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寻仙含辛茹苦苦照顾小孩文言文怎么说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讲习手册》-共享资料网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讲习手册》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讲习手册目录⒈ 中国人的远祖(4500 年前)是怎样教导 他的后裔 ⒉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⒊ 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 ⒋ 《弟子规》的重要性 ⒌ 《礼记?学记》 ⒍ 《朱子治家格言》 ⒎ 《弟子规》易解 ⒏ 蔡老师讲课菁华录 ⒐ 至圣先师孔子在韩国深受爱戴 ⒑ 韩国乡校教孩子做人 ⒒ 网络警钟长鸣 ⒓ 电视带大的孩子 ⒔ 为师者的体验 13-⒈ 喜悦的《弟子规》 13-⒉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1 13-⒊ 孝敬是教育的根本 13-⒋ 半个弃饼啃动人心 ⒕ 教学参考 14-⒈ 关于《王祥剖冰》这则故事 14-⒉ 关心早期教育的妈妈 14-⒊ 家长的疑虑 14-⒋ 《德育课本》―献给老师们的书 14-⒌ 《三字经》不同版本的说明2 中国人的远祖(4500 年前) 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 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 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 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 「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 」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 亟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 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 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 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础。 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 味着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历久 弥新的。 就像太阳, 虽是古老, 但每天常新, 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 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 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3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 可以追溯到 4500 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 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 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均未改变。直到七十 年前,才逐渐把它废除掉。这一直占主导地 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呢? 教我们的是: 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 谓道。 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 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 产生五种关系: 父子――父慈子孝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 以礼,臣事君以忠 夫妇――男女有别, 男主外, 女治内, 夫妻能各尽本分4 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 爱 朋友――人与人间交往,守信用,讲 道义 这是人伦大道。人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 关系。我们要明白,顺此五伦之道是做人的 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 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 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 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 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 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 问。 下列就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的中国传 统教育总纲,请让我们细细地去领悟其中的 真实智慧,并将此融会贯通,应用于教学实 践, 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寻求社会安定、 以德治国的当今时代,重绽光芒。5 6 以上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总纲 本大纲取自澳大利亚 格里菲斯大学、 昆士兰大学、 南昆士兰大学, 印度尼西亚 伊 斯兰大学 荣誉博士 客座教授 释净空教授 讲解的《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7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一、明白教育的本质 (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 远。苟不教,性乃迁 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本性虽然都是善 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 每个人的禀性和习性不同。如果不从小教 育,就会随着种种不同环境的熏习,养成了 他的习性,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从历史可以 证明,好的学习环境足以教育成为贤圣之 人。相对地,污浊的环境也会腐蚀人心,破 坏人的本质,小者影响其一生与家庭,大者 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国家安定。若因此而背 离本善的心性,茫茫一生,如同废弃自己一 般,甚是可惜! 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明白教育的重 要性。其最根本乃是培养德行,次才是知识 技能。故,让孩子们保持本善之心,常存善 念、常做善行,进而培育其诚意、正心、修 身的大根大本,这才是真正教育化人的目8 的。(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就是培育、长养孩子的善心、善 念、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 举止,引导他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而,有 宏伟的人生观、宇宙观,以期达到育人的目 的。 一位好的老师能成就孩子的一生。(三)人不学,不知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接受过教 育。教育的内容首要的是明白人伦大道:即 明了父子的关系、 夫妇的关系、 兄弟的关系、 朋友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君臣用现代话来 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让孩子清清楚 楚、明明白白,他在什么身份、处于什么关 系时,应该要尽什么样的义务。9 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孩 子与环境相处的道理:即与动物的关系、与 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这些都是 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受 教之后,他就懂得如何做人了,就能活得有 价值、有意义。 由此可见,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情。(四)教学慎于开始 古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 。凡事能 谨慎于开始,就能免于日后的忧患,教育孩 子更是如此。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 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所以,我们要把 握先入为主的原则,把最好的经典在此时, 教导他诵读、进而熟读、牢记不忘。如果不 予经典教育,孩子一样会起妄想、妄念,易 受环境污染,尤其是不法的网络、不良的电 视节目,染其心智更加严重。若空过这段黄 金时光,待其长大,就很难接受这种经典教10 育了。 儿童的经典教育就是扎根教育,是人生 的基础。根基不稳,就难以有光明的人生。(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及宗教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学校是实 施教育最大的学习场所;社会教育是全面性 的教育,其覆盖面广,几乎遍布各个阶层、 各个角落。它可经由电视、网络、报纸、杂 志等等媒体,深入到家庭、学校,渗透到社 会的各个领域。从世界的现况来看,当前的 社会教育几乎负面的多,正面的导向很少。 其污染的危害往往为人所忽略。面对社会教 育的现状,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知,凡有影 响力者,如电视媒体、文化媒体、艺术媒体 均应负起正面的教育作用。 否则, 社会风气、 道德公义只有日益沦丧而已! 宗教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提升人性向 善的教育, 但往往被忽视或排斥。 究其原因,11 是因为没有深入地了解,所以很容易人云亦 云,产生了对宗教教育的严重误解。 譬如,佛陀教育就是教人要觉――觉而 不迷,能清楚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知道人 生的方向,了解生命的意义;要正――正而 不邪,思想纯正、观念纯正、心地纯正、行 为纯正;要净――净而不染,能明辨是非, 不迷惑颠倒,能约束自己,不被染着。 基督的精神就是「神爱世人」 ,就是不 分族群,能相互包容、普爱世间一切人类。 伊斯兰教的精神是 「至仁、 至慈、 至恕、 至睿」的,这些无疑都是人类优良品行的标 志。 宗教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都倡导爱与 和平。而这爱与和平是人类所必需,是维系 人类安定的力量,是神圣的教育,是值得学 习的教育。 以上四种教育,就是人生的教育。在人 生过程中,与我们息息相关。成长期间,家 庭教育是根基; 求学时候, 学校教育是核心;12 步入社会,社会教育就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 任;精神的升华、德行的提升就要靠宗教教 育来熏陶。所以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知,明 白这四种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 教育都是人生的关键。 身为一个教师,对于这四种教育若能有 明白的理解、深刻的体悟,就能做好这份神 圣的教育伟业。 二、教师应有的角色 (一) 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儿童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近年 来,已普遍获得大众的共鸣。能担起经典导 读者众,但能身体力行、德行涵养皆备的老 师就不多了。 教师,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在现 实的教育中,多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人文 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几乎失去了。就传道、 解惑而言,如果仅仅止于言教,没有深入体 悟求证,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无法进13 一步落实学习。故,自古以来,身教为人所 重视,因其确能引领学生真诚地效法学习。 《弟子规》云: 「不力行,但学文。长 浮华,成何人?」如果老师不深入经意、义 理,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地落实,不在道德 修养上提升自己,又如何能化己育人呢? 教师素为人伦典范、世间人的榜样,从 事教育的人应以此自勉。(二)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云: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 越是深入地学习,就越感到自己的不 足;越是不足,越能激发自己向学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的各项问 题,就不得不更深入地体悟经典的内容。若 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要主动带动学 习之外,更要不断汲取圣贤智慧与现代知14 识,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学识才能。那么在 教学的领域中,才能源源不断推陈出新,引 领出学生积极向学的精神。 教学相长是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身 为教师,要好好把握这得天独厚的学习机 缘,让师生在学习互动中更为茁壮进步。(三)心理建设 古人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 事业是神圣的,需要用真诚的爱与平等无私 的奉献,因材施教,才能灌溉培育出优良的 下一代。 在现实环境中,碍于教育政策和扭曲的 社会价值观念,教育的目的已为人所忽略。 环视大环境中的教育,它究竟为人类带来什 么?经由内心彻底省思之后,我们应该重新 建立对教育的认知。 三、怎样落实「童蒙养正」教育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童蒙养 ,15 正」教育是奠定孩子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 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一) 养其正心、 正德、 正见、 正行 (四 正) 1.