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钾的食物和水果冷冻后钾低 在锅里热热会不会又高了? 冷冻后钾不活跃 一热有活跃 对不?常温解冻 在吃 会不会好点?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加水稀释至100 mL.测得其pH&5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 K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A.②⑥ B.①②③ C.②⑤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加水稀释至100 mL,测得其pH&5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
K(g)+NaCl(l)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A.②⑥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①③④⑤ 
A【解析】试题分析:①因为FeCl3在溶液中水【解析】FeCl3+3H2O Fe(OH)3+3HCl,加入HCl挥发,平衡正移,故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③因为Cl2+H2OHClO+H++Cl-,饱和食盐水中Cl-大,抑制了反应的正向进行,故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④稀释促进了醋酸的电离,常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加水稀释至100 mL,故测得其pH&5;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 K(g)+NaCl(l),K蒸气逸出,使平衡正向移动;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是因为加压缩小体积,增大了NO2的浓度,颜色加深,与平衡移动无关。考点:判断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反应原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CaC2O4沉淀的Ksp=2.3×10-9 ,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2O4溶液混合,若起始CaCl2的浓度为1×10-2mo1·L-1 ,则生成沉淀所需Na2C2O4溶液的最小起始浓度为A.2. 3×10-7mol·L-1 B.4. 6×10-7mol·L-1 C.9. 2×10-7mol·L-1 D.×10-3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4g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kJ热量:S(s)+O2(g)=SO2(g) ΔH= -296kJ/molB.1molN2与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73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73kJ/mol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 2H2O(g) ΔH=-890.3kJ·mol-1D.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Ba(OH) 2(aq)+H2SO4(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电解池的阴极和原电池的负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B.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C.用惰性电极电解KOH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lmol电子转移,则生成l molNaO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15分)芳香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他产物和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分子式 。(2)1 mol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消耗氢氧化钠 mol 。(3)写出由E制得F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是 。(4)有机物B与乙酸酐(CH3COOCOCH3)直接反应可制得阿司匹林:
(即乙酰水杨酸,分子式 C9H8O4),满足以下条件的阿司匹林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①苯环上只含有两个侧链 ②有两个酯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是3:2:2:1的结构简式有 种。(5)有机物C可以由乳酸()经过几步有机反应制得,试写出以乳酸为主要原料制备有机物C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 CH2=CH2 CH2CH3CH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合成气(CO和H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工业上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备合成气(CO和H2),4g甲烷完全反应吸收51.5KJ热量,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常用合成气来冶炼金属,其中CO还原氧化铁来冶炼生铁方程式如下:3CO(g)+Fe2O3(s) 3CO2(g)+ 2Fe(s) △H&0 ①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A.容器中Fe2O3的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C.n (CO) :n (CO2) = 1:1 D.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②在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4mol CO(g)和足量Fe2O3(s),反应2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40g/L,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 ___、CO的平衡转化率= _____、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0.1 mol C3H6Cl2中化学键总数为B.42 g乙烯中含碳原子数为3 C.标准状况下,1L苯完全燃烧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22. 4)D.0.1 mol乙醇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一定为0.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提示:①MgCl2晶体的化学式为MgCl2·6H2O;②MgO的熔点为2852oC,无水MgCl2的熔点为714oC。(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过滤。(2)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工业上是将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镁,再电解氯化镁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制金属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下列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将39.5g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将39.5g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钾元素)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58%,则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约为A.2.9 gB.4.35 gC.8.7 gD.10.9 g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钾元素反应前后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可先求出反应前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从而求出冷却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再根据氧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便可求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解:39.5克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为:39.5g×80%××100%=7.8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8g÷20.58%=37.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9.5g-37.9g=1.6g;设: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 87&&&32 X&&& 1.6g87:32 =x:1.6 g,解得X═4.35 g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克。故选B点评:该题重在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应用时要灵活,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该种类型题,要找准突破口,找准物质间量的关系。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39.5g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主要考查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氨气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氨气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化学变化: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物理性质:1. 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2. 实例: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3.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化学性质:1.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1. 物理性质:(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密度物质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p。 (5)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6)潮解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7)挥发性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过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8)导电性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 (9)导热性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10)延展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 2. 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性质 (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 H2、CO、C。