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自己的事例比了解别人更重要,对麽?

恐怖的两三岁,你真的了解它的重要性吗?
西方家庭流传着“恐怖的两岁”的谚语,东方则是“三岁小孩,猫狗都嫌"。说明全世界两、三岁孩子的父母,都在为家中那个“天使和恶魔的化身”而困惑苦恼!完全搞不懂这个又哭又笑、大吵大闹的小孩,怎么如此的麻烦、难懂!
学步期,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
在发展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中,称一到三岁的宝宝为“学步儿”。这短短两年间,孩子要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分辨好恶,尝试许多生命第一次的体验:嫉妒、愤怒…有人称学步期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常被拿来与青少年相提并论;而学步期也是婴儿转为儿童的过渡期,就像儿童转为成人必须经历青少年期一样。
人生中不可能再有哪个时光,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中身心面临遽变,孩子面对的「成长压力」,其实不亚于成人的生活压力。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阶段。而学步儿之所以「难缠」,是因为宝宝身心正面临着父母并不了解的重要发展。而其中有5大主要特征
1感受并学习处理更多的情绪
研究发现,一岁半到两岁的宝宝会开始试着去控制令他们苦恼的人或物。他们也会透过和同伴说话或玩玩具等策略,适应需要等待点心或礼物的挫折。这时,宝宝的心中每天都有好几种情绪在作怪:恐惧、害羞、嫉妒等。很多情绪都是孩子第一次经验到,他必须面对并处理这些情绪,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大课题。
根据约翰?洛斯门(John Rosemond)在《两岁小霸王》书中的说法,两岁孩子的智能总是比体能发展得快,所以孩子可能已经知道事情的解决方式,却无法付诸行动实现。因为两岁孩子已经有很多想法,但是语言能力却还不够成熟,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会让他们挫折从而导致生气。
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可能因为孩子「很难搞」而苦恼,其实孩子也不好过。他绝非「故意」作对,只是处于身心遽变的不稳定状态;他最坏的时候,也正是最需要父母帮忙的时刻。父母可以透过以下方式帮助他。
体谅他的情绪
孩子因为年纪小,难以清楚表达心中的想法。有可能只是因为他在路上看见迎面而来的大哥哥手中的气球很漂亮,也想要,可是不知道怎么讲,父母也搞不清楚,孩子就生气了。遇到这些不明所以的情绪,先不要问理由,因为孩子很难说清楚的,而是接受他:「我心情不好喔!」
教他更好的情绪表达方式
孩子有情绪时,不要压抑,鼓励他用语言表达挫折和愤怒。如果他的语言技巧还不纯熟,试着帮他说,帮他重组句子,或用完整的语句重述心情:「没办法完成拼图,让你很生气,对不对?」 面对正在发脾气的宝宝,冷静但坚定的和他说话可以帮助他消气。你对待他的方式,就是他学习如何处理情绪的对象。
建议他另外的解决之道
宝宝这时候其实已经有察觉情绪的初步能力,出现令人沮丧的刺激时,他会试着转移注意力,或试图控制。引导他说出感觉,并转移注意力到比较舒服的情绪上,比如:「妈妈现在不在,不过等我回来,我们就可以一起读故事书了。
2自主的探险家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认为,一到三岁是人格发展成「活泼自动」或「羞愧怀疑」的关键。这个阶段儿童必须学习「自主」──吃饭、穿衣、大小便等。若无法独立自主,孩子可能会转而感觉羞愧、怀疑自我能力。
突然学会走路、说话,让孩子的探索疆界更为广大。为了追求独立自主,他可能有一些危险动作:坚持自己过马路、自己喝热汤、拿剪刀剪纸等。
宝宝这时候总想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可以做什么用?能够打破吗?透过接触把事情弄清楚,是个停不下来的小探险家。这些探险帮助他建立自主能力,分辨人我,了解自我地位。
父母应该怎么做?
凡事坚持自己来,是孩子发展个性的宣示,透过这个过程,他可以成为有自己思想的人。这时期,只要孩子有自发性探索的欲望,表示他的心理有一定成熟度,如果尝试的事不会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就容许孩子尽情探索吧。
给他无障碍的探索环境
将家中危险或是珍贵的物品盘点清楚,收到孩子拿不到的高处或放入有安全栓的橱柜中。同时将孩子可以探索、触摸、试验的东西拿下来,放在他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在他高度可及的地方留下一个「宝宝的柜子」,装他的玩具和物品,让他可以尽情翻箱倒柜。
洛斯门在《两岁小霸王》一书中提醒,孩子大约两岁半左右会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时候父母可以慢慢将一些物品归位,并且向孩子介绍,让他摸一摸、闻一闻,充分满足好奇心,再放回原位。并且教孩子分辨哪些是可以玩的玩具、哪些不能乱拿。
教宝宝如何安全探索
这时候的孩子乐于学习,尤其是与生活有关的一切事物!孩子想自己吃饭时,准备些易拿握、不易摔坏的碗和汤匙给他练习,并忍受孩子练习吃饭时满地食物、满手油腻的情况。孩子想玩水时,与其禁止,不如开放一个小小空间让他知道在哪里玩、怎么玩。孩子想帮忙家务时,拿尺寸适合、安全的刀子让他帮忙切香蕉,分配他自己的碗让他洗。
引导他达成目标
好的引导需要清晰的步骤。若父母希望孩子养成进到家里就去洗手的好习惯,就必须带这他做,并且一个一个步骤讲解。「把袖子拉起来,水龙头打开,双手冲湿,压一次泡泡,手心手背搓搓,把泡泡冲干淨,手擦干。」更重要的是,把任何的引导和生活教育都当成游戏,带着孩子做,让他乐在其中!
