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吴清源迅雷下载中年晚年汉语日语都会吗

披露在《吴清源》趣事--张艾嘉黄奕吃出了感情_影音娱乐_新浪网
披露在《吴清源》趣事--张艾嘉黄奕吃出了感情
<font color=#7b年01月31日02:26 北京娱乐信报
《吴清源》剧照,(左起)张震、张艾嘉、黄奕
  著名导演执导的影片《吴清源》自开机以来就被业界看做是2005年最值得期待的大片之一,筹备四年、斥资3000多万元、大牌云集、制作考究……这些都使这部影片有望成为人物传记片的经典之作。由于影片大部分在日本拍摄,拍摄具体情况少为人知,日前,片中吴清源妹妹的扮演者在接受采访时首次透露了该片拍摄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与田壮壮建立了亲如父女的关系
  黄奕说拍摄《吴清源》让她对田壮壮有种由衷的钦佩,她说田壮壮强调的是一种感觉和氛围,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细节,比如他不会刻意地要求演员应该怎样讲台词、眼神应该如何、动作应该怎么样,而是追求那种整体的写意般的和谐自然。“他非常能激发演员内在的东西,太厉害了。这部戏让我体会到了演戏投入到极致的幸福,在演完后我甚至有点不自觉地发抖,当时感觉似乎每个细胞都在演戏。”拍摄时,黄奕与田壮壮之间也建立了亲如父女般的融洽关系。
  和吃出了感情
  影坛著名的“全能才女”张艾嘉在片中客串了吴清源的母亲,跟黄奕之间有很多对手戏。没见到张艾嘉之前,从没与其合作过的黄奕心里还有些忐忑,不料第一次见面就感觉特别投缘,她觉得张艾嘉一点没有著名演员兼著名导演的架子。
  后来,剧组到日本近江八幡市拍摄,张艾嘉先到了两天,就先把周围视察了一遍,附近哪个商场有打折消息、哪个小店东西好吃她都会热情地介绍给黄奕,俩人经常抽空一起去逛商店,不管谁吃到了好吃的东西都会多买一份带给对方分享,两人很快就相处得像真正的一家人。
  张震激励学日语
  《吴清源》刚开机的时候,张震满口流利的日语立即把黄奕给震了,后来她才知道张震事先是做足了功课,他先让翻译把剧中的日语台词念出来,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用自己的方式标注出发音、音调,再反复练习。张震的刻苦让黄奕十分佩服,她说自己已经是第三次到日本拍片了,但对日语还基本是一窍不通,不过日本著名的演艺公司吉本兴业已经看好黄奕邀请她合作了,所以她回国后也下决心开始好好学习日语。
  跟和田惠美学打扮
  造型大师和田惠美是位优雅温和的老太太,曾因在黑泽明执导的中的设计获得最佳服装设计奖,的、的服装设计也都出自她之手。黄奕说,和田惠美的设计优雅、大气,色彩和款式搭配巧妙,也许粗看并不十分抢眼,但非常耐看,越看越有味道,让自己在衣着化妆上的品位也提高了。信报记者大鸣
  围棋大师的首部传记影片
  吴清源是祖籍福建的围棋大师,14岁东渡日本,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调和”理论,是将中日民族完全不同的围棋理念融会贯通的第一人。电影《吴清源》描写了围棋大师吴清源的传奇人生,青年和中年吴清源由台湾演员张震饰演,除了张艾嘉、黄奕外,、以及日本演员松坂庆子等也在影片中友情出演。
新 闻 查 询
彩 信 专 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吴清源》转战日本 张震为演好大师苦学日语_影音娱乐_新浪网
《吴清源》转战日本 张震为演好大师苦学日语
<font color=#7b年10月15日09:20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 《吴清源》是继电影和纪录片之后,导演一次新的创作。
  影片讲述围棋泰斗吴清源的棋艺人生,青年和中年吴清源由台湾演员张震饰演,在戏中客串吴清源的母亲。
  据悉,在完成国内的拍摄后,《吴清源》剧组的大队人马已经于10月9日抵达日本。
  记者从田壮壮电影工作室了解到,剧组一到日本就遇上10年来最大的台风,致使飞机不能在东京机场降落。但12日,剧组就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拍摄。
  日本的拍摄开始于吴清源先生在小田原的家。91岁高龄的吴清源先生还将亲自出镜演自己。
  田壮壮导演认为,目前片中演员的演出都很不错。比如扮演吴清源的张震就是个很用心的演员。在剧中他有很多的日语对白,虽然他之前也会些日语,但他一接下这部戏就飞到日本请教师教授日语并且学习下棋。金陵晚报记者孟娟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nbsp 06:50:00
&nbsp 07:22:00
&nbsp 19:32:34
&nbsp 14:21:31
&nbsp 11:10:26
&nbsp 13:26:41
&nbsp 06:48:24
