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一中怎样申请贫困贫困生助学金申请表格

阳春市人民政府――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背景颜色:
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编辑日期:&&发稿人:系统&& 来源:第二届“阳春好人”活动组委会&&阅读次数:次&&
一、关叶花:捐献儿子器官让3人获得新生
关叶花,一位普通母亲,在痛失爱子之后,化悲痛为大爱,捐出儿子遗体器官,使3名重病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2015年2月,家住阳春市春城街道的关叶花一家刚过完春节,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林星越突然遭遇一场意外的车祸,虽经数百名网友、同学、朋友相助捐钱、献血,最终也没能挽回林星越年轻的生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这位普通的母亲却做出了令人震撼的举动,她与广东省红十字会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捐献儿子遗体的一肝两肾。
关叶花捐献儿子遗体器官的大爱之举成为阳春市多器官捐献首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钦佩和赞誉。“很多人帮了我们,我想让儿子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同时又回报社会。”这就是这位普通母亲的心声。
二、何升高:大爱无疆
何升高,湖南人,阳春新钢铁公司规划发展部任创新管理师。他是一名充满爱心的职工,加入阳春爱心助学社4年多,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阳春爱心助学社各位社员一起开展助学活动,助学足迹遍布双、永宁、潭水、松柏、河朗、石望、春城等山区乡镇或贫困地区。他还积极参加贫困学生考察、五一爱心义卖、中秋慈善义卖等筹集善款和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山区活动,为贫困学生联系爱心人士,避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同时他还在公司内传播爱心助学思想,带动周围同事多次深入双、永宁、松柏等地参加助学活动,目前已有多名领导、同事成功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并有多名同事加入到阳春爱心助学社。2014年他还带动物流党支部对潭水一贫困学生进行爱心慰问活动,其中一名同事还资助了两名双初中学生。他先后获得“2013年度阳江市优秀志愿者”,“2014年度阳春市优秀志愿者”。
三、吴成花:人间有爱
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吴成花,人们尊称她为“花姐”,她是“花姐义工队”的创始人,多年来,她们的足迹几乎走遍了阳春所有的镇、街道,扶助孤贫儿童50多名,照顾着100多名孤寡老人。对于孤儿来说,花姐是好妈妈,她不仅经常去看望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甚至还会接他们到自己的家中,为他们做饭、煲汤,像妈妈一样关怀着他们。对于孤寡老人来说,花姐是好女儿,她与队员们连续多年分批轮流照顾着100多名孤寡老人,用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花姐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爱心父母大联盟银奖”、“助学荣誉证书奖”、“中山蓝天家园突出贡献水晶奖”等。
四、吴其玲:爬山涉水服务乡亲
在八甲镇俄颈村,提起村医吴其玲几乎无人不知。他不仅有较好的医术,而且医德高尚,受到村里群众的一致称赞。他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常常免除药费,病人都很感激他。大山里交通不便,他的摩托车常常穿梭于山村小路上。有一次出诊刚好遇上大雨滂沱,他二话没说就背起药箱,跨上摩托车出发。路上的淤泥拦住了去路,他没有放弃,下车徒步前进。当他浑身泥浆赶到病人家里时,病人家属感激万分。他说:“在这里,出诊是家常便饭的事,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搭客佬’,不管有任何困难,我都尽量做到随叫随到。”
五、李剑镔:心系学子&助力梦想
江西籍的李剑镔是阳春一中的一名教师。2005年,在他刚来报到的那个国庆节,就独自一人凭着一张地图,骑着自行车到班上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家中进行实地家访。&2011年他竞聘当选为阳春一中团委书记,自此他开始关注贫困学生,想尽办法为贫困生筹集助学金。为了解贫困生的具体情况,他放弃了寒暑假和平时的假日休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贫困生进行实地家访调研,足迹踏遍了阳春的山山水水。他建立和完善了阳春一中贫困生资助申请制度、资助发放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废品回收、慈善义卖等活动,每年经手资助的学生超过1300余人次。他还创建了阳春一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组织志愿者慰问敬老院、福利院,先后到八甲中学、松柏镇、三甲中学、双中心小学、石望中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助学行活动,为乡镇中小学送去图书、文具、体育用品,为贫困生发放助学金,亲自做励志演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
六、杜佰任:献了青春献白发&发挥余热写春秋