3变得更为依赖
这个时期也会发展出另一个极端:更倚赖!在婴儿时期胆大包天的孩子,可能突然变得黏人、胆小、怕陌生人、怕分离、怕黑或打雷。
因为探索让他知道世界比想像中更复杂,他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极限,甚至会感到不安全,转而更倚赖照顾者。这是学习独立的过程。
另外一个可能是,他的想像力(抽象思考)开始得到发展。比如报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会让他觉得报纸变成活的东西,或可能做出可怕的事。
父母应该怎么做?
这时的宝宝因为还在发育“客体永存”的观念,所以仍然会认为家长的离开就是永恒的分别,所以这段时期会比平时更加粘人,早上也常常上演撕心裂肺的“伤离别”。
允许孩子黏你
为了学习独立,孩子必须先接受,处理他的不安全感,父母能够给予安慰是最好的。足够的安全感使他有信心探索世界。 有些时候孩子的「黏」恰恰呈现他的不安全感,担心父母一离开就不回来了。安抚不安全感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信赖」:每次要离开,都让孩子知道,告知他你会回来的时间,并且言出必行。几次之后,孩子会知道你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降低不安全感。
让孩子相信你有能力保护他
孩子害怕时,不要问他为什么,因为他说不清楚;但也不要轻视他的恐惧。先接受他的心情:「我知道你觉得黑黑的很可怕。」或认同他的感觉:「我小时候也怕黑喔!」 接着运用想像力赶走恐惧。比如请他想像有个超人叫「噜噜」,害怕的时候就叫噜噜的名字,噜噜会进房间把妖怪赶走!
稳定的生活作息
幼儿强烈独立欲望的初兆之一是恪守规则。两岁孩子会严格遵守从观察学得的某些规则:何时该做什么事?什么东西该放在哪里?可预期的生活节奏,可以带给孩子稳定的安全感。
4挑战父母,凡事爱说No!
这时期的宝宝还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凡事都爱说不!因为孩子突然发现,这个简单的字竟然可以拒绝大人的指示。因为在小孩心中,大人世界原来是绝对权威的,当他敢挑战、敢尝试碰撞原来很权威的大人世界,正是「成长」的宣示。
孩子的反抗行为(例如:一直将桌上的物品往下丢、做所有你告诉他「不行」的事、替他穿衣或喂饭时猛摇头说「我不要」等),都是在测试限度(你的耐心限度、你的规则限度,以及他影响或改变环境的能力限度)。孩子正积极按自己的极限处理事情,看看事情如果不是原来的样子,那么会是什么样子?
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会感到困惑:原先那个快乐、可爱的宝宝,怎么突然变得如此难缠、固执、为所欲为?!面对公然挑战父母的“学步儿”,你可以这样做:
欣赏他的勇敢
你的孩子又「长大」了,而且很勇敢!如果你发现自己真的很难「欣赏」,不妨在每天结束前,写下十件今天孩子做得很棒的事。这有助于你更正面看待孩子的作为!
处理“学步儿”不适当的要求,最好的方式是故意投降!让他发现要求并不适当。例如他坚持夏天穿最喜欢的毛背心,就让他穿,让他体验不舒服的感觉,自动把背心脱掉。
坚持他该有的常规
不论你觉得他是如何霸道、难缠,都必须维持他应该遵守的常规。任何让步都会使他觉得越界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已经讲清楚规定,孩子还不为所动,不妨重复几遍孩子应该做的事,不要理会他的反对。让他知道,你体谅他、接受他,但只有你才是掌控局势的人!
可喜的是,和「宣示独立」一起出现的是「社会参照」的运用增加;孩子在决定自己要如何面对新刺激时,会先看爸妈的反应。例如在路上遇到一只大狗狗,孩子会先观察父亲的脸,才决定他要怕狗呢,还是趋前去摸摸狗。孩子表面上处处与你作对,其实一言一行都模仿你。面对又哭又笑、情绪起落大的学步儿,「身教」胜过更多的教育理念!
5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这时候的宝宝以为别人所想、所见、所感觉的,「理应」跟他一样,无法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经常遇到的例子是:玩捉迷藏时,他把头埋进棉被而露出整个屁股,却喜孜孜以为自己躲得很好。或把最喜欢的海绵宝宝送给你,以为他喜欢的东西,全世界也都喜欢。正因如此,当他无法我行我素时,就会尖叫、生气、踢、咬、打人。
父母应该怎么做?
这时期,父母有个艰巨的任务:既要接受他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心情,又要温和坚定的让他知道,他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和孩子建立好关系
在他不捣乱时给予更多关注。他有危险动作时,尽量用「你可以……」取代「不可以……」。另外,还要练就一身转移注意力的功夫。孩子开始「卢」时,找到更吸引他的事物。尽量让局势掌控在你手上,这样也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让孩子加入你的工作
每天一定要有一段「全心全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那段时间里,放下家事、关掉电话,认真陪伴他。在这段时间之外,如果你有其他的事要做,让他知道:「妈妈肚子饿,需要好好吃饭的时间。」或者邀请孩子加入你的工作:「妈妈现在要洗碗,你帮忙擦桌子好不好?」
夫妻间要多注意彼此
孩子会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因为在生活中,他总是家里的中心、众人的焦点。父母这时必须少注意孩子一点,多关心彼此一些,先做好夫妻、才能做好父母。试着交办孩子一件专属的家事,让他为家里做些贡献吧。
学会用【体谅】取代【耐心】
当父母需要耐心吗?这是肯定的。如果能够了解孩子的发展和特质,你就不会期待两岁的孩子愿意分享、三岁的孩子控制脾气。减少不切实际的期待,可以让带孩子时的那些挫折远离你的生活!
