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左侧小腿血液循环不好浮肿怎么治疗

我是脑出血偏瘫患者,压迫左侧身体。走路左腿抬不起来...
我是脑出血偏瘫患者,压迫左侧身体。走路左...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是脑出血偏瘫患者,压迫左侧身体。走路左腿抬不起来,有沉重感,有康复师建议我走路时抬腿,脚跟先落地。可我越是使劲抬腿,越抬不起来,拿劲,挺的厉害。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好的方法纠正吗?谢谢。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等各类神经科疾病
擅长:三叉神经痛、头痛等神经科疾病
擅长:面瘫、脑瘫、帕金森等神经科疾病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330539
问题分析: 根据您的情况,这种是脑出血的后遗症的,压迫导致对侧肢体运动以及感觉功能受损的,这个不好恢复的,也不是一下能恢复的。意见建议:建议加强康复功能训练的,最好能去康复医院的,能恢复程度完全取决于锻炼和神经功能的代偿,可以口服点营养神经的药物,例如弥可保的,祝早日康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193401
问题分析: 你好 这种情况一般在恢复期可以使用华佗再造丸、回天再造丸等药物治疗,另外可以采取针灸等方法治疗。另外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等是否有异常,意见建议: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做一下身体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问脑出血后的偏瘫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五官科、龋齿、
&&已帮助用户:39985
你好,积极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一般较难完全治愈。
问中风偏瘫偏瘫很严重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82573
指导意见: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蹭引起的大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的急性或亚急性脑血管疾病
问治疗偏瘫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
专长:心脏病、肝胆疾病
&&已帮助用户:225381
您好,偏瘫是症状,其引发病因主要是血栓或者脑出血.而针对病因的形成主要有血压血糖和血脂三项指标变话,指标高则会影响血液循环.治疗要首先检查三项指数,调理和维持血液正常水平值,然后进行活血化瘀和溶栓的治疗.最后要配合着肢体康复训练。
问脑出血后偏瘫能否完全恢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74223
问题分析:患者脑出血后需要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疗,脑出血可引起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小便失禁等症状,还会出现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早期的治疗尤为重要,内科保守治疗对脑出血有一定的疗效,意见建议:!但在患者出现较为明确的手术指针的时候,需要就诊神经外科医师决定是否予以手术治疗,目前脑出血手术已在向小创伤、优疗效、少并发症的方向发展,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在预防上面,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因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早期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问偏瘫如何康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骨科脊柱股骨头
&&已帮助用户:52711
问题分析: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意见建议:预防并发症:由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发生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通常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酒精或跌打油进行按摩.床铺应保持干燥,松软,并保持患者身体卫生,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水温适当,既防止受凉,又要防止被烫伤.病人翻身时,应扣击其背部,鼓励咳痰,以防止坠积性肺炎.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量,尤其是水,维生素和纤维素.养成排便习惯,防止便秘.早餐前先给一杯热饮料(如热开水,茶水,牛奶等),以促进肠胃蠕动.为促进排便,还可以按摩腹部,由右下向右上,转向左上,再转向左下,每次按摩5-10次.便秘时可遵医嘱用药
问我妻子脑出血左侧偏瘫
职称:护师
专长:老年人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症,脑梗死,脑血栓,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老年人糖尿病,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176
根据你的描述来看,患者的情况还是脑出血导致的。患者的情况还是脑出血后遗症所导致的,患者如果病情稳定的话可以进行康复性的治疗,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缓解不适的症状,同时控制好血压,防止新的出血,低盐低脂饮食,多饮水,监测血压。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偏瘫相关标签
(一)、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脑出血偏瘫能康复吗】-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脑出血偏瘫能康复吗
大家不管是谁都还怕自己或者家人生病,因为生病的痛苦只有患者自己治疗。除了病魔对身体的折磨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些疾病不是说治就能治好的,有些病医生都没有见过,更别说是治疗了。但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疾病医生都是有一定的相关治疗经验的,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有些病比较严重,而且患上了之后不仅对身体,还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有些病不是治不好,只是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治疗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
就像下面要来详细介绍的一种疾病:脑出血偏瘫,那么脑出血偏瘫能康复吗?
