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种人类怎么进化出来的自己制造出来的家乡吗

郑晓江的日志
现代人五大死亡问题
已有 2654 次阅读&
现代人五大死亡问题
  若从死亡的角度来看,现代人也至少遭遇到五大问题:
  1、现代社会死亡处理的技术化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国人之伦理情感之间的紧张。中国人的家庭、家族、家乡观念特别强,中华民族又是一个伦理性特别突出的民族,一直到现代社会,中国人的这一特点仍然保持得相当完整和鲜明。表现在死亡观上,中国人一般都追求“善死”,即不是遭受水火刀兵的伤害而死,不是受到天灾人祸战争等意外事故而亡,而是寿尽的自然之死,最好是无疾而终。其次,中国人还渴盼着“善终”,即濒死时躺在家乡老屋里的老床上,周围环伺着亲朋好友,再沐浴更衣,交待后事,然后,在一片浓厚的亲情乡谊中安然瞑目,是谓“寿终正寝”。因此,中国人企盼的死亡是一种生命自然而然的中止,一种个人生命虽然丧失而其血脉亲情则在家庭家族内永存的状态。此时,个人之死就非完全的毁灭,而成为家庭家族大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样一种观念相当程度地减轻了死亡带给人的孤独、无助、恐惧和焦虑。但是,现代死亡处理的方式是由抢救室、死亡证明书、太平间、解剖台和焚尸炉等组构而成。人们一般都是在医院里去世,而且往往经过了痛苦万分的各种抢救之后,逝者常常来不及交待后事便去了。此时人之死,决非是温情脉脉、亲情盎然的伦理性之死,而显现为冷冰冰的心跳、脑功能和其它生理机能衰竭等医疗性的指标。这可以说是使中国人“善死”的愿望落空了。此外,现代人太忙,现代人居住得太分散,临终者往往看不到想见的人便满怀无穷的遗憾在陌生的、充斥着种种古怪药水味的医院里去世了。况且,人们临终前,还会想象着自己死后被送入冰冷的太平间,被抬上尸体解剖台,被推进焚尸炉,这都会给逝者带来透心之凉和死亡恐惧。这一切使中国人“善终”的愿望也遭到了破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将自我的生命溶入家庭与家族的整体生命之中,而死也就成为完全的毁灭,这就强化了人们死前的孤独与无助感,加重了人们死亡的恐惧与痛苦。
  2、现代社会大量的突然死亡、预期死亡与人们死亡接受之间的紧张。突然死亡指的是人们受到突发性的病患与灾难导致的猝死。一般从活着至死亡之间的时间很短,如致命的车祸。据联合国最新的世界灾难报告所载,汽车被制造出来已有百年,这期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达三千万,而且每年还以50多万人丧生的速度在递增。在中国,仅1997年就有约73730人丧命于车轮底下。突然死亡的特点是死者本人产生的死亡焦虑与痛苦较少,他们往往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但这一死亡的事件带给亲属的悲痛则特别巨大和强烈,因为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而且人们难以相信他(或她)刚刚还好好的,转眼间便生离死别了。如以每人有6个亲属来计算,则仅车祸一项,全世界就有约300万、在中国有44万余人陷入巨大的死亡哀伤之中。若以每个死者有10位较好的朋友计算,
则全世界就有500万、中国有73万余人要承受丧友之痛苦。若考虑到其它大量的致人突然死亡的因素,那么,在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有相当多的人被动地进入到死亡接受的悲惨状态之中。预期死亡指依靠医学科学的诊断能确定患者存活期限的必然性死亡,比如癌症患者,一般能存活1-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大多数的患者都必不可免地要步入不归之途。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约有600万之巨,并将1000万人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参见《健康报》1998年4月11日的文章《我国癌症死亡谱的变化》)台湾每年死于癌症的人约有2.5万,中国大陆约有130万, 他们都属于预期死亡者。若以每个人6个亲属计算,则全世界每年有3600万、台湾有15万、大陆中国有780万人要承受预期死亡带来的巨大心灵创痛。再以每位预期死亡者约10个好友计,则全
世界就有6000万、台湾有25万、大陆中国有1200万人要承受丧友之痛。突然死亡的接受与预期死亡的接受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逝者而言,前者几乎没有死亡的恐惧与痛苦,而后者的死亡恐惧则特别巨大,因为患者天天受到死亡焦虑的煎熬。对死者的亲属和朋友来说,突然死亡的接受比预期死亡的接受要困难得多,引发的心理创痛也要大得多。毕竟对于预期死亡者而言,人们是慢慢进入死亡哀伤期的。但是,预期死亡的接受有着一个长期的心灵痛苦的煎熬过程,是一个希望的欢欣与幻灭的难过交替加深的过程。一方面是患者数着日子过日子,感受到死亡阴影不断遮罩带来的极度恐怖;另一方面则是亲属和朋友们看着患者一天不如一天,心如刀割一般,哀痛与日继增,无有止息。突然死亡与预期死亡给人们带来的是拒绝接受与必须接受之间的紧张。从感情上而言,人们对眼前所见的噩耗不相信、不承认;但理智上又必得接受死亡的突然降临和必然降临。这中间形成的紧张引发出现代人无穷无尽的死亡悲伤与痛苦。
&  3、现代人普遍拥有的科学认知习惯与死及死后世界不可知之间的紧张。现代人大多受到科学的教育,已习惯于将事物进行分折解剖,对每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地观察、分类和研究,概括出它们不同及相同的性质,从而认识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事物。再运用这些知识于实践之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于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科学的认知方式,好对事物分门别类、追根究底,以寻找出事物确切的性质。但是,死亡与其它事物不同,其本质是不可知的。因为科学认知的前提是:一要有认知的对象,二要有描述对象的语言和文字。死亡虽然也是一个对象,但死者却不会言说,死是主体无法体验的。我们只能知道死的直观现象,却无法知晓死的本质,尤其是人死之后的状态究竟为何我们是无从知晓的。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大文明与宗教都对死及死后的状态作出了差异甚大的解释,有的完全对立,而且数千年来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方面现代人有寻找事物本质的科学认知的习惯,另一方面死之本质又是不可知的,这之间的紧张是造成现代人死亡痛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人人都必死,所以关于死亡的知识有着最大的社会性需求;但是,死亡本质上又是不可知的,这就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极度困惑和心理上的万分紧张。这种紧张不仅使生者常常处于认知的苦恼之中,更使临终者无所适从,左右不是,引发出巨大的死亡恐惧。这就尤如人们站在一个黑不见底的深渊旁,被人突然推了一把,猛地往下坠落,在透不过气来的巨大恐惧中想到不知何种命运在等着自己?人类的恐惧多起于对事物的未知,而死亡就是一种永远也不可知的对象。因此,死亡带给人类的是最大的焦虑与痛苦。
  4、现代社会处理死亡人数的众多与死亡教育的滞后之间的紧张。目前中国大陆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9000万,占总人口的9%,到本世纪末,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1%,正式跨入联合国规定的老年型国家的行列。据估算,到下一个世纪的头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4%,这是一个包含有重大信息的数字。一般来说,人在三十岁以前很少想到死的问题,四十岁时会偶尔想到死,50、60岁则经常想到死的问题,到了70、80岁简直每天都想到死的问题。可见,巨大数量的老年人口,无疑就是需要处理死亡问题的人众。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死亡人数约700万,他们是直接要处理死亡问题的人众,非但他们,以每个人6个直系亲属计算,每年间接需要处理死亡问题的人数为4200万;又以每个逝者10个左右的朋友计算,则每年承受丧友之痛的人就有7
