会决议事项有关联关系,就不得对该决议行使表决权。“董事会会议所做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换句话说,按照该条的逻辑,在董事与表决事项有关联关系的时候,该董事不能参与表决,其票数也不计入法定票数。还以万科为例,11人的董事会,本来应该6票赞成才算决议通过,但现在有4人与表决事项有关联关系,这4人应当排除在表决之外,其余7人中只要4票赞成就算通过了。回到万科的这次董事会决议。万科的《公司章程》第152条几乎照搬了《公司法》第124条。按照万科的公告,独立董事张利平向公司董事会书面申明:就本次会议所审议的12项议案,由于其本人任职的美国正在与公司洽售在中国的一个大型商业物业项目,带来潜在的关联与利益冲突,存在《公司章程》第152条第2款所述之关联关系,不得对该等12项议案予以表决,特此回避本次会议12项议案之投票表决。也就是说,如果张利平是因为关联关系回避了表决,则法定总票数只有10票,10X2/3&7,现在有7票赞成,万科的董事会决议当然获得了通过。为什么这么算?公司法对关联关系董事回避表决的规定,应当是一个强制性条款。万科《公司章程》即使不做相应规定,也必须遵守。当然,可能的争议是:第124条(或者《章程》第152条)规定的是过半数通过,是否适用三分之二决?对这一问题,也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有利于万科的解释,即机械适用第124条,只要存在关联关系董事回避的情况,就只计算是否满足“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这种解释显然不靠谱。因为公司法第124条是第111条的例外,而第111条只规定了过半数的一般情况,所以第124条也就相应只规定了无关联董事的过半数。而万科章程既然对第111条的过半数做出了例外限制,则第124条的适用显然也应当相应调整适用于该例外限制。基于第124条的核心逻辑是关联董事应当回避表决,并且不计入法定票数,在计算三分之二的时候,当然也应当适用。万科《公司章程》第152条只机械抄袭了《公司法》第124条,并不等于在解释时只能这么机械的按照字面解释。另一种是有利于华润的解释,即万科《公司章程》第152条只规定了过半数通过的情况,对于三分之二表决的情况没有规定,因此,在需要三分之二特别决的时候,不适用第152条。这种解释显然也是不对的。万科《公司章程》第137条只说了董事会对某些事项采取特别决议的方式,对于如何计算三分之二并没有特别约定。而除了这些事项的其他事项,董事会决议还是采用第152条规定的过半数通过方式。因此,无论是计算过半数还是三分之二,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都应当适用统一的计算规则。第152条二款规定的回避就是一个统一适用的计算规则。《公司法》第124条(章程第152条)的逻辑是简单的:有关联关系的董事应当回避表决,但回避表决会带来的后果就是董事会可能无法决议(因为就如我们前面分析的:我们只计算赞成票)。因为关联董事虽然了回避表决(不参与表决),但如果不排除其法定票数之外的话,其效果相当于投反对票(前面说过:董事会计算票数的基础是全体董事)。再举上面的例子,11人董事会,有4人有关联关系回避表决,但如果不将其排除在法定票数之外的话,就必须经过剩余7人中的6人赞同才能满足全体董事的过半数。如果有6人有关联关系,则剩余5人根本就无法通过任何决议了。也因此,《公司法》第124条还规定:在关联关系董事回避表决的情况下,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这是因为我国公司法要求必须有过半数董事出席才能开会);同时,在该次会议上,“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即在计算是否过半数时,只计算无关联关系董事的总人数)。当然,为了防止过多回避造成少数董事就可决议的情况,该条还有一条弥补:如果无关联董事出席会议的人数不足3人的,该事项应当提交股东大会表决。实际上,万科《公司章程》中还有一个条款加强对第152条做出我们上面的解释。万科《公司章程》第126条对董事关联关系应当披露并且回避表决做出了规定,其中明确提到“董事会不将其计入法定人数”。关联关系能否成立?现在坊间的异议还有一种:张利平到底算不算关联关系?有人说,独立董事张利平是黑石集团高层,本次交易是万科与深圳地铁,与黑石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张利平根本就不是什么关联方,不存在回避表决的情况。因此,张利平不算回避,不应当排除在法定人数之外,同时张利平没投票,应当算弃权。11X2/3应当大于7,决议还是没通过。这是釜底抽薪之术了。关联关系一向比较复杂,《公司法》又说的比较模糊,确实留下了争议空间。看起来,此次决议的事项是万科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地铁的资产,与远在美国的黑石确实没有直接关系。按照万科的公告,张利平声明说:就本次会议所审议的12项议案,由于其本人任职的美国黑石集团正在与公司洽售在中国的一个大型商业物业项目,带来潜在的关联与利益冲突。也就是说:黑石在未来也打算卖地产给万科,与深圳地铁卖地产给万科,存在竞争关系,这是一种利益冲突。这种解释能否成立呢?由于我们不了解黑石与万科交易的具体内容,外人确实很难判断。一般这种事情应当交给公司董事会来判断。