一般对于脑出血偏瘫病人采取的是住院治疗,但是在出院后需继续康复治疗:一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二能预防复发,消除后患.出院后痊愈的患者按上述预防处理,口服阿司匹林二级预防.但绝大多数患者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必须及时综合康复,争取恢复到最佳状态;千万不可让其自然和锻炼恢复,耽误最佳康复时机,时间一长,损伤部位变性坏死,那就回天无力。
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第一要控制血脂与血糖;每晚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二级预防;口服修复神经血管药物食物;同时治疗原发病;结合中药活血化瘀,降脂溶栓,疏通血管,清除血肿与血栓,净化血液,延缓动脉硬化,改善脑血循环,修复损伤脑组织,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脑血通口服液》(中医处方药)纯中草药组成;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液粘度,缓解动脉硬化,恢复动脉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杂质,有效预防脑溢血,,脑梗发生;解除伴眩晕,舌重,手足麻木,行走不稳等先兆症状;对中风后遗症,言语不清,口眼歪斜,口角流涎,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偏瘫有很好的治疗康复作用;特别对脑血栓偏瘫(脑梗)效果突出,填补了溶栓时间窗后的溶栓,康复临床治疗空白,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致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除了上面的治疗,对于脑出血偏瘫的治疗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病因与后遗症状,合理配穴,促进功能恢复。
按摩:帮助患者翻身,上肢做伸展运动,下肢做倔曲运动,同时按摩瘫肢肌肉与关节,预防僵硬与萎缩;控制感染,防止褥疮发生。
药浴:通过表皮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康复。
训练:加强认知,记忆,语言,吞咽,运动功能训练:帮助功能恢复。
所以关于脑出血偏瘫患者是否能康复这个问题,回答一般是肯定的,只要治疗的及时,而且还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都是能够康复的。除此之外,脑出血偏瘫患者在医治的同时,还要有一颗治好疾病的坚定的信心,平时生活戒酒,注意适当休息,相信不久身体就会恢复健康。
3314阅读4067阅读4354阅读3649阅读3572阅读4650阅读3751阅读
3171阅读4789阅读3982阅读3134阅读3686阅读4605阅读4752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脑出血后记忆力不行,如何恢复
脑出血后记忆力不行,如何恢复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出血后记忆力不行,如何恢复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精选回答(1)
擅长:口腔科、内科
一般主要是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复方丹参片,芦丁片等。建议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黑木耳、干红葡萄酒等,还要做适当活动,如快走、散步等,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用脑,戒烟、禁酒。
向医生提问
(脑溢血 )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按照是否外伤因素引起的可分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和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
多发人群: 老年人 ,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
安宫牛黄丸
参考价格:¥736.29
尼莫地平片
参考价格:¥5.0
清开灵注射液
参考价格:¥4.81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参考价格:¥0.0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参考价格:¥396.67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脑出血后,左侧身体从头到脚疼痛难受是啥原因_百度宝宝知道70岁老汉,脑出血偏瘫后遗症治疗案例
我的图书馆
70岁老汉,脑出血偏瘫后遗症治疗案例
治中风和类中风的理法方中风病,我们早在08年的时候,就系统讲述过了,因为一些原因,在出版《金匮要略增补》时,删掉了。这个东西,我也不再保留,要拿出来公开给大家。免得很多人神神秘秘的作为什么秘诀来炫耀。《金匮》再版的时候,要补上这篇。下面给大家公布点部分内容,全部内容等待出版。中风专题前言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威胁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是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即使应用目前西医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这个病,是个大病,多发病,来不得半点儿戏,从我们经方医学的治疗角度上说,只要用药及时而对证,真的是可以完全恢复!如果错误辨治,会给患者留下一生的痛苦。