&nbsp 10:06:08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冷图片】(R)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大赏
画着用&&转自&
钟情于跃轨自杀日本社会里的一个人际交往准则,是不要让人&迷惑&,也就是不给他人添麻烦。加缪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但是,对日本乃至全世界绝大多数的自杀者来说,他们放弃生命的决定并不是为了思考或解答什么哲学问题。早晨的电车遇到了人身事故,我通常搭乘的京浜东北线和琦京线被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命案发生在NEC、博报堂等大公司云集的田町站,那男子当场死亡,影响了包括我在内18万人的行程。报道没有谈及死者的动机,不过,这一类的自杀,我早已司空见惯。在日本生活的这些年里,每个月乘车都会遭遇几桩此类&人身事故&。日本警察厅统计了2009年上半年的自杀人数,17076人,比2008年同期增加768人,而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低谷被认为是主因。日本已经连续11年来年自杀人数超过30000人,2008年的统计是32249人。我查阅过警察厅之前的年度自杀调查报告,数据颇为详尽,但有一个遗憾是没有自杀手段上的区别统计。某社会调查数据网站上的数字显示,2005年这种跃轨自杀事件为685件。另外,《朝日新闻》的一篇报道提到,2008年仅仅在JR东日本铁道的运营区域内,就发生了280件跃轨自杀事件。如果加上其他私营、公营铁道的话,在东京及周边的首都圈,每天差不多都会遇到一桩。甚至有一日,在不同的线路上都有人跳下站台,造成了东京地区大面积的交通阻滞。我没有亲眼见过赴死者纵身一跃的场景,但有几次算是擦肩而过。一次是在赤羽车站,对面站台有人自杀,遗体已经被清理完毕。站台上剩下他的几件遗物,一只黑色公文包静静地立在地上,平淡无奇,仿佛还等待着它的主人再次将它拎起。另外两次也是在赤羽车站。我搭乘的电车只有一半驶入了站台,便紧急刹车,乘客被通知从指定的几个车厢出口下车,车头方向已经有工作人员拉起了拦阻线。我坐在车尾,起身随人流前行,心想:我也是那撞死了一个生命的巨大质量的一部分。另一次,我在车站入口处看到了被担架抬出的自杀者,十几名高举布幔的警察将担架围在中间保持移动,从外面什么也看不到,地下亦无血迹。事后通过新闻得知,自杀者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跳下铁道的人这么多,铁路和警察方面早就有了反应迅速的应对机制。以我的经历而言,似乎只要二十几分钟就能清理完毕。据说,他们有专用的尸袋和遮挡并清洗现场的器具,以避免刺激别人的感官。所以,当今早电车耽搁了一个多小时,让我竟有些不耐烦了。这些跃轨自杀者虽然是少数,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车辆的驾驶员和自杀者身边的人们而言,眼睁睁看着一个活人迎面扑下,那份心理震撼可想而知。按理说,这类电车的驾驶员本不是一个和死亡距离如此之近的职业,但前赴后继的自杀者,令他们每天的当班都隐含着未知的风险。日本社会里的一个人际交往准则,是不要让人&迷惑&,也就是不给他人添麻烦。某日在站台上,几名中学生大声喧哗忘乎所以,同伴中便有人出来劝说打住,以免&迷惑&四周。为了不&迷惑&别人,日本人在生活中会表现得比较自立,遇到问题不喜欢求助而独力硬撑;另一方面,在日常公德方面,这也造就了一种无形的约束。记得还有一次,四五个小学生,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在车厢里不小心弄洒了饮料,就用随身的纸巾蹲下去擦拭。旁边的一些成年人冷眼旁观,等到女孩儿们的纸巾用罄,有人不吭声地递过来几张。女孩儿们一边擦,一边向四周鞠躬致歉。这是一次有关不可&迷惑&的很好的诠释,可能会有人感慨于日本人在恪守社会公德上的水准,但跃轨自杀者的激烈举动,则展示了日本人内心世界的另一面。自杀的手段很多,若必求一死,跳楼或许最为可行。其他如服毒、烧炭、割腕等,都是一己的自行了断。但跃轨的做法,无疑就是要给别人带来&迷惑&,就是要让自己的死成为公众事件。之所以自杀事件在赤羽多发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此间为一交通枢纽,造成的不便也比较大吧。同样,首都圈地区的跃轨,多半是在上班高峰时期的繁忙线路和车站,每一次都能令数万人被迫迟到。假如有人准备赶往机场,说不定还会因此错过航班。听说自杀者还会给家人添不小的麻烦,因为依照法规,运营受阻的铁路部门有向家属要求一笔高达数千万日元赔偿的权利,尽管考虑到其处境,多数时候并不付诸实施,可遗属还是要按惯例缴纳所谓&迷惑料&。所以,跃轨自杀者的做法,就是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给生活的世界一次完全不负责任的&迷惑&。在他/她的心里,除了对生存的无可留恋之外,也许还有一种反社会的心态在吧。