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产生的污泥净化大约是多少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工艺设备(下)
日 17:11:41  来源:刘栋兴 (个体经营)
字体大小:
(接上篇)  4.多级硬填料滤池  硬填料滤池采用来源广、价格低、比表面积大且吸附过滤效果好的断碳化砖、焦炭、卵石、碎石、黄沙等作为填料。在四格硬填料过滤池中,都需架设多孔搁板。多孔搁板为钢筋砼预制板,厚度3^'5cm ,直径略小于过滤池内径,以便在运行2-5年后可移开多孔搁板清掏污泥。多孔板上的孔径大小与开孔率根据填装填料的粒径确定,但不宜过小过密。架空搁板安放在滤池的下半部,与池底距离等于池子深度的1/4。设置多孔架空隔板有利于污水由下而上均匀畅流,运行无死角,而且不易堵塞。  硬填料滤池共有四级:第一级是以断碳化砖为滤料的硬填料滤池;第二级是以焦炭为滤料的硬填料滤池;第三级为卵石子硬填料滤池,卵石填料的底层可先铺一层粒径稍大于多孔板孔径的碎石;第四级为黄沙硬填料滤池,黄沙填料的底层可先铺一层粒径稍大于多孔板孔径的碎石。滤池顶部设有观察井和活动盖。  5.氧化沟  污水从硬填料滤池流出后进入氧化沟,在流动中直接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氧化降解去除氨态氮(NH3-N)和磷(P)元素,最后达标排放或作为中水回收利用。
【ZHAOQISHEBEI】
能源|沼气设备|
【NENGYUAN|ZHAOQISHEBEI|】黄页列表
能源|沼气设备|
【NENGYUAN|ZHAOQISHEBEI|】供应列表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
> 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发货地址:广东广州
信息编号:
产品价格:面议
商家相关产品:
商家产品分类
“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详细信息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价格说明:
查看人数:
本页链接:
/s168-.html
农村农民居住集中程度不及城市,生活污水产生强度低于城市,村乡财力单薄、农民收入低下,应当鼓励采用经济、简易、有效、尽可能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1、有动力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目前,有动力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按工艺可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SBR、A/O及A2/O等。常用的A/O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缺氧池中微生物将污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逸出,同时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具有脱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机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处理,并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经消毒后排出。A/O工艺在脱硝的同时降解有机物,使需氧量大大减少,是节能型的生物处理技术。为了维持较高的硝化率,反应停留时间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长,污泥沉降性能好,污泥增长率低,剩余污泥量少,沉降性能好。2、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小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应用常温厌氧发酵技术,按照“多级自流,逐级降解'的原理,建立Ⅰ级厌氧发酵——Ⅱ级兼性消化过滤的新装置。它由厌氧发酵、兼性消化过滤、污水回流和填料等工艺组成。生活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进入兼性消化过滤池,部分未分解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沉淀下来的部分有机质和活性污泥回流到厌氧发酵池内提高厌氧发酵的效果,将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小型分散化污水治理装置,具有投资少,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效果好,运行无需能源支持等特点。目前该技术在涟水、东海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成效较为显著。雅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800m3/d) 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设备污泥处理:1、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2、日处理能力在十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佛山生活污水,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3、日处理能力在十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厂区生活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4、采用延时曝气的氧化沟法、SBR法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采用物化一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5、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化合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的污泥,应按有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广州富生源环保佛山顺德杏坛镇市政污水处理工程(36000m3/d):
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由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新的信息,联系人:胡大苇。
欢迎来到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历史悠久,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发达的广州市。 具体地址是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908号高科大厦B座号,联系人是胡大苇。
联系电话是020-,联系手机是,主要经营污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除尘消噪设备,消毒设备,固废处理设备。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我要给“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留言
“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联系方式
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020-
传真:02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908号高科大厦B座号
邮编:510000
“佛山生活污水、富生源、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相关产品,你也可查看该供应商更多
粤ICP备号 - Copyright (C) 2004 -
All Rights Reserved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 三亿文库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引言从上世纪∞年代开始,作为中小城镇住宅和公厕的配套设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在借鉴农村沼气池和传统化粪池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在四川发展起来,这种简易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其投资分散、不耗能源、运行费用低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主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到2004年末,我国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已经达到137013处(屠运璋等,2005)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我国乡镇建设发展很快,面对村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趋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这种技术与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相比,能源环保效益更加突出,更有利于污水的就地循环利用,更适应目前我国南方乡镇的经济和技术环境,因此更具有竞争力。然而,应用中一些技术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处理负荷低,出水不稳定、运行效果易受季节气候影响,出水水质尚难达标,N、P去除效果差等。此外,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发展几十年来的技术模式变化不大,即采用二级厌氧消化加多级兼氧过滤的主要处理模式。在兼氧滤池中采用填料仍然是常规的塑料软性填料和半软性填料;硬填料还是碎石或炭渣,部分地区还在用聚氨酯泡沫板。软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结团起球而造成处理效率降低;而泡沫板用久后也会出现破裂而造成短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有关其技术优化分析的研究论文很少,也少有关于强化后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基于这类装置的自身技术特点,如常温厌氧消化、地埋式、无动力、免维护等要求,也限制了在装置中应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各地在开发后处理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四川一些地方采用无动力自然沟渠作为后处理手段,浙江也有采用微曝气方法来改善厌氧出水水质的工程实例,但缺乏分析检测数据。如果不及时解决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技术瓶颈,提升其处理能力,这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必然受到限制,后继乏力,因此有关这项技术的优化研究和强化后处理技术研究就非常迫切。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分散处理系统研究1991年由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等四家单位联合编制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试用图集。该图集第一次规范了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工艺流程、结构设计、装置使用材料和基本运行管理要求,为以后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之后各地也陆续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一些地方标准图集,比如浙江省和江苏省就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编制发布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图集”(有关几种代表性的工程设计主要参数分析见表2-1).