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老子道德经01主要讲的什么?

道德经讲的什么
我的图书馆
道德经讲的什么
一、老子的身世不可考证。史记有记载,“姓李氏,名耳”。钱穆先生考证,李耳应该是离耳的讹传,原意是长耳朵长老。老子的来历庄子有记载,但庄子向来喜欢编故事,更不可信。但是《礼记》里记载有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内容。《礼记.曾子问》有记载,曾子问孔子关于礼的问题,运送灵柩的车在路上遇到日食怎么办。孔子说这个情况我遇到过。我和老子一起为一户人家主持葬礼,遇到日食。我问过老子,老子说应该停下来等日食结束。这样来看似乎老子与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并且比孔子还懂得周礼。王东岳老爷子就认为,老子是替从商朝起一直延续到周朝的王室史官家族的统称。这也是至今我听过的最别致的一种说法。总之,老子身世不可考,但是和孔子在同一个年代的可能性是很大。以上所有信息,都不重要。二、道德经的来历《史记》记载: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然。这句话好多解释。最常见的解释是,老子讲修道德,他的学说以深自韬隐,不求闻达为主旨.久住周京,看到周朝衰微下去,于是就离开了.经过散关,关令尹喜说:“你将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便著述《老子》上下二篇,论述“道”与“德”之意五千多字,然后离去,没有人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这个解释问题很大,一个守关口的小官懂什么老子呢。我见过的最合理的解释是,关令尹喜曰中间的关令尹就是关尹,道家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史称关尹子。令尹是楚国官名。道德经是关尹和老子讨论后留下的。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通行本道德经八十一篇大家公认顺序是乱的,以前的排序跟现在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目前可以确定一点的事,以前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现在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且篇与篇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道可道非常道,这起首的第一句话,在楚简本里甚至都没有发现,也许是古人抄漏了,但是至少证明这在当年不是第一句,第一句是不可能抄漏的。阳狮认为,所有的道德经内容可以不按照顺序归纳为三种内容:1、什么是道,什么是德;2、如何实现道德;3、如何让他能够落地;八十一章每一章都可以归纳到这三大类的下面。以上所有信息,都不重要。三、道德经里什么是道和德?既然是道德经,那么老子要说明的道和德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道德经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由此可见在老子眼里,道是先于德的。什么是道,这个无可争议,是世界运行的规律,什么是德,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德这个词在甲骨文里是生长的意思。在老子的眼里,万物生长本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神意指空虚或者大道。那个玄牝之门是啥?玄是黑色,牝原指母牛的生殖器。所谓玄牝之门指的是母牛黑色的阴道口。为什么是黑色?黑色代表性成熟,为什么玄牝之门是天地根?因为这是生命诞生的地方,所以隐喻为万物生长的起点,也就是德的起点,背后是道---天地运行规律的作用。德经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这段话依然是讲的这个道理,道是世界的最初规律,这个规律生成了万事万物,而德养育了万事万物,所以德是万事万物生长的根本。那么 ,天地运行之道。道和德就那么点内容。至于说除此以外的那些装神弄鬼的内容,没必要再提。道德经里的道和德实在是最基础的内容,但是如果总是只停在这两个词上面,天天只会念什么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等于没看道德经。老子也认为,这个天地运行之道是虚幻而不可捉摸的,德又只是道的外在表现。所以老子才会提出“无为而无不为”,“上善若水”,“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真正要阐述的,可以落地的内容,那些才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老子真正想要说明的东西。前面所有的道和德只是引子而已。就像你跟一个美女说,我行的是天之道,天之道是繁衍,美丽的姑娘我们一起来繁衍吧。谁都知道,重点不在天之道,而在于后面那句我们一起来繁衍吧。老子说的是,我讲的是天之道,天之道讲究的是无为,所以国君你要行无为。重点在无为而不在天之道。这是同一个逻辑,同一个梦想。有些人非要把道可道非常道作为老子道德经的总纲,因为是全篇第一句话,这就跟学《论语》的时候把“学而时习之”作为论语的总纲一样,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所以我们下面来真正阐述老子的那点天之道后面真正要讲的意思。四、如何实现道和德?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家不同,中国的诸子百家都不追求虚幻的东西,全部都是讲的治国之道,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西方哲学讲的是所谓的爱智,而中国的诸子百家,爱智是次要的,宗教更是次要的。诸子百家面临的事春秋战国的乱局,目睹种种礼崩乐坏,各国互相征战。大家看到的都是妻离子散,生灵涂炭,人生很多的悲剧。而且这种日子看不到尽头。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关注点,放在了如何才能实现天下大治上面。无论是儒家,法家,兵家,阴阳家,道家,老子当然也不例外。此处可以写个几万字,略过吧,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真正的大家的作品,例如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篇》,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考辨》,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考》等,这些才是对于国学最严谨的研究。至于说南怀瑾之类,跟真正的大家比,还算不上大家。既然老子写的是实用的治国作品,那么老子治国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呢?如果只是上面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等于什么都没说。我们来看看老子说了些什么治国之道。如何实现道和德呢?老子认为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老子提出的核心治国理念。那么无为是什么呢?是什么都不做就叫做无为吗?当然不是,如果大家都不做事情,那么不是天下大治,而是天下大乱了。这当然不是老子的智慧。首先我们要明确,老子写的东西是给统治者看的,也就是国君,领导,高层,和平民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就跟孔子写论语也是写给统治者看的,给有封地的“君”看的,所以孔子说要做君子。我们知道,子是尊称,就跟老子,孔子一样,是人们对他们的尊敬的称呼。那么君子也就是国君中间值得尊敬的人叫做君子。孔子和老子都是一路人,他们都面对的是有实力的国君,给他们的建言。我们来看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大家可以很明看出来,这里的君就是国君,君子也是国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是说君子每时每刻出行不能离开辎重;“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即使是有一万乘马车的君主,如果以身轻天下,那么轻的会失掉你依赖的根本(军队,德行),重的话会失去你的君位。可见,老子讲的就是给统治者的建言。这种言论在道德经里通篇都是。那么怎样才是一个优秀统治者呢?老子认为是无为。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只是无为。老子提到无为的地方至少有十多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行无为的方法,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了;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第十章);在第十七章,老子描述的很详细。《道德经》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什么叫做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老子认为天地自有运行规律,你让手下的职业经理人去放手做,比你一个人控制要更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这就是老子的无为。天地自有运行规律,你能了解那么多吗?让他们自己去做吧。这个就是无为。为了更深刻的说明这个无为,我们来看一下老子另外一段很有名的话: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好多人都在曲解,说这个天地不仁义啊,没有爱心啊,把万物都当做刍狗。我记得著名网络小说《诛仙》里就写了这段话,非常愤恨的指责天地。当真应该这样解释吗?问题是你这样解释符合道德经讲的内容吗?我们来看看上下文。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明显上面的解释是有问题的。仁有很多种解释,首先我们确定这个仁不是儒家讲的那个仁,因为老子应该比孔子更早,他不会采用孔子的定义。但是我们从儒家经典中可以找到关于仁的古朴的定义。《礼记.经解》有一个仁的解释,“上下相亲谓之仁”,仁的甲骨文意思是君臣相亲,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所谓不仁就是不相亲,因为亲情是特殊的,小范围的,区别对待的,自私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和道德经一贯的思想统一了:天是公平的,任由万物自由生长。圣人也是公平的,任由百姓自生自灭。你们看,这就和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一样的了。所谓的不仁,其实就是大仁,注意两个仁内涵的意思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所谓不亲,其实是真亲。对人类整体不亲,就是对人类整体真正的亲。也可以理解成,对人整体不亲才是真正的实行了仁义。《庄子.