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问一句,三级笔译真题中的人名是怎么定的

吐血分享:我是如何通过三级笔译的?
&&&考友们,如果你们觉得自己考试不行,那么你看看我的经历,你就知道你其实太行了。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我更滥的考生了,但这个最滥的考生还是坚持了下来,并打算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成为SOMEBODY!&&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可是让我来写自己怎么过笔译三级考试,我真是觉得羞愧得不得了。因为,这个三级笔译考试我断断续续考了4次,从2007年开始,跌跌撞撞,中间停了几次。第一次满怀信心去考,结果笔译考了60分,综合59分。成绩出来,要昏过去了。后来几次综合都很顺利通过,笔译却总是差几分。考到后面,我真的快吐血了。到现在终于顺利通过了,真是长舒了一口气。回想起十几年以前自己在大学里意气风发,一气呵成把英语四、六级拿下来,连嗝都没有打一个。全班第一个顺利通过六级的人,在班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为什么在三级翻译这么碟小菜面前却总是遭遇滑铁卢呢?这里面既有应考的技巧问题,却也包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 因为此文是谈英语笔译,
我在这里不打算过多地分享人生哲理。我的人生经历相当复杂,甚至算得上离奇。我的故事以后有机会专门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借用刘欢《从头再来》一歌里的歌词来表达一下自己此刻的心情:“我再也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挚爱的亲人。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一切不过重头再来!”
一个失败无数次还是失败的人,对他所说的东西,人们至多只能表示同情;但是一个失败无数次最后成功的人,他所说的东西,人们也许会认真地听一听。&&
&关于笔译,我毫无疑问算不上专家,顶多是个刚入门的菜鸟。但这次顺利通过考试,毕竟了了我多年的心愿,我心中真是感慨万分,颇想说几句心里话。我觉得,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三级考试一定能过,之后的二级笔译、二级口译应该也能够顺利通过。事实上,这里面有一些极为重要的心理原理,如果善加利用,不只是考试能顺利通过,人生也会精彩很多、稳健很多。真正的大考不是任何专业的考试,而是人生的考试。
第一个重要原理就是要目标十分明确: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我第一次考试没过也算情理之中,心理没什么压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考,准备很不充分。后来几次为什么还过不了呢?道理很简单,目标不明确,杂事多,因为我自己开了小公司,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精力总是分散。同学们啊,趁年轻,能够专心准备考试,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啊。千万不要三心二意。千万别学我,结果呢,公司开得不成功,考试呢,又总是受影响。人生设计第一条原则就是目标要明确。
第二个重要原理就是要善用“能量集中”之道,这是我深刻总结多年来的教训得出的极为宝贵的经验。我的爱好很广泛,热爱书法、歌唱。。。书法也拿过不少奖、歌也唱得不错。可是我之前没有善用能量集中之法,虚掷了很多光阴,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毕竟我暂时还难以成为专业书法家,虽然我也是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更别提成为歌星了,虽然我常和朋友们一起飙歌,他们常说:你也算得上个歌手了。然而,仅此而已。我想,当有一天,我的译著,我的著作大放异彩的时候,这些爱好或许就变得更为可亲可爱了。但如今不行,因为,我还是个NOBODY.
I believe that with enterprise,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everybody
could be somebody eventually.