由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主要是针对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需要,各地对于出水排放要求都作了一定调整。排放要求一般都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1992年四川省颁布了‘城镇净化沼池生活污水排放卫生标准(DB51/136-92)}.按照该地方标准的二级标准,COD≤250mg?L.1,BOD≤150mg?L-l,氨态氮≤70mg?L.1就算合格.国内的有关研究论文在肯定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田洪春等,2002;谢燕华等,2∞5)的同时,也分析了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漆贯学等(漆贯学等。2001)经过专题调研后认为,现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主要问题包括工艺设计不合理,运行稳定性难以保证,处理效果不及二级污水厂等。曾华粱等(1998)报道了关于“净化沼气池填料种类与效果的观察”研究.研究表明,软填料使用一定时间后。易节团起球从而使得处理效率大为降低。毛华海(2003)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来改进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处理效果.刘海亚(2006)进行了。温州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造价分析”.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德国BORDA组织与中国和印度合作开展了。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DEw^IS)方面的研究(邓良伟,1997),近年来在印度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推广应用己取得一定成效。BORDA对印度一家有250个床位的医院污水处理进行了应用示范,采用了。沉淀池+厌氧滤池+水平沙滤池+氧化塘”的工艺模式,日处理污水为150m3。污水经处理后,COD、BOD5、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6%、83%、80%、63%。另一个案例是,使用“全混合厌氧消化池+折流式反应器”工艺对公厕污水进行处理,出水用来浇灌花草,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分散处理技术在世界范围都有较快的发展。荷兰GLettinga(2004)教授非常肯定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处理技术,认为这种分散处理的利益和潜能是巨大的,尽管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优化。Goncalve¥etal(1999)也认为厌氧污水处理技术与适当的后处理技术相结合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将会是持续的、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同样如此,在一些亚热带地区取得了非常满意效果(E1.GoharyandNaser,1999)。目前。日本已经安装有数百万个小型净化装置(厌氧滤池是主要处理单元),服务人口数千万.为了使净化槽制造标准化,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净化槽法》等,对净化槽的设置、构造、计算、维护管理等从法律角度作为非常细致的规定(闵毅梅,2003)。美国环保局于2002年出版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应用手册,目前,美国有1/4的人口和1/3的新建社区在使用污水分散处理设施(Rubinetal,2000).厌氧滤池在巴西处理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已有多年时间,但近年来通过引进荷兰技术,建设了一批UASB工程。Vieira(1994)运用UASB处理保罗的一个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运行效果较好。在越南,净化沼气池正在成为主要的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方式之一,河内有1000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正在运行。N.V.Anh(2002)报道了折流式沼气池和厌氧滤池相结合的模式是越南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模式。1.2.2后处理技术根据对现有部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分析测试结果(胡启春,2002;谢燕华,2005),各地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出水COD值一般很难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即超过2中国农业科学院硕rI一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00mg?L-1.使用过几年的净化沼气池出水COD值常常在150mg?L.1以上.目前各地对于生活污水捧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不能满足当地排放达标要求,就很难进行推广应用.反之,如果通过强化后处理手段,解决污染物进一步处理,尤其是氮磷去除问题,则这项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市场。目前生活污水厌氧后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SBR、氧化沟、土地处理、稳定塘及人工湿地等方式;提高其卫生效果的后处理手段还有臭氧和氯气处理等(孙海如,2006).各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后处理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优化组合,以满足不同排放要求。同时。还要顾及到与厌氧消化段处理的一致性,保留和继续发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优点,如地埋建筑,不破坏景观环境等。总之,随着后处理技术研究的深入,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将更加成熟,更加多样化,结合高效、低能、操作简单的工厂化装置的开发,将推动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在厌氧消化段不能有效去除氮磷,因此后处理中对氮磷的去除就成为重点。能够作为后处理手段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较多,这里主要指采用生物滤池、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进一步去除厌氧出水中的N,P元素。与UASB反应器相组合的好氧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这种组合具有许多优点(/denSobrinhoandJordaoy,2001:CALChernichrao,2006).Goncalvesetal(20∞)在应用UAsB和沉没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发现,尽管进水水质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但是此系统仍然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出水COD和T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0mg?L.1和30mg.L4.厌氧消化(UASB)―好氧(BF)后处理组合工艺具有节省能量、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国外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Sperling.M.Vetal,2001:MachdarIctal,1997;CastilloA,1997),也有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使用此组合工艺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的研究上(SorensenJ,1978:JorgensenKS。1993:FrancisA,etal,1989)。李晓惠(2006)研究了厌氧消化(UASB)一好氧(BF)后处理组合工艺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的可行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2、lO、8、5h,COD平均去除均大于92%,TN容积负荷分别为62.5、75.3、82.8、159.3mg-L"1d-l时,TN去除率分别为82.79%、79.97%、76.25%、67.83%。水解―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由于其高效经济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苏扬,1997:叶芬霞。1995;何澄,1996;国家环保总局,2000)。王聪亮等(2001)进行了厌氧水解一好氧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采用新型Yakult填料和中心导流式曝气方式。装置由集水池、水解池、曝气池和沉淀池组成,总容积为435L.试验结果表明:水力滞留时间16h左右,BOD去除率大于90%,氨氮去除率达87%。好氧污水处理方法由于耗能大、占地大等缺点,致使许多城市难以筹资兴建污水处理厂,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岳敏等(2001)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肖利平(2005)研究了自制好氧反应器作为后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经上流式分段污泥床(USSB)后出水,厌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lh.好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h,好氧段COD去除率为96.8%。TP去除率达51.4%。两级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浓度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l"P也达N--级排放标准,而HangingYuandJoo―HwaTay(1997)认为此工艺要保持好氧反应器内污泥SVI小于100时,沉淀性能会变得很好,出水水质明显改善。冉全等(2007)研究了厌氧消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产应用性试验效果,装置出水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王志强等(2004)研究了二级厌氧+生物接触3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氧化+三级滤池组合处理风景区生活污水的工程运行效果。研究表明在滤池阶段经过装有砾石、炉渣和颗粒活性碳的深度处理后,排出水质可以完全达标,其中活性碳的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8%,其处理色度和臭味效果很好.王凯军认为(王凯军,1998;Wang勋ijun,1994),由于厌氧消化后出水水质与原污水截然不同,可生物处理性能差,对于COD的进一步去除,在后处理工艺中可考虑采用生物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其进行的微氧升流反应器实验研究中发现,好氧污泥吸附作用能迅速去除厌氧出水中的胶体和悬浮性∞D。Buuren(1991)和Lomans(1991)对UASB出水采用微需氧工艺进行研究,其结果从降低能耗和改善出水水质角度讲是令人鼓舞的。微滤膜过滤技术和生活污水后处理相结合,开辟了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新方法和污水利用新途径.对一次微滤管式膜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试验,各种试验数据证明了微滤膜过滤技术应用于生活污水后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并且,生物微滤膜与超微滤膜处理效果相当(薛根芳和莫传旭,2004).CalladoandForesti(2001)指出,由SBR作为后处理技术的厌氧好氧处理生活污水中,COD、N、P基本上可以得到完全的去除.