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同mppt的华为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逆变器可以串不同数量的组件吗

光伏逆变器MPPT技术对系统发电量影响
核心提示:在光伏系统中,逆变器的成本不到5%,却是发电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组件等配件完全一致时,选择不同的逆变器,系统的总发电量在系统中,的成本不到5%,却是发电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组件等配件完全一致时,选择不同的逆变器,系统的总发电量有5%到10%的差别,这个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逆变器造成的。而MPPT效率是决定光伏逆变器发电量关键的因素,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光伏逆变器本身的效率,MPPT的效率等于硬件效率乘以软件效率,硬件效率主要由采样电路的精度,MPPT电压范围,MPPT路数来决定的,软件效率主要由控制算法来决定的。
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是指根据外界不同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特性来调节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使得光伏阵列始终输出最大功率。
中国光伏市场的爆发,促进了光伏逆变器的发展,各种技术层出不穷。目前使用的有集中式逆变器,单级组串式逆变器,双级组串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高频模块化逆变器,MPPT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
1、MPPT采样电路精度
MPPT实现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不管用哪种方法,首先要测量组件功率的变化,再对变化做出反应。这其中最关键的元器件就是电流传感器,它的测量精度和线性误差将直接决定硬件效率,电流传感器做得比较好的厂家有瑞士的LEM,美国的VAC,日本的田村等,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开环的电流传感器一般是电压型,体积少,重量轻,无插入损耗,成本低,线性精度99%,总测量误差1%左右,闭环的电流传感器,频带范围宽,精度高,响应时间快,抗干扰能力强,线性精度99.9%,总测量误差0.4%。
天气剧烈变化时,使用闭环传感器有优势。
闭环传感器
开环传感器
2、MPPT电压范围
逆变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和逆变器的电气拓扑结构以及逆变器输出电压有关,组串式逆变器和集散式逆变器是双级电气拓扑结构,MPPT工作电压范围在250-850V之间,集中式逆变器是单级结构,输出电压有270V,315V,400V等规格,输入MPPT电压范围有450-850V,500-850V,570-850V等多种,还有一种单级结构的组串式逆变器,只有一级DC-AC逆变器,输出电压是400V,MPPT输入电压范畴是570-850V。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各有优势和缺点。&
1)从逆变器角度上讲,输出电压越高的逆变器,相同功率等级,电流越低,效率也就越高。单级比双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价格便宜。
2)从系统角度上讲,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越宽,可以早启动,晚停机,发电时间长。
3)根据电压源串联原理,系统输出电压相加,电流不变。光伏组件串联后,输出电流是由最少的电池板来决定的,受到组件原材料,加工工艺,阴影,灰尘等影响,一块组件功率降低,这一串的组件功率都会降低,因此组件串联数目要尽量少,并联的数目尽量多,才能减少由于组件的一致性而带来的影响。
3、MPPT的路数
目前组串式逆变器,MPPT路数有1到5路不等,集中式逆变器一般是1路MPPT,集散式逆变器,把汇流箱和MPPT升压集成在一起,有多路MPPT,还有一种高频模块化逆变器,每一个模块有一路MPPT。
从解决失配的问题角度来说,MPPT数量越多越有利;从稳定性和效率上来说, MPPT的数量越少越好,因为MPPT数量越多系统成本越高,稳定性越差,损耗越多。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地形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从理论上讲,组件的不一致性要超过0.5%以上,才有使用的价值。
1)功能损耗:MPPT算法很多,有干扰观察法、增量电导法、电导增量法等等,不管是哪一种算法,都是通过持续不断改变直流电压,去判断阳光的强度变化,因此都会存在误差,比如说当电压实际正处于最佳工作点时,逆变器还是会尝试改变电压,来判断是不是最佳工作点,多一路MPPT,就会多一路损耗。
