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发展对教育有何影响

当前位置:&>&&>&&>&&>&&>&&>&
发展人工智能 教育应有作为
  产业革命,教育先行。教育如何适应甚至护航今后的技术经济时代?比起以前,人工智能时代似乎使得假冒和仿制更难生存,更需要教育培养“硬”的技术基础人才。
  在3月5日的两会开幕会上,“人工智能”这一曾被认为热得有些过头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比前面的技术更快地改变着产业生态。作为一个国家政策,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抓住机遇,改变被动追赶技术变革的局面。
  人工智能是一系列由电子计算机、脑神经和生命科技、数学、信息学、控制技术等组成的综合技术,该概念的出现已经有超过50年的时间。但至今似乎并没有消退的迹象,一些领域的成果已经飞快地代替传统产业,如语音识别代替翻译、图像识别代替人眼、黑灯工厂机器人代替工人等。恰是本次两会,实体经济不景气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那么,实体经济的振兴到底是沿着原先的路,从生产10亿吨钢继续走到20亿吨去污染环境、产能过剩而仅获少量就业的维持,还是有更好的办法?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融合技术,将传统产业、互联网、新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不增加社会实体单产过剩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升级,且比互联网、物联网更能优化整合产业链。人工智能似乎是产业升级和弥补新经济及传统经济的裂痕,并最终升级成为新实体经济的技术融合之道。
  产业革命,教育先行。教育如何适应甚至护航今后的技术经济时代?比起以前,人工智能时代似乎使得假冒和仿制更难生存,更需要教育培养“硬”的技术基础人才;从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来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将扮演基础性的作用;生物、电子、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等学科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并要求教育尽快具备融合贯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社会对核心技术越来越依赖,另一方面对应用型和整合型教育也有越来越大的需求。原先学校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学体系势必发生以核心基础和统整应用“双轮驱动”的教育变革,而一些不适应和被替代的工具型、浅应用的学科势必受到冲击。一些工具性的学科要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作用。例如,人工智能对外语教育的冲击可能比预想的要猛烈。作为沟通工具的外语,将让位于语言文学和跨文化欣赏的外语。相比起教日常口语,未来的英语老师可能更多地教英语文学和艺术。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但也会带来科技发展所引起的悖论:越来越衣食无忧的普通民众,正在失去作为人的体面和劳动的价值与尊严。问题的解决要从教育着手,着眼于培养未来20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素养、高等教育进一步做好学科融合和专才培养,是重点改革的方向。(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 魏忠)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谢沂楠)人工智能+教育,以后你要对着电脑喊老师了_凤凰科技
人工智能+教育,以后你要对着电脑喊老师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十年前,我们谈到在线教育时,第一反应是,有人在网上远程授课,或者我们自己通过哈佛公开课等资料来自学。
凤凰科技 马晓宁你想过有一天让人工智能来给你讲课吗?十年前,我们谈到在线教育时,第一反应是,有人在网上远程授课,或者我们自己通过哈佛公开课等资料来自学。十年后再谈到同一个话题时,可能我们的想法将会迎来一个大转弯。在线教育,估计都是联网不停电的AI来授课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新闻不断,但是谈到教育的时候,可以说出来的进展没有几个,似乎无论是硅谷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有意无意地忘记了这一领域。但是随着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模型等基础研究上的突破不断叠加在一起,AI教育也找到了一个爆发的契机。最近一段时间获得近亿美元融资的流利说是AI与教育相结合的一个范例。这家由前谷歌总部产品经理王翌、谷歌语音工程师林晖和硅谷数据广告公司Quantcast的工程师胡哲人一起开发的产品,目前正在构建英语学习的另外一种可能性:不需要和外教1对1聊天,也能练好口语。和市面上大多数英语教育产品相比,这个想法还有点不同。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款AI产品的学习流程吧。下载流利说旗下的&英语流利说&app后,首先要做一个大约耗时20分钟的测试,你要根据听到的内容做一些选择、填空和复述类的英语题目,之后就会得到一个由机器评估的测评结果,它会根据你的答案正确率以及发音水平、流利程度进行打分:&英语流利说&的英语水平评估在测试过你的英语水平后,它会主动推荐一款名叫&懂你英语&的付费产品。用户买下这款产品后,就可以通过与软件的反复交互来不断地纠正口语、提高听力,从而达到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如果暂时不需要付费学习,用户也可以通过app本身提供的一些简单的配音和跟读练习来进行自学。流利说效果如何呢?公司方面曾经给出过一个这样的数据:如果想要在ETS的考试中提升一级,欧标推荐的学习时间是100个小时,但是坚持使用&懂你英语&学习的话,这个时间可以缩短到36.5个小时。但这个数据并未得到权威第三方的验证。个性化和千人千面,流利说的CEO王翌反复强调的这两个词,他告诉我,将同样的内容进行不一样的组合,就能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英语流利说提供的是以Lance Knowles所发明的RHR层级递归理论为指导,基于脑认知科学,让用户以更高的效率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这也是使用者的英语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大幅提升的原因。