也有的研究发现,SBR作为生活污水厌氧后处理的方式,即使在水力滞留时间非常低(5h或2.4h),BOD的去除效率还是很高,出水BOD和TSS的浓度均小于20nag?L-l(VanHaandelandGuimraes,2000)。另外,有人对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作为生et活污水后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Goncalvesnal,1998;Collivignarelli.Cetai,1990)。Collivigarelli.Cal还采用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国外研究生物转盘作为生活污水后处理技术较多,对温度、有机负荷等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Temminkctal,2001)。Pynaertetal(2002)在研究生物转盘作为生活污水的后处理技术时指出,如果在生物转盘反应器内接种产甲烷菌污污泥,有利于氮的去除。Ahmed(2002)进行了生活污水经UASB处理后出水后处理实验,采用一级和二级生物转盘做对比分析,在相同有机负荷14.59COD?m2d1和滞留时间2.5h时,两种系统在COD和大肠杆菌去除上基本相同,然而一级生物转盘处理后出水氨氮去除率达50%,71%发生了硝化作用,而在二级处理中只有23%发生了硝化作用。且24℃比17℃污染物去除效果更好。Tawfiketal(2002)试验了用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水力滞留时间为10h,有机负荷率为5.39COD?m-2d-1,出水COD、氨氦和E.colL的浓度分别为43mg-L"1、3.3mg?L-1和21x103个100mL"1。EI-Goharyetal(2000)人曾研究了采用生物转盘、藻塘和水萍塘来改善UASB处理的生活污水后出水,实验结果表明,COD和TS去除率达90%,氨氮,总氮及总磷含量大大减少。生活污水经UASB处理后,流入生物转盘反应器,在水力滞留时间2.5h和5h,有机负荷为27gCOD?m-2d-1和13gCOD?mZd-1时的运行效果,取得了比2002年更好的效果。(ATaw丘k.etal,2002.A.Tawfik.etal,2003)(见表1.1).E1.mitwalli(2000)采用UASB/SBR处理生活污水时,还进行了低温条件下的研究。etal4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襄1.1生物转盘在有机负荷率为27andl3窖cOD?m-2,r’厦水力滞留时问为2.5and5h下处理UASB出水的特性Tablel-1EffluentcharacteristicsoftheRBCsystemtreatingUASBeffluentandoperatedatOLRof。27andl3样品譬鞲、广景气b百_詈《b勰j,gCOD?m‘d‘1andHRTof2.5and5h进木一一埘:et6I,4,●I丑4iJ,g:K7鄙篁j一一,o姐;i5x104生物转盘出木工,27l舯暂2,越14-62薯36越2Ll盘L7皇,I矗tt,x105落木一一291驾’甜坦,9坦l149-,船匀2P一舶暂1●×l扩生物转蕴出术513.6越l16兰4IO嚣如丑,34丑7t,宣S2为3,盔,‘,xto’(2)稳定塘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中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降解,悬浮固体主要靠沉淀去除;氮去除是一个综主要是污泥沉积和池底吸附,如果向其中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可以有效地将磷控制到0.1mg?L.1以下。稳定塘处理系统作为后处理技术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它充分利用了自然生态条件,将塘系统与厌氧消化技术相结合起来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很好,但受到地域的限制,需要的面积美国有7000多个稳定塘用于直接处理生活污水,在法国有超过25∞年稳定塘系统在运行(Racault.Yetal,1995)。稳定塘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N、P及病原微生物(Polprasert.Cetal,1983:Cavalcantietal,2001;CavalcantiandvallHaandelA,2002)。印度的kahpart和Mil"zrpuf工程中都采用了氧化塘作为后处理技术,经厌氧、氧化塘两级处理后,TSS和BOD的去除分别为90%和87%。在巴西和哥伦比亚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后处理技术多数采用兼性氧化塘,两级处理后BOD的去除率达到85%。DelemonsChemicharo,CA等在日本第八届厌氧消化讨论会上介绍了一套用于处理7000人的生活污水的UASB加氧化塘系统的启动和运行情况,UASB装置容积是477m3,厌氧部分COD去除率为68%,氧化塘系统COD去除率达80%,营养物质N和P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少。据VanHaandel和Lettinga(2003)报告,在巴西东北部的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通过停留时间为7.2h的UASB和3个熟化塘(每个熟化塘停留时间为2.5d)后,出水卫生微生物指标可以达到排放要求。Dixo等(2002)人对带有UASB前处理的稳定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获取了一系列相关参数。该试验系统包括水力停留时间为O.29d的整套UASB装置及其后的一个兼性塘和3个熟化塘。单塘水力停留时间为5d,总共20d,系统出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非限制性灌溉用水标准。VonSperlingM等长期研究发现(YonSperling.etal,2002:VonSperlingMandM,ascarenhasandLCAM,2004;VonSperlingM.etal,2004;VonSperlingMandChemicharoCAL,2005),一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一个UASB反应器及4个0.4米深的稳定塘组成,每个塘水力滞留时间为1.4~2.5天,BOD和大肠杆菌的去除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水BOD浓度为44mg?L-1,大肠杆菌数为3.8x102MPN100ML"1,寄生虫卵几乎为零。(3)土地处理技术中国在“八五”攻关课题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研究上,对快速渗滤系统、5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氨的挥发、藻类吸收,硝化,反硝化、污泥沉积及池底的吸附。而磷的去除较大,适合在效区使用.
联系客服:cand57</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_甜梦文库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 姓名:夏邦寿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胡启春
摘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以其投资分散、不耗能源、运行费用低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主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应用中一些技术问题 仍然比较突出,出水水质尚难达标。通过加强这项技术的优化研究和增加后处理设施,将有利于 提升其处理能力和推广应用。本学位论文进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从全国收集到的几十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案 例中选择五个代表性的设计图进行技术分析;(2)实验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模拟自然沟渠两种后处理方法对厌氧出水进一步处理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所选取的五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图基本反映了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现有技术的共性特点,但是各自在设计参数上存在差异。现有部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中随意性较大,一些重要工艺参数选择不严谨,这些都是影响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原因.(2)实验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生活污水厌氧出水的后处理技术,在改善出水水质上 有较好的效果。在水力滞留时间大于12h条件下,出水COD浓度、氨氮浓度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捧 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TP浓度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 准,但是出水中TN达标有问题。实验还观察到,间歇曝气对于TN和TP的去除比连续曝气效果要好.(3)模拟自然沟渠实验研究了水力滞留时间和温度两种技术参数对这种装置处理厌氧出水效 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滞留时间为24h时,装置出水COD浓度为90 mg?L.1,氨氮浓度为23.5mg?L.1,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温度较高时,装置对于COD、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该装置对'IN和TP的去除效果不明显。(4)对比两种实验装置对生活污水厌氧出水的综合处理效果。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较好,该项 技术比较适合作为处理规模较大的后处理技术:而模拟自然沟渠比较适合于与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衔接,成为补充手段.关键词: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后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池,模拟自然沟渠 AbstractDomestic sewage purification biogas digesters have investment,no consumption of power,lowalot of advantalges,such∞decentralizedacostof running and saving lands etc.,gradually becomingprimary technology of sewage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systems in the South of China.However,thistechnology has still Some propitioustoproblems,thecapacityoreffluentcan’tmeet the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Itshond-beupgrade theof treating wastewater and to promote the addingapplicationby reinforcingstudies on optimizing this technology 11"paperpost-treatment equipments.analysisOncomprisedtwo aspects ofstudies:?