第三个重要原理就是“凡学问都有规律”,翻译资格考试毫无疑问也有自己的规律。这方面我算不上是专家,但我自己也很有些体会。其实,只要做到了两方面,考试自然会通过,过不了,那就是运气不佳。然而,只要你不放弃,总有时来运转的一天。考试方面的运气,归根结底还是实力!做到哪两面呢?一方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一方面:基本功扎实、勤奋操练、不断总结,通过考试,那是水到渠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个总的指导原则。对于考试大纲的要求了然于胸,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了然于胸,然后就集中火力猛攻薄弱环节。准备充分了,自然弹无虚发。况且多年考试试题经过专家们的总结,出题规律、评分标准也逐渐清晰,靶子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有什么难的?难,无非就难在基本功不扎实、词汇量不够、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参照自己练书法、练口语的体会(这两者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自己笔译方面的练习实在是太少了。因为我是教英语口语的。口语、口译、笔译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至于怎么做笔译练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考一些顺利通过二级口、笔译考试的朋友意见,基本上都在笔译练习上下过真功夫,没有认认真真对一些英汉名篇下一番功夫,要想取得好的考试成绩,那就是心存侥幸了。入门级的经典教材庄绎传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有时间扎扎实实地过几遍,一定能够打下较为扎实的底子。对教程的文章要反复练习、反复对照,仔细揣摩文体、用词、结构,要做到烂熟于胸。针对考试,毫无疑问,还必须大量做真题及模拟题(以及报刊、专业杂志文章),所谓见多不怪。练得多了,见识广了,你考试时自然不会手忙脚乱。另外,熟能生巧,翻译的速度也会加快。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速度也是不能不考虑的一个方面。我的英译汉每次都做得比较顺利,基本上都能拿下来,薄弱环节在汉译英。因此,这次我集中精力专门对汉译英进行了较大量的训练。也正是由于这次汉译英发挥得比较出色,能够顺利通过。综合考试呢,我每次考完都知道自己没问题,是百分之百的把握。---这种胸有成竹的感觉是任何考生都希望有的。怎么做到?停下来想一想,其实,似乎并没什么。最大的关键在于:准备充分、掌握规律、勤于练习。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很喜欢林超伦博士说过的一句话:与其四处找药方治病,不如扎扎实实沉下来练兵。功夫是练出来的。
最后总结:参加任何考试,都应该充分准备,心态积极、平和,营养跟上,睡眠充足。具体到三级笔译考试:语法扎实、词汇量保证、翻译量保证(任何技巧都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书法、演奏、翻译都是如此!)、阅读量保证、大纲了然于胸,十拿九稳。年纪轻的应试者参加各类考试的最大好处就是:没太多杂念,没太多负担,心态平和,记忆力处在最佳状态。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和大家分享通过二级口、笔译的快乐、分享书法学习的快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学霸,弱弱的问一句,字母的指数中,m的指数算么!_百度知道
学霸,弱弱的问一句,字母的指数中,m的指数算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baidu.jpg" esrc="http./zhidao/wh%3D450%2C600/sign=da33c895a62b907fe3ddb5cb48c9f82d158ccbf4e63://c://c;
来自:作业帮
那....答案是?
答案等于-6
为什么教材上的答案是-8
它只是一个常数
只不过不确定的常数,
答案是?....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字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网页版学习工具
1.大学六级水平,或大学四级取得550以上者;2.有较好的英语水平,未来希望从事翻译相关工作;3.想要获得一张CATTI二级证书的学员;4.希望提高笔头或口头翻译能力的学员。
笔译考试在将来社会中的一般是被用作翻译一些英语文献,或者书籍等等英语内容。那么对于这么高的英语能力,最保证的考试就是英语笔译考试,接下来沪江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关于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并且在将来的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大家成功。
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我踏上了我的大学之旅。十年寒窗,虽未能健步登金榜,但我深信,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是一片知识的海洋,而我,就像一只久未出游的鱼儿,将在这片广阔的海洋里尽情地游弋。我相信,四年的高等教育,不仅仅会给与我知识,更能让我的灵魂进一步地得到升华。
出于兴趣爱好,我选择了英语专业。英语可以说我的得意学科吧,在我15年的英语学习生涯中,我的英语成绩从来没有跌出过班里前五。经过三四个月的学习后,我发现,我们始终没能突破英语学习的条条框框,成天的都是&单词,句子,段落,文章,语法&的机械学习模式,除了写,读稍微过得去以外,听,说,译根本不行:口语只停留在初中层面,只会说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Excuse me.Where can I wash my hands?&等一些简单的会话用语,想表达的内容一复杂,立马就满口的&broken English&了;能听懂的英语资料寥寥无几;翻译的能力就&&套用当下一句流行语&只能呵呵啦&(向老师打听了下,只有到大三下学期,学校才会开口笔译课)这样下去,虽说不一定变成一个不合格的英专生,但是和我对自己的期许有着很大的出入。我没有发现自己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有什么质的变化,于是我决定另辟蹊径,开始自己寻求学习的要领。
