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来在美国出生的小孩父母读书父母能陪读吗

回复: 34 | 浏览: 1985
| 字体: tT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精华0&帖子47&经验值862 &注册时间&妈币505 &
帖子47&经验值862 &注册时间&
你的另一个娘家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 字体大小: tT
儿子16岁了,准备去美国读高中,其实我挺想陪他去的,但是他自己跟我说不要我陪。其实美国那边也有亲戚,平时照顾他也没有问题,不过毕竟自己带着还是比较放心的。他现在也是逆反期,不想我跟着,让他自己去可能也会给他更多的成长空间吧。
大家觉得父母陪读对孩子的成长是好还是不好呢,我现在真是有点纠结。来自[]
精华0&帖子45&经验值878 &注册时间&妈币563 &
帖子45&经验值878 &注册时间&
当然要陪在孩子身边了来自[]
精华0&帖子30&经验值196 &注册时间&妈币108 &
帖子30&经验值196 &注册时间&
陪在身边好。
精华0&帖子55&经验值333 &注册时间&妈币240 &
帖子55&经验值333 &注册时间&BB生日
亲,我看看,先帮顶!!!
精华0&帖子151&经验值852 &注册时间&妈币621 &
帖子151&经验值852 &注册时间&
独立的方面,还有亲情的方面。很纠结
签名档违规
精华0&帖子89&经验值1487 &注册时间&妈币1041 &
帖子89&经验值1487 &注册时间&
还是需要的吧,不然不放心来自[]
精华0&帖子47&经验值862 &注册时间&妈币505 &
帖子47&经验值862 &注册时间&
还是需要的吧,不然不放心
是啊,很不放心来自[]
精华0&帖子51&经验值892 &注册时间&妈币549 &
帖子51&经验值892 &注册时间&
是啊,很不放心
孩子还未成年,应该陪在孩子身边来自[]
精华0&帖子98&经验值1460 &注册时间&妈币926 &
帖子98&经验值1460 &注册时间&
叛逆期,在国外呆一段时间就会明白了来自[]
精华0&帖子31&经验值622 &注册时间&妈币361 &
帖子31&经验值622 &注册时间&
在国外比较开放,比较自由,应该不用来自[]
精华0&帖子19&经验值502 &注册时间&妈币261 &
帖子19&经验值502 &注册时间&
当时我的孩子也不同意,后来看到海那边社区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来自[]
精华0&帖子37&经验值742 &注册时间&妈币486 &
帖子37&经验值742 &注册时间&
叛逆期,在国外呆一段时间就会明白了
嗯,都会想自己的父母的,所以做好准备吧来自[]
精华0&帖子27&经验值502 &注册时间&妈币300 &
帖子27&经验值502 &注册时间&
孩子还小,必须要陪来自[]
精华0&帖子26&经验值774 &注册时间&妈币497 &
帖子26&经验值774 &注册时间&BB生日
我觉得吧,还是陪着比较好,毕竟留学陪读有利于孩子成长。母子陪读,总体来说是对小孩有利的。由于孩子年龄偏小,自控能力比较差,在青春期阶段,非常需要父母的照顾。那些刚上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且可能因为异族文化差异,情绪 变化比较大,如果没有父母的及时指导,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很多父母在陪读的过程中,不仅照顾孩子的起居,还和他们一起学习,辅导他们的功课, 积极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从而使孩子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而愉快。来自[]
精华0&帖子41&经验值962 &注册时间&妈币706 &
帖子41&经验值962 &注册时间&
我觉得吧,还是陪着比较好,毕竟留学陪读有利于孩子成长。母子陪读,总体来说是对小孩有利的。由于孩子年龄 ...
分析的很详细,楼主可以采纳来自[]
精华0&帖子21&经验值822 &注册时间&妈币558 &
帖子21&经验值822 &注册时间&
要是亲戚信得过,可以先让他自己试试来自[]
精华0&帖子19&经验值729 &注册时间&妈币500 &
帖子19&经验值729 &注册时间&
不太需要吧,让孩子独立也没有坏处来自[]
精华0&帖子41&经验值201 &注册时间&妈币137 &
帖子41&经验值201 &注册时间&
路过 顶下 .支持你。
精华0&帖子66&经验值492 &注册时间&妈币268 &
头像被屏蔽
帖子66&经验值492 &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华0&帖子11&经验值70 &注册时间&妈币56 &
帖子11&经验值70 &注册时间&BB生日
其实我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时候是更能表现独立的一面。我就是14岁自己去英国读书,一直呆了12年直到我女儿出生随我老公才回国的,我父母从来没有去过英国。刚去的时候是去寄宿学校(可以挑选好一点的),周末可以回亲戚家住或者孩子大了想自己去租房住,这都是很锻炼的。自己买菜做饭做家务,还要自己交电话费,水电网络等等,虽然都是小事,其实都是可以锻炼孩子的。
&觉得你父母好可怜,女儿出国12年,2老孤零零&
孩子出国读书父母应该要陪读吗?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宝宝成长时光相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公安机关备案号: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一分钟免费预约!获取4套装修设计方案!