而更高的境界,是父母可以真的理解孩子的不同,用体谅取代耐心。
人类的发展并不是像小猪变大猪、小牛变大牛这样的连续发展,而更近似于毛毛虫变蝴蝶、蝌蚪变青蛙这样的阶段发展。毛毛虫的样态、食物、生活方式,甚至对世界的理解(如果毛毛虫可以表达的话),与蝴蝶是那么的不同。孩子并不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大人,成长不是「量」而是「质」的改变。这是一种本质上的差异,不仅仅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同时,幼儿的生活步调和大人也截然不同,他们是缓慢而重视过程的,可是大人却常以匆忙的步调要求孩子。所以父母最常说的话是「快一点」,最常做的事是代劳孩子应该学习的生活能力,这些「身教」让现在的孩子普遍情绪不佳、没有耐心,也不愿意等待。要养出从容、好情绪、懂得生活的好孩子,父母自己得先放下脚步才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400-818-9919
关注曹春风律师,即时了解法律信息,一对一预约专家律师咨询。
执业律所:内蒙古守正律师事务所联系电话:400-818-9919
关注曹春风律师,即时了解法律信息,一对一预约专家律师咨询。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曹春风律师
知识专题咨询古希腊人曾经把“能认识自己 看成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要认识你自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只有认识别人的人才是智慧的 B.正确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的 ——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古希腊人曾经把“能认识自己 看成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要认识你自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只有认识别人的人才是智慧的 B.正确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的 C.一个人关键要聪明 D.一个人关键是要有外在美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象形文字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它的创造者是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 A、古埃及人&&&&& B、古印度人 C、古罗马人&&&&& D、古希腊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床边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请你谈谈对那位助手言行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呀?”一个月后……,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些向学坚持做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1)柏拉图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上述事例说明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做了?”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当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这个问题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深刻地揭示了
[&&&& ]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重要性 ②给自己过意不去的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③一个人如果被自卑的阴云笼罩,不可能找到自信 ④成功记录的积累,能不断增强自信心 ⑤人不能失去自我,相反要悦纳自我,欣赏自我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青年律师,你了解你自己吗?
刘桂明导语:  日,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青工委主办的“朝阳下成长”暨首届朝阳青年律师发展论坛在北京兆龙饭店召开。  作为当天上午第一场主题演讲嘉宾,按照组委会安排,我应邀作了《青年律师的使命和前景》的命题演讲。如下文字即为现场记录,本次刊发时作了若干补充修正。  最后,我以三句话即“不要让我们的技巧胜过品德,不要让我们的利益超过正义,不要让我们的追求越过责任和使命”作了总结与概括。
青年律师,你了解你自己吗?
&&在“朝阳下成长&&暨首届朝阳青年律师发展论坛”的演讲刘桂明(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年轻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祝大家青年节快乐!  首先,我要讲两点不同意见:第一,为什么我一进会场,王清友会长就不讲了?刚才我一坐下就看到王清友会长致辞结束了,感觉好像是王清友会长对客人有意见,原来是因为我来晚了;第二,我要对主持人小马、对马江涛副会长提一点建议,他说我不是青年了,你们同意吗?我看到绝大多数人表示不同意。我要说,你们不同意是有依据的,昨天联合国刚刚发布了一个新的决定,这个决定告诉我们,从17岁到66岁都是青年。尽管我今年已经50出头了,但我认为自己还是青年。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青年。我经常说,我最富有的就是我的年龄,因为我有四个年龄。在场的马慧娟律师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她还是年轻人,尽管我的年龄比她大,尽管我们年龄不同,但我认为我们都是青年。  现在,我来告诉大家我的四个年龄吧:第一是外表年龄,毫无疑问,这骗不了人的,我的外表年龄是50后;第二是我的生理年龄,当然也骗不了人的。因为所有的档案里面都写着,我是60后;我的第三个年龄就是青春年龄,那不就是青年了吗。如果还有人不同意,我就用联合国那个新规定来驳斥他。今天我来到这个论坛,最重要的是我自己也认为我还有一个青春年龄;第四是我的爱情年龄,也就是说我与各位男生一样看到美女现在还心动,也就是说我把自己等同于80后。既然是80后,就意味着看到美女,不仅可以心动,而且还可以行动。当然,我现在不能行动了,也不敢轻易行动了。但是,从人的内心来讲,说明只要你还能心动,就意味着你还是年轻人,你还是充满激情的青年。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联合国最新的决定乃至于我个人成长经历,以及每个人脸上洋溢的表情,我认为今天在场的每个人都是青年。我相信清友会长一定赞成我的观点。同样,在场的朝阳区共青团委员会王洪涛书记与曹宏局长,相信也会同意我的观点。再说,我还在共青团系统工作了4年。  既然是青年,我们今天就在这里一起来谈谈每个人成长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成长有不同的道路。每个人成长当中也会遇到不同阶段的高人、恩人、大人。但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关键还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思考的关于一个人成长所需要掌握的要领。可以说,我个人的经验就是三点:第一,了解你自己;第二,提升你自己;第三,放大你自己。