杜佰任是河口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从1994年退休后,他就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每个学期,他都会骑摩托车,带着扩音器材,到镇的每间学校给学生们上德育课。他很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尤其是教育青少年学生不能进入网吧、游戏机室。他经常对当地网吧、游戏机室进行检查,发现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就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他的监督下,学生的成长环境得到了净化,学生家长也对他这种举动一致称赞。二十多年来,他为河口镇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先后获得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阳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七、杨水连:独挑家庭重担的花季女孩
她曾经被遗弃在冰冷的路旁,养父那一双呵护的手给了她幸福的童年。她曾经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而困窘的生活却让她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
她叫杨水连,一个16岁的小女孩。三口之家里,奶奶已经99岁高龄,养父杨才雄患有严重的肺积水,由于无钱医治,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计只能靠每个季度500元左右的低保金勉强维持着。面对不幸和困难,杨水连没有退缩,她一边勤学苦读,一边用稚嫩的肩膀,背负起家庭重荷。
每逢周末,她都要匆匆回家安顿好奶奶和养父,然后才安心回校上课。养父病重的时候,她还得见缝插针似的请假回家。尽管如此,杨水连的成绩始终名列班内前十名,她有一个梦想,梦想着能够读大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暑假没有像普通学生那样去玩,而是选择打暑假工,赚钱交学费,养活家人。
八、杨仙娣:最美的农家女
杨仙娣1981年4月出生于八甲镇高屋村委会石祥自然村,原是一个面容姣好,亭亭玉立的山妹子。可是一场大火,却夺去了这个姑娘美丽的容貌,改变了她一辈子的生活。日下午,正在地里干农活的杨仙娣突然发现自家房屋上空冒出一股浓厚的灰烟,顿时意识到是家里失火了,于是她马上放下手上农具,急忙跑回家。当她回到家门前时,火灾已经无法控制了,但她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两次进入火场,将困在火海中的4个侄子及患精神病障碍的大嫂抢救出来,最后造成自己全身面积近80%的严重烧伤,手臂自从不能自由屈伸。为了治疗她的烧伤,家里已经用去医药费十多万元,兄长也长期外出打工,但经济情况依旧困难。尽管如此,杨仙娣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日复一日地照顾患病的母亲、大嫂及4个侄子女的饮食起居,用外人无法想像的毅力,撑起了整个家。
九、肖润连:母爱之光照亮盲眼子女求学路
肖润连是阳春市潭水旗鼓村凤凰自然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含辛茹苦,不仅把三个盲眼子女抚养成人,而且用母爱之光照亮了他们的求学之路。
肖润连育有2男1女,但3个孩子眼睛都患了视网膜感光发育不良症,视力几乎为零。诊医学诊断属遗传性基因突变,尚未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但是,肖润连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坚定了一个信念:让孩子读书,接受最好的教育。从此,她和丈夫没日没夜地干活,白天种桑养蚕、种菜、承包鱼塘、开榨油坊,拼命为孩子们赚到更多的上学费用,到了晚上,她便把3个孩子的当天所学知识抄在各自的黑板上,辅导孩子们学习。将近20年时间,她终于让3位子女走上了大学成才之路。
十、陈永南:用亲情撑起家庭的晴空
阳春市岗美镇那旦村民陈永南是一个人人称道的孝子。1977年,陈永南在县中学里读高三,就在他准备迎接高考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因积劳成疾相继病倒了。在参加高考与回村照顾父母之间,他咬牙选择了后者。从那天起至今,陈永南每天既要照料父母,又要下地干活,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1994年在小女儿刚满周岁不久,妻子刘玉兰又突然病倒了,瘫痪在床。从此,陈永南每天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又要带着四个孩子,还要干田地里的农活。为了不拖累丈夫,妻子几次想自寻短见。陈永南对妻子说:“我们要不离不弃,相依为命过日子。”
他还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尽管家庭贫困,但他将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培养成人。大儿子成了点心师傅,二儿子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已工作,大女儿就读阳江职院,小女儿考上了海南政法学院。
十一、陈远发:乐当新农村建设领路人
陈远发,陂面镇那座革命老区村的党支部书记。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红红火火的生意,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走脱贫致富之路。
自2011年上任以来,陈远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为大家,卖掉自家的挖掘机,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做好相关工作。经过多方努力,村里先后建起蔬果致富基地3个,农经服务站1个,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之前的空白增加到现在超过10万元。他紧抓扶贫开发“双到”机遇,多方联系筹资修缮2个水库、修建好那座桥及长900米的排灌渠,并建成了自来水工程,实现3条村道硬底化,使得那座村不仅良田有灌溉,饮水得安全,更解决&了“行路难”问题,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