000万之多。可见,在中国12亿人口中,每年就有约2亿人要直接或间接地处理有关死亡的问题。如此巨大的人众数量足以让任何人万分惊讶,但可悲的是,现代中国人对死亡的了解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有关死亡的知识可以说是极度的匮乏。这主要是因为:一般民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忌谈死,回避死,怕接触死;而正规学校的教育中又几乎完全没有关于死亡的内容;况且现代人谋生已属不易,生活的节奏又十分的快,人们无暇亦无兴趣去考虑似乎很遥远很恐怖的死亡问题。郭清秀等人对264例晚期病人进行了调查,对死亡教育有清楚了解者仅占6%,半数的人对此知之甚少,44%的人一无所知。其中有37.5%的人认为死亡教育有必要, 而抱着无所谓态度者竟高达45%(参见《全国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19页)。缺乏死亡教育的结果是现代中国人死亡的品质较低。据台湾淡江大学的黄天中博士对中美大学生对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进行的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对自己及亲友的死亡恐惧程度较中国大学生低,其原因当然在美国对死亡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是要处理死亡问题的现代中国人的数量特别巨大;另一方面则是有关死亡的社会性教育还没有起步,人们有关死亡的知识十分匮乏。这两者之间的反差与紧张导致了现代中国人死亡的品质极其低下,从而影响到现代中国人之人生品质的提升。
  5、死亡焦虑的个我化与死亡悲伤抚慰社会化之间的紧张。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突显个人作用的社会,个人的奋斗,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机遇等等都获得最大的张扬。以此为基础,人们一般都形成了个我化的人生观: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公民和法人,有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所以,个人的事要由个人来处理,个人的生活是私人的领域,外人不得干预和窥测。个人既然是人生幸福与成功的唯一受惠者,那理所当然地也是人生灾难、失败和死亡的唯一承受者。可见,个我化的人生观使人们亦想完全承担起死亡的痛苦与恐惧。但是,死亡作为人之生命的中止,作为个人生活、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全部丧失,其所导致的恐惧与痛苦又和人生中的其它事件完全不同,往往是个人难以承受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个性最强的人在面临死亡时,突然变得非常的软弱,依赖性很强,而一般的人则更是害怕孤独、无助,渴望着他人,尤其是亲人的陪伴、安抚和照顾。可见,现代社会流行的个我化的人生观使人们试图独自一人承受死亡的恐惧与痛苦,但实际上却无法办到,必须要求之于社会性的死亡悲伤辅导。这之间形成的紧张往往也降低了人们抵御死亡恐惧与痛苦的能力。
  从本质上而言,人类所遭遇到的死亡问题亦属人生的范畴,能较好地解决死亡问题,必可极大地提升人类的生存品质。现代人所遇到的死亡问题可以说相当的复杂和多样,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研究与解决。
资深班主任攻略:开学前2周这样做准备就对了!
老师上班也焦虑,这16种方法助您找回开学状态!
6-12岁(小学)最重要的16件事!(为学生、孩子收藏)
灵魂被触痛,生长便开始 ——致T教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必修一专题三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必修一专题三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必修一专题三《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文本研讨)教学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般而言,故乡就是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许多岁月都是在故乡度过的,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亲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记忆。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出发地,也是人的归宿。因此,一个人拥有故乡,不仅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乡都在他的心中,都体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由于这种特殊关系,故乡常常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等有时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在比喻的意义上,它们往往指向人们的精神家园。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一、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三、进一步认识诗歌、特别是散文的文体特点。在本专题的文中,家、家园、家乡、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让学生仔细体会。另外,许多文章是在归家、返乡与出走、离家的关系上展开的,这也是教学中要注意的难点。文本简析:一、想北平作品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特别是作为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想北平》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二、我心归去《我心归去》是中国当代作家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文章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个小节,写自己在法国圣o纳塞尔访问时的情形和感慨。第二部分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单纯的说理,而是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的,这也决定了它在语言上的特色,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三、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作者用三个小节来写引发乡思的情景,一是离家创业;二是灾难与战争;最后,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永远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就是新时代的乡土情结。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作这篇散文的,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因此,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再加上香港回归这一特殊的背景,作者从家到国展开联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叙古写今,纵横捭阖,元气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诗文、史料和典故,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四、前方《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文章从摄影画面起笔,但并没有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摹,而是马上展开了联想——“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由此点出本文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然后,作者对人为什么离家进行讨论。