2)测量损耗:MPPT工作时,逆变器需要测量电流和电压。一般来说,电流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大,误差就越少,2路MPPT比4路MPPT电流大1倍,误差就少一倍。如某公司50KW的逆变器,使用开环直流电流传感器HLSR20-P,电流为20A,误差为1%,当输入电流小于0.5A时,误差就经常发生,当输入电流小于0.2A时,就基本上不能工作了。
3)电路损耗:MPPT主电路有一个电感和一个开关管,在运行时也会产生损耗。一般来说,电流越大,电感量可以做得更小,损耗就越少。
下图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选择不同MPPT逆变器,单极单路和双级多路,实际发电量的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在平地无遮挡光照好的地区,两种逆变器发电量相差不多,单极单路早晚发电时间短,要损失一部分电量,在由于本身损耗低效率高,当光照达到启动电压后,输出功率要比双级多路的要大,所以综合比较起来差不多。
在山地或者屋顶有遮挡光照条件一般的地区,双级多路MPPT的逆变器发电量高。这是因为在低电功率发电时间段时间较长,高功率发电时间较短。
逆变器MPPT技术的多样性,给电站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结合实际,科学设计,不同的地形,光照条件,选择不同的逆变器,降低电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山丘电站和屋顶电站,存在朝向不一致和局部遮挡的现象,且不同的山丘遮挡特性不一样,带来组件失配问题,建议选择多路MPPT,电压范围宽的双级结构的逆变器,可以增加早晚发电时间。平地无遮挡,光照条件好的地区,建议选择单路MPPT,单级结构的逆变器,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一亿元,是一家专业提供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家庭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至今,古瑞瓦特逆变器海外出口到欧、美、澳、亚、非、拉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古瑞瓦特始终保持着中国家用逆变器市场的领先地位,一直致力于做全球最大的用户侧智慧能源方案供应商。
微信扫一扫
; 广告投放 ; 咨询电话:2 转801 、802、803茂硕电源(股票代码:002660)光伏新能源板块
深圳茂硕电气有限公司为茂硕电源(股票代码:002660)下属新能源事业群,是一家专注智能电力电子装置、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电控设备、储能变流器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秉承科技创新能源的产品思想,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以高品质的产品研发与制造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力电子企业之一。
SF(Solar Family)系列逆变器
SF系列逆变器适合户用屋顶项目使用。该系列逆变器体积小,重量轻,无风扇设计,防护等级IP65,方便安装和维护,并且方便搭配远程监控系统。逆变器采用无变压器设计,工作效率高,宽MPPT电压范围,具备独立MPPT减少失配损失,有效提高系统发电量,支持多种多伏组件串并联方案。主要机型:SF1.6/2.2/3/3.6/4.2/4.6/5/5.5/6KTN
2017 光伏行业可以预见到的三个分水岭
组串式逆变器那些事儿
集中式逆变器已在江湖很多年
一元复始-不忘初心
河南濮阳屋顶项目
河北石家庄金屋顶家庭屋顶项目
陕西户县家庭发电项目
山西平定县1000户光伏惠农屋顶
深圳茂硕电气有限公司对本公司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作质保服务说明,我司产品默认免费提供5质保,分阶段提供8、10、16年延保,详见质保说明机增值服务栏目。
茂硕逆变器自建完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用户可通过WIFI或GPRS模式对自有电站进行全时间监控。
深圳茂硕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松柏路·1061号·茂硕科技园·1栋
电话:400-756-5188
深圳茂硕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松柏路·1061号·茂硕科技园·1栋
电话:400-756-5188
【胡博讲光伏】组串式逆变器那些事儿
&&1、三年前集中式与组串式的那场硝烟弥漫
2013年,xx技术利用长久积累的品牌、资源、人力等各方面全方位优势,把逆变器海陆空铺天盖地撒向光伏电站市场。不是撒花、也不是撒手机,而是用组串式去打集中式逆变器。那时分布式光伏还没起来,习大大也没视察光伏扶贫,所以主攻的市场是把组串式应用于大型地面电站。时至今日咱们去网上输入“集中式组串式”,度娘还存有76页的搜索结果,如图1所示!这是xx技术在光伏行业的创举,当然也只有我厂才能干成,使组串式逆变器成为了“五大六小”大型光伏电站的标准招标类别!