机缘巧合,大一下学期伊始,我们学校来了位宣传同传的专职译员。他富有磁性的声音以及高超的现场表演深深地折服了我&&原来英语可以学到一边听,同步口译的地步。当他说&请问谁有兴趣来参加我的口译学习班&,我第一个举手。当到下一轮环节中,译员说我的功底偏低,建议我先打好基础,不建议我报他的口译学习班,我不免感到一丝的失落。但是,这次讲座让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是很弱。此次讲座,让我开始注意到笔译和口译这两个领域。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学贯中西的文人,而做个译员正好和我的理想交汇到了一点上。
在听完讲座后,我反思了我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基础太薄弱,体现在词汇量的贫乏;知识匮乏,翻译就无从谈起。我开始提高自己的基础,并且阅读和翻译相关的书籍。
我回首了多年来学习英语的方法,发现了有许多问题。小学六年级我已经把所有语法学完了,因为我读的是双语班,学的是香港的英语教材。所以,就初中高中那会,我的词汇量是超过一般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可能稍微好一点。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原本的那套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能让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可观的变化,它只会给你带来点一些量的变化。外语的运用能力,几乎没能被激发出来&&口语课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能力提高的必要课时。大脑里就像是一个凌乱的文件柜,而语言知识就像是一份份随意乱扔的文件,需要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同时,要做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是需要知识量的。知识从哪里来?书本也。我开始阅读大量中文小说,赏析故事情节的同时,我积累了大量的人文背景知识,也提高了我的中文水平。
同时,我开始着手准备新的计划。我买了本新概念英语三。这是本很好的书,里面包含了中英对照。把音频拷在MP3里,先听2-3遍,然后逐句逐句听。刚开始,是很痛苦的时候,时常因为听不懂大意而想砸了MP3。但是,转念一想,学语言嘛,你能要求一个从来没听过这么一句话的不太懂这门外语的人,一口气就能听懂吗?确实是强人所难了一点。高考要求的听力,只能说是很简单的一些对话,水平高一点的初中生都能听懂了。一下子来个跳跃,确实强人所难。虽说,常听VOA,BBC给我的听力带来了一些提高,但是效率很低。没有一定的积极词汇量,是很难听懂英文材料的。于是,我开始放弃听力的提高,直接进入文本学习&&直接学习它的文本,即在课本中划出一些重要的长句子,然后大声朗读;学习课文词语的用法搭配;背诵课文。当时心里想:这样不是又回归高中那种学习方法了吗?后来一想:这还得分阶段不是嘛。就好比生产力要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道理一致。对词汇,语法的认知还没到一定水平,我们就无法听懂一些材料,所以当下要打基础,着重夯实语法和词汇。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我中英对照着读,细致分析各种从句的翻译方法,注意中英在语序,语态,静动态的不同,这为我后来的学习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我归结了一点,学习英语得讲究精读,而且要注意量的积累和文本难易的合理提高。以前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其实是很粗糙的,教材都是走马观花看一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试技巧上了,写作的话就套用一些模板句。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语用能力太差。而这样的语用能力是完全滞后于于英专生的要求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注重固定表达的记忆和背诵,在写周记的时候尽量用记忆来的新词。所以,在大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我的写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因为注意课文背后的中文翻译,我的翻译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简单的句子,我可以翻译得不带一点翻译腔了。
两个月的大一暑假,对于我来说是个提升英语很好的机会,水平有了提高,我开始把目标瞄准了翻译资格考试。我上网查了一下,全国的翻译考试不外乎CATTI,NAETI,以及SIA(上海口译考试)。我觉得当时的听力水平还很弱,只能听懂一些很简单的新闻,所以只考虑前面两门考试。后来我看了下样题,感觉惊呆了&&CATTI的英译汉或许还能招架,但是汉译英根本就是我完全没了解过的领域。而NAETI的英译汉和汉译英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做得出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暂时不参加翻译资格考试了,先把学习重点放在专四的备考上。同时,我浏览了有关CATTI三笔的帖子,知道了要应付好三笔的汉译英,必须精读政府工作报告,因为政府工作报告会提供最新鲜的热词,与民生相关,经贸类的词汇,而这些,都是CATTI汉译英的重要考点。我下载了这些年的两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英对照着阅读,每天背上4,5句,以句子为单位进行记忆。我把这些句子抄写在一个本子上。有时,拿手遮住英语,看着中文说英文;再通过英文反推中文。这个过程真的就很累,有时候嘴巴会累的不想说话。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一些词汇开始刻在我的大脑里了。
