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百分之多少人占全国的犹太人财富占世界多少

已收藏本页面
国家越来越有钱了!干着干那的!给非洲!给南美的!!经济总值越来越高了!!!还总逼着人民跟着意思高兴一起自豪!!百分之九十的财富在剥削阶级手里!国企垄断!暴利行业!!太多的无奈!!!过百攒钱不买房!攒钱移民去了!人人身上备贷款!!钱哪来的?不还是人民存里面去的!人民币,人民币!!上面哪有人民!!!只有老毛头!!
本人楼主!!我次熬!!1000多了!!太给力了!!本人东北的!近况不好!发个牢骚帖子!
必须顶……国民现状就这样。
楼主移民吧。。。
有钱往外跑,没钱永留国。支持你。加油吧,别在意别人的言语。人只能靠自己
本来还挺好的,看见过百俩字就恶心了,顺便说下,刚点了哭。
国家没有错。你听不懂国家说的话就是你的错。到了2015你就知道国家的目的了。
别跟这些傻逼孩子说这些~会被骂的~看清楚了就偷偷摸摸的走人~惹不起还躲的起吧~等他他们看清楚想明白了30开外了。完了~早看透早跑~别犹豫!
民富则国强
民富则国强
一毛上面有~
城管大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
人民币,逼人民,去为人民币卖逼。
不,楼主错了,一毛和五毛还是属于人民的…
悲哉我大天朝!国无法制,民无信仰!
床前明月光,小妞你别慌。等爷上了床,价钱好商量。
天朝终将亡矣
我只是轻轻的点下最后一个100,好让楼主早点决定走人,
赶紧走赶紧走
3楼,查水表
迎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谁知迎来毛魔王,斗死爹逼死娘,一连三年没细粮
[发自WindowsPhone客户端]
咚咚咚~!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实拍非洲富国:八千富人控制全国2/3财富,穷人一天只吃一顿饭
导读: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在非洲人眼中,是令人羡慕的国家。
其实,肯尼亚并不是天堂。这里的贫富差距之大,令人惊讶。
在肯尼亚约有8500名超级富豪控制全国经济总量的2/3,总资产达424亿美元,而肯尼亚全国总人口有4180万人。8500人是何其之少。总统家族在富豪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
据统计,这些百万富豪约19%的财富来自于房地产及建筑部门。
在贫困的公路上,时常可以看见这样的豪车。
肯尼亚人均净资产仅为2000美元,约5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在非洲人眼中,是令人羡慕的国家。其实,肯尼亚并不是天堂。这里的贫富差距之大,令人惊讶。在肯尼亚约有8500名超级富豪控制全国经济总量的2/3,总资产达424亿美元,而肯尼亚全国总人口有4180万人。8500人是何其之少。总统家族在富豪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据统计,这些百万富豪约19%的财富来自于房地产及建筑部门。在贫困的公路上,时常可以看见这样的豪车。肯尼亚人均净资产仅为2000美元,约5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日均消费低于2美元。这是首都内罗毕拍摄的基贝拉贫民区,是全球第二大贫民区。这里的人一般都失业,多数家庭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一日只能吃上一顿饭。肯尼亚全国的青年人失业率约为17.2%,是邻国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3倍。2014年4月,肯尼亚总统签署了一夫多妻法案,宣布一夫多妻制合法化。中国人在肯尼亚很多,包括摆小摊跑单帮的在内,达到5万人之多。中国援建从内罗毕连接北方工业重镇锡卡的高速公路,只用了4年的时间,被称为中国奇迹。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中国人吃苦耐劳 看非洲人对中国人的9大印象 _ 东方财富网
中国人吃苦耐劳 看非洲人对中国人的9大印象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4、中国人法律意识淡漠  可能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人们习惯了家长式的管理,缺乏法律意识。在中国,企业不和员工签订合同,不上任何,随意解雇员工,这是家常便饭,已习以为常。在非洲,一些中国企业老板无视当地的法律,经常与当地雇员发生冲突,官司缠身,如雇工不签合同,不交纳各种保险,工资标准低于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节假日强迫员工上班,加班不付加班费,随意解雇劳工等。  在中国,企业老板财大气粗,可以用钱摆平一切。在非洲,这就不灵了,老百姓都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非洲的一家企业,一天法院突然送来了150张传票。原来,这家企业没按照法律程序解雇员工,被解雇的员工纷纷到法院把这家企业告上了法庭。非洲虽然落后,但他们仍沿袭着殖民者带来的法律,现有的法律几乎都是从英国、法国那里原封不动地搬来的。可能是殖民者多年来对他们教化的结果,非洲人办事一定要找出法律根据。