十二、林绍华:有一种选择叫恪尽职守
林绍华是我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他的儿子因患病,需要长期专人照顾,但他从没因此而影响工作,也没有向组织提过过任何特殊要求。组织安排他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八甲派出所工作,他虽感为难,但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决定扎根基层,保一方平安。2007年,他抽调到市维稳中心工作,在一次现场维稳工作中,他突然得知自己的儿子走丢了,他尽管心里万分焦急,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并没有把事情告诉领导,直到晚上10点多,平息好这宗群众纠纷后,他才知道,儿子走失已经一整天,刚刚才被找到。看着满身污垢的妻子和儿子,他流下了感激和愧疚的眼泪。
十三、林金英:身患癌症却向别人伸出援手
今年35岁的林金英是花姐义工队的一名义工,她患肠癌4年,加入义工队3年,但她仍然跟着义工队,到敬老院做义工、看望五保户、帮助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几乎走遍了阳春市区的大街小巷,甚至双、八甲等偏远山区也有她的足迹。为照顾合水9旬独居老人陆婆婆,她经常骑摩托车去看望老人,甚至在台风正面袭击我市的日子里,她依然不顾危险,和队友骑着摩托车顶着10级大风和暴雨赶到陆婆婆家;为了省下钱帮助更多的人,她放弃购买价值几十元的专业排便带,而是用塑料带来制作代替。别人笑她“傻”,她却以微笑回应,因为在她看来,微笑代表着希望,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林金英说:“我相信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乐观一点,生活就会美好一点。我现在的生活特别充实、特别快乐,我会在义工队继续坚持下去。”
十四、林深:致富不忘造福乡梓
林深是阳春市春湾镇新明村农民,他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特色产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耕家。
1999年,林深承包了家乡附近原青山农场的600多亩农田,发展特色产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林深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们,他把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热心帮助附近村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资金、种苗等各种难题,经常出动农机义务帮助缺乏劳动力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群众耕田种地,并义务帮助农户推销产品。林深十分关心支持公益事业。2008年,林深慷慨解囊3万元,帮助五保户林庆建起了两层小楼房。2002年以来,他共捐资10多万元维修村道、帮扶困难户、为汶川大地震救灾捐款、开展敬老爱幼等公益活动。
林深先后获得“广东省种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
十五、罗才新:风风雨雨三十载,无怨无悔养路工
罗才新,市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九头坡道班班长。自1981年参加道班工作以来,他担任过龙门、石望、石河、新凤、牛坡岭道班班长。虽然工作岗位多次转换,但不变的是他执着搞好公路养护的责任心。2010年春南水灾,他们夫妻两来不及照料刚做完手术的父亲,连续30多天赴双窖抗洪抢险,筑路基、压沙袋、填泥土,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牛坡岭道班所管养公路位于阳春市马水镇与永宁镇交界处,山高路陡,工作繁重,生产生活条件也很差,很多道班工人怕在那里工作,可他甘愿扎根山区,2013年主动要求到牛坡岭道班工作,担起了养护重担,成为全市公路养护的标兵。2013年他荣获了“省五一劳动奖章”。
十六、罗世创:为了大地的丰收
今年55岁的罗世创,是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是“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还是2012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罗世创带领技术人员,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冒酷暑、迎寒冬、忘寝食,创办农业高产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广泛宣传新品种、新技术,每年培训、现场指导农民达2万多人次。经他积极推广,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广泛被农民接受。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水果优质率80%以上,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5%,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年,他参与建设了广东省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创建了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引进粤油7号等花生良种和深优9516等水稻良种,集成和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产栽培新技术,实现预期目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七、黄章开:抗击病魔坚守山区教师岗位