两个月的暑假很快就结束了。我的生活算不上怎么多姿多彩,但是我已经能把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倒背如流了。我的语料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充,面对类似于CATTI3级笔译的汉译英类型的文章再也不是束手无策了,翻译出来的句子也有模有样了。学习学习,先&学&再&习&,先从最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这样才能上手。日语翻译泰斗林国本老先生,本是日本二代华侨,新中国成立后回到国家。他提高日语的方法,就是不停地抄写日文报纸,有些日文书,他甚至抄写过50遍以上,倒背如流。在长年累月的抄写中,他习得了大量的互译技巧和互译词汇,因此他翻译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心随意动。我虽无老先生这般毅力,但心向往之,于其之勤奋中得以窥见大智慧。
我深知自己的水平还远不够通过考试的要求,因此对CATTI3级笔译还是望而却步。但是,我一直都在坚持着学习翻译和研究真题。
在大二上学期,我在课余时间也有练习英译汉的翻译。每天练习200-300字的翻译,材料大部分是China Daily里的文章。翻译完之后,我都会细致地揣摩,认真地看看句子有没语病&&语序,翻译腔,句式杂糅,误译等。而后再想想还有没更好的译法。翻译就是这样,如琢如磨,长久坚持,必有精进。大量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了众多国际时事,增长了许多词汇和固定搭配。
记得上次讲座,那个译员大神曾经讲过:&翻译,就是翻信息嘛。把信息翻译出来再用&人话&给说出来。&所谓&人话&,就是一种幽默的说法罢了,就是说,翻译出来的版本要符合我们中国人讲话的习惯。虽然文学翻译中,我们还要注意译文的风格,以及用词。然而,在CATTI二三级考试,对风格的考察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我们对政治、经济、国内外热点事件的了解,重点在于我们能否遵循&信、达&的原则把文本给翻译出来罢了。
有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再加上认真细致的练习,就相当于找准了一条正确的方向。当然,方向正确了,我们需要的是时间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专四考完后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点心不在焉的心理低潮期。因为,老师口中的&洪水猛兽&已离开,心里想着要好好放松。这亦是人之常情。在悠闲地过了几天后,我发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应只顾风雨兼程。翻译之事业,且容半点的松懈?
我把之前翻译的草稿纸收集起来好好整理下,细细梳理了一下,主要总结句型,继续锤炼自己的语言。我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追求英译汉的更高质量&&句式多变,用词生动。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得知,三级笔译是本科生要达到的水平,翻译量至少要有三万字才能确保通过考试。大致算了下,我的翻译字数差不多有三万字了。我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参加考试了。
按照之前定下的目标,我开始梳理之前翻译过的材料。英语的语句结构严密,所以汉译英的时候要注重逻辑,要把一些流水句形成结构严密的复合句。汉语主张流水句,重写意,喜用四字格,形成朗朗上口的优雅铺陈。这是我此前没大多留意的,如果不注意,可能会使我考试功亏一篑的硬伤。我按照这个既定思路,把之前练习过的材料又练习了一遍。
11月考试前一天,我坐上了前往羊城的火车。就在晚上,我收到了噩耗&陪伴我多年的外婆去世了。我只好放弃此次考试。
三个月后,我报名了五月份的三级笔译。当时心里有那么点想直接考二笔,但是毕竟对自己的能力怎么样,临场处理能力怎么样都没个底,&就三级笔译吧&,我心想,先去探探,感受下考试。
上午的基础真的很简单,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写完了。下午的实务,才是真正的考验。虽然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看到汉译英时,小心脏还是跳的那么快了些。这次考的是中国梦。我先快速浏览了全文,发现其实好多搭配和句子都是练习过的,可还是有那么一点的陌生感。关键是,很多句子和后面的句子并不能形成什么逻辑的联系,很难把句子糅合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严谨的句子。但是,总不能坐以待毙。在短暂思考几分钟后,我决定用着顺译的方式往下翻,主要抓信息的传达,而不管句式的变化。我先看三个句子,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直接顺译,用三个英文句子表达;如果之间的前两句有因果关系,就考虑用悬垂结构或者因果从句表达;如果是递进关系,那么每个部分用and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句。
汉译英的进展顺利地进行着,过了一段时间,遇到了一段很多逗号的。这可怎么办呢?平时看政府工作报告时,都是用逗号连接的。但是,这种情况根本就不能用,因为这样会造成语法错误。思前想后,我当机立断&先给它划分意群,把一段意群当做一段话来翻,同时注意每个意群暗含的逻辑关系。于是,我一边快速翻字典,一边飞快地翻译。汉译英耗时一个半小时终于完成。
进入到英译汉的环节,我看着大片的英语,感觉有点发麻,而且注意力过于集中,不免感到有点头晕。我拿出红花油涂了下太阳穴,休息了那么几十秒,又开始飞快的翻译起来。我很担心做不完,没通读全文,就开始以3句话为一个单位边看边写,(遇到长句子,直接翻译这个句子)。虽说写的很急,我还是留了几个心眼:注意语序;注意翻译腔;注意断句;注意逻辑。我的估算稍微出现了失误,在考试结束前20分钟就写完了。
由于翻译经验尚浅和时间紧迫,还是犯了一点瑕疵,没注意中英行文习惯的差异。在糅合句子中出现了瑕疵,以下面两句为例:
(1)The Black Angel lead and zinc mine, which closed in 1990, is applying to reopen this year.
误译:黑天使铅锌矿于1990年关停,现正在申请今年重新开矿。
正译:1990年关停的黑天使铅锌,现正在申请今年重新开矿。
(2)There will be a lot of people coming from outside and that will be a big challenge since Greenlandic culture has been isolated,&said Jasper Schroder, a student home in Narsaq from university in Denmark.