(责任编辑:DF101)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非洲首富阿里科&丹格特
他的几家上市公司市值,占到尼日利亚总市值的43%,不仅尼日利亚政府大力支持他的商业,为他扫平障碍,就连美国政府也主动和他合作。
阿里科·丹格特是非洲首富,加上他的国家又因为恐怖组织种种阴险的袭击而不得安宁,他的生活正如大家可能预料的那样。
丹格特的宅第坐落在非洲西岸城市拉各斯一座富人云集的小岛——维多利亚岛,该岛四周有着环礁湖形成的天然护城河。大宅兼备森严,有厚重的黑色大门、防弹窗户、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众多警卫,还有一条秘密的入口通道。
进入一间客厅入座,向窗外看去,可以眺望到一个天井小院以及一座铺有蓝色瓷砖的游泳池。在这幢有三层楼的“堡垒”里,空调吹出强劲的冷风,将90华氏度的热浪挡在屋外。丹格特从楼上走了下来,他长有一张圆脸,留着修剪过的灰白胡子,穿着卡其裤和一件蓝色休闲衬衫。他看上去似乎与工业巨子的身份并不般配,说起话来非常柔和,如同是在喃喃自语。
早餐一盘盘端了出来——包括芭蕉、红酱熏鸡、甘薯丁、白鱼和香肠,与此同时他一直在含糊其辞地交谈。无论是关于他的国事还是关于他的水泥公司推迟了很久的海外上市,他都没有什么好说的。
从小就会经商
丹格特2015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以147亿美元财富排名第67;而2014年以250亿美元的身家排在第23位。这些财富大部分来自他上市的水泥公司、糖业公司和面粉公司中持有的多数股份。尼日利亚雄起的另一个引入注目的迹象是,在福布斯非洲50富豪榜上,尼日利亚富豪人数已经超越了南非。2014年,有12位尼日利亚富豪榜上有名,其中包括三位新晋亿万富豪。
丹格特及其他尼日利亚富豪推动了这个非洲最大经济体的发展。但原油价格下跌导致这个富油国的股票指数暴跌,导致丹格特的净资产同步缩水。他的几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该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中,占到将近一半,他是全球财富损失最惨重的亿万富豪。
从2010年到2013年,尼日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5%,比南非高出三分之一。事实上,根据花旗集团的一份被广泛引用的报告显示,经济学家预计,在2010年至2050年期间,尼日利亚将成为全球年均GDP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让尼日利亚经济保持繁荣至关重要。它已经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1.7亿人,到2020年该数字将会增加到2.1亿。到2050年,尼日利亚的人口预计将会超过美国(4.4亿对4亿)。然而绝大多数尼日利亚人仅靠每天不到1.25美元的收入维持生活。约有半数人口是文盲;这个国家还有一半的农村地区没有清洁的饮用水。
所有这一切使得人脉很强、家财万贯、商业经验丰富的丹格特,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同为亿万富豪的凯雷集团联合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说:“只要是在非洲做生意的人,都认识丹格特。”
丹格特崛起的根脉位于撒哈拉以南150英里,那是他的家乡——尼日利亚第二大城市卡诺。卡诺是一座满是尘土的大都市,自从公元10世纪建城以来一直是一个贸易和商业中心,这归功于这座城市位于茫茫撒哈拉沙漠边缘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起初埃及的香料、贡香、油墨和镜子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商品,然后是皮革货物。当骆驼商队的利润越来越丰厚时,便引起了各方势力的争夺;邻近的王国之间爆发战争。当19世纪末英国人到来时,卡诺曾是西非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在英国的统治下,丹格特的祖父萨努西·丹塔塔从事诸如燕麦和大米等粮食大宗商品的贸易,由此富裕起来,成为卡诺数一数二的富人。丹塔塔坚持亲自抚养自己的孙子,这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很少见。在丹格特年轻的时候,祖父就向他逐步灌输商人思想。丹格特在8岁时,就把零用钱变成创业资金。“我会把零花钱用来购买糖果,然后把糖果交给一些人去兜售,他们会给我带来利润。”
