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很难不会编程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一个毕业生7次失败的找工作经历 - 简书
一个毕业生7次失败的找工作经历
毕业,面临找工作。到底要以什么身份进入到社会的茫茫的生产中……纠结、迷茫着本来计划是先处理好学校毕业那些需要的论文啊外文翻译材料,然后找工作。到毕业前租房子,毕业就可以马上独立生活了。虽然生活总是那么平淡和按部就班,但是跟我们想象的还是不会一样的。现在我还在工作上迷茫着。不知不觉,已经历了7个工作了,有工作过的有4个了。这之前,经常会听到有家人和同学问:你打算做什么工作?就像以前大人总是会问小孩,“你长大想做什么?”很难在当前做出什么明智的回答。我并不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工作。那可能会说,我能力在哪里?我爱好是什么?爱好又不能当饭吃,何况暂时我的爱好也没有转化为职业能力。我平常喜欢网上看些科技相关的消息,看看又出了什么互联网产品,好不好用。所以我更偏向和网络相关领域的工作于是我第一次面试就是:UI设计师这实际上是一家做外包和培训的公司,他们招各种无基础的编程设计等职位,其实只是做培训的。前期补贴你生活费,后期你工作了还培训费。简历是下午在智联上投的,然后马上就给我打电话了,第二天去面试。比之前投的公司有效率多了,几天没回复。毕竟这也是他们赚钱的渠道,当然也更勤快。我也很勤快,想着下午还有几个小时呢,我下午就赶过去了。现场也有几个应届毕业生,有些人在编程或设计领域都会一些。我隐隐感觉形势不妙。他们有不少HR,拿着我们填的简历,把每一个人带到一个小房间。房间不大,只有一个桌子两把椅子,所以显得很宽敞。面试我的HR就直接开始问我的求职意向,我有些模糊觉得好像都可以试试。“UI设计吧”,他就问我对这方面了解多少。我坦然说毫无基础,但是我想我可以学好吧。为了突显我好像还会一些,我说曾经帮别人做过APP的材料。当然那只是网上自动化生成APP,所需要的背景图和图标。找来素材,东拼西凑就弄好了。当然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培训生,听到这自然很高兴。于是跟我说了一下培训时间、后期费用,让我慎重考虑,可以过来先听听课,还要我跟家人商量一下。(这人还是很良心的)我一看到有机会,也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回去的路上我就在想,我以后真的要做UI吗?仔细想想,这地方离学校太远,这补贴也完全不够我住和吃吧,我也没有什么美术基础。我又开始犹豫起来。知道他们是培训后,我还是有一些希望。反正不像是骗子公司吧。但是我更想马上可以自主独立起来,如果有找到别的工作,尽量还是不选这个。我心想。巧的是我某个简历在网上是待沟通状态了,于是我就婉拒了他们。不过他们居然坚持不懈给我打了一个多月的电话。这此经历,让我以后看招聘网站能一下子识别出其实在做培训的公司。第二份工作,也是我目前为止做过的最长时间的工作:内容运营。这是一个前网易副总裁离职创业的项目,可见其风光程度了。当然我只是网上随意投的,没来之前我也不造陈峰是谁。记得面试前,HR给我打电话让我7点到,我是有点震惊的。这公司工作这么勤奋,7点就开始上班了?我说可不可以晚点,毕竟学校离那地方太远,将近两个小时车程呢。她说11点前吧,但是我还是希望可以早一点。也许我能7点前赶到呢。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起来了,随便吃点什么就去了,我还真7点前到了,不过由于没找对地方,7点左右才找到公司。那是一个大的写字楼,我拿着简历战战兢兢走进电梯。总觉得我与这个地方的画风是不对的,一定有人觉得哪里来的小孩子这么早跑来玩。事实上7点是他们审核员才上班的时间,也许只是我听错了时间。看着空空办公间,两三排电脑桌。感觉不大也算小。只有一个审核员在,我愣愣地在那里站着,知道我是面试的,审核小哥让我先坐着……我就看着他在键盘上一直敲着。陌生的环境中,我有些不知所措。然后一个主管来后,把我带到楼上的会议室。没有什么自我介绍,他看着我的简历问了一些问题。我简历上当然也没什么内容,只是表达了我对这方面有些兴趣。我们谈了些和内容相关的见解,还有互动这类的。感觉还算良好吧,反而我忘记问他们的具体情况,这里具体要做什么。作为内容运营实习生,任务就是发帖。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数量。虽然工作地点非常远,我每天到的还是最早的那个。
工作期间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在做一个什么的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产品。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独特的价值在哪里?关于这些思考我也写了很多——
虽然我们有过一个很短的培训,但还是所知甚少。于是我从许多媒体的报道中找寻答案。
当然我也不是特别专业,产品分析的套路,没有列举各种功能产品结构竞品分析。就是谈谈出发点和痛点。
然而现在我都还不太能找到其中独一无二的地方。我们的工作就是水军性质,这到底能给APP带来些什么?是不是能实现用户需求?
