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青少年安全读书网没读书没上班的

黄健说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美丽新世界","author":"huangjian","content":"黄健虽然同是八零后,但出生在一个偏僻乡村的我,接触互联网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人的。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感受到科技的神奇,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有几台微机放在一个锁上了好几道门的房子里面,某天晚上我们都挤在窗口,为的就是看那个闪亮的小屏幕,据说我们两个老师正在比赛打字。这就是我对计算机的最初印象。等到初中的时候,有了微机课,轮着班上,结果一个学期才进去了一次。那已经是新世纪了,机房里面那最新的电脑在我眼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我至今都记得,电脑开机的时候,要在DOS界面输入guest 回车—ppp回车—start回车,然后就进去了。那会儿不懂英语,不知道这是啥意思,硬生生的按字母给背下来的,结果十几年过去了,都没忘记。\n\n高中的时候,我才在微机课里面真正看到了网络是什么样子。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他们特别安静,不能吵闹,不能瞎点瞎按,一切行动听指挥。我顺着老师的指导,点开桌面上的IE图标,然后输入新华网的网址,那一刻,真是太激动人心了!绚丽的页面,彩色的图像,还能往上下滚动,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在我的生命中,网络的世界之窗从这一刻对我打开了。虽然读了三年高中,可实际上也没上过几次电脑课,但是学校发的那一本电脑课本却被我翻烂了,我时常想,这是怎样一个世界,怎么如此复杂又如此神奇。那时候,我有个电话本,电话本最后几页,全部记着各种网站的网址,网易的地址是最好记的,其次是新浪,不过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是sina——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白。后来跟着同学混,学会了去网吧上网。对我来说,最好玩的并不是游戏,而是打开各种网站,看世界上发生的那些事儿。我觉得网络就是一个新世界,单调乏味的学生生涯在这个新世界中找到了一个转身的空间。2006年,我注册了天涯论坛账号,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在网络上说话了。我把自己无聊时候写的一首打油诗发到了论坛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到了几个回复,激动得我都忘记了及时续费,导致电脑被网吧老板关机了。从这一刻开始,互联网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看的对象,还是一个可以参与的空间了。那年夏天,我们在老师的一步步指导下,在网上填报了高考志愿。不过,互联网虽然是个很吸引人的东西,可是我们还是很难相信它,所以我们的高考志愿又填了一遍纸质的。后来就知道了QQ,知道了博客,知道了Email。曾经为了注册一个QQ账号,还请人喝了好几瓶饮料,不过当我在网吧拿到QQ账号,跟一个坐在我对面的同学在QQ上聊天的时候,我觉得几瓶饮料是特别值!之后是第一次发邮件,第一次写博客,第一次注册社交网络。这太多的第一次就这样一步步的开始了。自打上大学后有了自己的电脑后,我几乎成为了当时十分流行的“网迷”。那时候最好玩的就是在QQ上与人聊天,在QQ空间里面晒各种事情,只要有个机会就会拍点照片第一时间传到空间。到后来又开启了那个现在已经改叫人人网的校园网,几乎是只要有机会上网就会去在校园网上晃来晃去,乐此不疲。那时候,上网,是我们同龄人的最关注的话题,当我们看到一台电脑的时候,首先问的问题就是,它能不能上网,如果不能,几乎意味着是一台废物,这也可见网络成为了生活中多么重要的组成部分。时间推移,如今早已经不玩人人网和QQ空间了,可它们给了我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最初体验。当然,互联网带来的并非都是欢乐。互联网的作用之大,已经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估计。曾经有段时间,我和一个同学的一点争执,被放到社交网络上,结果在我们的生活圈子中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成为那段时间所有人的谈论焦点。从那一次开始,我开始发现网上不全是好玩有用的东西。一开始在网上注册各种账号的时候,我想都不想就去使用实名,后来才发现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问题。当有人开始在网络上散布消息,说我们的信息都在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搜集和利用的时候,我甚至很长时间感到担心。做为一个经常写作的人来说,另一件让我特别关注的事情是,在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并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我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因为使用他人的内容而没有注明出处导致一些纠纷,同时我自己在网上创作的内容,被大量的转载和冒名。通过互联网,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看新闻不用买报纸了,上新闻网站,发短信也改成了发微信,过去买过车票要排队现在改在网上刷票了,就我作为一个做学术的人来讲,最大的方便莫过于,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的资料和文献,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须知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掌握的资料和文献的是多是少,可能直接影响你的研究结论。通过互联网,我们现在可以非常方便的下载、整理各种文献资料,诸如evernote、云盘等等,都让我们可以方便快捷放心的来存放和使用这些资料和文献。我曾经和我导师聊起来我们做资料整理的区别,导师说,他们那会儿都是做卡片,写篇毕业论文,卡片都要装好几个箱子,我说,我们装一个软件就好了,只要能链接网络,随时可以使用。这就是两代人的区别,互联网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不得不特别说的是,在微博普及之后,信息的传播速度到达了极致。稍微一些小事情,只要有人转播,就会成为一个大事件。微博,是将互联网的网络分享和互动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境界。虽然微博上也同样有很多令人难受的事情发生,比如在早几年被炒得特别热门的人肉搜索问题,但是总体上,微博的存在,和互联网的发展,都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之一,人们总愿意以双刃剑的比喻来形容互联网,可在我看来,网络的正面作用总是为主的。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了最新最潮的概念了,与之一同火起来的还有“云”、“自媒体”、“众包”、互联网金融等各种概念。这些新概念成为了当下关于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随着移动联网设备越来越普及,移动互联网不可避免的会成为未来主流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需要一台联网的电脑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即可。相关的调查研究也表明,PC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了,除了工作的时候,几乎平常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手机或者iPad等设备上完成。这是另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和对移动网络的依赖也因此越来越强烈。现在随便找个大排档吃饭,店家都会提供WIFI网络,否则客人就会少,对于很多小县城的居民来说,WIFI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代名词,在我们那个小县里面,一些店家为了吸引顾客,都会装上无线设备,然后在门口打上\n“提供免费WIFE”之类的横幅,令人啼笑皆非同时,也反应了移动互联网渗透到生活中的程度有多么深。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村人口的国家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才是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它让中国大部分人都有了接入和使用互联网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高科技在城市里存在着。这几年,在我家乡的那个小村庄里面,年轻人都会使用手机上网看视频、看新闻、发微信,然后使用各种社交网络,一些农村的小伙子甚至都玩起了微博,有了自己的粉丝。这对他们来说,多么令人兴奋!我认为,就中国来说,无论怎样高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意义都不为过,他让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国民都有了平等使用网络的机会。无论是就个人体验,还是在宏观的层面来说,这二十年,别是最近十年,互联网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最为显著的标识。互联网改变了社会,改变了生活方式,同时改变了这个社会和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社会或者国家的治理者、管理者,只能拥抱互联网,而不是去拒绝它。在这个网络世界里,确实存在着各种黑暗的角落和各种棘手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改变互联网的地位和它必然的发展趋势。从DOS系统开始,到使用视窗操作系统,到看到新华网的第一眼,再到使用各种网络平台和工具来维持和拓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寻找和管理研究资料,对于我这样一个落后于同龄人的八零后来说,互联网也切实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而在我的观察中,互联网改变了整个社会,同时也将改变整个国家。我想,我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都会期待着,这个网络成就的世界,将会更加完善和美好,是一个真正的美丽新世界。作者微博:","updated":"T08:36:5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1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36:5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753c83b0b482b30ad4ce8cab9d2046e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3},"":{"title":"如何准确查找学术期刊的投稿联系方式?","author":"huangjian","content":"【一点废话】又到开学了!