身为穆斯林的丹格特在埃及开罗的艾兹哈尔大学读商科专业。毕业后,他请求他的祖父允许他搬到拉各斯。丹格特从叔叔那借来50万美元,21岁的他经营起大米、食糖和水泥贸易生意。
那时他资本雄厚,是一个天资聪颖的贸易商。他从巴西进口食糖,从泰国进口大米,然后在当地大幅加价出售。他说,在他的鼎盛时期,他每天获利能挣到1万美元。“那时生意相当不错。”他说,“这让我们能够产生大量的现金。”
美国政府主动和他合作
尼日利亚政府非常支持他,政府对他的产业实行低税收保护,甚至让其垄断,对同类进口产品大幅提高关税,当然丹格特对此予以断然否认。
丹格特的成功使得他毫无意外地引起了美国的关注。一份1994年的外交电报就把他列为在尼日利亚需要认识的一位商人,并且注意到他的家族位于卡诺、拉各斯、伦敦和亚特兰大的住宅。美国国务院的报告还强调指出,丹格特每年举家到美国度假。
1995年的一次巴西之行促使他从贸易转向制造业。他的这个想法在1999年得到进一步增强。那年尼日利亚举行了总统民主选举,尼日利亚人选择了一位戴着眼镜的前军人统治者担任总统,他的名字叫奥卢塞贡·奥巴桑乔。丹格特自1981年起就认识奥巴桑乔。奥巴桑乔承诺保护并促进国内产业,这是他竞选纲领的一个关键部分。
奥巴桑乔的承诺,正是丹格特希望听到的。丹格特糖业公司于2000年开张,而且很快就把旗下位于拉各斯阿帕帕港的炼糖厂年产量扩大到144万吨,这足以满足该国90%的需求。到2007年丹格特糖业公司在尼日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时,该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已经提升了三倍,达到4.5亿美元。1999年创建的丹格特面粉公司走上了类似的发展轨迹。该公司最初只是一家简单的磨坊,在将营收扩大两倍至2.7亿美元,以及将年产能扩大七倍至150万吨之后,于2008年在尼日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就在那年丹格特成为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一位尼日利亚人,排名第334。2005年,丹格特获得了由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牵头提供的一笔4.79亿美元贷款(尼日利亚各大银行没有单独提供这些资金的能力和勇气)。他拿出3.19亿美元,用于建造一家水泥厂。2010年,丹格特水泥公司作为一家年销售收入达13亿美元的公司,在尼日利亚股票交易所上市。如今,这三家公司的年营收总和为30亿美元;虽然丹格特面粉公司在亏本经营,而丹格特糖业公司的净利润率跟巴西同一样也在下滑,但丹格特水泥公司的盈利非常丰厚,净利润率高达52%。
奥巴桑乔在2003年再度当选,他确保了任何进入市场的丹格特挑战者都面临重大障碍。
在丹格特的糖业公司和面粉公司上市时,粗糖的税率只有精制糖税率的1/12,小麦的税率只有面粉税率的1/6。丹格特水泥公司由于政府限制颁发相关经营执照而生意兴隆。这几家公司如今保持对各自产业的牢牢支配地位,控制着至少一半的水泥市场和食糖市场以及大约25%的面粉市场。“当奥巴桑乔接任总统时,他捎带上了他的兄弟们,”同时身处尼国政商两界精英圈子的一位尼日利亚人说,“他帮了他们一把。”
2014年8月,白宫在华盛顿召开了美非贸易峰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此次峰会宣布,华尔街亿万富富豪史蒂夫·施瓦茨曼的黑石集团联手丹格特成立一支50亿美元的基金。他们计划投资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司。“作为投资者,我们会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而这些公司也会从中获益。”施瓦茨曼说,“我们知道,在非洲经营并不像在许多其他地方那样容易。你必须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当地合作伙伴,而我们足够幸运地找到了阿里科。他做得非常出色。”
凯雷集团的鲁宾斯坦,2012年他的公司建立第一支侧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基金时,也是找上丹格特。丹格特最后投资了这支7亿美元的基金。“他的名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宾斯坦说,“如果你说他是与你合作的投资者,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帮助了我们。”到目前为止,这支凯雷基金已经投资了五家公司,包括去年11月向总部位于尼日利亚的零售银行——钻石银行投资1.47亿美元。
这也是丹格特迅速提升国际形象的一部分。他是达沃斯论坛的常客,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上,他和尼日利亚现任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一同出席。
与历任总统交好