&&&&&&&&&&&&&&&&& 还能有多压抑日本社会普遍性压抑状态的最主要根源,莫过于编织成一张大网般笼罩日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规矩&。某夜大雨,我走向池袋车站途中,看到人行道的护栏上倚着一位胖硕的青年男子,全身西装革履,但一任雨水冲刷,而他的大量呕吐物遍布全身,顺水流下。他间或仰头向天,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是的,那是不折不扣的声嘶力竭的号叫。在夜雨中繁华街道上的此情此景,简直充满了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我不知道这位胖子遇到了什么烦恼,可那号叫无疑是深刻压抑之下的癫狂释放。事实上,相似的场景,十几年来我亦屡见不鲜,其背后映射出的是一种普遍性的压抑状态。这种压抑最主要的源泉,莫过于编织成一张大网般笼罩日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ルール&(规矩)。和朋友聊天说这个问题,我想到了日本人每年元旦寄贺卡的习俗,其实是一个体现压抑氛围的好例子。据2007年的统计,日本人人均邮寄105张贺卡,以人口计算总数高达130余亿张,相当惊人,因为中国除夕当日,*和联通的手机拜年短信也不过77亿条。比起拜年短信,日本的贺卡更花费心思,然而,也更称得上是一种负担。一个家庭收到或寄出的贺卡可能多达数百张,绝大多数充斥泛泛的客套话与千篇一律的祝愿。很多人之间平日根本不相往来,却要出现在彼此一年一度的贺卡发送名单上。对一个率直(美其名曰,或称懒惰)的人来讲,这些贺卡也许真的会导致精神上的负累。他必须克制自己的随性念头,老老实实地加入到贺卡群体中去。凡此勉为其难之事,旷日持久即为压抑。虽然以民俗、传统等面目修饰,实则累积于潜意识当中。有时在餐馆,我会冷眼打量左近的日本人团伙,在其间常会发现一些纯属无奈参加聚会的人,用捏造的表情佐以敷衍性的言谈,眼神中却流露出不得不屈身于此的痛苦。这也是压抑。关于日本人的集团性特征,留后再议,此处只是强调,作为&社会人&,压抑是如影随形的生活的一部分。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任何文明都有约束制衡个体生命的道德伦理及法规典范,但在当下世界,日本的&ルール&之繁多琐细,确实堪称独步。每个人承受压抑的能力自然有别,疏导排遣压抑的方式也各异。实在扛不住了,就要追求一次痛快淋漓的宣泄,前面说的&碍事型&自杀是激烈的做法,而那位雨中长号的胖子,也算比较鲜明。另外,压抑还催生了不少精神疾病的患者。我生活中遇到的、听说的所谓&变态&真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余虽只是毫无姿色的臭男人,也还被偷窥过洗澡呢。在日本的社会组织中,压抑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越往下走压得越重。作为来自底层的反弹,就出现了一个现象:下克上。&下克上&现象是了解日本传统体制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其源流可以上溯到镰仓幕府时代,在所谓武家社会中,主公与家臣虽有大义名分,但当主公的作为得不到家臣拥护时,家臣可以废立甚至弑主。这和中国历史上中唐以后至五代的藩镇等军事集团的形态极为相似。中国自宋代起的中央专制权力和文治主义的加强,也正是为了防止此一现象。&下克上&折射出的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军国色彩,下级武士主导的明治维新实际上也是一次成功的&下克上&。外人看日本社会体制,往往是上下等级森严,下级俯首听命的一面,其实并不尽然。在日本的二战历史叙述中,&下克上&这一词语颇为常见。二二六兵变是下克上,侵华战争扩大化也是下克上。南京大屠杀是中日历史认识中的焦点话题,日军的暴行某种程度上亦来自于战区指挥官们为避免一线官兵重压之下反噬自身而故意的纵容。大本营要求暂缓进攻作战的命令,被战区指挥官们漠视的原因之一,正是下面官兵发泄的亢奋已经按捺不住。少数军官或宪兵在试图制止或呵斥士兵们的暴行时,遭到士兵恶言相向乃至暴力威胁的例子,散见于日军的各类*中。在战后的混乱中,士兵谋杀军官,甚至用私刑处死上级的例子也曾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日本的官方声明是否表示反省谢罪,只要其社会中的压抑现象仍旧如此,就继续存在着酝酿失控行为的土壤。一位归国生活的朋友说,在中国混得久的日本人&最坏&。理由是他们失去了日本社会的&ルール&束缚,一下子随心所欲起来就很放纵,&发扬了日本人的缺点,汲取了中国人的毛病&。我对此没有深入观察,但听说过几个个例,如某某日本人对在中国可以随便闯红灯甚至吐痰颇感快慰乐不思蜀。&&&&&&&&&&&&&&&&& 日本才是礼仪之邦?怀有华夷观念的东亚国家都愿意强调自己是礼仪之邦,以建立文明上的优越感,日本民众的礼貌表现则为之大大增添了说服力。从清末至今,对日本人的&有礼貌&描述不绝于书,这个礼貌和压抑之间有何关联?这就要说到咱们的一位先贤:荀子。初到日本,日本人随时随地表现出的礼节,确实曾给我以不小的震撼。