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一直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其次,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会获得生命的满足;再次,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外在压迫,人不得不离家;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在此,作者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中的这三重悲剧: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五、今生今世的证据《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它越过感情去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情感、意义,以至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它表明,物与场景总是个人化的,这就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教学建议一、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对专题内涵的探讨不能离开文本,不能把专题的内涵从文本中抽象出来,剥离出来,而是要跟文本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对家园的体认。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部,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预习与反复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预习还应当解决与文本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等等。如果是节选,那最好能对原作有大致的了解,如果能围绕文本扩大一些阅读范围就更好了。二、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要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三、本专题向同学推荐的研习方法是评点。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提醒学生最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1、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似想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比如《乡土情结》,第一段就解释了什么是“乡土情结”,《前方》中由摄影作品引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等,都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2、文章是人写的,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就是鼓励学生展开想像,进行质疑。在评点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对作者与编者,都是如此。首先要立足文本,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活。教师在评点示例的基础上,先就评点方法与学生进行研讨,然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并进行评点,再把评点进行交换。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是与老师、与同学开展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研习,学生不但了解到了别人的看法,开拓了自己的思路,增加了见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相同的文本一定会引出不同的看法。四、本专题表达交流的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都比较丰富,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口语:“积累与应用”的第三条综合题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首先对《想北平》里的风物描写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拓展性阅读。编者推荐的篇目是叶圣陶的《藕与莼菜》、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和孙犁的《乡里旧闻》,其中,孙犁的《乡里旧闻》主要写故乡的风俗,如初一到十五的悬吊挂,遇丧唱小戏,秋收谢雨唱大戏等,而叶圣陶与汪曾祺则主要写物产,特别是汪曾祺《故乡的食物》,写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吃食,非常具有个性,对于思乡类诗文来说,这是比较常见的写法,因为风俗和物产的地方性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写它们,故乡的个性就出来了,也容易寄托写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故乡的思恋,是很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方法。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先要与学生一起阅读这些作品,理解这种手法,然后启发同学比较总结,回忆家乡的风俗与特产,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双是以臬的方式呈现的,口头与书面交流都可以,最好先是口语,要具体生动,有细节,绘声绘色。然后进行书面整理,要求不必过高,片断就行,但是要写出明显的地方性和生活气息,写出“味道”。2、本专题的写作实践除根据故乡这个话题自由拟题作文外,还给出了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一个是从故乡的某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情境出发,以“静听回声”为题作文。写作这个题目,重要的是选材,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较典型的,它是一个进入乡情乡思的切入点,依靠它,可以进入到对故乡的叙述中,而且,这个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最好是与写作者有些关联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记忆的,这样写出来才有感染力,才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另一个题目是自己围绕思乡收集材料写一篇思乡杂谈。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夹叙夹议的随感,学生可以写得自由些,尽情发挥,但在观点与材料及其两者的关系上要花功夫。首先要收集一些资料,古今中外思乡类的诗文和其它艺术作品,感人的思乡故事等等。然后是提炼观点,一方面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对材料进行发掘,尽可能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前方》,别人都写归家,他从离家落笔,就不一般。这两个题目所提示的文体都是散文,前者偏重于记叙、抒情,后者议论性要多一些。这是从本专题学习材料的文体特点出发的,也是本专题写作实践的要求。本专题所选的几篇散文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方面结合得都很好,相比较而言,《想北平》、《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记叙与抒情要明显一些;《我心归去》的抒情性要重一点;而《乡土情结》、《前方》则议论要多一点。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借鉴,让他们根据各自的主题、题材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既要综合运用,又要有所侧重。五、本专题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开展,一个是“我的家园”的小型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我的家园”是一个主题范围,具体讲什么,学生任意选择,自己确定,“家园”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在专题的人文内涵的框架之内。