但依靠别人获得成功并不是丹格特的禀性。大多数情况下,他基本上依靠自己。他公司的一位前高管说,在他的公司,几乎没有几个实权人物能得到他信任,他经常仅凭直觉就做出决策。这位高管表示:“最终所有决策都取决于老板丹格特,而不是高级管理层。”
在丹格特的几家公司里,自立更生的思想和一种极其健康的个人主义完美地融入到一种个人崇拜的文化之中。他的画像挂在墙上。丹格特公司的普通员工几乎就快要每天向它顶礼膜拜。“我要成为一个大人物,我要成为下一个丹格特。”丹格特旗下一家水泥厂的一位实验室技术员说个不停,直到他这份志向被写在纸上为止。一名助理告诫说,如果会议迟一分钟开始,那么丹格特也会转身离开。
但丹格特并不是工作狂。他的一位密友、银行家吉姆·奥维亚说:“他参加的派对比我认识的其他任何人都要多。”上个月的一个星期日,丹格特在他的游艇上,然后在星期一飞往日内瓦去看他的孙子。那个星期的晚些时候,他先与法国区总法律顾问会面,然后又见了尼日利亚最红的流行乐歌星达维多。
另一次最近的社交活动:与前总统奥巴桑乔共进早餐,然后前往阿布贾,与现任总统乔纳森见面。丹格特有很好的理由与乔纳森友好相处,乔纳森政府仍然在对与丹格特的主要产品相竞争的进口商品征收始于奥巴桑乔时代的高关税。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已经开始认为丹格特与尼日利亚政府完全密不可分。一位曾驻非洲的美国外交官说:“没有他,许多人就不会有工作,而尼日利亚经济也将会变得萎靡。”
博科圣地组织肆无忌惮的杀戮,导致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对于丹格特来说,动乱意味着他的水泥需求减少。丹格特的一位高管说:“北部地区有些地方没有人在考虑建造住房。”
石油是另一个重要领域。他正忙于在拉各斯核心区外40分钟车程的地方建造一家炼油厂。他说,近来油价下跌将会使得此项建造工程更加容易,供应商全然没了底气……而且很容易对付。“我们将成为市场上唯一幸存的炼油企业,”他说,“我们将磨刀霍霍,向他们大幅砍价。”
丹格特说,即使油价处于每桶50美元至70美元的区间内,这家炼油厂也可以实现盈利。炼油厂的原油将来自于多个供应商。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那么该炼油厂将会每天生产65万桶成品油——各种汽油、柴油以及航空燃料。丹格特基本上会轻而易举地获得该国成品油的垄断权。
为了做到这一点,丹格特计划在这个项目以及一家相邻的化工厂中投资大约100亿至110亿美元,其中至少67.5亿美元借助于融资。在阿布贾希尔顿酒店签署贷款协议的那一天,丹格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几位州长、银行高管以及总统。
丹格特希望他旗下的几家公司的市值总和达到1000亿美元;他的炼油公司是实现这个宏伟计划的下一步,到2020年,他想让这家公司上市。
在这家炼油厂占地10平方英里的地皮上,土地规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原来的一片丛林湿地,现在变成了一片辽阔的沙地。驾车穿过那块土地,你会发现几幢用枯枝搭建起来的小棚屋,这是在丹格特到来之前居住在那里的土著村落留下的最后残迹。丹格特的公司高管承诺,政府很好地补偿了搬迁的当地居民。当丹格特的一辆辆黑色卡车驶过时——其中一辆载有一整车的武装警卫。
车队在一片棕榈成荫的海滩上停下,那里是一个热带天堂,更加适合建造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寓,而不是设厂提炼石化产品。不过,这处天堂很快就要消失,这里是丹格特另一个企业帝国的未来家园。“如果我们按时完工,那么这家炼油厂将会在2018年投产。”一如既往乐观的格特丹说,“到那时,再也没有尸横街头的惨剧,所有的麻烦都将会消失。”
丹格特的人生轨迹
丹格特集团是非洲最大的工业集团之一,非洲水泥巨头,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丹格特集团最初经营水泥贸易业务,后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企业,涉足水泥、蔗糖、面粉、港口、房地产、电信等众多领域。
丹格特集团创始人阿里科·丹格特曾经在201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以250亿美元的身家排在第23位,蝉联非洲首富。
去年他公开表示有收购英超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想法,一夜之间占据了各大体育媒体头条。阿里科·丹格特到底何许人也?英国《镜报》整理了他的信息,以供球迷简单了解:
  1. 非洲首富,福布斯排名甩阿布70位
  丹格特来自尼日利亚,目前以147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福布斯财富榜第67位,而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大股东阿布的总资产为91亿美元,排名第137位,被丹格特甩了足足70名。
