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法”你心目中的法?造字并进行说明?

《汉字的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
字的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一、 象形1、属于“独体造字法”。2、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3、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二、指事1、属于“独体造字法”。2、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3、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三、形声1、属于“合体造字法”。2、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3、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四、会意1、属于“合体造字法”。2、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3、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五、转注1、属于“用字法”。2、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3、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六、假借 就是同音替代。1、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2、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六书的运用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造字初期创造的主要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它们的图画性很强,说明是从图画脱胎而来的,是人们受图画的启发创造的我国历史上有仓颉造字的说法。实际上,正如鲁迅所说“文字在人民间萌芽”,“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且介亭杂文o门外文谈》)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也不过是汉字的搜集整理者之一。 古代的汉族人写字,写鸟,就画一只鸟;写鱼,就画一条鱼。起先是各画各的,随心所欲。后来就挑大家公认的,最简便,最像的一个,作为统一的文字。后来这种象形字应付不了复杂的人事交流,于是又有了指事、会意、形声以及转注、假借等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六书”,但转注和假借应是用字法,真正属于造字法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第一节 象形字和指事字 一、象形字 (一)什么是象形字 象形字是描摹实物形状的。象形字都必须有个实物,没有实物的不是象形字。如:(1)日,画一个圆圈,放四道毫光。(2)鸟,尖嘴圆头,有一个翅子,两只爪子。 (3)牛,角前伸。羊,角后卷。 (4)豕,尾下垂。犬,尾上翘。——汉字中,与人体各部位相关的字占35%,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关的字占36%,与鸟兽相关的字占14%,与日月、色彩有关的字也占14%。(二)象形字的特点1、像那个所表达的物体外形,能表现物体的外形特点,所谓“山有山形,水有水貌”。 2、大部分是独体字。 3、只能表示具体事物,不能表示抽象事物,因为抽象事物无法画出来。 4、本义都是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三)象形字的类型象形字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画实物的全体。