做UGC,是不是应该多去制造创造内容的条件和氛围。如果做PGC,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优质内容和好做优质内容的展现方式?用水军,感觉是种急躁的方式。
我疑问的时候也在想,我是不是应该踏实做好基础的事情。胡思乱想什么,这是我该操心的事情吗?
虽然现在已经不在这家公司了,目前这个产品的方向还在探索中。至于为什么做了三个月结果我还是离开了……也是和他们的方向探索有关系吧。快速的试错也还是好的。对我而言,我的确也没能发挥什么重要作用。即使没有名额了,没转正也是自然而然的。我想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是经历工作本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工作,参与到一个组织中,经历这些流程。公司的小伙伴也都是要毕业的学生,相处也十分愉快。但是经历这第一次后,我目前都没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了。这个工作,也是促使我在新媒体方向找工作的原因之一吧。回顾我曾经在网络上的活动,收集整理信息、做小吧主、作图、办小活动、建群。似乎我可以在这方面做些什么但仔细一算,已经三年前的事情了。时间太快。我居然依靠着这些直觉在找工作,仍然把计划投向新媒体运营方向。但我实际上也纠结着要去做什么。我又获得了一个面试,这也是一个创业团队,做汽车避障APP的。他们需要一些对外公关啊,文案啊什么的……作为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应届生可能真的不大适合。他们的办公环境就差很多,在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比较旧的大楼里面。面试时, 他们玻璃隔间的会议室里还有个人在躺着睡觉,后来那个人出来,有两个负责人对我进行面试。有了一次工作经历后,我也稍显沉着了一点。但是让我介绍下自己时,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简历上不是都有么……他们着重谈了一下我的上一个工作,为了看看我的内容水平,要看以前那个APP上我写的。现在肯定刷不到了,一天更新好几百条。我们都是用不同马甲发的。更为关键一点,除了标题,我只是内容搬运工而已。于是只好给他们看看简书上的内容,他们还问我有多少粉丝……我就是自己写着玩的。我更不是什么社区里的名人,也少在贴吧活跃了。他们说通知我结果,最后也没有什么消息。下一个也是个互联网公司,但是比较传统了,是个下载站。这是我第二个工作过的公司。仍然是编辑,但是写软件介绍。按照规定上传软件,让百度收录。软件来源也是别人的下载站和一些应用商店找的。我很疑惑,还有人通过百度搜索下载站下载手机软件吗?不都是去应用商店么?而这个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感受了一下什么是SEO。知道网络中有那么一个获取流量为生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从搜索引擎获取流量。这种复制转化这样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这解决了一个什么特别的用户需求吗?我能学到什么?由于当时也面临答辩系列的事情,我还是辞了工作。没做三天吧。毕业后,继续找工作。这时我有些焦急了,感觉已经错过了些时机。仍然在新媒体领域寻找,异常艰难,毕竟没有工作经验。有了一个珠宝行新媒体运营的面试,这位面试官给我上了一课。虽然他们只是找应届生做些杂活,但是他还是给了我一些人生忠告。我为什么想做新媒体?虽然新媒体我不算那么一无所知,但是对于我真的想做什么?我并不了解的更多。想想面试官说的也很对,我应该好好想想做要做的事情和我自己的规划。但是我不能再犹豫下去了。我要马上找个工作。先试着做,然后慢慢找到自己的爱好,培养还发展自己的喜好。我是这样想的。我选择了网络销售,而且也马上获得面试机会。销售行业总是缺人的。这是一个金融销售岗位,我和那个主管面试聊了些关于金融销售的。我比较喜欢谈谈工作内容方式,这个事情本身的价值。很少会谈薪酬啊这类的,我更在意做些什么事情。销售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外界对于销售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多么锻炼人,多么累。我说我只是来试试,也没想很多。那么是卖什么东西呢?现货白银沥青铜这些东西。