流利说CEO王翌这可不能说明AI老师已经无敌。实际体验中,我的感受是,与真人外教相比,AI老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耐心&。只要你愿意,这个课程你可以翻来覆去地去练习,完全不用担心课时长短。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不够灵活机动,内容只有app上根据个人水平&定制&的那些;AI能指出答案的缺点并给出正确答案,但没法儿给予学习者更深入地帮助:当你需要知道一个生词的正确含义、使用场景、语法结构、发音特点的时候,你面对的只是一台沉默的手机。流利说B轮投资人、纪源资本副总裁于红告诉我,将真人授课变成AI授课,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英语教育的&生产工具&,学习成本大幅下降,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成倍提升,这对于英语学习也是非常显著的改变。的确如此,流利说在降低成本方面成果显著:&懂你英语&一个月的课程只要99块钱,这还抵不上真人授课中一个课时的价钱。可以想象,在一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人工智能将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成本的大幅降低带来的一个必然变化是,AI会逐步代替人工,哪怕是教师这个相对来说更偏向于脑力劳动的工种。流利说在英语口语教育行业的竞争正在反映出这个趋势。于红在投资上指出了这个变化:&我们一般都会提前三四年开始布局,投资早期项目的逻辑则是,要看它对一个行业具有多大的颠覆性影响。&同行也在逐渐认可AI的作用。在纽交所上市的教育集团好未来已经购买了流利说的服务,旗下学而思英语、励步英语等业务开始采用英语流利说提供的英语语音评测技术。王翌还在想把这个服务推给更多的教育机构,让老师们能在课堂上实时评估学生的表现水准。当然这一切都是开头,没有人能预测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会发生什么,在这方面王翌的认识是,AI有很好的前景,但是五年之后回头看今天的流利说AI老师,就会觉得弱爆了。&人们通常高估了自己在五个月不能干的事儿,低估了自己五年能干的事儿。&他说。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最近发布的K-12地平线报告中,AI和VR被认为是未来四到五年将转变教育的重要技术趋势之一。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也介绍,在接下来的四年中,AI教育市场将继续呈指数级增长,达到3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既然市场前景可期,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也会伴随着商业力量加速到来。新鲜有料的产业新闻、深入浅出的企业市场分析,轻松有趣的科技人物吐槽。凤凰科技(ID: ifeng_tech),让科技更性感。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386854
播放数:440019
播放数:1810735
播放数:5808920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育生态:“只能起辅助作用,不会代替人”
继人工智能在围棋大赛中多次击败人类后,人工智能又开始在()中向人类“挑战”。
2017年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结束后,北京学霸君公司开发的机器人Aidam用9分47秒做完高考数学考卷,考分为134分。与此同时,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高考机器人AI—MATHS用22分钟完成了北京文科数学卷,得分105分,随后挑战全国Ⅱ卷数学卷则获100分,用时10分钟。
据了解,“高考答题机器人”AI—MATHS几年前就已启动,国内有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参与,聚集了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批优秀人才。
同样,在走上考场之前,机器人Aidam也经过了一番“苦练”。技术人员为机器人做过拍照搜题类应用,在后台积累了7000万道题目,为了参加数学高考,Aidam每天要训练30万到50万道题目。
“高考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枢纽点,涉及自然语言识别、图像识别、逻辑推理、符号处理等技术。”Aidam研发者、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介绍,一旦技术成熟,用机器人进行判题、个性化指导、学生管理、家校沟通、教案改进都将变为可能。同时,如果机器人具备了自动解题和手写识别的两大能力,自动批改作业也将不再遥远。
张凯磊的描述,是在呈现人工智能深度影响教育领域之后的情景。
这样的情景在百度公司的人工智能规划中,得到部分印证。
同样在2017年高考前后,百度教育推出了多款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行业场景的产品。如“AR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着教科书上的一张二维的图扫描,手机上就会呈现一张清晰的立体机构图。如教科书上是一张人体结构平面图,扫描后,学生就可以看到立体的人体结构,点击任何一个人体部位,都会有语音对其名称、功能进行讲解,滑动屏幕还可将人体进行360度旋转。同时,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知识图谱”概念也被运用于教学过程,基于数据分析,通过一个知识点找到其他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梳理,从而将原本分散、无序、海量的信息变为聚合、结构化的知识,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脉络。
尽管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已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着较高热度,有关人工智能影响教育教学乃至考试评价等环节的讨论也不绝于耳,但,人工智能的优势到底如何,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教育生态?