这个病,宋代之前啊,从风论治,治愈率很高。宋人许叔微云:“凡中风,用续命、排风、风引、竹沥诸汤及神精丹、茵芋酒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唐人孙思邈说:“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效如神。”可是到了金元时期,风气一变,都用什么平肝潜阳的清下药,导致了疗效大打折扣,平添了无数的冤魂和半死之人。所以说啊,这个时方理论很成问题,把很多重病大病的经方辨证思想都给推翻了,中医治病的疗效从金元开始急转直下,到了今天,濒临人人喊打了。宋唐以前,医风淳朴,故其记载的疗效非常可信。孙思邈这样不重名利的大医更是如此。《千金要方·诸风》云:“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说明:① 诸续命汤为古法,非唐时发明。又《外台》称小续命汤出《小品方》,则可追溯至刘宋。② 续命汤为五脏偏枯中风之通治方.即中风专用方。宋代将《古今录验》续命汤补入《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也是政府组织的严谨的学术活动,必有所本,合于众议。可是,不仅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各持一说。视心火、气虚、痰热等为中风症结。李时珍也说,小续命汤今人多用,不能逐证加减,遂至危殆,故举以为例。其他医家随从者众。李时珍也说,小续命汤今人多用,不能逐证加减,遂至危殆。这个续命汤,用时方理论去指导,能不出问题?不是不能逐证加减,而是乱加减了。中风问题不讲清楚,会误人生命无数。这也算千载奇冤啊!中风一词,我们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在六纲辨证里常说起太阳中风、少阳中风、少阴中风、阳明中风等,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中风,是专指一个病种,它要有明显的肢体功能的障碍。用六纲的理论说,要有表证存在。这个表证,或者是外邪入侵造成的,或者是内伤而病情转化出表,而出现表证的。因为四肢百骸是属于表的,半身不遂、项强等,都是表证,它往往和外感的中风证病机有直接联系。治疗上,要以表证的风邪为重点。因此,他古人啊,就用了中风这个名词,来代表表证,强调这个病要从表证风邪为主来论治。另外,中风在中医疾病的种类上也特指偏风,就是半身不遂。我们提到中风,往往是指这个半身不遂说的,中国现代医学也沿用了中医的这个病名。有人说,要是按照风邪去治,百无一效,甚至是服药后有加重病情,乃至死亡的危险。这是学术不严谨,是他没用过这个方法,没敢实践的原因,也是他不深入研究药症的原因。宋人许叔微言之凿凿,唐人孙思邈言之凿凿,南北朝的陈延之言之凿凿,一定都是经验过的,我们为什么反而怀疑而不敢用?记得战国时期有人说,我不能医死人,但能医活半个死人,说的就是半身不遂。到了现代,反而成了绝症了,我们是先进了,还是落后了?是古人不如我们,还是我们智力出问题了?你们看看,一旦有人中风,马上就去医院抢救,不许中医插手,等出院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了,才找中医,你找神仙也不灵了!病已经错过治疗时机了!这个病的最佳的治疗时机,第一时间是1小时之内,要放血治疗。第二时间是24小时内服药。第三时间是7天内服药。第四时间是28天内服药。超过1个月的,都有后遗症。另外要注意一点,这个病本来就是寒热错杂,惧怕水饮过多,你住院后,一顿输液治疗,不加重病情才怪了。人家这个病情,是要开门驱贼,你偏要关门往回收,通过大小便去解决,强行的降压、利尿、通大便,好了,病邪留恋不去了!那个血压还会一停药就会立马升上来的。下面,我们用古书中的条文,详细的来讲解一下具体的知识与治疗方法。 凡患风,服汤,非得大汗,其风不去。所以诸风方中皆有麻黄,至如西州续命,即用八两,越婢六两,大小续命或用一两、三两、四两,故知非汗不瘥,所以治风非密室不得,辄服汤药,徒自误耳。惟更加增,未见损减矣。(千金要方)凡是中风大病,不给大汗,病就不能痊愈。续命汤系列,都是重用麻黄啊,不发汗解决不了。“惟更加增,未见损减矣。”就是说,服药后要避风,不然就会病情加重,还有一说,那就是效果不好的,只有逐渐加量服药的,没有逐渐减量服用的。1、治口耳僻方------类中风【治口耳喎僻方{防风 附子 葛根(各二两,就是30克)柏实(就是柏子仁) 麻黄(去节)(各三两45克) 独活 生姜(切片)(各四两60克) 北杏仁(三十枚)}上八味 咀(就是打成绿豆大的小颗粒,利于提高药效),以水一斗(2000毫升)、酒二升(绍兴的黄酒4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用暖水瓶装好药液),分四服(每次150毫升)。(千金要方)】我们先从“类中风”的口眼歪斜讲起。类中风,就是表象上看似中风偏枯的病。但是,这类病,没有半身不遂的症状。所以,古人后来也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口眼歪斜、全身瘫痪等等,都属于“类中风”。老百姓一见到这些症状,就要怀疑是不是中风了?医生也是,见到个这些情况,也要首先考虑是否和真中风有关。中风病,可以说,证候纷繁,细分的话,连癫狂都属于中风的范畴。这些病,我们也是这样归属的,因此,都要在中风这篇细讲的。口眼歪斜,现代医学叫做面神经炎,我们现代中医,叫做面瘫。它也是中风类疾病的一种。我们可以戏称它为“小中风”,这个病局限在一侧面部,机理和真中风是一个道理。都是内有痰热,外感风邪,不能外发而痹阻在面部而形成的。我见到很多肥胖人,喜欢饮酒,醉后睡觉出汗,还开窗户吹风乘凉,醒后呢,就嘴歪了。有病的一侧瘫痪,没病的那侧,就表现的收缩紧张。这个病,是内外夹杂,一种是本有风邪寄居,生气上火,内热痰饮就上逆,风邪所阻不能外越而发病。一种是本来内邪上涌,感受了风寒,就痹阻于一侧面部。其实,它也是和血瘀有关。中医说,这个病是风中的浅,而偏瘫等,是风中的深。从西医的角度讲,中风偏瘫,是颅内血管的问题,而单纯面瘫,则是外周的血管神经问题。西医强调这个病是面部神经炎。而我强调的是,面部“血栓”。套一句中西结合的话来说,就是面部血栓造成的局部神经失养。治口耳僻方,口耳僻的意思就是说,嘴歪到了耳朵的意思,表示病情很重。这个方子,是从风论治的。这个方子主治的证,是少阴阳明证,属厥阴。麻黄,生姜、附子,有对治少阴伤寒的意味。防风,羌活,这都是辛温解表的药,入表,入头。