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减少抽样误差差减少为原来的1/3样本单位数扩大多少倍

导读:第四章习题抽样调查一、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遵循随机的原则抽选样本,通过对样本单位的调查来对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出推断的,2.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3.只要使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抽样误差也不可避免会产生,6.我们采用“抽样指标的标准差”,即所有抽样估计值的标准差,作为衡量抽样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7.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分组)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分阶段抽,8.对于简 第四章习题 抽样调查 一、 填空题 1. 抽样调查是遵循随机的原则 抽选样本,通过对样本单位的调查来对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出推断的。 2. 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从总体为N的单位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可能样本个数为N(N-1)(N-2)??(N-N+1)。 3. 只要使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即使遵守随机原则,抽样误差也不可避免会产生。 4. 参数估计有两种形式:一是点估计,二是区间估计。 5. 判别估计量优良性的三个准则是:无偏性 、一致性和有效性。 6. 我们采用“抽样指标的标准差”,即所有抽样估计值的标准差,作为衡量抽样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7.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分组)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分阶段抽样。 8. 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当极限误差范围Δ缩小一半,抽样单位数必须为原来的4倍。若Δ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1/4。 9. 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是95%,则抽样平均数是1000,极限抽样误差是40.82,抽样平均误差是20.41。 10. 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少,整群抽样比个体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多。 二、判断题 1. 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 2. 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随机原则所造成的。(×) 3. 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为原来的1/3,则样本容量必须增大到9倍。(√) 5. 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可靠性原则。(×) 6. 样本指标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常数。(×) 7. 全面调查只有登记性误差而没有代表性误差,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而没有登记性误差。(×) 8. 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三、 单项选择题 1. 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为原来的(C)
D. 5倍 2. 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叫做(D)
A. 分层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3.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若有多个样本标准差的资料,应选哪个来计算(B)
A. 最小一个
B. 最大一个
C. 中间一个
D. 平均值 4. 抽样误差是指(D)
A.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C. 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D.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 抽样成数是一个(A)
A. 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6. 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C) A.成数越接近于0,成数方差越大
B.成数越接近于1,成数方差越大 C.成数越接近于0.5,成数方差越大
D.成数越接近于0.25,成数方差越大 7. 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是(B)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8. 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40%)
D. 8.26% 9. 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B)
A. 甲产品大
B. 乙产品大
D. 无法判断 10.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B)
A. 甲企业较大
B. 乙企业较大
C. 不能作出结论
D. 相同 四、 多项选择题 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BCDE) A.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避免的 C. 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D. 只能在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
E. 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2. 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C) A. 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B. 各次抽选互不影响
C.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D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 E. 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3. 抽样调查所需的样本容量取决于(ABE) A. 总体中各单位标志间的变异程度
B. 允许误差
C. 样本个数 D. 置信度
E. 抽样方法 4. 分层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BCD) A. 各组样本容量占总体比重的分配状况
B. 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程度
C. 样本容量的大小
D. 各组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E. 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5. 在抽样调查中(ACD) A. 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B. 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C. 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
D.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E. 全及指标是随机变量 五、 名词解释 1.抽样推断 2.抽样误差 3.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4.区间估计 六、 计算题 1.某公司有职工3000人,现从中随机抽取6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得到有关资料如下: (1)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所在范围。 (2)试以0.9545的置信度估计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工人所占比重。 2.对一批产品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总体是成品总量的1/20,当概率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一批成品的废品率低于5%? 月收入 工人数 af 离差 离差平方 00 -238.33 00 -138.33 50 -88.33 0 10 2 0 9
136.19 0 8
00 461.67 300 193.36 35.19 139.19
离差平方乘权数
91.89 960.32
x??xf?f?8.33 602???x???x?x??f?f??164..89?21.2660 ?2n?164.66?260x?t?x?X?x?t?x.96?21.26~.96?21.?41.67~.~2080.00 3.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过去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为93%、95%和96%,为了使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3%,在99.73%的概率下应抽查多少件产品?