齐物论》中也说,“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爱的成就是道的亏,当你有了爱,对于群体就没有了道。你看上了公司的一个妞,行政令的时候无论你怎么做大家也都会认为你是偏心的。所以这句话讲的也是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意思。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没有亲,所以能够不偏不倚,让万物自由声场,让万民安心生活。老子如何用来治国?就是这句话: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初,萧规曹随,无为而治。惠帝二年,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待了没有几天,使臣果然召曹参回去。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所有的事务都没有改变的,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选拔郡和封国的官吏:呆板而言语钝拙、忠厚的长者,就召来任命为丞相史;说话雕琢、严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声的官吏,就斥退赶走他。曹参日夜喝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见到曹参不做事,来的人都想说话。来到的人,曹参就把醇厚的酒给他们喝,一有空,官员们想要有话说,曹参又让他们喝酒,喝醉以后才离开,始终不能进说,认为这是常规。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曹窋休假以后回去了,乘机进言,按照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曹参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到了朝拜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给曹窋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指无为而治),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经过曹参的无为而治,加上文景俩帝彻底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终于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国家从刘邦时期全国凑不齐六匹一样颜色一样大小的马给皇帝刘邦做马车,到景帝后期仓库里的粮食都溢出来了,穿钱的绳子都断掉钱还花不完的情景。以上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讲的是一种治理天下的方法和态度。但是要注意,无为不是大家一起无所作为。正如《淮南子》所说,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无为是让下属发挥更大的能量的方式,让属下能够有为。如果大家都无为而无不为,那就没有人干活了。所以道德经是写给国君和领导看的。马王堆里出土的黄老文献《称》里,说君属阳而臣属阴,君行阳道天道,臣行阴道地道,则阴阳平衡。君可以无为,领导可以无为,但是不能所有的臣全部都无为,那个不是臣的道。如果你是一个基层员工,你非要说我学老子的,我要无为所以我无不为,那么你就等着被公司开除吧。无为而治的方法,优点是动作小,成本少,见效快。这个和现代的右派保守自由主义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由市场经济强调的就是让市场自己调节,而政府不要去做太多的干预。在目前这依然是主流的政治经济思潮之一。他们认为,政府只需要负责国防,治安,并保障契约的执行,其它的都交给自由市场自己解决。现代公司中,无为而治就是多中心而治,这点在腾讯公司特别明显。在公司内部体系马化腾基本没有声音,各个事业部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腾讯在很多个方向蓬勃发展。光手机客户端就有了手机qq和微信两个世界最重量级的产品。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腾讯内部做手机客户端的有十多个团队,每个团队都有同样的资源和条件,最终只有这两个团队胜出,其它团队解散。这就是典型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在下面会解释。所以腾讯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是最低的,但是腾讯依然依靠产品成为了市值2000亿美金的长盛不衰的公司。互联网界流传的一句话是阿里巴巴的运营,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如果不能理解道德经是用来做什么的,看一万遍也只能是个装神弄鬼的玩意。以上信息很重要。五、如何做到无为?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当然不能不讲落地的方法。方法一,不争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讲的是治国之道,所以这段话当然也不会偏离主题。国君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呆在众人都不乐意呆的位置,所以最接近于“道”。只有不争不抢,才能真正无忧无虑。这句话说的是谁?可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前面多次强调老子讲的不是修身之道,而是治国之道。所以这段话讲的是君王,这里的上善若水,我分词成: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甚至呆在大家都不愿意呆在的位置,只有不去争利,君王才会无忧。这又是跟老子的治国理念保持一致的态度,无为。如果平民百姓这么做是不是有点白痴了?你啥都不争,就变成圣人了,就能实现理想了?但是国君不同,他的手下有很多人在治理国家,他什么都不争,国家才能富强啊!什么叫做呆在大家都不愿意呆的位置呢?我们来看道德经后面的一段话。记住我说过,道德经的顺序是乱的,因此你们看到的不相连接的两章,当初是可能连在一起的。方法二,不仅不争,还要担当道德经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这段话的后面一句就很好的解释了“处众人之所恶”。承担全国的耻辱和灾祸,这当然是大家都不愿意呆着的位置,但是君王的品行要像水一样,能呆在这样的位置上。当一个君王是不容易的,要行天道,顺应天道。因此要有承担责任的心理,要不与万民争利。这才是老子要讲的东西,而不是突然又去说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如何如何,这不科学。《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楚庄王攻打宋国,宋国人派乐婴齐到晋国报告急难,晋景公想要救援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达不到马肚子。’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和他竞争。晋国虽然强盛,能够违背上天吗?俗话说:‘高下都在心里。’河流湖泊里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里暗藏毒虫猛兽,美玉也藏匿着斑痕,国君也得忍受耻辱,这是上天的常道。君王还是等着吧!”于是,晋景公就停止发兵救宋。宋与晋是有盟约的,国君需要替国家利益忍受背信弃义的名声。这就是老子说的“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以及“上,善若水”的意思。据考证,在世界各地的先民原始时代,国王是要替部族的灾害承担责任的,这个责任甚至有可能是国王自己的生命。在后世的治理中,中国皇帝也有类似动作,这就是著名的罪己诏。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皇帝要第一个站出来检讨自己的德行缺失。方法三:少思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这段话不翻译了,大意就是,不需要圣人之道,不需要智慧之道,不要编排仁义这套理念,拒绝奇巧和利益,就是无为。因为天地本身就有运行规律,你干嘛要去用你的想法指令人民呢?把这些外在的东西都去掉,你就自然了。所以少思考一些,清心寡欲一些,让你的下属们去考虑,这才更符合天地间运行的规律。你的想法多了,自然下属们的空间就少了,你的欲望强了,自然人民的利益就少了。这是基于当时物质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做的结论。整个社会是一个零和游戏。全社会的产品只有那么多,你多拿一点就意味着别人少拿一点。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前,所有的宗教和民众传播思想,都是仇视富人的,圣经就说过,富人能上天堂的机会小于骆驼穿过针眼。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类生产的日常生活类产品已经多到大家用不完的程度。人的富余不再是以别人的贫穷作为代价,更多的是提升了生产效率的结果。所以这点上老子时代局限性很强。不过不管怎么说,老子总归是讲到了实现无为的方法。六,题外话:老子说的以柔克刚靠谱吗?我们来看一看七十八章这段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以柔克刚这句话对不对?表面上看老子说的是对的啊,什么水滴石穿啊,攻击坚强的没有谁比水更厉害。但是老子在这里明显的偷换了概念。什么水滴石穿行不行?可以啊,要很多很多水用很多很多时间才行啊。以卵击石行不行?可以啊,同样要用很多很多卵,撞击同一个地方很多很多次啊。所以所谓的以柔克刚在老子的比喻里不过是一种用数量取得质量的一种手段。所以为什么天下人都知道就是不能执行呢,道理在于这里。你可不可以以柔克刚啊,可以啊,你的时间和金钱啊。哦哈哈。所以钱钟书先生就说过,老子这套东西,话根本就是自相矛盾,事也根本办不成。终究,我没有时间写完这一篇。2017年坚决不再碰任何国学和哲学的东西,今天算是一个结点。世事终有遗憾才有味道。所以,我就把这个味道留到以后吧。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fission999裂变文化QQ交流群: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6讲道德经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6讲道德经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一;老子不谈美丑善恶,全是专家读者自作多情!张健柏;原文(通行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原文(帛书版):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前后文之间往往有各种思维上;【老子】第一二章,是老子独特思维方式的总纲,非常;所以,您想知道一个学者解读的老子[道德经]是否可;可惜,能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一
老子不谈美丑善恶,全是专家读者自作多情!