在站台上,看到人们彼此鞠躬道别或挥手致意;在电车中,看到大家因肢体接触而相互点头抱歉;在商店里,看到服务员热情而亲切的笑容&&不论之前对日本的印象究竟如何,这种普遍的温文有礼在很大程度上令人生出对日本的尊重和羡慕。特别是在和中国的某些生活经验对比之下,一种几近自卑的感觉甚至油然而生。在日语学校的初级教材中,前几课就教了&礼仪正しい&这个单词,不用说,是用来形容日本人举止言谈的。这也表明日本人对此极为自豪,乐于在外国人心中加强塑造此一形象。怀有华夷观念的东亚国家都愿意强调自己是礼仪之邦,以建立文明上的优越感,日本民众的礼貌表现则为之大大增添了说服力。自清末以来,中国人对于日本人道德修养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即便是在两国交恶,日本对华侵凌不休的时期。不过,这当中的心态倒很值得探究,我以为多数是因恨铁不成钢而痛发牢骚,极少有人深入分析中日两国文化内在的歧异。今日中国大陆的道德滑坡、世风沉沦有目共睹,所以拿日本来说事儿的更大有人在。但我以为尤有必要澄清的是,中国之现状有特殊的成因和责任者,决不能据此便以为日本比中国更加&文明&。以文化角度论,中日之间的现象差异,实际上源于&心&和&礼&的道德观分歧。中国人讲早期儒家,一般只说&二圣&孔孟,前者曰&仁&,后者曰&义&。此后的圣贤,要数朱熹(&理&)、王阳明(&心&)。一位先贤似乎很受冷落,他就是荀子。中国教科书中对荀子的论述着眼于其朴素唯物主义和性恶论,但荀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也恰恰是荀子。清末,中国知识界曾经有一场&尊荀&与&排荀&的争论,前者的代表是章太炎,后者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不过,双方都把焦点放在了荀子的政治思想上,康梁等&排荀&派更是把荀子攻击为导致中国&两千年专制&的元凶。事实上,荀子在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谱系中从来不是主流,&排荀&派和日后的激进知识分子一样,大嘴放言,怎么偏激怎么说。章太炎指出的荀子的一些思想亮点确实敏锐,但古文大师的影响力大体局限于象牙塔之内。韩东育的《中日两国道德文化的形态比较》是一篇对此问题论述得比较透彻的好文章,值得有心人仔细研读。他在文中引用李泽厚的观点,即中国儒学仁重于礼,所以&对内在心性的主动塑造和追求远重于对外在规范的严格遵循和顺应。&&日本则不然&&所致力的是外在理性的建立,即对行为规范、姿态仪容等礼文细节的坚决确立和严厉执行,而并未去着重内在心性的塑造&&&韩东育详细分析了荀子理论对日本著名思想家荻生徂徕的影响,即要靠外在的&礼&,而非内在的&心&。荻生徂徕认为:&仅凭口耳说教似的道德灌输和内在良知的自我制御,是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的,实际上也是靠不住的。他主张,社会公德的真正建立,需要的不是内在自觉,而是外在训练。&韩东育承认,荻生徂徕&以外化内&的主张通过长期实践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已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但&公德欲完全覆盖私德,亦难免天真&。了解了这点之后,着实有茅塞顿开的感受。中国人强调私德,只要心是好的,外在言行可以不拘甚至放诞,微瑕不足以掩瑜。于是,许多人明明缺乏公德观念,却毫不怀疑自己内心良善,&心&成了简捷的托词。日本人强调公德,在外在的言行举止上礼节繁多,哪怕流于虚伪做作,至于内心是否真诚并不注重,&礼&成了便利的装饰。在日本社会中生活久的中国人,常常对日本人的&礼&讥为&虚伪&,倒不仅是怨言而已。事实上,从前面提到的几个中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态度也可看出端倪。对类似有违公德的事情,否定之的着眼点不是对行为本身的对错进行发自内心的检讨,而是外在的&礼&的层面上给别人&迷惑&。由此我们也就明白,当身处可以不计较别人反应的社会环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战争中的敌国领土上)时,&礼&的约束自然崩解,心中之恶就可毫无顾忌地倾泻而出了。&&&&&&&&&&&&&&&&& 小巧文库本的价值书的价值,绝不在尺寸。所以,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的文库本在日本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社科院的郑也夫研究员访问过日本,在感想中提到对日本人于电车中所读书籍的疑问:他们在看哪一类的书呢?坐了十几年电车,我也在路途中读过不少书刊,特别是较长途的行程之前,总要在书架前犹豫一番,琢磨带哪本书更好。如今的住所和公司不远,车行两段,各七八分钟,对读书而言并不合适&&刚刚翻了几页,就要下车。所以,甚至有点怀念以前要乘近一小时车上学的日子了。