p(1-p)=0.93×(1-0.93)=0.0651 n?t2p(1?p)???232?0. ???66(件)20.009?0.03? 职工人数(人) 调查人数(人) 平均支出(元)
标准差(元)
80 230 140
47 4.某企业对职工用于某类消费的支出进行了等比例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中老年职工
要求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该企业职工平均支出和总支出的置信区间。 样本平均数组间方差抽样平均误差区间估计x??nxii?1ki?2?n?ni?i2n??120?230?80?0?60?80?120?.26?0.51200 ?x??i2nx??x至x??x?194?2?0.51~194?2?0..02在95.45%的把握程度保证下,该企业职工的平均支出在192.98元和195.02元之间.5.有一连续生产企业,一昼夜中每小时抽5分钟产品进行全面调查,测得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60小时,样本平均数的群间方差为62小时,试以95.45%的把握推断全天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 全样本平均数?x??xi?1ri?2??x???X?X?Rr?160(小时)2或?2???x?x?r2?62(小时)?2?R?r????r?R?1?62?288?24?(小时)???2.7?1.?区间估计x??x至x??x?160?2?1.54~160?2?1..04在95.45%的把握程度的保证下,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在156.92小时与163.04小时之间. 6.设“托福“的考分服从平均数580分,标准差为100分的正态分布,问当随机抽取20人进行调查,样本的平均数介于550分至610分的概率是多少?样本的平均分数等于和超过600分的概率是多少? t2?2n?2?xt?1002当t?1.3416查概率表得到的概率为82%。也就是样本平均数介于550分至610分的概率为82%。整个置信区间长度为60分,其概率为82%,由于考分平均数580分并成正态分布,因此我们可以1这样考虑,超过600分的区间为(600―610)10分,是整个区间60分的,也就是611占82%的;这样我们可以判断超过600分的概率应该为82%?=13.7%。66 = ?580?550?0??1.8?1.?1002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党团工作、文档下载、专业文献、IT计算机、外语学习、应用文书、计划方案、旅游景点、办公文档、工作范文以及抽样调查习题及答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统计学导论》(曾一五、肖红叶主编)2012年 期末复习题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统计学导论》(曾一五、肖红叶主编)2012年 期末复习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20|
上传日期: 23:33:1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统计学导论》(曾一五、肖红叶主编)2012年 期末复习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方法的探讨曾义明摘要: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是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的具体运用,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人本管理以及管理信息体系的支持,都构成对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的一些具体的理论和方法,按照此方法管理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目标更能容易现实。关键词:内部责任成本 管理方法1引言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成本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承担了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等管理目标的重任,多年以来,我国企业管理中比较强调了企业成本管理中财务管理,突出企业成本的核算管理,由于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有其较为严格的制度性和规范性,且其专业性比较强,在企业内部(如分厂、车间、班组等)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有一定的难度,效果也不是很好,企业成本管理其关键在于降低企业内部的各项费用,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种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方法。2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在其制度性和规范性方面不及一般的企业成本管理,它所需的管理信息大多来自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是围绕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并把这一目标将企业成本管理的责任通过一种成本管理机制或成本管理模式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元,通过对成本责任进行系统性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目的。具体地说,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因此它具有管理学的一般特性和原理。那么首先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的管理职能也就是:责任成本的计划职能、责任成本的组织职能和责任成本的控制职能。它通过对企业内部责任成本一系列职能化管理,来达到成本管理有效性的目的;同时,企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强调的是责任人的成本责任,因此它也是人本管理一系列原理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对责任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企业全员的成本管理积极因素,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再者,企业内部责
xx理工大学成人教育 专升本班试卷(B)
专业 级 学年上学期科目:《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命题人:曾义明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1、某铝厂2000年氧化铝产量为40万吨,计划用10年的时间使氧化铝的产量翻两番,即到时氧化铝产量达( )万吨。a、80;b、160; c、240; d、480。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10; b、520; c、530; d、540。3、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众数; d、序时平均数。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按一般原则其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应固定在( )。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5、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 a、; b、; c、; d、。6、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 d、移动平均法。7、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c、时点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8、某公司产品价格增长2%,其产品销售量增加5%,则销售额增长( )。 a、3%; b、3.5%; c、7.0%; d、7.1% 。9、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2倍; b、3倍; c、4倍;d、9倍。10、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 a、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d、时大时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二、简答题:(共15分)11、什么是统计量?如何描述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这两个统计量?12、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其各有何特