培养纯善的心 首先,老师要肯定所有孩子的心性都是 善的。善心的外在表现就是品行的端正和纯 洁。所以从品行入手,老师须以身教、言教 启发濡养孩子纯善的心。善心是无远弗届 的,由善心而起的德能、德用(良善的行为 与作用) 也是无有穷尽的。 长养孩子的善心、 善念,就是培育孩子为人的根本。2.教育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正确 态度 (1)对人:明白五伦的关系,知道要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 他人;教导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 的心性;晓喻见贤思齐、知恩报恩的道理。16 (2)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 的重要;要求「事勿忙,忙多错」的做事方 法;注重礼仪、讲求信用,建立威仪与守信 的观念;教育「承担责任、知过必改」是善 良的品行;培养「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 何解决问题」 的态度; 教导是非判断的能力, 并培养好学的精神。 (3)对物:灌输日常生活必须「节用 爱物」 ,还要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 自然的赐予。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 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对物品也要有恭敬爱 惜之心,这样才能用得久远,常保如新,而 且使用方便。3.自我行为的约束 容止安详, 不可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 (现 代家庭孩子少,自小不少已养成自大、为所 欲为的心理) ;注意自我仪容整齐、房间自 理是应尽的责任(例如叠被、叠衣、书桌的 整理、鞋袜的洗涤、参与家务劳动) ;要求17 出言谦敬有礼,晓喻口为祸福之门,强调言 语的重要;对于饮食,晓喻营养均衡、不偏 食有助于身体健康。(二)老师要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基本的要领,就是老 师要带头示范。例如如何整理家务、物品的 归类、 书籍的排列、 书包的整理、 缝补纽扣、 家电安全、时间如何安排等等。如果老师能 用心体验,就能教好学生日常生活的仪礼与 规范。所以用身教示范,是老师达到教学成 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三)帮助学生立下志向 「志不立,无以成事」 ,凡有成就的人, 必有志向。欲其年少之时,就能立下远大的 人生目标,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栽培。若能经 常向孩子介绍古今中外圣贤之人,以他们奋18 斗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来激励学 生勤奋、 好学的精神; 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 受到这样教导的孩子,在学习的路程 上,他们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更能不畏艰 辛,勇往直前。 由此可见,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的方向与 目标,也是老师非常重大的责任。(四)熟练经典读诵教材 作为教导儿童读经的老师,课前的准备 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认为他是小孩,什么都 不懂,就草率应付了事。尤其家长会注意观 察老师的文化程度与敬业的精神。因此自我 充实,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应尽的责任、义 务。同时,在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 相长的互动,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五)教导学生落实经典的教诲19 1.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1)四正:心正、身正、椅正、书正 要求上课专注、座椅平正、姿态挺正、 课本摆正。在家里也应如此,因为精神散漫 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学习效果降低。 (2)精神抖擞,读诵要求吐字清楚、 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 精神抖擞是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 致的有效方法。因此老师要掌握课堂的气 氛。 「凡道字,重且舒」 ,读诵要求字正腔 圆,首先自己要做到。平素与孩子对话时, 也要观察孩子的吐字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 快,如果能从小注意音声的高低控制、速度 快慢的调节,则孩子将来的言谈也会温文儒 雅,气度翩翩。(3)落实每天读诵20 要求每天朗诵固定遍数,例如十遍、二 十遍、三十遍……一周下来就可累积百遍以 上,自然就能背诵下来。背诵得越熟越好, 可以终身牢记不忘。而且对于已经背过的经 典也要经常令其复习,诚如《论语》所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背诵的遍数 也是越多越好, 「读书百遍, 因为 其意自见」 。2.讲解做人的道理──与生活相结合 许多学生虽然书读得不错,但与人相处 的能力非常差,难以面对挫折,胆小懦弱, 心胸狭隘,因此,老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弟子规》 。例如: 对长辈礼敬的应对、与同学友爱的相处、公 共场合的行仪,个人优秀品格的培养,这些 在课堂上都要详细地教育。必要时,可以将 《弟子规》编为剧本,让孩子表演、互相观 摩学习,从中理解做人的道理。3.合作──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21 教育不是孤立的,如果家长与老师在理 念上能达成共识,在教育上紧密配合,就非 常有利于孩子向既定的目标发展,能起事半 功倍的效果。否则,老师一种要求,家长又 另行一套,孩子会不知所从,教育的效果也 就大打折扣。 另外,亲师经常地沟通,也有助于及时 发现孩子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双管 齐下,对孩子加强督导,就可以取得很好的 教育效果。 特别要重视的是,把握学生犯错的「第 一次」 ,是老师和家长教育他的关键时期。 为人师长、 家长者, 此刻尤要相互密切配合, 谨慎地教育引导,纠其偏差,补救不足,扶 正心性,以奠定孩子初始的根基。4.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孩子是很易于受环境影响的。营造尊师 好学、谦敬有礼、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 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由点带22 面、由面及点地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 康地成长。 例如,可以用「存好心、说好话、行好 事、做好人」 、或「诚实、恭敬、谦虚、和 睦」等作为班训。让全班同学普遍地学习、 实践。 现在家中的孩子很少,缺乏友爱的精 神,自大意识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差,如 果没有及时教育,会严重地妨碍他们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在班级中,尤要注意培养孩 子如何和谐相处、团结友爱、无私互助的精 神。待其长大之后,自能与人和睦共处。(六)提倡老师教学交流与读书会 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的 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老师间彼此 切磋交流,有助于掌握更多因材施教的方 法。 中国圣贤的典籍非常多,透过读书会,23 可以开阔对古籍更深一层的了解。有助于充 实自己,彼此相互勉励,受用无穷。(七)找寻教材资源 除了经典教材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孩子 易于接受的其它教学材料,如故事、现实的 实例等。 在教学工作中,老师透过细密的观察、 及与家长的交流,可以掌握孩子现阶段的主 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就可以运用相 应的故事、实例等材料,启发、诱导孩子认 识自身的缺点,激发他们积极向榜样学习的 内在动力和信念。 特别要提示的是,我们有丰富的美德故 事资源,如「孝、悌、忠、信、礼、义、廉、 耻」的八德故事,历代传颂的圣贤、伟人的 事迹等等,都要结合孩子经文学习的进度、 他们自身的状况,经常讲解给他们听,让他 们在良善的人文熏陶中养正自我。24 四、教学之妙,存乎于心 孟子云: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 一大乐事」 ,况教育乃百年大计,攸关学子 一生,若老师能全力投入、深信,必能唤起 大家对师道的重视。愿我们以五心――爱 心、信心、决心、用心、恒心共勉之。五、结语 人生,是一条由不断学习所累积的道 路, 虽然道路有长、 有短, 但在学习过程中, 有体悟、有喜乐、有困难、有突破,经由一 连串的酸甜苦辣历练,成就了一条多彩多姿 的人生道路。我们是掌握道路的领航者,责 任深重。唯有踏实地学习、真诚地落实、积 极地奉献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树人的事业。25 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一、 儿童读经的深远益处 古人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 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 善言易入, 先入为主, 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 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 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 根本智慧和定力,更晓以因果道德,敦伦尽 分之理;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气已 成,难以修正,悔之晚矣。 儿童所读的经并不是指佛经或宗教的 经典。凡是圣贤的典藉,可以历久弥新的, 可以规范我们立身行事的,皆称为经典。 借由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对 儿童读经的深远益处有所了解: 1.心定功夫是如何培养的?26 读经时,讲求语速、语调:要求语速不 急不徐,语调抑扬顿挫。现在一般人一切都 讲求快速,有的人听到读经读得这么慢,就 提不起精神,其实读经就是让我们的心能静 下来。一个人能定得下来,才有能力思考, 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慌张、忙乱。心定功夫 的培养,就是由平素来训练的,训练的最好 方法莫过于读经。读经既简便易行又不用花 钱,每一个家长在家里就可以辅导孩子培养 这种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现代常说的训练沉 稳、从容的心理素质。 2.为什么要读古人的圣贤经典? 有很多老师、家长质疑,古人的东西、 旧有的东西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对于这种 疑问,我们要冷静思考这种质疑有没有道 理?回顾我们过去推动文化经典的时候,往 往采取比较强硬的手段,硬要孩子背下来。 孩子背了,但不懂得意思,家长就会想既然 不懂得意思又何必背呢?就以为读古人的 东西、旧有的东西是没有用处的。27 我们想一想,人从出生到老死,可以说 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每 一个年龄层面的思考。随着人生的发展,对 人生的历练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和思考。尤 其是步入中年以后再回头看看过去,由于自 己的无知,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等到我 们年龄大了,再来学习,往往感到我们的体 力、脑力确实是力不从心,因为我们已经没 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学习了。等到我们了 解、已经看透以后再来学习,为时已晚。古 人言: 「幼无学,老何为?」幼儿的学习就 是扎根教育。人要有底子,最好的底子无过 于圣贤的智慧经验,这是人立身处世的基 础。比如说一年级的读经小朋友在爷爷被选 上了孝悌楷模后说出: 「孝弟也者,其为仁 之本与?」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她在背诵这 一句的时候,可能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熟 读、背下来后,看到爷爷选上孝悌楷模,她 就明白原来爷爷是一个孝顺的人,还为此获 得政府的奖赏,因而她就能有所体会,讲出 了孝悌是为人的根本。所以要预先垫底,有28 了基础以后,才能运用。就像盖一座大楼, 没有基础绝对不能盖起来。以圣贤经典为地 基的扎根教育就非常重要。 3.把圣贤的经典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 变成自己的经典,有哪些好处呢? 简单举例说:遇到困难时,你会想到古 人说: 「遇到困难应当愈挫愈勇」 ,你就会勉 励自己不要灰心, 不要难过。 孟子说道: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你要记起这样 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会自 暴自弃,还会勇于承担一切困难和艰辛。我 们纵观历史上的圣贤、伟人的成长历程: 孔老夫子自幼失去父亲,由母亲含辛茹苦将他 教育成人,最终成为至圣先师。 孟子也是自幼父亲就过世了, 「孟母三 迁」 ,用心良苦地教育孩子,终使孟子成为 中国历史上的圣人。29 范仲淹靠苦学,经历了种种的艰辛,最 终成为国家的宰相,国家的栋梁。他廉洁奉 公的品行流传至今。 历史上所有成圣成贤的人,哪一个不是 历尽艰辛,经历种种考验最后成为圣贤之人 的?我们想一想,如果读了圣贤的书,存于 脑海,虽然没有办法一下子用出来,但随着 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对人际关 系的处理,借由圣贤典籍的教诲,我们可以 做到最合理的应对。最起码我们在人生旅途 中,懂得如何把握方向和掌握目标。比如我 们读到孔夫子说: 「四十而不惑」 ,到四十岁 以后我们对人生的看法是不是更进了一层 呢?如果我们越活越倒退,就说明对于圣贤 典籍,我们未曾读过或没有读进去。如果我 们从小就接受经典的熏陶,圣贤就可以常相 左右。当我们遇到任何的问题,信手拈来圣 贤的教诲,就会发现圣贤典籍原来就是我们 人生的导航,可以带领我们走向光明。最起 码在面临挫折时,我们有能力勇于接受,不30 至于在挫折来临时,束手无策。