另外,可以对学生如何演讲作简单的指导,如主题的确定、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中的口语表达技巧等等。相关资料一、本专题部分作者简介韩少功,男,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68年初中毕业,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县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在农村,劳动之余写些对口词、小演唱、小戏曲,1974年秋调到县文化馆任创作辅导员,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有作品问世,并引起一定社会反响。《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大学毕业,到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总编。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同年到湖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8年调到海南省文联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90起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柯灵(),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1931年冬到上海。从此,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外,一直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和电影、话剧活动。建国前曾先后编辑过进步报刊《文化街》、《民族呼声》、《读者生涯》等,介绍了不少延安文艺作品,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全国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省盐城县人。在农村生活20多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7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学术专著《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长篇儿童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短篇小说集《哑牛》《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的祠堂》《云雾中的古堡》《红葫芦》《蔷薇谷》等。短篇儿童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山羊不吃天堂草》先后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蓝花》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新作奖。刘亮程,1962年出生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工作。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等。二、关于《我心归去》我们从脚下的土地开始了一切。我不得不一次次回望身后,一次次从陌生中寻找熟悉,让遥远的山脊在我的目光中放大成无限往事。人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没法重新选择生命之源,即便这里有许多你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便这块土地曾经被太多的人口和太多的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如同一张磨损日久的黑白照片。你没法重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隐藏着你的容貌,身上散发出你熟悉的气息,就埋葬在这张黑白照片里。你没法重新选择童年或少年,一只口哨,一个铁环,一个打兔草的竹篮,或者一盏雨夜里瓜棚里的孤灯,都先后遗失在这张黑白照片里——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流动着你的母语,你的心灵之血,如果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说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辛酸的体验,最聪明和最荒唐的见解,你就再也不可能与它分离。(韩少功《世界》)我们无须夸张故乡的意义,无须对文化的地域性积累过分地固守。我们在不可逆的时间里远行,正在卷入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融会,但我们无论走出多么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也是远行的证明。(韩少功《回望》)三、关于《想北平》我的老家是北平。我可是已有廿年没在北平过年过节了。这廿年来,每逢佳节,特别是新年,我就分外地思念北平。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梢有趣呀!一闭眼,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什锦糖、红白蜜供、走马灯、带琴的风筝,和多少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象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老舍《新禧!新禧!》)一九四九年年尾,我回到故乡北京。我已经十四年没回来过了。虽然别离了这么久,我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着她。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的。这是真话。(老舍《我热爱新北京》)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最熟习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很能得一些印象,得到一些能写成很好的旅记的材料。但印象终归是印象,至好不过能表现出我们观察力的精确与敏锐;而不能作到信笔写来,头头是道。至于我们所熟习的地方,特别是自幼生长在那里的地方,就不止于给我们一些印象了,而是它的一切都深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对于它能像对于自己分析得那么详细,连那里空气中所含的一点特别味道都能一闭眼还想象的闻到。(老舍《景物的描写》)四、关于《前方》谁使我们如此惆怅徘徊?使我们总是表现出一个离乡人的态度?离乡人站在故乡最后一座山岗上,再一次俯瞰整个山谷,踯躅徘徊,驻足不前。其实,我们就是这样生活和告别的。用赖讷o玛丽亚o里尔克斯的话来说,这就是现代生活感情的基本特征。在向工业时代过渡时期,浪漫派发现家乡已遭遗弃,从农村涌向城市,从东方涌向西方、涌向美洲的大规模迁移运动构成它的背景,火车和轮船使他们能够做到这点。遭到遗弃的家乡被美化成田园乐土,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正是严酷的贫困才发生这种迁移。与此相应,城市的景象也变得黯然凄楚。人们曾一度认为,城市的空气令人感到自由,自中世纪以来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是西方的重大贡献。可是现在人们却开始指责城市的冷漠、粗陋和道德败坏,最后竟出现了不幸的对立情况。这里是“血与土地”,那里是“沥青丛林”,就连文学和艺术也都受到影响,发生“蜕变”。如果我们抛开这此不管,而仅仅从新观点出发,就可以发现人们在远和近问题上所持有的矛盾心态。近指的是留在故乡。故乡作为居住在家里,会使人感到熟悉、习惯,因此是人们基本的需要。但近又会使人产生憋闷、压抑之感,而远却具有吸引力,因为它能使人有机会看到新东西和异国风情,能使人摆脱掉好奇的、爱传流言蜚语的邻居的监视。在文明的环境里存在着公众和秘人的对立。这种现象以前就有,代表公众的是集贸市场,而象征秘人的则是市民那些摆脱公众视野的深宅。如果公众活动过量和私人生活使人产生了孤独和压抑,这时人们就会重新渴望能有邻居相伴。