作为电车中的老读客,庶几知道日本人在读什么。一般来说,阅读报刊和书籍的各占一半。而在书籍里面,似乎有三大类:小说、漫画和学习资料。小说以小巧的文库本居多,漫画的开本也比较小,学习资料则往往是针对各种资格考试。说到日本人的优点,我个人最推崇的一项是普遍性的喜爱读书。明治年间,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常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一书。他在书中写道,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在西方国家的切身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日本民众爱看小说这一幕,相信也给彼时来日的中国人以相当的刺激。于是,梁启超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倘若全中国人都爱看所谓的新小说,中国也就有救了。梁任公拳拳之心真是历历可鉴。我没怎么搭乘过中国的地铁或轻轨,不大清楚人们在车厢内做什么(网络上吵嘴打架的雷人视频倒蛮多),也就揣测郑也夫先生对日本人读书现象的特别在意,是否亦有感而发。我乘车时多数时候读的是中文书籍,和日本人相比,直观上的显著差别就是开本。近年来,中国出版的书籍开本,似乎也像GDP,不高速增长不足以告慰国人。所谓国际大开本很是流行,一本书大咧咧摆在那里,仿佛在宣告自己与世界接了轨。最离谱的是,翻开不少开本颇大的书籍,会被几百个文字周边的广大空白晃了眼睛。我不知道那些&留白&是作何用处的,谁要写那么多圈点题评,难道是把书页当做了山水画?这可谈不上&此处无物胜有物&的美学意义,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浪费。书的价值,绝不在尺寸。中文图书中,我曾购有一套江苏古籍出版社和香港中华书局联合出版的&诗词坊&、&小说轩&系列丛书,开本和日本文库本相差无几,深为喜爱。该丛书篇幅虽小,内容却佳,我至今仍时不时拿出来翻看。韩国学者李御宁的名著《日本人的缩小意识》,精辟地指出了日本文化中对&缩小&的执著追求。具体而微的文库本,无疑就是这种&缩小意识&的一个体现。文库本的肇端,是1927年岩波书店推出的名著普及书。当时出版社的动机既是为了对抗市场上豪华昂贵的经典巨著,也有推动文化传播的志向。结果,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的文库本成了日本图书出版业的重要力量。不过,如今的文库本内容五花八门,更因成本较低,出了很多垃圾读物,已经和昔日的名著普及本的意义相去甚远。欧阳修说适于读书的时空,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论,&马上&今天应该换作&车上&了。其实不仅在车上,捧着一册大开本在哪里阅读都不方便,日本式的文库本则称手得多。当然,文库本的特点决定了内文字迹较小,但这对爱书之人而言算不上大碍。去书店闲逛时,我最爱流连的就是文库本专柜。那一排排小书构成整齐的阵容,却生出小蚁雄兵般的气势。在家具店里买的书架,也专门设计有文库本的隔层。不过因我没那么多收藏,就腾出来给了中文书。结果,那些和国际接了轨的大开本们,很滑稽地卧也不是站也不是。让我想起有一年去采访来日比赛的NBA球队,酒店在床头还得多加一张躺椅,给那些大个子们垫脚。&&&&&&&&&&&&&&&&& 女中学生的短裙许多外国游客都会注意到,日本女中学生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超短的裙子。初来日本的第一个冬天,见到中小学生们的短裤短裙,心里是免不了有点惊奇的。虽说自己高中时代也不惜落下风湿的毛病,在东北的寒风中扮酷穿单,但眼见那些年纪更小的童男童女光着两腿,不禁心生同情。问其缘由,有人说是为了从小磨其筋骨,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并慨叹吾国之小皇帝们过于安逸。不过,若把目光投向稍大些的女中学生们,似乎又不仅是这个高尚的原因,因为那短裙的边际实在有点太高,有时简直到了大腿与臀部的交界。这很难说是一个单纯为了历练意志的必要手段。我们这一代人对日本女中学生制服的印象,大约始自电视剧《血疑》中山口百惠扮演的幸子。来到日本之后,才了解了它现在所蕴涵的丰富意义,以及寄托了多少男性的粉红色遐想。在新宿、涉谷等繁华地带,时常能看到三两个身穿校服的女中学生无所事事地伫立,而身边逛荡着个别上班族打扮的中年男子。有时,那男子会趋前搭讪,女孩们则偶尔发出肆无忌惮的大笑。女孩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超短的裙子,不管是穿着中文称之为&泡泡袜&的白色长袜(一般是将它叠在小腿部分,仿佛绑腿),还是黑色或蓝色半长袜,总之两截大腿是一定要露出来的,宛如刻意招展的旗帜。起初,我对这些唧唧喳喳的女中学生和色眼迷离的男人们绝无好感,把他们看做社会公害。