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极端天气和气候气候事件 张天宇 维普

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的统计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2期
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的统计分析
【摘要】:利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分析SRESA2、B2情景下21世纪的三个时段中国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并对B2情景下中国区域地面气温和降水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未来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将会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将会减少。对全国七大区平均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分析显示:未来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夏季增温大而降水增加少,暖干化趋势较明显;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加明显而冬季增加较少,尤其是华南冬季的降水明显地减少,这表明这些地区夏季的洪涝和冬季的干旱都会加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P467【正文快照】: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 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各国政 府、科学家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政府间气候 变化专门委员会(IP cc)2001报告[11手旨出:全 球平均地面气温自19世纪以来升高了0 .6士0.2℃; 月畔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士酗口幅度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蓝永超;文军;赵国辉;沈永平;胡兴林;畅俊杰;马建华;;[J];冰川冻土;2010年01期
周丹卉;贺红士;李秀珍;周春华;王绪高;陈宏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吴建国;吕佳佳;;[J];草地学报;2009年06期
张天宇;程炳岩;范莉;唐红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刘浏;徐宗学;黄俊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范敏锐;余新晓;张振明;于洋;赵阳;;[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徐波;王振波;;[J];地理研究;2012年06期
江志红;陈威霖;宋洁;王冀;;[J];大气科学;2009年01期
陈楠;许吟隆;陈晓光;杨侃;张勇;;[J];第四纪研究;2007年03期
吴建国;吕佳佳;;[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胡亚南;许吟隆;熊伟;张颍娴;;[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莫伟强;许吟隆;黎伟标;;[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黄晓莹;许吟隆;温之平;;[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袁静;许吟隆;;[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康丽莉;;[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吴美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张天宇;王勇;程炳岩;唐红玉;刘晓冉;向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范苏丹;;[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胡伯彦;汤剑平;王淑瑜;;[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月锋;[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王亮;[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余莲;[D];兰州大学;2011年
袁飞;[D];河海大学;2006年
范丽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米娜;[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张海东;[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王冀;[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刘颖杰;[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马占云;[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敏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刘珂;[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赵海燕;[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石英;[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
黄群;[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杨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徐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李红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陈威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张霞;[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翟盘茂,潘晓华;[J];地理学报;2003年S1期
翟盘茂,任福民,张强;[J];气象学报;1999年02期
许吟隆,Richard J[J];中国农业气象;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卫东;杨君健;朱晓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曲岩;金巍;郝宏伟;吕一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李岚;唐亚平;才奎志;魏南;王艳丽;赵淼;;[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崔方;郭品文;吴建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吕学梅;高安春;王新;申培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杨晓春;沈润平;何慧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杨旭;胡伟;赵姝慧;陈刚;张鹏亮;秦鑫;;[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刘占明;胡宝清;祁晓凡;蒋忠诚;韩清延;闫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格桑;拉巴次仁;陈定梅;;[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陈德英;王兴堂;;[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坦;张永涛;朱玉周;魏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张秀丽;郑祚芳;;[A];奥运气象预报与服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邹旭恺;张强;叶殿秀;;[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杨胜海;杨胜忠;;[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高学杰;罗勇;林万涛;赵宗慈;Filippo G;[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罗勇;高学杰;徐影;赵宗慈;;[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章国材;;[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志伟;翟盘茂;;[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鲍艳;吕世华;左洪超;;[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荣伟;[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孟万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毛学刚;[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倪春迪;[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孙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郝立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李茜;[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李巧媛;[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朱红根;[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余莲;[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靖文;[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敬伟;[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罗焕娟;[D];兰州大学;2010年
卞韬;[D];兰州大学;2010年
周明厚;[D];西南大学;2011年