渴望外出和思念归乡是一对孪生姐妹,它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卡林o瓦尔特《我与他》)五、关于《今生今世的证据》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像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像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那些东西太珍贵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用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去经历那么一点点东西,怎么忍心写出来,写出一句话都觉得心疼。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处看着他们。(刘亮程《村庄的事情》)故乡对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自己是一片叶子。你鸟儿一样远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乡这棵大树。但死亡会让人想起最根本的东西。许多人都梦想死了以后埋回到故乡。一则是对故土最后的感激,人一生都在索取,只有死亡来临,才想到用自己的身体喂养故土。二则人在潜意识深层有“回去”的愿望。所谓轮回再生均以回去为前提。所有的宗教均针对死亡而建立。人们追随迷恋宗教是因为它给死亡安排了一个去处。一个人面对死亡太痛苦,确定一个信仰,一个“永生”的死亡方向,大家共同去面对它。这便是宗教的吸引力。我们汉民族没有宗教,死亡成了每个人单独面对的一件事情。这时候,故乡便是全部惟一的宗教。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六、《今生今世的证据》评点示例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①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②啊。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③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想念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经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评点①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②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①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炼和心灵思考才会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的东西,所以人生常有遗憾。文章开篇实际是站在今天对昨天的假设。②这是本篇的关键词。③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的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①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② 评点:①文章的意思又进一层。“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②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否则,就如结尾所言,人只能在“虚无”中了。第一板块 漂泊的旅人选文一 想北平(老舍)三维目标一、了解衬托手法,体会细节描写,学习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 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二、借文章解读老舍的闲雅品性和平民意识。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二、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并评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思乡之情,热爱家乡,热爱平凡生活。教学重点:体验作者的情感,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文中的主观色彩、平民色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与内容:布置预习:老舍对北平有怎样的情感?他笔下的北平具有怎样的特点?一、作家简介:老舍(l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堪躏辱投湖自尽。二、导入一位著名服装设计师曾说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说他最喜欢为那些身材稍有不足的女子设计服装,他的设计如果让她们显得完美,他就特别有成就感,而本身完美的女子就不同了,设计时生怕显不出她们的完美与个性。古都北京城,很多名人都对它有番品读,从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到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老北京人老舍怎样话老北京的完美与个性的呢?下面一起来品读他的《想北平》。三、研读文本1.(1—3)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感情?明确:“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在二、三两段中4次出现,有何作用?明确:情到深处反无声——“说不出”正是爱到极点的表现。反复强调,表明爱得非常深厚,只是“说不出而已”。明明反复说“说不出”可还是说了很多,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明确:“我爱我的母亲,,,,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它在我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2.(4—7)作者为什么这么爱北平?作者笔下的北平有哪些特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明确:既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布局合理、贴近自然。3.作者是怎样写北平的特点的?①衬托手法。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巴黎热闹〈——〉北平安静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美国的橘子〈——〉北京的玉米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北平接近自然②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p52)Ⅲ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画面。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③语言通俗纯净、简洁亲切还有点幽默诙谐。4.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讨论)想北平是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京,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呢?他又不愿只“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知识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因此,老舍决定写“我的北平”,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把对北平的爱上升为对母亲的爱的地步,并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他和北平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为一体的关系。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平,而是在“想”北平。北京是大都市,却保持了乡野的幽静,它的整体结构让人快乐而安适,还能有好多自己生产的花、菜、水果,使人更接近自然,因此北京虽是有钱人的天堂,但“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照样可以在北平享受清福。