45岁的黄章开,是阳春市河口镇上双小学的一名教师。25年来,他顽强抗击病魔,默默将青春挥洒在山区的一方讲台上。
1989年,年仅19岁的黄章开从阳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回到母校上双小学担任一名乡村教师。刚走上讲台两年,强直性颈椎炎犹如一场噩梦降临在他的身上,全身骨骼和肌肉发生病变,背驼了,脚也弯曲变形,走路一歪一斜,稍微一动就会全身剧痛。然而,病魔并没有打垮他,25年来,他一边顽强抗击病魔,一边坚守育人岗位,白天,他忍住疼痛,服下止痛片,靠着讲台或者黑板才能讲课;晚上,他得把书本和学生作业高举过头,艰难地批改作业、看书备课。
这一痛,就是23年;这一守,就是25年。他说:“我知道得了这病有多遭罪,但我从没想过放弃,我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所有的孩子,只要能站在孩子们的身边,我就会忘记身体的疼痛。”
十八、黄耀华:扎根基层&实干兴村
黄耀华,现任岗美镇黄塘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他辞去了上海韩企的工作,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工作,回到岗美当村官,并于2014年当选为黄塘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书记、主任。他制定了符合村发展的三大经济保作区,采用“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三级经营模式带领村民科学致富;他改善了村的办公环境,动员村民建设村道巷道,个人出资、筹资建设村容村貌;他还带头捐款创立“思源公益”用于村里公益建设,目前已筹集资金17万多元,并出资成立了村集体项目恩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收益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返哺给恩源公益基金会。为把工作做好,黄耀华吃住在村,一心扎在工作上,常常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走访村民,了解民意。如今,村委会各项业务工作跃上新台阶,村风民气展现出一片和谐景象。
十九、董天龙:爱生如子好园丁
董天龙,东北籍教师。2006年他从长春师范学院毕业后,便来到了春湾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为了适应工作环境,他虚心地向当地人学习本地语言,短时间内就听懂了春湾话。到阳春的9年时间里,他一直以一颗真诚的兄长之心,说服并资助了好几位因家庭经济困难打算辍学的学生,帮助“后进生”转变学习和生活态度,还为许多在学习和生活受到困扰的“弟弟”、“妹妹”解开了一个个“疙瘩”,被学生誉为善解人意的“好哥哥”。在2009年9月至2010年春节修桥时期,他更是每天都护送学生上下学,甚至为了救因滑倒差点掉下桥的学生而被钢筋戳伤了小腿,可是第二天,他又站在了桥面上护送学生。他这种醉心教育、爱生如子的精神,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曾被评为市“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
二十、谢日升:生命在他手中延续
谢日升,现任阳春市中医院第四支部书记、内四科、重症医学科及科教科主任,从医二十载,他纵使有愧于家庭,也不愿有负生命托付,在不同岗位诠释着医者仁心。面对不同的患者,他总是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细心呵护,并且不厌其烦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挽救了无数危重病人生命。同时他努力提高全科医务人员水平,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全体医生常见病的学习,并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一一传授,强化了心电图、x光和操作能力的学习,打造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的青年骨干队伍。为服务广大患者,他还定期免费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义务为群众当起“健康讲师”。这20年来,他用责任心和精湛的医艺为病人解除痛苦,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危的生命,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阳春市人民政府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日 1199期/
欢迎您参加第二届“阳春好人”评选投票
编辑日期:&&文章来源:阳春市委新闻中心
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事迹公示及投票公告
&&& 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社会新风尚,进一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根据中央、省和阳江市的文件精神,市文明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二届“阳春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经活动评审委员会审定,从全市各地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推荐的45名参评者中,初选出20名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
&&& 为便于群众了解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的事迹,方便投票、评选,第二届“阳春好人”活动组委会在《阳春》报刊登候选人简要事迹、投票规则和选票,接受公众投票。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和配合评选活动。投票具体事宜见投票规则。