xx理工大学成人教育 专升本班试卷(A) 专业 级 学年上学期科目:《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命题人:曾义明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1、某企业有三个分厂,其一、二、三分厂职工人数分别为:850人、743人和802人。这些&850、743、802&的数字是(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变量值。2、某厂有4个流水作业车间,2004年8月份第一车间合格率为95%,第二车间合格率为92%,第三车间合格率为90%,第四车间合格率为85%,则该厂2004年8月份平均车间产品合格率为( )。a、90.5%; b、85%; c、90.43%; d、95% 。3、铝锭库存量时间数列是(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数列。4、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按一般原则其同度量因素数量指标应固定在(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5、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16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F(t)=0.9545,可据以确信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 )。 a、不大于167%; b、不大于167%和不小于163%;c、不小于167%; d、不大于166%和不小于164%。6、当0.5&r&0.8时,这时的相关系数说明( )。a、显著相关; b、低相关; c、高度相关; d、完全相关。7、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8、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 a、为0; b、降低; c、增长; d、不变。9、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
xx理工大学成人教育 高升本班试卷(B) 专业 级 学年上学期科目:《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命题人:曾义明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1、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 c、最小平方法;d、移动平均法。2、产品质量可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这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采用的是( )。a、定序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3、下列各因素中,哪个不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 )。 a、样本容量的大小;b、样本的平均数的大小;c、抽样的方法;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4、2004年8月某铝厂共生产原铝10850吨,本月共消耗直流电千瓦时,则原铝直流电消耗为13676千瓦时/吨。这里的&原铝直流电消耗&是(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5、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无实际意义的是( )。a、时期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 c、时点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6、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众数; d、序时平均数。7、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2倍; b、3倍; c、4倍; d、9倍。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10; b、520; c、530; d、540。9、某公司产品价格增长2%,其产品销售量增加5%,则销售额增长( )。 a、3%; b、3.5%; c、7.0%; d、7.1% 。10、在确定抽样单位数n时,下列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 a、n受△的影响,△
xx理工大学成人教育 高升本班试卷(A) 专业 级 学年上学期科目:《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命题人:曾义明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1、相关关系是( )。 a、现象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b、现象间存在固定的依存关系;c、现象间存在不确定的依存关系; d、现象间无关系。2、某企业有三个分厂,其一、二、三分厂职工人数分别为:850人、743人和802人。这些&850、743、802&的数字是(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变量值。3、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 a、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d、时大时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4、某铝厂2000年氧化铝产量为40万吨,计划用10年的时间使氧化铝的产量翻两番,即到时氧化铝产量达( )万吨。a、80; b、160; c、240; d、480。5、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铝锭库存量时间数列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数列。7、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2倍; b、3倍; c、4倍;d、9倍。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10; b、520; c、530; d、540。9、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 a、为0; b、降低; c、增长; d、不变。10、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16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F(t)=0.9545,可据
xx理工大学成人教育 大专班试卷(B) 专业 级 学年上学期科目:《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命题人:曾义明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某企业有三个分厂,其一、二、三分厂职工人数分别为:850人、743人和802人。这些&850、743、802&的数字是(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变量值。2、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按一般原则其同度量因素数量指标应固定在( )。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3、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2倍;b、3倍; c、4倍; d、9倍。4、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众数; d、序时平均数。5、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无实际意义的是( )。a、时期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 c、时点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6、下列各因素中,哪个不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 )。 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样本的平均数的大小;c、抽样的方法;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7、相关关系是( )。 a、现象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b、现象间存在固定的依存关系;c、现象间存在不确定的依存关系; d、现象间无关系。8、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 a、为0; b、降低; c、增长; d、不变。9、、2004年8月某铝厂共生产原铝10850吨,本月共消耗直流电千瓦时,则原铝直流电消耗为13676千瓦时/吨。这里的&原铝直流电消耗&是(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