(1)techlonogythe five representativedesigns selected fgom tens of sewage pudficatinn biogas digesters,which incollected from some provincesprocessChina;(2)two experiments,withthe laboratory installations of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andSimulativeNatural Ditch,had been done to find out how theirefficiency was,勰PUst-treatmentfor treating sewage digestedeffluent.The hadnotmain results weresummarized∞foflows:of sewage biogas(1)Thc fivesolnebiogas digesters selected represente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parameters.There waspurification technology,but theyrandomin digesterdesign,andofimportant parameters werechosen strictly.All of these mtghi influence theefficiencysewage treating.(2)Thcresults of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as acould improvewater quality very wellpost-treatment method for anaerobically concentration of theHRr-12h,coD andAmmonia-nitwgenwe-treated domestic sewage.When effluent could meet the first grade ofits TN removal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87-1996).Its TP could meet the second grade 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Standard佑B 8987-1996),butandefficiencyWas stillaproblem.It also could be found by the tests that TNwas betterTP removalefflcinncywith intermittent aerationthanthat of continuous aeration.(3)Simulatire Natural Ditch were studicd in this paper whenSimulativeNatural Ditch was test舔a 90experimental insiallation for treatingsewage.WhenHRT=12h。CODconcentration of effiuent Wasmg.U1 and ammonia-nitrogen concentration of effluent was 23.5 mg。L.1.the concentration of two indexes met the second grade of Integrated Ws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87-1996、.nm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and Ammonia-nitrogen Was better when temperature Was higher.TN and TP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Was not in evidence.(4)CompareProcess wasto the performance oftwo experimental equipments,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better,thatthe process.as a post-treatment technology,Was fit into large-scaleasSimulativesuitable。NaturalDitch Was usedpost-treatmenttechnologyof littlebiogasprojects.If tank,It would beKey word:domestic sewage,domestic biologicalcontactsewage purification biogas digester,post-treatment technology,oxidation process,simulative natural ditchII 英文缩略表英文缩写COD BOD TN TP NH,.N SS TS HRT英文全称Chemical Oxygen Demand中文名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总氮 总磷 氨氮 悬浮固体 总固体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Total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Ammonia NitrogenSuspended Solid Total Solid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UpflowAnaerobic Sludge BedSerial Batch Reactor Decentralized Systems水力滞留时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庆 序批式反应器 Treatment分散污水处理系统UASBSBR DEⅥ,ATSWastewaterV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一躲瓦降蝴哕“¨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 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 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论姗签名穆降导师签名.々咎压乞帅。习“月咖时间:o一7年6月2。El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引言从上世纪∞年代开始,作为中小城镇住宅和公厕的配套设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在借鉴农村沼气池和传统化粪池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在四川发展起来,这种简易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其投 资分散、不耗能源、运行费用低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 主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到2004年末,我国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已经达到137013处(屠运璋等,2005)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我国乡镇建设发展很快,面对村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不 断增加的趋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这种技术与集中式城市污水 处理系统相比,能源环保效益更加突出,更有利于污水的就地循环利用,更适应目前我国南方乡 镇的经济和技术环境,因此更具有竞争力。 然而,应用中一些技术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处理负荷低,出水不稳定、运行效果易受季节 气候影响,出水水质尚难达标,N、P去除效果差等。此外,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发展几十年来的技术模式变化不大,即采用二级厌氧消化加多级兼氧过滤的主要处理模式。在兼氧滤池中采用填料仍然是常规的塑料软性填料和半软性填料;硬填料还是碎石或炭渣,部分地区还在用聚氨酯泡沫板。软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结团起球而造成处理效率降低;而泡沫板用久后也会出现破裂而造成短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有关其技术优化分析的研究论文 很少,也少有关于强化后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基于这类装置的自身技术特点,如常温厌氧消化、地埋式、无动力、免维护等要求,也限制了在装置中应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各地在开发后处理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四川一些地方采用无动力自然沟渠作为后 处理手段,浙江也有采用微曝气方法来改善厌氧出水水质的工程实例,但缺乏分析检测数据。如果不及时解决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技术瓶颈,提升其处理能力,这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应用必然受到限制,后继乏力,因此有关这项技术的优化研究和强化后处理技术研究就非常迫切。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分散处理系统研究1991年由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等四家单位联合编制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试用图集。 该图集第一次规范了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工艺流程、结构设计、装置使用材料和基本运行 管理要求,为以后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之后各地也陆续制定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一些地方标准图集,比如浙江省和江苏省就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编制发布了“生活污水净化 沼气池通用图集”(有关几种代表性的工程设计主要参数分析见表2-1).由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主要是针对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需要,各地对于出水排放要求都作了一定调整。排放要 求一般都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1992年四川省颁布了‘城镇净化沼池生活污水排放卫生标准(DB 51/136-92)}.按照该地方标准的二级标准,COD≤250mg?L.1,BOD≤150 mg?L-l,氨态氮≤70 mg?L.1就算合格.国内的有关研究论文在肯定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 (田洪春等,2002;谢燕华等,2∞5)的同时,也分析了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漆贯学等(漆贯学等。2001)经过专题调研后认为,现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主要问题包 括工艺设计不合理,运行稳定性难以保证,处理效果不及二级污水厂等。曾华粱等(1998)报道 了关于“净化沼气池填料种类与效果的观察”研究.研究表明,软填料使用一定时间后。易节团起 球从而使得处理效率大为降低。毛华海(2003)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来改进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处理效果.刘海亚(2006)进行了。温州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造价分析”.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德国BORDA组织与中国和印度合作开展了。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 (DEw^IS)方面的研究(邓良伟,1997),近年来在印度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推广应用己取得一 定成效。BORDA对印度一家有250个床位的医院污水处理进行了应用示范,采用了。沉淀池+厌 氧滤池+水平沙滤池+氧化塘”的工艺模式,日处理污水为150m3。污水经处理后,COD、BOD5、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6%、83%、80%、63%。