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瘤严重吗和直肠四处息肉,麻烦帮忙看看怎么治疗

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降结肠,直肠息肉怎么治?
匿名用户&&&&
| &&&&浏览1322次 &&&&| &&&&提问时间: 17:44:12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降结肠,直肠息肉怎么治?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直肠息肉有单发和多发,传统疗法有很多种,如手术治疗、注射治疗、药物灌肠治疗等,但都有一些弊端。有的病人较痛苦,有的不够彻底易复发骨的损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目前医院引进最新一代微创伤激光治疗系列,该机定位准确,疗效可靠,可控性强,创伤小。对正常组织无损伤,真正实现了治疗过程中无疼痛、不出血、快捷、彻底、不感染。无后遗症等特点。治疗后不需住院,随治随走,不影响工作。
病情分析:
如果只是息肉,简单手术即可处理。但ca就比较麻烦了,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评估和分期。如果属于较早分期,可以手术治疗,否则需要化疗和或放疗。需要做腹部ct或磁共振检查评估能否手术切除,可能需要化疗和或放疗。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结肠和直肠息肉:如何治疗和预防?
结肠和直肠息肉:如何治疗和预防?
最细致的水
结肠和直肠息肉如何处理?都在这里了!作者 | “航海消化”微信公众号来源 | 朱海杭什么是结肠和直肠息肉?(1)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分布于结肠和直肠的各个部位,有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病理显微镜下分成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状腺瘤等类型。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见,肠镜检出率可达10~30%,西方国家将45岁以上人群的肠镜检查列为体检项目。(2)肠息肉主要表现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一旦便血一定要做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多数息肉是因腹泻、便秘等症状就诊查肠镜检查时附带被发现。(3)肠镜是最主要的息肉检出手段,但也容易漏诊,漏检率达到20-30%,采用无痛肠镜、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肠镜检查时仔细退镜仔细观察大于6-8分钟能减少漏检率,一次肠镜检查不代表没有息肉,需要定期复查。(4)息肉生长缓慢,但长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转变为结肠恶性肿瘤,特别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要前期病变,因此,一旦被检出息肉医生会告知你最好择期在肠镜下切除息肉。肠镜下如何切除肠息肉?(1)绝大多数息肉在肠镜下可被切除,小于0.3-0.5cm的肠息肉可在门诊肠镜检查同时通过活检摘除、电热钳、氩气刀点灼切除;多发性或较大的肠息肉最好住院或住日间病房治疗,根据大小、位置、是否有蒂可采用内镜下息肉电凝圈套摘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辅以尼龙绳和钛夹等技术进行切除,更大的息肉可能联合肠镜和腹腔镜“双镜”法切除。(2)肠息肉切除术前要停用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药5-7天,并进行相关评估,进行血常规、生化、凝血、心电图、B超、肺功能等检查确定能否麻醉做无痛肠镜和肠镜下切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术中有可能出血、穿孔、不能内镜切除等的风险和意外、术后仍有出血、复发可能。对不能行肠镜检查和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不能行内镜下息肉治疗(参考10月23日微信)。(3)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通常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虽属微创手术但有时寻找和暴露肠息肉较为困难,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时间,术前做好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内镜下微创手术成功的基础(参考10月24、25日微信)。(图一:内镜下息肉圈套摘除术)(图二:内镜下息肉基底黏膜剥离术)(图三:内镜下息肉切除辅助尼龙绳结扎术)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应注意什么?(1)肠息肉切除后当日禁食6~12小时后可进食流汁如米汤、面汤、蔬菜汤、牛奶等,1~2天后可进食半流汁、荤蔬搭配,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2)一般卧床休息2~3天,术后可能因麻醉和肠镜注气等原因恶心呕吐,应注意不能用力硬吐;可在床上轻轻翻身活动;直肠息肉术后尽可能平卧不要半卧和久座以减少直肠压力防止出血;术后2~3可下床活动,一周后可以散步等轻微运动,一个月时间内尽可能不剧烈运动和突发用力。(3)无特殊情况一般术后麻醉清醒后在家人辅助下可去卫生间如厕,术后仍要保持每天大便习惯的良好习惯,如大便干结可先用开塞露润滑剂通便,避免用力解大便而诱发出血。(4)较小的息肉术后可短时间内服用1~2种肠黏膜保护剂促进伤口愈合,较大息肉术后医生会给你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和适当静脉补液,并留院观察1-3天可出院。术后如出现腹痛、发热、便血等异常或意外情况时医生会及时处理,如已离院请及时回院处理。(5)术后病理检查如无异常可定期随访,6~12月后复查肠镜,如仍有小息肉可当即同时再内镜下切除,以后根据病情1~2年后复查一次肠镜。如术后病理提示有局部恶性肿瘤时,应视具体病情而定,可进一步追加手术治疗或密切随访观察。如何预防息肉发生和早期发现息肉?(1)平时饮食上不吃刺激和不耐受食物,少脂肪食物,少红肉严格和控制肉加工制品,多食膳食纤维,多食水果,多食蔬菜,多食杂粮。(2)最好养成每天1-2次良好的排便习惯。(3)不久坐,不疲劳,不熬夜,多运动,控体重,少烟酒。(4)适当口服补钙、阿斯匹林、舒林酸等药物对预防息肉有一定作用。(5)当有腹痛不适、腹泻、便秘症状久治疗不愈时查查大便隐血试验,如反复阳性时应肠镜检查。(6)对有息肉家族史的子女最好做一次肠镜可早期发现息肉。作者简介:朱海杭 男198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江苏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扬州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近40年临床上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消化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治。熟练EMR、ESD、ERCP、EVS,EVL等内镜治疗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细致的水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新最潮的汽车、娱乐讯息
作者最新文章概述/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症状表现为腹泻、大便急迫感,亦可伴有腹痛、便血症状。导致直肠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直肠粘膜受到感染或刺激,在直肠内形成软状肿物,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病因/直肠息肉
息肉位置(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和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2)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3)炎症刺激: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症状/直肠息肉
直肠解剖图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
(1)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2)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检查诊断/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1.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2.: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壁突起的肿物,一般较软,可单发或多发,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较常见的有直肠腺瘤和幼年息肉。幼年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临床症状排便后鲜红色血液,多为间歇性出血,出血量较少,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血便,等。辅助检查直肠指检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及空气双重对比检查治疗1.电灼切除:肠镜下电切。适用于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有蒂且较游离的息肉。2.经肛门切除: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3.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适用于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的局部切除术。4.开腹手术:适用于内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5.腹腔下切除术:局部切除或发现腺瘤已癌变,按直肠癌手术原则切除。6.其他:如增生性小息肉,症状不明显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建议儿童型直肠息肉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多数小于1cm,单个,带蒂,会自行脱落,因炎症和腺体阻塞潴留所致,临床上除便血外并无其他大碍。成人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多,具癌变趋向,因而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切除之。一般均需由专科医生诊治后再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相关知识/直肠息肉