可见圣贤典 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得到,只是 一般人不知道如何运用,也就不能了解圣贤 文化何以能承传五千年,又为何五千年来一 直是中国各朝各代的立国之本。综观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安定的维系都有赖于这 些圣贤遗留下来的智慧和经验。 4.缺乏圣贤教育会出现哪些问题? (1) 全社会不重视圣贤教育的结果是什 么? 现前,我们面对高科技的文明社会,虽 然物质水平都提升了,具有极高的日常物质 享受和便利,可是我们冷静观察,现今社会 人们的内在精神并没有提升。社会混乱、道 德沦丧、人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是由于现 代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德教( 「孝、悌、忠、 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教育,另外一 说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的八德教育) ,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诲,因31 此就不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世。 当今的学校教育,也普遍着重在知识、 科技教育,并没有把人文教育做很好的教 导。其后果之一就是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 如何相处,不知道如何尊重对方。人与人相 处时就很易起冲突,夫妻不和比比皆是,父 子相告在今天也屡见不鲜…… (2) 圣贤教育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 是不是断了? 家庭中父母得不到敬重,父母和子女两 代都受西方化的教育,父母和子女之间就像 是朋友。至亲父母的尊长地位降为朋友,而 朋友又是可有可无的,家庭的伦理随之丧失 了,出现了父不父,子不子;夫妻之间不懂 应该如何相互尊重;子女之间也不懂如何友 爱……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是「上梁不正,下 梁歪」 。现在单亲家庭增多,子女更难以接 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缺乏以圣贤教育为核 心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我们会觉得他32 们好象非常的冷漠,暂且不要说有伦理,有 道德,连最起码应该尽的责任都不清楚,想 到的只是自己的利害与得失。在以往农业社 会,靠家庭教育,人们也知道人有尊卑,要 尊敬长上,懂得敬畏天地…… 过去,学校的老师因学生犯错误处罚孩 子,家长会感到很高兴,因为孩子得到认真 的关照, 在出问题时, 老师特别地付出教导, 家长会抱着感恩的心向老师致谢。而现在的 情况呢?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儿子 像皇帝,女儿像皇太后,饭来张口,衣来伸 手。 《弟子规》有言「父母呼,应勿缓」 ,是 父母呼唤, 子女应对。 而现在, 小皇帝一呼, 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一起应,家庭的结 构关系完全颠倒了。孩子是千般宠爱于一 身, 从小没有被骂过, 被雕塑过。 到学校后, 如果犯一些过失,老师难免会严辞责备或处 罚。孩子现在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孩子回 家一告状: 「老师今天骂我,责备我」 ,父母 就会感到难过,甚至到学校告状。正是由于 家长的这种溺爱逼得老师无所适从,也不敢33 倾全力来教导,尤其是品德方面几乎没有办 法来指导,因而这些幼苗从小就很傲慢、自 大。自古以来老祖宗就训诫我们: 「满招损, 谦受益」 ,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一定会遇到 很多的挫折。许多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无法 忍受一些外来的冲击,包括课业方面或人际 方面,因为没有幼小时期的挫折磨炼,到青 少年时期就往往想不开,甚至走向极端。我 们冷静想一想是谁造成孩子如此的?是父 母,是失去以圣贤教诲为核心的家庭教育, 我们不能怪学校和老师。 真正贤明的父母,应该懂得在孩子幼儿 心性非常纯洁的时候,给予最好的学习教 育。 如果一味地纵容、 宠爱、 顺从是在害他。 谚语道: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我们 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孩子小时候就像一棵 小树,枝干很嫩,我们怎样雕塑,他就会成 为怎样的形状。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可塑性 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给他圣贤的经 典,让他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就培育很多圣贤 的智慧和德能,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就可34 以走入康庄大道。有道是: 「祖宗虽远,祭 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 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二、如何教导儿童读经 近年来,教导儿童读经已经在全世界各 地蔚为一股风潮,有许多老师和家长,在得 知读经的益处后,纷纷教育自己的孩子;在 学校或者在社区亦可见到热烈开展的读经 活动。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带领孩子读经,就 成为很重要的课题。 教导儿童读经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 是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必须要熟读经文,而 且不可以读错。至于速度应该如何,我们要 视孩子的年龄而定。高年级的,速度可以快 一点;而学龄前的,速度不宜过快。因为读 经时,最主要是让他们的心定下来,读快读 急反而会导致他们内心的急躁。多年的教学 经验证明,读经应该不急不徐。老师在带读 之前,内心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最好能把35 情绪缓和稳定下来,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 高。对所要教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 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 信,学生自然有信心。老师如果能把经文读 熟,甚至可以背下来,学生听到老师流畅的 读诵和抑扬顿挫的音声,学习的兴致自然就 很高。老师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不但心慌, 又容易断句错误,学生就无法读得通畅,难 免他们会心生怀疑: 「老师读得水平是这样 还来教我们?」如果有家长陪同,也会质疑 老师的学问到底有多少?所以作为一个导 读的老师,在课前应该调适好自己的心理, 并做好充裕的课程准备,上课才能收放自 如,学生自然会随之欢喜地学习。 1.老师应有的课堂表现 (1)首先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 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 (2)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 导学生,所以要注重自我进修。36 (3)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 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 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 (4)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 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 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 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的道理 。 末学教的一个五岁的小朋友,二周就将 《弟子规》背下,其辅助的工具就是一台录 音机和一盘教学带。而且自己学习操作正反 面更换, 对经文很熟。 一天大概听四个小时, 早上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有一次,她 爸爸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 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 「爸爸, 『饮酒 醉,最为丑!」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这么 』 小的孩子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 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 响。此后,爸爸在应酬时就很审慎,不再会37 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女儿的 话,影响周围的友人。由此件事可以看出, 我们不能轻视周遭小朋友的领悟能力;对于 未尝接受过古圣先贤教诲的家长而言,想必 也会从读经中深受其益。 我们读得很慢的时候就很容易随文入 观。什么是随文入观?是指随着文章文词的 意境,我们能契入了解字义。所以读慢有它 的好处,尤其是 3 至 7 岁的小朋友更需要慢 读教导。 《弟子规》讲道: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因此教导小孩读经,自 幼应当教他读得清楚明白,同时也奠定他言 语清晰的基础。至于验收学生背诵时,速度 可以快一点。 用此种方法教学,有许多家长、老师反 映:孩子透过读经之后,在学校的表现特别 的优秀。比如,过去孩子没有胆识,胆量特 小, 当老师要他起来读书时, 不但没有自信, 加上颤抖的声音,语音就更不清楚了;透过 读经的训练,孩子上课被叫起朗诵时,就非38 常地有自信,每一个字都读得铿锵有力。故 经典诵读确实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训练孩 子的胆识,尤其是胆小的小朋友,他的自信 心也会相对提高。 总之,语速的快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 接受情况,才能拿捏准确,掌握因材施教才 是最好的方法。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最大的收获 者,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尤其是体会个 中的道理后,会深切向往圣人的大智大德, 很多的句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实在日常 生活当中。诚如朱子所言:我们读圣贤书, 展开典籍,就要能察觉到自己的言行举止、 起心动念与圣贤的教诲是否有所不同,如有 不同,就要即刻改正。故当一个好的导读老 师,在教学过程中,个人修养的提升是成效 显著的。 2.老师的课前练习准备 (1)自己先读一读,听一听自己的朗39 读效果,读得很熟稔,经义就会慢慢契入到 心海里,教出来时就会觉得特别的愉快。 (2)如果能熟读历史上的八德故事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穿 插在课堂中讲解,效果会更好。 (3)透过自己充分的学习,你周遭的 人,包括家长就会觉得你的气质和言行以及 你的态度无形中都在提升。所以读经,自己 可以得到很大的益处。 3.经典的选取 作为童蒙养正的基础,最好的莫过于 《弟子规》 ,如将其每一句都落实在日常生 活中,就打好了圣学做人的根基,而后再读 其它的圣贤典籍: 《三字经》 如 、 《孝经》 、 《大 学》 、 《论语》 、 《中庸》 、 《孟子》 、 《老子》 、 《庄 子》《礼记》《易经》等。 、 、 4.读经要不要背?40 我们来思考一下,凡事如果有求,就会 感到很痛苦。不论大人或小孩,设立某种目 标后就要非常尽力,要特别经过训练才能达 到,因此往往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和压力, 那么我们读经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学 生的挫折和排斥呢? 要经常地读诵、 熟读, 透过这样的方法, 经义、经文就可以顺畅而自然地吸收和背诵 下来,这是因为人的耳朵最利。举例来说, 听一首歌 10 遍以后就耳熟能详了。如果每 天读经 10 遍,一周能读 70 遍,70 遍后就会 很自然地记下来,即使记不下来,也可以朗 朗上口。所以读经要鼓励学生每天读,如果 父母亲和孩子一起共读,那是最好不过了。 5.家庭的有效配合 读经不应该只有小朋友读,应该是全家 一起来读。如果家里的成员由父母带领,在 饭后拨出 30―60 分钟共同读诵,一年的时 间可以把《论语》完全背下来。古人云: 「半41 部论语治天下」 ,父母读后若能深入义理, 无论处事还是待人都会更加练达,对于日常 生活和工作的进行都有很大提升作用。 由于现在的小朋友受到电视、计算机的 污染相当的严重,我们对抗这两种传媒的污 染,可以积极地采取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 防范,不但意义非凡,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读 经中。借着潜移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 透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气质,诚 如古人所言: 「读书无非在变化气质而已。 」 父母率先以身作则,则子女焉有不效仿之 理?所以这是最好的修学方法,也是奠定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42 《弟子规》的重要性澳大利亚 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 昆士兰大学 荣誉博士 客座教授 净空教授 儒所讲的大道就在童子所学的《弟子 规》里。我告诉学生: 《弟子规》是圣学的 根基,会念会背,没有用处,要能做到!每 一句每一个字都要落实,一生都不能违背, 从我们开始学到老死都不违背,都遵守,就 真的学成了!这是圣学的骨干,像我们盖一 栋大楼,这是楼的架构、钢架!一切经论是 房屋里面的装饰陈设啊! 《弟子规》是结构 的架子,非常重要,要真正相信,理解,肯 做,不能只做表面。 本文摘自《庆祝澳中建交三十周年纪念致 辞》2002 年 12 月 21 日43 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j闻,不足以动 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 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 故古之王者,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也。