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合成时期(转录)为什么没有腺嘌呤合成与胸腺嘧啶的配对现象

导读:第十三、十四章核酸的生物合成练习题参考答案,合成出两,在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2.转录:指在DNA指导下的RNA的合成,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4.冈崎片段:1968年日本人冈崎发现以DNA5/→3/模板合成新链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前导链连续合成,后随链不连续合成,这种合成方式 第十三、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半保留复制:以亲代双链DNA的每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合成出两个含有相同核苷酸序列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在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2.转录:指在DNA指导下的RNA的合成。转录是在DNA模板指导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的。
3.逆转录:Temin和Baltimore各自发现在RNA肿瘤病毒中含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才证明发生逆向转录,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4.冈崎片段:1968年日本人冈崎发现以DNA5/→3/模板合成新链时,先形成一些1000核苷酸左右的DNA短片段,然后由连接酶连接形成完整的子链。这些在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DNA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5.前导链与后随链: DNA复制进行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其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前导链或领头链;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其合成是不连续的,称为后随链或后滞链。 6.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前导链连续合成,后随链不连续合成,这种合成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7.不对称转录:转录时是以双链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并可在DNA的任一条链上进行,这称为不对称转录。 8.模板链与编码链:转录中充当模板的单链称为模板链;另一条与之互补的DNA链称为编码链。 9.基因:是指染色体中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功能片段。 10.内含子与外显子:在真核生物中,编码大多数蛋白质的基因为不连续基因或称隔裂基因,基因中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而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11. cDNA: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的DNA链,称为cDNA。 二、填空题答案 1.前导链(领头链);连续的;随从链;不连续的;5′;RNA;5′→3′
2.转录;RNA聚合;逆转录;逆转录 3.?2??'?;?2??';? 4.模板链;此模板链的互补链。 5.hnRNA 6.dNTP;NTP 7. 外显子;内含子 8. 5′→3′ 聚合酶;3′→5′外切;5′→3′ 外切 9.冈崎片段;5′→3′
10.连续 相同
相反 11.RNA引物;DNA聚合酶Ⅲ ; DNA聚合酶Ⅰ;DNA连接酶 12.同一RNA聚合酶;3;RNA聚合酶Ⅰ;RNA聚合酶Ⅱ;RNA聚合酶Ⅲ 13.隔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 三、单项选择题 1.(A)DNA半保留复制需要来自亲代的每一条标记链作模板合成互补链,以保持与亲代相同的完整结构。因此,在无标记溶液中进行第一轮复制将产生两个半标记分子。第二轮复制将产生两个半标记分子和两个不带标记的双链DNA分子。
2.(C)在DNA真正能够开始复制之前,必须由解链酶使DNA双链结构局部解链。在每股单链DNA模板上,由RNA聚合酶(引物酶)催化合成一小段(大约10―50个核苷酸)互补RNA引物。然后由DNA聚合酶Ⅲ向引物3′端加入脱氧核苷―5′―三磷酸,从5′→3′方向合成DNA片段(冈崎片段),直至另一RNA引物的5′末端。接着在DNA聚合酶Ⅰ的作用下将RNA引物从5′端逐步降解除去与之相邻的DNA片段由3′端延长,以填补RNA除去后留下的空隙。最后由DNA连接酶将DNA片段连接成完整连续的DNA链。 3.(D)DNA复制三代后,每八个完整DNA双链中将有两个双链分子含有一股亲代链。 4.(D) 5.(A)DNA复制必需胸腺嘧啶(T)与腺嘌呤(A)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从而使双螺旋两链之间部分地靠氨基与酮基间形成的氢键维系起来。链本身是反向平行方向合成的,即题中所述之磷酸二酯键的5′→3′顺序决定其沿3′→5′方向互补。 6.(B)DNA聚合酶Ⅰ在起聚合酶作用时必需要有模板和引物。这个一条肽链的蛋白质除聚合酶活性外还具有3′和5′外切核酸酶活性。在正常DNA复制时,它的作用是水解RNA引物链(5′→3′外切核酸酶活性)并用模板指导的脱氧核苷酸取代它们(聚合功能)。DNA聚合酶Ⅰ也参与DNA修复。例如在切除胸腺嘧啶二聚体中起5′→3′外切核酸酶的作用。在正常DNA复制时,DNA聚合酶Ⅰ表现3′外切核酸酶活性,切除错误参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冈崎片段是由DNA聚合酶Ⅲ复合体产生的,而不是DNA聚合酶Ⅰ。在除去RNA引物链后,DNA片段通过DNA连接酶连接。DNA聚合酶Ⅱ,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一些细菌突变体,虽无DNA聚合酶Ⅱ,但却能正常生长。DNA聚合酶Ⅰ则是正常生长所必需的。 7.(A) 8.(B)DNA复制时,如果两股链按5′→3′方向先合成短的DNA片段,然后再连接成连续的链,这就能使DNA的两条反向互补链能够同时按5′→3′方向的聚合机制进行复制。冈崎首先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正在复制的新生DNA,并发现这新生DNA是由一些不连续片段(冈崎片段)所组成。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中,在将细胞DNA变性处理(也就是解链)之后,冈崎分离得到了标记的DNA片段。它们是单链的,并且由于DNA聚合酶Ⅲ复合体用RNA作引物,因此新生冈崎片段以共价键连着小段RNA链,但它们既不是碱基互补的RNA―DNA双链杂合体,也不是来自亲链的片段。新生冈崎片段决不会被核酸酶切除。 9.(A)
10.(C) 11.(A)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都是以三磷酸核苷(NTP或dNTP)为其底物,这两种聚合酶都是在生长中的多核苷酸链的3′端加接核苷酸单位。DNA聚合酶合成与DNA互补的DNA。合成与RNA互补的DNA的酶称作逆转录酶。 12.(D)
17.(C) 18.(C)
22.(C) 四、是非题 1.对
6.对 7.对
10.错 五、问答题 1.答: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子代的个体发 2