我厂必须一统江湖,力图让地面、荒漠、屋顶、大棚、水面全都装上清一色组串式。作为传统龙头老大的xx电源迅速奋起反击,立马提出组串式价贵、PID、调度、故障率高、整机更换等等,什么招数一齐上阵,最终结论是“因地制宜选用逆变器”。其实个人很认可这个结论,毕竟有人喜欢黑猫,就一定会有人喜欢白猫,当然这场钢锯岭的血战还在持续。为什么呢?因为集中式确实比组串式初装成本要便宜,无论怎样对比,基本还是维持这个结论不变,当然如果核算度电成本(LCOE)就另当别论了。
&&2、沙尘暴来了集中式逆变器确实不好躲
集中式逆变器都是安装在荒郊野外,一般建在戈壁、荒漠等重沙尘环境中。通常建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西北四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印象中某年曾路过格尔木的光伏电站,因为光伏整片区域实在太大,开车就花了半个小时,确实震惊无比,如图2所示。宁夏太阳山、青海格尔木及甘肃嘉峪关这三个地方,是最早大规模普及地面电站的地方,理所当然,这几个地方现在的城市名片不止是旅游胜地、更是光伏朝圣地。
但是,集中式逆变器兆瓦房真的很难扛得住沙尘暴,最开始的水泥房、接下来的板房也一样,一段时间下来房内会落满沙尘,如图3所示。IP54/55这种等级实在做不到完全防护,这些沙尘颗粒太细了,像虫子一样无孔不入,爬到了电气开关、也爬到了IGBT功率模块上。冬天的荒漠很冷啊,温暖的兆瓦房吸引大批田鼠来做窝,一高兴就在母排上撒了泡尿,这个,咳咳,实在太咸,IGBT也受不了只有挂掉了。这么恶劣的环境,最后的结果毫无疑问——集中式逆变器难以承受,只有停机罢工,眼巴巴盼望着维护小哥来清扫一翻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集中式沙尘的问题虽已出现,咱们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还是有招应对的,比如可爱的黄埔军校就出了一招:集中式兆瓦房的进风口不是在地面上吗,那可不可以移到地下呢?地下除了可以沉淀灰尘,还可以冬暖夏凉啊。事实证明,这个措施是有效的,新疆第一个试验电站确实消除了兆瓦房内部的大部分灰尘。
毕竟廉颇还没老,集中式还是有市场空间的,一个地雷一个地雷扫过去,假以时日还是有可以扫清的那一天。加上集中式维护起来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维护人员就可以舒服地呆在控制室里,偶尔开个皮卡去巡视一翻,看起来确实很爽。但是,发电量较低是一直存在的顽疾,因为实在避不过去啊,所以今天的主角组串式就这样热闹出场了。
&&3、历史潮流选择了组串式逆变器:时也、势也
如图4所示为位于深圳中兴能源大厦的2.5MW屋顶光伏电站,电站安装于2009年,当时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都装了,组串式用的是Danfoss的三相组串逆变器。Danfoss三相组串式逆变器从2007年开始进入MW级光伏市场,但悲催的是当时防护等级仅为IP54,这样的防护等级哪经受得住户外环境的风吹雨淋。该项目上的Danfoss逆变器辛苦工作到2014年,终于部分机器撑不下去得了病,所以当时集中式的攻击点就是组串式只能工作5年,见这个链接:。命苦只能怨自己啊,只能说Danfoss做了急先锋,没成为先驱而成了先烈。
有新闻报道称:2014年2月,德国SMA收购丹麦Danfoss光伏逆变器业务,这家曾经位列国际三甲的丹麦逆变器公司,正式成为行业的“先驱”之一。说起来,Danfoss这家公司还是非常强大的,除了逆变器,人家还做工业自动化设备,甚至还有IGBT模块!自2009年开始进入中国后,Danfoss仅MW级光伏电站就建设了好几个。算来我厂正是在这个时间点正式主推组串式逆变器,矛头直接对准了老大哥集中式,经过一年多的狂轰乱炸,毫无悬念我厂成功了!为什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答案是:时也、势也!