开学对我来说,已经是浮云了,我不知道开了多少次学了,还在学校,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兄!那就先祝大家新学期快乐!希望你们早早进入学习状态,开心学习。当然了,这里我还是要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希望帮助有兴趣的同学,能够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我打算根据我自己熬了8年的经验,写个系列,叫【师兄说】,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请私信给我或者发邮件给我:huangjian@ 我会慢慢回答。【这才是正文】很多研究生同学,还有少量的本科生同学,都希望自己在上学期间能够发表一些学术或者政策评论的文章。有这个目标,可以激励自己在学校读书期间有个目标好奋斗,不至于浪费时间,同时如果有文章发表的话,不管是第几作者,都可以在未来找工作、考博、出国等各个方面为自己证明,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面子吧。当然我还没有找工作,不知道找工作的时候,发表了文章是否有用,但是在申请读博士,无论是国内国外,还有在中国体制内的单位寻求职业,都是很有用的,我周围有很多案例已经证明这些。发表文章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从你一开始选题,到最后文章发表,经历的周期一般都相当长,我最长的文章发表周期是4年。要谈的话,可以有不少经验,但是今天只说第一个:怎么查找目标期刊杂志的投稿方式?因为现在很多中国的期刊杂志都还处于上个世纪,一般没有网站或者网站就是个摆设,电话打不通,版权页上的邮箱一年才看一次等等,所以找到有效的投稿联系方式就是第一关。这里的经验主要对文科生有用,理工科要发国内中文期刊的可以参考,要发SCI和EI的可以绕行。1,利用你的人际关系,在同学和朋友中找,如果是有投过稿的经历的同学,会有些经验可以分享。2,找老师。老师一般会和各种期刊有不少的联系,如果他们愿意跟你分享那就不错,当然前提是你导师愿意,如果导师是一句“你自己去找吧”完事儿,这样就得靠你自己了。3,开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可能会碰上学术期刊杂志的编辑和主编之类的,跟他们要联系方式。4,如果你像我一样,特别宅,那就只能去学校的图书馆期刊室找,或者利用网络来找。在期刊室里面,翻最近的几期,都会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有的是地址,电话,这种一般就不收邮件投稿,可以打电话去问,幸运的话会有人接电话告诉你去邮寄纸质的稿件到他们编辑部的地址。不幸的话,没人理你,你要么直接去按编辑部地址邮寄文章,或者换一个方式。有不少期刊在版权页留的联系方式邮箱和地址和自己在期刊的征稿启示中发布的会不同,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按照征稿启示中的来。学术期刊杂志通常为了节省版面(很多期刊的版面都是要朝作者收白花花的银子的啊,叫收版面费),只在每年的第一期或者最后一期发布征稿启事。所以去翻翻这一头一尾的两期最好。每个学校的期刊室都会有经费限制,中国学术期刊几千种,不可能全订。所以很多都找不到,那就要用上高大上的两大网络服务了:NSSD和CNKI。这两大学术文献数据库非常的厉害,NSSD是后发崛起,有赶超老牌数据库CNKI的趋势。下面是详细的查找方法。先说N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网址是不需要是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IP就可以注册,注册成功后,进入“期刊导航”,在这里搜索你想找的期刊名字,然后进入到期刊的页面,就可以在左侧看到他们的介绍和联系方式,还可以点击“整刊阅读”来翻整本期刊,如果有期刊在这中间发布投稿方式或者编辑的邮箱等,就可以在这里看到,这个很方便,最关键的是免费“阅读整刊”。当然NSSD有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整刊阅读”的时候,把封面、版权页和封底隐去了,很多联系方式都在这里,所以如果这里找不到的话,就要去CNKI看看。我相信基本上大陆所有高校都有CNKI(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其中期刊库可以帮助大家找很多论文,还可以下载他们。后面我还会告诉大家怎么批量的检索和下载文献,不用一篇篇保存。CNKI的论文下载和阅读需要学校的数据库支持,一般在学校的IP才可以用,但是很少同学注意到,其实不用学校的IP,公网用户也可以查看每本期刊的联系方式。步骤如下:先打开CNKI的网址: 进入“期刊” ,选择刊名检索,输入可能要看的期刊名字,比如“北京社会科学”,点击刊名进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期刊的最新页面,大家可以点击这里进入看看: 。然后点击最新一期“2014年第7期”,进入到新页面,这里有这期的目录。在目录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目录页浏览”五个字,点击这里,进入到期刊原版阅读状态,在这里我们可就可以看到这期期刊目录和联系方式。一般期刊在这里都有4-8页的免费展示,任何IP都可以进入查看,看到的都是期刊的原版,所以在这里就可以找到期刊的投稿联系方式。这种方式最为便捷,有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行,而且很全面很准确,CNKI的是期刊库本身就是中国最大的期刊库。如果无法显示原版阅读,那就需要点击页面上提示的安装一个CNKI自己开发的软件,就可以 了。当然也有少数奇葩期刊不展示自己的联系方式的,这就得找找其他渠道了。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搭配就是,在CNKI上找到期刊的投稿联系方式,然后到NSSD上面去下载几篇这个期刊的文章,看看他们的格式和排版方式,按照他们的样式修改后,再投出去。NSSD上面下载文章是免费的,这样CNKI和NSSD两个搭配,就很准确有效了,对我这样不善于社交的宅男来说是相当棒的组合。好了,通过同学关系、导师介绍、自己跑会议再加上网络的帮助,我们基本上可以有效地找到90%的中文学术期刊的投稿联系方式,而且可以是最新的。剩下那10%就得靠你的运气和关系了。因为中国现在很多学术期刊办刊十分不透明,甚至有的是极小的小圈子玩物,至于这种,你要投稿最好还是先挤进这个圈子再说。别问我怎么混圈子,我不知道,因为我很宅,一般自己玩,如果硬要什么建议的话,我只能建议你去微信朋友圈多喝点各种汤。嗯,最后,请大家关注我的微博: 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huangjiansays 。对了,我的处女作《忧郁的故乡》出版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购买一本:
请多支持!黄健日","updated":"T05:16: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2,"likeCount":28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16:1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369d95a479a066b11a98d910d1109214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2,"likesCount":280},"":{"title":"洗脑的方法","author":"huangjian","content":"洗脑似乎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至少应该是充满了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的。洗脑并不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东西,相反,它很容易被掌握,并被各种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的《》是一本帮助人们了解洗脑术的好书。   简单的说,洗脑实际上就是改变一个人过去已有的各种观念和价值,将这些东西从人的大脑中清除,然后植入一套新的观念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像老师讲课前先擦黑板,然后再在上面写自己要讲的东西。   洗脑的历史非常久远,并且一直处于秘密的状态,一般人很难通过各种公开的材料来了解这些东西。直到二战后,特别是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对立的状态下,各国都加强了对洗脑的研究,一方面为了改造战俘和间谍,从而获得各种机密情报;另一方面防止自己的人被对方改造。对洗脑术的研究和运用最感兴趣的,基本上都是各国的情报机构,然后是一些宗教团体、极端政治集团和野心家,再就是传销等秘密商业组织,还有许多的精神病院等为了治疗抑郁症等也会采用洗脑的方法。   最开始的洗脑,基本上是依靠药物的,包括各种大麻、致幻剂、神经抑制剂,典型的有从蘑菇中提取的LSD。目前在医院运用的一些精神类用药,其实在一开都是可以用在洗脑中的。利用药物洗脑,基本上是用在情报机构和精神病院,一般人很难利用这种方式。这种洗脑方式效果十分有限,而且控制起来非常复杂,容易出意外。比如武侠小说里面,某某教主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骗别人吃什么丸儿,然后告诉他不帮他做什么事情就会七七四十九日之内暴毙。蛮吓人的,不过其手段是比较低级的。   早期的人们还从一些原始部落的巫术中学习了不少方法,其中就有各种制造群体亢奋的仪式、宗教手段等。不过这都是比较初级的洗脑术。从初级阶段进阶到中级阶段,洗脑术开始对人的梦境进行干预。精神分析的方法也被运用进来。利用对梦的控制和分析,能够让人段时间内说出很多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但是在醒来后不能记忆。不过对梦的控制通常比药物还要难。当然应用的范围也就很狭窄了。   再高级一点的,就是对人进行“感官剥夺”,通过感官剥夺,然后配合其他的手段,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对象。感官剥夺的核心,就是将人平常建立起来的方位感、时间感、群体感、羞耻感等各种基础性的东西大乱,让人崩溃。比如,将人关押在不规则的房间里,没有自然光,在你睡觉的时候不断叫醒你,等等,最终能让你时间错乱,方位不明,孤独、恐惧都会不断增强。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最终都会崩溃,然后就可以植入新的理念了。看过《1984》的人应该都知道,温斯顿就有这样的精力。   感官剥夺的方法比较有效,而且控制起来方便,所以常被各国情报机构和警察系统运用。不过看网络上流传出来的薄督时期重庆警察的手段,相比那个时候重庆警察的手段,帝国主义的警察和情报机构显然太幼稚了。   以上这些方法,实际上都是针对个体的,只能一个个的来,这对于很多有野心的人来说,显然是太没效率的了。因此,就有了广告宣传和宗教训练法。   我们平常看到的许多的商业广告,为什么都要花费巨大的广告策划费用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广告策划人员要在广告中植入各种隐藏的信息,这种被植入的广告,在受众多次接受后,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秘密,但是却在潜意识中开始扎根。多米尼克的书中,有个案例就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在摇滚乐中植入各种有暗示性的话语,比如“Just do it!”“Fuck the lord!”等等,最终导致了一些青少年的自杀。广告植入最常见的就是“性”的内容了。比如各种可能与性生活无关的广告内容,都有可能植入“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很难被眼睛和耳朵直接发现,但是能够进入潜意识。潜意识能够接受一些瞬间的东西,而眼睛就不能。精致的商业广告提高商业价值转化率。   