但随着年纪增长,我渐渐学会用一点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川端康成在《睡美人》中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位老男人对年轻女性肉体的畸恋,在那些中年男人脸上,我似乎看到了同样的对衰老和死亡的由衷恐慌。而反过来打量女中学生们,我看到的是一种不知所措,混杂着对青春仿佛陡然暴富之后的挥霍欲和困惑感。承蒙天涯网友kanishka指教,告知那一段大腿的专业术语:绝对领域。这才得知该&领域&在&萌文化&中的重要性,真教人不得不感叹廉颇老矣。去网络上查找了一下,原来短裙、绝对领域、膝盖以上的长袜之间,还有4︰1┑摹盎平鸨壤?保ㄎ蟛钊菪矶取?5%)。据说,此一&绝对领域&对于男人来说是令其眩晕、*、感到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但既然眩晕且*,还哪里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之感?于是乎,屡有中年警官、大学教授为了一窥&绝对领域&之上的风光,不惜身败名裂。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女中学生的裙子的底边开始从及膝不断向上提高,算下来差不多每年一厘米。不知道这与泡沫经济的破灭有无联系,但肯定昭示了世风的潜在变化。许多外国游客都注意到了日本女中学生们展露出的大腿,而日本舆论界也表达了对其所暗示的&援助交际&现象的忧虑。于是,如何让女中学生们把不断缩短的裙子长度放下来,俨然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学校是超短裙之争的第一线战场。不过,另一个有趣的数据是日本中小学教师猥亵学生案件的增长,2004年达到历史纪录的190余人,去年公布的资料则是下降到通常水准的160余人。这或许充分体现出了此一斗争的严酷性与复杂性。不久前的一个话题是新潟县的高中特意制作了劝说女生们把裙摆放长的海报,可见校方的用心良苦,然而据说女生们反应冷淡,认为&此举毫无意义&。女中学生露出的大腿,成了少女们的亚文化象征。但在来日的中国人看来,自有不理解之处。我曾多次听到陪同的访客表示诧异,有男也有女。他们不是诧异于日本女生的裙子之短,而是那双腿的&难看&:&她怎么敢穿这样的超短裙?&确实,大腿现象若有一点值得称道的,便是众腿平等。姑娘们不管自己的腿多&难看&,也照样坦率露之。有的女生大腿粗如水桶,小腿孔武有力,在中国若敢穿超短裙恐怕要被人公然耻笑,在日本却可以安之若素。进一步说来,日本女生公开袒露大腿可以说是为了迎合男性的意淫,将女性置于被亵玩的角色;可中国人对女性&腿型&(外貌)的苛求,实在是异曲同工甚至犹有过之。况且,穿着超短裙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性的暗示,一位新潟女高中生说:&我把裙子卷短并不是为了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大家都这么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即日本人强烈的群体性意识。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日本人的&跟风&嗜好。&&&&&&&&&&&&&&&&& 跟的就是风喜欢跟风盲从赶潮流,动不动就要闹上一下子,这是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日本人深刻而独特的群体意识。2008年秋天,一场&香蕉荒&突然席卷了超市。起因是一位女星在某电视台节目中谈到她吃香蕉减肥的经验,没想到,随即掀起了民众轰轰烈烈购买香蕉的热潮。香蕉在日本超市中属于一年四季都大批量贩卖的普通水果,价格也很便宜,一束(四到五只)通常不过一百多日元。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抢购潮,住所附近的几家超市都出现了有价无货的状况。店方在告示牌上写着道歉之词,表示一定尽快从海外大量进口,确保供货。接下来的数日内,往日供应充足的香蕉,始终处于紧俏难得的境地,偶尔见到剩下姿色不佳的几束,价格反比过去涨了不少。这种怪象大约维持了半个月,香蕉们才恢复了清静。短暂而疯狂的香蕉抢购热,一度成了日本媒体的话题,但集中于香蕉本身究竟能不能减肥的讨论,很少有人批判其背后折射出的非理性。当然,日本人自身对此习以为常,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喜欢跟风盲从赶潮流,动不动就要闹上一下子,这是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日语称之为&ブーム&(英语Boom的外来语发音),每年若没那么几次,还真是怪寂寞的。按道理说,日本民众的教育水准普遍较高,作为个人,似乎应该有比较强的主见。事实却是,大多数日本人面对&ブーム&首先的选择就是跟风,而且争先恐后,劲头狂热,唯恐被落于&ブーム&之外。这体现出的是日本人深刻而独特的群体意识。