xx理工大学xxx 大专班试卷(A) 专业 级 学年上学期科目:《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命题人:曾义明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某铝厂2000年氧化铝产量为40万吨,计划用10年的时间使氧化铝的产量翻两番,即到时氧化铝产量达( )万吨。a、80; b、160; c、240; d、480。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a、总体性、社会性和大量性; b、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c、具体性、数量性和综合性; e、同质性、数量性和总体性。3、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2倍; b、3倍; c、4倍; d、9倍。4、某厂有4个流水作业车间,2004年8月份第一车间合格率为95%,第二车间合格率为92%,第三车间合格率为90%,第四车间合格率为85%,则该厂2004年8月份平均车间产品合格率为( )。a、90.5%; b、85%;c、90.43%; d、95% 。5、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 c、时点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6、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16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F(t)=0.9545,可据以确信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 )。 a、不大于167%; b、不大于167%和不小于163%; c、不小于167%; d、不大于166%和不小于164%。7、产品质量可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这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采用的是( )。a、定序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8、某公司产品价格增长2%,其产品销售量增加5%,则销售额增长( )。 a、3%; b、3.5%; c、7.0%; d、7.1% 。9、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a、
职业化的杰出班组长应该做到的
作为一名职业化的企业杰出班组长应该做到的是,首先,了解了以下先进的班组管理知识:
1、班组长如何做好沟通、服务和培训等的3个角色,建立班组团队精神;
2、现场的5S管理及可视化管理;
3、生产现场质量控制和管理;
4、工作心态及职业化;、
5、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时间管理;
6、人际关系及职场礼仪。
下面的知识对我们目前的班组建设有非常的意义:
1、作为一名班组长必须创建班组团队精神。一个有超强战斗力的班组是最有吸引力的班组,其内聚性是最强的,是最有团队精神的班组。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提高班组的凝聚中,以下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班组大小的设置要适宜,过大的班组其凝聚力就会随之减少,所谓要适宜就是要适宜班成员相互作用和交往,使之彼此了解,并以此促进班组的凝聚力;
(2)、提高班组成员对班组的依赖性,班组应该成为一个能满足班成员其经济和社会心理需求的单位,以提升班组对其的吸引力,同时,应该加强班组意见的交往和班组成员的友谊,使得班组成为每个成员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3)、班组设置的目标应该与企业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而且是因地制宜的,由于这些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和实现的,一旦目标实现这就会增加班组成员的身价,引起班组成员的自豪感,在达到目标时就会增强班组的内聚性;
(4)、给每个班组以适合的“地位”,让其感到在企业的地位等级是高的,在企业中是必不可少的,以增加对成员 吸引力,为此,根据班组的不同特点,设置一些诸如技术要求、学历要求、挑战性、经历经验等等准入标准,是有必要的;
企业以"现实为中心”成本控制体系的内容及构建
1、“以现实为中心”的管理与“以现实为中心”的企业责任成本控制管理
1、1 “以现实为中心”的企业管理
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是生产和销售产品,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耗费过程。企业要生存、发展、获利,就必须生产产品,就要发生各种耗费。那么成本管理就是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上,研究的是如何确保以最少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效果,成本管理即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它是管理的一个分枝,固然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也适用于管理的主要方法。了解这些属性对充分理解和应用我们的成本管理体系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
随着管理工作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技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可以说有90%以上的管理模式是从西方引进的,其间对我国的企业管理曾产生过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其真正的全部效果并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我国企业管理中,非常强调的是企业的成本管理,许多企业采用了诸如“管理过程”、“管理职能”、“盈亏平衡点模型”等成本管理技术,但其效果性仍不尽人意,相比来说我国企业产品成本仍居高不下,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问题,但强化企业成本管理能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已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
为什么这么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的效果包括在我们中铝广西企业并不是那么显著呢?这就需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国情来考虑。在西方,不管是F.W.泰罗[泰罗:,1886年参加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在米德费尔钢铁厂工作时就发现有磨洋工现象,工人们的产量远远少于他们力所能及的产量,泰罗认为这是不了解公
著作权人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应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其权利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进行限制可以使作品更广泛地被社会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也即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但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一&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未发表作品不在其列。使用他人作品的方式可以是著作权法规定的复制、改编、翻译等多种形式的使用,但这种使用必须是以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为目的,而不能用来出版、出租、出借和其他营业性的使用。不能超出个人范围扩展至第三人或者家庭其他成员或为盈利等目的使用均不是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
&二&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一规定的适当引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必须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说明某一问题;引用他人的作品应当说明作品出处和作者姓名;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引用比例不适当,很可能转化为抄袭,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三&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记录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了报导新闻时事即以报导单纯的事实消息为目的,由传播媒介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向公众提供作品的片断,不可避免地再现已发表的作品。在这里应注意以下四点:
⒈使用目的仅限于报道时事新闻;
⒉被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
⒊符合引用的数量限度;
⒋应注明被引用作
画报点击数0
文章点击数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抽样误差的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