居住区域:
装修预算: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
信息来源:网络&&发布时间:
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随着低龄化留学热潮的到来,很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留学海外,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弱,很多家长都很关心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
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
  近年来,美国留学低龄化越加的明显,很多家长都很担心孩子年龄小,又一个人远在海外,所以很多有经济实力和有时间的家长愿意去陪读。但是由于各国政策不同,家长的陪读政策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此本文简要介绍,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
  美国:父母不可以陪读
  留学生的父母不允许陪读,留学期间可以让留学生在当地的亲属或学校指定的监护人代为看管。
  加拿大:不提倡不接受父母陪读,访问签证实现陪读签证
  从签证种类上看,加拿大没有陪读签证的种类。加拿大政府并不鼓励低龄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加拿大移民局将陪读签证归入到访问签证(visitvisa)中。但是如果孩子小的话,就可以先通过访问签证过去,然后不断的续签来达到陪读的目的。该类签证最长时间半年,还可以续签一年,访问签证实际上可以起到陪读签证的作用。
  对于访问签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在加方有邀请;2.你有足够在加拿大生活消费的经济证明,通常是一年10万元人民币。
  英国:父母不可以陪读
  在英国,父母不可以陪读,但是配偶或者未成年子女可以陪读,在父母学业完成之时随父母一同回国。如果孩子在英国读书,可以申请探亲签证时间大概3-6个月。
  新西兰:陪读家长不准工作
  新西兰禁止十岁或以下的小留学生独自在当地生活,必须有家长陪读。新西兰将会修改签证规例,准许家长每次可以在新西兰居留一年,但不准工作,没有国民保健资格。1.申请人必须是被监护人的直系亲属(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2.申请人将要陪读的学生必须是申请Form7以下的课程。
  十一至十三岁小学生,没有家长陪同,要经过教育部特别批准。已有寄宿的学校则可获豁免。
  澳大利亚:政策较为宽松,18岁以下留学生,父母可以申请陪读
  澳大利亚的陪读政策相当宽松,除父母外,留学生的亲属也可申请作为监护人。《澳大利亚移民法》对亲属的定义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姨姑、叔舅、侄甥、祖父母、孙子女;此外,继亲属也可以。但监护人不能小于21岁。
微信“扫一扫”,留学资讯全明了!小编的“欢迎光临”只为等待您,让留学疑惑统统变浮云!您也可以搜索“百利天下留学”、“bltxjy”关注哦!