在我厂猛推组串式之前,国际大佬们已经玩得比较嗨了,图5第一排简要列出了过去很牛的国外品牌,除了上面的Danfoss,还有REFUsol、Fronius、及SolarMax。
再来看看一则REFUsol的新闻报道:2012年4月,美国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公司收购德国Refusol逆变器业务,正式成为AEI旗下子公司。REFUsol也是够猛的,多年前就搞出了一个结合升压和逆变的多电平拓扑,就是把一个正弦波分成山峰和山腰两部分,直流升压在山腰以下时不工作、只在山峰才启动,这样直流升压只是部分时间工作,所以损耗减少、效率就提高了。同时这也是个很巧妙的多电平技术,因而交流滤波电感变小、成本又降低了,当然控制非常复杂。
奥地利Fronius是欧洲著名的焊机制造商,也是全球焊接工业的主导企业。个人对Fronius印象也比较深刻,2013上海SNEC展会上,他们展出的一款125kW集中式逆变器,变态地竟然达到了IP67防护等级。
咱们都知道瑞士盛产高端机械手表,以做工精良著称,但是咱们这个瑞士兄弟SolarMax命却不太好,产品系列虽然很齐全,可能因为人工太贵了,曾经宣布过破产重组,但近两年MS重整旗鼓又要开张了。
还是回到正题,为什么讲组串式逆变器的成功是因为历史潮流的选择呢?为什么说其成功之道是时也、势也呢?无他,高性价比耳!!!
这几篇系列文章中,在下一直在重复讲一句话,国内光伏是一个追求最低初始安装成本的市场,也就是拼命搞低价。洋品牌退出国内市场的最大原因就是价格高,而国内逆变器厂商,由于就近采购和制造,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国产逆变器的成本几乎是国外价格的一半。投标时动不动价格逼近成本价,这对外企来讲是无法企及的,面对这类市场,这也是外企伤不起的内伤。外企退出中国市场还有另外两个原因:1、很难做到长期有力的售后、维修支持。2、更重要的是水土不服,关键的是对中国光伏商务环境的水土不服,还有中国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对逆变器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遮雨棚也不搭的IP65防水防尘;再比如国内复杂多样的农村电网,洋品牌真的很难适应。更重要的是,国内逆变器的性能基本上也不比洋品牌差了,看看图6的这个对比测试架式,雄心壮志是靠实力支撑的,不过咱们还是得向人家学习那种严谨劲儿。
总结一句,我厂成功、Danfoss败北的根本原因是,2014年起国内企业大规模推出了组串式逆变器,并且价格大幅度降低。低价是王道啊,再加上我厂立体式的大面积推广,所以组串式有机会PK集中式了,组串式逆变器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低价只是组串式逆变器爆发的导火索,还需要一把油给浇上去!
油已经到位了,并且不止是一把,而是两把:第一把小油是2015年华东四省开始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这个得感谢国家能源局的好政策;第二把大油来自习大大,自从2016年3月视察安徽金寨后,光伏扶贫马上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分布式光伏最适宜使用的就是这个:组串式逆变器!