  早在2010年丹格特便试图收购阿森纳,5年过去了,丹格特的身价涨了足足8倍。若不是因为尼日利亚钱币贬值,他比现在还要富有。
  2. 21岁开始经商
  丹格特大学毕业后便开始经商,他从叔叔那儿借来了人生第一笔启动资金,从事粮油米面生意,但很快他就开始涉足基础设施领域。
  3. 多次获商界表彰
  2014年,丹格特击败了几位实力不俗的对手,荣膺福布斯非洲年度风云人物。其他被提名的还有南非公共保护组织领头人物萨利·曼德塞拉、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阿迪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会长阿润玛·欧特,以及非洲发展银行行长唐曼德-·卡贝卢卡。
 4. 非教授粉丝
  有趣的是,尽管丹格特想要买下阿森纳,但他却不是教授的忠实粉丝,他甚至对媒体放话:“他的(温格)风格该变变了,阿森纳需要新的方向。”非洲首富话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对于温格的不满意,他的这席话着实让教授的支持者有些坐不住。
  5. 身价过百亿,却鲜为人知
这位非洲首富行事低调,顶着147亿美元的身价却很少有人知道。
丹格特:尼日利亚不应将低油价当作挫折
尼日利亚《今日报》3月8日报道,原油价格于周一涨至每桶40美元,达2016年以来最高点。炒家认为油价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连续低价售油两年后将会升值。本次价格已比前段时间最低点上涨超过40%。但尽管油价出现反弹,分析人士仍认为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问题依然严峻。
  尼石油资源部国务部长卡奇库表示,OPEC主要成员国计划将新的原油均衡价格设定为50美元一桶,其他影响力略小的成员国,如委内瑞拉和安哥拉则希望油价回到每桶70至80美元。但海湾产油国一直避免在公开场合提到原油新参考价,令市场趋于波动。
正在油价回升时期,非洲首富尼商人丹格特表示,尼日利亚不应将低油价当作挫折,正是低油价为尼提供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机会,现在应当努力实现商品的自给自足。丹格特称,计划在未来5年内,种植百万吨水稻向国内市场销售,并为此收购摩洛哥和刚果的化肥厂。其公司已贷款在尼日利亚建设一座大型炼厂和石化公司,他个人已投入35亿美元。
在尼上市的4家丹格特集团企业丹格特水泥、丹格特制糖、NASCON集团和虎牌消费品公司的市值达到3.832万亿奈拉,占到尼日利亚股市总市值(8.91万亿奈拉)的43%。其他180家上市企业占股市总市值的57%。有分析人士指出,仅丹格特水泥的市值就高达2.862万亿奈拉,占总市值32%。因此,可以说,丹格特水泥决定着尼日利亚股市的走势。2015年丹格特水泥的税后利润为1810亿奈拉,每股分红达8奈拉,促使其股价上涨24%,达到168奈拉,仅上周就吸引了超过5000亿奈拉投资。
  丹格特集团主要业务集中于水泥、制糖和面粉行业,在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加纳、南非、多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有企业。(文/财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最新播报:
美媒:美国“爱非洲”只为攫取财富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8月6日文章】题:奥巴马热爱非洲(作者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负责人约翰·费弗)
  毫无疑问,奥巴马总统“热爱”非洲。在一个备受各种危机困扰的世界,奥巴马竭力让这片大陆成为其决策焦点。他将自己的肯尼亚血统转化为美国与非洲沟通的桥梁,并以总统身份在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三度访问非洲。他大力推动美国政府对非洲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包括能让数百万非洲家庭受益的供电计划、为非洲年轻领导人提供的奖学金计划以及抗击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各种不懈努力。当奥巴马处理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批评的时候,非洲正在成为奥巴马潜在政治遗产的重要部分。
  为美企提供便利
  为加强这种努力,奥巴马本周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非洲峰会,共有51个非洲国家的代表与会。白宫发布的情况简报详细列出了国务院所有的援助非洲计划,包括支持尼日利亚的民主进程,扩大利比里亚的公民社会活动,支持塞拉利昂的开放政府计划等。