育过程中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在RNA病毒中RNA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同时作为mRNA,指导病毒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致癌RNA病毒中,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分子。 2.答: (1)复制过程是半保留的。 (2)细菌或病毒DNA的复制通常是由特定的复制起始位点开始,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则可以在多个不同部位起始。 (3)复制可以是单向的或是双向的,以双向复制较为常见,两个方向复制的速度不一定相同。 (4)两条DNA链合成的方向均是从5’向3’方向进行的。 (5)复制的大部分都是半不连续的,即其中一条领头链是相对连续的,其他随后链则是不连续的。 (6)各短片段在开始复制时,先形成短片段RNA作为DNA合成的引物,这一RNA片段以后被切除,并用DNA填补余下的空隙。 3.答: DNA复制从特定位点开始,可以单向或双向进行,但是以双向复制为主。由于 DNA双链的合成延伸均为5′→3′的方向,因此复制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进行,可以概括为: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长;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1)双链的解开
在DNA的复制原点,双股螺旋解开,成单链状态,形成复制叉,分别作为模板,各自合成其互补链。在复制叉上结合着各种各样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 (2)RNA引物的合成
引发体在复制叉上移动,识别合成的起始点,引发RNA引物的合成。移动和引发均需要由ATP提供能量。以DNA为模板按5′→3′的方向,合成一段引物RNA链。引物长度约为几个至10个核苷酸。在引物的5′端含3个磷酸残基,3′端为游离的羟基。 (3)DNA链的延长
当RNA引物合成之后,在DNA聚合酶Ⅲ的催化下,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5′-三磷酸为底物,在RNA引物的3′端以磷酸二酯键连接上脱氧核糖核苷酸并释放出PPi。DNA链的合成是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复制的。亲代DNA的双股链呈反向平行,一条链是5′→3′方向,另一条链是3′→5′方向。在一个复制叉内两条链的复制方向不同,所以新合成的二条子链极性也正好相反。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DNA聚合酶能按3′→5′方向延伸,因此子链中有一条链沿着亲代DNA单链的3′→5′方向(亦即新合成的DNA沿5′→3′方向)不断延长。 (4)切除引物,填补缺口,连接修复
当新形成的冈崎片段延长至一定长度,其3′-OH端与前面一条老片断的5′断接近时,在DNA聚合酶Ⅰ的作用下,在引物RNA与DNA片段的连接处切去RNA引物后留下的空隙,由DNA聚合酶Ⅰ催化合成一段DNA填补上;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相邻的DNA链;修复掺入DNA链的错配碱基。这样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就形成了两个DNA双股螺旋分子。每个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 4.答: (1)原核细胞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研究的较深入。这个酶的全酶由5种亚基 (α2ββ′δω)组成,还含有2个Zn原子。在RNA合成起始之后,δ因子便与全酶分离。不含δ因子的酶仍有催化活性,称为核心酶。δ亚基具有与启动子结合的功能, 3
β亚基催化效率很低,而且可以利用别的DNA的任何部位作模板合成RNA。加入δ因子后,则具有了选择起始部位的作用,δ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结合,改变其构象,从而使它能特异地识别DNA模板链上的起始信号。 (2)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有RNA聚合酶I、II和III,通常由4~6种亚基组成,并含有Zn2+。RNA聚合酶I存在于核仁中,主要催化rRNA前体的转录。RNA聚合酶Ⅱ和Ⅲ存在于核质中,分别催化mRNA前体和小分子量RNA的转录。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RNA聚合酶,其特性类似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 5.答: RNA转录过程为起始位点的识别、起始、延伸、终止。 (1)起始位点的识别
RNA聚合酶先与DNA模板上的特殊启动子部位结合,σ因子起着识别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的作用。在σ亚基作用下帮助全酶迅速找到启动子,并与之结合生成较松弛的封闭型启动子复合物。这时酶与DNA外部结合,识别部位大约在启动子的-35位点处。接着是DNA构象改变活化,得到开放型的启动子复合物,此时酶与启动子紧密结合,在-10位点处解开DNA双链,识别其中的模板链。由于该部位富含A-T碱基对,故有利于DNA解链。开放型复合物一旦形成,DNA就继续解链,酶移动到起始位点。 (2)起始留在起始位点的全酶结合第一个核苷三磷酸。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酸掺入的位置称为转录起始点。这时σ亚基被释放脱离核心酶。 (3)延伸
从起始到延伸的转变过程,包括σ因子由缔合向解离的转变。DN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的结合松弛,核心酶可沿模板移动,并按模板序列选择下一个核苷酸,将核苷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延伸方向是沿DNA模板链的3′→5′方向按碱基酸对原则生成5′→3′的RNA产物。RNA链延伸时,RNA聚合酶继续解开一段DNA双链,长度约17个碱基对,使模板链暴露出来。新合成的RNA链与模板形成RNA-DNA的杂交区,当新生的RNA链离开模板DNA后,两条DNA链则重新形成双股螺旋结构。 (4) 终止
在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碱基顺序称为终止子,它具有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和释放RNA链的作用。这些终止信号有的能被RNA聚合酶自身识别,而有的则需要有ρ因子的帮助。ρ因子是一个四聚体蛋白质,它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但不是酶的组分。它的作用是阻RNA聚合酶向前移动,于是转录终止,并释放出已转录完成的RNA链。对于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子序列的分析,发现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在DNA上有一个15~20个核苷酸的二重对称区,位于RNA链结束之前,形成富含G-C的发夹结构。接着有一串大约6个A的碱基序列它们转录的RNA链的末端为一连串的U。寡聚U可能提供信号使RNA聚合酶脱离模板。在真核细胞内,RNA的合成要比原核细胞中的复杂得多。
4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工作范文、文档下载、资格考试、办公文档、人文社科、教学研究以及第十三、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练习题参考答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碱基配对规律 base-pairing rule 核酸的碱基原则上是在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在RNA是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氢键进行特异的配对,称为碱基配对规律 - 生科总论
标题: 碱基配对规律 base-pairing rule 核酸的碱基原则上是在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在RNA是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氢键进行特异的配对,称为碱基配对规律
摘要: [碱基配对规律 base-pairing rule 核酸的碱基原则上是在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在RNA是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氢键进行特异的配对,称为碱基配对规律]  碱基配对规律 base-pairing rule核酸的碱基原则上是在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在RNA是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氢键进行特异的配对,称为碱基配对规律。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间…… [关键词:碱基配对 氢键 胸腺嘧啶 鸟嘌呤 腺嘌呤 胞嘧啶 核酸]……