第一,如何了解你自己。  我跟今天下午要来演讲的王宇律师有过很多的交流和接触,我第一次发现他还是在十几年前,也就是在15年前即2000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上。当时,我就觉得王宇这个小伙子不错,很有前途。很有后劲。作为当时青年律师的典范,从年龄段来讲,他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一线了。现在,我认为应该把马江涛当成青年律师的典范。当然,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团队,其实每个人都是典范。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成长故事,乃至成长背后的成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你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每个人走进律师行业,不管走的什么路,我个人认为,一般都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当一个律师;二是做一个律师;三是像一个律师;四是是一个律师。  所谓当一个律师,意味着大学毕业,或者现在开始主攻司法考试,这就是千军万马通过司法考试这条独木桥的阶段,这就是当律师阶段。所谓当律师,毫无疑问最后标志就是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这一点跟60后做律师人还不一样。比如说王俊峰、张学兵都是最早的60后律师,如果在86年之前做律师,或者88年之前做律师可以不用考试,但是88年之后就要开始考试了。我们国律师考试是1984年开始的,最早的星星之火来源于江西开始的司法考试。1986年才有了全国政法系统的律师考试,真正面向全国全社会的考试是1988年开始的。这就意味着1988年之前当律师的人基本上是组织决定就可以了,但是1988年之后,尤其在座各位来讲,首先一定要通过第一关,就是拿到律师资格,拿到资格证。也就是说在你拿到红本之前那个阶段,就是当律师的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如何通过这14门考试。  所谓做一个律师,真正是从实习律师开始那天起,然后到真正成为合伙人之前那个阶段,大多数律师这个阶段是最艰难的。  所谓像一个律师,今天各位都已经到了像一个律师阶段,也就是看起来你已经像一个律师了。所谓像一个律师,其实无法用言语表达,因为这是一种形象与外表。但是,我想此时的你走出去,肯定动不动就要谈专业,动不动就要谈法律,动不动就要谈构成要件、谈因果关系,时不时就要谈侵权、谈违约,这就是说所谓像律师,实际上就是一种外表和气质。  所谓是一个律师,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阶段,是一个律师的水平和能力。这是我们真正所需要追求的阶段,也就是要成为一位合格律师,成为一位优秀律师,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  由此看来,在当律师、做律师、像律师、是律师的四个阶段,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我到底是谁,我是什么人,我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我应该如何展现自己的专业才能。  在这个方面,我的体会是一定要搞清三个标准:第一,自己应该做什么?第二是自己喜欢做什么?最后一个是自己适合做什么?  比如说有的人可能口头表达能力强,反映能力强,他觉得我做诉讼律师更好,应该做什么呢?应该找一个诉讼律师做你的老师,找一个好师傅,找一个好团队。除了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要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所谓喜欢的、热爱的,有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我们有的人喜欢做案头工作,有的人喜欢在法庭上展现你的才华,最重要是找到判断自己适合做什么。有人经常讲,律师一定要口才好,我看未必。有的人口才好,到法庭上去展示,有的人口才好,到谈判时候去展现。但是,很多时候,有的律师不一定要口才好,但要求自己思维清楚,逻辑严密,同样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比如说有的人笔头好,各种各样的文件,各种各样的文章,都不在话下,都很优秀。这样的人才,在哪个单位、那个团队都很吃香。还有一些人,对外交流、应对公共关系,都很有经验,很有办法,那也是人才啊。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应该做的,了解自己喜欢做的,了解自己适合做的。如果能把者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相信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律师。作为一个律师的最高境界,我相信也不过如此。这就说明,我们已经达到了对自己的全面了解。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最难做到的是了解自己。即使20多岁,感觉自己已经成年了,也未必了解自己。很多人看见我目前这个样子,感觉我是一个外向的人。所以,我现在跟谁说一句话,人家现在都不相信,我说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好多人都以为我在骗他。因为我在大学时候不要说见到女同学不敢说话,我在男同学面前都不敢说话。不要说现在在那么多人面前讲话,当时在我班里小组都不敢讲话。所以你们都不相信,我自己也不相信,更重要的是我大学同学都不相信。  大学毕业20周年那年,也就是10年前的2005年,我主持庆典大会。在整个活动的策划中,总策划问我最后由谁来主持。我说为了节省成本,还是我来主持吧。一是因为我熟悉整个策划方案流程,二是我要让女同学看看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敢表达的男生了。所以,我一上去讲话,我就问为什么由我来主持。庆典大会卡年,恐怕你们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我来主持。这就是人生的变化,岁月的变化,主要还是自己的变化。所以,我们有时候真的对自己不够了解,你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的。所以,我建议男同胞你检查自己是外向还是外向,你找一个美女,眼睛能看她十秒钟,就说明你是外向的。但需要说明的是,内向和外向并不决定自己能不能做律师,只不过是要了解自己做那种类型的律师。  今年是我的四个30年,入党30年,毕业30年,进京30年,工作30年,30年过去了,我由内向性格变成外向性格。当年上大学时,我表哥送我上火车说我,你见人都不说话,你还怎么学法律啊?你们看,现在我变成话唠了。有一次我去开一个会,出来后朋友问我感觉如何,我回答说太累了。他问我是因为讲话太多累了吧?我说,什么呀!是因为两天什么话都没有讲而感觉太累了。因为讲话是很愉快的,这是一个跟人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就象我今天一样,跟大家聊聊过去、说说未来,很有意义,也很愉快。  通过我的人生经历,我们知道每个人一定要真正认识自己。我当年认识小马、马慧娟律师时,跟我一样也是一个记者。但是,小马清楚地知道,她当记者可能只是良好的记者,但做律师肯定是个优秀的律师。这是了解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的最好解释。