高洋;[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张书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高红霞;[D];南京大学;2011年
吴风波;[D];南京大学;2011年
王芝兰;[D];兰州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宏鑫,任德昌,王旭清,董玉红,王法宏,高亮之,金之庆;[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张爱民,王效瑞,马晓群;[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丁霞,马晓群,郝莹;[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唐蓉;;[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麻建学;韩建民;;[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吴荣军;郑有飞;关福来;杨彬云;徐芳;;[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李建国;韩勇;解文孝;刘博;姜秀英;高岐;王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杜晓华;李小梅;姚连芳;石春长;;[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武玉艳;葛兆帅;蒲英磊;刘光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张金玲;王冀;甘庆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玲;宋连春;董安祥;窦永祥;;[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晓欢;[D];吉林大学;2011年
伍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余莲;[D];兰州大学;2011年
蒋延玲;[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杨柳;[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杨文坎;[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熊伟;[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魏林宏;[D];河海大学;2004年
聂玉藻;[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吴晓春;[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康银庚;[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周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刘珂;[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陶生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蔡碧良;[D];湖南大学;2009年
车永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潘晓华;[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2年
张锋;[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张国胜;[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娟;关泽群;;[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陈成忠;林振山;孙娴;;[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丁文广;王秀娟;胡莉莉;刘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郑有飞;牛鲁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张晴;李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王江山;孙凤华;赵春雨;王颖;曹焉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温华洋;田红;卢燕宇;;[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程相坤;任学慧;刘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蒋晓武;孙卫国;张庆奎;邹士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肖碧林;杨瑞珍;陈印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李树岩;马志红;;[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孔启亮;田永飞;马俊峰;钱鹏;孙翠梅;;[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陈潇潇;彭华青;;[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简季;潘佩芬;胡运海;;[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赵宗慈;王绍武;罗勇;江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刘秀华;刘勇;木志坚;徐恢仲;魏世强;;[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陈健;郑碏;陈伟;费维扬;;[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卫光;彭世彰;缴锡云;徐俊增;罗玉峰;;[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润元;[D];兰州大学;2010年
张秀娟;[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张怀坤;[D];吉林大学;2011年
王昊;[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廖荣伟;[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张芳;[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霍雨;[D];南京大学;2011年
殷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周丽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李庆云;[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窦荣鹏;[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葛明;[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谭锦;[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伊飞;[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杨红霞;[D];吉林大学;2011年
魏敏;[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衡涛;[D];西南大学;2011年
吴蓉;[D];南京大学;2011年
陈佳芝;[D];暨南大学;2011年
宋天宇;[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宗慈,罗勇;[J];大气科学;1999年05期
赵彦,林朝晖,李旭,袁重光;[J];大气科学;2000年02期
魏和林,符淙斌,王维强;[J];大气科学;1998年05期
赵彦,李旭,袁重光,郭裕福;[J];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年04期
翟盘茂,任福民;[J];气象学报;1997年04期
翟盘茂,任福民,张强;[J];气象学报;1999年02期
潘晓华,翟盘茂;[J];气象;2002年10期
赵宗慈,罗勇,R.Leung,S.Ghan,W.C.Wang,H.Wei;[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S1期
罗勇,赵宗慈;[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浏;徐宗学;黄俊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J];气象;2006年11期
田展;徐新良;史军;;[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李剑萍;杨侃;曹宁;韩颖娟;张学艺;;[J];中国农业气象;2009年03期
郝晶晶;陆桂华;闫桂霞;吴志勇;;[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11期
董文娟,王兰宁,谭言科,胡邦辉;[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熊喆;[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徐宾;许吟隆;张勇;赵秀娟;;[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2期
熊伟;冯颖竹;高清竹;李迎春;;[J];干旱区地理;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静;许吟隆;;[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张学谦;;[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韩红柳;;[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杨明昌;;[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忠民;乔友林;范金虎;陈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王晴;窦敏;徐虹;;[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曾宪明;易平;刘春华;;[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张保辉;;[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宋海鸥;王永红;秦成云;卜连红;洪小平;;[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郭慧志;刘华;谢学敏;张普;;[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广萍;[N];通信产业报;2003年
记者彭道宾通讯员李光东;[N];中国信息报;2002年
记者李子明徐新发;[N];中国信息报;2003年