预防癌变息肉容易癌变吗?息肉癌变的理论历来有两种学说。一是成瘤学说,即认为各种致癌因素首先在肠内形成腺癌性息肉,在此基础上再癌变,已被公认。二是,即认为不经腺瘤过程,而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由正常粘膜直接癌变。普遍认为,随着腺瘤息肉体积的长大,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总癌变率为10~20%。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生长在高位息肉要比在直肠内的息肉易恶变。从分析,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变率为20%,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可达50%以上。无蒂息肉癌变潜力明显大于,故息肉一经发现,即是小腺瘤,也应及时切除。目前由于微小腺瘤的发现,小腺瘤的癌变率亦高达7.3%,这是在成瘤学说影响下提出来的。 哪些息肉容易癌变?(1)病理变化:①一般认为,息肉是癌变的前期,从病理角度来看,腺瘤有恶变倾向。②息肉病可累及全大肠,恶变度很高,约占60%。(2)息肉大小。越大,恶性率越高。(3)息肉的位置:高位息肉较低位元元的易癌变,据统计管状腺瘤中,在直肠的癌变率为7.3%,而在乙状结肠的癌变率为24.8%。(4)息肉形状: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变率为4.5%,而变率为10.2%,无蒂息肉癌变率潜力明显大于有蒂息肉。
治疗/直肠息肉
直肠示意图区分直肠息肉的性质,是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保证。
①脆性:在检查时,以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②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③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④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⑤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⑥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⑦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目前,用于诊断大肠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和。钡剂灌肠检查因易受粪便干扰,不能活检和做进一步治疗,已逐步被肠镜所取代。结肠镜检查不仅可直视观察大肠黏膜的细微病变,还可通过活检来确定病变的性质,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重要手段。治疗大肠息肉的最好方法是肠镜下摘除。在内镜技术发展以前,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或经肛门切除,创伤较大。如今,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切除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家族性息肉病首选全结直肠切除术,以彻底杜肉发生的“土壤”。手术治疗:(一)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二)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以电灼切除。(三)套扎冷冻术经乙状结肠镜下,先用负压套扎器,将胶圈套扎在息肉基底部,取活检定性,根据瘤体大小,选择相应冷冻探头,接触法冷冻2~3分钟,使瘤体发生凝固性坏死脱落,达到“切除”目的。(四)结肠直肠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病,由于癌变可能性大,应广泛切除受累的结肠,作回肠直肠吻合术,对遗留在直肠的多发息肉,可分期作电凝或冷冻切除。若癌变者,应按癌肿处理。直肠息肉手术后进行护理时都要注意: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2、此病手术之后,患者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4、直肠息肉手术之后患者要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6、直肠息肉手术之后要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直肠息肉术前术后护理/直肠息肉
术前准备患者于术前30mtn,给予肌注阿托品,用利多卡因向咽喉部做喷雾麻醉共3次。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介绍内镜介入治疗的方法,强调介入治疗的优点,并说明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过度紧张和不合作患者,手术前30min,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子粘贴在耳穴中的“神门”、“皮质下”,在耳穴上按压3-5min,术中患者可白行按压。肠道清洁准备直肠息肉患者于术前1天晚餐进流质饮食,临睡前将番泻叶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手术当天免早餐,上午8点口服硫酸镁,同时饮水ml,待患者排出清水后即可行手术治疗。直肠息肉术后护理(1)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2)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3)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4)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5)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6)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预防保健/直肠息肉
大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大肠息肉患者的,如兄弟姐妹、子女等,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大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大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重度不典型增生应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随访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目前,医学界已经能够探寻到肠癌与某些疾病的关联之处,其中肿瘤性直肠息肉变为其中之一。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往往与结肠息肉并存,可单发或多发。 根据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和非肿瘤性息肉,而肿瘤性息肉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几种,有癌变的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息肉大多单个出现,少数为多发性,幼年型息肉不易恶变,多发性成人息肉恶变较多。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发性的和直径大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危险性大,被成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腺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分别为50岁内30%,60岁40—50%,70岁则高达50—60%。即便已经根治了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复查,以观察是否复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内镜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9次
参与编辑人数:2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32:36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猜你想了解每日在线答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