研究大众文化的人做了很多关于广告的研究,都指出了其中隐含某种成瘾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广告成体系后,更能够摄取人的关注和潜意识注意力。一般人很难从这种广告世界中逃脱。广告传递的就是关于消费的意识形态。严格的来讲,这些不会被列入洗脑的范围,因为毕竟无法轻易的发现并证实它的动机和作用机制。但正因为如此,这种洗脑的方法实际上是更加隐蔽而有效的。   另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就是宗教训练法,也就是很多野心家、政治集团、传销集团、宗教集团喜欢和善于使用的。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让人从情感上剥离原来的生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灌输,让你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是各种设定好了的“娱乐活动”、“体力劳动”以及“谈心会”等等来增加负罪感,将自己完全暴露在群体当中。这种方式的基础就是对群体心理的掌握和运用。经典的勒庞群体心理学对这些就有过研究,群体中的个人很容易从众,并丧失判断力,而领导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引导和控制群体,从而达到一致狂热的目的。简单地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群体中会被转变成一个完全听命行事的人,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容易被剥夺掉这种思考能力,最简单就是不让你有时间思考,让你不断的承认自己的罪过,甚至编造自己的罪孽。   关于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简化为几个要点: 设置最高偶像并强调忠诚是最重要的价值。可以是对领导人,也可以是对虚幻的偶像。 控制环境,洗脑成功前,防止成员接触外界信息。 限制休息时间,以各种设定好的活动来充满成员的每一天,防止他有时间思考。 不断重复同样的灌输内容,让成员潜意识里慢慢接受内容。 强化监控,包括虔诚分子对新到成员的监控,也包括成员之间的互相监控。 强化举报的作用,确立举报他人是一种“道德的”行为,让成员互相举报。 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这套体系包括了关于行为的准则、理念,目标和日常话语方式。 惩罚,比如对脱离规则的人进行公开而严酷的惩罚,让其他成员产生恐惧。
对这些运用纯熟的人,大部分都是具有宗教狂热精神的人,而且没有什么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概念。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快速的改造新成员,并不断的吸引新成员。目前知道的最多的地下传销组织,实际上还是最一般的洗脑集团。这种方式也是有限制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要环境隔离,防止新成员在改造成功之前解除外界思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洗脑方法,在封闭的环境下,改造的数量有限。当然,如果你有能力,还可以封闭一个国家,然后进行改造,效果就不一般了。 常见的情况是,被洗脑的人总是认为别人被洗脑了,总想把你洗过来,这是最不好办的事情,也是辩证法的最高境界。关于洗脑的研究,从思想层面来讲,看到的很严格的研究著作实际上不多,各种离奇故事倒是不少。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揭露这些人类社会中的黑暗面。PS: 图文应该无关。","updated":"T09:03:2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5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03:2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f98a82f3a4d9cba10dd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57},"":{"title":"说书:《读书》2014年第12期","author":"huangjian","content":"这期《》杂志有几篇很意思的文章。杨念群写上海亭子间的文人病,很有意思,放在政治——艺术这个纠结的范式下面,拿毛泽东——萧军做例来具体讨论,很清晰的展示了毛和萧的合与不合的背后的根源。值得认真看一遍。另外香港牛津出了萧军的延安日记,两大本,可以辅助着一起看。我还没看完,等看完这两大本了,再写个读后感。刘禾写的《小说家拿破仑》长我见识了,我还不曾了解到拿破仑好这口儿呢!想来很多大政治家军事家开始都是文青或者想当文青的,命运使然,最后干起了杀人的勾当。文章中有个很好玩的段子:“在横跨地中海的时候,拿破仑的战舰被英国皇家海军尼尔逊上将围追堵截,时时面临灭顶之灾,但这位大军统帅居然在舰艇上召开了三天学术研讨会,讨论的是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以及荷马史诗和《莪相集》”忍俊不禁啊!这才是热爱学术啊!这才叫学术癌啊!陈建华《体制内的活法》简直是把我们现在的学生体制说得令人哭笑不得。如,现在只有一个学术派别:基金学派。老头子钱锺书要现在肯定得不到基金支持。那谁本雅明,论文注释不规范教授没评上,一气之下摔了罐子走人。想起我认识的一位老师说的:你老说韦伯韦伯福柯啥的,那韦伯、福柯来我们系,没有发文章也照样拿不到博士学位呀!书多有个屁用啊!这个小文章看起来,把中国现在体制数落一番,作者说,咋活啊?谈恋爱呗,玩若即若离呗。不知道这作者是不是这么干的,反正我觉得,这样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两边都是边缘人,说不好听,就是小混混,还不如做个纯粹的边缘人。譬如,我就喜欢高华那样的,他是真的边缘,最后也是真的中心。徐贲和张会杰的两篇文章,关于教学、学术研究生涯的,看起来挺心酸的,咋搞学术都这样呢?运气这么重要,是不是我也得去归元寺烧个香?有篇关于吴宓日记的通信,没大看明白在讨论什么,可能是我没有接触过吴宓。就觉得,两人称呼上,老姐来老姐去的,这要是真是这样写电子邮件,那就真是老派文人的沟通方法啊!没想到现在还有。其他还有一些文章,挺有意思的,比如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挺应景的。一期有两三篇好文章值得看,一期杂志就值得买了。现在十块钱也就在武汉这样的城市吃个牛肉面,妈的还没牛肉。黄健日20:20:20记","updated":"T13:40:3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40:3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2c8a422e2c3c40e50666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9},"":{"title":"特等梦","author":"huangjian","content":"不是每个人的梦都能成为特等梦的。所谓特等梦,就是将呈献给君主的梦,君主的解梦官通过对梦的解析,来预测未来统治可能发生的变化。梦这个自己我无法掌握的东西,在极权体制下却被谨慎的关注起来,并通过最高梦境管理局来进行有效的搜集、分析和管理。这不是神话,这是小说《》的故事。这本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小说,刚出版就被阿尔巴尼亚封禁。也正是因为被封禁,它更充满诱人的魅力。在一系列的反对极权主义的小说中,这一本相当出色。故事很简单,主人公基本上就一个马克-阿莱姆,他属于帝国非常有权势的一个家族。因此,他能够去最高的梦境管理局工作。梦境管理局,也被称作梦幻宫殿。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地方,每个人每天毫无意义甚至凌乱不堪的梦都被采梦官采集整理后送到这里来解析。要是弗洛伊德活到这个时候的话,他一定是梦幻宫殿解析部主管。这当然是题外话。卡达莱并没有详细说明解析部的工作是怎样开展的,梦是如何解析的。这显然更是秘密中的秘密。马克一开始主要是分类,将到手的各种梦按照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进一步解析来分类,处理掉一些毫无意义的梦。后来马克又到解析部工作,开始解析各种被分类之后送上来的梦。马克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无数的梦,在毫无关联的各种素材之间寻找联系和隐喻,并撰写解析报告。梦幻宫殿还有一个更加神秘的部门,就是特等梦部。这里的解梦官将最有意义的梦境解析出来,直接呈送给君主。显然,能够在特等梦工作,基本上是极有权势背景的人,或者可能直接是君主制定的信任的人。不过马克在一次意外中,却成为了这个他十分讨厌的机构的领导人。马克喜欢的舅舅库彻是一个有个人想法的人,不喜欢只国家服务,喜欢自由自在,并且喜欢阿尔巴尼亚关于他们家族的史诗。而马克在梦幻宫殿工作期间,接触了一个神秘的梦,他一再解读,却并没有找出线索出来,于是上交给了更高级的解梦官员。正是因为这个后来被看成错误的行为,造成了库彻被处决,原因是马克看过的那个梦,预示着马克的家族要谋反。须知,马克的另外几个舅舅和亲戚都是帝国极有权势的人。库彻被处决后,马克的有权势的舅舅开始反击,他的势力逮捕了大量梦幻宫殿的主管,因为他们呈上了那个特等梦给君主而导致库彻被害。同时,马克被任命为梦幻宫殿的主管。马克就这样,坐在了自己觉得十分讨厌的位置上。卡达莱的小说,结束的有点仓促,或者说他更愿意将想象马克的未来当做给读者的礼物。很难想象,如果真的存在一个梦境管理局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也许你认为永远不会有一个梦境管理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这肯定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国家的君主自然更希望每一个人的脑袋都受到他的控制,至少是监控。只是在技术不具备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各种检讨、关押、洗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各种手段来了解臣民的大脑,并改造他们。倘若有一天,梦的采集和解析技术十分成熟,我敢肯定的说,国家一定会利用这一手段来建立类似于梦幻宫殿的机构。要知道梦是最容易呈现自己无法控制的潜意识的,而掌握了这个对人的潜意思的介入途径,基本上就掌握了一个人的大脑。极权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国家的力量总是希望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脑显然是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开玩笑的是,总有一天,除了婚姻管理外,恋爱也许也会被管理起来。控制人的思维和情感,是控制一个人的最有效的两条路。但愿,我们生在这个还没有被完全控制的社会里的我们,能够保持对极权主义的警惕。关于对极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的作品,还有《美丽新世界》《我们》《1984》《动物农场》等值得看。最近出版的《古拉格:一部历史》也值得看。另外,电影中有《浪潮》、《楚门的世界》、《V字仇杀队》等等。其中《浪潮》绝对是经典。","updated":"T09:45:3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45:3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5},"":{"title":"我和笔者","author":"huangjian","content":"写论文究竟怎么表达自己?我觉得所有读学术论文的人都会有这个痛苦:一篇文章中,满篇的“笔者”来“笔者”去,有时候就会想,这不就是你自己嘛?“我认为”就是我认为嘛,为啥要写“笔者认为”呢?