&&& 公示反馈方式:来电来函请如实反映候选人的情况和问题。联系电话:7738232,邮箱:yc7738232@126.com,联系地址:春城府前路102号市委大院6号楼市文明办,邮编:529611。公示时间:8月13日至8月19日。
第二届“阳春好人”活动组委会&&&
2015年8月12日&&&&&&&
侯选人事迹简介
&&& 关叶花& 捐献儿子器官让3人获得新生
&&& 关叶花,一位普通母亲,在痛失爱子之后,化悲痛为大爱,捐出了儿子遗体器官,使3名重病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2015年2月,关叶花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林星越遭遇意外车祸,虽经数百名网友、同学、朋友相助捐钱、献血,最终也没能挽回林星越年轻的生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这位普通的母亲却做出了令人震撼的举动:她与广东省红十字会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捐献了儿子遗体的一肝两肾。
&&& 关叶花捐献儿子遗体器官的大爱之举成为全市多器官捐献首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很多人帮了我们,我想让儿子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同时又回报社会。”这就是这位普通母亲的心声。
&&& 何升高& 大爱无疆
&&& 何升高,阳春新钢铁公司规划发展部创新管理师,是一名充满爱心的职工,加入阳春爱心助学社4年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阳春爱心助学社各位社员一起开展助学活动,助学足迹遍布全市各镇。他积极参加贫困学生考察、“五一”爱心义卖、中秋慈善义卖等筹集善款和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山区活动,为贫困学生联系爱心人士,避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同时他还在公司内传播爱心助学思想,带动同事多次深入市内各地参加助学活动,目前已有多名领导、同事成功资助多位贫困学生,并有多名同事加入了阳春爱心助学社。他先后被评为2013年度阳江市优秀志愿者、2014年度阳春市优秀志愿者。
&&& 吴成花& 人间有爱
&&& 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吴成花是“花姐义工队”的创始人,多年来,她带领的义工队足迹走遍了阳春所有镇、街道,扶助孤贫儿童50多名,照顾着100多名孤寡老人。对于孤儿来说,吴成花是好妈妈,她不仅经常去看望他们,帮助其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甚至还会接他们到自己的家中,为其做饭、煲汤,像妈妈一样关怀着他们。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吴成花是好女儿,她与队员们连续多年分批轮流照顾着100多名孤寡老人,用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吴成花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爱心父母大联盟银奖、助学荣誉证书奖、中山蓝天家园突出贡献水晶奖等。
&&& 吴其玲& 爬山涉水服务乡亲
&&& 八甲镇俄颈村村医吴其玲不仅有较好的医术,而且医德高尚,受到村民们的一致称赞。他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常常免除药费,病人都很感激他。大山里交通不便,他的摩托车常常穿梭在山村小路上。有一次出诊刚好遇上滂沱大雨,他二话没说就背起药箱,跨上摩托车出发。路上的淤泥拦住了去路,他没有放弃,下车徒步前进。当他浑身泥浆赶到病人家里时,病人家属感激万分。他说:“在这里,出诊是家常便饭的事,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搭客佬’,不管有任何困难,我都尽量随叫随到。”
&&& 杨水连& 独挑家庭重担的花季女孩
&&& 杨水连是被人遗弃在路旁的不幸者,养父那一双呵护的手给了她幸福的童年。她曾经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而困窘的生活却让她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
&&& 一个16岁的小女孩,其奶奶已经99岁高龄,养父杨才雄患有严重的肺积水,由于无钱医治,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计只能靠每个季度500元左右的低保金勉强维持着。面对不幸和困难,杨水连没有退缩,她一边勤学苦读,一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每逢周末,她都要匆匆回家安顿好奶奶和养父,然后才安心回校上课。养父病重的时候,她还得见缝插针似的请假回家。尽管如此,杨水连的成绩始终名列班内前10名。她有一个梦想,梦想着能够读大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暑假选择打暑期工赚钱交学费,养活家人。
&&& 杜佰任& 发挥余热写春秋
&&& 杜佰任是河口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1994年退休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每个学期,他都会骑着摩托车带着扩音器,到学校给学生们上德育课。他很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尤其是教育青少年学生不能进入网吧、游戏机室。他经常对当地网吧、游戏机室进行检查,发现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就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在他的监督下,学生的成长环境得到了净化,家长们对他这种举动一致称赞。20多年来,他为河口镇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先后获得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阳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 陈远发& 乐当新农村建设领路人