More在线课堂
美国高中留学成功案例
简单几步,给你专属留学申请方案
想去的国家
想读的学位
想读的专业
计划出国时间
马上获取留学方案
百利天下整体解决方案
美国留学申请方案
加拿大留学申请方案
英国留学申请方案
日本留学申请方案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方案
北京总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丹棱街3号 中国电子大厦B座15层
成都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一号 IFS国际金融中心二号办公楼18层1811
大连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620号现代服务业总部大厦19层 C2D1
合肥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89号之心城写字楼环球中心A座17层1703
版权所有:北京环球百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Bailitop Educ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40
百利天下安卓客户端
百利天下IOS客户端
每日定制留学干货
想读的学位
计划出国时间
想读的专业
留学竞争力在线测评
您即将获取“美国研究生”竞争力分析报告
测评完成后,可立即获得针对你个人的留学诊断和规划建议
留学竞争力在线测评
您即将获取“英国研究生”竞争力分析报告
测评完成后,可立即获得针对你个人的留学诊断和规划建议
百利天下整体解决方案孩子留学父母能否陪读,各国规定不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于17岁或以下的孩子在新西兰留学,家长可申请新西兰监护人签证。监护人签证申请人以照顾学生为唯一目的,不准工作和读书。如子女的签证被取消,其监护人的签证也会同时被取消。若学校因有监护人陪读而接受学生注册,但监护人未依规定至新西兰照顾其子女,此情况下学生签证以及监护人签证可能会被取消。
原标题:孩子留学父母能否陪读,各国规定不一
出国留学的学生越趋低龄化,能否陪读成为家长很关心的问题。C FP供图上周,广之旅、琥珀教育、新通教育分别举办教育展或招生会,记者发现今年家长咨询孩子去海外读中学的特别多,对家长而言,这么小就送孩子出国,有点于心不忍,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只能狠下心来。实际上,在、新加坡等国有专门的监护人签证跟随孩子,而美国、加拿大等地家长也有持探亲签证、签证去看望孩子。万一家长想孩子了,可以多种方式去探望。澳大利亚可以陪读至孩子18岁“选择去澳大利亚留学有很多好处,家长可以陪读便是其中一点。”广之旅留学移民中心运营总监尹晓霞介绍。根据澳大利亚的政策,如果孩子未满18岁,父母或者监护人可以申请580签证(学生监护人签证)去陪读,有效期到孩子年满十八岁为止。“陪读人在澳期间,不能参加超过3个月以上的学习,也不能打工。”另外孩子上大学时,家长也可以去看学生,办理探亲签证,这个只有3个月期限。按照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未满18岁的留学生如果父母不陪读的话一定要有监护人,否则移民局不予签证。根据现行的规定,申请人可在其亲属家里或者在当局指定或认可的澳大利亚当地人家里居住,由他们做其监护人。新加坡母亲可陪读父亲不可新加坡允许配偶陪读和父母陪读,但后者必须是16岁以下孩子的母系亲属。新加坡允许陪读母亲工作,就读于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外国学生的陪读母亲,在学生入学一年后,就可以向新加坡劳工部申请特殊的工作准许证,在该国就业。新西兰陪读家长不准工作对于17岁或以下的孩子在新西兰留学,家长可申请新西兰监护人签证。监护人签证申请人以照顾学生为唯一目的,不准工作和读书。如子女的签证被取消,其监护人的签证也会同时被取消。若学校因有监护人陪读而接受学生注册,但监护人未依规定至新西兰照顾其子女,此情况下学生签证以及监护人签证可能会被取消。持监护人签证者可多次进出新西兰,并可停留12个月。若其子女的签证效期少于12个月,监护人的签证效期也将与其子女的签证效期相同。可申请探亲签证新通教育资深美国留学专家林琳称,对于在美国读中学的孩子,家长如果确实想去陪读,或者看望孩子,可以申请探亲签证或者旅游签证,“探亲签证不能提前申请,一般孩子办好学生签证之后,家长就可以申请了。探亲签证有效期为一年,可多次往返,每次的有效期在1- 6个月,要根据入境美国时所给予的时间长短,一般中国的家长每次给1个月的时间。”鲍女士这两天刚刚决定送儿子去美国读9年级,“儿子现在广州一家国际学校读初三,希望让儿子加强磨练,特意送孩子去美国读军事特色的高中。”儿子只有14岁,说实话鲍女士有点舍不得,“但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前途,还是狠心送他出去。今天早上奶奶还打电话了,不愿意让孙子这么小就去美国。”林琳说,现在美国部分走读高中新兴了一种托管形式,国际学生可以住在国际之中,美国的中学老师来统一管理,还有中国的厨师,“通常是几个走读中学的国际学生住在一个公寓之中,能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这是也是介于寄宿家庭和走读之间的一种方式。”英国可申请访问签证看孩子琥珀教育资深英国留学专家陈剑茜,英国没有专门的针对父母陪孩子的陪读签证,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去英国读中学,住在寄宿学校中,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如果家长确实希望陪孩子一段时间,可以申请访问签证。”加拿大通过访问签证来陪读从签证种类上看,加拿大没有陪读签证的种类。但在实际操作中,加拿大移民局将陪读签证归入到访问签证中。该类签证最长时间半年,可以续签一年,且可以反复申请。因而访问签证基本上可以起到陪读签证的作用。对于访问签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加方有邀请,二是有足够在加拿大生活消费的经济证明。采写:南都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张争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中国家长在美国陪读的真实经历-跟谁学经验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英语”搜索无锡