5.小结老舍选取平凡细小事物,用主观性的语言向我们敞开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闲雅、安然而热烈的情怀,因为普通,所以众口皆宜:因为入情,所以感人至深。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普通事物入题,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主观感情,就称得上好文章。四、作业布置选取某一细小的事物(景物),写出自己的主观色彩,不少于300字。选文二 我心归去(韩少功)学习目标一、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二、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重点难点一.重点: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二.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方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采薇》中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的战士心中,它也也久久萦绕在了每个游子的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思乡情结,从古时吟唱到了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板书题目)二、检查预习:听写文中的字词1、同学们把这篇文章都预习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归纳:想家,思念故乡。2、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 (学生自由发挥)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第一段:问:既然是想家,是否因为在国外不好?作者怎样来描写他在法国的情形? (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明确:“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说明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2、分析文章第2、3、4段:问:读2、3、4段,从中找出印象深刻语句进行鉴赏,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先体会重点句子含义:“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周围与你有关的声音有哪些?学生自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个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磁拉”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步行安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法语法语法语,,,,,无处逃遁” (学生想象)“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朗读第二三段,体会作者情感。(四过渡)练习:就连现在流行的出国热在作者的眼里也不屑一提:“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请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可以添加一两个副词来强调一下意思。明确:我根本/一点也/极/毫不在乎,,,,(过渡)问:为什么?明确:因为“很想念家里”。“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到这里,作品的铺垫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感情的汩汩而出了。3、分析文章5、6段(老师范读)(生读)①生在这两段中选句并进行鉴赏。②这两段写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 ③这一段作者是怎么表现思念亲人的?明确:作者通过对亲人生活场景的想象,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④第六自然段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对比 排比 欲扬先抑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我依然爱它。⑤问:想家,想家里的什么?明确: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有大家不熟悉的,可以想象一下:故乡的小径正走来了我最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⑥问:同学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若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学生自由发挥:闹钟的声音,油烟机的声音,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妈妈的敲门声,,,,)归纳:同学们想象的事物非常的具体,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想象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而这种感觉往往借助于一定的意象来传达,如《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九月九的酒》“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⑦难点:带泪的笑与二胡:悲凉低沉与赛马曲、赶集调与欢快4、分析文章7、8段:问:到5、6段,作者的感情基本抒发完了,文章完全可以作结,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相对完整了,为何还要加上这三段呢?这三段的内容是什么?她的作用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快速浏览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技巧之一,把启示性语句找出来,认真体会。归纳:后三段,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你的血、泪、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作用就是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5、体会重点语句:(1)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这种失望也存在于很多的文学作品中,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就这样写道:“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你能否也运用相同的句式,将《故乡》的内容替换文中的内容呢?“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望,,,,”(2)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四、小结:这种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人的血夜里,无论走得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五、布置作业: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记住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爱家,所以想家。选文三 乡土情结(柯灵)教学目标一、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二、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三、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评点的基础上,学生感知、研习文本,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展开互动交流。教学步骤一、检查字词预习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魂牵梦萦(yíng)忐忑(tǎn tè)不安