误译:&会有很多外国人来,因为格陵兰岛的文化一直都很孤立,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大学生雅斯佩尔& 施罗德(Jasper Schroder)说道,他住在纳萨克,目前在丹麦一所大学就读。
正译:在丹麦一所大学就读的大学生雅斯佩尔& 施罗德(Jasper Schroder)家在纳萨克, 他说, &会有很多外国人来,因为格陵兰岛的文化一直都很孤立,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在一段不安的等待过后,我如愿地获知了通过了3级笔译考试的消息,成为了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第5位通过这个考试的学生。心里有那么几分满足感,清醒审视自己后我明白自己还是一个刚起步的熊孩子,对于翻译,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的4个特别提醒
来源:233网校&&&【233网校: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日
已有153人加入
  一、语序(英译汉)  我们上课在解决表达问题时提出了4个技巧,就是断结构、换主语、动词化和调顺序,基本上是在维护顺翻的情况下,做微小的调整,这样产生的一个错误倾向是,一些同学在考试时一味顺翻,不顾中文的表达习惯,造成失分。比如2006年11月真题里面的一个句子:  “This new fast recovery of tourism we are observing is kind of strange,” said John Koldowski, director for the Strategic Intelligence Center of the Bangkok-based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如果是纯粹的“视译”,也就是某种同传式的译文是这样的:  “‘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我们观察到的这种现象有点奇怪。’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他是战略情报中心主任,来自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  这样的翻译是以6-9个单词为一个单位,在主句、从句、分词和小词处断句,按照英文的顺序做做动词,换换主语的结果。但是,这样的中文说说尚可,但是是很不规范的书面语,在笔译的时候必须耐心地调整顺序:  “‘我们注意到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这种情况是有一点奇怪。’ 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战略情报中心主任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  因为考试的时候没有草稿纸,也根本没有时间打草稿,所以落笔时脑子里面想好在下笔,可以拿铅笔在原题目上断结构后,标明一下该调整的位置。  二、选词(英译汉)  我们在上课时提出,翻译的时候要尽量地贴近原文,追求最接近于直译的意译,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不追求词藻,原文美,译文就尽量美;原文朴素,译文就别穿花衣服。而在实际操作里,我发现一些同学把不追求用词变成了大概就行,没有意识到选词用词是笔译考试的一个重要采分点,例如在2005年5 月的真题: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cannot be overstated. More than 50% of the world labor force is employed in agriculture.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early 1980s ranged from 67% of those employed in Africa to less than 5% in North America. In Western Europe, the figure was about 16%;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about 32%; and in Asia, about 68%.  划线两处必须翻译成“从事”和“比例”,不能翻成“被雇佣”(因为中文被动句少,而且这里显然不是强调谁雇谁做某事),以及“分布”(因为利用我们的并联,下文的几个百分比已经非常明确地指明了distribution的含义了)。  三、句子的整合不能草木皆兵(汉译英)  在汉译英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句子主谓的大调整是少数的,基本上占到30%左右,大多数的情况就是按照中文的主谓宾确定句子主干,寻找恰当的词汇写出清楚的句子。例如在2005年5月的真题里面,真正需要合句的地方只有一处,在主谓上发生变化的只有三处。  由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自然条件恶劣,也由于几百年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成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但是,50年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其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西藏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000年,西藏全区各族人民已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部分群众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手表等消费品进入了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不少富裕起来的农牧民盖起了新房,有的还购买了汽车。西藏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处于全国首位。