创造这类象形字时,一般是画物体的轮廓或骨架。描摹自然景物的,如:日、月、山、川、水、气、雨、京、高、兀、凸、凹、阜(没有石头的高地)表现动物的,如:鱼、马、鸟、虎、虫、鹿、兔、象、燕、龟、巳(蛇)、黾(青蛙)、燕、巴(蟒)、卵、犬、豕、豸表现各种器物的,如:壶、几、衣、刀、豆、斗、网、门、舟、车、戈、斤(斧子)角、火、井、矛、弓、瓦、厶、幺、糹、系、玄、丝、索、册、互、舍表现人的,如:人、大、女、尸表现人体器官的,如:目、耳、心、口、面、爪、手、而(胡须)、自(鼻的古字) 表现植物的,如:木、禾、韭、来(本义是小麦)、麦、艹(本义是草) 2、画物体的局部。创造这类象形字时,为了简便,也为了和其它字相区别,就只抓住物体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描画,以局部代全体。如:羊、牛、又(本义是右手) 3、连带有关的物体一起画出。有些物体的形状很难单独画出来,或者画出来也容易与其它字混淆,所以创造这类象形字时,需要把有关的事物一起画出来。这类字也被称为复杂象形字。如:瓜、州、果、朿、身、眉、天、牢、家、时、桑、窗、向 ——《说文解字》中象形字有264个约占4%。二、指事字(一)什么是指事字1、指事字是针对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意思的表达方法。指事字表现的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人们凭直觉就能加以认识。 如:(1)上、下,画一条平线,点在上面的是“上”字,点在下面的是“下”字。(2)母,画一个女人,特别指明她的两乳。2、指事字一般是象形与指事相结合。如:刀,是象形字,上边加一点,就是“刃”。(二)指事字的类型 指事字大体有三种类型: 1、纯粹是表示意义的符号。如:一、二、三 ——这些字不表示具体像什么,只表示抽象的数字概念。但它们也是借助象形而形成的。 2、在象形字上增加一个指事符号(如“、”和“-”)而造成的。如:母、刃、本、末、朱(红心木)、寸(手腕处)、叉、亦(腋的本字)、内、旦、早、曰、甘、串、夭、交、太、八、哭、笑、斥 ——在《说文解字》中这类字有129个,约占1.1%。第二节 会意字一、什么是会意字 会意字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组合一起,使人悟出一个新的意义。“形神兼备”的会意字,具有很强的意会性。 如(1)明,就把太阳和月亮放在一起。 (2)休,是人靠在树旁。 (3)采,是一只手心朝下的手,放在树上。(4)射,是把箭放在弓上。 (5)时(時)把太阳行走的脚步刻下来。 (6)死,人跪于枯骨前痛哭。 (7)监,一人低头看水中的影子。二、会意字的类型会意字有两大类型: (一)同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的几个偏旁是同一个字。按偏旁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四类:1、并列式:一般是两体结构。如:林、从、比、北、赫、珏、棘2、重叠式:一般也是两体结构。如:友、炎、多、哥、步、爻、棗(枣)、圭3、品字式:只限于三体结构。如:众、卉、品、晶、森、焱、淼、磊、轰、矗、犇、羴(shān)、麤(cū)、垚(yáo)、骉(biāo)猋(biāo)4、并列重迭式:只限四体结构,这类字很少,如:燚(yì)。(二)异体会意字根据不同的会意方法,大体可分为四类。1、图形会意式:这类字是由图像性很强的象形字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几个偏旁之间的图画性关系,使人悟出字的意思。 如:(1)寇,像一个人手持武器在房子里打人。 (2)焚,像火烧林木。 (3)相,用眼睛看树木。 (4)析,用斧子砍木头。 (5)家,房子里有猪(猪的生育能力强,象征人丁兴旺)。 (6)拿,合起手表示拿东西。 (7)耍,用胡子挑逗女性。 其它:取、及、丞(人落井被救上来)、牧、宿、伐、包、尾、夹、男、掰、拾、友、及(一只手抓住前边的人)、支(手拿竹竿)、有(手拿一块肉) 2、意象会意式:通过偏旁字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某种意象,从而领会字的意义。