这就是行业术语。比如做新闻的,写的新闻稿,都是记者采访了谁谁,而不是我采访了谁谁。这是由来已久的,且不管别人的想法和初衷吧,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说一个本科生写的课程论文,用的都是“笔者”,老师看了,就大发雷霆,说:你在文章里面讲的全是你自己的看法,还装什么第三方客观立场,用什么笔者?不就是你自己吗!这个看起来是好玩的段子,但其实也不全是段子,因为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比如我吧,读博之前写的论文,且不管质量如何吧,行文中大部分时候都是用“笔者”,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屌屌的啊,感觉自己好客观啊!经常写完了自己读上几遍,竟有飘飘忽忽的感觉,彷佛自己已经进入学术殿堂啦!我就想,为啥我要用笔者而不用我呢?因为别人这么写的,我模仿;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用笔者,读起来就觉得很自己很客观,这样让别人看我的文章的时候,肯定他也觉得我很客观。这不正是符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注重研究者客观的传统嘛,用韦伯的话说,就是价值中立。然而很长时间之后,越发感觉不对。因为我读了很多人的论文,用笔者的并不就显得客观,甚至很多文章满篇就是自言自语呢,他也用笔者。也就是说,笔者,并不是客观的代名词。我就这个问题还问了我认识的一位老师,他的解释非常有意思:笔者就是让别人看起来你很客观。好吧,我得承认,我一开始就是这么看别人的,所以才模仿的。我又想起一个事儿来,我自己的事儿。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就是满篇是用“我”这个词来表达我自己,而不是用“笔者”。我就去投稿了,编辑很客气地指出:文章主观性太强,不符合学术论文应有的规范。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因为我用了“我”,还是因为论文确实主观性太强呢?咱得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于是我在Word里面查找——&替换——&全部替换,把“我”替换为“笔者”,再去投稿,过了几个月吧,文章就被录用啦!虽然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为啥,可是我感觉到了,学术期刊的编辑们至少觉得,看到“笔者”会比看到“我”,要感觉这文章更客观些。可见在这个学术圈子里面,很多人是喜欢“笔者”超过“我”的。不过也有另一派的气象。比如我还知道,很多人也喜欢“我”超过“笔者”。我就算一个。我就觉得,既然现在学术圈子规范已然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何必装客观用“笔者”呢?倒不如,说自己的想法就说“我”嘛,坦率,直白。当然,这并不完全是我个人的喜好,这背后有很多学术原因,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是追求客观性的,也不是所有的学术都是要去做到价值中立的,即便是韦伯啊,他说价值中立,最重要的还是强调教师和学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的时候,你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各个层面、角度来思考,而不是只跟你的立场来思考,不把讲课授业变成宣传。你要是去读韦伯自己写的书,就能体会到,他就有很强的立场,是有自己的偏好的。在我看来,国内学术文章中,用“笔者”来说话的,绝大部分都是伪客观,也就是说,把这些“笔者”全部替换为“我”,不会改变什么,如果说有变化,那只会让读者觉得作者更亲近了些。所以我自己写的文章,绝大部分要表述我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就会说“我认为你该死”,而不是“笔者认为你该死”。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笔者可以表示一个作者,也可以表示多个作者的情况,可是我只能表达我自己是一个作者的时候,这个时候呢,我觉得用“我们”,也未尝不可。总有很多人认为,使用第三人称,或者第三方立场,就代表着客观,但并不如此。还有,用“我们”比用“我”还有另外的一个微妙的作用,就是让读者有种参与感,感觉读这个文章或者书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在表达看法,也在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这样对于读者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和观点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你要说,这是拐带读者,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认为,当读者第一遍读你写的东西的时候,你不就是希望他明白你的的意思吗?让读者跟着作者,也许会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呢。如果是一个有批判和鉴赏能力的读者,他必然会在理解之后,又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因而也会生发自己的观点的。现在许多学术论文和著作枯燥乏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在写的时候,故意装逼,使用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套上各种牛逼轰轰的时髦理论,还伪装客观中立的立场。我曾经还听过一种观点,就是人文社科的东西嘛,越看不懂的就是越厉害的。难怪有人的文章写的那么难懂!与之配合的是,原本这世上啊,没有一个产业叫装逼,而现在装的人多了,这个产业也就火了,于是诞生了很多“宝典”。反正我自己呢,现在特别喜欢的就是那种深入浅出的文章,读来有意思,或者读来有启发,就是我认为的好文章,这跟发了什么等级的期刊没有关系。哎呀,除此之外,学术圈圈儿里面,还有很多匠气、迂腐、好笑的规矩和事情,待我有空再详聊。有兴趣的话,关注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吧:黄健说 huangjiansays,我经常在那里贴文章。黄健日","updated":"T05:11:3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11:3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20c1adbd69ead17d055da2bdbc00cd2e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1},"":{"title":"张无忌的人生","author":"huangjian","content":"最近闲得无(dan)聊(teng),把倚天屠龙记重温了一遍。现在看,和电视剧刚出来的时候看,完全不是一个感觉。我记得十几年前看倚天屠龙记,最狂热的莫过于研究他们的武功了,跟小伙伴们天天讨论的都是,谁的轻功更好些,谁的内力更深些,睡的兵器威力更大,如此等等。且不说我们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们也都关心的是这些问题。如今再看,却对一位科学家评价金庸武侠剧的话深以为然: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既然是童话,就知道了这些功夫啊神器啊都虚假的,各大派系也基本都是虚构的。可是,隐藏在剧里的情义、权术、爱情等等,却都似真实的,常常令人动容。比如说,以前在我的印象中,赵敏就是个歹毒的女子,她心狠手辣,挑动武林好汉争斗,死人无数;再比如,金毛狮王谢逊,杀人无数,罪孽深重。从剧里来看,这些都是事实,可是我们却常常忘记了他们身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另一面人生,而这些恐怕既是虚构的,也可以说是写实的。就来说说张无忌吧。无忌就是个大英雄,这是我小时候的判断。他总是在危机出现的是现身,救人于水火之中,不乱妄杀无辜,最重要的是,他总是有种献身精神,他深陷朋友之情、师徒之情、男女之情以及各种各样的侠义和集体利益的网络之中,既无法理顺,又不能超脱,时常碰到的场面就是于自己有恩的人和另一派于自己有情的人争斗,处于其中的无忌,只好两边说好,实在不行只能自己受苦。大概整个电视剧都是在这种基调上展开的,金庸塑造了一个带有一点历史背景,但同时也是超于历史之外的时空背景。在这里,金庸把整个武林社会(江湖)按照能最好的展示人物性格和侠义之道的方式组合了起来,从而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精致的江湖社会。而这个江湖社会的中心就是张无忌。生于荒岛却长于江湖的张无忌,像带着原罪一般,一入江湖便背上了父母的血海深仇。这正是悲剧的起点。各种恩怨情仇,没有一个人是与张无忌无关的。而无忌的一生,正是在这些纠葛之中度过。纵然无忌有盖世武功,却改变不了整个悲剧的色彩。他可能爱上了蛛儿,却发现这是表妹,爱且憾。他可能爱上了芷若,这位于其早年有恩的女子,却发现她有个歹毒的师傅赋予了她魔道般的人生,爱且怕。他可能爱上了小昭,温柔无比,可惜她不得不去做波斯总教教主,成为被中原武林斥为邪教的最高代表,爱且痛。他可能爱上了赵敏,正是自己领导的明教的官家对手的女儿,曾经无数次陷害卓捉弄自己,又不知道多少次留下心动时刻,张无忌最终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是该如何对她,恨且爱。当这些美丽的女子都齐聚无忌身边的时候,无忌只有被动,借着赵敏的话说出来了:张无忌处理感情永远是被动的。我觉得正是这,表明了赵敏比其他女子更清楚地明白无忌的心思。而促使无忌发生转变的人,正是欠下无数血债的义父金毛狮王。在少林寺的地牢中,狮王一席话,既是说与无忌听,也是说给自己听,狮王终于明白了,这样的争斗其实毫无意义,他,也指无忌,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大概地牢那一段,是最大的转折,也是高潮之处。狮王彻悟,无忌转身,从此江湖不在。无忌终于弄清楚了自己的想法,也准确的说了出来。他最终选择了跟赵敏在一起。那么,江湖是什么?江湖其实就是人心,也是自己的心。当无忌弄清楚了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是爱赵敏的,那么无忌就从江湖中解脱了,也对于他来说,江湖也就不在了。因此,倚天屠龙记,与其说这是武林派系斗争、江湖儿女用情之剧,倒不如说,这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过程的展现。一个人,即便拥有至尊武林地位,拥有神器宝刀屠龙,也无法摆脱一生困厄,无法领略到找到自我后的快乐。因而,无忌之所以名无忌,大概是因为,无忌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意思吧。这个名字,由狮王所取,最终大概只有他和无忌最先明白了无忌二字的意义。在寻找自我的路上,无忌才有人生。--------转载请一定要获得我的许可------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黄健说 ","updated":"T11:33: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7,"likeCount":2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33:1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a1f0fcdcc663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7,"likesCount":28},"":{"title":"互联网时代的文科生","author":"huangjian","content":"黄健不久前,和几个博士吃晚饭,聊到现在的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的话题,一个说她侄女教会了她玩微信,另一个还不知道微信是什么,还有一位则是买了智能机,除了使用电话短信功能外,其他的基本上是摆设。