高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谢卫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刘书臻;[N];中国信息报;2003年
周国洪;[N];经济参考报;2007年
李军;[N];中国医药报;2007年
茹春娥;[N];中国信息报;2003年
刘磊;[N];中国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伟;[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林嘉永;[D];厦门大学;2004年
刘术艳;[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郑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赵宗胜;[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何溪澄;[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高国福;[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孙雪;[D];南开大学;2009年
李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王国庆;[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黄鲁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孙莎莎;[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张雪征;[D];西华大学;2008年
陶晓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何牡丹;[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黄耀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孟春;[D];长安大学;2007年
马广琳;[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吴冬梅;[D];中南林学院;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2015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优质期刊推荐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重庆近46a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异常特征探析.pdf 8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近46a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异常特征分析
姓名:叶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气象学
指导教师:陆维松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l、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作者签名:
型量:生2旦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
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
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料,应用国际最为流行的百分位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阈值,确定极端降水量,以及采用
WMO公布的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从而对重庆地区的极端气温事件、极端降水以及汛期
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在重庆的年、四季的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中,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平均最低气温
上升趋势最明显,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重庆冷夜、暖夜、冷日和暖日指数的取值范围接近,空间分布极为相似;各极端气温
指数高值区均位于重庆中部、西南偏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东部地区。
(3)冷(冷夜和冷日)指数在重庆各区呈现一致减少的趋势,冷夜指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暖(暖夜和暖日)指数全区平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线性趋势看,在东南部、西北偏
北部呈上升趋势,其余地区为下降趋势。
(4)各极端气温指数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准4a周期特征最明显,振荡幅度大:除
了暖日指数外的极端气温指数在90年代后呈现出4—5年的周期振荡。
(5)各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差异明显:在重庆西北偏北地区、东南地区以及东北偏北地区,
各极端降水指数都较大,呈上升趋势。
(6)汛期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一致性异常分布特征是最主要空间模态。
(7)重庆各区汛期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相当大的比重;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整个重
庆地区近46年来汛期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
(8)重庆的各极端降水指数和各区汛期极端降水,都主要以2.3a、4.5a的年际变化和准
11a的年代际振荡为主。
关键词:重庆,汛期,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时空分布
dataof31observational
dailytemperature
stationsand
dataof33stationsin
dailyprecipitation
extremerainfall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山东极端强降水天气环境参数特征.pdf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80 &&
山东极端强降水天气环境参数特征.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摩擘通提
):189-194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山东极端强降水天气环境参数特征
赵海军 ,王庆华
(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276004)
摘 要:采用传统排序法、z指数法、平方根变换法分别计算山东省短时极端强降水阈值,发现鲁中和鲁
东南极端强降水阈值高于其他区域 ,其中1、3h极端强降水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6、12h的次数,而且降
水强度更大。选择近年发生在山东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8次极端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其环境参数,得
出结论:发生极端强降水的站点中层和下层存在明显的高湿层;低空急流为极端强降雨提供了丰富的水
汽和不稳定能量;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K指数&I37℃,总指数TT~&.41oI=,抬升指数LI&0oC,大气具有一
定的能量积累,CAPE~&500J/kg;具有较高的0oc层高度,0~C层高度都在5km以上;反射率因子高值区基
本处于6km以下,云体存在较厚的暖层,利于降水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环境参数;物理量;水汽;能量
中图分类号:P458.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
TheEnvironmentParametersofExtremePrecipitationW eatherinShandongProvince
ZhaoHaijun,WangQinghua
(LinyiMeteorologicalBureau,tanyiShandong276004)
Abstract:Thethresholdofextremeprecipitation in short—-timeinShandongprovincearecalculated by
traditionalrankingmethod、Zindexmethodandsquareroottransformationmethod inthispaper,itcouldbe
f0undthattheextremeprecipitationthresholdincenrtalandsoutheastpartofShandongishigherthanother
regions,extremeprecipitationoflhand3hhavemoreoccurrencenumbersandhigherintensitythanthatof6h,
12 h.Analyzes the evironmental praameters ofeight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recentyeraswhich rae
representativeinShandong,theconclusionesrae:Themiddleandlowerlayerofthesitewhichhadextreme
precipitationhavehigh—humiditylayerobviously;Thelow—levelsouthwestjetprovidesextremeprecipitation
withabundantwatervapornadunstableenergy;Atmosphereinastateofflux,K≥37℃, [≥4.1℃nadLI&0~C,
theatmospherehasacertainaccumulationofeneryg .CAPE~&500J/kg;Hashigh0℃ layerheightthatallabove
5km,htehighreflectivityvalueraeaisbelow6km;Thecloudshavethickerwamr —layerwhichwillbeimprove
theefficiencyofprecipitation.
Keywords:exrtemeprecipitation;environmentprama eters;physical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与气候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