我去第一天就让我注册好几个QQ和微信。这让我这个平常上网有账号专一洁癖的人,感受到莫名的社交压力。以后我要通过这些账号扮成有钱人去忽悠有钱人投资。财务管理会计挂了好几次的我,看到这些金融什么的就头大。还要伪装成各种模样……尤其公司早会晚会,有人在台上各种口号,还加DJ换背景音乐,跳抓钱舞。我就有种莫名的压力。所以我还是走了。工作两天,虽然团队非常好。都说事不过三,我已经算做了三份了吧?不能老是换来换去吧。我决定下定决心,找一个想做的,合适长远发展。踏踏实实做下去。然而,谁也不知道前方等着我的是什么。没有什么思考,我仍然目光投向新媒体运营。这一次去了一个职业培训机构。面试那天,我早上有些拖延……总觉得还来得及。但是早上公交实在可怕,那条线路的公交爆满,怎么都挤不上去。费劲心力终于挤上公交,其实过两站人就空了。以后如果要上班还是要早点起来。我到了目的地,但是没找到位置。在一个大院子里,我晃来晃去。我有些怕我找到地方,不知为何我有点犹豫。但是一想,再不找到工作我还怎么生活?我就又仔细看了一遍。在一个低矮的楼房外,挂着他们的牌子。我说要面试,前台让我填张表,然后就开始了。我应聘部门的主管并不在,一个职员面试问了我一些问题。关于微信运营的,甚至也说了一些直播。嗯,我都没经验。但是我几乎要单独负责这些事,他们最多只是说说意见。后来他们的经理,也叫校长吧来跟我谈谈。这个校长上来就问了一个我很熟悉的问题。“你要在这做多长时间?这段时间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不就是前段时间,罗辑思维请来的那个谁讲的东西么?前员工联盟。这一套问题,对于有自我管理想法的人是多余,对于没有的人作用也不大。但是因为这个问题,我对这个校长印象加分不少。我希望受一些理性思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能更独立开放的思考,社会一定是更好。但是后面问到一些定位问题,他们和那么多培训机构有什么不一样?因为要做新媒体营销,我希望是有企业情怀文章可做的。有企业理念。另外还有想知道他们要怎么做新媒体?但是他没能讲个所以然来,都是将自己的资源优势、客户价值、企业品牌宣传这样的套话。他还跟我透露,他的目标是和湖南卫视那个节目“天天向上”齐名。这又瞬间暴露了他传统的思维。我其实就想听点情怀的东西……他又继续听来的那套,说他这里就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们可以自由发展怎么样怎么样。然后也几次强调我没经验,似乎要搬回一局。说我应该找自己的定位而不是他们的定位,他说他就是给我们服务的。后面我就没再多说什么,全是点头了。然后就被通知星期一去上班。
我感觉这是一个传统但是想利用好新工具的企业,觉得还是可以的。甚至我也默默规划怎么做好这个新媒体。一个人负责这样的事情,压力还挺大呢。另外他们做二手车培训的,我对这方面真的一点不懂也不感兴趣。
我的理解中,新媒体就是把企业人格化参与到社交之中去。塑造企业的人格形象,与用户在一起。
然而现实总是另一番景色。第一天去,发现怎么还有一个做新媒体运营的?上次听说要单独负责。这看来是要二选一?前两三天我们被主管安排看看他们官网,了解一下他们的课程。做互动吧、易企秀和写个招生简章。官网看上去好像信息很多,实际上是废话套话冗杂信息太多,结构也重复。一些能简单明了表达的信息,一定要写一堆一堆的。整个人都是晕的,然后有百度那个客服插件在上面,怎么都关不掉。所谓互动吧,就是一个活动平台。在上面发个招生活动。根据他们以前发的东西,拼凑一下就发完了。那些政策背景、师资优势、就业前景什么的就像官方文件一样,一套一套的。我想改改,但是不了解,也没动笔。至于易企秀做H5,H5热了很久。我感觉做过又好像不记得做过什么了。曾经我还给WPS提意见说,这东西比PPT要方便酷炫多了,求跟进。因为以前群里做些年度回忆视频,我经常用PPT编辑。所以大同小异,根据一些模板也很容易做出一个东西来。至于招生简章,还不是照葫芦画瓢。学校介绍、什么课程什么费用招生对象。但是他们的开班时间课程费用多少人,这类具体消息我总是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有个准信。太乱。我们做完这些后,主管把我叫过去说,我比另外一个更适合些,所以我来做微信。她有别的事情,后来知道是SEO。主管似乎还想了解一下我的看法,毕竟我不是她面试的。我对薪资什么的也没什么可说的,至于他们各方面有什么意见,刚来两天我也不好说什么。了解清楚先吧,我说主要是不了解行业。她叫我多去看官网多问她……
我有点疑惑,他们全国都有分校的这么大一个公司,为何就这么十几个人。网络部,一个小房间加上我们就6个人,负责竞价、设计、新媒体、SEO。