葛根,入阳明,解痉挛,化津液。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这个药,去水饮的。还滋养胃气津液。杏仁,味甘苦温。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杏仁,是温降水饮的。它也活血。一般寒热错杂的上逆,它很有效。这个方子,发汗解表温通除痹阻,生津降逆清热制水饮为辅。看看煎法,要加酒,使药力上头入面。酒就是绍兴的黄酒,不要加白酒。服后要发汗,不能见风,和治疗中风的那个方法一样的。服药的同时,要配合放血法,这样才能见效迅速,看瘫痪的那个病侧,里面的腮上,有一条粗黑的血管,用粗针给它多刺几针,一定要多放血,一次放不干净,第二天再放,要把这个瘀血排净。一般情况下,放血后当时就见效。那个口服的牵正散也有些效果,但是毕竟是不对证。发问:一般顽固性面瘫,如何考虑下手点?近期碰到2例,无效。刘师答:顽固性的,没几个能治好的。中医叫做“死痰老血”,难化了。病久了,就像细胞坏死了,不可再生一样了。我见到一个脑血栓的,久治不愈,后来又出现脑出血,据说医生在开颅的时候,看了一下那个血栓病灶,发现那个地方钙化的已经十分坚硬了,比骨头都硬。所以,中医治疗疾病,尤其是中风,反复讲要急治早治。看看这个方子的药,都是表散的药,直接到面部去表出病邪,破除血瘀痹阻,兼顾降逆。2. 西州续命汤(仲景续命汤)------(这个方子比较平和,可以理解为中续命汤,可以久服)【西州续命汤(仲景续命汤){麻黄(去节) 生姜(切片) (各三两45克) 当归 生石膏(打碎) (各二两) 川芎 桂枝 甘草 黄芩 防风 芍药 (各一两)北杏仁 (四十枚)}上十一味 ,咀(就是打成绿豆大的小颗粒,利于提高药效),以水九升(1800毫升)先煮麻黄去沫,下诸药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用干净的纱布过滤出药液),分四服,日再(24小时内每6小时服150毫升;对于严重的病人,也可以理解成一日两剂,每3小时服150毫升,并且每天坚持这样服药,到得大效以后再每天一剂,直到病好为止)。(千金)】治五脏偏枯贼风。并治肉极虚热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五脏,我们可以理解为病邪入里。脑,是不是脏腑?脑位,辨证上,多属于少阳、阳明或厥阴。病邪入里,出现了半身不遂了。贼风,就是不能预见和防备的风邪,狡猾,多变,暗昧,不知不觉的来偷袭。这个方子,为什么怀疑是仲景的方子,前面已经讲过了。“并治肉极虚热,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肉极,就是肌肉羸瘦至极的意思。我们六纲辨证的理解,就是阳明热而伤津液营血,肉无所养而羸瘦。内有阳明热,火热要外达,要上攻。身体津血不足,而表有风邪袭入,则要更加发热汗出,肉无所养,就要四肢拘急痉挛,是痉证的表现。“淫淫如鼠走”,就是风邪走窜。津血不足,肌肉无养,就要麻痹不仁。这个中风证,就是太阳阳明合病。麻杏石甘汤、桂枝汤合方去大枣加上药症用药。麻黄配伍石膏,麻黄开泄,石膏清太阳表热,配合起来,就不怕开泄无度(不独从汗解,而是平缓地从汗和尿一起解)。麻黄,杏仁,也同时能降逆。桂枝汤呢,就是解肌祛风。不用大枣,是怕它壅滞,不利于药性发挥。黄芩,味苦寒。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黄芩,清阳明里热,去血闭,就是开通瘀血。防风,味辛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川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当归,味辛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这些药都是入表入脑的对症药,是“药症”配伍。在中风病上,可以见到阳明少阴合病、阳明太阳合病等,都可以用这个方子。如果有四肢逆冷,还可以加附子。麻黄三两,开泄,破血。生姜三两,也是升散开泄,还祛痰。当归、石膏各二两,这是收敛,怕开泄过度。其他的药一两,是为了升入体表和头脑,入病位。杏仁40个,是降逆祛痰。这是方子的大体思路。因势利导,开泄而破除血瘀痰凝,同时兼顾降逆清里热。这个方子很平和。看看服法,一天四次,日再,就是白天两次。剩下那两次呢?就是黑天吧?意思是,一日一夜,分四次服用。中风的治则就是,病不好,服药就不间断。和桂枝汤服法是一样的。就是从风论治,发汗不断,痊愈为止。不管是不是真有外感风寒,还是时方派所说的什么肝风内动,都要按照表证的法则去处理。日再,你也可以理解成一日两剂。因为治则上讲,不分遍数,药力要不间断才行。严重的,还可能一天吃三付。3、治肝疠风(中风),猝然喑哑。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小续命汤方------服小续命汤进行接力赛{麻黄(去节) 防己 人参 桂心 黄芩 芍药 川芎 北杏仁(去尖皮) 甘草(炙)各一两(15克)& &附子(炮,一枚,去皮,约15克)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切片)}上十二味, 咀(就是打成绿豆大的小颗粒,利于提高药效),以水一斗(20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600毫升),分三服(每次200毫升)。有风预备十剂。】【大续命汤方------(药力霸道,急救时用,不能久服,服到能说话了,但还未完全康复,就转服小续命汤进行接力赛){麻黄(去节,八两120克)生石膏(打碎,四两)桂心 干姜 川芎(各二两)当归 黄芩(各一两) 北杏仁(七十枚) 荆沥(一升,200毫升)}上九味,咀(就是打成绿豆大的小颗粒,利于提高药效),以水一斗(2000毫升),先煮麻黄两沸,掠去沫,下诸药煮取四升(800毫升),去滓(用干净的纱布过滤出药液)。又下荆沥(200毫升),煮数沸(煮到800毫升左右),分四服(每次约200毫升),能言。未瘥后服小续命汤。旧无荆沥,今增之,效如神。(千金要方)】大续命汤方解君:麻黄8臣:桂枝2 干姜2 杏仁2 当归1 川芎1佐:无使:石膏4 黄芩1肝疠风,是脏腑辨证的说法,就是时方所谓的内风,肝风上扰了,其实说的就是中风病。中风了,偏瘫,突然不能言语了,嘴歪眼斜了。要用大续命汤治疗。孙思邈在后面交代了这句话:“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这证明,他先前的古人,都是用续命汤系列来治疗中风的。