如果能把这三者结合到一起,对一个青年律师来讲,就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每个人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业,一般都要经历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个境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个境界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第四个境界是知道自己知道。  这句话来自于美国的国防部长,他讲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我们知道自己知道。这有一点像绕口令,我让外国人请你翻译一下这四句话,他们不知道怎么翻译。这是中国语言的丰富,更是人生境界的丰富。那么,我们是否知道自己也清楚地知道,是否知道自己其实不知道,是否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知道呢?比如说像我自己,我就知道自己做不了律师,因为我反应慢,其他能力也不行。但是,我做不了律师,我发现自己能够给律师服务,能够给律师打工。过去我在律师界打工十多年,现在不能打工了,但是我给律师做志愿者也很好。所以,现在我经常炫耀自己是律师界最优秀的志愿者。清友会长,请您什么时候代表朝阳区律师协会给我颁一个奖,证书上写上这样的大字:朝阳区律师协会优秀志愿者刘桂明。  前两天,我刚刚参加了朝阳区律师协会组织的律所主任沙龙,我觉得很好。所以,朝阳区律师协会的会议我必须来,我应该来,而且我也很想来。因为我们媒体人都知道,除了北上广,全国第四大律师协会就在朝阳。今天早上有人在群里说了一句话,全国律师看北京,北京律师看朝阳,朝阳律师看什么?看青年。那么,青年律师看什么呢?今天我来朝阳就是要给各位青年律师鼓劲加油。  对我来讲,我尽管当不了律师,我给律师打工还不行吗?给律师做志愿者还不行吗?我清楚地了解自己,我做不了律师,我可以跟律师在一起,我可以为青年律师的成长与成功加油助威、摇旗呐喊。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如果我做不了诉讼律师,我就做非诉讼律师;如果做不了非诉讼律师,可以做律师团队里面的管理者。现在美国一些大所,他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多专业执业”。也就是说,在一个所里并不见得都去做业务,不见得都去做法律服务。有些人可以为做业务的人提供有关专业服务的,还有的可以做法律服务的嫁接业务,比如说审计,比如说清算,比如说会计。每个人只要找到自己应该做的,喜欢做的,适合做的,这就是了解你自己的开始。  我刚才说了,有时候一个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有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与软肋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未来发展道路到底是什么。我毕业30年了,一直在做新闻出版,也就是始终是一个媒体人。我觉得自己做新闻出版工作最有感觉,我做律师可能未必有如此适合的感觉。尽管我没有办法做律师,但是我跟律师在一起又确实很幸福。正如周恩来总理对一些民主党派人士说,你在党外比在党内起的作用更大。现在看来,我也可以这么说了,因为我在律师界外起的作用比律师界内起的作用还大。所以,我有时候发表一篇有关律师的评论,大家很重视、很关注,为什么呢?因为我了解律师、热爱律师。但是,如果评论错了也没关系,错了就错了,因为我不是律师。但是,不管如何,大多数人还是说我的评论很超脱,很客观,很公正。就像这一次北京市律师协会换届,高子程律师当选会长,我第一时间写出了一篇评论。尽管其中有些表述有一些不够严谨,也会有一些不高兴。但总而言之,大多数人是高兴的。当然,朝阳律师是高兴的,尤其是当时参加会议的朝阳区95名律师代表也是高兴的。这就说明我个人确实在党外比在党内起的作用更大,在业外必在业内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我愿意在律师界以外为律师业发展鼓与呼,为各位青年律师的成长与成功鼓与呼。
第二,如何提升你自己。  如果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开始,那就意味着也是提升自己的开始。所谓提升,就是清楚地了解自己之后的提升。这时,就意味着我们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律师?做一个什么专业的律师?  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我们了解了自己,那就意味着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现在我们律师业发展的市场越来越细分,客户越来越细分,专业越来越细分。记得15年前,上海的朱树英律师就跟我讲,我都不敢说我自己就是房地产律师。因为房地产法律服务市场太大了,专业知识太多了。他曾经以一位德国律师为例,告诉大家专业定位的重要性。那位德国律师做的是保险法律服务,保险法律服务在我们看来可能很简单,但其实当中的保险专业业务太深了。这位德国律师说,他只能做机场保险法律服务,而且还只能是机场工程保险,也就是机场跑道工程的保险法律服务。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发展,经济在发展,机场的建设也在发展。每个人也是这样,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要特别赞赏几位律师对专业的追求。比如说做婚姻家庭财产业务的王芳律师、谭芳律师、贾明军律师、杨晓林律师、陈凯律师,尤其是我刚才讲到的王宇律师。当年在“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辨论大赛”中,他表现非常优秀,央视曾经想把他挖过去当主持人。但是,他自己想,做一个主持人有什么意思,一天到晚背稿子,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我自己完全是通过我对专业的研究和了解,讲讲专业的话,做做专业的事。所以,最后王宇没有去当主持人。如果他去中央电视台当了主持人,最多中央电视台多了一个平庸的主持人,但是律师界却少了一位优秀的律师。  我记得在2003年,我请王宇在当时我主编的《中国律师》杂志上每一期写一篇有关青年律师成长的感悟,其中有一篇叫《天天想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大家知道这是一首歌的歌名,他的文章是说一个律师如何跟客户保持沟通。对律师来说,你跟客户第一次谈完以后一定要有反馈,要有一个什么反馈呢?应该首先是一个文字的反馈,告诉他你那个业务是什么业务,你那个纠纷是什么纠纷。我作为律师将提供什么法律服务,目前你所需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如此而来,客户就觉得这个律师太负责任了,这个律师的服务太到位了。王宇律师说,我们千万不要成为那种签完协议就了事的律师,还要做到每个礼拜要跟客户沟通一次。无论有业务还是没有业务,我都要天天想你,想你的事,这就是律师和客户的有效沟通。有了这个有效和紧密的沟通,什么客户也跑不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你们知道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难题就是沟通,最大的误会也是沟通。有时候在体制内,领导之间为什么发生矛盾呢?就是没有沟通,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说的省委书记和省长闹矛盾,市委书记和市长闹矛盾,就是因为缺乏沟通、不愿沟通。我们律师也是这样,律师跟客户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肯定无法成为一个优秀律师,无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律师,无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律师。  