>经验>出国留学>中国家长在美国陪读的真实经历中国家长在美国陪读的真实经历美国,一直是留学生出国的最佳选择地之一。在美国各大高校,中国留学生屡见不鲜,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大批中国学子来美学习?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美国的留学生活而进行陪读,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家长在美国陪读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国际教育机构”2015年报告显示,连续7年,中国留学生来美留学增长率处于首位,远超其他留学出口国。到底中式教育与美式教育又差在了哪里?“上厕所,坐一排,平时上课,坐一排,中规中矩,完全是一种半军事化的训练。”这是南京人王陵描述的另他不满意的“中式教育”,十几年前,王陵对儿子在中国小学受到的这种“不自由”教育颇感不满,他毅然带着儿子来到美国进行学习。十几年后,儿子已经成才。王陵也在陪读的过程中开始了对教育的思考。为了搞清楚“中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不同,王陵花费3年时间,自费与112位旅美华裔博士进行深入交流,拍摄了纪录片探索教育之道。方法/步骤1“中国老师像皇后一样”1、王陵曾在2011年接受采访时谈到,一定要带着孩子来美国是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孩子对老师是唯命是从,儿子变得唯唯诺诺,见到老师胆战心惊,王陵觉得必须改变儿子的命运。2、王陵描述中国老师“像皇后一样,所有学生、家长都围着老师转,老师说对就是对,说错就是错。”3、而王陵对于中国老师的刻板印象,也源于2002年,那时,王陵的儿子正在南京一所名小就读,由于班主任过于简单地处理了班上两个小男孩之间的纷争,最终促成了王陵的“带子离国出走”。4、而芝加哥州立大学教授汪兴无博士描述中式教育时认为,中国家长和学校并不尊重学生。“我最反对的就是中国教育制度里的成绩公开,美国的成绩是不公开的,每个人的成绩都只能让他自己知道。”汪兴无博士表示,在美国,州里专门立法保护学生的成绩。5、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之争,由来已久。对于许多人对“中式教育”形成的刻板印象,其实也在逐步改变。6、寻常听到的所谓“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往往都被简单地贴上了标签。中西教育的分界线是以地理差异为基础的文化等差异,它假定了无论是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在自己的地域范围内都是相对稳定的。中式教育并非自始至终都“古板压抑强调应试”,西式教育也并不从来就“鼓励实践和启发”。2中国重学校 美国重专业1、在中国拥有了名校的毕业证就代表着进入社会有了更好的资本。2、根据中国国情,名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不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是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有时甚至会频繁到每天都有。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科研机会和夏令营活动,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就比较少。另外,名校的学术资源、人脉资源也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3、在留学美国方面,中国国内对于“什么是好大学”的“定论”比较模糊。对此,新泽西大学教授邵博士认为,目前,“中国国内所听说的名校就是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家长们觉得,一定要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才行。但在美国,家长们会认为,上大学的时候不是要选大学,而是要选学科。因为在部分听起来‘不是很好’的大学里面,也有部分学科,可以和哈佛等名校竞争。出来读书不要盲目追求名声,应该选专业而不是选学校。”4、芝加哥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博士龙漫远认为,“名校情结如果掌握得好,你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因为好的大学毕竟有的物质条件稍微好一点,你有可能接触到更好的老师。但它不能保证你这辈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相反,很多人会因此背上包袱。他觉得他上了清华、北大、哈佛、耶鲁就注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其实不见得,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最后都没能成就一番事业。说明名校不能包打天下。”3中美教育理念差别大1、13年的陪读经历,让王陵对中美教育有了深入思考。他联系上112位博士讨论中美教育问题,不是为了探讨到底“谁好谁坏”,而是一种对比。2、王陵无法对“美式教育”做一个归纳和概括。但一个细节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一所中学的合唱表演现场,站在第一排中间的居然是腿部有残疾的学生。“这在中国的学校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残疾学生会被老师安排在后排。”王陵说。3、中美教育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作为来美多年的“陪读爸爸”,王陵表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在培养听话的“一批人”,而“美式教育”则多以启发为主,尊重并挖掘孩子的潜能。“中国人总是认为成功就是要比上一代强。超过上一代是什么概念?职位比你高,拿的工资比你高,就超过你了吗?这太简单了。健康成长,比你幸福,他就是超过你。”这是王陵陪读的真实感受。4、以上内容就是天道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家长在美国陪读的真实经历和感受,综上,陪读爸爸认为中国重学校,美国重专业,“美式教育”则多以启发为主,尊重并挖掘孩子的潜能,虽然这种看法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也可供家长参考。END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相关经验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美国出生的小孩父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