他们要注册另外一个QQ工作时用。为什么不是用平时的呢?平时就不联系了?QQ要设置成统一的学校logo头像,可能他们的账号都会充当客服作用吧。
这样我就开始做微信运营了。之前我有观察他们微信号,底栏设置感觉也是很乱。里面内容也是官网的照搬。但是订阅号和服务号,内容感觉是两个人运营的,水平不一。微博也是差不多水准,主要还是不够贴近目标人群。我打算整体了解学校情况后,根据我的设想全都重新设置一遍。但完全没我想的那样简单,所有的话语方式和设置,都有他们之前定式。我感到一种环境综合的压力,我还能做些什么?只能在这些基础上再看吧。第一天主管让我改他们以前汽车学院的文章,我自己设计重新改了一篇。就是不太一样的排版加些复制粘贴的内容。很久没用微信编辑器变得如此闹心,格式总是对不齐,字体因为各种复制过来的也奇奇怪怪。我居然开始怀念起以前在盖范的bug超多的编辑器了,至少不用整这些花哨的框框。加上一些宣传文字介绍、课程安排和价格等乱七八糟的问题。我改这东西就花了两天。不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管一口气说一堆问题,往往我也只记得其中几个。有时也不知指的是哪一个?因为同一个问题,也许是某一篇素材也许是另一篇里的。嗯,我不断地出错。有时觉得改完了,其实没改完。主管说我太不细心,我的确也没有从一个较为总体的视角看这些。往往是她说了一个我再看一个。这不像是我的风格,但事实我在做这事面前手忙脚乱,也迷糊了。记得某篇文章发出去后,因为有错误而不能再改了。她忙说,以后再不群发了。我心想,微信文章不群发,那还怎么运营微信。后来她让我删掉这篇文章,因为接连处理了底栏链接的素材文章几天了。我直接的想法也是把素材删掉,显然已发的历史记录里还是有的。我就说我们处理的是素材,发出去的文章是另一回事了吧?然后主管进入后台删了文章,还发图我看。点不出来了吧?我一愣,马上发现后台的“已发送”按键里面有删除。但这时主管发话了,连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不知道……你还有很长路要走啊,你有太多要学习。然后叹气场面十分尴尬,但我刚才的确也没想到,说的也没什么错。我有些怕越界,感觉微信还没完全授权我弄。所以我也没写什么文章,微博上我做过一个学习名言的小栏目。但是没有什么回应,我又停了一阵子。主管说你不要每天等我来给我你说要做什么,你要自己去找事情做。该怎么怎么运营……叹气微信不大敢动手了,微博下手好了。于是我开始正式做微博,先发些内容。然后我搜些关键词,去可能对我们感兴趣的微博用户底下和他们聊天。我希望不是太强硬的广告方式。主管说你发了这些微博,都没人跟你互动,叹气。嗯,这之前我就注意道这账号没什么互动。慢慢来啊,才刚开始。主管让我去找一些汽车网站论坛的版主,让他们帮忙转发,看什么费用。然后又说不是最近我们有活动吗?你应该发个帖子置顶,微信的自动回复里也应该加上。说完也是止不住的叹气。不过我发现微博没买会员好像不能置顶,不管先把活动图文发出来吧。工作几天中我也一直在想,我到底要做什么?看了一些新媒体运营的文章,大部分是写技巧,一个月上万粉什么的。也有一些有观点说企业不要妄想找个应届毕业生去做这些东西,就能把微信运营做好。某种程度我也感觉他们也不懂,和不是那么重视。觉得招个差不多的人,培训一下就可以做起来。因为主管以前做医疗行业SEO起家的,各种引流营销的套路她也是熟。可能她觉得这和百度也是差不多的入口。我想我经常出错,然后特别淡定得回复修改错误,又继续出错。她一定很不满意。后来也的确是找我去谈话了。开场问我做了几天,感觉自己做的怎么样?对工作对对这里到她有什么感觉评价。我如实说做的不怎么样,不过其它让我当时说个所以然来,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万一我思路不对,说错了什么。她又要上纲上线了,我应该找自己的问题。看我口中说不出什么,她继续说我不是她招来的,只是知道我来上班了,所以也不了解我。(这话很明显是对我不满意,意思是反正我也不是她请来的)。然后她又说这几天的工作校长对我不是很满意(这也明显是说辞,校长一是不懂,也不是他的业务范围。我们也没其它的接触,没可能指责我工作内容问题)。她又话说你的确有自己的才能,你们都很有才能,这是一个平台是给你们发挥的。(我几乎都能脑补出她和校长的对话了,她说我不行,然后校长说看我还他是有些才能的,他说他们都有才能……)接着她又说你面试一个新媒体公司前要去弄清他们账号的数据有多少这类的,(估计是说校长的面试不专业,他的理解不对)。总之,最后绕弯勉强说出“那好你明天不用来了”,虽然我隐约知道她要讲什么,但还是有种霍然开朗的感觉。哦,这事。你还有什么其它要说的吗?我说没有了。看到我没什么问题,她似乎语气都轻快了许多。