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特征、原材料、简单纸浮雕制作过程生产过程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习题详情
13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纵横谈刘仁庆再生纸是利用废纸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早在800多年前,我国宋代已经开始利用废纸抄造再生纸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废纸去墨污,浸烂……再造……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名曰还魂纸”,显然这里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在西方,直到1800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当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对废纸还有一些限制,如废纸不能太脏、墨迹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成纸的外观质量,总的说来再生纸的抄造量还是比较少的。1874年德国使用上了碎纸机,接着又成功研制了疏解机、清洗机等。1905年德国人亨利和皮蒂茨发明了废纸脱墨技术,从而扩大了废纸的回收范围。20世纪70年代,鉴于全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日益恶化,造纸业掀起了废纸再生工程之热潮,促使循环经济向前发展。现在,再生纸的生产过程相对于木浆抄纸制造要简单得多。只需先把废纸离解、脱墨、洗涤、漂白等工序后,再经过打浆、调料,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而完成。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纤维结构损坏(产生角质化作用),反复回用会使废纸浆中的半纤维素流失,成纸强度势必减弱。不过,在废纸的循环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关键是处理时的工艺条件,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再生纸的质量不好。相反,有的指标(如松厚度)会更好,印刷效果也好。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有资料介绍,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抄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故有人说:“使用一箱再生纸,等于保护一棵树。”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在再生纸的制造过程中能控制降低污染的产生。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至于中段水和白水,则比较容易处理。再生纸制浆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还使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不利。据眼科调查研究,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看书报是适宜的。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考虑到生产再生纸的技术水平,也为了促进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纸的推广与使用, 有人建议我国再生纸中含有的废纸浆之数量比例,应该以超过50%(越多越好)为宜。(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23期)【小题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择其一例,说说其作用。(4分)【小题3】“在西方,直到1800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句中的“才”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小题4】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B.再生纸的生产很简单,把废纸经过离解、脱墨、洗涤、漂白、打浆、调料,再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就可完成。C.在处理废纸的循环过程中,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说再生纸的质量就不好,相反,有的指标会更好。D.再生纸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能极大地减少对眼睛的伤害,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视力。说明了什么叫再生纸、再生纸的历史、再生纸的质量、再生纸的功效、制造再生纸能降低污染、再生纸能保护视力。&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江西省赣州三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纵横谈刘仁庆再生纸是利用废纸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早在800多年前,我国宋代已经开始利用废纸抄造再生纸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即可。【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小题1】原文“只需先把废纸离解、脱墨、洗涤、漂白等工序后,再经过打浆、调料,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而完成”这表明工序有先后。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纵横谈刘仁庆再生纸是利用废纸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早在800多年前,我国宋代已经开始利用废纸抄造再生纸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纵横谈刘仁庆再生纸是利用废纸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早在800多年前,我国宋代已经开始利用废纸抄造再生纸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废纸去墨污,浸烂……再造……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名曰还魂纸”,显然这里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在西方,直到1800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当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对废纸还有一些限制,如废纸不能太脏、墨迹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成纸的外观质量,总的说来再生纸的抄造量还是比较少的。1874年德国使用上了碎纸机,接着又成功研制了疏解机、清洗机等。1905年德国人亨利和皮蒂茨发明了废纸脱墨技术,从而扩大了废纸的回收范围。20世纪70年代,鉴于全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日益恶化,造纸业掀起了废纸再生工程之热潮,促使循环经济向前发展。现在,再生纸的生产过程相对于木浆抄纸制造要简单得多。只需先把废纸离解、脱墨、洗涤、漂白等工序后,再经过打浆、调料,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而完成。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纤维结构损坏(产生角质化作用),反复回用会使废纸浆中的半纤维素流失,成纸强度势必减弱。不过,在废纸的循环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关键是处理时的工艺条件,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再生纸的质量不好。相反,有的指标(如松厚度)会更好,印刷效果也好。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有资料介绍,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抄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故有人说:“使用一箱再生纸,等于保护一棵树。”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在再生纸的制造过程中能控制降低污染的产生。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至于中段水和白水,则比较容易处理。再生纸制浆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还使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不利。据眼科调查研究,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看书报是适宜的。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考虑到生产再生纸的技术水平,也为了促进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纸的推广与使用, 有人建议我国再生纸中含有的废纸浆之数量比例,应该以超过50%(越多越好)为宜。(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23期)【小题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择其一例,说说其作用。