有人会提到日本人的排队现象,确实,一家拉面店的门口若有两三人排队等候,就不愁会扩大到五六七八人,因此有店家特意雇人排队来充门面。我还见过更滑稽的跟风一幕:某年东京电影节期间,在涉谷车站前,几十个男青年脱得只剩短裤,在广场上高喊励志口号。路过的陌生男青年陆续有*加入者,那兴奋劲儿如同&找到了组织&。此类胡闹不雅的举动,一个人做会被当做疯子,但数十人一起做,就俨然成了一场狂欢式的&祭り&。新的通信手段和传播技术显然也有助于跟风。2010年的春天某日,涉谷的一条街道上突然聚集了大批少女,因过度拥挤导致踩踏,多人受伤。祸首竟只是一则通过手机短信迅速蔓延开来的假新闻:某明星即将在此现身。加缪曾说过,*主义认为个人有罪而历史无罪。这是个人和历史的对应。谈到日本人,我们或许可以把个人与群体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个看似古怪的结论:群体有罪则个人无罪。日本人期待加入群体的一个原因,是在集体的名义笼罩之下,个人行为的动机与后果受到了洗净与庇护。前述的街头闹剧,堪称一场精到的展示。当然,战争罪行和责任问题亦完全符合此一特点。日本官方可以一再承认日本&给亚洲等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并不肯追究特定个体的罪愆。说日本人的群体意识独特,也不妨拿来和中国人作一比较。日本人有没有个人意识?有。在个人生活层面,他/她的个体感很突出,比如和家庭成员的疏离态度,比如另类小众的私人喜好,都显得相当&个&;然而在社会生活层面,他们又追求&群&,比如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比如热衷于追逐社会潮流。中国人呢?似乎正好和日本人相反。在社会生活层面,中国人常常要显示自己的个性,特立独行,别树一帜,甚至成为不惜违背公德的个人主义者;在个人生活层面,中国人更重视并依赖家庭、亲友等关系,并愿意为此作出哪怕是违心的让步牺牲。在群体里,日本人仿佛以一种消泯自我的方式,更确定地找到了自我。如果不允许被加入群体,或因某些原因难以融入群体,那么将意味着生活上的困境。2006年,嫁到日本的中国籍女子郑永善杀死两名幼儿的案件轰动一时,报道中就提到她在人际关系上遇到的严重隔阂。子女在同一幼儿园或学校的日本妇女们一定要组成所谓&妈妈会&,经常举行聚会活动,虽无强制性,但若不参加就会被排斥,并殃及孩子。来自异文化的郑永善,其精神压力可想而知。2007年,郑永善案件宣判,法院以她在案发时处于&心神耗弱&的精神状态为由,判处她无期徒刑。跟风,说白了就是要紧随群体。抢购香蕉是小事儿,追捧韩流也不算啥,最危险的是杀人、自杀之类的也会有跟风现象。某人在车站站台上企图把无辜者推落铁轨未遂,几天内就会出现追仿的案件。2008年6月加藤智大的秋叶原杀人案造成了7人死亡、10人受伤的惨重伤亡,效仿他在网站上宣称要大开杀戒的人纷纷冒头。据已公布的材料显示,案发几天内,宣称要&杀更多的人&的帖子多达300余件,令日本警方在很多公众场所提高了戒备等级。之后一个月内,仅东京警视厅就发布了100余次警报(一般每月两三次),共有从十几岁学生到中年职员的33人被逮捕。所以,每当看到媒体爆出什么大案,我就想到不知又会有多少&模仿犯&?&&&&&&&&&&&&&&&&& 什么都来排个榜日本人从小就重视情报资讯,有了数据,自然就能排榜。数据排了榜,也就更富参考意义。所以,日本人喜欢排榜,事无巨细地排榜。已故历史学者黄仁宇有个著名的论述,即中国过去之所以落后僵化,在于缺乏&数目字管理&。这是个新颖但含混的观点,甚至黄仁宇本人也没能阐释清楚&数目字管理&的含义到底为何。而且,他最大的理论缺陷是以现代中国的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做到他所孜孜以求的&数目字管理&。首要的技术限制在于资讯收集与传递的方式,对中国这样庞大的帝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或许因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在数据资料上面的重视程度确实有所不足,特别是和日本人相比较。比如涉及历史争议问题时,日本人往往会质疑中方的数据,并拿出己方详尽的资料作为对照。这固然说是一种偷换概念、浑水摸鱼的狡猾做法,可中方在辩驳时会颇感费力。毕竟,数据有其直截简明的说服力,胜过长篇累牍的说理。说起日本人对数据的热爱,可能比生鱼片还来得自然深厚。无论是论著、教材,还是报道、宣传品,随处可见数据的统计。市面上有不少专门罗列数据的书籍,内容五花八门,并且每年更新。表弟就读中学时,学校发了一本叫《数据书》的书,我看了很是喜欢。该书全由世界各国各种数据组成,在中国的那一节,我竟然看到了&马1019万匹,猪46806万头,鸡30亿只&&&给初中生发放这玩意儿(表弟慷慨将书赠我,说&没意思&),却可见日本人对情报资讯的重视做到了从小抓起。有了数据,自然就能排榜。数据排了榜,也就更富参考意义。所以,日本人喜欢排榜,事无巨细地排榜。是比较流行的门户网站之一,其中专设了一个排行榜栏目,现在有6000多个排行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看起来很好玩儿。