我自己算是个新科技的狂热分子,虽然混在文科学术界接班人的行列,却总是想着外面的事情,总不就范于既有的各种氛围和体制。然而,关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却让我知道了很多不曾想象到的东西,让人惊讶无比。如今的科技发展,已经在深刻的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而学院派的同志们,大部分都还在古典理论中寻找营养。和我导师也谈这个问题,我和导师共同的观点是,人文社科的学术界对社会现实变化的反应,至少延迟5-10年。一项科技革命可以在短短两三年时间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比如微博/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击力媒体/社交等等日常生活领域。但实际上,人文社科界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到今天还未真正的开始,已经有的一些研究,还主要是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概括之上,熟悉这些科技产品的东西读到这些文章,感觉就像是发现一个人正在对你已经玩腻了的东西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热情。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的印象——缺乏对现实的敏感。缺乏敏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回归古典”的吹捧。古典,不可否定的是,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思想,充满了极为睿智的东西,对今天的生活依然有着借鉴意义。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古典时代更多的被学者们当作思想的源泉。即便是在今天生活中产生了新的现象和问题,学者们惯常的应对就是,用古典的理论和经验阐释今天的生活。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两个疑问:1,古典理论具有解释一切的能力么?2,生活的丰富性可以被同样的理论一劳永逸的解释么?当然,想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学者们要么选择无视事实,要么选择再进一步回到古典,即回到哲学的古典时代。我以为这更像是一种逃避。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以研究者自居的态度,排斥新的东西,这是文科人一贯的性格。我们常讲,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但事实是,大部分学术从业者的观念中,理论常青,因为要在高级别刊物发文章,依靠的还是理论把玩能力。这些观念束缚下,处于校园环境中的学者们,很难真正的面对现实的发展。当然,这也有学院派体制束缚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科研体制。比如,发表科研成果。一般规定是必须要在CSSCI等刊物上发表才能成为科研成果,才能成为评职称/评奖/毕业等的条件。但实际上,封闭的刊物等级,以及封闭的学术分享圈,让这些科研大部分沦为文字垃圾或者鸡肋。学者们先是不得不为之,后来是乐而为之地在书房中闭门造车,因为这能带来实际的利益,而放置剧烈变化的现实社会不管不问,顶多则是翻翻十八大报告,然后写几篇喝彩的文章。殊不知,现实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机制的变化,已经开始蚕食学院派的领地了。以《读书》杂志为例,这本曾经在学术界和思想界享有盛名的杂志,多次在重要的思想争论关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平台作用。但最近几年,状况是江河日下。从内容上来看,发表的文章是越来越学术化,专业化,这就离思想界和普通大众读者越来越远。从关注的话题上来看,07年之后,关注的问题离剧烈变化的现实也越来越远,更多的沉迷在对一些所谓的经典话题的繁复而琐碎的考据和讨论中。发行传播上,也是越来越跟不上形式了。如今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自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搜索的不断发展,还有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张,让人们更容易的随时随地的获得信息和思想了,学者写上一篇易读的文章,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社交网络等渠道的方式传播,对公众影响力远远大于发表在纸质杂志之上了。很多新闻时政类的杂志已经电子化了,通过开发APP等方式提供电子阅读。而如《读书》这样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想界平台,正走在迷失的路口和悬崖边上。也许今年《读书》杂志编辑部重组,倒是给了它一个追上时代脚步的机会。围绕在这些杂志周围的人文社科界的专家学者们,倘若再不适应新的传播机制,只会以晦涩的语言写点古典话题或者只会写点为某大会报告喝彩的文章的话,那么,往后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其实在很多科技研究者的眼中,我们目前看到的都不算高科技,而在很多人文社科界的人眼中,就往往不一样。有一个在美国的学者赵鼎新研究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圈内算得上是前沿了,他也不过是穿了个马甲在微博逛了逛,然后描述了一翻感觉,竟在圈内备受追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变革,是可以改变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我们也许就处于这个时代,不能闭目塞听,更不能闭门造车了。被嚼烂了的古典话题,是可以放一放的。今天,文科人必须敏锐起来,面对现实的变革,研究新的问题,否则没有出路。写于日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huangjiansays","updated":"T05:27:1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0,"likeCount":6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27:1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e097c90ec64c3e999650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0,"likesCount":65},"":{"title":"书评的怪圈","author":"huangjian","content":"黄健在今天的环境下,书评人面临两难:一方面读者的阅读能力下降,书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替读者选书、读书,扮演着阅读者的“保姆”角色;另一方面这种替代却并不能真正增长读者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相反它造成了读者的思维惰性,而这又是危害阅读的。今天存在一类沉迷于阅读书评的读者,这类读者在最大程度上将阅读等同于阅读书评。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书评作者,都没有太多的益处。读者失去了阅读原作本身的乐趣,同时也避免了阅读的挑战,这导致许多人阅读能力下降。而轻信某一个书评作者,容易导致思维模式的固化,并丧失判断力,书评作者侵占了阅读主体本来该有的地位。现在,很多大众媒体上经常出现书评人还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就已经写好一个书评的情况。这样的书评,既缺乏知识性,也缺乏思想性,书评人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也常因为交稿时间的限制,或者为了赶上某个风头正劲的形势,可能只是翻一翻书的大致内容或者看看简介,余下的基本靠发挥,或反复卖弄自己的一点私货,或信口开河而了无边际。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在书评中评价某本书的优劣之处,已经丧失可信度。书评中出现这样的怪圈:评论者不认真读书品书,书的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认真地读评论,但他们经常都“相互喜欢”。这中间,恐怕只有出版社或者潜在的公关机构得到了最大的实际利益。更严重的问题是,书评界中存在过度阐释的潮流 这股潮流将那些严谨的书评作者也带入到一个找不到规范和方向的境界里。过度阐释的书评大多存在于一些期刊杂志上,因为杂志不同于报纸,它们的版面更加充分一些,因此留给了书评作者更多自说自话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除了比较严重的贩卖私货的行为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阐释。 诸多书评作者在编辑的导引下,以某本书为起点或者话题,展开议论。倘若作为一种话题讨论,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文体。但是大多数的书评作者并没有很好地遵循议论的规则,他们将某本书的观点大加阐释,然后宣称其为自己的新思想。过度的阐释,极易违背原著的观点和意义,如此书评最终成为一种与原作关系不大的东西,只是被作者或者编辑冠之以书评的标识罢了。这样的书评随处可见,有的还颇受杂志编辑和部分读者的喜爱,大多数作此种书评的作者,一般也喜欢卖弄才华,并常挟典故和术语以自重,让人触不可及、望而生畏。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书评氛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处于这个复杂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中的现代书评,要想成为一个引领读者或知识界的标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书评人应对原作内容忠实而简明扼要地总结和陈述之,其评论应建立在对原作细致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评论是知识性的,亦即评论在知识性的框架下展开,即便是小说评论,它同样是一种建立在小说基本知识和规范之下,而不应是一种纯感悟式的言说。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知识性的评论并不是旨在纠正或者强调某个知识点的错误或者问题,而是将问题以知识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强调这种知识性的评论,主要的目的在于避免腾云驾雾式的言说。 作为书评的写作者,在细致阅读的基础上,就更应当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他首先应该读懂需要评论的著作,在情境中思考,同时应去情境地加以表达。作者本身不应该有太多的情境立场,例如在书评中以“国情特殊论”来否定或者批评原著作者的观点和方法,或者以某种既成大众哲学体系来反对某种观点等行为,看似是一种颇有见解的评论,实际上则暴露了书评人头脑中观念的条框。这样的书评写作,最后不仅仅容易成为新八股,变得千篇一律、空洞贫乏,还会影响书评作者自身的判断力,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伤害。 书评人还应该规避一些近亲评论行为,尽量减少或者不应去做人情式评论。