如:(1)尖,上小下大的形象,使人悟出字义。(2)忐忑,一个人的心在上上下下地跳动,其字义是表示人的心情极度不安。(3)卡,不上不下,卡住了。(4)掰,用两手分开。 3、偏旁字义连接会意式:这类字是偏旁字义连接起来得出的。如:(1)耷,字义为大耳。(2)嵩,字义是山高。 (3)籴,字义是买米;粜,字义是卖米。 (4)俩,字义是两个人。其它:美、(羊大)、孬(不好)、觅(不见)、拿(合手)楞(四方木)、好(女有子为好)夯、劣、里、埋、墨、雀、蚕、睡、烛、峪、岩、炭、艳、帛、跌。4、指事性会意字:这类字是以表示整个人或动物的象形字为基础,添加表示身体某一器官的字组成。如:见(見)、鸣、吠、臭、信、咩 其它:甩(把用完的东西扔掉)、片(“木”的一半)、叵(“可”的反写,义为“不可”)三、会意字的特点 会意字,是必须是由象形字组成的,象形字大都表现具体的实在的客观事物,大都属于名词。有一则笑话,形象地说明了会意字的特点: 有个秀才,家里一贫如洗,他思来想去,找不出原因。一天,他看着院中一棵槐树,似有所悟:“四四方方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难怪我这样贫困潦倒。”他叫来儿子,要他赶快把树砍了。 儿子看那棵树根深叶茂,不忍心砍掉,却又拗不过父亲。当他举起斧头要砍时,忽然心生一计,赶忙对父亲说:“砍了树,我们人还在院子里,不成了囚犯的'囚’字吗?那就更不吉利了。” “困”和“囚”都是会意字,“困”由“口”和“木”两个象形偏旁组成,“口”是围墙,“木”是树,整个字表示树木被围墙包围着不得伸展,后来引申为穷困、困难等;“囚”表示人被拘禁在围墙里。 ——在《说文解字》中会意字共有1254个,约占12.4%。直到近现代会意法造字还在被使用,如:尘、甭、歪、泪、灶、体、灭、触、礼、从、宝、孙、画等,就是近现代新造的会意字。附表:常用会意字举例 字 本 义 引申或假借义 组 词仁 人与人友好 仁爱、仁慈、仁厚、仁人志士 令 坐屋里发令 命令、官名、尊敬、使、 令行禁止、县令、令尊、令人起敬企 人翘脚盼望 图谋 企求、企望、企足而待、企图休 人靠树休息 欢乐、吉庆、停止 休养、退休、休戚与共、休止、休克伐 人用戈砍人头 砍、攻打 伐木、讨伐伏 狗趴在人旁 伺机、趴、低下、屈服 潜伏、伏笔、伏案、伏法、伏虎 信 人言:消息 诚实、凭据、随便 口信、书信、信誉、信物、信口开河 付 人把物交与人 与、给 交付、托付、付钱、付之一炬 配 人制酒、分酒 配合、搭配、分配、分派 配药、配角、配偶、发配 保 人保护小孩 看住、维持、守旧、负责 保持、保育、保证、担保、保守 兜 人戴头盔 盛装东西的口袋、盛装 网兜、兜肚、兜住、吃不了兜着走负 人背贝:背负 依靠、欠债 承担、享有、遭受、背弃、失败 担负、负责、负隅顽抗、久负盛名、负伤、负约、忘恩负义、负债、胜负 尾 屁股的长毛 末了、结束 尾巴、结尾、尾声 包 人包着小孩 裹、含、总揽、保证 包饺子、包裹、皮包、包涵、包办 加 用力再说 增加 加强、加价、加减、加入、加小心 牵 人用绳拉牛 拉、引、连带、缠绕 牵手、牵扯、牵累、牵强、意惹情牵妻 女手拿工具 妻子、夫妻 安 屋里有女人 安全、安神、安居 安稳、安静、安顿、安慰、安置 孚 手抓子:俘、孵 使人信服 深孚众望乳 女人给子吃奶 像乳的东西、幼小、初生、生乳房、豆乳、钟乳石、乳鸽、孳乳 字 屋有孩:养育 文字 、证据、许嫁 字典、名字、字据、立字为凭、待字 受 一手给一手接 接受、遭受、忍受 受灾、受奖、受委屈、受难 争 两只手抢夺 不相让、争执 争夺、战争、争先、争论、意气之争 寻 两手丈量、找 长度单位、一般情况下 寻找、寻访、寻求、寻常缀 用线缝、连 装饰 补缀、缀字成文、点缀 及 手抓人:逮 赶上、达到、趁着、和 来得及、及时、普及、及格、以及 友 两手相交 亲近、相好、友好的人 友好、友爱、友谊、战友、友邦 支 手拿竹竿 撑、竖起、支持、指使、分支 支柱、支撑、支起耳朵、支派、支流肆 任意拉长笔道 放纵 放肆、肆意攻击、肆无忌惮 灵 拿甲骨烤火:神 有关死人、灵魂、精神、灵活 灵芝、灵堂、心灵、灵感、灵巧尊 手捧酒坛:敬重 地位高的人 尊敬、尊严、尊师、尊长、令尊 奠 酒坛放架子上 安放、确定、建立、哀悼死者奠基、奠定、奠都、祭奠 夺 手抢人:强取 抢、耀眼、冲出、争得、决定抢夺、夺目、夺丰收、夺眶、定夺秉 手拿一禾:拿着 依照、性格 