&&4、组串式光伏发电到底是啥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促使光伏发电靠近负荷侧、从而减小输配电损耗。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建在中、大型工商业厂房及个人家庭屋顶,主要使用组串式逆变器,而无需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如图7所示。组串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采用380Vac低压并网,少部分厂房屋顶分布式采用10kV中压并网。与集中式相似,组串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除了交直流功率流外,还有监控系统组成的信号流。
组串式系统中光伏组件串联构成光伏组串,单个或两个并联的光伏组串经过组串式逆变器内部各自独立的DC/DC直流升压变换器后,再共用组串式逆变器内部的同一套逆变电路实现并网发电,如图8所示。因此,这种组串式系统架构具有多路MPPT功能。这种系统一般具有直流升压及交流逆变两级功率变换结构,输入电压较低时直流升压变换器会工作同时完成MPPT功能,而输入电压较高时,MPPT功能则由交流逆变实现。
分布式光伏中广泛使用组串式逆变器,一般安装在工商业或家用屋顶,也可安装在农业大棚、渔塘水面、荒山荒坡等地方。家用屋顶分布式使用单相并网逆变器,如茂硕SF系列,功率段一般从1.6~5kW。其他中大功率场合使用三相并网逆变器,如茂硕ST系列,功率段一般从5~60kW,金刚系列50、60kW尤其适用于光伏扶贫村级电站。
茂硕SF3/5KTN金钻系列家用单相逆变器,采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进型H6拓扑结构,如图10所示,新型高效低漏电流技术担保了人身与系统安全。同时单极性软件调制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体积与重量,另外采用了加强版农村弱电网软件算法及家电化外观设计,这些特点让金钻系列逆变器尤其适用于农村家庭屋顶。
茂硕ST系列三相组串式逆变器采用了耦合电感交错并联技术及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IGBT功率模块选用经过市场验证大批量出货的常规器件,同时采用成熟可靠的德国元件及驱动电路,如图11所示。
这种新型技术的直流升压变换器使用了耦合电感交错并联技术,一方面降低了电流纹波,使MPPT跟踪控制更加稳定;同时类似多缸发动机技术,既省油同时马力更强劲,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损耗,延长了电容寿命。另一方面耦合电感技术减小了直流升压储能电感的体积与尺寸,从而提高了升压变换器性能,降低了电感成本。特别是金刚系列ST50/60KTL采用自然对流完全无风扇设计,从而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同时具有5路MPPT,提高了组串式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5、国内组串式逆变器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咱们上一篇有讲集中式逆变器的黄埔军校是艾默生,国内组串式逆变器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是深圳山特。山特本来主业是不间断电源(UPS),由于技术结构类似就做起了光伏逆变器。后来山特被美国伊顿收购,但却放弃了逆变器只做UPS,如今山特这个牌子在逆变器领域已经销声匿迹了,再一次验证了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惜哉、善哉!
正因为山特最开始做了组串逆变器,如艾默生一样,不断培育出国内组串式逆变器的团队、技术和产品,如茂硕电气、艾索、山亿、昆兰、比亚迪等,如图12所示。与集中式类似,下图中非常多的企业后来可能有了更高的追求,以至于缩小产品领域或干脆退出了光伏行业。
S公司当年如日中天,产品系列齐全,完全涵盖集中式和组串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业绩有所下滑,甚至近年来传出破产传闻,产品、技术仍在但不知道心还在不在了。B公司是锂电池行业龙头,如今虽然不搞组串式了,但大功率储能做得风生水起。K公司算得上当年出征海外市场的状元,可惜也是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市场鲜有发声。A公司与K公司其实不分伯仲,排名绝对靠前,只是后来被人收购了,团队变化比较大。正是有了S、K、A这些先驱,感谢他们几经裂变后培育出了这么多家新的逆变器企业。
无论怎样裂变、怎样培育,如果只重复以前的老产品、老经验、老技术,那只相当于同一杆枪挂靠不同地主,有其名无其实而已。
组串式逆变器真的能包打天下吗,其实也不见得!