前不久,在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曾有专家表示,任何重复性的需要、有大量数据积淀的事情,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也就是说,海量数据记录与分析、“不知疲倦”地工作,是人工智能擅长的事情。
同时,未来随着教育过程高质量数据的记录和积累,还将带来更深刻的教学方法改进,以及教育评测技术的变化。此前,猿辅导发布了“()作文智能批改”,学生将自己手写的英语作文手机拍照上传,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并对语法、单词等错误和亮点进行一一批注,最终显示作文评分,从而为老师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上海闵行区的一些学校也正在试点“录播评课研训一体化系统”,即通过视频对整个课程进行数据采集的分析,包括学生举手率、抬头率以及教师的行为方式等等,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不过,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注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会代替人类。”正如百度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高所说,人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去学习去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应用,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而不是去代替人。
(原题为:《机器人挑战高考,如何影响教育生态》)(赵婀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内院校查询
海外院校查询
干眼症是哪个组织异常造成的?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高通公司的沈劲,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
1997年,对于人工智能来讲有一个重要的事件,IBM的机器人“深蓝”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在六局的比赛中,“深蓝”以3.5:2.5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如果要比较一下这两位的能力,他们有非常大的区别。从思考的速度来讲,深蓝每秒可以思考2亿步,而我们的大师平均每秒思考5步,机器不疲倦,也不会犯低级错误,而我们的大师最后一盘的时候说:“这是我生涯当中下得最后一盘棋。”显然当时处于压力状态下,情绪、疲劳等因素都会影响他的发挥。
讲到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要从1950年开始说起,1950年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当中他断言机器的智能能够超过人类,同时他还发明了一场测试叫图灵测试,所谓的图灵测试就是测试人工智能的这个“智能”到底有多高。听起来这个测试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任务,实际上他提出的测试方法非常简单:让机器和人背靠背地交流,如果人无法判断他交流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这就说明这个机器的智能已经达到了与人同等的水平。
1951年,马文·密斯基推出了第一台用神经网络所做的计算机,从1950年到七十年代是人工智能发展启动的二十年。斯坦福大学用人工智能做出了第一代的移动机器人,而MIT用人工智能做了会聊天的机器人。但是到了七十、八十年代由于计算能力的局限,在七十年代后期我们才有了电脑,由于计算能力的局限,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低谷期。但是从年开始又迎来了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兴旺的时期,那个时候日本投了8.5亿美金在这个领域,美国国家研究机构达卡也把人工智能的研发列为最重要的方向,那个时候里根总统有一个星球大战计划,也为人工智能很多的创新提供了使用场景。但是到了年,人工智能又进入第二个冬天,达卡的主任把人工智能这个方向定为不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从1993年开始,人工智能又进入了一个反垄的阶段,在2012年又有机器人智能测试的场景,到了2012年,Google有一个项目叫“Google大脑”,在视频网站中随机挑选一千万张图,用一千万台电脑就能够在人不参与的情况下分析出三大类型,人、人脸、猫。