都是从风论治。宋代之后就开始反对从风论治了。为什么叫做大续命汤?一个是因为它药量重。一个是它最能救急,要在急救的时候,第一首选。它的开泄力度,比“仲景续命汤”霸道。发问:药味还用了奇数?刘师答:是的,怕甘草影响治疗速度,甘草能缓急啊,这个方子,就是急救方。不能久服的。麻黄八两,够厉害的,直接入脑,开泄破瘀而降逆。这个方,有了干姜,证明,是有太阴的虚寒水饮问题。是太阳阳明太阴合病,综合起来,属于厥阴范畴。中老年人的中风,都有一些水饮存在的。加上阳明火热,携带痰饮上冲,淤积在头脑这个奇恒之府。外有风寒封闭,逆气不能外越,自然要淤阻在脑。大续命汤,就是紧急开泄,药力入脑,破除痰凝血瘀,同时降逆祛痰。力量很大。& & “分四服,能言。未瘥后服小续命汤。”突然发作,紧急用大续命汤救治,要发汗不止,血压才会下降,才能减轻脑水肿和出血、血瘀的态势。分四服,也是不间断服药的意思,也有降逆的意思。能言。就是服药后,清醒了,能说话了,就要停服了。再服下去,怕是要虚脱的。有些时候,发病而自汗出,是身体自我自救的一个表现。你这个时候,就要用药帮助它开泄。发问:保护性反应?刘师答:是的,这个关系很微妙。比如水饮多,就要自利。用了理中汤,不少人反而自利加重,利后痊愈。用了大续命汤,把命保住了,“续”命了。就要停服了,改用小续命汤继续治疗余邪。停用大续命汤后,是否必须用小续命汤呢?也要辨证的看。如果病情平稳了,但恢复的不是很好,就用西州续命汤。如果恢复的比较好,就用小续命汤坚持服用。要根据病情,去斟酌运用。我的意思是,按药力大小和缓急程度分,是大续命汤、西州续命汤、小续命汤这样的顺序。西州续命汤,你们可以记为“中续命汤”。4、治风无轻重,皆主之。续命煮散方。【续命煮散方------药王孙思邈自己中风后所服的良方{麻黄(去节)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北杏仁(各三两45克)桂心 附子(炮) 茯苓 升麻 细辛 人参 防风(各二两) 生石膏(打碎,五两) 白术(四两)}上十五味粗筛下(打成粗药粉),以五方寸匕(约25克粗药粉)纳小绢袋子中(装在汤袋子中),以水四升(800毫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500毫升),分三服(每次约160毫升),日日勿绝(每天都坚持这样服用,长期服药,到康复为止),慎风冷(服药期间不要吹风和受凉)。大良(效果很好)。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垂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孙思邈自己讲了切身体验,证明很灵验)。(千金要方)】升麻,味苦凉。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毒蛊。久服不夭。这个药,也是祛邪风的。还清理体内毒邪恶气。其它的药就不介绍了,都是续命汤的配伍。治疗的法则就是不间断的服用,取汗。后面,孙思邈自己讲了切身体验,证明很灵验。刘师总结:中风治疗基本步骤一、重者第一时间是1小时之内,要百会、十宣放血治疗。立竿见影。(倪海夏老师也认同此法)第二时间是24小时内服药。第三时间是7天内服药。大续命汤为主,缓解后,稍重者,西州续命汤,轻者,小续命汤。第四时间是28天内服药。超过1个月的,都有后遗症。二、轻者症状轻微,用续命煮散或小续命汤。三、后续康复大续命散或续命煮散常服。讲完了,谢谢大家。Lhxtzlhxtz的感言:以上的资料是一位中医好友发给我的一份邮件,我读后受益良多,在此,对刘师的精彩讲解表示万分感谢!我近来用西州续命汤(仲景续命汤)为主方,医治一位脑血管瘤术后半身瘫软的中年妇女(出院后在家服中药治疗),效果比较好,连续用药十多天后,已经能用拐杖走路了,她的家人十分感激。所以把这份资料转上本论坛,让有需要的同道作参考。本人是一个中医爱好者,水平有限,平时只能治些小病,并且效果一般,但可以骄傲地说一句,绝对比上一般医院好。我平时大多是给家人、好友、和一些有缘人治病的,都是免费的,甚至还要倒贴药费和亲手煎药,虽然有时感到有点苦,有点累,但是看见病者一天天康复起来,听着他们的一声声感激的话语,内心就感到无比的快乐。渡人其实在渡己,谁也不敢否认,在某个特定的时空,真心的付出就不会有一份意外的福报。让我们为本论坛的兴盛而努力吧!附录(以下部分是lhxtzlhxtz收集的有关资料)【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各种中风后遗症均可以应用。临证可以简单加减。{生黄芪12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赤芍25克、地龙20克、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15克、栀子15克、杜仲15克、寄生15克、川牛膝15克、黄芩15克、夜交藤20克、茯神10克、益母草15克、桑枝30克。}】&&这是《乡村医学杂志》上的一首方子,临床主治:无论何种脑血管疾病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进一步发展到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阴虚阳亢。也就是说各种中风后遗症均可以应用。临证可以简单加减。如血压不高去掉黄芩和栀子;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言语不清加菖蒲与远志;舌苔腻加二陈汤等;& &多年来治疗脑血管意外所形成的半身不遂偏瘫,经验是治疗的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恢复期就应用 中草药进行治疗,多可以见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等到恢复期再进行治疗,就比较费时费力了。由于当年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比较早,对其中的生水蛭印象颇深。每每应用上方时都加用生水蛭粉3-5克随汤冲服,效果比较明显。此药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所引起的半身不遂都可以应用。此药具有双重疗效,既可以止血又可以化瘀,但是这个药腥臭之气太重。