是的,与集中式比较,组串式逆变器的MPPT路数更多从而提高了光伏电站发电量。但是,注意这个“但是”,组串式系统仍然存在大量的组件串联,并且还有两个组串并联,仍然不可避免存在“木桶效应”,这个缺陷同样造成组件热斑问题,影响系统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导致失配损耗,降低光伏电站的长期发电收益。
组串式逆变器还有一大变数,就是技术门槛更低(与集中式逆变器比较),因为工艺和技术水平更低,所以组串式逆变器如今变成了国产企业的天下。2015年组串式企业曾经超过300多家,反正也不要啥技术积累只挖几条枪过去,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企业都干起了组串式逆变器,还好到今天仍然活跃着的只不到20家。
这么看起来,组串式企业也苦啊,如此多的好朋友一鼓脑跑进来,想吃这碗饭越来越费劲,只有祈求,祈求好朋友别再降价了。但是,市场不会同情弱者,还得苦练内功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才是正途!
无论如何,分布式光伏市场空间越来越大,逆变器市场前景只会越来越好,咱们做组串式逆变器的,应当把心思、精力专注在追求更高效率和更高收益上,持续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和发电量。虽然逆变器成本占比低但实在是光伏电控的“心脏”,而且毕竟要开挂运行那么多年,一味血战低价就难以保证品质,后面会留下更多的隐患。而且,随着市场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用户只会越来越专业化,有些器件环节、应用领域,国内组串式企业还需更多努力。
最后祝组串式逆变器持续雄起,如同深圳四季如春的气候,相信市场也一直是春天!查看: 236|回复: 0
光伏逆变器竞争并非“零和游戏”——高效、可靠价值主导下的技术路线多元化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17签到天数: 86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平价上网可谓光伏业的终极目标,业内人士将这一时间预估为2020年甚至更早。而随着近期2016年八大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竞标电价的连续冲击,平价上网的步伐似乎更快。由此,光伏产业从设备端到系统端的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市场需求之下,占据光伏成本近半的组件,无论是多晶还是单晶,正以技术带动迈入高效时代。系统的另一核心部件也不例外,从集中式逆变器的一家独大到集中、组串的两分天下,路线之争但共同目标旨在促进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在杭州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迈)总经理杨波博士看来,这也是光伏系统对逆变器设备的根本要求。
在“第二届光伏电站质量˙设备选型高峰论坛暨2016金融机构光伏电站投资风控研讨会”上,杨波分析道:“光伏发电系统收益=单位时间发电量*总发电时间*电价-系统投入,收益最大化的可靠路径在于增加单位时间发电量、总发电时间以及减少系统投入,前者要求设备具备高效的能量转化和可靠的运行机制,后者则要求低投入、功率匹配、低维护成本。”
杨波发表主题为《从逆变器角度看光伏发电系统的高效和安全》的演讲
杨波接受记者联合专访
以高效、可靠为价值主导,光伏逆变器市场推陈出新,水冷型逆变器、预警式逆变器、等,技术路线更加多元化。但杨波强调,不同技术路线之间并非“非你即我”的“零和游戏”,不同方案应用场景各有不同,但对于市场而言却丰富了产品系列,让电站业主有了更多的选择。
集中、组串 还有“集中式的组串”
光伏逆变器,顾名思义以“逆变”为主要功能,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电网输出合格的电能,是光伏系统效率的最终决定者。核心参数包括转换效率以及跟踪组件最佳工作点获取最大功率输出的MPPT效率。
光伏逆变器分类因参考因素不同而不同,市场上广为提及的是分为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简单理解,两者逆变时间不同,集中式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后转变为交流电,然后进行升压、并网,而组串式则是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之后再汇总升压、并网。当然,最显而易见的区别是功率大小不同,组串功率一般在50kW以下,而集中功率可达到500kW及以上。