原文(通行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原文(帛书版):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前后文之间往往有各种思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很多解读老子的人,孤立地看待各章内容,结果无法通畅地理解。造成解释的前后文句之间经常自相矛盾,变成老子解读中一个很大的困难。
【老子】第一二章,是老子独特思维方式的总纲,非常灵活和博大;与我们日常习惯了的固化和呆板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这点,如果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如果只会用一元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这里的典型三维立体思维模式,解释起来就极为困难,甚至错误和矛盾百出。这也是传统老子的注家普遍对于第一二章感到棘手,视为畏途的原因。很多热爱老子的读者,就因为看了这些迂腐的“注解专家”的解读老子,感到“原文看不懂,看了翻译和注解更不懂”,因此放弃了对老子的阅读和研究,实在太遗憾了。所以,说讲道的道士“是老子的罪人”一点也不冤枉。
所以,您想知道一个学者解读的老子[道德经]是否可取,关键看他对第一,二章如何解读;如果这两章解得让人“浑不可解”,莫名其妙,无法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无法让人感受到老子思想之开阔雄奇,不可思议的奇妙,得到令人震惊和狂喜的思维冲击,则整本书的解读,都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从一开始出发的路就走错了,后面的解说即使有一些观点看起来还不错,也很难想象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还是他自己想当然的解说。
可惜,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专家学者”们极少,目前市面流行的几十个[老子道德经]的解读版本,一些世界级的”老子专家”对于第一二三章的解说,基本上都是“看原文看不懂,看翻译过来的白话文更糊涂了”;这些解读老子的版本,文意互相矛盾冲突,前后不一,甚至同一作者在同一章的解读里,都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解说。不能不让人叹息;老子所言“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早在两千年前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在这里,我就以第二章作为一个范例,来加以比较详细的解读分析,看看我们流行的知名专家们,是如何严重误读老子思想原意的。
本章要点:看待一个事物会产生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
老子道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无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方面的阐述,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对第一章中的思维原则,作了一个具体的呈现和详细的解释。更准确地说:第二章是对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和进一步的阐述。
接下来的第三章,其实就是对老子这种思维原则在政治和管理上的运用。可以说是老子对于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在作具体应用和解释,试图让人们学以致用,用这套老子的高度思维方式来帮助社会和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老子的全书,都贯穿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了解了这个逻辑,解读【老子】就一点都不难了。本章试图用实际的例证来告诉人们:名相只是人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关系认知的一个角度,而且是极为有限的角度而已;当认知的角度改变,原有的名相也随之消失;同时又产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关系认知。
如执著于固有的名相不变,是常人的思维惯性。如此将无法真正了解变化的万物和变化的关系,也脱离了对事物真实关系的把握,停留在固有的思维中,就无法根据变化了的角度空间,做出相应的行动。因此人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认识,并得到与自己愿望相违的结果。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是说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只有一种看法,应该把它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来认识,这其实就是道家的思维原则。道家把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分成了“阴阳”;即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这就是“一动分阴阳”。同时,这种阴阳分出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各种条件和观察者角度不停地改变其内涵。所谓“阴阳之变,万物之统摄也”。
与大家习惯的“一分为二”思想不同的是:老子并不认为把一个事物看成一分为二就够了;而是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理解。而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所以看一个事物,就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产生的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不绝如阴阳”。道家平等地认为:每一个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一个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恒的。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这就是“名可名,非恒名也”的真正含义。
可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看事物往往喜欢简单化。往往很单纯的只从一个角度出发,而且更喜欢从这唯一角度中本来应有的阴阳两面,只抓住其中的一面,并顽固地坚守不放;这样很容易造成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和不和谐。也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造成痛苦和失败。
老子在本章中,就是了解到我们常人的这个思维特点,并用几个大家熟悉的典型例子,把坚持简单化思维角度的结果,引申到最后很荒谬的地步,让人们反过来清晰地觉察自己到思维的盲区,反省自己执著名相的愚痴!
本章前后文的逻辑联系也极为紧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 先从美恶,善与不善的概念,来破除人们固定的判断习惯;
2 接下来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概念,来说明人们使用的名词和概念,在意义上具有非常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3:最后把这种多角度的认知方法,破除了固定僵化思维的高度智慧,转用于“圣人”对于国家治理原则的方法论演绎:也就是老子著名的“无为”和“无言”的道家至高无上,高度灵活和多角度多思维层次的管理境界。
这三者是环环相扣,一气贯通的。可惜由于不了解老子在第二章中的逻辑,对于“无言”和“无为”的真正含义,大多数人都是误读的。怪不得老子自叹:“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需转换一下思维模式,老子的东西就变得非常简单。但是如果坚持固定的名相,不变的含义,单一的思维角度,与老子的智慧就一定无缘。因此,可能这就是越是专注学问文字,训诂考据的“饱学之仕”,对于老子的理解就越加困难,越弄不懂的原因!
