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隐患有哪些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房山:今年治理29处地质灾害隐患|灾害|房山区_凤凰资讯
房山:今年治理29处地质灾害隐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房山区山区面积较大,现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810处,其中,威胁居民居住安全的隐患点有421处。房山区自2012年起,逐年加大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力度,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11处,涉及8个山区乡镇。
原标题:房山:今年治理29处地质灾害隐患本报讯(记者 巩峥 通讯员 胡颖)房山多险山,今年该区计划治理地质隐患点29处,将有2000多名村民受益。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房山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了解到的。房山区山区面积较大,现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810处,其中,威胁居民居住安全的隐患点有421处。房山区自2012年起,逐年加大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力度,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11处,涉及8个山区乡镇。今年即将治理的这29处地质隐患点,涉及霞云岭、韩村河、周口店、蒲洼乡、大石窝、佛子庄、青龙湖、河北镇等13个乡镇。项目实施后,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隐患威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今年开始,房山还将计划用5年时间,分批次对全区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处避险场地开展工程治理。房山还将加快修复矿山疤痕。根据市政府2013年至2017年度清洁空气计划,预计将有约10亿元投入到房山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工程中,涉及16个乡镇的236处废弃矿山,面积约10万亩。明年计划投资4亿元,治理废弃矿山72处,恢复矿山土地面积3.25万亩,涉及大石窝镇、周口店、大安山、韩村河等14个乡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569
播放数:439965
播放数:138668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浙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000余处 都分布在哪儿?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11月13日22时50分许,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昨天晚上11点,已有11人遇难,1人经抢救后情况稳定,仍有26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救援仍在进行,我们不禁思考,浙江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如何?该怎么防范灾害的发生?
山体滑坡现场救援人员在现场搜救11月13日22时50分许,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昨天晚上11点,已有11人遇难,1人经抢救后情况稳定,仍有26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救援仍在进行,我们不禁思考,浙江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如何?该怎么防范灾害的发生?昨天下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作了解答。全省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000余处主要分布在山区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5752处,分布最多的地区是温州,有1800多处,其次为杭州、丽水、金华、衢州,均超过500处。在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上,有一份关于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情况的表格,记录着隐患点的面积、灾害点数、灾害点密度、隐患威胁人数、威胁资产、防护重点等十余项信息,并维持动态更新。“地质灾害类型可以分为六类,分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属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属缓变性地质灾害,浙江省除地裂缝外,其余五类地质灾害类型都有发育,我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类。”地质环境处工作人员说。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计,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情况已输入信息管理系统,以表格的形式记录着隐患点的名称、经纬度、灾害类型、规模、隐患威胁人数、威胁财产、监测人等十余项信息,并及时更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隐患点实行动态监管,当地政府一般通过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两种方式,消除隐患。通常情况下,每年的4月15日-10月15日是浙江的汛期,梅雨和台汛期间降雨量集中、强度大,是地质灾害高发季节。因此,每年汛期来临前,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排查所有已知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在梅雨期和台风登陆前再次排查,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准备,汛中、雨中仍会组织巡查,直到汛期结束后组织核查。地质灾害隐患易发区均放有标示牌发现滚石、裂缝、动物反常应提高警觉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有明显的标示牌,乡镇人民政府对威胁区的居民住户均发放了避险“明白卡”和防灾“明白卡”,将灾害类型、规模、诱发因素、潜在危险、预警信号、撤离路线、报警电话等告知居民住户,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或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住户,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设有至少一名监测员,政府部门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会第一时间发送给他们,他们会根据要求加强巡查监测,如发现险情或灾情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居民住户遇到需要紧急撤离的情况,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帮助下立即撤离。”工作人员说。为了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居民的预防能力,国土资源部门每年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向基层工作人员、学校师生、村民全面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农户自己提高警觉性也非常重要,如果发现周围环境有异样,比如发现山体出现裂缝或有滚石滚落,听见异常的声音,或发现动物出现反常行为,要一边行动一边及时通知巡防员。”据工作人员介绍,由农户最先发现,最终成功避险的情况并不鲜见,前年在德清一处本不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方,就因村民在连续强降雨后发现溪水突然变急变浑,主动、及时撤离,从而避开了一场泥石流,最终房屋全部被冲毁,但11位村民因及时撤离安全避险。
来源:新蓝网综合编辑:张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