&&& 陈远发是陂面镇那座革命老区村的党支部书记。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红红火火的生意,回到村里带领乡亲们共同走脱贫致富之路。
&&& 自2011年上任以来,陈远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为大家,卖掉自家的挖掘机,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做好相关工作。经过多方努力,村里先后建起蔬果致富基地3个,农经服务站1个,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之前的空白增加到现在超过10万元。他紧抓扶贫开发“双到”机遇,多方联系筹资修缮2个水库、修建好那座桥及长900米的排灌渠,建成了自来水工程,实现3条村道硬底化,使得那座村不仅良田有灌溉,饮水得安全,更解决了“行路难”问题,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
&&& 杨仙娣& 最美的农家女
&&& 杨仙娣1981年4月出生于八甲镇高屋村,原是一个面容姣好,亭亭玉立的山妹子。2010年7月17日下午,正在地里干农活的杨仙娣突然发现自家房屋上冒出一股浓厚的灰烟,顿时意识到是家里失火了,于是她急忙跑回家。当她回到家门前时,大火已经无法控制了,但她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两次进入火场,将困在火海中的4个侄子及患精神障碍的大嫂抢救出来,最后造成自己全身面积近80%被严重烧伤,手臂自此不能自由屈伸。为了治疗她的烧伤,家里已经用去医药费10多万元,兄长也长期外出打工,但经济情况依旧困难。尽管如此,杨仙娣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日复一日地照顾患病的母亲、大嫂及4个侄子女的饮食起居,用人们无法想像的毅力顽强地撑起了整个家。
&&& 肖润连& 母爱照亮失明子女求学路
&&& 肖润连是潭水镇旗鼓村的普通农村妇女,她含辛茹苦,不仅把三个失明子女抚养成人,而且用母爱之光照亮了他们的求学之路。
&&& 肖润连育有2男1女?熏但3个孩子眼睛都患了视网膜感光发育不良症,视力几乎为零。经医学诊断属遗传性基因突变,尚未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但是,肖润连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坚定了一个信念:让孩子读书,接受最好的教育。多年来,她和丈夫没日没夜地干活,白天种桑养蚕、种菜、养鱼、开榨油坊,拼命为孩子们赚到更多的上学费用。到了晚上,她便把3个孩子的当天所学知识抄在各自的黑板上,辅导孩子们学习。通过20年来的不懈努力,她终于让3位子女走上了大学成才之路。
&&& 陈永南& 用亲情撑起家庭的晴空
&&& 岗美镇那旦村农民陈永南是一个人人称道的孝子。1977年,陈永南准备迎接高考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因积劳成疾相继病倒了。在参加高考与回村照顾父母之间,他咬牙选择了后者。从那时起,陈永南每天既要照料父母,又要下地干活,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 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1994年在小女儿刚满周岁不久,妻子刘玉兰突然病倒了并瘫痪在床。从此,陈永南每天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又要带着四个孩子,还要干农活。为不拖累丈夫,妻子几次想自寻短见。陈永南对妻子说:“我们要不离不弃,相依为命过日子。”
&&& 他还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尽管家庭贫困,但他将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培养成人。大儿子成了点心师傅,二儿子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已工作,大女儿就读阳江职院,小女儿考上了海南政法学院。
&& 罗世创& 为了大地的丰收
&&& 罗世创是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是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他还是2012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罗世创带领技术人员,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冒酷暑、迎寒冬、忘寝食,创办农业高产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广泛宣传新品种、新技术,每年培训、现场指导农民达2万多人次。经他积极推广,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广泛被农民接受,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水果优质率80%以上,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2008至2014年,他参与建设了广东省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创建了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引进粤油7号等花生良种和深优9516等水稻良种,大力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产栽培新技术,实现预期目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林绍华& 恪尽职守保平安