  碱基配对规律 base-pairing rule
  核酸的碱基原则上是在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在RNA是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由氢键进行特异的配对,称为碱基配对规律。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间有两个氢键,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有三个氢键,因而后者较稳定。的复制,从
到RNA的信息转录,以及取决于tRNA的遗传密码的解读,都是靠这种特异的碱基配对才能正确进行。
(李晔 译)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湖南师大附中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湖南师大附中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湖南师大附中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一、单选题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原核生物性状不易区分【答案】B【解析】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细胞的有性生殖过程,而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没有染色体,也不会出现染色体上的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情况。故答案选B。【点拨】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2.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B.含等位基因的个体为纯合体C.a和a可以表示一对等位基因&D.E和f可以表示一对等位基因【答案】A【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基因,如A和a、B和b,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答案选A。【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内容。&3.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C.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答案】C【解析】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测交,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若子代全为黑猪,说明该黑色公猪是纯种(BB),若子代出现白猪,说明该黑色公猪为杂种(Bb),C正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4.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将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获得F1代,将F1代自交获得F2群体,下表数据符合F2群体性状分离比例的是&【答案】A【解析】在F1自交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且高茎:矮茎=3:1,A项正确。【点拨】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番茄中,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两对性状相互独立,从下图可以推出,Ⅰ的表现型为&A.缺刻叶紫茎&B.缺刻叶绿茎&C.马铃薯叶紫茎&D.马铃薯叶绿茎【答案】A【解析】在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代表现为双显性,F1的自交后代中双显性个体占9/16,单显性个体各占3/16,而双隐形个体只占1/16。本题中Ⅰ占9/16,表现型应为双显性(缺刻叶紫茎),故答案选A。【点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6.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褐色(y)显性,圆粒(R)对肾粒(r)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组合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答案】D【解析】在分离定律实验中,杂合子测交结果为1:1,自由组合定律中,杂合子测交结果为1:1:1:1。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组合应该是每一对基因都是杂合子与隐形纯合子测交,故答案选D。【点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7.人的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为褐色双眼皮(BbDd),母亲为蓝色双眼皮(bbDd),生出的孩子是蓝色单眼皮的几率是A.1/2&B.1/4&C.1/8&D.1/16【答案】C【解析】人的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先用分离定律再组合。Bb×bb后代褐眼与蓝眼各占1/2;Dd×Dd后代中双眼皮占3/4,单眼皮占1/4,这对夫妇的孩子是蓝眼单眼皮的几率是1/2×1/4=1/8。故答案选C。【点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8.如图所示细胞中可互称为同源染色体的是&A.a与b&B.b与d&C.c与d&D.a与d【答案】D【解析】一般地说,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结构基本相同,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和d染色体大小基本相同,b和c染色体大小基本相同,所以它们之间可互称为同源染色体。&&9.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于赤道板上是分裂中期的特征,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固定装片只看到12条染色体,说明细胞已完成染色体减半过程,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答案选C。【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10.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答案】A【解析】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拉下移向细胞两极。故答案选A。【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11.如图为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由图可推测该病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答案】D【解析】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是:男性患者的女性血亲必定患病;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是:女性患者的男性血亲必定患病,该题中女性患者的儿子正常,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故答案选D。【点拨】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的相关内容。&12.