我们如何实现提升自己呢?在我看来,一要有亲和力;二要有针对性;三要有安全感。所谓亲和力,所谓专业律师,在客户面前建立一种信任,尤其在一个特殊环境下,如何征服所有人,如何说服你潜在的客户,口头表达非常重要,个人魅力非常重要。如何把陌生变成熟悉的,如何把熟悉的变成自己的,这就是靠亲和力。亲和力是以针对性为基础的,讲他喜欢讲的话,讲他喜欢听的话,讲纠纷、讲矛盾最核心的地方:所以针对性很重要。接下来就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信任感。现在有些律师让人缺乏安全感,靠懵、靠忽悠肯定不行,那就是靠亲和力和针对性,才能体现安全感。所谓安全感,就是作一个让客户放心、叫客户信任的律师。如何通过说服变成征服他,这对每个律师来说既是基本功夫,更是独门秘笈。全国律协有一位常务理事,他的客户是一个非常大的上市企业,这个企业的老总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信任他,甚至有些政治上的事情也愿意听他聊一聊。他决定这位律师既讲政治,更讲法治,站得高看得远。就我个人对律师的了解,我一直认为律师最讲政治的,前几天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讲话时特别强调了律师对证据挑毛病、对程序较真的作用。孟建柱同志说的是我们对律师职业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要律师?为什么有律师?许多人不知道,这是我们的制度设计所要求的呀!当然,对我们律师来讲,如何成为一个既讲政治、又讲法治的律师,如何成为既说服别人、又能征服别人的人,如何既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实现公平正义的律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制度要求的。  有一个律师给我讲述了一个案例,他的客户是一位银行行长。老婆要跟他离婚,离婚当然很简单,这不是一件难事。关键问题是,他老婆不仅要离婚,而且还要去告他,告他的事情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政治上的,为什么?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家里最了解情况的人就是夫妻。我记得某省政协主席被双规时,老公却没有被双规。原来是因为她做了很多事情却没有告诉她老公,所以老公都不知情。我们看到,现在职务犯罪往往一抓就抓好几个,抓完老公抓老婆,抓完老婆抓孩子,都是家庭成员全部参与涉嫌犯罪。很多材料就是来自于夫妻之间,最了解情况的就是夫妻。在这个案件中,老婆要告老公。老公是行长,行长问律师怎么办?律师说我去做工作吧。然后,律师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个“理”,不仅仅讲道理,他讲的是法理,最后这个老婆被律师说服了,两口子也不离婚了,而且后来还和好了。对这个当事人来讲,当然对律师更加信任。而对律师来讲,他就是一位完全征服了客户的律师,是一位给客户带来安全感的律师。  当然,我们且不论这位银行所从事的行为到底是什么行为,在这里也不便做这个评价。但是,作为律师,我认为他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都知道,《律师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三个维护”对我们每一位律师都非常重要。这“三个维护”是:第一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二是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第三,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如果要对这“三个维护”做一个分析,我认为第一个维护是律师的本职工作,第二个维护是律师的专职工作,第三个维护是律师的天职工作。显然,第一个维护也就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是我们律师第一位的工作。只有真正找到了什么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什么是当事人最关心的痛点,那就是我们能找到征服当事人的关键。所以,在我个人看来,每一位青年律师所要求的提升你自己,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严格意义上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可见,如何提升自己?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升,更应该是胆识和共识上的提升。
第三,如何放大你自己。  所谓放大自己,主要取决于两点,一个口头,一个是笔头。所谓口头,就是如何表达。每一位律师各有各的表达能力,有的是口头,有的是笔头,如果口头和笔头能够达到一致,对律师来讲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律师。如果只是其中一方面水平与能力非常优秀,那就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在我看来,所谓放大你自己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宣传你自己,就是营销你自己。也就是说让更多人了解你,让更多人知道你,让更多人信任你,让更多人最后被你征服,也就是说让更多人成为你的客户。在当下这个网络化时代,口头表达能力一方面,笔头表达能力应该是更加重要的一面。我们如何利用或展现这个口头能力和笔头能力,对我们的工作事业乃至一生都非常重要。当然,无论口头还是笔头,要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最对头的道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上海有一位来自河南濮阳的青年律师,叫做贾明军。12年前,他刚到上海时,做得非常艰难,连吃饭都很困难。但是,经过12年的打拼,现在他已经成了非常优秀的合伙人。而且,他还把自己一手打造的沪家事务所完全注销了,然后整体加盟了中伦上海所。就我的了解,贾律师有一种能力非常优秀、特别厉害,比如说听课,每一堂课笔记记得非常详细,而且对课程内容研究非常透彻。他刚到上海时,有一天他发现不能做万金油律师,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专业化律师。那么,做什么专业呢?有一次他去徐汇区法院开庭,他看见屏幕上许多开庭信息,一看3/4,基本上都是婚姻家庭的案件。后来,经过研究与思考,他决定就从这里开始自己的专业化。他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特别有感觉,然后不断写文章,最重要是不断地请教老师,然后把请教老师的东西又变成自己的东西。现在,他把记得非常详细的听课笔记与自己的研究心得结合起来,然后不断推出自己的立体名片&&那就是自己的新书。这就是典型地把口头表达和笔头研究完美结合起来的一位律师,果然没有几年,他在上海的知名度、品牌度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关键是他不仅仅关注婚姻家庭的业务,而是他把婚姻家庭业务与其他业务有机地嫁接起来,比如说把产权与股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做了很多关于因为婚姻家庭业务而带来的股东纠纷这样的一些业务。我们知道,婚姻家庭纠纷的背后往往有许多大单业务,我们不要简单看一个离婚案件,不要看简单的家事案件,他们的背后有可能就涉及到股东、股权等方面的更大业务。