后来有了空心胶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减少了腥臭味引起的恶呕感。另外有时还配服些三七,一般用3-6克,随汤送服,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亦效佳。但很少同时应用这俩种药物。& & 印象最深的是用此方治疗的第一位病人,邵氏,61岁。老人家早上醒来时感到右半身麻木不仁,不听使唤。挣扎欲起床时,发现右手脚已经不受大脑支配。其子系家父好友,急忙找我去诊治。我详细的检查了一番,血压正常,右手向内侧拘挛,手指略僵硬。我告知有可能是脑血栓或者脑梗塞,让其去虎林医院做个CT查查。但是老人家倔强得很,说什么也要在家治疗。我告知家属病情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要有思想准备。于是开了我们东北常用的刺五加注射液和VC注射液。同时取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减黄芩和栀子,加生水蛭粉6克,分两次随汤冲服。第二天去输液的时候,老人家问我那是什么药面?又腥又臭,喝了直恶心。如此治疗了7天后,所幸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感觉右腿已经有些力气,并且拄拐可以拖步而行。于是停止输液,配合针灸进一步治疗。继续治疗了多半月,右手拘挛也有所缓解,已经柔软,不那么僵硬,可以略微伸展。于是减黄芪为60克,继续服用半月痊愈。&&都年来应用此方治疗了多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效果还是比较可观的。其中包括高血压的患者,黄芪依然应用120克而没有减量,也没有出现升压的不良反应。就像有位名医所言:“黄芪具有适应原样作用,配升药则升,配降药则降。”中风病后遗症的治疗,下肢恢复的较快,一般上肢恢复的较慢,有一少部分拘挛难伸,就此残疾。而且这种病就像郭永来老师说的那样子,农村人恢复的较快较好,知识分子和城里人恢复又慢又不理想 ,值得进一步研究。中风最常见的两种证型楼主都包括进去了。不过还是要辨证论治。在《岳美中医话集》谈到补阳还五汤时岳老这样说:适用于中风右半身不遂神志清醒,右脉大于左脉,重取无力,舌苔右半边尤白,舌质淡,动转困难,属于气虚不运者。此方对左手不用者疗效较差。黄芪用量不足一两者无效。而且原方服后可能有发热反应,使用时应予注意。为什么左手不用者疗效较差呢?一直不得其解。各类方剂小续命汤方∶麻黄(去节) 防己 人参 桂心 黄芩 芍药 芎 杏仁(去尖皮、两仁) 甘草(炙,各一两) 附子(炮,一枚,去皮)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切)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有风预备一十剂。大续命汤方∶麻黄(八两,去节) 大杏仁(四十枚,去皮尖、两仁) 桂心 芎 (各二两) 石膏(四两,碎) 黄芩 干姜 当归 甘草(炙,各一两) 荆沥(一升)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下药煮取四升,下荆沥煮取三升,分四服。能言。未瘥,后服小续命汤。又小续命汤方∶麻黄(二两,去节) 生姜(五两,切) 防风(一两半) 芍药 白术 人参 芎(一两)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西州续命汤方∶麻黄(六两,去节) 石膏(四两,碎) 桂心(二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双仁) 芎干姜 黄芩 当归 甘草(炙,各一两)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去上沫,下诸药煮取四升,分四服。续命汤主久风卧在床,起死人神方∶麻黄(去节) 人参 桂心 附子(炮,去皮) 茯苓(各一两) 防己 防风 黄芩(各一两半) 生姜(六两,切) 半夏(五两,洗) 枳实(二两,炙,上气闷者加之) 甘草(一两,炙)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取九升,去上沫,停冷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若下须半夏,去之,加芍药三两。大续命散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起止颠倒。或卧忽惊如堕树状,盗汗,临事不兴,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脏,甚者恐怖鬼来收录,或与鬼神交通,悲啼哭泣,忽忽欲走方∶乌头(炮,去皮) 防风 麻黄(去节) 人参 杏仁(去皮尖、两仁,熬) 芍药 石膏(研) 干姜 芎 茯苓 黄芩 桂心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甘草(炙,各一两) 当归(二两)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稍增,以知为度。排风汤方∶白藓皮(一云茯苓) 白术 芍药 芎 当归 独活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熬) 防风上一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可服两三剂。大排风汤主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及诸偏枯方∶白藓皮 附子(炮,去皮) 麻黄(去节) 杏仁(去皮尖,熬) 白术 防风 葛根 独活芷(一两)上一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七升,先煮麻黄,取一升半,去沫,澄清,纳药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又排风汤主诸毒风邪气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身体疼烦,面目暴肿,手足肿方∶犀角(屑) 羚羊角(屑) 贝子 升麻上四味,各一两,别捣成末,合和,以水二升半,纳方寸匕,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杀药者以意加之,若肿,和鸡子敷上,日三,老小以意增减,神良。