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3为血友病患者,Ⅱ-4与Ⅱ-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Ⅰ-1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B.Ⅰ-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C.Ⅱ-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D.Ⅱ-5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答案】C【解析】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3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和母亲没有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其母亲2,说明母亲是血友病携带者,B项正确。血友病在男性中没有携带者,A项正确,4是男孩没有病不会携带血友病基因,C项错误。5的母亲是携带者,5有1/2携带者的可能性,D项正确。【点拨】本题考查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3.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A.9/16&B.3/4&C.3/16&D.1/4【答案】B【解析】人的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则他们再生一个女孩,一定不患血友病,而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1/4,因此,该女孩正常的概率是3/4,故答案选B。【点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14.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子代为A.都为芦花鸡&B.都为非芦花鸡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答案】C【解析】芦花雌鸡(ZBW)能产生两种雌配子ZB、W,非芦花雄鸡(ZbZb)能产生雄配子Zb,杂交子代为ZBZb、ZbW,分别表现为芦花雄鸡和非芦花雌鸡,故答案选C。【点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15.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B.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A错误;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提出被杀死的S型菌含有的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相关内容。&16.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答案】B【解析】注射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小鼠不会死亡,A错误;注射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B正确;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毒性消失,小鼠不会死亡,C错误;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会使一部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注射后小鼠死亡,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相关内容。&17.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A.分离噬菌体和细菌,比较其差异&B.降解DNA以研究其结构组成C.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D.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是否具有遗传效应【答案】D【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及多糖分离开来,单独地研究它们是否具有遗传效应,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答案选D。【点拨】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相关内容。&18.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则15NA.不出现在中&B.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DNA中C.发现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中&D.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中【答案】C【解析】A项错误: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都会被15N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在噬菌体DNA控制下利用细菌的原料脱氧核苷酸进行噬菌体的DNA半保留复制,T2噬菌体会被标记;B项错误:在噬菌体DNA控制下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进行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C项正确: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均含N元素;D项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均含N元素。【点拨】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19.下列有关DNA是双螺旋结构主链特征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两条主链方向相同且保持平行&B.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而成C.两条主链排在外侧且极为稳定&D.两条主链按一定的规则盘绕成双螺旋【答案】A【解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相互缠绕构成双螺旋结构,A错误;DNA的脱氧核苷酸链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而成,B正确;两条主链排在外侧且极为稳定,C正确;两条主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绕成双螺旋,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DNA结构的相关内容。&20.如图是某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1表示磷酸(基团)&B.2表示脱氧核糖C.3与4通过氢键连接&D.2、3、4构成一个核苷酸【答案】D【解析】本图是DNA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1、2、3共同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3表示含氮碱基,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图中的4就是另一条链上的一个含氮碱基,3和4就通过氢键相连。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DNA结构的相关内容。&21.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参与该过程的物质是①DNA  ②DNA聚合酶  ③脱氧核苷酸  ④mRNA  ⑤tRNA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答案】A【解析】DNA复制需要模板亲代DNA,DNA聚合酶,原料脱氧核苷酸,还需要能量,A项正确。【点拨】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22.