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已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地区的百姓能够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新闻。当地百姓能够通过电话、电报、传真或互联网等手段获取信息资料,并与全国和全世界各地取得联系。由于缺医少药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 岁增加到现在的67岁。  四、合句的前提是中文意犹未尽的没点句号(汉译英)  中文一逗到底的时候,就是应该分析“轻重”的时候了。如果内部联系紧密,就该合句;内部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关系,就可以断句。比如上面这段话:  由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自然条件恶劣,也由于几百年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成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  因为连出了三个逗号才句号,你就要特别的警惕了。如果是口译,句子可以做得很碎:  1. Because Tibet is located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re very bad.  2. And because of hundreds of years’ backward feudal serfdom, there have been many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strictions for Tibetan development.  3. So Tibet is still underdeveloped.  但是,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个句子最想说的是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应该做在主句上面,然后是两个原因,而地处“世界屋脊”仅是西藏的伴随状况而已,可以用分词或小词做的很弱。中文的一逗到底是“合”的可能性,内部轻重关系整齐明确就是“合”的必然性了,因为必须要写成:  Tibet, located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is still an underdeveloped area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harsh natural conditions and various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strictions formed by centuries of backward feudal serfdom.  例如2004年5月真题:  她在1923年到美国去学文学,在旅途中和在美国居留中写下了她的感受。这些都收在一个集子里出版,就是《寄小读者》。  很明显,这句话的“老大”是写感受,然后才会引出这本书;而前半句只是个搭配,伴随状况,所以应该做轻。  Going to the U.S. in 1923 to study literature, she wrote down her impressions on the way and during her stay there.  
来源:233网校-责编:pyy&&&
[] [][][][][][][]
章节知识点课后巩固,章节内容精细分析,章节考点提炼练习
机试题库全真演绎,无纸化试题随机练习,万人在线考场免费试卷
每日一练应用系统;更加贴近考试难度,调用最新题库,随机练习.
高清课程免费视听体验,网校老师考点精讲,热门课程优先免费视听考点
特聘专家在线为您解答学习中的疑问!
最热门的话题、相互学习的考友,共同讨论的天地
我有试卷免费共享,你有辅导内容有价下载,精品资料你我一起分享
历年真题即可免费下载 学习笔记系列辅导分享 你想要的资料这里都有
资讯订阅随时了解考试最新动态。
在线HD高清课件,高清宽屏48小时免费试听。
3月28日 16:19
根据《关于2013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时间的通知》获悉,2013年全国翻译专业(...
3月19日 21:17
大家好 有没有要考人事口译的好朋友啊
3月3日 9:26
2013年NAETI四级什么时候考啊
1月31日 11:36
北京哪有口译笔译的培训班?
1月22日 17:36
唉、英语口语怎样练习才能提高啊,各位亲们,你们有好的方法吗?
11月9日 11:30
2012下半年口译笔译考试英语笔译二级考后交流&:有真题的发一下真题大家互相交流...
10月26日 9:53
主讲:童彤
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664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663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662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661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467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280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279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278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277人状态: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参考11265人
已有6个回答已有3个回答已有4个回答已有4个回答已有3个回答已有2个回答
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
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三级笔译考试报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