大岩蜜汤主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则抢心,腹胀满,胁下如刀锥刺,并主少阴伤寒方∶栀子(十五枚,擘) 干地黄 干姜 细辛 当归 青羊脂 吴茱萸 茯苓 芍药 桂心甘草(炙,各一两)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羊脂令消,分温三服。小岩蜜汤主恶风,角弓反张,飞尸入腹,绞痛闷绝,往来有时,筋急,少阴伤寒,口雄黄(研) 青羊脂(各一两) 大黄(二两) 吴茱萸(三两) 当归 干姜 芍药 细辛桂心 干地黄 甘草(炙,各一两)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重者加药,用水三斗煮取九升,分十服。乌头汤主八风五尸恶气,游走心胸,流出四肢,来往不住,短气欲死方∶乌头(炮,去皮) 芍药 当归 干姜 桂心 细辛 干地黄 吴茱萸 甘草(炙,各一两)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大八风汤主毒风顽痹 曳,或手脚不遂,身体偏枯;或毒弱不任;或风入五脏,恍恍惚惚,多语喜忘,有时恐怖;或肢节疼痛,头眩烦闷;或腰脊强直,不得俯仰,腹满不食,咳嗽;或始遇病时,卒倒闷绝,即不能语,便失喑,半身不遂、不仁、沉重,皆由体虚,恃少不避风冷所致方∶乌头(炮,去皮) 黄芩 芍药 远志(去心) 独活 防风 芎 麻黄(去节) 秦艽石斛 人参 茯苓 石膏(碎) 黄 紫菀(各二两) 当归(二两半) 升麻(一两半)大豆(两二两半)上二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强人分四服,少力人分五六服。(《深师》同。)芎汤主卒中风,四肢不仁,喜笑不息方∶芎 (一两半) 杏仁(二十枚,去皮及尖、双仁) 麻黄(去节) 黄芩 桂心 当归石膏(碎) 秦艽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上一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服三升,分三服。仓公当归汤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身体强直方∶当归 细辛 防风(各一两半) 独活(三分) 麻黄(二两半,去节) 附子(一枚,炮,去皮)上六味, 咀,以酒八升,水四升,合,煮取四升,分四服,口不开者, 口下汤,一服当开,二服小汗,三服大汗。芎汤主风癫引胁痛,发作则吐,耳中如蝉鸣方∶芎 本 茹(各五两)上三味,切,以淳酒五升,纳药,煮取三升,顿服,羸者二服,取大汗。治风癫狂及百病方∶大麻子(四升,上好者)上一味,以水六升,猛火煮令牙生,去滓,煎取七升,旦空肚顿服,或不发,或多言语,勿怪之,但使人摩手足,须臾即定。凡进三剂无不愈,令人身轻,众邪皆去。防己汤主风历节,四肢痛如锤锻,不可忍者∶防己 茯苓 生姜(切) 桂心(各四两) 乌头(七枚,去皮) 人参(三两) 白术(六两)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服八合,日三。当熠熠微热痹,勿怪;若不觉,复更合之,以觉乃止。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无毒。三黄汤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方∶麻黄(五分,去节) 独活(一两) 黄芩(三分) 黄 (半两) 细辛(半两)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一服小汗,两服大汗。心中热,加大黄半两;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心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三分;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此仲景方,神秘,不传。黄汤主八风十二痹,手脚疼痛,脏气不和,不能食饮方∶黄 当归 桂心 甘草(炙,各三两) 白术 乌头(炮,去皮) 芎 防风 干地黄(各二两) 生姜(四两,切) 前胡(一两半)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一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此汤和而补,有气者,加半夏四两。白蔹汤主中风痿僻拘挛,不可屈伸方∶白蔹 干姜 薏苡仁 酸枣 牛膝 桂心 芍药 车前子 甘草(炙,各一升) 附子(三枚,炮,去皮)上一十味, 咀,以酒二斗,渍一复时,煮三沸,服一升,日三服,扶杖而起。不能酒者,服五合。防己汤主风湿,四肢疼痹,挛急浮肿方∶木防己(三两) 茯苓(一两) 桑白皮(切,二升) 桂心(三两) 芎 (三两) 甘草(一两半,炙) 大枣(二十枚,擘) 芍药(二两) 麻黄(二两,去节)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黄,减一升,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渐汗出,令遍身以粉粉之,慎风冷。(一方茯苓四两,麻黄三两。)治三十年风方∶松叶一斤,切,以酒一斗,煮取二升,顿服,取汗出,佳。治一切风虚方(常患头痛欲破者∶)杏仁(九升,去皮尖、两仁者,曝干)上一味,捣作末,以水九升研滤,如作粥法,缓火煎,令如麻浮上,匙取和羹粥,酒纳一匙服之,每食即服,不限多少,服七日后大汗出,二十日后汗止,慎风冷、猪、鱼、鸡、蒜、大醋。一剂后,诸风减,瘥。春夏恐醋,少作服之,秋九月后煎之。此法神妙,可深秘之。治中风发热方∶大戟 苦参(等分)上二味,捣筛,药半升,以醋浆水一斗,煮三沸,洗之,从上至下,立瘥,寒乃止,小儿三指撮,醋浆水四升,煮如上法。羌活饮治风方∶羌活(三两) 茯神 薏苡仁(用羌活去薏苡仁) 防风(各一两)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纳竹沥三合,煮一沸,分再服。