从“0”到“1”再到“N”,根据历经多年且成熟的应用案例,集中和组串各有优缺点是行业普遍观点:集中式逆变器功率大、成本低,但MPPT电压范围较窄,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组串式逆变器多路MPPT,减少了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但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是否能找到更高效、更可靠的“第三条路”成了逆变器行业的重点课题。随之出现了集散式逆变器,综合集中式和组串式的优点,集中逆变、分散MPPT跟踪,代表企业如无锡上能、禾望。此外,以禾迈、正泰电源为代表的企业还提出了另外一种“集中式组串”的方案:智能模块化逆变器。
杨波向记者介绍:“模块化逆变器从机柜结构上来讲,它还是集中式逆变器,所以有集中式的优点,如成本很低。但是从电气结构来讲,采用模块化设计,等效于组串逆变器。但是禾迈智能模块化逆变器更优于组串,关键在于相较于组串固定的MPPT数量,禾迈模块化逆变器可以实现灵活的MPPT配置,如一台500kW的逆变器,里面有8个63kW的模块,以50为单位任意模块都可以组合,150kW一个MPPT或者100kW、200kW,对于山地光伏电站以及地形条件差的光伏项目特别适合。”
中大型屋顶和水面光伏也是模块化逆变器的适用场景。杨波解释:“中大型屋顶,由于屋顶朝向和分布各不相同,需要多样MPPT,集中式单路MPPT显然不太适合,而组串式价格相对较高。水面光伏使用模块化逆变器,则既可实现多路MPPT,又可集中管理,避免水面上更换设备的复杂性。”
可靠性方面,模块化逆变器最小启动功率低至0.5kW,发电时间更长;单模块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发电损失小,且更换模块所需时间不超过5分钟,无需专业人员,后期运维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品质 “中国式逆变器”的短板?
模块化逆变器的应运而生,可以说是中国光伏逆变器技术升级的缩影。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成倍增长,特别是国家“领跑者”计划的带动,中国光伏逆变器打响技术品牌必然可期,相应地,与起步较早的国外逆变器相比,差距减少甚至已然逆袭。
对此,杨波表示:“中国电力电子和逆变器技术水平并不比国外差,甚至比国外还要好。”
然而,杨波担忧的是国内逆变器产品的品质短板。他说:“一方面,一个技术转化成产品需要3~10年,而中国企业可能3个月就推出一个新产品,这样整个工艺的完备性和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打个折扣;另一方面就是价格使然,国内集中式逆变器价格已经低至2毛钱一瓦,过低的价格总会让一些企业以牺牲品质来实现,但最终买单的是整个中国逆变器行业。”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光伏逆变器质量状况报告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2015年,质检总局抽查了北京、河北、上海等13个省、直辖市55家企业生产的55批次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发现有14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合格率不足80%,涉及额定输入输出、谐波和波形畸变过/欠压保护等问题。今年第三季度,质检总部再次抽查52家企业生产的52批次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有6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杨波解读这一结果认为还须理性对待,他表明:“不排除一些企业在‘价格战’的诱导下降低产品品质,而有关国家标准的不适用性也是重要原因。一些早期的国家标准已经不适宜现在电站的标准了,如以过欠过压为例,中国电网参差不齐,农村电网电压理论是220V,实际上很多是250V,250V上下波动10%的话就到了270~280V了,从原来的电网保护来讲就不能发电了,但是对用户来讲不发电即意味着损失,所以一些厂家只能违背国家标准将保护标准提高,避免光伏逆变器陷入开停机死循环。”
杨波指出,光伏电站更多的事故出现在升压和强电部分,而这其中,逆变器和汇流箱成为事故的高发地,所以强烈呼吁逆变器同行在追求高效逆变器的同时,做更有品质的逆变器产品。
星光播报 /1
北极星携手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等你参加
时间:日-21日
论坛疑问解答:010-
&&&&&&广告直拨:
Copyright & 1999 - 2016 北极星电力网. All Rights Reserved &nbsp&nbsp&nbsp&nbsp客服邮箱: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