(4分)【小题3】“在西方,直到1800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句中的“才”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小题4】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2分)A.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B.再生纸的生产很简单,把废纸经过离解、脱墨、洗涤、漂白、打浆、调料,再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就可完成。C.在处理废纸的循环过程中,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说再生纸的质量就不好,相反,有的指标会更好。D.再生纸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能极大地减少对眼睛的伤害,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视力。”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再生纸纵横谈刘仁庆再生纸是利用废纸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早在800多年前,我国宋代已经开始利用废纸抄造再生纸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废纸去墨污,浸烂……再造……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名曰还魂纸”,显然这里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在西方,直到1800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当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对废纸还有一些限制,如废纸不能太脏、墨迹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成纸的外观质量,总的说来再生纸的抄造量还是比较少的。1874年德国使用上了碎纸机,接着又成功研制了疏解机、清洗机等。1905年德国人亨利和皮蒂茨发明了废纸脱墨技术,从而扩大了废纸的回收范围。20世纪70年代,鉴于全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日益恶化,造纸业掀起了废纸再生工程之热潮,促使循环经济向前发展。现在,再生纸的生产过程相对于木浆抄纸制造要简单得多。只需先把废纸离解、脱墨、洗涤、漂白等工序后,再经过打浆、调料,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而完成。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纤维结构损坏(产生角质化作用),反复回用会使废纸浆中的半纤维素流失,成纸强度势必减弱。不过,在废纸的循环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关键是处理时的工艺条件,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再生纸的质量不好。相反,有的指标(如松厚度)会更好,印刷效果也好。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有资料介绍,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抄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故有人说:“使用一箱再生纸,等于保护一棵树。”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在再生纸的制造过程中能控制降低污染的产生。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至于中段水和白水,则比较容易处理。再生纸制浆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还使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不利。据眼科调查研究,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看书报是适宜的。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考虑到生产再生纸的技术水平,也为了促进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纸的推广与使用, 有人建议我国再生纸中含有的废纸浆之数量比例,应该以超过50%(越多越好)为宜。(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23期)【小题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择其一例,说说其作用。(4分)【小题3】“在西方,直到1800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句中的“才”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小题4】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2分)A.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B.再生纸的生产很简单,把废纸经过离解、脱墨、洗涤、漂白、打浆、调料,再送上造纸机进行抄造就可完成。C.在处理废纸的循环过程中,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说再生纸的质量就不好,相反,有的指标会更好。D.再生纸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能极大地减少对眼睛的伤害,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视力。”相似的习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纸张的制造过程(8个步骤)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手工造纸又叫"土法"造纸,是指由发明造纸术经历代流传的,不用机械或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造纸方法.
手工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麻类、树皮、竹子和稻单.麻类有大麻、苎麻、亚麻、青麻、黄麻等.树皮有青檀、桑皮、构皮等.竹子的种类较多,用得最多的是毛竹和慈竹
我国传统手工纸的制法,有一整套生产工序,不论采用何种原料,抄造何种纸张,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步骤.这些主要的生产工序有: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
泡料又称浸料,是把不同原料按等级分开,扎成小捆,泡在水塘里.
:浸泡的时间随原料品种不同而异,毛竹砍下后要在水里浸泡半个月左右,稻草扎捆在河水里一般泡7~10天,树枝、麻杆浸泡的时间则在10天左右.浸泡的目的,是把原料中的可溶性杂质溶(除)去,为制造良好的纸浆打下基础.
煮料是用碱或石灰的水溶液在高温下处理原料,将粘连在纤维之间的果胶、木素等除掉,使纤维分散开来而成为纸浆.
煮料过程也随原料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煮桑皮先用石灰水泡10分钟, 再放进煌锅里与石灰水处理5天,取出后还堆置发酵.稻草只需要少许石灰稍微蒸煮或堆放发酵,即可成为纸浆.
洗料是把蒸煮后的浆料放入布袋内,经过水的冲洗和来回摆动,把纸浆中夹杂的石灰渣及煮料溶解物等洗净.
晒白就是把本色纸浆(灰白、浅黄到棕色不等)变为白色纸浆.
传统的晒白法是把洗净的浆料放在向阳出,直接利用日光照射约达2~3个月的时间,直到纸浆颜色变白为止.
现在一些手工纸的产生时也有利用漂白粉进行漂白的,只不过漂白粉用量较少,漂白的时间也还较长.
打料是用人力、水碓、石碾等把浆料捣打成泥膏状,使浆料中的纤维分丝和帚化,能够交织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纸页,打料是人工造纸操作中最繁重的一道工序.
捞纸又叫入帘或抄纸.
捞纸是先把纸浆和水放入抄纸槽内,使纸浆纤维游离地悬浮在水中,然后把竹帘投入抄纸槽中抬起,让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最后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
是把湿纸页内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使湿纸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利于刷纸干燥.
:当抄造的湿纸页累积到数千张时,利用压榨设施施加适当的压力,使纸内的水缓慢地流出.压榨时不可加压过猛,否则会影响湿纸页的质量;压榨后湿纸所含水分也不宜过多后过少,以防分纸时揭破或焙纸时发生脱落.
最著名的手工纸是供毛笔书画用的宣纸.这种手工纸以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匀整和色泽耐久而驰名中外.
手工纸中的鞭炮用纸,纸伞、纸扇用纸也独具风格.如湖南用手工粗料纸制作的鞭炮,不但声音脆亮,而且引火炸开后碎纸成均匀小片,飘落的形象美观、范围较大,在运输、储存时还比较安全.
:次还有大千书画纸、凤翔书画纸和毛边纸、连史纸、玉扣纸、高丽纸等文化用纸.这些手工纸都有独到之处,往往具有机制纸所无法具备的某些特征.
:手工生产的祭祀用纸主要有黄表纸、寿衣纸、祭先纸等,这些产品主要为宗教活动所用.我国生产的出口黄表纸,具有在点燃焚烧时呈曲卷状,并有大块状纸灰飘落的特殊性能,这正是宗教活动所要求的. 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 ::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 ::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纸箱原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