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各职能部门处理文件有qq群文件时间限制制吗?

建议着长袖T恤、衬衫加单裤等服装。年老体弱者宜着针织长袖衬衫、马甲和长裤。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开展“放管服” 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有效落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法制办有关文件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一、清理范围(一)“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各地各部门要对照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放管服”改革的文件和为落实上述改革而修改废止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地区、本部门的有关“放管服”改革措施,立足于改革发展客观需要,准确把握制度需求,对本机关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的重点是:与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职业资格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收费清理改革、价格改革和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等改革决定不一致的,特别是与因上述改革而修改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有变相设立行政审批、违法增设审批条件、增加审批流程等规定的;设定影响公民个人切身利益、制约企业健康发展、有碍市场活力的各类证明的。(二)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对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专项清理。对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要一揽子予以修改废止,对拟进行全面修订的,要明确修改时间进度。坚决杜绝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存在“故意放水”、降低标准、管控不严等问题。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废止由地方人民政府按法定程序报请同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政府规章的修改废止按法定程序报规章制定机关审议决定。(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要求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要求,2017年年底前,完成对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政府要对已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组织开展清理工作。对规定任务已完成、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消失的,要宣布失效;对不适用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存在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依据缺失,特别是存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等方面内容的,要予以修改或废止;对规章、规范性文件之间明显不协调、相互抵触的,要按照法制统一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在清理工作中发现还存在其他问题的,要一并予以处理。二、明确责任(一)地方性法规、规章清理按照“谁起草、谁执行、谁清理”的原则,由具体起草、执行该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政府部门提出清理意见,报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定机关按立法程序办理。(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按照“分级负责”和“谁制定、谁负责,谁起草、谁清理”的原则,分别由市(州)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组织清理。其中:省人民政府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起草的规范性文件由起草部门负责清理;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由市(州)政府统一组织清理,统一报送结果;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规范性文件由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组织清理,不列入市(州)清理范围。三、报送要求(一)清理工作结束后,各地各部门形成清理工作报告和清理目录,填写清理意见表和清理情况统计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这次集中修改废止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此前为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而废止修改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分别填报),于日前上报。(二)“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意见(清理结果)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要求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意见(清理结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报送省政府法制办汇总。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报市(州)人民政府汇总,并由市(州)人民政府统一报送省政府法制办;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进行统一审查和汇总后,于10月25日前按程序报省政府。(联系人:省政府法制办刘孝谦、李新,联系电话:13、,邮箱:、)(三)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意见(清理结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报送省环境保护厅汇总。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报市(州)人民政府汇总,并由市(州)人民政府统一报送省环境保护厅;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省环境保护厅。(联系人:省环境保护厅林省,联系电话:09,邮箱:)四、工作安排(一)各地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决策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清理工作,抓紧制定清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落实清理结果填报,扎实推进清理工作开展,对不及时清理、影响“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严格依法问责。(二)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清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省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清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在清理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及时告知省政府法制办。(三)清理工作完成后,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及所属部门要通过网站、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和继续有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及全文。各地各部门清理结果公布情况将作为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的重要评价依据。未列入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四)各地各部门要建立“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长效机制,根据改革进程主动作为、动态清理,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真正落地、取得实效。(五)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于日前将清理工作联络员名单、联系方式报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将根据清理工作情况从相关单位联络员中抽调人员成立清理工作专班,确保清理工作顺利完成。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黔ICP备号-2最新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定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新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定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b3dedfa5eb3ab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纸张、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等的国家标准,是党政机关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依据,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定义
为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日,、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该标准于日起正式实施。此标准是对国标《》(GB/T
)的修订。书号:-45334 定价:58.0元
党政机关公文是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和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这些年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实际应用,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使党政机关公文的表现形式更加规范。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制作水平和质量,有力推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正文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本标准相对GB/T 主要作如下修订:
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
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
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
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
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本标准中公文用语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的用语一致。
本标准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和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庆、杨雯、郭道锋、孙维、马慧、张书杰、徐成华、范一乔、李玲。
本标准代替了GB/T 。
GB/T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公文格式
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按照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8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GB 3100 及其应用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标示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在本标准中,一字指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
标示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在本标准中,一行指一个汉字的高度加3号汉字高度的7/8的距离。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 g/m~80 g/m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5. 1 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
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尺寸为156 mm×225 mm。
5.2.2 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5.2.3 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5.2.4 文字的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6 印制装订要求
6. 1 制版要求
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 mm。
6.2 印刷要求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超过2 mm。黑色油墨应当达到色谱所标BL100%,红色油墨应当达到色谱所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6.3 装订要求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 mm,裁切后的成品尺寸允许误差±2mm,四角成90°;,无毛茬或缺损。
骑马订或平订的公文应当:
a)订位为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70 mm处,允许误差±4mm;
b)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
c)骑马订钉锯均订在折缝线上,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
包本装订公文的封皮(封面、书脊、封底)与书芯应吻合、包紧、包平、不脱落。
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本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7.2.1 份号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7.2.3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7.2.4 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 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7.3.1 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标注方法见7.4.2。
7.3.3 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7. 3.4 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
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7.3.5.5 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7.3.7 附件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 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 25 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
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
A4纸型的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9 公文中、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
公文中计量单位的用法应当符合GB 3100、GB 3101和GB 3102(所有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应当符合GB/T 15834,数字用法应当符合GB/T 15835。
10 公文的特定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至上页边为30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下4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 mm,居中排布。
如需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应当顶格居版心左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第一个要素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发文字号顶格居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标题居中编排,与其上最后一个要素相距二行。
第二条红色双线上一行如有文字,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首页不显示页码。
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于公文最后一面版心内最下方。
10.2 命令(令)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加“命令”或“令”字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0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居中编排令号,令号下空二行编排正文。
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和成文日期的编排见7. 3. 5. 3。
纪要标志由“XXXXX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出席”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单位、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
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将“出席”二字改为“请假”或“列席”外,编排方法同出席人员名单。
纪要格式可以根据实际制定。
A4型公文用纸页边及版心尺寸见图1;公文首页版式见图2;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1见图3;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2见图4;公文末页版式1见图5;公文末页版式2见图6;联合行文公文末页版式1见图7;联合行文公文末页版式2见图8;附件说明页版式见图9;带附件公文末页版式见图10;信函格式首页版式见图11;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见图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解读
我的图书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解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进程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 曹康泰
&&& 19972007251
&&& 19972001200220072
&&& 1234567
&&& 1123102zbbjc@chinaorg?cn31231012310
&&& 3375510
&&& 20075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件执行时间限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