为人情而作书评,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难以全面和客观。书评人应该尽可能客观而不是想办法去做某种观点和利益的卫道士。在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书评应该是启蒙导向的、基于客观立场的评论以及保持克制的阐释。回到最初的起点,重新体味中国书评研究开先河者萧乾先生的话,我想对于中国书评再出发很有必要。他说:“一个理想的书评家要具有足用的知识和品位的背景,对实际生活又怀有莫大兴趣。历史沿革对他不生疏,而拾起每本书来,他仍能持涉猎的好奇心,发现它自身的价值。”(给《北京日报》写的稿子,刊发)","updated":"T05:19: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19:1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dfbefba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3},"":{"title":"拍照大妈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如何让用户掏钱?","author":"huangjian","content":"事情是这样的,我像所有的青春校园电影的男猪脚一样,在学校给女票承诺,毕业了就跟她结婚。跟歌唱的那样,一转眼就毕业,哥我还没缓过神来,就被女票唤到帝都,要结婚啊!(有师弟弱弱地建议我,延期毕业。我……)就这样,我还没来得及向知乎大神们讨教攻略呢,就去领了证!按照电影的剧本接着走,我们去旅游,大家穷游是出国,我们穷游是真穷游,去了一个山清水秀充满了人文历史故事的小地方,那里因为一个人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闻名遐迩。正是在这里,一个极其普通又十分常见的拍旅游照的大妈,给我狠狠的上了一课。那天早上,睡到极晚,起来后我们吃了一碗粉儿,夫人说要到江边去看看,话音刚落就动身了,于是呢,我屁颠颠儿的提着包包就跟了出去。江边的风很小(我觉得),也很大(夫人觉得),就这么吹呀吹,我们就走啊走,正舒服地感受这没有霾的风呢,突然一大妈闪将出来:阿妹哟,拍个照吧,你看着风景多好,你阿妹这么美,阿哥还这么帅!拍一张吧,不拍多可惜啊!大妈就这么几句话,一下子将夫人从未醒状态拉了出来,问:拍照多少钱啊?大妈就赶紧说,很便宜的,我这里是最便宜的,你看你们来一趟多不容易,一辈子说不定也就来这一趟,一定要拍个照啦对不对?我上前拉了夫人就要走:拍啥?我们有相机啊!大妈一个箭步追了上来:我还有民族服装啊,这个你们没有啊!你看看,那边的小姑娘,穿上民族服装,多漂亮啊!阿妹你这么漂亮,穿了我这儿的服装,一定更漂亮啊!夫人刚抬起来的腿又停了下来,问:那穿服装多少钱啊?大妈十分兴奋的抓起她背篓里的衣服,凑上来说:别人,我都要十块,阿妹这么漂亮,我只收五块啊!我:就你这衣服,穿了多少回了,穿一下就五块钱,太贵啦!大妈:啊呀阿哥啊,你看啊,我的衣服漂亮啊!再说阿妹这么漂亮,穿上这衣服,再配上后面的美景,哎呀,简直不能想象,得多好看啊!我眼见夫人就要答应了,我赶紧说:你这衣服这么旧了,再说现在人也不多,你要便宜点,我们考虑下啊!大妈闪着光芒的眼睛盯着我说:三块钱!我说:不!大妈眼睛里的光芒更闪耀了:两块钱!你们穿一次。我看了夫人一眼,她坚定的眼神告诉我:衣服是要穿的,这个价也可以了。我只好说:那就拿你们的衣服来。我们不要你拍照,我们自己拍。大妈赶紧把民族服装给夫人换上了,说:你看看,哎呀呀呀,多好看啊!于是我去包里摸我们的相机,咦,怎么没有?一想,哎呀,落在宾馆啦!好吧,我只好拿了手机拍,手机拍的效果也还行呢!我们刚拍了几张,大妈就扛起她的大杀器佳能咔嚓咔嚓的来了几张,我都没挡住。大妈冲上来说:你看看啊,多好看啊,手机拍的不行啊,现在的光线,手机处理不了,你看我拍的!我将信将疑的看了一眼,确实比我们稍微好点。地方太小,我们手机处理光线的能力确实比大妈的佳能差了不少。大妈进一步说:阿妹啊,我给你拍几张哈,一会给你洗出来,带回家,肯定好看!我们问:多少钱啊?大妈说:拍照不要钱,你们挑出来,我们马上洗出来,一张15元。我觉得还是贵了,大妈说:阿哥啊,这是最低的啦,要不,10块钱一张?而且,刚才的衣服钱不要啦!我和夫人商量了一小会,决定,只洗两张,20块钱,衣服钱也省了,也还行啊!于是我说,那就要两张。我们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后面就是大妈指挥夫人摆上各种游客照造型,那一个让人心疼的造型啊,拍出来的照片不当游客照都不行。只听大妈咔咔咔咔咔咔的无数次声响,我是越听越揪心,眼看下一波攻势就来了。大妈得拍了三十来张了吧,转头说:阿哥啊,阿妹这么漂亮,你们一起合影啊,佳人美景,才好看啊!我摇头。大妈展开下一波攻势:阿妹啊,阿哥这么帅,你不让他合个影嘛?那多遗憾啊,两个人出来玩,就是要有两个人的世界啊,两个人的感觉啊!夫人看着我。我看着夫人。几秒后,我投降了。我感觉是越陷越深了,居然无力退出。于是乎,我们又被大妈咔咔咔咔咔咔咔咔拍了又二三十张吧!好啦!我对夫人说,你看,说好的两张呢!夫人如梦初醒,却已经被大妈拉了起来,去往冲洗点了。所谓的冲洗点,其实就在不远的巷子,有个很小的格子间,里面另一个大妈操作一台电脑,旁边是台惠普打印机。环顾了这个景象后,我心里的草泥马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另一个大妈打开拍照大妈的相机存储卡,我勒个去,一下子六七十张照片啊!开始一张张问:这张要不要?我说要。那这张呢?夫人说:不要。大妈就马上冲过来了,阿妹啊,你看你,这张上面笑的多甜蜜啊,怎么能不要呢!夫人犹豫了一秒,说那就要吧!大妈退后了一步。就这样,大妈几乎是一张都不放过啊,只要你稍有犹豫 不决的地方,她马上展开攻势啊,从美丽的笑容,到人生的纪念,到山川如何美丽,历史如何悠久,人生如何不容易必须珍惜……让夫人无言以对啊,一个劲儿说:要!要!要!要!要!要啊!而我:啊?啊?!啊!啊!啊!……最终我们选定了好些张,另一个大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印了出来。我是无比感慨啊,这TM打印机怎么出这么快啊!我平常没见过打印照片这么快的HP打印机啊!还没完啊,没完啊~大妈接着对夫人展开最后的围攻:你看你们这照片,多好看啊,简直是太漂亮了!一定要保存很久啊,过个几十年啊,再看这个照片,得多好啊!大妈几乎陶醉了,把我们也带着有点进入想象空间了!就在这关键的当口,大妈亮出了杀器:必须要过塑啊!夫人看着我:你看呢?我:……服务要全套,杀人要彻底啊!我艰难的打量了下大妈圆瞪瞪的眼睛和夫人的期许的眼神,摸了摸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照片,一闭眼:那就过塑吧!大妈又以奇快无比的速度把照片放进机器里面,刷刷照片都过塑了出来。我TM就想,这机器咋这么好使呢?好了,该我乖乖交钱了,夫人拿着照片,大妈盯着我的钱包,几张大红毛主席就这样易主了。大妈乐颠颠的说,好好玩啊!然后飞一般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而我们走出巷子的时候,在巷子口看到有个大妈的同行,她正在玩弄一直小老鼠,我以为她要一脚踩死这只小老鼠呢,怎奈这大妈手里端着相机,也不拍照,就是踩着老鼠的尾巴,老鼠痛苦的挣扎,然后回来咬大妈的鞋子,可那鞋子太硬啊,咬了半天咬累了,大妈又松开老鼠的尾巴,这刚停下的老鼠于是奋起逃跑,才跑没几步,又被大妈踩住了尾巴,如此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直到最后,那只小老鼠一点不反抗了,没一会四脚朝天动弹不得了。我拉着夫人赶紧走开了,边走边琢磨了下刚才那个大妈玩死老鼠的场面,真是细思恐极啊!完全真实经历啊!回到宾馆,夫人终于冷静了下来,我们分析了下,花了这么多钱买了这么些质量不高的旅游照,实在是有点亏。可是又怎样?越琢磨越觉得,大妈是高人,给我狠狠的上了一课,这课叫:如何让用户(客户)掏钱?且听我说道说道。1.大妈一定是瞅准了我们,我们是她的目标客户:一男一女,手拉着手,男的还背着包,是不是说女的更有话语权呢?大妈找准了目标客户,然后呢,于是从我夫人下手找突破口。2.大妈先问我们是否拍照,可是呢,我们并不是很感冒,大妈亮出了第二项产品服务:民族服装。这可是这个场景下的杀器。场景啊场景啊,这里是民族旅游地区,民族服装的代入感多强啊!这第二项果然吸引了我夫人啊!一位女性,看上漂亮的民族服装,旁边还有别的小姑娘做案例示范,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啊!我是女的我也难逃一劫啊!这就是代入场景的多样服务。3.第二项服务意向确立后,大妈开始亮出了自己的价格,比别家便宜,跟我要的比跟别人要的少,比价策略啊!然后是,讨价还价,最后2元的价格,实在是……要是两块钱都不舍得掏,大妈就得攻击我对夫人不好了!反正两块钱也不多啊!好吧,我答应了,大妈实现了真正的实现了策略第一步:留住用户。4.留住了干嘛呢,你说羊毛产自哪里呢?于是乎,大妈展开了第二波整体攻势,她拿起了她的相机,在这个美丽的风景面前,她的相机就是对抗不合适的光线的利器。大妈开始给我了们几个样片,哟,好像是比我自己照的好点啊!这里大妈就让我们有了进一步消费的可能。大妈的策略:提供超出用户期待的服务,打动用户进一步消费。5.再讨论了几番后,大妈给了一个很不错的价格,我们也设置了一个我们接受的消费额度。然后大妈的第三波攻势,就是要突破我们的消费设定。她快速拍了N多张,然后又让我加入到了拍摄中,就这样,在咔咔咔咔咔咔咔咔的相机快门声中,我们已经突破了原定的消费底线。大妈出胜。大妈现在已经让用户不那么理智了。6.大妈趁胜追击,欲将小胜变大胜。在打印照片的时候,大妈一个劲儿的说服我们留下尽可能多的照片打印出来,一看那么多张,大妈拍了那么久,我们自己也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和口水,总不能真的只挑两张就走吧。就这样,在这个小小的逼仄的格子间里面,我们的决策显然不能很理性,大妈为我们制造了一个十分紧迫的决策空间,我们头脑发热般,要了很多照片,大妈大胜了。大妈的策略:减少用户决策时间,制造决策紧迫感,让用户快速决策。7.大妈大胜却不昏头,这羊还有毛呢,得全拔下来!于是最后的杀器也亮了出来,我们又补上了一笔消费。大妈现在是要全力得到最后的一点利润。8.除了上面,大妈还有充足的外部准备:相机使用得顺,冲洗店很近,设备机器很给力。这些外部准备都保证了整个流程的顺畅,让用户(客户)不会中途因为小不满而退出。9.最最重要的一点:大妈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次性交易,这是最大的前提:用户跑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没有回头机会;用户期待很高,希望更多个附加值(旅游得有纪念的东西啊);用户多,流量大,流量模式伤不起啊,把住了流量这个东西,可谓是一招鲜吃遍天啊!想起某大公司,正是太依赖于流量模式,导致产品体验总是上不来。10.同为女人的大妈肯定很清楚:女人的钱好挣啊!这样的大妈,月入过万不是吹啊,更重要的是,她还不上个税。就这样,大妈给我这个刚从学校出来的人上了一堂实战课,回来思考了很久,确实收获很多。PS 题图是我自己拍的哈~黄健日","updated":"T14:03:3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0,"likeCount":13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03:3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0a5bdd1e23f36c1cf4122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0,"likesCount":133},"":{"title":"国民老公国民媳妇儿是怎样诞生的?","author":"huangjian","content":"这两天,90后国民媳妇儿纪凯婷豪掷112亿买地的新闻爆红大江南北,90后、有钱、还漂亮,这些标签足以让很多宅男宅女们羡慕嫉妒恨呐~ 同样还有国民老公王思聪,香车美女,各种奢华。小伙伴们一定在想:自己要是国民老公国民媳妇那该多好,最起码跟土豪们做个朋友也好啊!健哥想说的是,首先,你得有个爹,啊不,是得有个超人一样的爹!要不然,作为二代,你爹啥样你可能还啥样啊!那我们来看看今年早些时候《北京日报》发表的一篇署名顾辉的文章《》,它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了五种“二代”的继承性(从父辈那里继承)和流动性(流动到其他阶层),读完后,健哥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先就说富二代,对,国民老公王思聪就是这个二代阶层的代言人。