流行和权威版本的比较与辨析: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我对于老子第二章的解读,我们需要知道传统的解读方式,用来做一个比较;这里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版本来对照:
一:中国大陆的权威版本,当属任继愈老先生,这位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应该是老子这个周代“国图馆长”的职业继任者;在大陆,任先生是当然的权威,他的著作也是各大学哲学系师生的必读书。
二:国外或者说世界级有关道家和老子研究的权威,就是台湾的陈鼓应先生。因此我采用进行解读对照的,就是任先生的[老子译读]2006北图版,与陈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2007商务版,都是在学术界流传最广,读者最多,也是最有权威的著作。其他很多市面出版的各种普及版本,基本上都是采用他们的解读和翻译,所以有足够的代表性。
三:另外还选取了目前在普通大众中比较流行,新书发行量很大的新派“中国传统文化专家”,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的[解读老子]为另外一个解读比较的对象,以期有所得。
下面就是三位学者对于第二章的解读(部分内容)
任继愈: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短互相对立而体现--------。
傅佩荣: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有和无相互
产生,难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陈鼓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上面这些解读,基本意思都差别不大,思维角度也差不多;我个人认为与老子的思维和逻辑均不符合,而且相差甚远;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不能因为别人的理解与我自己的理解不符合,就批评别人不对:一种主张是不能说明另一种主张正误的;要判定他们的这些解读是否正确合理,可以先看他们自己的解读里面有没有思维和逻辑悖论,有没有“硬伤”;
我在这里先得为要下面要开始的思维逻辑推演及其结论定一个“公理”和前提条件,即相信老子本人应该不会思维错乱,乱写文字,应该有自己流畅的逻辑思维模式,不会出现简单的逻辑悖论。
我个人不认同上面几位权威专家的解读,就是因为他们的解读有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当然,这里我需要特别申明一下:把几位大师的解读放到一起来比较,不是为了批判。而是因为:这样做读者就能够很方便地了解我的解读与传统的解读的区别,有助于大家进行比较和分析。我的解读不一定是对的,这可以让读者来自行评价,可能依然有人看完这些文字后,认为大师们的解释才对,那么我作为反面教材也作了应有贡献。我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老子】的文字,自己会为自己说话。
如果我在后文中批评了几位前辈专家的论点,也严格限于学术范围内争鸣的不同意见,绝非对大师们个人有意见。我还学不会“反杜林论”那样凌厉的笔锋;学术的传统,就是在争论和辨析中进步的!在学术问题上,不需要搞儒家的人际关系学---温良恭谨让这一套。
辨析一:老子真的是在讲“美丑”,“善恶”吗?
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上面几个名家的解读,在对这几个简单的中学文言水平程度的文字解读中,在最基本的学术手段----文字训诂上就已经出了大问题。
任先生说:老子的这一章“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美丑,善恶----这是老子哲学中极具特色的可贵部分。”可是老子真的是在讲“美丑善恶”吗?还是他自己在胡思乱想,胡说八道?
老子的“美”难道是美丽的美,与丑相对立,而老子的“善”难道是善良,与“善恶”相对应的吗?用这样的逻辑来看,老子第二章似乎就是讲审美的情调和道德仁义的说教。但是,我们从老子的后续文字中,发现老子最反对的就是这些仁义说教;老子实质上只关心最高的事实真理和智慧,非常反对人类的自作多情和文饰。所以,专家们在美,恶,善,不善的解读上,已经在思维逻辑上违背了老子的原意。
不仅如此,这些专家还在无法理解老子原意的情况下,有意地歪曲和篡改老子的原始文字,违背基本的古文字汇含义,以求符合他们自己的理解模式。这是典型的“以经注我”,违背了基本的学术真诚原则。
实质上,关于“美”和“善”的真正定义,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的学术能力,也不需要繁琐的考证研究和回溯古代的原意,这里只需要基本的中学文言水平就可以理解。而且,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中,已经多处重复出现这两个字,已足够帮助人们认识老子时代对于“美”和“善”的真正定义;只要我们不自作主张,非要用专家们自以为是的观点来有意曲解这两个字,强行歪曲老子的原意,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到老子的思想。
在本章中,老子明明就用“恶”来与“美”对应,而不是“丑”;这里的“恶”并非善恶的恶,而是指人的主观和感情情绪不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讨厌”和“不喜欢”的意思;读音也不是“厄”,而是“务”,与现代“厌恶”的说法含义相同;
于此相对应,“美”自然就是“喜欢”“爱好”的意思了,而不能解释为“漂亮”“美丽”含义。这种文字考证的功夫,并非高深的学问,只需要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够理解;
在老子的后续各章中收集关于“美,恶”的字句来看,基本上与上述的含义是一致的,可以证实并非臆断!
如关于“美”: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 是乐杀人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 甘其食 美其服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关于“恶”: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 相去若何 馀食赘行 物或恶之 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天之所恶 孰知其故
从老子在后文中不同章节里应用这些词句的表述来看,“美”与我们现代人所讲“漂亮”“美丽”并无直接关系,都是指我们人类情感上“喜欢”和“爱好”的意思。这种词汇用法,目前在老子当年的活动中心---中原河南依然在生活中使用。比如他们想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好不好,高不高兴的时候会问“你美不美?”,绝对不是想问你对自己的审美评价如何。虽然“漂亮的东西”也的确会让人“喜欢”和“高兴”,但毕竟不是一回事;老子在这里并没有兴趣来讨论美学问题。
至于相对应的“恶”字,也绝非“邪恶”的含义,不是道德伦理上的说教和评判,也仅仅是情感上的“讨厌,不喜欢”而已;正好与“美”对应。上文中几个专家,解读中都硬把“恶”翻译为“丑”,不知有何依据?当然,对于“丑”的东西,人们心理上情感上会产生“不喜欢”的感觉,我们就算勉强同意吧!虽然这已经明显“转义”了。所以我们发现这些专家,很善于“今为古用”,用自己的意思来篡改【老子】一点都不脸红。而且如此执着,固执地把明显不对的词汇也坚持“不悔”,正好说明他们的思维方式缺乏理解老子所需要的“放下执着”的“无恒”精神,当然理解不了老子。
同样,“善”的含义,也不是上面任先生所讲的,是与“恶”相对应的道德行为上的“善良”,而是指“擅长”“特长”“优胜”“高明”的含义。如古人说“养由基善射”,不能被解释为“养由基很善良,所以去射箭”一样。这也只需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理解。古语中,也极少把“善”的含义,定义为道德上于今天讲的人格的“善良”相同。老子后文中对“善”的使用,也证实了这一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很不理解这些专家们一辈子靠“解读老子”吃饭,居然连这点简单的学术功课都没有认真去做。
至于对老子“不善”的理解,如果要把它强行解读为现代“恶”的含义,就的确需要巨大的“学术勇气”了;因为古代根本找不到这种用法!因此,感到困惑的专家们,多数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干脆不解读,直接搬用(如陈,傅二先生),让读者自己理解去。这虽然不太负责,解读了等于没解。但是也给自己留下了余地;他们两位虽然在前后文的含义中,依然是把它理解为“恶”的,但有难言之隐,不便明说。证明他们在学术上还是有一点亏心和惭愧的。这里只有任先生鲜明地,也是大无畏地把“不善”古义直接解读为“恶”,而没有作任何解释,开中国古文字训诂学之先河!