&&& 林绍华是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他的儿子因患病,需要长期专人照顾,但他从没因此而影响工作,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特殊要求。组织安排他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八甲派出所工作,他虽感为难,但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决定扎根基层,保一方平安。2007年,他抽调到市维稳中心工作,在一次现场维稳工作中,他突然得知自己的儿子走失了,他尽管心里万分焦急,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并没有把事情告诉领导,直到晚上10点多,平息好群众纠纷后,他才知道,儿子走失已经一整天,刚刚才被找到。看着满身污垢的妻子和儿子,他流下了感激和愧疚的泪水。
&&& 林金英& 身患癌症却向别人伸出援手
&&& 今年35岁的林金英是花姐义工队的一名义工,她患肠癌4年,加入义工队3年,但她仍然跟着义工队到敬老院做义工、帮助孤寡老人,几乎走遍了春城市区的大街小巷,甚至多个偏远山区也留下了她的足迹。为照顾合水9旬独居老人陆婆婆,她经常骑摩托车去看望老人,甚至在台风正面袭击的日子里,她依然和队友骑着摩托车顶着10级大风和暴雨赶到陆婆婆家。为省下钱帮助更多的人,她放弃购买价值几十元的专业排便带,而是用塑料带来制作代替。别人笑她“傻”,她却以微笑回应,因为在她看来,微笑代表着希望,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林金英说:“我相信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乐观一点,生活就会美好一点。”
&&& 林深& 致富不忘乡梓
&&& 林深是春湾镇新明村农民,他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特色产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耕家。
&&& 1999年,林深承包了家乡附近原青山农场的600多亩农田,发展特色产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林深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们,他把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热心帮助附近村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资金、种苗等各种难题,经常出动农机义务帮助缺乏劳动力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群众耕田种地,并义务帮助农户推销产品。林深十分关心支持公益事业,2008年他慷慨解囊3万元,帮助五保户林庆建起了两层小楼房。2002年以来,他共捐资10多万元维修村道、帮扶困难户、开展敬老爱幼等公益活动。
&&& 林深先后获得“广东省种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
&&& 罗才新& 无怨无悔当好养路工
&&& 罗才新是市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九头坡道班班长。自1981年参加道班工作以来,他担任过龙门、石望、石河、新凤、牛坡岭道班班长。虽然工作岗位多次转换,但不变的是他执着搞好公路养护的责任心。2010年春南水灾,他夫妻俩来不及照料刚做完手术的父亲,连续30多天赴双蚩购榍老眨蝗彰灰沟胤苷皆诳购榈谝幌摺EF铝氲腊嗨苎肺挥诼硭蛴胗滥蚪唤绱Γ礁呗范福ぷ鞣敝兀钐跫懿睿芏嗟腊喙と伺略谀抢锕ぷ鳎伤试冈角玻埃保衬曛鞫蟮脚F铝氲腊喙ぷ鳎F鹆搜ぶ氐#晌泄费さ谋瓯#玻埃保衬晁倩瘛笆∥逡焕投闭隆薄
&&& 黄章开& 抗击病魔& 坚守岗位
&&& 黄章开是河口镇上双小学教师。25年来,他顽强抗击病魔,默默将青春挥洒在山区的讲台上。
&&& 1989年,年仅19岁的黄章开从阳江师范毕业后,就回到母校上双小学担任乡村教师。刚走上讲台两年,强直性颈椎炎犹如一场噩梦降临在他的身上,全身骨骼和肌肉发生病变,背驼了、脚也弯曲变形、走路一歪一斜、稍微一动就全身剧痛。然而,病魔并没有打垮他,多年来,他一边顽强抗击病魔,一边坚守育人岗位,白天,他忍住疼痛,服下止痛片,靠着讲台或者黑板才能讲课;晚上,他得把书本和学生作业高举过头,艰难地批改作业、看书备课。这一痛,就是23年;这一守,就是25年。他说:“我知道得了这病有多遭罪,但我从没想过放弃,我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所有的孩子,只要能站在孩子们的身边,我就会忘记身体的疼痛。”
&&& 黄耀华& 扎根基层 实干兴村
&&& 黄耀华,现任岗美镇黄塘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他辞去了上海韩企的工作,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工作,回到岗美镇当村官,并于2014年当选为黄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制定了符合村发展的三大经济保作区,采用“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三级经营模式带领村民科学致富;他动员村民建设村道巷道,个人出资、筹资改善村容村貌;他还带头捐款创立“思源公益”用于村里公益建设,目前已筹集资金17万多元,并出资成立了村集体项目恩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收益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返哺给恩源公益基金会。为把工作做好,黄耀华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走访村民,了解民意,使村里的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展现出一片和谐景象。