在DNA的复制产物中,(A+G)与(T+C)的比值为A.0.5&B.1&C.2&D.4【答案】B【解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复制时,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合成新的DNA链,并与母链结合成新的双链DNA分子。所以在DNA复制的产物中,碱基A的数量和碱基T的数量相等,碱基C和碱基G的数量相等,A+G=T+C,(A+G)与(T+C)的比值为1,故答案选B。【点拨】本题考查DNA结构和复制的相关内容。&23.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的个数为A.100&B.200&C.300&D.400【答案】C【解析】由于DNA分子中A=T、C=G,所以若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0)÷2=300,选C。【点拨】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24.“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分子具有A.稳定性&B.特异性&C.多样性&D.可变性【答案】B【解析】每个个体的DNA分子有其特定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即DNA分子具有特异性。&&25.关于下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转录过程 ③需要RNA聚合酶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1种五碳糖 ⑥共有4种碱基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C【解析】图中表示由DNA转录合成RNA的示意图,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作用,图中的DNA含有A、T、G、C四种脱氧核苷酸,RNA含有U、A、C、G四种核糖核苷酸,共有8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5种碱基。故答案选C。【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26.下图为转录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不是模板链&B.b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C.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过程中不存在T与A的碱基配对方式【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在转录过程中a不是模板链,RNA是以DNA的另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的,A正确;b位于RNA上,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B错误;图中左侧是已经合成的RNA,可知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错误;转录过程中存在T与A的碱基配对方式,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与DNA上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配对,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27.某mRNA分子的序列为“……A-C-G-U-A-C-A-U-U……”,根据下表推测,由该mRNA分子编码肽链的氨基酸顺序是&A.异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B.酪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C.苏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D.苏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答案】D【解析】在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通过tRNA的转运,将对应的氨基酸放在特定的位置,脱水缩合成多肽链。而氨基酸的位置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一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例如ACG对应苏氨酸,UAC对应酪氨酸,AUU对应异亮氨酸,故答案选D。【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28.有关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B.翻译时,核糖体沿着tRNA移动C.tRNA随机结合氨基酸,并将它转运到核糖体D.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答案】D【解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A错误;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B错误;每一个tRNA结合特定的氨基酸,并将它转运到核糖体,C错误;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将氨基酸带入对应的位置,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29.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述C.性状由基因决定&D.基因不能决定性状【答案】C【解析】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说明基因的改变导致性状的改变,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30.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信息的流向是A.DNA→RNA&B.RNA→DNA&C.蛋白质→RNA&D.RNA→蛋白质【答案】A【解析】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是DNA→RNA,A正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转录的相关知识。&31.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答案】C【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A正确;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不是同源染色体,可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B正确;丁图细胞为配子,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配子中,若P为X染色体,则Q一定不是Y染色体,C错误;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内容。&32.一位白化病(a)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红绿色盲(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该白化病患者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的可能基因型是A.aXB或axb&B.aXB或Axb&C.aaXBXb&D.aaXBXB或aaXbXb【答案】D【解析】由题知,该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XBX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故答案选D。【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33.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据此推测,下列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C.