另一个案例是,使用“全混合厌氧消化池+折流式反应器”工艺对公厕污水进行处理,出水用来浇灌花草,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分散处理技术在世界范围都有较快的发展。荷兰GLettinga(2004) 教授非常肯定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处理技术,认为这种分散处理的利益和潜能是巨大的,尽管许多 地方需要进一步优化。Goncalve¥et al(1999)也认为厌氧污水处理技术与适当的后处理技术相结合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将会是持续的、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同样如此,在一些亚热带地区取得了非常满意效果(E1.Gohary andNaser,1999)。目前。日本已经安装有数百万个小型净化装置(厌氧滤池是主要处理单元),服务人口数千万. 为了使净化槽制造标准化,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净化槽法》等,对净化 槽的设置、构造、计算、维护管理等从法律角度作为非常细致的规定(闵毅梅,2003)。美国环保 局于2002年出版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应用手册,目前,美国有1/4的人口和1/3的新建社区在使用污水分散处理设施(Rubin et al,2000).厌氧滤池在巴西处理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已有多年时间,但近年来通过引进荷兰技术,建设了一批UASB工程。Vieira(1994)运用UASB处理保罗的一 个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运行效果较好。在越南,净化沼气池正在成为主要的生活污水分散处理 方式之一,河内有1000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正在运行。N.V.Anh(2002)报道了折流式沼气池和厌氧滤池相结合的模式是越南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模式。1.2.2后处理技术根据对现有部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分析测试结果(胡启春,2002;谢燕华,2005),各地 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出水COD值一般很难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即超过2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rI一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00mg?L-1.使用过几年的净化沼气池出水COD值常常在150mg?L.1以上.目前各地对于生活污水捧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不能满足当地排放达标要求,就很难进行推广应用.反之,如果通过强化后处理手段,解决污染物进一步处理,尤其是氮磷去除问题,则这项技 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市场。目前生活污水厌氧后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SBR、氧化沟、 土地处理、稳定塘及人工湿地等方式;提高其卫生效果的后处理手段还有臭氧和氯气处理等(孙 海如,2006).各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后处理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优化组合,以 满足不同排放要求。同时。还要顾及到与厌氧消化段处理的一致性,保留和继续发挥生活污水净 化沼气池技术的优点,如地埋建筑,不破坏景观环境等。总之,随着后处理技术研究的深入,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将更加成熟,更加多样化,结合高效、低能、操作简单的工厂化装置的开发,将推动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在厌氧消化段不能有效去除氮磷,因此后处理中对氮磷的去除就成为重点。能够作为后 处理手段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较多,这里主要指采用生物滤池、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进一步去除厌氧出水中的N,P元素。与UASB反应器相组合的好氧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这种组合具有许多优点(/denSobrinho and Jordaoy,2001:CALChernichrao,2006).Goncalvesetal(20∞)在应用UAsB和沉没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发现,尽管进水水质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但是此系统仍然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出水COD 和T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0 mg?L.1和30 mg.L4.厌氧消化(UASB)―好氧(BF)后处理组合工艺具有节省能量、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国外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Sperling.M.Vet al,2001: MachdarIct al,1997;CastilloA,1997),也有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使用此组合工艺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的研究上(SorensenJ,1978:JorgensenKS。1993:FrancisA,etal,1989)。 李晓惠(2006)研究了厌氧消化(UASB)一好氧(BF)后处理组合工艺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有 机物和氮的可行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2、lO、8、5h,COD平均去除均大于92%,TN容积负荷分别为62.5、75.3、82.8、159.3 mg-L"1d-l时,TN去除率分别为82.79%、79.97%、76.25%、67.83%。水解―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由于其高效经济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苏扬,1997:叶芬霞。 1995;何澄,1996;国家环保总局,2000)。王聪亮等(2001)进行了厌氧水解一好氧系统处理生 活污水的实验研究,采用新型Yakult填料和中心导流式曝气方式。装置由集水池、水解池、曝气 池和沉淀池组成,总容积为435L.试验结果表明:水力滞留时间16h左右,BOD去除率大于90%,氨氮去除率达87%。好氧污水处理方法由于耗能大、占地大等缺点,致使许多城市难以筹资兴建 污水处理厂,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岳敏等(2001)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肖利平(2005)研究了自制好氧反应器作为后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经上流式分段污泥床(USSB)后出水,厌 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lh.好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h,好氧段COD去除率为96.8%。TP去除率达51.4%。两级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浓度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l"P也达N--级排放标准,而HangingYuand Joo―HwaTay(1997)认为此工艺要保持好氧反应器内污泥SVI 小于100时,沉淀性能会变得很好,出水水质明显改善。 冉全等(2007)研究了厌氧消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产 应用性试验效果,装置出水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王志强等(2004)研究了二级厌氧+生物接触3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氧化+三级滤池组合处理风景区生活污水的工程运行效果。研究表明在滤池阶段经过装有砾石、炉 渣和颗粒活性碳的深度处理后,排出水质可以完全达标,其中活性碳的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8%, 其处理色度和臭味效果很好.王凯军认为(王凯军,1998;Wang勋ijun,1994),由于厌氧消化后出水水质与原污水截然不同,可生物处理性能差,对于COD的进一步去除,在后处理工艺中可考虑采用生物与物化处理 相结合的方法。在其进行的微氧升流反应器实验研究中发现,好氧污泥吸附作用能迅速去除厌氧出水中的胶体和悬浮性∞D。Buuren(1991)和Lomans(1991)对UASB出水采用微需氧工艺进行研究,其结果从降低能耗和改善出水水质角度讲是令人鼓舞的。微滤膜过滤技术和生活污水 后处理相结合,开辟了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新方法和污水利用新途径.对一次微滤管式膜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试验,各种试验数据证明了微滤膜过滤技术应用于生活污水后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并且,生物微滤膜与超微滤膜处理效果相当(薛根芳和莫传旭,2004).Callado andForesti(2001)指出,由SBR作为后处理技术的厌氧好氧处理生活污水中,COD、N、P基本上可以得到完全的去除.也有的研究发现,SBR作为生活污水厌氧后处理的方式,即 使在水力滞留时间非常低(5h或2.4h),BOD的去除效率还是很高,出水BOD和TSS的浓度均 小于20 nag?L-l(VanHaandel andGuimraes,2000)。另外,有人对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作为生et活污水后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Goncalvesnal,1998;Collivignarelli.C et ai,1990)。Collivigarelli.Cal还采用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 国外研究生物转盘作为生活污水后处理技术较多,对温度、有机负荷等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Temminkct al,2001)。Pynaertetal(2002)在研究生物转盘作为生活污水的后处理技术时指出,如果在生物转盘反应器内接种产甲烷菌污污泥,有利于氮的去除。Ahmed(2002)进行了生活污水经UASB处理后出水后处理实验,采用一级和二级生物转盘做对比分析,在相同有机负荷14.59COD?m2d 1和滞留时间2.5h时,两种系统在COD和大肠杆菌去除上基本相同,然而一级生 物转盘处理后出水氨氮去除率达50%,71%发生了硝化作用,而在二级处理中只有23%发生了硝 化作用。且24℃比17℃污染物去除效果更好。Tawfiketal(2002)试验了用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 水厌氧出水,水力滞留时间为10h,有机负荷率为5.39COD?m-2d-1,出水COD、氨氦和E.colL的 浓度分别为43mg-L"1、3.3mg?L-1和21x103个100mL"1。EI-Goharyet al(2000)人曾研究了采用生 物转盘、藻塘和水萍塘来改善UASB处理的生活污水后出水,实验结果表明,COD和TS去除率达90%,氨氮,总氮及总磷含量大大减少。生活污水经UASB处理后,流入生物转盘反应器,在水力滞留时间2.5h和5h,有机负荷为27 gCOD?m-2d-1和13 gCOD?mZd-1时的运行效果,取得了比 2002年更好的效果。(ATaw丘k.et al,2002.A.Tawfik.et al,2003)(见表1.1).E1.mitwalli (2000)采用UASB/SBR处理生活污水时,还进行了低温条件下的研究。