& 董天龙& 爱生如子好园丁
&&& 董天龙2006年从长春师范学院毕业后,便来到了春湾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为适应工作环境,他虚心地向当地人学习本地语言,短时间内就听懂了春湾话。到阳春的9年时间里,他一直以一颗真诚的兄长之心,说服并资助了好几位因家庭经济困难打算辍学的学生,帮助“后进生”转变学习和生活态度,还为许多在学习和生活受到困扰的学生解开心结,被学生誉为善解人意的“好哥哥”。在2009年9月至2010年春节修桥时期,他更是每天都护送学生上下学,甚至为了救因滑倒差点掉下桥的学生而被钢筋戳伤了小腿。他这种醉心教育、爱生如子的精神,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曾被评为市“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
&&& 谢日升& 生命在他手中延续
&&& 谢日升是市中医院第四支部书记、内四科、重症医学科及科教科主任,从医20载,他纵使有愧于家庭,也不愿有负生命托付,在不同岗位诠释着医者仁心。面对不同的患者,他总是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细心呵护,并且不厌其烦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挽救了无数危重病人生命。同时他努力提高全科医务人员水平,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全体医生常见病的学习,并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一一传授,强化了心电图、x光和操作能力的学习,打造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的青年骨干队伍。他还坚持定期免费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义务为群众当起“健康讲师”。一直以来,他用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危的生命,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 李剑镔& 心系学子 助力梦想
&&& 李剑镔是阳春一中教师。2005年国庆节,他从江西来到阳春一中报到,独自一人凭着一张地图骑着自行车到班里来自不同镇的学生家中实地家访。2011年他竞聘当选为阳春一中团委书记,自此开始了关注贫困学生行动,想尽办法为贫困生筹集助学金。他经常放弃了寒暑假和平时的假日休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贫困学生进行实地家访调研,足迹踏遍了阳春的山山水水。他建立和完善了阳春一中贫困学生资助申请制度、资助发放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废品回收、慈善义卖等活动,每年经手资助的学生超过1300多人次。他还创建了阳春一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组织志愿者慰问敬老院、福利院,先后到各镇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助学行活动,送去图书、文具、体育用品,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亲自做励志演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
第二届“阳春好人”活动公众投票规则
&&& 一、投票时间为2015年8月13日0:00起至8月22日24:00止(信件以邮戳为准)。
&&& 二、投票范围为组委会办公室公布的20名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
&&& 三、候选人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投票时请在候选人右方空格内画“√”,如使用其他符号或对选票进行涂改,均作为废票处理。
&&& 四、评选活动以书信方式参与投票。每次投票所选候选人不得超过10名,否则视为无效投票。
&&& 五、书信投票方法:剪下刊登在《阳春》报的选票(复印无效),填写好后寄往阳春市文明办。地址:春城府前路102号市委大院6号楼市文明办。邮编:529611。
&&& 六、本次投票评选结果比重占整评比活动的50%,结合评选委员会投票占50%的比例,评选出综合得票前10名的为第二届“阳春好人”。
&&& 七、本次评选活动坚持群众自愿投票的原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包办投票等弄虚作假行为。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监督举报电话:7738232;电子邮箱:yc7738232@126.com。
&&&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评选出您心目中的“阳春好人”,与我们一起传递道德正能量,唱响阳春正气歌。
第二届“阳春好人”活动组委会&&&
2015年8月12日&&&&&&&&&
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选票
第二届“阳春好人”候选人选票
关叶花(女)
吴成花(女)
林金英(女)
杨水连(女)
杨仙娣(女)
肖润连(女)
选票说明:
&&& 1、候选人以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序。&&&&
&&& 2、请在候选人右方空格栏打“√”,所选总人数不能超过10人,超过视为无效票。&
&&& 3、请将刊登在《阳春》报上的选票剪下(复印无效),填写好后寄往阳春市文明办。地址:春城府前路102号市府大院6号楼市文明办。邮编:529611。电话:7738232。
&&& 4、投票时间截止到8月22日,以邮戳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