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D.F1中黄色长尾鼠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D【解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交配的后代,黄色:黑色=3:1,长尾:短尾=1:2,说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相同都是YyDd,B正确;由长尾:短尾=1:2可知,短尾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的现象,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yyDd),C正确;F1中黄色长尾鼠的基因型为YYdd(1/3)和Yydd(2/3),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长尾:黑色长尾=2:1,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34.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如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Ⅱ-2片段),该片段不存在等位基因。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B.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C.雄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Ⅰ片段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位于Ⅰ片段上的基因,因为在X、Y染色体上都含有,所以与常染色体类似,杂交组合的雌雄后代性状表现上没有差异【答案】D【解析】大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A正确;Ⅱ-2片段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而雌雄个体均有抗性个体,所以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B正确;雄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Ⅰ片段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正确;位于Ⅰ片段上的基因,因为在X、Y染色体上,所以杂交组合的雌雄后代性状表现不完全相同,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35.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谁?产生Ⅲ-9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A.Ⅰ-1,Ⅲ-9的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B.Ⅰ-2,Ⅲ-9的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C.Ⅰ-2,Ⅲ-9的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D.Ⅰ-4,Ⅲ-9的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答案】C【解析】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9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于6号,而表现正常的6号个体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2号,9号(女性)之所以患病可能是由于7号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了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故答案选C。【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36.下图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流程(各项操作准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使其蛋白质含有放射性B.上图试管内,沉淀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但子代噬菌体一定没有放射性C.上图流程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图中的细菌是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答案】B【解析】T2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A错误;上图试管内,沉淀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来自于细菌,一定没有放射性,B正确;上图流程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不能说明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C错误;图中的细菌是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相关内容。&37.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则新形成基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比原来增加1500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T)/(A+C)为2:3C.该基因中有氢键2500个D.该基因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600个【答案】A【解析】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则碱基A和T各有400个,C和G各有600个。若该基因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则新形成4个基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00)/4=63500,比原来增加1500,A正确;该基因的 (G+T)/(A+C)为2:3,但不能确定在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也是如此,B错误;该基因中共有氢键400×2+600×3=2600个,C错误;该基因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600×4=2400个,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基因结构和复制的相关内容。&38.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具有100个碱基对,其中含腺嘌呤40个,将其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复制,连续复制三代,则在复制过程中共消耗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多少个;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总DNA数的比例为A.480 1/3&B.420 1/4&C.360 1/2&D.420 1【答案】D【解析】这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具有100个碱基对,其中含腺嘌呤40个,含鸟嘌呤60个;而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将其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复制,连续复制三代,增加了7个DNA分子,所有子代DNA均含有14N,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60×7=420个。故答案选D。