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界的郭德纲不能被教育界外的人评说嘛

&(姓名: 界外人)
已有 136002 人次访问, 734 个积分, 1408 个经验
用户组别:
主页地址:
黄鸿彬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接到美雪(化名)母亲的电话,询问我美雪近来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怎么样,特别是有没有和什么男生交往。对于美雪母亲的询问我并不感...
分类: ||没有评论
喜欢上一个新词语——“化育” ——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黄鸿彬 “化育”一词是我从张文质的新著《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一书中看到的。我一看到这个词就被吸...
分类: ||没有评论
倡导一种鼓励文化 ——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黄鸿彬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是张文质先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又一大力作。本书是针对当下我们中国家庭教育子...
黄鸿彬 在学校附近租一房子,算是家了。 租房共两间,一间作客厅兼厨房,另一间作房间兼书房。房间约20多平方米。房内摆设简单,仅一大衣橱,一个储物柜,两...
黄鸿彬 经典诵读,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诗文,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晨昏吟诵,沉浸其间,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花香鸟语之中,令人心醉神迷。 通过吟诵山水田园诗...
分类: ||没有评论
黄鸿彬 近阅报刊,发现有“一本书主义”读书法之说法。何谓“一本书主义”读书法?乃曰:“读书慎选一书,认真研读,读出心得,读出体会,烂熟于胸,打下学问根基...
分类: ||没有评论
黄鸿彬 “教师厌倦读书,将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危机。”这是吴非先生发聋振聩的呼吁。我也是广大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和中小学各阶层教师皆有所接触,对教师的阅读...
分类: ||没有评论
黄鸿彬   1988年,我从师范毕业,在老家农村当起了一名小学教师。当时,年少单纯,一心扑在教学上,白天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兢兢业业,勤勤恳...
黄鸿彬 辑 ※ 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学校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工具,这是错误的认识。知识是死的,可学生是活生生的,它在每个青年人身上培养起来的应...
黄鸿彬 八月份,莆田电大等几家联合举办“学习让生活更美好”征文活动,我一时兴来,写了篇《开启我的教育之门》短文参赛,居然获了奖。让我开心了好一阵子。...
分类: ||没有评论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母校“八一”学校,看望当年教过他的老师。总书记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四条“引路人”标准,说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好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应当引领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语文教师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特地“穿上了那套漂亮的礼服”,当教堂的钟声和侵略者的军号声无情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时,他使出全身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韩麦尔先生的悲愤交加感染了学生。无疑,韩麦尔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他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好教师既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又做学生创新思维、智慧成长的引路人。我多次听说类似的故事:国内的高材生到美国去留学,学习总是格外地用功,上课认真记笔记,考试的时候,按照笔记答题。在中国,这样的卷子自然是满分,可在美国最多只能得B,通常只能得C。老师课上讲的,那是老师的思考,并不是你的思考。有的学生虽然只答出了部分内容,但那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反倒得了高分。
由此看来,传授知识并不是好教师唯一的、最高的目的。好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说:“孩子是具有创造性的,孩子是喜欢创造的,他们生来求异,不愿像鹦鹉学舌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当然,孩子在儿时创造并不意味着发明什么,而是着力培养创造的欲望、活力、创造的精神。”如果让对知识的记忆,淹没了对探索的渴望,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教师。
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那么,教师成长就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今天的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今天的学生不再单纯,教师不再权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怎样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理想信念是教师成长领航的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对待,对教书育人怀有激情和敬意。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扬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直接把教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教师的职业、学识、人品,不仅决定着个人事业的成败,而且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成败。教师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
仁爱之心是教师成长动力的源。教师就是一个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做合格教师的底线。教师怎样把那种爱的情怀表现出来?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怎样在爱的环境中教育他们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要懂得爱的秘密。
扎实学识是教师成长前进的帆。我们必须知道,今天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太容易了。今天我们培养的孩子必须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如果仅仅从“知”这一方面给孩子提供“存储”的容量,那么教师在信息时代也就失去了他们的职业价值。因此,今天的教师已有的本领难以适应教育的需求,今天的教师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的同行都强烈的本领恐慌。现代教师要迎接现代教育的挑战,重组知识结构,重建素质结构,不遗余力地建设教学人生。今天的教师,要做有胆识的教师,具备丰富的学识、有过人的胆识。今天的教师,要在深厚的学养和好学深思的基础上,培养起教学的自信力。
教育是呵护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的事业。每一粒种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地;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正是经过了教育的点化和润泽,人的生命才逐渐地从蒙昧中觉醒,走向文明。教育是帮助生命实现蜕变和升华的美妙事业,需要教师自身拥有一份旺盛的、源源不断的生命激情。教育并不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堆积知识,而是要让人的灵魂变得高尚。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唤醒学生内在的灵性,养成高尚的品格。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们应该做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作者肖远骑,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特级教师,北大雅居乐双语学校校长)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 商务合作:010- 传真:010- 合作QQ: 电子邮箱:edu@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界的郭德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