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 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 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 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44 大学之道也。记曰: 「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 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 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 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E不视学,游其志 也; 时观而弗语, 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 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 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 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 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 命曰: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其此之谓 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 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 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 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45 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 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I格 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 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 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 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 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 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 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 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46 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 后能为长; 能为长, 然后能为君。 故师也者, 所以学为君也。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记曰: 「三王、四代唯其师。 」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 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 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 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 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 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 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 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 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 舍之可也。47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 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 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 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 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 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君子曰: 「大德不 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察 于此四者, 可以有志于本矣。 三王之祭川也, 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 本。48 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 昏便息, 关锁门户, 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 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 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 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 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 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 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 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 辞严。 听妇言, 乖骨肉, 岂是丈夫?重赀才, 薄父母, 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 无索重聘;49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 作骄态者, 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 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 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 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 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 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 人知, 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 飧不继, 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 即囊橐无余, 自得至乐。50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 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51 《弟子规》易解◎总 叙 概叙: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为清 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 《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 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 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 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 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 为《弟子规》 ,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 尽分, 防邪存诚, 养成忠孝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首孝弟 次谨信易解: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 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52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 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 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 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 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 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充实学 习其它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命 行勿懒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 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 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 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 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 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 气、伤心。53 冬则温 夏则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晨则省 昏则定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 的黄香(香九龄) ,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 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扇凉,冬天寒冷 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 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 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 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 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 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 ,要保持正 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 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苟擅为 子道亏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54 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 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 母亲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 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 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所恶 谨为去 亲爱我 孝何难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 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 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 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 忧虑。 (曾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 」 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55 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 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 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 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 贵的。 亲有过 谏使更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怡吾色 柔吾声易解: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 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 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 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 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 母依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 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 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丧三年 常悲咽56昼夜侍 不离床 居处变 酒肉绝 事死者 如事生丧尽礼 祭尽诚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 力地照顾, 一旦病情沉重时, 更要昼夜服侍, 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 (古礼三年) ,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 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 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 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 才是真孝顺。 ( 《论语》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 ) 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 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论语》 ( :祭如 在,祭神如神在。 ) ◎出则弟57 兄道友 弟道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兄弟睦 孝在中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 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姐妹能和睦相 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 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 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 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 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言语为福祸之 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可见言语之重要。 ) 或饮食 或坐走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长者先 幼者后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 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 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58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 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 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称尊长 勿呼名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过犹待 百步余 对尊长 勿见能 骑下马 乘下车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 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 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 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 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 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 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表敬老尊贤 之意) 。 长者立 幼勿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59长者坐 进必趋命乃坐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 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 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 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声音量太小让人听不 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 就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 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 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易解: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 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 兄长(堂兄弟、表兄姐) ,要如同对待自己 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60老易至 惜此时 易解: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 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 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岁月不待 人,青春要珍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悲。 )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 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 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 健康。 (防止一切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 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 ) (陶渊明诗: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冠必正 纽必结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袜与履 俱紧切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 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61 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 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 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 要找半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 衣贵洁 不贵华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饮酒醉 最为丑 上循分 下称家 年方少 勿饮酒易解: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 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 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 之道。 (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 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 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 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 担,危害健康。62 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 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 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 为营养过多,与营养失衡所造成。应注意过 分加工、 太精致的食品, 都含有化学添加物, 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步从容 立端正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揖深圆 拜恭敬易解: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 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 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 头丧气。 (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 弓。 ) 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 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 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63 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 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 子风范。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易解: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 的动作都要轻一点、 慢一点, 避免发出声音。 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 的棱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 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 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 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 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 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64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 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 接近, 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 一些邪恶下流, 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 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易解: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 「有人 在吗?」 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 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 有人来了。如果屋里有人问: 是谁呀?」 「 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 我!我! 让人 」 无法分辨我是谁?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 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 就是偷窃的行为。 借用的物品, 要爱惜使用,65 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市井气 切戒之 诈与妄 奸巧语 奚可焉 秽污词易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 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 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 不能使用! ( 《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 : 于义,言复可也。) 」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 恰到好处, 该说的就说, 不该说的绝对不说, 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 是,所谓: 「词,达而已矣! 」不要花言巧语,66 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 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 不去沾染。 ( 《论语》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 于行。) 」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易解: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 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 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 果。 谣言止于智者, ( 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 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 自己进退两难。67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 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 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 不关己不必多管。 