秉烛、秉笔、秉公处理、秉性 兼 手拿两禾:兼有 兼听则明、德才兼备、兼职、兼任采 手在树上:摘 摘取、选取、神色 采药、采矿、采用、采访、兴高采烈守 官 卫、看、保持、等候、遵循 太守、守护、守旧、守候、守则捉 手抓脚:抓、逮 握 捉老鼠、捉弄、捉刀、捉笔共 手拿祭品,上供 同、总、 共同、共处、同甘共苦、总共、共计弄 双手弄、刻玉石 戏耍、做、搅扰、耍,炫耀玩弄、弄饭、弄得人心不安、弄手段 驭 用手赶马 管理 驾驭、驭手、驭下无方 敝 手持棍打破布 破烂、谦词 敝帚自珍、敝处、敝人 步 前后两只脚:走 两脚间的距离 步行、步入、脚步、跑步、寸步难行 涉 淌水过河 经历、牵扯 爬山涉水、涉猎、涉及、涉嫌徒 路上步行:徒步 空、刑罚、坏人、学生等人 徒劳、徒刑、歹徒、学徒、信徒降 从崖上向下走 下落、使下落、顺服、使顺服 降雨、降温、降价、投降、降龙服虎处 断足人、人站处 处罚、居住、对待、处理、存 处决、处所、深处、相处、处心积虑走 迈大步:跑、走 往来、离开、经过、透露等走亲戚、走棋、走账、走嘴、走样 奔 人迅速跑 直往、投向、尽力做 奔向、奔驰、奔波、投奔、奔命此 脚踩的地方:这 此处、此致、此人、此地 看 手放目上:远望 观察、拜访、看待、守护 察看、看病、看重、看守、看护艮 扭头向后看化、退职、退钱、退色 相 用眼看树:看 互相 相亲、相距、相反、相处、相持不下监 人向盆里看:照 察看、仔细看、警戒、教训监督、监视、监管、监察 鉴 照镜子 仔细看、审察、警戒、教训 水清可鉴、鉴别、鉴赏、前车之鉴 意 心音 心愿、意思、猜想 如意、意在言外、意见、意外 司 手遮嘴:发令 发号施令、主管、办事单位 司令、司仪、司机、司法、礼宾司 叶 一人唱多人合 葉的简化字 叶韵(读xié)树叶合 闭口或聚物 总共、折算 合围、会合、合作、合计、合法启 用嘴叫门:打开 开导、开始 启封、启蒙、启示、启程吊 嘴下有巾:挂 向上提、悼念 吊环、吊桥、吊装、吊唁乱 双手理乱丝 随便、混乱 乱说、乱弹琴、乱七八糟伐、探讨、讨饭、讨教、讨厌顺 胡须整齐下垂 同向、循、随、理、服从、适顺风、顺延、顺口、归顺、顺心 烦 头发火:烦躁 厌烦、多且乱、麻烦、请托 烦恼、心烦、絮烦、繁琐、多烦费心频 一步一回头 屡次 频繁、捷报频传、频频点头、频率道 头所思,脚所行 方法、说、线条、量词 道路、道理、说道、道喜、一道虹长 长发拄杖老人 年长有德人、领导、长度、生 长者、长辈、首长、长久、生长息 由鼻入心:气 消息、作息、停止、滋生繁殖信息、休息、息怒、利息、子息嚣 头边多张嘴:吵 叫嚣、喧嚣、嚣张穿 牙咬透洞 破、透、通过 看穿、穿透、穿过、穿插、穿衣祝 人向神祈祷 管理祭祀人、表示良好愿望 庙祝、太祝、祝福、祝贺、祝酒祟 鬼怪、鬼怪害人 不正当的行为、行动 鬼鬼祟祟、作祟祭 人手拿肉敬神 哀悼死者 祭祀、祭天、祭奠、公祭、 社 土地神 团体、机构、社会 社火、结社、报社、上层社会、社交杳 木下日:无踪影 杳然、杳渺、杳无音信 束 把木捆上:捆 限制、约束、量词 束缚、束之高阁、花束、一束花 棘 长刺树:酸枣树 有刺的草木、刺多、扎手 荆棘、披荆斩棘、棘手、棘皮动物刺 刀如刺、扎 尖锐物、暗杀、嘲讽、像被扎 刺刀、鱼刺、刺客、刺激、刺耳朵 躲的本字、花蕾 量词 花朵、花儿朵朵漆 即桼,树上流汁 漆树、油漆、漆木头、漆黑 呆 木头一样不动 傻、愣、愚蠢、死板 书呆子、呆住了、呆板析 用斧子砍木头 分开、散开、解释 分崩离析、条分缕析、分析、剖析料 用斗舀米:计量 估计、猜想、用的东西、办理 预料、意料、原材料、饲料、料理科 用斗量谷:征税 度量、类别、单位、分科 科目、内科、财务科、科学莫 日落草丛:无 不 闲人莫入、莫非、莫逆之交、莫须有莽 犬入草中:草茂 草莽、莽原、莽苍 冤 兔被覆盖:弯曲 委屈 冤枉、冤屈、含冤、诉冤、伸冤 集 树上落多鸟:聚 集合、集体、集思广益、悲喜交集 枭 猫头鹰 强横野心人、砍头 枭雄、毒枭、枭首示众、 家 屋里有猪 家庭、住所、专门人才、流派 家常、安家、酒家、科学家、儒家 逐 人追赶猪:追赶 追赶、驱赶、挨个 逐鹿中原、驱逐、逐年 解 刀割牛角:宰杀 分开、打开、解释、明白 庖丁解牛、解剖、解放、理解、了解突 狗冲出洞 猛冲、很快、高出 突围、突破、突然、突变、突出 逸 兔走:逃跑 散失、失传、安闲、超出一般 逃逸、亡逸、逸书、一劳永逸、逸群然 烧狗肉:即燃 是、这样、表示状态 不以为然、当然、然则、然而、忽然燃 本字为然 烧、引着火 燃烧、燃料、燃放 羞 