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加强学习和深入研究,需要不断地把学习和研究转化成成果,也就是不断地以口头去说、去表达,笔头去写、去研究。  11年前,北京也出了一位青年律师,秦兵,当年他竟然一个人搞出了一个204条,我记得北京青年报是整版发表。这是一个关于维护房地产当中的业主权利的,也就是维护业主权益的204条,这是他一个人搞出来的啊!不管有没有用,但这是他精心研究、精心设计出来的。所以,一下子就引起了业内业外的广泛关注。他通过自己对专业的研究和学习,最后总结出这样一个204条。这就相当于立法,他这是完完全全把口头和笔头有机地结合起来。  现在,北京还有一位叫做陈凯的青年律师,在场的肯定有不少律师认识他知道他。这几年,他致力于中华遗嘱库的建设,并与中华老年基金会等机构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他和他的团队所开展的遗嘱库登记,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赞誉。目前看起来利益不大,但未来一定有大大的甜头。我很看好这位年轻人,看好他在律师业务方面的开拓能力与开拓前景。  各位律师,我一直认为,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不论做什么,只要真正发挥自己口头和笔头的特长与优势,一定有饭吃,一定有活干,而且这个饭一定会吃得很香,这个活一定会干得很棒。在我眼里,这个笔头不仅仅是指写专业文章,非专业文章同样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时候一篇文章就能够给你带来一个客户,有时候一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种类型的业务,而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你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想每个人每天都在思考和学习,关键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学习,通过口头和笔头转化成自己的成果。  就像讲课,律师去讲课不一定要追求讲课费,而是把讲课当成一种营销。上海的朱树英律师通过讲课,北京的王才亮律师,都是通过讲课取得了成果,获得了品牌度。所以,口头营销同样非常重要。我也经常推荐律师到企业、到社团,到一些机关学校去讲课,其实这个讲课就是一种宣传,就是一种营销,就是一种放大自己的表现。上海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叫做协力所,有一个建筑法律服务团队,现在已经整体加盟到了中伦上海所。这个团队也非常了不起,他们通过讲课营销、通过会议营销、通过图书营销,在建筑业界同样获得了很高的品牌度与美誉度。他们的实践,也是把口头当成营销,把笔头也当成营销,通过不断地放大自己,放大团队的影响力,放大专业的品牌力。  各位律师,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与分享的就是这三点:第一要了解自己,第二要提升自己,第三最重要的是放大自己。作为青年律师来讲需要更多人了解你,需要更多人知道你,需要更多人信任你,那么就从今天开始,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学习,把自己的研究,把自己的思考实行成果转化,让更多人去追随你,让更多的人去跟随你。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合伙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大牌律师,而这一切其实每个人每个青年律师都能做到。现在媒体这么多,过去我们写这东西要追求,在一个传统媒体发表,现在不需要,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很快,一夜之间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你。  但是,此时此刻我要提醒一下各位,作为年轻人,作为青年律师,如何表达、如何营销,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细节和技巧。所谓细节和技巧,不要像有些人那样,语不惊人死不休,动不动就全盘否定,时不时就一概而论。我个人的经验是,我们的所有表达都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也就是所有的批评,所有评论都要争取做到建设性的。不要一上来就说这不行那也不行,有些来看起来是惊人之语,能够吸引眼球,但不是建设性的。尽管我们都知道,在律师思维中有一种天然性的、制度性的反对思维与质疑思维的,但大家同样应该知道,在律师思维中更重要的是建设性的思维。我想,无论是反对还是质疑,都需要讲究方式。即使是反对性的,也要先有所肯定,再有所否定。不要一上来全盘否定,我们质疑某一个决定,反对某一个行动,批评某一种现象,其实最终都是为了建设性的。所以,我们既要学会如何破,更要指导如何立。对律师来讲,在当下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表达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青年律师来讲,我们既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锐气与朝气,更要掌握如何展现我们的大气和正气。  各位律师、各位朋友,各位年轻人,要说的话还有很多,但我今天上午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些。在我们青年律师的成长道路上,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这三点,我们如何了解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放大自己。  最后,我送给各位青年律师三句话,这也是重复我在有关律师职业伦理的会议上所表达过的三句话。我认为,这对青年律师来讲,很重要,有必要,更需要。需要深入领会,需要牢记在心,需要永远坚持。将来无论你做得多么大,无论你做得多么好,无论你的名头多么响,无论你的创收多么高,这三句话或许会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帮助。这三句话就是:第一,不要让我们的技巧胜过品格;第二,不要让我们的利益超过正义;第三,不要让追求越过责任和使命。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朝阳下成长”&&首届朝阳青年律师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 作者:匿名
  日,“朝阳下成长”首届朝阳青年律师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朝阳律协团委、青联和青工委有关“青年律师成长计划”也由此拉开了序幕。本次论坛由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朝阳区律师协会团委、朝阳区律师协会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以“朝阳下成长”为主题,加强行业沟通交流,引导青年律师在职业方向、执业风险、专业化和市场开发等领域的正确道路上健康成长,进一步开拓朝阳青年律师的视野,展示朝阳青年律师的风采。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顶尖的资深学者、法官、律师和青年律师代表一起担任论坛嘉宾,围绕青年律师最为关切的话题展开讨论,吸引了200多位青年律师参加,线上关注的各地青年律师近千人。
  论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主题演讲及对话大律师。上半场在全国青联委员、朝阳律协副会长马江涛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王洪涛书记致辞)