【点拨】本题考查DNA结构和复制的相关内容。&39.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丙过程合成物质的单体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2种RNA参与B.甲、乙、丙过程中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别为2、3、2C.能发生甲过程的细胞一定能发生乙、丙,而能发生乙、丙过程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甲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均可起始多次【答案】C【解析】丙过程合成物质的单体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mRNA、tRNA、rRNA),A错误;乙过程为转录过程,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有4种,碱基对有3种,B错误;发生甲过程的细胞即将分裂,之后一定能发生乙、丙,而能发生乙、丙过程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甲,C正确;一个细胞周期中,甲过程(DNA复制)只进行一次,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传递及表达的相关内容。&40.白化病和尿黑酸症都是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下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系列生化过程。图中不能表明的是&A.如果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B.若控制酶A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起多个性状改变C.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图中表明一个性状可受多个基因控制【答案】C【解析】如果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A正确;若控制酶A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酪氨酸不能合成,可能会引起多个性状改变,B正确;本题只反映出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图中表明一个性状可受多个基因控制,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控制性状的相关内容。&第II卷(非)二、综合题:共6题 每题10分 共60分4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1)豌豆是__________授粉植物,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________。(2)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1(见下图)。&①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②F2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F3中,开紫花植株和开白花植株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3)豌豆的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形(R)对皱形(r)为显性。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杂交实验2和实验3(见下图)。&根据实验2判断,控制豌豆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定律。②实验3中亲本的基因型:黄色圆形为________;绿色皱形为_______。【答案】(1)自花、闭花 &&&&& 性状(2)①等位 &&& ②1/2 && 5:3(3)①非同源 && 自由组合 && ②YyRr &&& yyrr【解析】(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2)基因分离定律实验过程中①F1为杂合子,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②F2中杂合子占1/2。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F3中,开紫花植株占1/4+1/2×3/4=5/8,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4+1/2×1/4=3/8。(3)控制豌豆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②实验3中F2中黄色与绿色之比为3:5,说明F1中有一半的杂合子和一半的隐性纯合子,同理,圆粒和皱粒也是如此,则亲本的基因型:黄色圆形为YyRr;绿色皱形为yyrr。【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42.下图所示为某个红绿色盲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色盲基因是b,请回答:(图中□表示男正常,○表示女正常, 表示男色盲, 表示女色盲。&(1)11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Ⅰ代个体中的____号。(2)在这个系谱图中可以肯定为女性携带者的一共有______人,她们是______。(3)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______。(4)6号的基因型是______。【答案】(1)2&&& (2)5&& Ⅰ2、Ⅰ4、Ⅱ7、Ⅱ9、Ⅱ10&&& (3)1/4&&& (4)XBXB或XBXb【解析】(1)11号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7号,故最终来自第Ⅰ代中的2号(携带者)。(2)由3号患病知Ⅱ9、Ⅱ10肯定为携带者;由8号患病知Ⅰ4肯定为携带者;由11号患病,知Ⅰ2、Ⅱ7肯定为携带者。(3)7号的基因型只能为杂合子,概率为1/4,8号的基因型是XbY,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2×1/2=1/4。(4)因2号的基因型是XBXb,故6号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43.根据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____配对,G一定与___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原则。(3)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4)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__________。(5)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__________(A.边解旋边复制;B.先解旋后复制)的过程,其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中Ⅰ是_____,Ⅰ中与Ⅲ_____上的碱基进行配对的三个碱基叫______。&【答案】(1)脱氧核苷酸(2)T &&&& C &&&& 碱基互补配对(3)双螺旋(4)基因(5)A(边解旋边复制) &&&&& 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6)tRNA &&&&& mRNA &&&& 反密码子【解析】(1)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4)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5)DNA分子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6)图为翻译过程,Ⅰ是tRNA,Ⅲ是mRNA,tRNA上与密码子进行配对的三个碱基叫反密码子。【点拨】本题考查DNA结构、复制及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44.