etal4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襄1.1生物转盘在有机负荷率为27andl3窖cOD?m-2,r’厦水力滞留时问为2.5 and 5h下处理UASB出水的特性Tablel-1EffluentcharacteristicsoftheRBCsystemtreatingUASBeffluent andoperated atOLRof。27andl3样品譬鞲、广景气b百_詈《b勰j,gCOD?m‘d‘1and HRTof2.5 and 5h进木一工,一27埘:et6l舯暂I,4,●I丑4 14- ,9坦l IO嚣iJ,g:K7鄙篁j 36越2一 Ll盘L一,o姐;i ,I矗t5x104生物转盘出木 落木 生物转蕴出术2,越62薯 149-,7皇t,x105一5一13291驾’ .6越l甜坦16兰4船匀2 34丑7Pt,宣一S 2为舶暂1●×l扩如丑,3,盔,‘,xto’(2)稳定塘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中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降解,悬浮固体主要靠沉淀去除;氮去除是一个综 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氨的挥发、藻类吸收,硝化,反硝化、污泥沉积及池底的吸附。而磷的去除主要是污泥沉积和池底吸附,如果向其中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可以有效地将磷控制到0.1mg?L.1 以下。稳定塘处理系统作为后处理技术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它充分利用了自然生态条件,将塘系统与厌氧消化技术相结合起来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很好,但受到地域的限制,需要的面积 较大,适合在效区使用. 美国有7000多个稳定塘用于直接处理生活污水,在法国有超过25∞年稳定塘系统在运行(Racault.Yet etal,1995)。稳定塘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N、P及病原微生物(Polprasert.Cvallal,1983:Cavalcanti et al,2001;Cavalcanti andHaandelA,2002)。印度的kahpart和Mil"zrpuf工程中都采用了氧化塘作为后处理技术,经厌氧、氧化塘两级处理后,TSS和BOD的去除分别为90%和87%。在巴西和哥伦比亚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后处理技术多数采用兼性氧化塘,两级处 理后BOD的去除率达到85%。De lemonsChemicharo,CA等在日本第八届厌氧消化讨论会上介绍了一套用于处理7000人的生活污水的UASB加氧化塘系统的启动和运行情况,UASB装置容积是 477m3,厌氧部分COD去除率为68%,氧化塘系统COD去除率达80%,营养物质N和P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少。据Van Haandel和Lettinga(2003)报告,在巴西东北部的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通过停留 时间为7.2h的UASB和3个熟化塘(每个熟化塘停留时间为2.5d)后,出水卫生微生物指标可以达到排放要求。Dixo等(2002)人对带有UASB前处理的稳定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获取了一系列相关参数。该试验系统包括水力停留时间为O.29d的整套UASB装置及其后的一个兼性 塘和3个熟化塘。单塘水力停留时间为5d,总共20d,系统出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非限制性灌溉用水标准。VonSperling M等长期研究发现(YonM,ascarenhasSperling.et al,2002:Von SperlingMandand LCAM,2004;Von Sperling M.et al,2004;Von Sperling M and Chemicharo CAL,2005),一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一个UASB反应器及4个0.4米深的稳定塘组成,每个塘水力滞留时间为1.4~2.5天,BOD和大肠杆菌的去除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水BOD浓度为44mg?L-1, 大肠杆菌数为3.8x102 MPN 100ML"1,寄生虫卵几乎为零。 (3)土地处理技术 中国在“八五”攻关课题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研究上,对快速渗滤系统、5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慢速渗滤系统,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土壤地下浸润等土地处理技术建立了一些经验和数据。土地处 理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氧化作用、沉淀作用及过滤作用(Metcalfand Eddy,1991;Rcad.s.Cetal,2000).在采用土地处理技术作为生活污水后处理手段的研究报道中,对人工湿地研究较多.人工湿地对BOD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及过滤作用,吸附、化学沉淀和植物利用等方式大大削减了磷的含量(吴晓磊,1995),而对氮的去除主要是硝化及反硝化,植物吸收仅占氮去除的10%.王翠兰等(2005)研究了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采用厌氧折流板酸化反 应器+两级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风、TN和TP平均去除 率分别为92%、98%、29%和“%,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董泽琴(2002)研究的厌 氧―好氧地沟式污水脱磷脱氮土地处理系统利用了土壤的物化过滤、吸附、反应,和厌氧与好氧 微生物的代谢等净化作用原理。该系统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出水BOD5,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93%、62%和90%.季俊杰等(2006)以厌氧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理论为基础(白晓慧,1999:BRIXH。1994;VYMAZALJetal,1998;夏汉平,2∞2),提出“DASB(降流式厌氧紊动床, Bed)+W-SFCW(波流潜流人工湿地,WavySubsurfaceDown.flow Anaerobic SuspendingConstructedFlowWetland)”联后工艺处理生活污水。DASB单元采用短时厌氧技术,主要去除颗粒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W-SFCW是在传统的潜流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可以使湿地床内的水力流态更合理,使微生物、基质、植物根系与污水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处理效率,节约用地。试验结果表明,COD,氨氮,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7%,52.1%,89.7%。厌氧反应器与湿地联用可以大大降低生活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并且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Sousaetal(2∞1)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UASB与湿地联用处理生活污水时,COD去除率为79%―85%,SS去除率为48%--71%,磷的去除率为90%,氮只能去除一部分,其中氨氮去除率为45%一70%, 凯氏氮去除率为47%一70%。Chenichraroetal(2001)研究发现在UASB后接土地表面流系统,流速控制在mg?L-l0.104).50m3?mlh.1,结果显示.出水COD、BOD和TSs的浓度分别为98,.-119mg?L-1、48―62和17-57 mg?L-1.在汉诺威市的一工程应用地表漫流系统来改善生活污水化粪池出水,BOD去除率达到90%,磷去除率达45%,总氮由36.6mg?L-l降到5.4mg?L.1,去除率达85%(Crites,R.and Tchobanoglous,G,2001).国外还对土地滴滤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Augustoetal(2000)认为滴滤技术用在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上,能够大大地改着污水出水水质。土地滴滤系统作为UASB处理生活污水的后处理技术,在有机负荷率为1.SkgBOD?m-3d4时,COD、BOD和TSS的出水浓度分别为120mg?L.1、40mg?L-1和30 mg?L.1.要实现氮的去除,必须降低有机负荷率(Aisse etal,2000:Chernicharo and Nascinento,2001:Pontes et al,2003)。1.3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1.3.1研究目的与意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作为污水分散处理的一种主要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该项技 术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致使现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处理效果和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6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学位论文第一鼋绪论本项研究将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图进行技术分析,在对其工艺参数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技术优化的着力点.另一方面,选择 了两种小型实用的模拟实验装置: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模拟自然沟渠,进行实验研究。作为生活污 水净化沼气池的后处理技术,观察了两种实验装置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从低动力,免维护等角度着手,通过不同参数组合的试验,选择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 研究目的:通过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工作,发现现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问题,为该技 术的优化和标准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实验验证生产应用实例中模拟自然沟渠等设施的运行效果,筛选出能够低能高效,简便易行、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后处理措施,从而促进这项技术的进步.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作为治理乡镇生活污水的主要技术之一.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升级、完善配套措施,将更有利于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本项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3.2研究内容(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分析通过信函和调研方式,从全团发展这类池较好的四川、浙江和江苏等地,收集尽可能多的代 表性工程设计图,从中选择若干个典型技术案例做技术分析和讨论。 (2)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 ①水力滞留时间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②间歇曝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③温度变化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④不同填料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3)模拟自然沟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①水力滞留时间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②温度变化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③两种实验装置的对比与分析7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第二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2.1技术案例和设计图来源于2006年5月至12月期间,利用参加一项大型全国沼气工程调研的机会,通过信函和调研方式,从全国发展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较好的四川,浙江和江苏等地,收集到40份工程设计图和技术案例,从中选择了5个典型技术案例做技术分析和讨论,其中有3个分别是四川、浙江和 江苏省的通用标准图集,另两项也极具代表性,分别是四川乐山市和成都市流行的生活污水净化 沼气池代表图型.2.2代表性设计案例技术分析2.2.1池型设计及其处理单元技术特点(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标准图集(90SS.1) 1991年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等四家单位联合编制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标准图集 (90SS.1)',是我国最早的一套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图集, 见图2-1。该池型结构为隧道式分隔池,采瑁分流制工艺流程。对粪便污水厌氧消化的时间长,更有利于杀灭大肠肝菌。软填料区、滤板区上方均设有开孔,方便对软填料、滤板的清掏,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兼性过滤作用。 厌氧n区内设有醛化维纶丝软填料,占该区容积的23.3%,充分发挥了软填料的作用,进一步去 除可溶性有机物。圈2-1四川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标准图集Fig.2-1Domestic sewagepurificationbiogas digester standarddrawingofSichuanprovince(2)浙江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图集 该图集于2003年9月正式在浙江省范围实施,见图2-2。该池是圆拱池与矩形池相联接的串 联池,按每人每天排放污水量150L进行设计,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d。该池进料间也作沉砂池用,底部有10%坡度,大量杂物沉降滑落下来,上部料液流入沼气池中。为了达到杀灭大肠肝菌的效果,工艺上也采用了分流制工艺。厌氧II区内装有8.8m3叩,一150软填料,占本区容积的67.7%,软填料比例较大,截留的污泥量多,更有利于去除有机物质。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后处理单元区8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侧墙上设有拔风管.与设在兼性生物滤池出水口盖板处的小孔形成空气对流,以保证后处理出水 的处理效果。图2-2浙江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图集Fig.2-2Domesticsewagepurificationbiogasdigesterstandard drawingofZhejiangprovince(3)江苏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图集(苏S03-2004)田2-3江苏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圈集Fig.2-3Domesticsewagepurificationbiogasdigester standard drawingofJiangsuprovince该图集与浙江池类似,于2004年编制完成,见图2-3。厌氧区为两个圆柱形池,在厌氧Ⅱ区 设有一折墙,挂硬填料.后处理区为矩形兼氧生物滤池,分成四格,池中填料选用不同级配的石灰石碎石,粒径从400mm~5mm,填料厚度为500mm左右.结构上两个厌氧池以及矩形兼氧生物滤池都独立,通过PVC管连接,这样有助与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没有设专门的沉砂池。 (4)四川乐山徐家碥小学污水净化沼气池图2.4池为圆拱形串联池,厌氧I区内设有同心圆回流墙和折流墙,污水直接流入同心圆小池内,在小池内折墙作用下呈“S”形流动,从小池另一端流入两同心墙之间,循环流动一周后从管口流出,延长了污水的停留时间,避免了短流。厌氧II区设有呈三角叉形的折流墙,污水流入后 经折流墙分开后又汇聚在出管流出,污水经过了“合―分―合”的过程,混合充分。同时,该池进料间设在沼气池拱弧之上,侧墙范围之内,有效节约了占地面积。9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历 书^ ∑ k /\ 纩一 迅惭 _T讯蚓 诞 r烛§战缛ofXujiabianlittle school刎;矿图2.4四川乐山徐家碍小学污水净化;召气池Fig.2-4 Purification biogas digesterofLeshan,Sichuan(5)四川温江美丽华商住楼污水净化沼气池 图2-5池是隧道式分隔池,厌氧一级区进料管成45度向下,出料管成45度向上设置。进科液可以冲击底层沉淀污泥,污泥不易沉积,混合充分。同时出科间底部开有方孔,方便清理沉渣.圈2-5四川温江美丽华商住楼污水净化沼气池 Fig.2-5PurificationbiogasdigesterofMeiHhuashanghouseofWenjiang,Sichuan2.2.2处理单元分区和主要参数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大体上由几个处理单元组成,分别是:进水问、沉淀区、厌氧I区、厌氧II区,后处理区、出水间。沉淀池主要截除和沉淀难降解的有机生活垃圾、较大固体颗粒等:厌氧I区主要是厌氧消化有机物;厌氧II区内一般设有软填料用作微生物载体,截除更多污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后处理区一般设有填料及滤料,发挥兼性过滤作用,有利于降低出水中Ss 浓度,净化水质。笔者对所选五个池子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处理单元比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如 表2-1所示。裹2-1五个典型设计案例主要参数Table2-Iprimaryparameteroffive designcascs10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2.3分析与讨论2.3.1工艺流程的选择在工艺流程上,主要有合流制工艺和分流制工艺。合流制是指粪便污水与其它生活污水合流 进入池内,混合污水在后续处理段进行厌氧发酵;分流制是指粪便污水与其它生活污水分流进入池内,延长了粪便在池内的停留时间,更有利于杀灭有害微生物,卫生效果更好。从目前实施的 大多数池都采用合流制工艺,这样投资较省。2.3.2池型布置和处理单元分区(1)池型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按池型主要有隧道池和圆拱形串联池,圆拱形串联池主要特点为力学结构性能好,整体上较牢固,易密封;隧道式主要解决因有重车荷载又无条件设计圆拱形的较窄地 形,对抗高地下水位浮力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图2-I和图2-5池采用的是矩形结构,水流在池内里稳态流动,建造相对简单。图2-2、图2-3 和图2-4池为拱形池,力学结构较稳定,但是,容易出现短流、死角现象,不利于料液的循环流 动,建造也相对麻烦些. (2)处理单元容积从表2-I看,以图2-i池为技术参照,图2-2、图2-3、图2.4和图2-5池在处理单元容积上均有一定的变更。图2-5池强化了厌氧II区(装有软填料),突出了软填料截留污泥及微生物吸附作用,这更有利于可溶性有机物的降解,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后处理区,出水水质可能因ss浓度过高而受到影响. 胡启春等(2002)曾经实验分析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各处理单元对于COD去除的贡献,发 现90%的COD去除是在沉淀区和厌氧区中完成,而占总体积48%的兼氧过滤区仅仅去除了10% 的coD. (3)进出水标高差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进出水口需要存在一定的高差,才能弥补水流损失,保证水能够顺利流 出。但是,在所选的五个沼气池中,标高差相差较大,大的35cm,小的只有10cm,虽然这与处理单元容积,池子长度等因素有关,但是,标高差太小不一定能保证水能顺利流出,甚至可能出现倒流现象。 (4)兼性池增氧 要充分发挥兼性滤池的作用,补足一定的氧气尤为重要,在各地都有一些做法。图2-2池的 做法是在后处理单元区侧墙上设有拔风管,与设在兼性生物滤池出水口盖板处的小孔形成空气对 流,增强兼性滤池的作用,以保证后处理出水的处理效果。别的做法还有,在多级过滤池中,各级过水孔处,过水面设置滴水线(毛华海,2003),目的是使过孔水悬泉瀑布下垂,自然形成曝气充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池内的充氧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骨折(5)延长过水流程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长,有机物降解就更为彻底.图2_4池在延长污水停留时间上是一个很 好的做法,在厌氧池内设有同心圆回流墙及折流墙,污水在多渠道问流动,延长了污水的滞留时间,在一个池内实现了污水的循环流动,处理效果得到提高。2.3.3填料问题.从图2-1池到图2.5池,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厌氧n区都设置了软填料,但是从表2.1可 以看到,该处理单元占总容积的比例从11%到56%,差别很大.根据笔者在四川省成都、乐山和德阳所作的调查,长期以来这些地区所使用的软硬填料变化不大,建设方在选择软填料时主要是 考虑价格成本.当地多数采用维尼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绦纶(聚对苯=甲酸乙二醇)等软填料, 这些填料具有耐腐蚀、耐生物降解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起球结团,后期效果并不理想。而效果较好的半软性填料、YDT弹性波纹立体填料却因价格高而受到限制。在后处理区基本上采用的是粹石、卵石、粗砂、焦碳及陶瓷,部分池还采用了聚氨酯泡沫滤板. 各地在填料安装方面也存在差异。图2.4池的做法是在PVC管内插入钢筋,两端用水泥沙浆 密封,末端绑扎牢固,软填料以100mm束间距紧固在PVC40管.图2-1池滤板区内设置虎头砖.厚30-40mm厚的聚氨酯泡沫滤板放置在钢筋横粱上,泡沫板上压石块或预制混凝块以防止漂浮。显然优化填料的选材、设置和填料区比例都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做,技术进步的潜力非常大. 有研究报道(沈东升等,2005),通过在整个厌氧区采用内充空心球状填料使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 无动力装置的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出水可以达标.国内目前正在研究应用的SNI'悬浮型生物填料 使得处理装置中同时兼有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环境,而且比表面积较大、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挂膜容易、性价比高等,实践应用效果好.2.4小结(1)本章所选取的五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图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综合特点,即均采用二级厌氧消化加多级兼氧过滤的处理模式.但是这些不同设计在处理 单元容积比例等设计参数上存在差异。新设计与旧设计相比较,更倾向于合流制;设计上更加简 化,很少单独设置沉淀区。 (2)部分净化沼气池工程设计中对于工艺流程、处理单元容积、进出水标高差、水力滞留时 间以及填料使用上随意性较大,不科学,将影响污水处理效果,需要优化和标准化.12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耍验研究第三章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3。