怯(qiè)生生
田塍(chéng) 悠邈(miǎo) 崎岖(qíqū) 三匝(zā) 蕞(zuì)尔
铩(shā)羽而归
谪(zhé)居 欷歔(xīxū)方兴未艾(ài)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n) 褪(tuì)色
发轫(rè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缔(dì)造 翘(qiáo)首
杀戮(lù) 谛(dì)听2.解释下列词语侘傺:失意的样子。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田塍:田埂。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致。忐忑:心神不定。含辛茹苦:经受艰辛苦难。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翘首:抬起头来望。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3.作家作品柯灵,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他的散文文字精致清雅,立意高调极品。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4.背景介绍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二、文本研读1.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明确: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请整合第二段内容作答。明确: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3.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明确: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4.年少离家后有哪些可能的遭遇?结合第四段内容谈谈。明确: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明确: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 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6.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明确: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明确: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久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深化。8.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明确:“失恨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三、总结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第二部分(2-6)按人成长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鼓励在祖国强盛时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四、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有关写家园之思的名句。第二板块 乡关何处选文一 前方(曹文轩)三维目标一、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二、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二、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三、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教学重点一、立意上的反弹琵琶。二、虚实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教学过程:一、由《前方》照片导入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曹文轩看到这幅画面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顾名思义,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二、整体感知,清文章思路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我们一起看。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思路。明确:文章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三、文本研读在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什么内容?也就是说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后,小组商量讨论一下,回头派代表回答。(自由发言)明确: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的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探讨三个问题1.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为什么说这句是核心观点?明确:因为这句有很强的统摄性。它统摄了下面若干个段落,比如离家走向前方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广大而且精彩,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还有前方对人的召唤。所以这是核心观点。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①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在原文中有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明确:“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中,所以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②“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明确: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的状态。
③“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实质上”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明确:文中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上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3. 人的悲剧性实质①“人的悲剧性实质”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投影)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的或已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②齐读,体会三个句子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4.我们前面学的几篇课文都是思念家乡的,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明确: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而前方又时时刻刻召唤着着我们,我们总是围绕着家进进出出。为了追求理想,我们离家;为了寻觅精神家园,我们又归家。