如果专家们认真做点功课,参考一下古人的解读,比如说最常见的通行本王弼的[注],相信就不会出这种学术上的“硬伤”了。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这里说得很明白:美就是人心中所喜欢并追求的感觉;恶就是人心中不喜欢并逃避的感觉,美恶就好像“喜欢”和“不喜欢”的情绪,善不善就如同说“好”还是“不好”的评价一样;可见古人还是很清楚的,王弼的老子注,因其历史上一贯的“权威性”,是学习研究【老子】的人必读的书,学者专家们不至于没有读过吧?那就太欺世盗名了。
可惜,这几个并不复杂的文字,在专家们对于老子的解读中,竟然全被误读了,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可见,我们的学者专家,在现代解读的时候,其实是创造了一套新的“古人解读语言体系”,令人叹为观止。
不幸的是:也正因为在这几个关键文字上的错误理解,导致专家学者们在本章后文中的解释中自相矛盾和错漏百出,让学习者莫名其妙!并且这种错误已经成为现代解读老子的“基本常识”,流弊极深远,其影响所及,恐怕今后我们无论怎样努力,再花上一千年时间,都无法拔除干净。这都是在学术上错误地先入为主,先预定了一个理解的框架,强行把老子的思想往里面套,导致出现这样的滑稽和悲惨的局面。
辨析二:老子真的会自相矛盾和胡言乱语吗?
除了上面的基本词义误读外,专家学者们对于整个句子的解读,基本上是象小学生一样,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
初初看还不觉有异,如果连起来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违背了基本的语言思维逻辑,让读者完全无法理解;
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任先生等翻译为:“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这种译读的语句,在语法上倒没有错,可是在语言逻辑思维上,是无法理解的词句,近乎于一个笑话: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还不知道有哪一个时期的人们,已经达到了“都知道什么是美,都懂得什么是善”的至高境界;而且看来今后也没有希望达到这个“审美和道德”的至高水平。因此按照任先生们的解释,此时“丑”和“不善”就应该还没有出现。
所以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还没有出现“丑”和“不善”的“完美”世界,是因为这个世界还未达到“皆知善,”也没有“皆知美”的不完美的世界!
而且这个世界还很奇怪,一旦达到“尽善尽美”(皆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的时刻,就反而冒出了“丑”和“不善”;
这种荒诞的逻辑,明显的语言错乱,居然会出现在大家面前,真是不可思议。怪不得人们常说老子的原文看不懂,看了翻译就更不懂,的确如此。
因为,稍有点头脑的人,就会得出结论:这种解释,要么是【老子】疯了,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要么是这些专家们疯了!乱解【老子】。
悖论二:上述这种解释,明显是把“美和丑”“善与不善”对立起来,彼此毫无相干,没有在逻辑上给它们同一存在的时空;这也违背了他们自己确定的解读逻辑:“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所以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而且,这种理解也无法连接老子的下一句“故有无相生”等句,译文上又如何能通过“所以”这样的语句进行意义和思维逻辑上的关联呢;实质上,在傅先生的翻译中。“所以”和“因此之故”(任先生写成“所以”“因此”)等后述语句,逻辑上就缺乏前后文意义上的关联,只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很难想象老子通过第一句的重点强调后,引出的后述结论居然没有任何思维和意义关联。在这一点上,只有陈鼓应先生的解说,照顾到了这一逻辑,但是在具体的含义上,也没有解释清楚!
悖论三:用专家们解读方式同样的思维逻辑,我们还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丑,这样就有了美;都知道什么样算是不善,这样就有了善。虽然这种话同样的让人莫名其妙!
悖论四:专家学者们自己也意识到上面的这种解释方式非常勉强,在对后文附注的解说时候,又说老子这些互相对立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说:否定了自己本句的解说,承认对立的两者是同时存在,而不是一个存在概念“充分存在”以后,“这样才有了”另一个概念。典型的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可是,这样来理解,固然好像强行加了一点现代的“辩证法思想”给老子,强行打扮了一点“哲学味道”出来。可是这种理解,不仅大大浅化了老子的深刻思想,让人以为老子只会说一些不疼不痒的大实话;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果如此,在语言表达上,老子完全可以简单地说:“知美斯恶,知善斯不善”就行了。为何要在这里说得很复杂,不仅要“知”,还要“皆知”,更要“天下皆知”,如果解释呢?学者们又无话了。
老子】解读二:世上本无“美恶”,“好歹”只是人心的幻像!
张健柏 正解:美恶之名,因相而有!
老子第二章,公认是81章中最难理解的几章之一。目前看起来迷雾重重,破解无门。但是只要别在读【老子】之前先验设定一套思维框架,只需顺着老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本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懂;而且,读懂之后,会有意外的快乐和体悟,恍然一笑之下,会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用相同的方式来理解,突然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来看周围的世界:这是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极为开阔的思维境界!