手举羊:献食品 难为情 害羞、羞惭、羞耻、恼羞成怒虐 虎爪:残暴 暴虐、虐待、虐政 阳 山南有日 明亮、外露的、人间、正极 阳面、阳光、阳沟、阳间、阳极 赫 火光:红色 显著 显赫、赫赫有名、战功赫赫 利 刀割禾:锋利 顺利、好处 利器、利落、利用、利益、利润 初 刀剪布:开始 低级 初学、当初、初级 列 用刀分切骨:裂 安排、行列、各、每个 排列、行列、前列、列位、列传 别 本义同列:分离 分类、另外 离别、分别、别支、别致、别开生面、 删 用刀刻字、改字 削出、削改 删改、删除、删繁就简 册 串联的竹简:书 量词(用于书籍) 册封、史册、上下册书典 架上书:珍贵书 标准的、引用的、主管、抵押 典籍、典范、典故、典狱长、典当军 车上覆盖帐幕 部队、单位、有组织的集体 军队、军长、劳动大军 斩 古代死刑方式 砍断 斩首、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库 有车的房屋 一切存东西的地方 仓库、库房、水库 帘 窗口挂布:幌 遮蔽门窗、放置物品的东西、 杏帘招客饮、门帘、盖帘、蒸帘套 大、长绳索:系 罩在外面的、罩、模拟、拉拢 手套、套话、圈套、套种、套近乎引 拉开弓 牵、导、离开、伸着、引出 牵引、指引、引颈受刑、引证、引用宿 人在屋里睡觉 夜、住、星 住一宿、宿舍、借宿、住宿、星宿察 在屋内祭祀 细看详审 察看、监察、检察、警察寒 人住冰屋:冷 害怕、灰心、穷困 天寒、寒噤、胆寒、寒心、贫寒宫 两山洞:房屋 皇家或神仙住所 皇宫、东宫、仙宫、广寒宫艳 色彩丰富 关于爱情的、非常 艳遇、艳丽、艳阳天、艳羡盗 贪馋他人之物 偷、贼、偷着 盗窃、大盗、盗汗、欺世盗名第三节 形声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形声字一定是合体字,由“形旁”(现代汉字叫“意符”)和“声旁”(现代汉字叫“音符”)组成。“形旁”有着表意功能,多数是表示事物所属类别; “声旁”是读音。 如:桐,左边的“木”是“形旁”表示“桐”是树木,右边的“同”是“声旁”表示“桐”字的读音。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不带表音成分,声旁是形声字的标志,“声在何方”是分析形声字的要诀。 二、形声字的类型 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的组合结构,可分为八种类型: 1、形左声右——桐、湖 2、形右声左——功、鸠 3、形上声下——笙、蕉 4、形下声上——裳、想 5、形外声内——园、裹 6、形内声外——闷、辩 7、形旁占一角——疆、载、岛 8、声旁占一角——旗、病、房形声字不论形旁或声旁都是从前三种类型的汉字演变来的。所以: (一)具有同一形旁的形声字在意义上(不包括假借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二)具有同一声旁的形声字在读音上都相同、相近或相关。 1、读音相同的字,有的在意义上完全不相干,甚至相反,但也有不少同音字,意义是互相关联的,即所谓“同音同意,音近意联。” 如:(1)伟、危、桅、巍——都有“长、高“的意思(古汉语中“危”也是高耸的意思)。 (2)枝、肢、指、趾——都有“枝杈”的意思 (3)裕、馀、腴——都有“多”的意思。 2、同一声旁的形声字意义也有联系,它们的意义同声符相关。如:蔓、漫、慢、墁、馒、鳗——都有“长”的意思。(三)就某一个形声字来说,它的形旁和声旁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任意调换位置就会成为另一个字,或者造成错字。 如:吟-含 晖-晕 纹-紊 忡-忠 怡-怠 叨-召 旭-旮-旯 四、形声字字形的演变 (一)省形省声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是现成的字组成,有的形声字造出来以后,或形体过大,或结构不平衡、不合理,于是人们就把形旁或声旁的一部分省略掉。这就是所谓“省形”、“省声”。 1、省形的如:(1)星,原来形旁为“晶”,被省略为“日”。 (2)晨,形旁“日”,也是“晶”的省略。 (3)亭,形旁是“高”的省略。 2、省声的如:(1)疫,声旁是“役”的省略。 (2)炊,声旁是“吹”的省略。 (3)徽,声旁是“微”的省略。 ——省形和省声,一般是以基本不影响表义表音为原则的,但也有少数位省形或省声后影响了表义或表音。(二)偏旁的更换,形声字在使用发展过程中,由于表义、表音或书写等方面的需要,有一种更换偏旁的现象。有更换形旁的也有更换声旁的。1、更换形旁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义。如:炮,最早的炮是一种发射石头的武器,因此写作石字旁,火药发明后,使用火药发射炮弹,就把形旁“石”更换为“火”。 其它如:裙(形旁原为“吊”字)、粳(形旁原为“禾”字)、辉(形旁原为“火”字)、欢(形旁原为“马”字)2、更换声旁有三种情况:①因语音演变,声旁不能准确表音而更换。 如:裤,原为绔,声旁“夸”;证,原为“證”声旁 “登”;线,原为“缐”声旁“泉”。②因笔划繁复、不便书写而更换。如:迹、仙③因表音不准、笔划繁复二者兼有而更换。如:蚓、纤等。——成批更换形声字偏旁,并使它们很快地成为正式的通用字,是近几十年的汉字简化运动。五、形声字读音的演变 (一)古今汉字中存在一种字形相同而读音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包括古今读音的变化和古今异读(古音中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不再读了)1、读音演变如:“家”,在隋唐时代读“ka”;“海”过去从“每”声;“滑”过去读“骨”。2、古今异读如:墨子名翟(古音读dí)、天姥山(姥,古音读mǔ)、虾蟆陵(虾,古音读há)(二)由于语音不断变迁,有的形声字已经不能很好地表示字的声音了,许多字的读音也不能根据“声旁”来确定了。 如:(1)想、湘、箱、厢,声旁读“xiang”,而霜,却读“shuāng”。 (2)骑、绮、崎、琦与倚、椅、猗,声旁都是“奇”字,前者都读“qī ”后者都读“yī”, 而“畸”字却读“jī”。 ——汉字80%都是形声字,因此要认真学习,仔细辨析。第四节 假借字、通假字和转注字一、假借字(一)什么是假借字语言中有某个词,但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因而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这个字与所记录的词只是同音,与其意义无关。如:“令”字本义是发布命令,因语言中有个官名,音与“令”相同,没有字来记录,就借用这个同音的“令”字,来记录这个官名,如“尚书令、县令”等,同样,官名“长”,也是借用同音字“长”来记录的。 ——假借字在表示假借义时,是一个纯粹的表音符号。(二)假借字的类型假借字可分两大类: 1、长期使用的假借字。 这类字一般出现时期比较早,它们记录的多数是常用字,所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成了假借义的专用字,人们不得不为其本义另外造字,这样更加强了它们的稳定性,使之长期使用,许多一直使用至今。 如:(1)其,是象形字,本义是簸箕,假借为代词“其”,本义变为“箕”。音译外来词有很多也是长期使用假借字来记录的。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纽约、伦敦、尼龙、巧克力、法西斯、摩托罗拉——外来地名、人名几乎用的都是这种假借字。2、被新造的专用字取代了的假借字。因为这类假借字的本义常用,或其它假借义常用,所以这类假借字使用时间不长,为了区别就为这些假借字造了专用字。后来这些假借字,都被后造的本字取代。 如:(1)蔬菜的“菜”,原假借“采”。(2)蜈蚣,原假借“吴公”。 (3)槽,原假借“曹”。 (4)谓,原假借“胃”。 (5)狮,原假借“师”。 (6)徜徉,原假借“尚羊”。附表:假借字举例 假借字 本义 假借义 本义再造字我 象形字一种武器 第一人称代词“我”。自 鼻子 自己、自然的“自”而 胡须 连词“而”斤 斧子 量词“斤”来 一种麦子 来往的“来”北 相背 北方的“北” 九 手肘 表示数目。 肘难 是一种鸟 表示困难、艰难的“难”求 象形字,皮衣 请求、要求的“求” 裘其 象形字,簸箕 代词“其” 箕戚 武器 悲戚、亲戚的“戚”然 燃烧 然而、然后、当然的“然” 燃 孰 食物加热 疑问代词 熟 何 负荷 疑问代词何 荷之 往 代词、连词止 脚 副词“只” 趾 寸 手腕处 长度单位 几 矮小的桌子 几乎、几个的“几” 冉 胡须 冉冉升起的“冉” 髯 易 蜥蜴 容易、平易、更易、贸易的“易” 蜴 莫 黄昏 副词表示否定 暮 益 水漫出来 增加、好处 溢二、通假字(一)什么是通假字很多有本字的词,由于种种原因,借用同音字代替本字,有时因使用得广泛,竟然完全取代了本字。