见人善 即思齐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纵去远 以渐跻易解: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 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 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 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唯德学 唯才艺68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易解: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 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 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 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 在心上, 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 《论语》 : 「颜 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君子忧道不忧贫。 ) 闻过怒 闻誉乐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损友来 益友却易解: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 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 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 逐渐疏远退却了。 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 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69 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 不生气, 还能欢喜接受, 那么正直诚信的人, 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无心非 名为错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有心非 名为恶易解: 无心之过称为错, 若是明知故犯, 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 为,错误自然慢慢地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 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 错了。 (子曰: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又 曰: 「知耻近乎勇。 ) 」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易解: 只要是人, 就是同类, 不分族群、 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70 所生万物滋长的, 应该不分你我, 互助合作, 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行高者 名自高 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易解: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 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 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 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 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 己有能 勿自私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所能 勿轻訾 人不闲 勿事搅易解: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 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 付出。 对于他人的才华, 应当学习欣赏赞叹, 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71 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 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 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 忙碌的人, 不要去打扰他。 当别人心情不好, 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 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礼运大同篇》 ( :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易解: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 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赞美他人的善行 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 会更加勉力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 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 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 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72 缺陷。 凡取与 贵分晓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报怨短 报恩长 与宜多 取宜少 恩欲报 怨欲忘易解: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 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 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 事) ,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喜 欢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 停止。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设 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 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 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73 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至于别 人对我们的恩德,要诚恳感恩在心常记不 忘,常思报答。 待婢仆 身贵端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虽贵端 慈而宽易解: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意 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 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 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 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74 易解: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 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 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 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 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 心。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 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 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 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 小人会趁虚而入, 跑来接近我们, 日积月累, 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个人 生的失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易解: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 泛爱众、亲仁这些部分,一味死读书,纵然75 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 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 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做,不肯读书 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 真理,也是不对的。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怠。) 」 读书法 有三到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心眼口 宽为限 信皆要 紧用功就人问 求确义易解: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 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 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 又欣羡其它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 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76 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 些, 实际执行时, 就要加紧用功, 严格执行, 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 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 解了。 (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 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 虽柔必强。 )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 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 白它的真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77几案洁 笔砚正 列典籍 有定处 有缺坏 就补之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易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 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 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 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 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 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 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 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 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 整。 (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 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 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屏弃不要看,以 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 不健康。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 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78 应该发奋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 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 者,亦若是! )79 第一篇 选自蔡老师讲解 《中国人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 ◎ 做到后再说,是圣人。说了以后就能做 到,是贤人。 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 ◎ 白居易参访鸟窠禅师,请教说: 「什么是 佛法?」鸟窠禅师答曰: 「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 」白居易言: 「三岁小孩都知道。 」鸟 窠禅师笑答: 「八十老翁做不得。 」透过这个 对话,我们可以体会其中的深意:学问重在 力行。中国圣贤的经典是拿来自己照做的, 这才是真功夫,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 ◎ 爱的反面是冷漠。自己要先关怀别人, 尊重别人,主动付出后人生会有大的变化。 ◎ 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一个孩子从80 小对长辈不恭敬,长大会恭敬吗?人生的经 历告诉我:有礼貌是人生的莫大助力。 ◎ 从真诚心里表露出的言行是不朽的。 ◎ 「为他人着想」是世间第一等学问。 ◎ 范仲淹家训: 「圣哲人的后代,做得好是 应该的,做不好,是对不起祖宗。 