用老子道篇第一章中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思维方法和原则来解读这一章内容,就发现理解起来很简单,也同样可以发现老子独特的智慧;在这里“美,恶”等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名”。它们并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只存在
于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判断中,并依据人们思维和情感情绪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结果。不可执著为真实恒定的客观存在。
关于“美恶”与名相的密切关联,宋元时期的吴澄,已经理解到了。他在[道德真经注]中,特别说明:“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意思是“美”和“恶”的“名”,并非先验地存在,而是两者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我觉得,吴澄把“美恶”理解为“名”很正确,但还不够彻底:应该是:美恶之名,因相而有。就是说:“美”和“恶”这种“名”,并不是理所当然地存在于天地自然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只是存在于“观察者角度”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和情绪中,是人对于某个事物加以“判断”的名词;它们不是事实,非关存在和真实本质,只是人类对存在的表达方式,而且同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和出发的角度就是“相”,即感受者的某个思维和情感认知角度,也就是哲学和心理学所说的“观察者角度”。这就像一张照片,它不是本人,但可以代表本人,而且对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的照片,如果执著某一张照片才是某人,就是太“痴”了!(我们把照片也称为“相片”,这个“相”与老子这里“相”的含义正好相通)
而且,老子警告我们:当人们试图对事实本身加以判断和作出定义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离开了事实本身,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当你去“照相”的时候,要知道你得到的仅仅是“照片”,而非实体。因此,老子并不鼓励我们执著这些名相,而要求我们放弃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回到事实本身来看问题;同时也不要根据自己的一己成见而妄加作为,局限于自己一时的思维和情感认知层次的行为和努力,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同时给社会造成破坏。所以老子要求要“无言”和“无为”。
老子还具体举例子来说:美恶之名,只有当你在判断上产生“喜欢与否”的情感时才存在,否则这两个名词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对于猴子来说,不会产生“美”和“恶”(喜欢不喜欢)的情绪。对它来说,价值连城的钻石与一颗不值钱的漂亮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还比不上一个香蕉对它的吸引力大;在猴子的观念里,“香蕉”比“钻石”更“美”,更令人“喜欢”和“需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和“朴”的状态。
但是对于人来说,一旦拥有和失去钻石,甚至不是“拥有”只是“想拥有”,没有“失去”只是“怕失去”,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也就是“美”和“恶”的强烈感情。而且,这种情绪和执着,还会非常现实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为了一颗钻石(或其他代表物)生出来的爱恨情仇的情绪,生离死别的结局,难道是钻石本身带来的“美恶”吗?还是人心借此翻起的波浪?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老子】还特别提出一个人性的悖论:当人们对某种东西“喜欢”的程度越高的时候,因此带来的“烦恼”的程度也同时相应越高。老子有意地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天下的人都拥有和你一样的爱好,你如果还继续坚持你的爱好,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比如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都给它的主人带来了各种灾难烦恼。假如你很喜欢住在某个清静的海滨,天下人也不幸拥有与你一样的爱好,全都蜂拥而来,此时原来你喜欢的“清净”也就不可能再存在;同时,你为了得到“清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变得很高,当然,这个爱好就会令你开始烦恼(斯恶矣)。
老子还怕我们不理解这一点,就进一步把“美”极端化,让你有机会看清一味追求“美”的荒谬之处,也就是了解到人们在情感上不断追求“喜欢”的满足感时,最终结果会如何的令人沮丧和失落:这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含义。
我还是用钻石的例子来说明:拥有一颗和数颗几克拉的钻石,是普通人们的梦想,一旦拥有之后的喜悦和兴奋,也令人陶醉。如果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更多!这种拥有,我们自己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真实不虚的。
但老子告诉我们:拥有钻石的快乐情绪,以及不能拥有钻石所带来的失落情绪,其实都是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陶醉,自我打击;与天道和自然毫无关系,甚至与钻石本身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突然出现极为丰富的钻石矿床,这个消息除了发现者以外,对于其他买和卖钻石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消息,不会令人“喜欢”,只会让人“不高兴”----显然,供应量的增加,降低了您原来拥有的钻石的“珍贵性”。
更悲惨的是:假如全能的上帝看到人们都这么喜欢钻石,结果“好心”地把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变成钻石,把每一滴海水,每一颗不值钱的泥土,都变成光彩照人的钻石,这个消息,非但不能令全世界的钻石爱好者“欣喜若狂”,反而会带来极度的失落和恐慌(“天下皆知美,斯恶矣”)。当然,这时人们的情绪又会“转化”:可能世界上最后剩下的一块泥土,会比全世界的所有钻石都更令人“喜欢”,更“美”,更愿意“拥有”吧?
钻石如此,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观点来分析。高低贵贱,各种人为的概念区分,在老子看来,其实都是不值得认真推敲的。任何权位名相,都是不值得留恋的幻影泡沫。可能这就是道家人物何以能超然物外的根本原因吧?所谓的超然物外,其实根本上来说,是要人们别为自己贪执的“心念”所发生错误的情感判断错误,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形”,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要“不以物累形”,不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添加额外的负担。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并不是说道家人物更特别一些,具有我们不具备的“仙风道骨”,“超然物外”,吾辈所不能及(一般人都这样理解);其实是道家人物不像我们这么笨,非要去自己找一些难以承受的负担来背上。说他们“超然”是假的,说我们“自讨苦吃”是真的!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的确很对。
了解老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确会对我们人生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重新进行反思,对我们原来深信不疑的观念重新思考,如果能够经常,并且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这不就是一种智慧和觉醒吗?
同样地:对于“善”与“不善”的评价,也是相对性的,不能固定。如果你拥有一项天下人都不具备的技能,你就是天下之“至善”,当然很了不起;比如说你就是世界冠军,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可是有一天,当天下人都拥有与你相同的技能时(天下皆知善),虽然你拥有的技能依然如故,并没有退步,但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就从原来的“善”变成了“不善”(斯不善矣)。例如某人能当上奥运冠军,当然证明很有“特长”(很“善”)。可是如果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当上奥运冠军,这个奥运金牌所代表的“技术含量”,就不再是一种“特长”了!。就好比如果天下的人都会做姚明作的事情,姚明也就没什么“高明”之处了。所以,我们对姚明的崇拜,本质上与姚明本人的“技术含量”关系并不大,还不如说是因为其他人没有达到姚明的技术有关。
假如这个例子还不明显的话,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全世界只有一台现代制鞋机,那么这台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就是“天下之至善”,可能王公贵族们都会以能穿上机制鞋为荣,都要来买这台机制的鞋吧?其他手工作坊的鞋,自然就是“不善”的,“土气”的,买不出什么好价钱!这也是工业革命前全世界的鞋业格局。而现在全世界都在出售机制的鞋子,那些传统的用手工制造鞋子的人,由原来的“不善”变成了今天的“善”,穿手工鞋,已成为“贵族”和“品位”的象征了,成为有钱人炫耀自己身价的一项装备!
因此,善与不善,并不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只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已。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只是一种人类对于关系和情感认知的存在,而非事实本身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发现:老子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两者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事实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对自然的认知和反应,就是“人为”;是不稳定也不可靠的,经常是自欺欺人的。可惜,大多数的人,都容易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定义和情感反应混为一谈,结果造成认识偏差!
接下来的六个排比句,就是老子采用相同的逻辑思维,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这也说明老子:第一是非常重视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它的确是老子今后各章的思维核心;
第二:老子知道很难有人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所以用了大量的篇幅(相对老子而言)来阐明这个观点:
果然,后面的六条,同样还是被学者们误读了!而且还搞得各种解释彼此间逻辑不清和含义更加混乱。专门们多年修为的职业素养,在老子的这六个排比句面前完全垮了下来。
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本章第二段是不归路
接下来的一段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陈鼓应先生解读为:“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任,傅的解说,也基本上差不多。都是以互为因果的关系,来解说这一段。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读出来,可惜都完全无法理解。让人只有感叹:老子的思想,实在是玄妙莫测!
这里的问题是:虽然译读的字面意思好像还算通顺,可是都是没有内容和无法理解的词句。其中只有第一句的解释勉强还有些依据,别的句子的含义就很模糊,只能猜。如“有无相生”解释为:“有和无互相生成”,老子也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这样的话,但是也很抽象,难以理解。同时,老子第一章也说过:有和无“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明明白白是说:有无是同时产生的,只是名称不同,含义,地位均相同。怎么又成了“互相生成”呢?是不是老子自己的说法也在自相矛盾呢?