实际上,万科《公司章程》第126条对此有所规定:“董事个人或者其所任职的其他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与公司已有的或者计划中的合同、交易、安排有关联关系时(聘任合同除外),不论有关事项在一般情况下是否需要董事会批准同意,均应当尽快向董事会披露其关联关系的性质和程度”。 注意,这里说的“直接或者间接”、“计划中的合同、交易、安排”,都是很宽泛的概念,是否存在关联关系,需要相关董事披露后由董事会来判断。如果对于董事会的判断不满意,当然可以异议,甚至提起诉讼。依据《公司法》第22条,如果股东认为董事会的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可以在做出决议之日起60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华润是否继续开撕,要看他们是否在两个月内提起诉讼。不过,我个人判断,即使诉讼,效果也不会好。两个原因:一是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一种商业判断,法院一般会遵循董事会的善意决定。何况这里提出异议的不是被回避的董事或者股东——人家主动请求回避的,由没被回避表决的董事或者股东提出异议,说服力不大。第二是即使法院裁定关联关系不成立,估计也不能将张利平的未投票直接视为弃权。既然关联关系回避的理由不能成立,张利平就可以参与投票,所以应当允许其对表决事项重新投票。从披露的有关信息来看,估计张利平会投赞成票。那样,就是8票赞成,表决还是会通过。万科华润之争未来预测完全闲着无聊的个人猜测。俺不看欧洲杯不赌球,只能猜猜这个玩。先复牌一下昨天开撕的过程。我估计已经搞定了除了华润之外的8名董事,所以才有信心来开董事会。华润一看,要完蛋,如果8人投赞成票,华润一点戏都没有了。所以华润开始挑剔某些董事的投票资格。根据财新的报道,对于张利平的关联关系,就是华润提出来的。这个理由比较牵强,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关联关系一直很复杂,谁也说不清。万科一琢磨,如果不认定关联关系,让张利平直接投票呢,华润还能拿着关联关系后面去质疑,去诉讼搅局。正好章程还有152条的回避规则,那干脆就回避吧。华润则没有料想到这种解释,只能傻眼。唉,还是研究的不够啊。算术虽然没问题,但语文和逻辑恐怕还是跟体育老师学的。未来走势预测:现在看来,王石不是小胜,恐怕要大胜。董事会决议通过只是初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还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这也是三分之二的特别多数决。不过这次计算的是出席股东大会的表决权数。华润现在持股不到16%,要想阻击该决议通过,只能或者联合其他股东一起反对,或者乞求出席万科股东大会的股东代表的表决权数很少,只要参与投票的股东表决权数不足45%,华润一人就能否决该决议(三分之一反对)。先看万科股东大会的出席率。确实,作为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万科股东大会的出席率一向很低。很多时候,出席率都不足40%。2015年5月和8月召开的这两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分别只有34%和38%。但我们可以想象,作为生死一搏的关键一战,在这次至关重要的股东大会召开时,万科方一定会使用全部的力量,动员最多的股东参与投票。据说,王石频频去机构拜票,可能就是为了此事预先准备。以王石的号召力,我预计这次股东大会的出席率不会很低。在出席率不会很低的情况下,华润无法一人阻击成功,就必须联合其他股东。也有两种可能:一是寻求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支持,或者直接搞委托投票权征集。华润昨晚的声明说不反对与深圳地铁合作,只是强调增发的股价折让比较大,会摊薄每股盈利,估计就是为争取中小股东的人心做准备。效果如何,很难说。毕竟万科停牌前的24元股价显然过高,如果没有重组方案支持,开盘肯定暴跌。中小投资者不会不考虑否决重组方案对股价的不利影响。
另一种可能当然就是联合宝能。宝能现在持股超过24%,加上华润的16%,合计近40%的股权,足以否决任何决议。但这次万科大战,宝能虽然是挑起战争的“野蛮人”,其姿态却一直让人看不懂。宝能动用巨资获得了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却对公司控制权没有任何染指。在万科的几次股东大会上,其既没有提议更换自己人入董事会,也没有修改章程之类的其他任何动作,甚至连投个反对票搅局都没有。看起来更像一个财务投资者。如果宝能没有获得万科控制权的决心,则我预测在股东大会上,其不会与华润联合阻击重组方案,因为毕竟这会对股价产生不利影响。如此一来,华润将成为孤独的最后骑士,只能靠个人努力去争取中小股东的支持了。不过,宝能花费那么大力气,为什么对万科的控制权没有企图?还是曾经有所企图,现在又改变了主意?还是隐含在背后的还有一盘更大的棋?商业交易,真是神秘莫测,让人看不懂。在揭盘之前,大家都只能猜猜猜啦。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惠杨_NF562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问这样算捉五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