怎么成国民老公国民媳妇儿呢?继承呀!爹有钱啦,子女肯定爽啊!不过研究表明,富二代的继承,有些特别的地方。在私营企业主中,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和地位,成为富二代,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最常见的。但是也有很多富人并非私营企业主,他们只是职业经理人,即便地位很高啦,也不拥有企业的主要产权,因此呢,他们的子女继承就没那么容易,倒是要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努力。话是这么说,可健哥觉得,爹即便没有企业的所有权,是个高管,那也是杠杠的啊!是不?再看官二代,也就是干部阶层,文章说:无论改革前后干部阶层都存在较高的继承性。这是啥意思?就是爹是官,儿也很有可能是官啊!顾辉的文章又说了:对于干部的社会网络资源积累而言,出身背景等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减弱但并未消失,人力资本等获致性因素的影响日渐显现,政治资本作为体制性因素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看到这里,健哥我有点绝望了!祖上可没有追随高宗打过天下啊!知二代,也就是知识分子二代: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背景对知识分子阶层的阶层再生产有着显著的影响,知识精英阶层存在较高阶层继承性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原来知识分子阶层的继承性也那么强!农二代,这个悲催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研究表明:农业劳动者阶层是一个代际继承性最强的阶层。最强!小伙伴儿们,你们看到了吗,是最强!最强!最强!就是说总体上看,农民的子女极有可能还是农民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还得去打洞啊!让我先哭一会儿 ~TAT~好吧,我哭完了,接着说。农民向上流动的机会,真的很少,少数人能够流动成为产业工人,极少数成为白领阶层。那么有人说到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的流动呢?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实际上阻挡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地位真正意义上的上升流动,由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缺乏一技之长,他们随时面临着不得不回到家乡的可能,或者在城市成为失业半失业青年。可不是嘛!就不说别的吧,单单是一个户口问题,让多少中国人心碎了一地!最后说贫二代。中国贫困阶层的产生是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向优势群体积聚从而限制、剥夺了社会中下层群体对社会资源的分享,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空间和渠道愈来愈狭窄。这就是说,你穷,并不能完全说是因为你不努力奋斗,而是你所处的地位和社会结构,决定了你难以获得必要的资源,这限制了你向上流动。说白了,这就是社会整体性的问题,要解决,得要在国家层面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尼玛!这些研究结果,看得我泪流满面啊,这不就是两个意思么:1,继承继承再继承!很难改的,你爹啥样你啥样!2,固化固化再固化!你再拼命,你啥样你儿子还啥样!现实啊!太现实了!好吧,二代的事儿暂时说到这里,针对这个话题,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面评论回复。-----------------照例打广告,请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黄健说","updated":"T10:47:3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47:3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a298a4da6c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26},"":{"title":"没有人会告诉你,读博士要付出一种很可怕的代价","author":"huangjian","content":"Jennifer Walker这是qz.com上的一篇文章,我翻译了一个大概。大家且看。希望有志读博士的同学,要谨慎入行,正在读的同学,要善待自己。在读博士的第三年的一个晚上,我坐在床上,手里拿着镇静剂,还有一瓶伏特加。我抖了几片药出来放进嘴里,然后大口大口地喝完了伏特加,感觉喉咙都要燃烧起来了。过了一会儿,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我在发抖,我感觉自己就要完蛋了。我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和她约在一个酒吧见面,这个酒吧在我们俩的住处中间。就是那个晚上改变我,也改变了她,她遇到了生命中对的那个人——酒吧的酒保,她后来嫁给了他,而我呢,决定活下去。第二天早上,我找了一个治疗师,同时也在考虑放弃读博。大家都知道读博士是很艰难的,这是常识,事实却是如此。甚至有人说,你要是不是天天晚上都在干活或者经常不吃饭,那你这博士读得肯定有问题。当然,博士生们也不会傻到认为拿到博士学位是个轻轻松松的事儿,但是有一样付出是没有人会告诉你的,那就是心理上的成本。我攻读物理学博士的那段日子真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让我沮丧的并不是知识上的挑战或者工作量大,而是精神健康不断恶化。我感到无助、孤立,在不确定性游荡。焦虑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经常喝醉,经常伤害自己。有时候,我甚至想结束生命。也许我并不孤独,因为我知道在学术界奋斗的人中有很多很多同样有精神健康问题。2015年,加州伯克利大学一个研究发现,47%的研究生正在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而之前2005年的一个研究表明,10%的人试图自杀。据《新科学人》的一篇文章报道,2003年澳大利益的一项研究表明,学术界中精神疾病病患率是普通人的3-4倍,这篇文章还说,英国学术界中精神疾病病患率估计高达53%。但是,僵化的刻板印象,让学术界中那些正在同弥漫的精神疾病做斗争的人把问题被掩盖了起来;与此同时,很多人简单地认为,这些问题就是正常现象啊!而且,那些正在为一份专业工作而竞争的研究生中,充斥着一种达尔文主义——很多人认为精神问题只是弱者才会有的。“我简单的认为,希望通过吃一些抗抑郁的药,然后更努力的工作就可以了,”正在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的Jane这么说,他被查出有焦虑症和抑郁症,“但是,事情并没有好转,这又加重影响了我的情绪。”总体上,很多博士生已经习惯于艰苦的工作和严格自律,所以当他们努力对付抑郁症的行动失败后,他们就会陷于自责。“博士生们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他们独自居住,独立工作”,英国“学生心理”帮助计划官员Anoushka Bonwick说到,“他们压力很大,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担心,例如能不能继续获得研究资助,毕业了干嘛去”。要是没有外界帮助的话,这些问题还导致一个更严重的影响。“我最大的困难就是我感觉自己被隔绝了,无所依靠”,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前几个月退学的Andrew说到。“我导师也没有直接帮助我”,实际上他的退学,也让他的合作者得到了一些改变,“导师更多地参与进来,也许会让事情有所改变”,他说。另外一些博士生经常被一种叫做“骗子综合征”的精神疾病折磨,在我的精神健康问题严重之前,这是我经常忍受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我能混这么久,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拿那么高的分数,一定是因为侥幸。这种感觉,和焦虑、抑郁症一起存在。“骗子综合征”是一些很有成就的学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他们周围的人也可能这样。新泽西的社会学教授Linda说,他们“经常感觉到自己在欺骗,而且老觉得只有自己是这样的。”这些问题不应该阻碍这些人去攻读博士学位,但同时他们也应该准备好去应付这些心理上的挑战,如同应付知识上的挑战一样。“我觉得,首先,大学应该提供完善的服务”,Bonwick说道,大学的各个支援小组也应该提供各种咨询。很多大学和学院都在为研究生们提供更多的支持。一些非盈利机构,像英国的“学生心理”计划、“积极心理”计划、美国的“杰德与克林顿健康校园项目”都在跟学院合作,积极以提高大家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同时也在建立支持网络。除了这些努力,大学也应该在培训导师上面多花点功夫,让导师们在学生的问题早期就发现,并阻止问题向严重方向发展。同时他们应该创造一种文化,那就是消除对精神问题的偏见,鼓励学生们向外界寻求帮助。“学者们应该理解,而且更多的是接受,每个人都有一些问题”,Jane说,“因为很多人确实有精神问题,这又怎样”。最后,博士生们确实面临着学术界工作机会少的巨大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个主因,但是如果他们不是被绑定在研究生院的话,或许会不一样。Linda建议到:“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教授,你得想想,要是没做成,生活会成什么样子”,“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让你高兴的?得保持生活平衡,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朋友、兴趣爱好都能让你有成就感,而工作却不一定。”比如我,接受治疗让我活了下来,然后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我在写完博士论文之前,就开始谋划离开学术界。现在呢,我决定成为一个作家。我很少运用我的物理学知识了。但是我还是信赖我在研究生院期间培养的那种内在力量,它让我有勇气去塑造我自己的生活。*为了保护隐私,文中名字为化名。这是我的公众账号,期待大家关注。-------------------note: 10:12:22 根据 的建议,修正了一句话。在此致谢!","updated":"T14:40:2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5,"likeCount":266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40:2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ed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5,"likesCount":2666},"":{"title":"读不读博士?这是个终极问题","author":"huangjian","content":"Xiao Ma作者Xiao Ma,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进入medium工作。原文是 希望这篇文章对正在犹豫是否要去读个博士的人有帮助。人们总是会问我这个问题,而我一般这么回答他们:这真的得看你以后想做什么呀,如果你想当一个教授,那你就去读个博士,如果不是,那就别读。