至于后面的“难和易互相促就”就很荒唐了:“难”到底是怎样来促就“易”的?它们之间的因果如何互动?长和短又是怎样互为显示的?高和下怎样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的方式是什么?前和后如何连接相随?这些都是问题。
而且,要命的是:这六个排比句,与本章的前后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思维和逻辑联系。好像孤零零地出现,彼此之间也没有关联,老子说了一堆含义模糊的话之后又把它们忘了!所以有些解读【老子】的专家说:要把【老子】分开来,一句一句的读,不能连在一起。估计这种思想是把【老子】当成【毛主席语录】了,把整体的【老子】肢解为破碎的语句,真是悲惨。可这种观点居然还有大量的人拥护。
[老子]帛书版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通行版相比,它多了一些“虚字”,可虚字不虚;我们发现把虚字加上,文意就会发生相当大的改变。我相信吴澄如生于今日,见帛书版后,会把他对本章的注释判断“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改为“美恶之名,有无之名等,因相而有”的。
为比较方便,我把帛书版此句列于下,并把与通行版不同之处用红字标出。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里最关键的难点就是“相”字的解读。传统的解说,都把它当作副词,做“相互,交替”的意思来解。虽然这样下来文句的含义不清,用意不明,但解读者往往以“老子本来就很难懂”为由马虎过去。
不过帛书版出现后,如果想再把这里的“相”作为副词来理解,将需要对中国古人的语言文字学和语法做出全新的理解。老子在其他章节中有使用“相”作为副词的句子,但用法组词与本章都不一样,故不能通用。
相反,如果把“相”作为名词,甚至作为动词使用,一切都解决了。不仅文意畅通无阻,而且上下文之间,以及整个老子的思路,变得都互有关联,而且含义相通。有人听过我的一二章解读后,说[老子]并没有想象的难懂,自己去读我还没有解读的后续章节,也觉得容易理解了!
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奇怪的是:目前好像没有学者来这样做;专家们在帛书版出现后,依然忽略此处“相”字的重要性,继续按原来的思路讲解,尽管他们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正应了老子的看法:世人都太执著于过去的思想结论而忽略新的变化。
“相”作为名词,有质地和实质的意义。如[诗经.大雅]“追逐其章,金玉其相”;[文心雕龙]“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梅膺祚[字汇.木部]解“相,质也”;而“相”的原始含义,是用眼睛来观察树木的外形,是一个从“目”“木”的会意字;因此作为动词来说,原始含义就是“查看,鉴别”,作为相应的名词,自然就是“相貌,外形”的意思。例子如[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荀子.非相]“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老子在本章中的含义,应该是把“相”作为名词和动词,只有这样来解读,才能贯穿其意义,同时揭示出令人惊叹的智慧和不凡的思维角度,让人发现自己的思维盲区。同时,还解决了与第一章的文义相连的问题,使第二章成为第一章深刻含义的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而非孤立的存在。河上公本把第一章称为“道体第一”,第二章为“养身第二”,显然是误读!下面把这六句逐一讲解如下:
这里要解读“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这六个排比句,让所有老子专家们都很“头大”,解读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当然,各位看完我的解读,会发现:挺简单,没必要头大嘛。但这里的确一直是老子学术研究的一大难关。
如果世界上没有“美恶”,没有“善与不善”,这几个概念都是人心生出来的判断。那么,“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这些概念。是真实稳定的存在,还是也是人心产生的变动不拘的幻象?老子用令人信服且惊人简洁地说明了:这些概念都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用实例来说明了第一章“名可名,非恒名也”的基本道家思维原则。
一:有无之相,生也!
在道家的思维模式里,有和无,阴和阳等,这些概念并没有哪一个更重要的说法,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概念都是成对地同时出现的,所谓“一动分阴阳”;“阳”如果出现,必然伴随“阴”的产生,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互相产生的问题(如几位专家的解读),只能说是同时产生。如果这些专家们用对立的两个概念之间是“互相产生”的思路来研习道家,可以不客气地说:他们连门都没有进。对道家最基本的“阴阳”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道家的数列是“1,2,4,8,16,32,64,-----无限”,每一次变化都同时产生成对的对立双方(阴阳),而且这个数列会无限地排下去,所谓的“阴阳之变无穷也”。这条路是体验之路,探索之路,研究之路,学习之路。
而这个数列也可以反过来排,这就是道家回到本质的追求过程。所谓的“一静还太虚”,一旦“静”下来,反本溯源,阴阳变化也同时消失不见,回归“无极”“守一”的境界。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言”“无为”的持守大道的境界。
现在我们有些研习老子和道家的专家,把“有”说成是从“无”中产生的,还认为这代表老子的道家思想与现代科学物质观和宇宙生成论有相通之处。西方有些汉学家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也持有这种看法。却不知道这种说法违背了道家的基本理论和思维逻辑,虽然这种解释“看上去很美!”
本句陈鼓应先生解释为“有和无互相生成”,任,傅二人解读为“有和无相互产生”,基本一致。但是思维境界又比上面“无中生有”的说法又低了一层,更像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文字游戏。而且与他们自己在第一章中对无和有的解说有矛盾。
有无,阴阳等词汇,用道家思维的第三个层次的理解,就是认为这些名词和概念,都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取决于“观察者角度”的主观判断,都只具有非常相对和有限的含义,是不断生灭的,因此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小心翼翼地应用,不要超过其适应的范围而导致自己的思维和事实判断的错误。因此可以说,道家是反对“普世价值”的道家非常反对把某个人类自己的“观察角度”和判断,作为全世界的普遍真理。
由此可说,道家的思想彻底否定了西方哲学家们长期追求“普适性概念”和“普世界价值”的可能性,不承认世界上有“恒定的真理”,而且认为一旦建立了这种“统一的真理体系”反而是世界的大灾难。道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概念和思想,都只具有相对的和有限的意义。在这里,老子把事实本身,和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和看法,两者区分得很清楚。老子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是指这个意思。黑格尔如果了解这一点,恐怕就没有兴趣来构筑自己的“大一统体系”了,这除了证明自己的愚痴和狂妄以外别无价值。可能这也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大思想家大多数无意去构建什么“思想体系”的原因,弄得外国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老子用“有无之相,生也”这一句话,来说明:有和无这两个名词概念,并不具备客观的永恒意义;之所以用这两个名词来描述事物,是基于“生”的这个观察角度来看事物,而得出相对“有”和“无”的结论,离开了“生灭”这个观察角度,谈“有无”就没有意义了。
举个例子来说:想研究人类的“有”和“存在”的状态,必然涉及对人类“无”和“不存在”状态的判断问题。何时才“有”人类产生?以及人类能够存在多久?这样的问题与“人类何时还没有产生?人类何时消亡”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回答了这一面的问题,另一面也解决了。这就是道家思维的特点: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是同时产生的,甚至本质含义都基本相同。这也是第一章中所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含义。