(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定义:&& 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氨气的物理性质:相对分子质量17.031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71g/L 氨气极易溶于水,溶解度1:700熔点-77.7℃;沸点-33.5℃ 氨气的化学性质:(1)跟水反应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NH3·H2O氨水中存在三分子、三离子分子:NH3.NH3·H2O、H2O; 离子:NH4+、OH-、H+;(2)跟酸反应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HCl===NH4Cl 3NH3+H3PO4===(NH4)3PO4 NH3+CO2+H2O===NH4HCO3(3)在纯氧中燃烧 4NH3+3O2==点燃==2N2+6H2O 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氨气的催化氧化) (4)与碳的反应NH3+C=加热=HCN+H2↑(剧毒氰化氢)(5)与水、二氧化碳 NH3+H2O+CO2==NH4HCO3 该反应是侯氏制碱法的第一步,生成的碳酸氢铵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加热碳酸氢钠制得纯碱。 此反应可逆,碳酸氢铵受热会分解 NH4HCO3=(加热)=NH3+CO2+H2O(6)与氧化物反应 3CuO+2NH3==加热==3Cu+3H2O+N2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临时制取氮气的方法,采用氨气与氧化铜供热,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铵盐的化学性质:(1)受热分解所有的铵盐加热后都能分解,其分解产物与对应的酸以及加热的温度有关。分解产物一般为氨和相应的酸。如果酸具有氧化性,则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性酸和产物氨将进一步反应,使NH3氧化为N2或其氧化物: 碳酸氢铵最易分解,分解温度为30℃: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这两种气体在冷处相遇又可化合成氯化铵。这不是氯化铵的升华,而是它在不同条件下的两种化学反应: 硝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加热温度较低时,分解生成硝酸和氨气: 温度再高时,产物又有不同;在更高的温度或撞击时还会因分解产物都呈气体而爆炸。硫酸铵要在较高的温度才分解成NH3和相应的硫酸。强热时,还伴随有氨被硫酸氧化的副反应,所以产物就比较复杂。 (2)跟碱反应放出氨气 实验室里就是利用此反应来制取氨,同时也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铵离子的存在。铵盐在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用途,大量的铵盐用作氮肥,如NH4HCO3.(NH4)2SO4.NH4NO3等。NH4NO3还是某些炸药的成分,NH4Cl用于制备干电池和染料工业,它也用于金属的焊接上,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层。1. 喷泉实验 && 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的水中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把实验装置装好后。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 氨气检验 方法一: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 方法二: 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者浓硝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    固氮: (1)人工固氮 &&&& 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 &&&& 最近,两位希腊化学家,位于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压下,令氢与用氦稀释的氮分别通入一加热到570℃的以锶-铈-钇-钙钛矿多孔陶瓷(SCY)为固体电解质的电解池中,用覆盖在固体电解质内外表面的多孔钯多晶薄膜的催化,转化为氨,转化率达到78%;对比:几近一个世纪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通常转化率为10至15%!他们用在线气相色谱检测进出电解池的气体,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变化估算氨的产率,证实提高氮的分压对提高转化率无效;升高电流和温度虽提高质子在SCY中的传递速度却因SCY导电率受温度限制,升温反而加速氨的分解。(2) 天然固氮①大气固氮 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次闪电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这也是一种自然固氮。自然固氮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②生物固氮 &&&&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简述如下:&&&& 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还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杆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蓝藻、自生固氮菌体内都含有固氮酶,这些酶有固氮作用。这一类属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注意事项: &&&& 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氨气泄露氨气泄露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 &&& 室内空气中氨气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泥土添加剂。添加剂中含有大量氨内物质,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释放出来。&概述:&&&&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质:无色,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密度2.551g/L。(气体,20摄氏度下) 熔点:-72.4℃(200.75K) 沸点:-10℃(263K)化学性质: (1)SO2+H2O==H2SO3(亚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2)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的危险:1. 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2.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3. &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容易被空气中的粉尘催化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型酸雨。(化学式2SO2+2H2O+O2=2H2SO4) 4. 燃爆危险 该品不自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2.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3.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 用水漱口,饮牛奶或生蛋清;就医。三氧化硫:先将硫黄或黄铁矿在空气中燃烧或焙烧,以得到二氧化硫气体。将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是生产硫酸的关键,其反应为: 2SO2+O2→2SO3(可逆)
发现相似题
与“将39.5g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2205281401740951210279077185526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常温下,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因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所以在常温下,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里加入5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了,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在情况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减小;故选:B.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而氯化钠质量不变,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
本题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点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在常温下,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中增加了氯化钾的质量.
扫描下载二维码& 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
本题难度:0.49&&题型:选择题
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H2+20H--2e-═2H20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C、该电池供应2&mol水蒸气,同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放电时负极有C02生成
来源:2016春o长治县校级期中 |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2-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负极反应式为H2+20H--2e-═2H20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该电池供应2mol水蒸气,同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A.总反应为2H2+O2═2H2O则负极反应=总反应-正极反应式B.该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是熔融的碳酸钾在常温下无法工作C.由反应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D.根据负极的反应式来确定
【解答】解: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H2-4e-+2CO32-═2CO2+2H2O故A错误B.该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是熔融的碳酸钾在常温下无法工作B项错误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则该燃料电池供应2mol水蒸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C错误D.负极反应为2H2-4e-+2CO32-═2CO2+2H2O有C02生成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太阳能电池,优点:节能环保;锂离子电池: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B.工业上合成氨采用较高的温度C.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D.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B略浙江省宁波市八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钾的食物和水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