」同样,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承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 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莫要等到 50 年后, 美国的学者到我们的大学里,为我们讲授 「什么是中国文化」 。 ◎ 没有比不念亲恩、祖宗恩、师恩,更折 损福报的了。祖先的教诲念念都在提携子孙 后代。 ◎ 什么样的人才是中国人?是血统重要, 还是思想观念重要?扪心自问,我们的脑子 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也许五十年后,会 有一场国际诉讼: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81 的祖先。中国人不答应。然而,审判官手头 的证据确凿:韩国人突出的表现是孝养父 母、礼敬他人。而中国年轻人崇尚的是把头 发染成多种颜色,喜欢麦当劳、肯德基。 ◎ 中国文化可以救家庭、社会和全人类。 当我们面对家庭、工作、社会等问题束手无 策时,用我们的挚诚和信心,在中国文化中 寻求解决方法,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次第,必能走向幸福美满的人生。 ◎ 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明师的教导,我 只有一个心念:如何落实在起心动念处,落 实在日常生活里?从来没想过:这一条我做 不到。 ◎ 文言文是祖先的恩泽。学习文言文的障 碍不在外界,而在自心。 ◎ 我摸索了十多年的人生经验,不过是经 典中的一、二句话。82 ◎ 接触《弟子规》后,越学越感受到它对 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以至于在为兄友介绍 时,不禁痛哭失声: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人教 我这些做人的道理?我绝不愿意下一代再 走我的弯路。没有人会自甘堕落,只是没有 机缘接受圣贤的教诲。 ◎ 对于中国文化,要深入学习,抓住根本, 学圣贤人的存心。 还需根据现实中的人、 事、 物环境,灵活运用,不能学呆。如果不用谦 恭的态度向圣人学习,就随意妄加批评,那 无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 在现今这个知识爆炸的环境中,对于学 什么,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书读得多,并不 代表有智慧。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 坏心志」 。 ◎ 何以中国文化在近百年来出现衰象?万 法因缘生。衰象的因是读书人言行不一致, 自己所作所为与圣贤教诲相背,缘是有人带 头摧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光芒就是祖宗83 的庇荫,要想复兴中国文化,其因缘亦自可 见矣。第二篇 选自蔡老师讲解 《中国人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 ◎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在父子、夫 妇、长幼、君臣、朋友五伦关系中,夫妇关 系是核心,夫妇伦正,五伦都正。 ◎ 正常的五伦关系是靠仁义、道义、恩义、 情义维系的。而现代人与人之间多以利害关 系相交往。而当「利」转变成「害」时,会 发生什么事情? ◎ 选择未来好伴侣的标准是什么?是 「孝」 !没有孝心的人,就是没有情义的人。84 「夫孝,德之本也。 」 ◎ 判断未来好伴侣的标准是什么?爱的感 觉是温暖的,爱的言语是正直的,爱的心地 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 ◎ 夫妻白头偕老的箴言: 「只看对方的优 点,不看对方的缺点。 」将「他能为我做什 么?」 的心念, 转变成 「我能为他做什么?」 地狱和天堂的区别只在一念之间。 ◎ 言教者讼,身教者从,最有效果的教育 是身教。故,教儿、教女先教己。 ◎ 教孝从哪里下手?从日常生活点滴开 始。 ◎ 「邸故谴Υτ眯母惺鼙鹑说男枰 ◎ 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 父母, 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 长至成年, 要尽心尽力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85 ◎ 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 ◎ 十之八、九的犯罪青年来自于不和谐、 不健全的家庭。 ◎ 根深不怕台风吹。对应社会污染的大风, 要给孩子扎好传统文化的深根。 ◎ 觉者畏因,迷者畏果。面对人生很多问 题, 需要不断找原因, 人生才能越活越明白。 ◎ 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今日世风日 下、人心堕落至此,我们还等待什么? ◎ 社会风气的改善,绝不是讲出来的,而 是做出来的。 ◎ 不要去求人生有一盘好棋。在祸福相倚 的人生中,哪有好棋和坏棋?只要有真智 慧,任何棋都能下得很好。86 ◎ 称赞别人也是学问,夸要夸对地方:称 赞要顺着性德,不能顺着才华,否则容易增 长对方的傲慢心。中国人对好人才的称谓是 「德才兼备」「德行」在前, 。 「才能、知识」 在后,顺序不能颠倒。 ◎ 对自己的毛病习气要赶尽杀绝,对待别 人要厚道三分。第三篇 选自蔡老师讲解 《中国人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 ◎ 宁为感动掉眼泪,不为伤心而落泪。宁 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 人算不如天算,要依真理做事。87 ◎ 《弟子规》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能 做好《弟子规》的人值得跟随和交往。 ◎ 能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否则人生 会失控。 ◎ 现代人的通病是急功近利,只看眼前。 出现一系列如速医、速食、速婚、速耕等只 顾「症状解」 ,不求「病因解」 ,亦不看长远 利益及后果的行为。在忙、盲、茫中迷失人 生的方向。 ◎ 现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不是真的提升了 呢?冷静想一想,我们人类最大的、赖以生 存的物质是什么?是地球!现在地球环境的 退堕是有史以来最快速的时期: 空气、 水源、 土壤的污染恶化日益加剧……每年地球上 物种消失的速度是百年前的上万倍。如此发 展下去,几十亿年成就的地球将在几百年的 破坏中被摧毁。 ◎ 真正的环保,是时时替别人着想,替环88 境着想,替子孙后代着想。 ◎ 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天灾就少了;人与 人和睦相处,人祸就少了。 ◎ 从网络带给孩子巨大的负面影响(杀、 盗、淫、妄)来看,我们要对科技手段的利 弊有清醒的判断力,不要未谋其利,先受其 害。 ◎ 人生要在轻、重、缓、急中懂得取舍, 这是人生的智慧。 第四篇 选自蔡老师北大演讲 《历久弥新的生活学问》 ◎ 学问贵在精,而不在多。 《三字经》告诉 我们:「教之道,贵以专。 」教之道如此,学 之道亦如此。一个人的道德和学问要有所成89 就,一定要「专」 ,就是「一门深入」 。 ◎ 一个人内心要真正安定,绝对不是借由 外在条件,而是来自内心的明白,所谓「理 得心安」 。 ◎ 古人看到竹子,会想到「昂扬直立而不 曲,敞此虚怀纳雅言」 ,竹子代表了翩翩君 子。从这句诗和竹子的形象中,我们会学到 什么?学习最重要的境界是体悟。如果学习 中不能体悟,就好像人吃了东西没有消化, 对身体当然就没有帮助,甚至还有害。 ◎ 「学贵自知」 ,一个人学习的最好出发点 是先有自知之明,先把自己的思想往理智的 方向发展。理智的人,认识到从前种种的错 误,从其中学到智慧,不再懊悔,而他了解 到未来和现在的所作所为所想息息相关,就 不会去探求未来而是活在当下。 ◎ 道德不在经书里,在你生活点滴当中。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90 道」 。道就在处世待人当中,你用什么心去 对待,这叫真实的学问。 ◎ 《大学》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本末要清楚, 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也」 。一个人的家 庭,根本在哪?《大学》告诉我们: 「为人 父母者止于慈,为子女者止于孝。 」孝顺为 齐家之本。 ◎ 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学习。学习不仅仅是 读课本、读经书,这样的学习是死板的。假 如只有打开课本才是学习,那我们的学习成 果都只展示在考试卷上,离开考试卷后,不 知道怎么生活,怎么处世待人。 ◎ 什么是「教」?什么叫「育」?教者, 上所施, 下所效。 东汉的许慎的 《说文解字》 中解释「育」 :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要真 正明白什么是善的人,才能把善说出来、作 出来,上行下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该学习的,不是小孩;刻不容缓要学习的,91 是父母。 上行下效, 首先要学的是父母长辈。 所以俗话讲得好: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 经典告诉我们: 「见人有善,不可生嫉妒 心;见人祸患,不可生喜庆心。 」看人好, 应该赞叹人家好;看人家不好,应该怀有一 颗体恤之心。 ◎ 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每时每刻都在立身 行道,你就能给学校、给家庭,以至于整个 社会树立一个好的模范,你就对社会有了相 当大的贡献。 ◎ 一个为人父母者真正的成功在哪里?当 他不在的时候,孩子还是非常懂事,在离开 父母的时候,孩子还能够遵照父母给予的正 确的人生态度去做人,这才叫真正的成功。 而现在的家庭也好,社会也好,重表象不重 实质,颠倒啊!他虽然开的是豪华轿车,住 的是昂贵的别墅,但是夫妻每天在吵架,孩 子在慢慢地一天天变得不孝,他都没有警觉 到。 所以孔夫子说: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92 ◎ 人生有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没有。人 生需要智慧,需要谨慎的态度,去走好每一 步。 ◎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 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君子务本,要改变 命运还是要从源头改,从思想观念开始改 起。 ◎ 「服天下之勇者」 ,一个人能服天下的勇 猛之人, 「不在勇,在怯」 。他懂得如果这一 件事情做不好,将会牵连很多人,所以不可 不谨慎。 ◎ 《礼记》第一篇《曲礼》给我们四个人 生提醒,第一个叫「傲不可长」 ,一个人只 要起了傲慢心,他的学问绝不可能建立起 来。 ◎ 《弟子规》是谁学的?小孩学的。谁是 弟子?你接受孔老夫子教诲,你是弟子啊!93 在家庭里面,你是父母的弟子,虽然活到四 十岁了,你永远是你父母的孩子。我们这一 生永远都是孔老夫子这些圣哲人的弟子。只 要你受教,你就是他的弟子。弟子最重要的 是要把学的东西做到啊! ◎ 肯帮助别人的人, 「天」就是他人生当中 会遇到的一些人、事、物,这一些人、事、 物能否成就他,要看他自己。会学的人,纵 使在逆境当中都会有很大的成长。不会学的 人, 金山银山到他的面前, 他都变成败家子。 工夫在自己的这一片心田。所以孟夫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 」能负大责任的人,在顺逆境界当 中都在学习,都在快速成长。要找到根源, 人生才能真正活得理智,才开始做一个明白 人。 ◎ 我们要感恩老师,感恩在生命当中,所 有曾经付出、关怀过我们的人。那要怎么回 馈他们?一定要把人生过得充实,过得有价 值,这将会让所有疼爱过我们的人,感到无94 比的欣慰。一定要有这样的志向才行。 ◎ 一个人活得理智,第一个要领会到: 「人 之初,性本善」 。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相 信别人性本善。不相信自己性本善,你这一 生绝对没有理智可言,这一生都活在自怨自 艾、自甘堕落当中。消极、瞧不起自己,会 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你不相信别人性本 善,你会处处都看人家不好,人际关系就会 处不好。 ◎ 孔夫子教诲我们,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要 成就, 有三个态度要时时提起。 第一个, 「好 学近乎智」 ;第二个, 「力行近乎仁」 ;第三 个, 「知耻近乎勇」 。从这里就点出来,一个 人的学问要成就, 第一要好学, 第二要力行, 最后是「知耻近乎勇」 。人的勇气在哪里? 勇气在于敢面对自己的习气,敢面对自己的 错误, 能全然地把面子丢掉, 全然地去修正, 这是有知耻之心。因为一个人知耻,才能对 得起生命当中所有爱护、照顾我们的人,假 如我们不知耻,而自掘坟墓、自甘堕落,那95 会伤多少亲朋好友的心。 ◎ 为师者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不能只想 着别人都要听我讲,那是大错特错的态度。 而他不只对不起他的学生,他还对不起几十 年来国家的栽培,对不起国家、社会,所以 要谨慎! ◎ 一个人怎样才能跟自己相处得很好?要 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一个人要懂自爱,才 能爱人, 「欲爱人者先自爱」 。第五篇 选自蔡老师在北京邮电大学的讲座 《就业前,如何完善自我》 ◎ 恭敬的躬鞠下去能起化学变化,让受敬 者生起提携教诲之心。礼貌受教的态度是遇96 贵人的内因。 ◎ 态度决定成功。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人 生态度?谦卑、恭敬、受教、有礼。真正有 学问的人,特质就是谦虚。 ◎ 只学会表面对人微笑、握手的技巧,会 令人作呕。 「诚于中,形于外」 ,关键是有没 有一颗恭敬仁爱之心。 ◎ 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道理,脾气就会越来越好,不会出现「一 语寒心,温情尽消」的令人悔恼之事。 ◎ 一个人的福分就在一言一行中积累形 成。当一个人付出的时候,能力在提升,人 缘在酝酿,勤奋付出的福分在增长。而逃避 付出的人,得便宜了吗?真诚多付出者才是 有福之人。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孝养父母。 ◎ 力行是真功夫。学完圣贤的教诲能力行, 才能真正受益。97 ◎ 有恒是成功之本。 ◎ 处处尊重别人、替他人着想、助人为乐 的行为是最好的就业自荐函,也是成就事业 发展的好因缘。 ◎ 当「缺德」成为群体严重的病症,社会 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家庭不能无德,各行各 业不能无德,否则天下大乱。 ◎ 个人如果没有德行,会祸延到家庭和团 体。家庭也好,事业也好,德行才是成败的 关键所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 见不得别人好,处处嫉妒障碍,这样的 人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痛苦之中。 ◎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找份工作挣钱 吗?一个大学生接受过多少人的栽培,得到 过社会多少的供给?98 ◎ 读书要志在圣贤,要回馈社会,演好每 个角色,做好的榜样。一个好榜样做出来, 一定起移风易俗的作用,不论走入哪个行业 都是这样。 ◎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是否要等毕业工 作后再做?当下明白,当下就要去做。 ◎ 贪念太重,人生会有很多的陷阱跳不过 去。 ◎ 不要羡慕成功,而要学会创造成功的智 慧和德能。 ◎ 生一个孩子不难,教育好一个孩子才难。 ◎ 生在异乡的马来西亚华人,深知他们能 够在当地生根,能够有好的发展,仰赖的就 是孝悌、忠信、勤俭的中华传统圣贤教诲。 ◎ 现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同此 心,心同此理,你希望什么样的人与你合99 作?都愿意与有责任心的人共事,工作好 做,令人放心。而现在的企业家就是苦于找 不到可以信任的人。 ◎ 企业家要求推荐能做到《弟子规》的人。 确实, 员工的人品, 绝对远重过产品的品质。 我们当下重视自己德行的培养,就为以后事 业的发展奠定不败的根基。 ◎ 人生不仅有工作的角色,还有家庭的责 任要讲。而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就在德行。能 找到根本, 是人生很大的幸运, 本立而道生。 而德之本又是什么?「夫孝,德之本也,教 之所由生也」 。找到孝之本,人生才有根基。 ◎ 问:态度是不是很难改? 答:态度习惯不难改,关键是自己肯不肯 踏出这一步,踏出去就是「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的境界。态度绝对不难改,一定要 突破自己预设的障碍。 ◎ 问:现在人都说要有个性,要有主见。100 而当主见和个性会损害他人利益时,应该怎 么办? 答:流行思潮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放 着几千年教育出无数圣哲人的中国文化经 典不用,而用这种流行思潮指导自己和下一 代--很危险!要有明辨流行思潮对错的能 力,必须依靠经典教诲建立理智。101 至圣先师 孔 子 在韩国深受爱戴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韩国儒 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 曾说过: 「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韩国有将近 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 思想的熏陶。 」时至今日,儒教仍是韩国的 主导文化,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 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 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 的精神能源。 坚定的儒教信仰抵御了不良外来文化 的冲击 在韩国历史上,儒教曾与日本的「殖民 文化」 和近代的 「欧美文化」 进行过两次 「对 决」 。 1910 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为反抗「殖民文化」 ,有识之士举起了「国102 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旗,一种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和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马上席卷 了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正是在这一儒家思 想的鼓舞下,1919 年 3 月 1 日,朝鲜半岛人 民掀起了全国性的抗击日本殖民统治的「三 ?一独立运动」 ,它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 热情,为抗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1945 年以后, 随着美军进驻朝鲜半岛南 部,儒教在韩国迎来了与「欧美文化」的尖 锐对立。在这次「对决」中,韩国借鉴了孔 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观,在 大力引进西方市场经济和先进技术的同时, 尽量摒弃西方文化中的:自我至上、金钱万 能、人情淡薄、崇尚竞争、享乐主义泛滥等 弊病,倡导儒教的诚敬谦和、敬业乐群的精 神,创造了家庭和谐稳定、正义、公理为主 导的良好社会道德风气。韩国把孔子尊为 「万世师表」 ,并每年举行纪念孔子的「释 奠大祭」 ,正是缘于儒教对韩国作出的伟大 贡献。103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进行儒教道德教育和熏陶 不可否认,在现代韩国社会,昔日儒教 的统治地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韩国为继承 传统,承传儒教,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从教育入手已成为其成功的根本。 1960 年以 来,韩国为承传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 理内容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 韩国小学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名为《正 经的生活之道》 。在这一科目中,设有「个 人生活」 「社会生活」 、 、和「国家生活」三 大部分。 「个人生活」中,主要进行「端正、诚 实、节制、创造、深思」的教育。 「社会生活」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宽 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 意识、团结合作以及公正」的教育。104 「国家生活」中,向学生进行「三爱」 教育,即爱国家――忠诚,爱民族――继承 传统文化,爱人类。 中学道德伦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 德」科目和高中「国民伦理」科目。 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关于「人际 关系与各种礼节」 。以家庭内的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为起点,提倡学生之间相敬互爱和 协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敬老孝亲思想。 高中的「国民伦理」科目中,主要对学 生进行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 「诚」与「敬」 的修养以及「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 相交、患难相恤」等教育。 大学里设「国民伦理」科目,科目中设 有 「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 (儒学部分)、 」 「实 学思想」「近代化与开化思想」等课程。主 、 要目的是,让学生把吸收近代科学技术与自105 己自立意识结合起来,奠定为国家发展作贡 献的精神基础。 韩国著名儒教学者宋荣认为,当代多元 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 做人处世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范,在传 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 的儒家伦理仍然具有现代意义。韩国把儒家 伦理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 一、儒家的性本善论,肯定了人存在的 价值和道德意义,提醒人们不要为追求物质 文明而忘掉人性的尊严。韩国最近有不少高 官因涉嫌腐败而跳江自杀,自杀后社会还为 其举行隆重葬礼。不少人觉得纳闷,问其原 因,原来是犯罪嫌疑人觉得自己失去了人 性,没有脸面再活在世上,自杀是对人性尊 严的反思。 二、儒家的「君子」与「推己及人」的 思想,明确地阐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106 利己主义丛生的现代社会里,两者均不可偏 废。 三、儒家的家庭伦理,如夫妻之间的相 敬互爱,父子之间的仁慈孝顺,兄弟之间的 友爱恭敬,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尽管现 代家庭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同居共处,但和睦 温暖的家庭仍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起极为重 要的稳定作用。 以儒家文化立国 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提出了「文化 立国」的国策。韩国认为,西方文明在鼎盛 期过后,开始显露出一系列弊端,为探索和 创新新文化,不仅要挖掘儒教等传统文化的 精髓,而且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拉动经济 发展的新动力。 韩国在推行「文化立国」的国策中,最 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 统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闯出了107 一条具有韩国特色的「韩流」新路。其灵魂 所在便是儒教的八德 (注)核心:忠、孝、 诚、信、礼、义、廉、耻。 除学校教育外,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 神,透过电影、电视,普遍地向社会传扬。 著名的作品如电视连续剧《商道》和儿童动 画片等,在东南亚一带,引起社会各界的强 烈共鸣,好评如潮。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 的朝阳文化产业,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善 导利益,还为韩国创造了出口创汇的经济效 益。有人估计,文化产业的创汇将很快超过 汽车产业。 目前,韩国计划到 2007 年,把文化产 业产值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高到5%,使 韩国进入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的行列。 不久前,有一位驻韩记者与韩国朋友聊 天, 谈起电视剧。 他说, 有一次在中国出差, 看了一部关于爱情的电视剧,使他迷惑不解 的是,剧中出现的第三者,不仅没有破坏他108 人家庭的羞耻感,反而感到自豪。在书店里 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些描写「一夜情」的 书竟然排在前几位。他说,在韩国也有反映 第三者的作品,但这种人受到社会的鄙视, 根本不敢嚣张, 「你们可要提高警惕,防止 西方颓废文化的入侵啊! 」 反观我们国内现在的情形,我们不得不 痛心地承认,影视和网络内容几乎不离杀、 盗、 淫、 妄。 形成一股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威胁社会安定的可怕力量。这与韩国儒教文 化的有力宣教,形成强烈反差。 在西方文化已从鼎盛开始走向险境的 今天,韩国运用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 例,证实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所 言: 「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 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二十一世纪将 是中国文化的世纪,韩国人已经走在我们的 前列,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我们能 不省思、起而力行吗?109 注:中国传统儒教八德为: 「孝、悌、忠、 信、礼、义、廉、耻」 ; 另有一说为: 「忠、孝、仁、爱、信、义、 和、平」本文主要内容摘自《环球时报》2004 年 6 月 23 日 第 835 期 第 4 版《韩国人人爱 孔子》 (作者徐宝康)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改 编110 韩国乡校教孩子做人记者 徐宝康在韩国采访,遍布全国的 231 所乡校令 记者难忘。乡校是韩国历代传承儒教、祭祀 孔子与诸圣贤的地方教育机构,至今已有 878 年的历史。如今,乡校在韩国仍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教材忠孝教室今年暑假,记者在罗州看到,二十几位 小学生正在当地乡校的 「忠孝教室」 里学习。 一位年过花甲的儒士带领学生们读《四字小 学》「父生我身,母鞠我身。腹以怀我,乳 : 以哺我。以衣温我,以食饱我。恩高如天, 德厚似地。为人子者,曷不为孝。 」老师念 一句,学生重复一句,教室里回荡着朗朗的 读书声。111 《四字小学》是韩国乡校的教材之一, 由韩国儒教最高学府成均馆编辑出版发行。 书的正面是孔子教书时的画像,背面是学生 们聚精会神听课的情景,并写有「忠、孝、 礼」三个汉字。书中的文字是汉字,每句下 面都有韩语的译文,并配有插图。学生在学 习期间,不仅要会读写,领会文中的含义, 而且要拿出实际行动, 养成良好习惯。 例如, 「父母使我,勿逆勿怠」「行必正直,言则 , 信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损人利己, , 终是自害」等。 在韩国,每年寒暑假乡校都会为中小学 生开课,教他们忠、孝、仁、爱等道德规范 和各种行为准则。这些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 村镇,不少韩国人也在孩子放暑假时,将他 们送回老家的乡校学习。新生入学沿袭成规韩国乡校也叫孔庙,自汉唐时期中国儒 学传入朝鲜半岛以来,儒学一直被韩国尊为112 国学,影响极深。今年 9 月底,记者曾拜访 过仁川乡校。这所乡校早在朝鲜李氏王朝就 已设立,主建筑大成殿里供奉着孔子等 20 位中国圣贤和韩国先贤,大成殿后面是供奉 韩国历代先贤的东庑和西庑,还有讲授学业 的明伦堂和儒生们的宿舍东、西两斋。 仁川乡校的校长告诉记者,韩国的乡校 历史悠久,公元 991 年就创立了中央最高学 府国子监。公元 1127 年,高丽仁宗王下令 在各郡县创办乡校,成为当时培养儒教人才 的基层教育机构,也是儒生们谈古论今的场 所。 乡校中,校长都由儒生推举,教师则由 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每次新生入校 时,乡校都会举行供奉「牺牲」的仪式。现 在中国的年轻人只能在一些小说中看到师 生共享「牺牲」的场景,可在这里却代代沿 袭。如今,乡校主要举办汉文和礼仪教育等 活动,也举办传统式的婚礼,并成为吸引外 国游客的景点。113 礼敬牌位教化人心孔子在韩国家喻户晓,其「忠、孝、礼」 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韩国年年祭孔,每年 阴历二月和八月都要在首都首尔(汉城)成 均馆文庙大成殿和全国 231 所乡校同时举行 盛大的「释奠大祭」 。 2004 年 3 月, 记者到韩国江原道的麟蹄 郡乡校时,正赶上当地「释奠大祭」 。麟蹄 郡位于韩国雪岳山脉的崇山峻岭中,祭奠当 天,乡校挤满了儒生和普通百姓。隆隆的鼓 声中,主祭官、分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辛茹苦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