另外,老子还认为:只有我们需要讨论事物的存在状态,从“生灭”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时候,例如研究“人类何时产生?以及何时消亡?”这个问题的时候,才需要提出基于人类思维判断的“有”和“无”的概念判断。离开了“产生”和“消亡”这个角度,我们研究其他问题时,再使用“有”和“无”这样的词汇就显得毫无意义。如果固执地在其他地方坚持“有”和“无”的概念不放,只会造成错误的判断,并让自己的思维死板和僵化,无法真正理解我们的世界和他人。
可是,我们的哲学家们,反而固执地说在老子那里,有一个东西神秘的东西叫“常无”“常有”,可又说不清楚到底是啥,完全违背老子的本义。让读者(其实也让他们自己)很糊涂,真令人气结。这充分反应人类特别是有点文化的读书人,对于“名相”的执着之大,思维之僵化,实在是令人难以解释。
二:难易之相,成也
这一句话,任先生解释为:难易互相对立而成。陈先生翻译为:难和易相互促就。傅佩荣的解读是:难于易互相形成。
含义都很模糊,这些文字可以阅读,但无法理解。从训诂的角度来讲,陈先生的高明一些,把“成”理解为“促就”是比较合乎古义的解说。至于任先生和傅佩荣的“成”只能理解为“成为”的含义,而且是“难”和“易”互相“成为”,完全无法理解。任先生更令人惊异地妄自加上“对立”二字,不知从何而来。但是他们的所谓“解读”,都是无论你汉语水平多高,都无法读懂的,无法产生与实际生活有关的联想。
我的理解,“成”就是“实现”和“完成”的意思。与[荀子.修身]言:“事虽小,不为不成”是同样含意。全句的意思是:难和易这两个概念(名),也并不真正地存在,它们只是根据事物如何“完成和实现”这个角度来看,才有其意义。
举例来说:要做一根针,难还是易?老子认为这是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它还需要一个关系定义,需要一个参照系,就是“成”这个角度----如何去做成这根针!这样才能作出做针“难”还是“易”的判断。
如果用李白的“老师”的方法,拿一根铁棒来磨“成”一根针,当然难,简直是比蜀道还难!不知用一辈子的宝贵光阴,能不能作出一只来。
用原始人的方法制作针,估计也很不容易。我们看到博物馆里的“骨针”,虽然很粗糙,但也恐怕需要花不少心血才能做“成”。
可如果使用现代的机器来制造,那又变得很容易。在现代制造针,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
对于我,就更“容易”了:花一块钱,就可以得到一排针。
同样,古人形容最“难”的事情的一句话,叫做“比登天还难”,用来说明“几乎不可能的高难度”要求,可是我们今天任何人,只要几百元买张机票,就可“完成”登天壮举。甚至登月这种人类原来只能幻想的“超级难题”,现代人类不也把它变得“不难”了吗!
还有:同样的事,同样的方法,换不同的人去做(完成),可能难度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够离开关系角度,离开参照系来判断“难易”;例如要完成“生孩子”这件事,对于女人来说:简单,容易;不用教,不用学,是女人就会生。可是让男人们来试试?恐怕比登天还难吧?
所以,同样一件事,到底难?还是易?真的无法说。也就是说:难和易,只存在于某种参照体系之下,也就是“成”这个观察者角度。离开了“成”这个评判的角度,说“难”还是“易”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话!
可惜我们凡人,做事情都喜欢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出发点,强调“难”和“易”的惯常定义,并固执地坚守,忘了可以不断换角度,换方法,换“成”的不同手段,来转换“难”和“易”的条件。所以我们感叹历史上的道家人物,可以做成一些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所谓的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经常转换思维角度,改变固有的方法,来把“难”变成“易”;这种思维模式,相对于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少了些坚毅和悲凉,多了些灵活和飘逸!南怀瑾先生说:真要做成事,还是要靠道家,信乎哉!
三:长短之相,形也;
本句任继愈解释为:长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陈鼓应解释为:长和短互为显示。傅佩荣解释为:长与短互相衬托。文句看起来都很美,仔细思考又很茫然:到底他们在说什么?长和短怎样“显示”,怎样“体现”,怎样“衬托”?一头雾水吧?玩深沉吗?
用我们上面讲解的老子道家的思路来看,这句话也同样很简单:“长”和“短”这两个判断概念,也不是真实和永恒的客观存在物,它们只是根据事物的“形”来加以判断的时候,才产生出来的概念名词。这里,“形”的含义是“比较”“对照”,如刘安[淮南子.齐俗训]“短修之相形也”,此话其实就是老子的“长短之相形也”。
举例来说:一双40码的鞋子,你怎样判断它到底是“长”还是“短”呢?有没有“客观的长短标准”来判断这双鞋?说不出来吧?如果请教任先生,在这里如何让长短“对立”而体现?不知他如何回答!我也回答不出来。
但是,如果加上了“形”这个辅助条件,问题就一下就解决了:如果用我的脚来做“形”(参照物),40码的鞋就太“短”了;可用我妻子的脚来“形”一下,显然又太“长”了。所以,鞋子本身不存在“长短”的概念判断,而依据观察者“形”的角度来得出判断。这种判断的简单程度,连小孩子都能回答,这证明老子的问题并不高深,的确是“甚易知,甚易行”的。不需要象上面几个中外专家把这么简单的概念搞得这么玄乎。
可凡人总喜欢离开“形”来孤立地讨论“长和短”,那不是自讨苦吃,自误误人吗?上面的几位先生,不用“形”来解释长短,以为老子这里在讨论抽象的“长”和“短”的“哲学意义”,努力“拔高”老子,结果让老百姓对老子“敬而远之”。其实没有那么难,老子还是很生活化的。
接下来,我们试图用老子教给我们的思维模式,灵活的借用这双鞋子,在上面试用一下道家的“阴阳变转理论”,进行一下“大脑体操”“脑力激荡”,应用一下“思维角度转换”,会发现老子教的这个“观察者角度”判断概念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智慧无穷的----判断这双鞋子的“长短”主要用“形”来做标准,判断它的“贵”和“廉”用“价格”来做标准,要判断它“优”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16讲道德经等内容。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是从养生的角度 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一个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 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也是...  (20.0分) A.对 B.错 正确答案:B第2题.《道德经》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它是指以无为的态度来做事,那么天下就没有 做不好的事,也叫做“道常无为而...  中国人讲《道德经》 五千言,那如果按照西方标准一说,你不能超过一个字,超过一个字就是不真,中国人不可 能这样,所以当我们讲老子的文章一共有五千个字,我们...  叶曼讲《道德经》讲义第1~10章,向各位求以后的章节, 叶曼讲解的《道德经》 叶曼讲解的《道德经》《道德经》――概说 道德经》 概说司马迁在《史记•...  诸位知道,儒释道三家在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相通的.有些学佛的人,听说我要讲《道德经》 ,便说我是 走了邪门路.但如果学佛不深,只看到人生的苦和空,便觉得眼前...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 一共十八集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道德经究竟说什么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道德经究竟说什么? 自从《...“如来藏”的真实不虚,在余下生命中 49 年,他通过讲经 说法的方式孜孜不倦...  道德――从《道德经》讲起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关于道德的演讲 道德――从《道德经》讲起 什么叫道德?道者,人生之路也;德者,立世之本也;道德,就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老子道德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