说了一些建议,什么他在SEO界很多认识的人,在新媒体界也有。我的文案做的还是不错的,这只是我第一个平台,不会是最后一个平台。以后可以联系私下这类。于是我第四份工作目前就这样结束,一个多星期吧。工作期间我也感觉到各方面的不合适,但是因为已经没有什么现金了,下个月可能就过不下去了。我想做一阵子再说,也用这段时机自己仔细想一想。突入起来的被辞退,也让推动我好好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这个工作我的收获就是关于新媒体运营微信运营第一次接触,虽然没做太多。但也了解一些公司做新媒体的情况,行业里面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这些工作经历后,我对工作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工作就是一种生活,就是以后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是受某种互联网思维的毒害,我会去思考一个公司做的事情是不是足够简洁和高效了,是不是方便简单地帮助用户解决了问题。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又那么多复杂的公司和产品存在,还有人愿意为其买单。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关注那些毫无营养的搬运帐号。SEM们通过到处发布关于自己的相关的信息,重复和不停地制造没什么不一样的内容。通过搜索引起获取更大关注。做内容营销的也是通过组合各种内容,获取更大关注。是不是什么原创内容没什么关系用户其实关注的是一种“连接”,而东西是谁的并不重要,除非那是他想连接的对象。而做原创内容也是一种连接,只是比较费力。所以大家都通过现有的方式组合网上的资源会更加方便。什么时候我们能不花费那么多精力在连接,找到我们的目标对象上呢?安心创造价值,让本该需要的东西,到达需要的人。所以今日头条也许是以后的新的连接引擎。然而依靠机器的发展,能做到什么程度?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吧。回看我找工作的经历,我行动上的目标只是简单的找工作而当我进入工作时就又在想这是我要的生活吗?所以我是不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么的我就在网上查查大家迷茫时怎么办的。看到许多人毕业后几年,甚至工作几年,仍然对前途很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并没有什么解答经历这些工作,才知道: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去获取想要的信息。而这信息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去试才能获得如果我还不知道,我必须继续尝试我想我在找工作中,可能想的太过复杂。目前我应该专注工作技能,多做些基础的事情。也许若干年后我不再幼稚知道所有工作的不得已他们存在的合理性我希望我还能说即使如此,他们就不是我想要的。
要相信实现梦想的力量啊!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不爱学习? - 知乎5721被浏览382292分享邀请回答2.0K1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36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7 个回答被折叠()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真的人才过剩了吗,应该怎么办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不要好高婺远,要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能够吃苦的话,工作是好找的。
其他答案(共28个回答)
我是刚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在外呆了差不多快一年了,也和上面大家说得一样,一直从基层做起,累死累活和没有拿到什么钱。一开始说试用期有1200,后来也就800块作了三个月,到现在也就1200,来到手理也就1100,我什么都做过,就连公司的大草皮都是我剪的,更不用说倒垃圾了,现在也是混得满头雾水,你们说说怎么回事?