如:(1)草,本字是艹,后来借用同音的“草头”(一种植物的果实)的“草”来代替,一直通用到现在。(2)球,本字是毛字旁加求,借用同音的玉名“球”来代替。其它如:借“说”代替“悦”,借“畔”代替“叛” (二)通假字出现的原因:1、同音别字,即不会写本字,就临时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 2、为了区别字形,或为了让人不能改动。如:以“壹、贰、三、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分别代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3、为了避讳。如:清代为了避孔子讳,用“邱”代替姓氏“丘”,明代人不喜欢元朝,就用“原来”、“原由”代替“元来”、“元由”。 ——现代汉字为了简化字形,也采取了假借的形式。如:借“斗”代替“鬥”;借“姜”代替“薑”;借“灵”代替“靈”;借“杰”代替“傑”。三、转注字(一)什么是转注字用一种为原来使用的文字(前缀)增加表义偏旁(即类符,也叫意符)而造出的字。 由于这种造字方法是把类符字的形、义和前缀字的形、音、义同时转移到一个新字中去,类符和前缀在表达词义方面互相灌注,所以叫转注。(二)转注字的特点转注字既有表义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1、具有同一类符的转注字,意义上都与类符字有不同程度的联系。2、具有同一前缀的字,不仅意义与前缀字相同或相近,读音也与前缀字相同或相近。(三)转注字的类型转注字按造字目的可分为三大类: 1、为明确表示本义而造的转注字这类转注字又可分为三小类:①原有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符号化以后,形体已不能表示本义,为加强这个字的表意功能,为它们添加表义的类符。如:蛇,是“它”的转注字。“它”是象形字,因表意功能下降,添加类符“虫”。其它如:渊、漆、掬②为区别本义与引申义,为本义造转注字。 如:(1)溢是“益”的转注字,“益”的本义是水满流出,引申义“增长、富裕”等,由于引伸义经常使用,为更好地表示本义,为“益”加类符“水”,作“溢”。(2)洲是“州”的转注字,州是象形字,本义是河流中的小块陆地,后出现引申义行政区域名,而这一引申义比较常用,为区别本义与引申义,为“州”添加类符“水”作“洲”。其它如:舫、樽③为区别本义与假借义,为本义造转注字。 如:(1)裘是“求”的转注字,“求”本义为皮衣,假借为动词“请求、要求”的“求”,为更明确地表示本义,为“求”添加类符“衣”作“裘”。(2)燃是“然”的转注字,“然”是象形字,本义是“烧”,后假借为“如此、是、但是”等义,而且比较常用,于是就为“然”添加类符“火”,作“燃”,表示“然”的本义。 其它如:“其”加类符“竹”作“箕”,“孰”加类符“火”作“熟”,“新”加类符“艹”作“薪”,“箕、熟、薪”等都是这类转注字。2、为区别假借义和本义,为假借义造的转注字 如:(1)竿是“干”的转注字,“干”的本义是“触犯”,假借表示竹竿,因为“干”字形体与竹竿毫无关系,为“干”添加类符“竹”,作“竿”专表竹竿这一假借义。 (2)幕、慕、漠是“莫”的转注字,“莫”是会意字本义是为“傍晚”,后被假借而有“思慕、帷幕、空旷、辽阔”等义,于是分别添加表义的类符“心、巾、水”作“慕、幕、漠”,来分别表示思慕、帷幕、空旷这些假借义。其它如:“皇”(本义是“大”),加类符“心”作“惶”,加类符“火”作“煌”;“早”加类符(艹)作“草”,还有“蜈、蚣、徜、徉、菜、槽、狮、谓”等。3、为区别引申义与本义、引申义与引申义,为引申义造的转注字这类字按引申义的两种类型再分为两小类:①为引申义的转义造的转注字, 如:(1)佑是“右”的转注字,“右”,是会意字,本义是手和口互相帮助,后引申出人对人的帮助等意义,为了明确表示引申义,为右添加类符“人”,作“佑”,而“右”后来专门表示“左右”的“右”。 (2)懈是“解”的转注字。“解”是会意字,本义是用刀分解牛角,后来引申出精神分散、松懈的转义,为明确表示引申义,为“解”添加类符“心”作“懈”。 (3)位是“立”的转注字。“立”是会意字,本义是“站立”,后来有了“位置”这个引申义,为明确表示引申义,为“立”添加类符“人”作“位”。其它如:取,加类符“女”作“娶”;府,加类符“肉(月)”作“腑”;贯,加类符“心”作“惯”;弟,加类符“木”作“梯”,加“水”作“涕”,加“刀”作“剃”,加“心”作“悌”。——“娶、腑、惯、梯、涕、剃、悌”等字都是这类转注字。 ②为引申出来的比喻义造的转注字。 如:(1)址,“止”的转注字。“止”的本义是足、脚,引申以后,凡在下面的像人脚一样的部分都可以称作“止”,为区别起见,添加类符“土”,作“址”,表示墙壁的基础之意。(2)鲸,“京”的转注字。“京”本义是人造的大土堆,有一种鱼,体形很大,像“京”,于是为“京”添加类符“鱼”作“鲸”,“鲸”就成为这种大鱼的名字。(3)驯,“川”的转注字。“川”是象形字,本义是“流水”。水可引导,顺从人意。马像流水一样顺从人的意志,于是添加类符“马”作“驯”,作为马顺从人意的专用字。——转注字类符表义,前缀既表义又表音,启发人们创造半边表义半边谐音的形声字,来记录层出不穷的新词和外来词。汉字造字法部首分类你知道么? 汉字造字法部首举例 (部首,是编排字典辞书的名称。《说文解字》把有共同形符的字归为一部,以该形符字作首字,用来统率这一部的字,这个形符字就叫“部首”。部首表示该部字的义类,部内字的意义都与部首有关。如“符”,与“竹”有关。) 一、人之类部首: 1.人部(俊、仁、依、伦、作)。2.儿部(rén)(兒、兄、先、元) 3.大部(夷、亦、奔、夫、天)4.立部(端、竦、竢) 5.士部(壮、?)6.女部(好、妇、姜、妨、佞) 7.子部(字、孩、孟)8.男部(舅、甥)二、四肢五官类部首: 1.页部(页xiè,头。颜、题、颠)2.耳部(圣、聪、闻) 3.目部(睡、相、眷)4.见部(观、览、觐) 5.口部(吻、含、问)6.舌部(舐)7.甘部(甜)8.旨部(嘗) 9.言部(诛、诗、信)10.欠部(歌、饮、歎) 11.心部(恩、性、恭、快、息)12.手部(拳、把、承) 13.又部(叔、受、取)14.攴部(收、更、放) 15.廾(gǒng)部(戒、兵、弄、丞)16.足部(蹄、跨、距) 17.止部(歷、歸、步)18.走部(赴、超、越) 19.辵部(道、巡、迈、造)20.彳部(徐、循、往) 21.肉部(腐、背、肺、肯、胡)22.尸部(居、展、尼)三、鬼神祭祀类部首: 1.鬼部(魂、魄、醜)2.示部(神、社、祖、祝、礼) 3.巫部(觋) 四、疾病类部首:疒(chuáng)部(疾、病、疮、痕、疚)五、衣食器用类部首: 1.衣部(衣、衷、袒、)2.巾部(布、帛、帏、常) 3.革部(鞋、勒、鞭)4.韦部(韬、韧、韈) 5.系部(绢、维、经、红)6.网部(罔、罗、羁) 7. 部(旗、施、旄) 8.弓部(彊、张、弹) 9.矢部(矫、短、知、)10.戈部(戒、战、贼、武) 11.矛部(矜)12.刀部(初、刊、剪、副、辨) 13.斤部(斧、所、斯、斫、新)14.皿部(盆、益、盛) 15.缶部(缶、缺、罄)16.瓦部(甄、瓮、甑) 17.火部(燃、烧、焚)18.米部(精、粗、粲) 19.酉部(酒、醴、醉) 六、邑居宫室类部首 1.囗部(国、围、固)2.邑部(邦、都、鄙、郭) 3.行部(街、術、衝)4.宀部(室、家、宫、客) 5.广部(府、废、庙)6.门部(闺、闭、间) 7.户部(扉、扇、房) 七、金玉财宝类部首: 1.金部(银、铜、错、锐)2.玉部(璋、理、玩、珍) 3.贝部(财、货、贤、? 、责) 八、天文地理类部首: 1.日部(时、景、暗)2.月部(朔、期、朗) 3.风部(飒、飘)4.雨部(雷、零、霜) 5.气部(氛、)6.土部(地、堂、坦) 7.山部(岳、崇、崔)8.厂部(厚、原、厲) 9.石部(碑、磨、破)10.阜部(陵、阿、阳、阴、除) 11.水部(江、河、清、流) 九、动物类部首:1.马部(驳、骄、骤) 2.牛部(牢、特、牵) 3.羊部(美、群、羸)4.犬部(狗、默、猛、犯) 5.鸟部(鸽、鴳、鸣) 6.隹部(雅、雁、雄) 7.虫部(蛇、蜀、强、雖) 十、植物类部首: 1.艸部(草、苦、落、蒋)2.木部(析、构、朴、权) 3.竹部(符、篇、简、算)4.禾部(秋、秉、秀、颖)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为心造万法由心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