你要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拿出5-7年的时间来读博,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看着那些来问我问题的人带着满腹疑惑离开,我就意识到,我给出的回答并不是个好答案。我的回答中,前半部分很糟糕,后半部分更糟糕。毫无疑问,你做决定,得遵从自己的内心。然而,这些来提问的人他们都不是很确定,自己应该在哪个领域求索。我相信,这是大部分研究生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告诉他们,你们需要在学术界(比如当个教授)和工业界之间做个选择,但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选。况且,你没做过一个工作之前,真的很难说清楚对这个工作感觉怎么样。当你还年轻,不知道怎么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其实你是可以很奢侈的,因为你可以尝试各种选择。选一个你现在最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去体验,要是改变了注意,那就换一个方向,这没什么。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果你读了个博士,又没有去当教授,那么这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浪费吗?幸运的是,答案是“否”(而且也不应该是这样啊)。博士学位究竟是个啥呢?Matt Might教授的解释说得很清楚(这篇文章之后我会翻出来给大家看)。另外,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攻读一个博士学位,会让你学会很多可以用到其他地方的基础性技能,而且是在高压之下。这些技能可以沿用到其他地方,是因为它们在工作中很关键,不论你在哪儿工作。你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这些技能,但是读博士会让你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技能,显然,这能保证你在特定的领域中很好的生存下来。下面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五种技能:1.批判性思考。读博士期间,很大部分工作都需要批判性思考。你得学会问问题,对已经存在答案说“不”,然后找出更好的答案。批判性思考,并不是盲目的批判一切,反而,它依靠理性的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够让你没有恐惧地去探索,从而带来创造和创新2.抓住问题。我很喜欢的一个类比是“止痛药 vs 维他命”。意思是解决大问题真问题比解决小问题更可取。听起来挺简单的,但实际上很难,特别是在学术界,因为很不幸的是,这个圈子里面的评价体系并不会鼓励你去解决更大、更困难的问题。找到大问题,需要你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3.无惧于学习。想拿到博士学位,需要博士生快速地学很多东西,你会遇到很多你不懂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而且作为一种本能,人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的时候,人们是不愿意走出舒适区的。走出舒适区,学习未知的东西,需要很大的勇气。一旦你做到了,你会变得更强大,也更加自信。4.推销能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你需要推销你的东西,向你的导师推销,向你的同学推销,向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推销,当然还有向你的论文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推销。不要误解我,我说的推销,并不是意味着你的东西很糟糕同时你还假装很好。相反,推销就是要做好三件事:致力于解决大问题;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寻求反馈并持续改进。5.独立工作。最幸运的博士生(比如我啦)能一周见一次导师,大部分人一个月才能见一次导师。你需要好好准备,做好计划,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做好任务优先级,绘制好研究方向路线图,寻找研究资源,如果需要的话你得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考虑了这么多,我们现在可以来回答“读不读博士?”这个问题了:如果你对自己的关注的领域充满激情,那就去读,同时呢,你得多多培养那些可以沿用到其他地方的技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博士能够找到学术界的工作,所以这些技能能够帮助你在其他工作岗位做得更好。乔布斯曾经说,你生命中所经历的那些片段最终都会以某种方式关联起来。只要你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意愿,全身心投入,你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 黄健说 huangjiansays 欢迎大家关注","updated":"T12:11:2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5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11:2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da3f855f4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58},"":{"title":"博士学位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author":"huangjian","content":"这篇文章来自,作者是大西洋月刊的高级编辑。文中不断提到的Karen Kelsky之前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教授,曾经做了系主任,后来辞职,创办了一个为学术界人士提供职业咨询的机构:读博士是一个艰难的旅程,必须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你要有一定的财务基础,否则将无比痛苦。清醒的认识和长远的规划非常重要。----------正文--------------将近1/5的学生在拿到博士学位时已经背负了近3万美元的贷款,学院贷款、法学院贷款、医学院贷款...这是过去几年中没完没了的话题。那么上一次你听说有关博士贷款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呢?除非你是学术圈的,否则,我猜你肯定没有听说过。研究生院一般会给博士生提供微博的补助、一些教学机会以及学费减免,大多数时候这都是真的。但也不总是如此。有时候,博士们背负着重如山的贷款。前人类学终身教授Karen Kelsky转行成为了一个咨询师和博客作者,他做了一份调查表格,询问了许多背负着贷款的博士生,最终揭露了象牙塔里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份调查表被大量访问,以至于一度瘫痪。感谢Karen kelsky教授,我们不用去到处找那些涉及博士贷款的资料。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2012年毕业的博士中,63%的人没有跟研究生院相关的贷款;然而有约18%的博士却背负着超过3万美元的贷款。下表是2012年毕业的博士的贷款情况各个学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工科专业的学生,3/4的博士都没有贷款,只有约7.7%的学生有超过了3万美元的贷款。相比之下,人文科学的博士没有贷款的不到一半,而且有28%的人需要超过3万美元的贷款。2012年,312名人文学科的博士毕业时背负超过9万美元的贷款。所以说,不光是学英语的人找个工作比拿到学位还难,即便是那些学航空工程的博士,也差不多是自己陷进去了。下表是各个领域的博士人均贷款情况,社会科学的学生贷款很重。总的来说,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表明,从2002年以来,背负贷款的博士人数相对比较稳定,当然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贷款。工科和物理学的学生呢?他们也并不会好很多。那些有抱负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授们呢?有贷款的人数也是在波动中成上升趋势。下表是2002年以来,各个学科中超过3万美元的贷款的博士人数变化情况。人文社科的博士们贷款情况很严重,而且人数比例不断攀升。为什么有的博士累积了这么多贷款呢?一部分原因是,研究生院并不能为所有博士生提供全额研究资助,或者经常缩减资助。更多时候,奖学金不足以满足生活所需,特别是对那些有家庭的博士生们来说更是如此。Kelsky的调查表值得你再看一次,其中满是这种故事,比如一个英语博士背负了102000美元的贷款,他说:我一点也没有受到资助,没有奖学金,没有生活费,也没有之前许诺给我的教学补贴,没有可以挣钱的工作,只有少量的学术会议补贴(一年不到300美元)。我在写博士论文期间,每个学期还必须代一两门课程,同时还要去书店打工。当我看到新生们在入学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轻松拿到了奖学金,我非常的沮丧,因为同时我被告知我的GRE成绩不够好所以没有奖学金了。当然,有些学生很容易做出很糟糕的决定。我们来看一个人类学博士,他毕业的时候就没有贷款,但是他一个同学却累积了近六位数的贷款:我打五份工,从来不在学校吃喝东西。我有一些辅导工作。我还做了6年的研究助理。我有3年的研究员身份。我认真的玩这个“游戏”,它也能让我负担起学费。我不后悔,但是也不建议你去读博士,除非你很有钱,同时也很想要博士这个头衔。我有一些朋友,他们欠了超过十万美元,过得非常苦,相比而言,我还是很幸运的,虽然我也是经常累成狗。我们入学的时候有14个同学,但是只有4个毕业了,有3个人背负超过了十万美元的贷款同时还没有毕业。他们中有人就这样,自己被自己套牢,逐渐枯萎。之前毕业的博士,也有难以养活自己的,甚至中途夭折。我见过一些很不明智的决定,比如,有的博士本来可以跟室友一起住的,但是要自己搬出去一个人住,也有人一两年就换一台苹果电脑,还有人出去开个会总是刷信用卡……总有一些博士,以漂亮的成绩从研究生院毕业,一身轻松,也有博士,中途夭折。-----------------这是我的公众号 黄健说 huangjiansays
欢迎大家扫码关注。","updated":"T13:22: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5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22:1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b7e3d13ec896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58},"":{"title":"阅读一本有难度的书是一种什么体验?","author":"huangjian","content":"黄健某天,我坐在家里,感觉很无聊,很空虚,刷了微信朋友圈了,不看书的在晒书封面,看书的在晒读书笔记,不知道看没看书的在转发「阅读使人成长」、「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此类文章,一下子我觉得别人的生活都特么充实,都特么精致,都特么高大上。然后我慌了,更空虚,更无聊。我起身,徘徊,然后走到自己那个放满杂务的书架,扒拉出一本书来,翻了翻,觉得不够高大上,内容也不吸引我。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读书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