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要是你当老板,你会怎样对待大学生呢?你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想自己所给入的吗?如果大家都站在一起,为大家,为对方多想想,你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是不是?
现在关键的是自私啊,人心太自私了,请问发问者,你自己是不是那样?你做老板的时候会怎么对待你的员工,你会给新来的大学生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一个什么样的待遇,你去想想就知道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
不是人才难求,是用人之道太苛求。
当你想要的比你付出的少得时候,就没有几个人想去做了,可是一旦你不去做,就一点回报都没有了,更没有希望。现在很多的老板都是这样的,想得到很多,但是又担心没有好的回报,所以就会有所保留,至于保留多少就个人而论了!
要想做出一点事业,如果你有钱,还是自己创业好,我个人认为,踏实,自在!
人太多了,现在的大学生早就不如以前那么热门了。而且,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眼高手低,比方说你是理工科的,那么工作实习期间就要在基层实践,很多学生踌躇满志的想在新岗位上大展手脚,但是却要先从基层实践开始,他就会觉得领导对自己不够重视。于是不停地跳槽。甚至在毕业之前还没有定下工作单位的时候犹豫不决,一直想找个高薪的至少能对得起自己这张文凭的。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并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学生,现在有很多单位招聘都写上要求工作经验,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培训成本。但是刚毕业的学生哪里有工作经验呢?还有的工作单位其实工作性质很简单,但是想要名牌大学生来撑门面而且只要求名校的,一些普通院校的就被拒之门外。还有小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不过正规的大企业是会投入很多资金来培训技术性人才的。
最后和你所学的专业有关,有的专业现在的确冷门。而且学校为了增加收入而扩招,导致一部分学生并不了解专业的情况下就填报,而这门专业在校内的师资和硬件方面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所以,找工作最主要要先给自己定位,不能盲目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么。最后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Best Wishes
原因有很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社会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我们大学生就业来说确实是一大麻烦。但是我们要找找主观原因,社会上总是出现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
一、改变观念,理性的自我评价
将就业门路扩大。大学生在择业时,仍然把留在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首要选择,也有不少大学生有外企情结,但很少有人选择西部和乡镇,认...
应届生找工作的程序不外乎下面几种方式:
1、通过网络、媒体、招聘会、朋友介绍找到适合自己的招聘单位。
2、投简历--面试----录取-----试用期---转正。...
总体说来,的确是越来越难了
女的的确也要比男生难
至少在我们学校是这样的
主要还不是个人的原因,虽然中国的教育确实不成功,但也不是教出来的全是废物。我觉得主要是受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道路的影响,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发展是出口为尊、创...
答: 准备怀孕辞职后做什么工作呢?准备怀孕,老公就不让我出去工作了,那我在家可以做些什么工作呢?
因为孩子一落地首先见到的是爸爸妈妈,首先学会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或妈妈),而且自小孩开始上学直到他踏上社会 其实在家中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因为孩子一落地首先见到的是爸爸妈妈,首先学会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或妈妈),而且自小孩开始上学直到他踏上社会 其实在家中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工作很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