猪苓煮散主下痢多而小便涩方∶猪苓 茯苓 泽泻 黄连 白术(各四两) 防己 羌活 黄芩 人参 防风 牛膝 升麻屑角(屑)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秦艽 谷皮 紫菀 石斛 生姜(各三两,切) 橘皮上二十三味,捣筛为散,以水一升半,煮五方寸匕,取一升,顿服,日再,不能者一服。十月后二月末以来,可服之。论曰∶人不能用心谨慎,遂得风病,半身不遂,言语不正,庶事皆废,此为猥退病,得者不出十年。宜用此方,瘥后仍须将慎。不得用未病之前,当须绝于思虑,省于言语,为于无事,乃可永愈。若还同俗类,名利是务,财色为心者,幸勿苦事,医药徒劳为疗耳,宜于此善以意推之。凡人忽中生风,皆须依此次第用汤即得愈也,学人仔细寻思,明然可见。凡初得风,四肢不收,心神昏目呆 ,眼不识人,言不退场门,凡中风多由热起,服药当顺慎酒、面、羊肉、生菜、冷食、猪、鱼、鸡、牛、马肉、蒜,乃可瘥。得患即服此竹沥汤方∶竹沥(二升) 生姜汁(三合) 生葛汁(一升)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讫,若觉四体有异似好,以次进后方∶麻黄(去节) 防风(各一两半)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及双仁) 羚羊角(二两,屑) 生姜(四两,切) 生葛汁(五合,一云地黄汁) 竹沥(一升) 石膏(六两,绵裹) 芎防己附子(炮,去皮) 芍药 黄芩 人参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上一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半,乃下沥汁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五日更服一剂,频进三剂,慎如上法,渐觉稍损,次进后方∶麻黄(去节) 防风 升麻 桂心 芎 独活 羚羊角(屑,各二两) 竹沥(二升)防己(一两)上九味, 咀,以水四升,并沥,煮取三升,分三服,两日进一剂,频进三剂。若手足冷者,加生姜五两、白术二两,若未除,次进后方∶麻黄(去节) 芍药 防风(各一两半) 羚羊屑(屑、二两) 生姜(二两,切) 附子(炮,三分,去皮) 石膏(二两,碎) 防己 黄芩 芎 白术 人参 独活 升麻 桂心 甘草(上一十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减半,下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再服。有气加橘皮、牛膝、五加皮各一两,若除退讫,可常将服后煮散方∶防风 独活 秦艽 黄 芍药 人参 茯神 白术 芎 山茱萸 薯蓣 桂心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浓朴(炙) 升麻 丹参 羚羊角(屑) 五加皮 防己 牛膝石斛 地骨皮 甘草(炙,各四两) 麻黄(去节) 附子(炮,去皮) 远志(去心) 橘皮(各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菊花 薏苡仁(各二升) 石膏(研) 干地黄(各六两)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散,每煮以水三升,纳散三两,煮取一升,绵滤去滓,顿服之,日别一服。若觉心下烦热,以竹沥代水煮之。(《千金》有∶黄芩、槟榔、 本、杜仲、犀角,无山茱萸、薯蓣、甘菊、麦门冬、附子。)凡患风,人多热,宜服荆沥方∶荆沥 竹沥 生姜汁(各五合)上三味,相和,温为一服,每日旦服煮散,午后当服此荆沥,常作此将息。论曰∶夫得风之时,则依此次第疗之,不可违越,若不依此,当失机要,性命必危。防风汤主偏风,甄权处治安平公方∶防风 芎 白术 狗脊 萆 牛膝 白芷(各一两) 薏苡仁 葛根 杏仁(去皮尖、两仁) 人参 羌活(各二两) 麻黄(四两,去节) 生姜(五两,切) 桂心 石膏(各三两,碎上一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一剂觉好,更服一剂,一剂一度针之,服九剂汤九度针之。针风池一穴、肩 一穴、曲池一穴、文沟一穴、五枢一穴、阳陵泉一穴、巨虚下廉一穴,合七穴、即瘥。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敕针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阳辅,即起行。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遂,不得跪起,针上 二穴、环跳二穴、阳陵泉二穴、巨虚下廉二穴,即得跪起。治猥退风方∶苍耳子(五升,苗亦得用) 羊桃(切) 蒴 (切) 赤小豆(各二升半) 盐(二升)上五味,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五斗,适寒温,纳所患脚渍,深至绝骨,勿过之,一度炊五斗米顷,出之,慎风冷,汗从头出。论曰∶圣人以风是百病之长,深为可忧,故避风如避矢,是以防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昔者华佗,为魏武帝针头风,华佗但针即瘥,华佗死后数年,魏武帝头风再发,佗当时针讫即灸头风,岂可再发?只由不灸,其本不除。所以学人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望病毕瘥,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虽丰药饵,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初得之时,当急下火,火下即定,比煮汤熟已觉眼明,岂非大要?其灸法∶先灸百会,次灸风池,次灸大椎,次灸肩井,次灸曲池,次灸间使,各三壮;次灸三里五壮。其炷如苍耳子大,必须大实作之,其艾又须大熟,从此以后,日别灸之,至随年壮止。凡人稍觉心神不快,即须灸此诸穴各三壮,不得轻之。苟度朝夕,以致殒毙。戒之哉,戒之哉!又论曰∶学人凡将欲疗病,先须灸前诸穴,莫问风与不风,皆先灸之。此之一法,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是以常预收三月三日艾,拟救急危。其五月五日亦好,仍不及三月三日者。又有卒死之人,及中风不得语者,皆急灸之。夫卒死者是风入五脏。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