下面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2)A、B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上述4个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3)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4)图B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答案】(1)4(2)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ABC(3)次级精母细胞(4)1:2【解析】(1)由图B和图C的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知,细胞刚完成DNA复制尚未分裂,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条。(2)A图细胞的两极均含有4条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并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所处的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上述4个细胞中,ABC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3)图中D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每一极都只有2条染色体,应该是次级精母细胞。(4)图B所示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内容。&45.如图为某家族中出现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相关系谱图,已知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关基因用A、a表示)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女性的未成熟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X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家族中Ⅱ-3携带FA贫血症基因(有关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FA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遗传。(2)Ⅱ-3基因型为__________,Ⅱ-4基因型为__________,研究发现Ⅱ-4体内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活性正常,因而不表现缺乏症。其原因最可能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X染色体____________。(3)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0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若Ⅲ-8与Ⅲ-10婚配,所生女儿患FA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_,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4)在人群中,若10 000个表现正常的人有一个携带FA贫血症基因,那么Ⅱ-6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生下患FA贫血症的孩子的概率&&&&&&&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2)BbXaY &&&&& BbXAXa &&&&& 失活(3)BBXAXa或BbXAXa &&&&& bbXAY &&&&& 1/3 &&&&& 1/6(4)1/40000【解析】(1)由Ⅱ-3和Ⅱ-4婚配后的子代Ⅲ7患FA贫血症知FA贫血症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Ⅱ-3携带FA贫血症基因且表现正常,故此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2)由于Ⅲ-7患两种遗传病而双亲正常,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BbXaY,Ⅱ4基因型为BbXAXa。由题意知,G6PD缺乏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Ⅱ-4体内含有致病基因,但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活性正常,结合题干信息可以推断,最可能的原因是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3)由于Ⅲ-8只患G6PD缺乏症不患FA贫血症,则Ⅲ-8的基因型为1/3BBXAXa或2/3BbXAXa;由Ⅱ-5和Ⅱ-6婚配后的子代Ⅲ-10两病都患知,Ⅱ-6的基因型为BbXaY,Ⅲ-10的基因型为bbXAY;对于FA贫血症,在Ⅲ-8中2/3Bb与Ⅲ-10bb婚配的子代中,患病的概率为1/3,正常为2/3;对于G6PD缺乏症,Ⅲ-8为XAXa,Ⅲ-10为XAY,所生儿子中患G6PD缺乏症的概率为1/2,因此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3×1/2=1/6。(4)由题知,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是Bb的概率为1/10000,那么她与Ⅱ-6结婚,生下患FA贫血症的孩子的概率就是1/1=1/40000。【点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46.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位置。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图乙对应图甲中的过程_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主要是________。(3)由miRNA的功能可推测,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可能是使mRNA水解,导致其______;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可阻止它们翻译成蛋白质,即发挥翻译抑制作用。(4)图丙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图丙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体外扩增技术(PCR)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1)①②③(2)④ &&&&& mRNA、tRNA、rRNA(3)不能进行翻译过程(4)一个氨基酸可能对应多个密码子(或密码子的简并性)(5)381【解析】(1)甲图中的①为DNA的复制,②和③为转录,④为翻译。在真核细胞细胞核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2)图乙为翻译过程。参与该过程的RNA有3种:mRNA、tRNA、rRNA。(3)由“miRNA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可推知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可能是使mRNA水解,导致其不能进行翻译过程,或抑制翻译过程。(4)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即使是DNA的部分碱基发生的改变,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5)图丙中的DNA片段含有3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28个DNA片段中需要提供原料的是127个DNA片段,所以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3×127=381。【点拨】本题考查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