  尽管有各种关于奥巴马与非洲关系特殊的说法,或各种援助非洲的商业计划,或对推动非洲民主进程的承诺,但千万不要被愚弄。美国对非政策大多没有特别之处。的确,奥巴马“热爱”非洲。但更多的时候,他将这种“热爱”转化成为美国企业进入非洲提供便利的努力,以让它们能够做外部势力已经做了几个世纪的事情:攫取非洲大陆的财富。
  这无疑是对非洲石油、矿产和美国商品市场的肮脏欲望。人人都想从非洲分一杯羹,在美国人大谈要推动非洲的善治和政治透明时,非洲的政治现状———“指导式民主”加上真正的独裁者———提供了所谓的稳定和美国政府、五角大楼非洲司令部以及通用电气等美国企业所看重的获得非洲资源的权利。
  拿中国援助说事
  首先,让我们摒弃以下这种无稽之谈:中国是唯一毫无顾忌地觊觎非洲一切有价值之物的国家。根据维基揭秘网曝光的机密文件,曾任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尼·卡森不加掩饰地批评中国:“中国是一个咄咄逼人的、毫无道德感的经济对手。中国喜欢与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等非洲独裁者打交道已众所周知,中国既没有雇用当地劳工,也没有购买当地原料,在中国人经营的矿场还出现了严重侵犯劳工权利的情况,这些都是事实。”
  但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也在演变。中国是非洲主要的贸易伙伴,有数百万中国人生活在非洲。很少对中国友好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越来越多的非洲人表示,中国给当地经济创造了就业、输出了技术、促进了消费。到目前为止,非洲的民主尚未受到破坏。虽然中国无视侵犯人权的行为,但尚未削弱非洲的民主制度或习惯。”
  而美国却表现得像富有道德感的非洲之友。美国喜欢用《多德—弗兰克法案》来证明,美国企业的供应链条根本不考虑不道德的采购。该法案要求美国企业公开其向各国政府支付的采购金额,并详细规定生产商必须确保,他们不会从刚果武装组织那里采购“冲突矿产”。
  但该法案的第一条并未实施。据一家监督机构称:“第一轮对‘冲突矿产’的调查已于6月2日结束,但仅有6%受审计的美国企业达到要求。最糟糕的是,在近1000家提交了有关‘冲突矿产’报告的企业中,有94%的企业并未核实其供货商的货源策略。”
  实际上,《多德—弗兰克法案》只影响到与非洲有业务往来的很小一部分美国企业。让我们看一看外国直接投资。在外国直接投资和管理上,美国与中国的记录是一样的。根据布鲁金斯学会一项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可信赖政府的指数,日本以0.5的得分位居第一,法国以-0.3垫底,而美国和中国同为-0.1。换句话说,美国和中国一样,都会不顾政治环境,选择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方进行投资。
  对非军售超中国
  在军售问题上,毫无疑问,中国向苏丹和津巴布韦出口轻武器是不可接受的,这无疑加剧了该地区的冲突。但根据挪威一家机构的研究,从1989年到2008年,以美元计算,美国向非洲独裁者出售的武器超过中国。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向阿尔及利亚、喀麦隆、乍得、埃及、赤道几内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的政府出口了武器。
  尼克·特斯本周在《中国、美国与非洲的新冷战》一文中写道,自2001年以来,“从在索马里的夜间突袭和在利比亚的解救人质行动,到在非洲北部建立一系列用于监视活动的基地,美国正在稳步增加在非洲大陆的军事足迹、兵力和任务”。从2005年到2012年,仅国务院就拨款150亿美元用于在非洲的安全行动,而五角大楼用于在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反恐行动的开支则更大。但结果却并不令人振奋:非洲政变和政权更迭频繁,恐怖主义组织日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中国却在非洲兴建公路,与冲突各方建立友谊,为长远目标做好准备。
  奥巴马政府希望我们明白,与中国一样,美国与非洲的关系也正在演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上周说:“我们相信,我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东西。与从非洲获取资源相比,我们更关注加深与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这听上去不错,但却并非事实。美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尼日利亚,美国最大的进口商品是石油。2013年,美国从非洲进口了263亿美元的原油、32亿美元的宝石和近10亿美元的矿石,如钛矿石。这些占所有从非洲进口商品的77%。剩下的主要是可可豆、橡胶和咖啡豆等原材料。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