到2014年的6月7日,有一位叫牛劲的人和许多专家在网上交流,33%的专家认为这是一个13岁的小孩,但是事实上他是一个科学家所做的机器人。这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地让人工智能通过了图灵的测试,这一天也是图灵逝世50周年。所以在这张图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走完了上半场,也就是年这段时间,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如果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是一个指数级上升的科学,下半场的意义或者发展速度是怎么样的?我们又要回到国际象棋这个话题给大家指出指数增长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国际象棋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在古印度西汉王在王宫里生活比较枯燥,所以请了一个大师给他发明了由64格所组成的国际象棋。西汉王玩了这个国际象棋觉得很有意思,非常开心,于是要大大奖励这位大师,所以就说你提出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这位大师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奖励要求:让麦子按照这样的规律放在棋盘上,这些麦子就是奖励。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2×2粒。国王觉得很简单,谁知道放到大概第20格的时候这一袋子就放完了,但是到了第21格要一个非常大的仓库的麦子,所以后来国王才意识到这是他不能给的奖励。后来大家计算,通过这样的指数发展放到64格需要多少麦子?需要全世界生产两千年的麦子才能够放满。所以这张图可以看到,如果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指数级的发展,进入了下半场,下面的发展速度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到了2045年,机器的智能超过人类。
目前非常多的投资都投向人工智能,855家分为十大类,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英语处理、计算机视觉应用和技术等等,但是有45%的投资金额是到了第一大类(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中是进步最快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一、计算能力。今天的计算能力如果用我们公司出产的芯片,我们的芯片主要用在手机上,当然我们现在也进入了服务器的领域,用同样的架构做了服务器的芯片,如果用我们两片所搭成的服务器,它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当时机器人“深蓝”的运算能力。当时超级计算机“深蓝”是在全球排名为259名的计算能力,但“深蓝”除了运算能力之外还有很多是专门为这个国际象棋设计的。比如说它学习了大师的棋谱,它的开局有四千种不同的走法,这就是机器的强项。二、大数据。大家要回到机器学习的定义,用数据或者以往的经验,让一个计算机的模型越来越优化,然后提高性能。以往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在大学或者在国家主导的机构完成,现在因为计算能力大大增加,而且数据非常充分,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创业公司能够来做智能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所以我们说,机器是越来越聪明了,如果大家相信后半程理论的话,它聪明的速度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人是不是越来越聪明?这就是我们这两天一起讨论的问题。显然我们是越来越聪明了,但是我们聪明增加的速度比较慢。每10年人类IQ的平均增长是3%,所以我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研发让机器越来越聪明,我们人怎么办?今天我的讲解就提出这个问题,能不能让人工智能在教学或者学习创新方面的有所应用?这边我提出七大方面的应用:
一、语音识别和语音分析。机器现在已经可以自动批改作业。数学、科学这些作业进行批改已经相当成熟,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创业公司在做了,当然还不是特别成熟。
二、个性化学习软件。大数据使得我们的学习可以非常个性化,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非常不一样。伦敦的一家研究机构总结出了70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过我们现在的教学体制没有办法做到这样。当然爱乐奇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积累了1300万学生所做的八亿道题的个性化数据,在这样的数据下,通过机器学习,给这样的智能,让它的模型越来越优化,使得我们的学习软件可以越来越聪明。举一个例子,有两种学习方法,一种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先讲原理再讲应用,而我自己恰恰是另外一种,这种学习方法和机器学习比较类似,先知道案例,然后来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也就是总结出所谓的原理。我们知道机器学习正是用这种方法给他大量的数据,让它不断地试错,最后找到一个自我完善的一条路。所以在我们很多的学习软件中也是用了机器学习的方式。
三、人工智能能够给我们目前的教学提供很好的反馈和测评。