  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王洪涛首先作精彩致辞,代表团区委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到场青年律师致以“青年节”的祝福,同时提出了殷切希望。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副局长、区律师协会党委专职副书记曹宏应邀出席会议。
(王清友会长致辞)
  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会长王清友致开幕辞,代表朝阳律协欢迎各位嘉宾和参会人员的到来。
(刘桂明老师:《青年律师的使命和前景》)
  随后资深学者&&《民主与法制》社总编刘桂明老师以他从业三十多年的宝贵经验发表主题演讲《青年律师的使命和前景》。刘老师以了解和提升为关键词,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及丰富的人生感悟,联系青年律师发展的现状和大环境,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阐释了演讲主题。演讲中刘老师字字珠玑,博得阵阵掌声:“跟着客户走、陪着客户走、领着客户走,每改变一个字,律师都要付出很多”;“不要让我们的技巧胜过品德,不要让我们的利益超过正义,不要让我们的追求越过责任和使命”。
(罗东川主席:《法律职业共同体》)
  最高法院青联主席罗东川则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主题,为青年律师们讲述职业伦理共识的形成,以及如何具备与众不同的思维逻辑和法律技能,展望了法律人携手共同打造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论坛特别设置了微信公众平台,演讲结束后现场观众及场外人士通过平台与刘老师和罗主席进行了实时互动,就大家关注的各方面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下午场总主持人廖鸿程律师)
  由朝阳律协团委书记、青联主席、青工委主任廖鸿程律师担任总主持的下半场“对话大律师”访谈同样精彩纷呈。律师执业风险、执业纪律以及权益保护,应当是每个青年律师的必修课。
(第一场:“青年律师执业风险与权益保护”)
  在分场主持人章凌雯律师的主持下,第一场对话围绕“青年律师执业风险与权益保护”展开,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朝阳律协张峥副会长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中运用大量真实案例向青年律师阐释具有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并与对话嘉宾郝惠珍律师、胡永春律师、马涛律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具有丰富律师监管经验的郝惠珍律师对律师监管及执业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有着深刻体悟,并启示青年律师“要耐得住寂寞”,注重正确执业心态的养成及执业纪律的遵守;胡永春律师则以朝阳律协权益保障委员会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马涛律师提出了青年律师执业过程中的共同疑问。
(第二场:“青年律师的专业化道路”)
  在分场主持人姜志强律师的主持下,第二场对话以“青年律师的专业化道路”为主题,由专注房地产行业并购业务的杜慧力律师进行主题演讲,并与对话嘉宾邢冬梅副会长、王芳律师、易轶律师进行了讨论。杜慧力律师讲述了自己的专业化道路的形成,并对青年律师如何选择专业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邢冬梅律师在金融资本市场业务方面经验颇丰,她建议青年律师在执业三至五年时逐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王芳律师启发青年律师转变思路,创新思维去发掘自己独特的专业领域,培育新的法律市场,她现在的专业方向“私人财富管理及家族服务”即是她和她的整个团队律师共同开发的成果;以婚姻家庭诉讼为主要业务的易轶律师则认为不论是专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专业,确定专业方向之后的坚守更为重要。律师的发展,离不开案源的开发和客户的认可,青年律师更是如此。
(第三场:“青年律师市场开发与客户维系”)
  在廖鸿程律师主持下,第三场对话围绕青年律师们最为关注的“青年律师市场开发与客户维系”主题,由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与法律综合运用能力的王宇律师进行演讲,并与对话嘉宾刘光超副会长、马慧娟律师、郑小强律师深入讨论。王宇律师在演讲中强调市场开发中介入的前置化,技术是核心、眼光是智慧、适度宣传是手段、掌控客户关系和利益格局是关键。刘光超律师提出了市场客户开发的五个要点:知道、信任、需求、依赖、合作,注重开发之后的业务广度和深度,区分好传统和创新业务、诉讼和非诉业务、单一和复合业务、个人业务和团队业务开发。马慧娟律师从客户和律师两个维度阐释了这个问题,律师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自身技能为基点,在客户面前做出精准定位。郑小强律师以自身专注影视法律业务的经历,与青年律师们分享如何以专业、团队和产品去做好市场开发,同时提示大家培养时时可营销的强烈意识。
(马江涛副会长总结、致谢,并致闭幕辞)
  最后,由马江涛副会长对论坛做总结并代表律协向到场嘉宾、参会律师及工作人员致谢。  此次论坛中,各位嘉宾律师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彩独到的见解,为青年律师剖析在执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如何防范,就是否必须走专业化道路,怎么抓住时机走专业化道路,以及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专业化道路,对如何开发市场、拓展优质案源、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等青年律师最为关切的话题,与大家倾囊分享,共同探讨致力于寻找适合青年律师生存和发展的新道路,让青年律师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顺畅更加坚实。嘉宾们观点独到的主题演讲,立场鲜明的热烈对话,不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受到了广大青年律师的热烈欢迎。  “朝阳下成长”朝阳青年律师发展论坛为“青年律师成长计划”每周期的开篇盛会。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意味着朝阳律协着力打造的“青年律师成长计划”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青年律师成长计划”系朝阳律协为青年律师发展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旨在展现既有成果和计划安排,发扬和传承朝阳律协青年律师工作的优秀传统,继续打造好为青年律师成长引领和帮助的特色平台,不断致力于促进朝阳青年律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业务水平,展示青年律师蓬勃向上的职业风采和良好形象,提高青年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认识自己的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