1实验材料及仪器3.1.1实验材料实验地点为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沼气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实验温度为常温.所用的实验材料有:实验用水: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办公大楼生活污水主要由办公楼工作人员粪便污水及清洁 废水组成,污水流入于2002年自建污水净化沼气池(该池一直正常运行,但近几年没有清淘),经厌氧消化后,由出料间流出。本次实验用水即为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厌氧出水,先用水泵将净化沼气池出水抽入桶中,再拖运至实验室待用.实验用污水主要水质指标如表3-1所示.表3.1实验用污水主要水质指标Table3-1MainparametersofdomesticwastewateriIIthetest项日单位 ℃净化沼气池进水7~30 7.11~7.42净化沼气池出水6~30温度CODc,BOD,pH――7.44~7.72 250.4~345.6 65.9~103.5 75.6~126.2130.5~171.2mg?L~482.3~768.1 147.5―267.2 mg?L一mg?L~ mg?L~氨氮TN100.3~266.2 165.4~373.71呈竺£:邑::!:兰:=!:i!兰:曼!=!:曼!炷:BODs,TN为四川省环境监铡中心站涮定,其余项目为本人实验室铡定.污泥:实验接种污泥取自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 填料:来自两部分,一部分为绿色塑料水草,另一部分为白色维纶软性填料.3.1.2实验仪器溶解氧仪(Oxi 351J/SET ZBl0-0017)、台式pH计(pHs-2C),台式干燥箱(DG/20-002)、高 压消解罐(YXQ.SG-41.280-B),分光光度计(ZWl0.K116)、天平(FAl004),温度计,电炉、比 色管、三角瓶、烧杯、量筒、试管、滴定管、铁架等。3.2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3.2.1实验装置实验所用装置是在导师指导下,作者设计。装置为玻璃材料,经玻璃加工店加工而成。实验13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蕈【出水实验研究装置总容积为25Lt有效容积为16.7L’呈长方体型,如图3.1所示,主体装置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前部分为集水槽,中间为反应器(总容积24L,有效容积16L),在距进水口15cm处设一高为15cm、 宽为20cm的档板,后面设有沉淀问(总容积lL’有效容积O.7L).反应器内装有填科,均匀分 布有曝气头装置,由CR.20小型增氧泵补充池内溶解氧。小型增氧泵供水箱集水嚣圈3.1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装置Fis.3-1Theexperimentdeviceof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processtreatinganaerobicdigested effluentfrom sewage3.2.2工艺流程净化沼气池出水转移至供水箱,通过水泵把水抽至进水槽,污水通过进水槽与反应器之间的 连接管从底部流入反应器中,水泵由定时器所控制,按实验要求进行工作。反应器内污水与空气 压缩机鼓入的空气相互接触,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后,出水由沉淀间的排水口流入集水器,作为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水样用作分析。3.3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本实验测试项目所用的分析方法均为标准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2),测试的项目及分析方法如下: 温度采用温度计测定。 pH值采用pHs-2C型精密酸度计测定。DO值采用溶解氧仪COxi351j/SETZBl0-0017)测定。CODc,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 TP采用过硫酸钾消煮―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 BOD5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此两项目由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测。14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氡出水实验研究3.4实验装置的启动实验装置采用接种污泥驯化培养启动,污泥取自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内,污泥沉 降比为35%,取3L污泥分两次接入反应器内.起初,向反应器内倒入1.5L污泥,10L污水(COD 浓度为300mg?L.1左右,氨氮浓度为50mg-L-1左右),5.2L自来水,连续曝气12h后,打开水泵,向反应器抽入污水(COD浓度为180mg?L.1,氨氮浓度为∞一110mg?L.1左右),在水力滞留时间为24h下连续运行3天,静置片刻后取出上清液1.5L,再接入另1.5L污泥,此时反应器内DO为1.5―1.8mg.L.1,进水COD浓度为260-2∞mg?L-l下连续运行lO天后,可以观察到反应内填料表面 及反应器底部有黄褐色絮体生成,由此可见,填料挂膜已基本完成。再经过15天的连续运行,污水COD去除率基本达75%以上。表明装置启动完成。此期间COD的变化如图3-2所示.+COD去除率+进水COD浓度+出水COD浓度p恭p瓣 篮 啪管毯鸯毛123456789 101112131415时间(d)围3.2生物接触氧化池启动期c0D变化Fig.3.2 Thevadctyof∞Dd|Iring B-0logic“cbntadOxidati∞咖lk starting.Ⅱp―卜进水氨氮浓度--II--出水氨氮浓度―卜氨氮去除率140 120 100.Op每∞.O100 80管趟 蟥印4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觚嗜柏.0艟 稍20.0 O.0时问(d)田3-3生物接触氯化池启动期氯氟变化 Fig.3.3Thevariety ofN1{州dll咖g脚ologi曲lc凹tad0蚵dati饥佃nl【s跚mg-up15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图3-3是生物接触氧化池装置启动期氨氮变化情况,从图上看.起初,氨氮去除率比较低, 最低为50.3%,随后氨氮去除率渐渐升高,出水氨氮浓度逐渐下降,运行到第11天时,氨氮去除 率已达到80%左右,并且以后都保持在此水平,装置进入了稳定运行期.3.5结果与讨论3.5.1水力滞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在五个水力滞留时间下进行,滞留时间分别为24h、12h、8 h、6 h、4h,每个滞留时间下装置连续运行10天。收集每天的迸水样、出水样作为分析对象分别进行测定,观察连续曝气实验处理生活污水时,水力滞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1)COD的变化每天测定进出水COD的值,计算COD的去除率,图3.4是HRT=24h时COD的变化情况, 从图上可以看出,进水COD在250-,300mg?L-1变化时,出水COD浓度在50nag?L.1下变化,出水COD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自实验装置从启动期进入运行期后,COD去除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稳定在81%一86%之间。+进水COD浓度+出水COD浓度+COD去除率枷,窜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O 90.0普魁 矮加80..:霉60.0篮50.0卅440.0时间∽圈3.4Fig.3-4COD变化图(HRT=24h)The vari*ty ofCOD(HRT=24h)图3.5是HRT=4h时COD的变化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虽然出水COD相对比较稳定,但出水COD浓度达不到污水综合排放要求,COD去除率随进水COD浓度的变化而波动,且COD去除率较低,最高去除率为53.4%,最低去除率为40.9%,污水处理效果不够明显。16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三翥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进水COD浓度+出水COD浓度----AmCOD去除率3∞250 o 200 60.0 50.040.0£昱150篓10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署:蓑10.O 0.0时间(d)圈3-5I193_5COD变化围(HRT=4h)ThcvarietyofCOD(HRT--4h)图3-6是水力滞留时间为24h、12h,8h、6h,4h下COD去除率变化图,从图上可以看出, 随着水力滞留时间的交大,COD去除率在增加,l玎《r-4h、HRT:6h及HRT=8h时COD去除率曲 线间距相隔不大,HRT:12h时,COD去除率曲线闻的距离才拉大.也可看出,HRT--4h时COD 去除率波动比其它水力滞留时间下COD去除率波动大,甚至有几天COD去除率比HRT:6h、 HRT:8h的去除率还高。由此看来,COD去除率在HRT--12h下得到了较快提高。―_.一4h---O--6h―■广-8h―1卜-12h――卜?24h100.0羹∞70.暑霎觚90.:誊弱20.ol23456789lO时间(d)圈3-6不同水力滞留时问COD去除率的变化Fig.3-6 The variety ofCOD rcmova]cfficicncy undeldiffcren!HRr污水COD的去除与水力滞留时间有很大关系。实验在HRT为4、6、8、12、24h下分别运行 10天后,COD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7.1%、51.1%、54.2%、68.0%、84.O%,HRT:4h时COD去除率只有HRT:24h时COD去除率的56.1%。图3.7是COD去除率与HRT的相关性曲线,COD’ 去除率与水力滞留时间大致呈对数函数变化,y:21.626Ln(x)+13.648判定系数∥--0.9604(1)式中,Y表示COD去除率,x表示水力滞留时间。17 从图3.7可以看出,10天COD去除率的平均值随水力滞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冰v将篮佩Q0 如∞加∞∞∞∞∞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水力滞留时间(h)田3-7Fi93-7COD去除率与HRT的相关性曲线The∞IlliviIy∞r"ofCOD removalefficiencyand肿(2)氨氮的变化 图3.8是HRT=24h时氨氮的变化情况,从图上看,进水氨氮浓度在90-110rag?L-1之间变化, 平均值为97.3 mg?L.1,虽然进水氨氮浓度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出水氨氮还是相当稳定,维持在 12―15rag.L"1之间,平均值为13.2mg?L.1,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 标准。连续曝气实验对氨氮的去除率平值达到86.4%。由此可见,进水氨氮的波动性对出水氨氮 的影响不大,装置对污水氨氮的处理效果明显而又稳定。--.0--进水氨氮浓度+出水氨氮浓度―扣氨氮去除率120 100 1000踟90.冰管60冀竺O 1 2 3 4 5 6 7 8 9 1080辟 篮 70稍60时间(d)围3-8氢氮变化圈(1-IRT=24h)Fig.3?8 The variety ofNHrN(I-IRT=24h)图3-9是HRT=4h时氨氮的变化图,加天内进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为97.7mg?L.1,出水氨氮浓度在40―70rag?L-I左右,氨氮平均去除率为41.7%,在此水力停留时间下,氨氦去除效果不够明显,出水氨氮浓度达不到污水综合排放要求。18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jB水实验研究---41.---进水氨氮浓度--41--出水氨氮浓度十氨氮去除率p争量魁 矮12345678910时间(d)图3-9氯氮变化田(HRT=4h)Fig.3-9 The variety oflql'13-1q(HRT--4h)不同水力滞留时间对氨氮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图3.10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水力滞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污水污泥浓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