四、智能辅导系统或者斥之为IPS。在这个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有非常大的成果,因为专家做了对照,把智能辅导系统和课堂的授课系统进行比较,智能辅导系统的效果要明显高于课堂授课系统,即便把机器对人一对一的符号和我们说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辅导相比较,两个效果是非常接近的。我儿子和我也在用可汗学院这个软件,可汗学院能够让我们学习数学、科学、人文、艺术、财经、电脑,它学习的方式和机器学习的方式是非常类似的。它一上去不是教你很多的公式、原理,一上去你就猜题目,做一些题目。如果对的不多,点一下视频,看看老师在怎么讲解,给你怎么样的辅导。我觉得可汗就是很好的辅导系统。
五,智能招生和课堂、可后可以提供很好的创新方式。
六,学习互动环境,它和智能辅导这个系统相比较,更重视的是建设性的学习方式。我们在今天和昨天经常听到的是讲授型和建设型,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然后是学生主导,学生可以决定我要学习哪一个科目,更个性化和更多的反馈。
七,仿真教育系统。学习能力简单的归纳主要是三种能力:分析能力(大量在学习、作题、考试中用到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今天因为我们自己大量学习时间是在课堂当中,是在电脑前面,使得我们没有机会像刚才朱敏老师说的,他花了七年在上山下乡,在实践当中学习,当然之后他也在创业当中学习。我们在电脑前、在课堂中怎么办。现在有仿真的这个系统,目前这个仿真系统做得最好的就是飞行的仿真,我有一个飞行员的朋友,碰到了就说最近忙什么,昨天我刚飞了一圈,他是国航的飞行员,就在他们国航的大楼里有一个仿真机,各种飞机的型号有不同的仿真机。我问仿真机和真正的飞行有什么区别吗?他说几乎没有什么飞行,但是效率高了很多,成本减了很多。我们在城市里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有仿真的游戏,排名前25名的大量的是赛车、飞机的仿真游戏,我发现一个特别好的:如何做农场主,包括养牛、种蔬菜等等。我女儿今年上大学,小的时候她立志要做环保,当然她非常有幸,休学一年到爱沙尼亚参加大自然的项目,而在这之前她没有机会接触到森林。她玩了一个游戏,假设给你一块河边的地,你既要环保又要养活全镇的人,怎么办?你可以在上面养牛,也可以建森林,当然也可以开工厂。环保过度了以后,镇上的老百姓饿肚子了;镇上的经济发达了以后,环境出问题了。这个游戏让她爱上了环保。
我自己在二十年前在我们的工商管理课中,已经做过了CEO,这是什么CEO?实际上是一个仿真的饮料公司。当时老师把班上同学分为三个组,给每一组一家公司,从零开始做起,每个人都是做饮料的。饮料的产品怎么做、怎么控制甜度、怎么控制里面的气体、怎么创新、怎么打广告……有的组运行到一半钱就烧光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没有机会亲自动手做企业,但是在仿真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七大方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第四大方面的智能辅导系统和第七大方面的仿真教育游戏有长足的进步。
再回到国际象棋,现在公认机器比人厉害。人怎么办?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几个大师,排名第一的是红颜色的,这是1997年被打败的那位大师,这个是衡量国际象棋大师水平的指数,叫做ELO指数。在2005年时有一位新星突然上升,他叫Magnus Carlsen,从2000分一下子到了3000分,他是怎么学习的?其中有一个方面,他向机器学习。他在和机器对战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机器如何下棋的技巧。当时1997年的象棋大师作为一个人也没有认输,之后他做了什么事情?他总结了为什么机器打败了他,并发明了一个自由式的国际象棋比赛,所谓自由式就是组队的时候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几个人一个队,也可以几个人加一台电脑组成一个队。在去年自由式的国际象棋比赛项目中,由纯机器组成的队赢了42场,由人+机器组成的队赢了53场,目前最厉害的队是由三名业余选手加四个普通机器所组成的队。因为他们都在网上下棋,当这个队出来的时候,有人认为就是那位冠军。后来发现这三个人都是业余选手,机器也是普通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人+机器的组合中,不需要最好的人,不需要最好的机器,就是一般的人和一般的机器,比最强的人强,也比最强的机器强。所以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希望所在,我们不要悲观,不要认为到了2045年机器就把人玩得团团转了。我们人可以通过人+机器或者人学习机器的模式,我们仍然还是地球的主宰,谢谢大家。
演讲文件:
Copyright(C)
说宝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爱乐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钦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
&& &网站备案号 : 沪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