在“离家”与“归家”的进出中,我们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四、交流评点昨天我已布置你们对每一段中你最欣赏的一点进行评点,现在我们交流一下最后三段。先小组交流,然后推选你们组最好的我们全班一起来欣赏。五、小结本文本文是从照片切入,然后展开联想,最后又回到照片。联想部分谈了三个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六、作业布置任选一幅图片,写出自己的感想。选文二 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教学目标一、进一步学习掌握赏析文章的方法。二、了解人对故乡情感如此深沉的原因,了解故乡对人的生命的意义。三、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物与场景的个人化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文章富含哲理,需要仔细品味,课堂上可让学生充分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评点理解课文。教学方法: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生平。1.上网查阅刘亮程资料。2.阅读文章,划出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段落,思考作者的情感。二、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对话评点:1.作者的这种情感痕迹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有没有存在?如果有的话,请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将自己对某一段或某一个词的体会写在书页的边上“对话栏”。请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段落,然后说出自己写的感知。明确:“还不懂得,,,,”表达作者的懊悔之情;“随便”等词语显示刘亮程在当时的轻率。2.问题:作者为什么对这些旧日的东西深情如此?明确:这些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3.问题:何谓证据?课文中作者所说的证据分别是哪些?结合课文来看作者要借助这些旧物来证明什么东西呢? 请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作者所说的生命证据的句子,注意加强朗读语气,突出这段文字里作者的情绪。然后说说自己写下的感受。明确:证明往日生活的痕迹,生命存在的依据。4.问题:“你”有过类似的寻找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种寻找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什么?学生具体谈谈他们自己在生命中对往事的回忆。明确:这种寻找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怀旧。5.问题:联系课文中第4段的描写和每个人自己的回忆来分析人为什么喜欢怀旧。联系刚才学生们自己的回忆和课文中第4段的描写,看看人的回忆有一个什么共同点。然后以此为思考的切人点,来分析问题。明确:回忆的内容中有一个主人公“我”存在,每个人的回忆的内容中的主角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回忆都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人是能够感知时间无情的动物,明知旧日时光的一去不返,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能够证明我们存在过的东西是物,那是我们人类经历和情感依附的唯一证明,所以人怀旧的实质就是人对自己过去生活和情感的留恋。6,问题:为何故乡的明月是最亮的?明确:因为故乡是留有我们生活经历与情感的最多的地方。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写道:“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故乡比任何旅游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正是因为那是我们生命经历过的,情感依附过的地方,所以我们始终念念不忘,而作为这些东西具象表现的物是我们直接抒情的对象。7.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们曾经生活的某个地方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明确:旧日物的消失,也就是我们情感依附物的消失,这必然会造成我们的情感无处可托,造成我们空虚感和漂泊感。8.问题:结合课文的描写回答,作者找到他的生命证据了吗?明确:这个问题可能在学生中形成两种答案:一、找到了。文中的证据为“如果没有它们,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二、没有找到。课文的证据有“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实际上,这是作者观点的层进式的表现——由一般意义上的家园过渡到精神的家园,开启了下文。要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中体会到这一点。“即使,,,,又,,,,”的关联用法和所包含的意思,说明这些旧物能够证明旧日生活,却并不能证明“一个人内心的生存”。9.问题:课文第7节说明什么问题?明确: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归于沉寂。10.问题:既然任何物都会随着时间归于沉寂,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痕迹最终都会消失,那么一个人的孤独感和漂泊感是注定不可避免吗?仔细体会第8小节的含义。明确:我们对故乡的情感有时候不完全是表现在对物的留恋上,更多的时候是心中的感觉。只要心中保留有对旧日生命的情感,成为精神财富与思想的寄托,那么家园永远不会废失。这也是具体的家园不能够等同于精神的归宿的原因,具体的家园远不是精神的家园,家园只是精神归宿的一个代名词。11.问题:因此最后课文中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明确:失去了精神的家园,人才会真正地无家可归。三、课堂小结本文告诉我们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如果曾经的生活没有了见证,家园尤其是精神家园废失,人便会走向虚无,实际上,文章告诉了我们故乡对于人生的意义,也是对本专题《月是故乡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对于刘亮程来说,他的这个村庄,不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处所,是他终生所要表达和描述的对象,它更多地代表着他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家在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对于属于刘亮程这“一个人的村庄”来说,那里的灰鸟、虫子、老狗、胡杨树、逃跑的马、挣断缰绳的牛和那唯一的一边闲逛一边在内心琢磨的扛着铁锹的人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又无限的生命空间,在这里,忍耐、困苦和快乐是属于每一个沉静而卑微、孤独而深刻的灵魂的,作家以朴素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和土地的感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理解。正因为如此,作家才能如此犀利而深情地感受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颗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旧物人格化,实际上等同于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显示了作者对土地的真诚的态度,从而使文章的感情真挚动人。四、课外拓展性阅读及作业1.阅读刘亮程的《谁在喊我》,进一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精心构筑的精神氛围。2.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短文,要有一定的真情实感。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是用什么变出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