比如竟然有女性心目中男性&脚踩两(多)只船&迹象的排行榜。前十项中,隐藏或不让对方看手机高居榜首,经常和某人发短信排第三,手机短信量暴增排第五,曾删除通话通信记录排第六。和手机相关的独占四项,凸显了手机在当代人感情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个榜看似无聊,倒还值得有志侦察与反侦察的双方参考。而《日本经济新闻》的副刊则有个栏目,叫做&何でもランキング&,即&什么都能排个榜&。大概这一天一榜委实有点太频,于是我看到&最适合家长与子女一起搭乘的索道排行榜&,真难为了责任编辑那为赋新词的用心良苦。&何でもランキング&的精神在日本人身上得到了极致的展现。日本内阁府和总务省年年公布一个排行榜,即全国各个都市车站附近停放的自行车数量,并且分正当和违章两类。内阁部门组织调查这种排行榜,中国人是不是会觉得有些难以理喻?排行榜之所以流行,其实还是国民性使然。榜单的最大功用,可能提供了一种指示,令观者省略调查不用思考,一下子直奔结论。你知道什么最人气最便宜最方便最舒适&&统统有排行榜为证。前面说过日本人喜欢跟风,排行榜无疑是一个有助于掌握风向随大流的得力工具。不过,若你信了这个排行榜,但亲身体验之后心有不甘乃至大呼上当,也千万别怪人家,只能说你自己大概品位独特吧。就像常见的各种期刊上的美食排行榜,连拉面店也排出几十名的高下先后,详细到了面的分量、汤的浓度、肉的可口等细节,可倘若你按照榜单的指引去亲尝,没准儿会感到大失所望。但是,排行榜这玩意儿还是有其妙处的。假如把几十年来一直持续的某些排行榜拿出来纵观,会从中品味到世相的起伏、人心的嬗变、环境的迁移。简单的例子,就拿日本政府与民间机构每年都做的外国好感度排行榜来说,几十年来中国的排序上下,充分验证了国际政经格局与中日关系的风雨历程。20世纪70&80年代,对华好感的日本民众比率则一般在70%~80%之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不久,美国民间机构PewResearchCenter公布了一个在日民调,对中国持有好感的日本民众为21%,厌恶的则高达69%,是在24个候选国家中印象最差的。同年,日本内阁省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较2007年再度下降,以创下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最低点。不管是探究国家战略发展,还是研讨社会文化变革,排行榜都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参照。&&&&&&&&&&&&&&&&& &战斗在一线&的日本老人世人皆知日本人长寿,其实,心理层面的&拒老&和他们依然忘我的频繁活动,应该是两个重要原因吧。导演今村昌平有一部获得198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名作《梄山节考》,说的是日本过去农村存在的弃老习俗,也就是把年老体衰的老人遗弃到深山等地令其自生自灭,有的甚至是由子女亲手杀害。《梄山节考》背景所在的长野县,今日仍是日本的农业大县,所不同者,近年因青壮劳动力不足,从中国引进了不少所谓研修生从事繁重劳动。弃老是人群在生活条件恶劣、物质严重匮乏之下的一种迫不得已之策,就如同部分地区流行的溺婴习俗一样。弃老也好,溺婴也罢,最直接的动机是来自经济压力。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有限,人口过剩的情况下用残忍的手段进行强制淘汰,现在听起来会觉得毛骨悚然,可当时或许浸透了无奈。值得研究的是,不同的人群在物资困境面前的选择迥异,有时弃老,有时溺婴。据学者考证,中国在中古时期以前的部分地区也曾有过弃老的现象,但相对而言,溺婴行为无疑更为显著。特别是南方的福建、江西等地,自唐宋迄明清,虽官府着力疏导禁绝亦无多大效力。日本亦曾经广泛存在溺婴现象,坂本太郎的《日本史概况》说,18世纪,溺婴在日本全国几乎成了惯习。可弃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着实有点难以想象,历朝历代无不鼓吹孝道,遗弃虐待老人要受到法律严惩。《唐律》中对背地里诅咒父母的都以谋杀罪论处斩刑,《梄山节考》的那种做法一定是难逃活剐了。从浅显的意义去理解,溺婴扼杀的是将来,而弃老抛弃的是过去。两种行为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我学养不足,未敢妄议。不知道是不是弃老的习俗影响,日本老人普遍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他们不甘于老,甚至忌老。我有过几次在电车上试图让座给老人却遭到白眼和拒绝的经历,虽然他/她脸上手上的老年斑历历在目。给年长者让座的行为,至少在东京并不多见,多数年轻人对站在面前的老人视而不见,或许也有免得自讨没趣的打算。同时,大量的老人们依旧活跃在社会的各种岗位上,哪怕是体力劳动。刚来日本那年帮同学搬家,约了一辆我们称之为&小红帽&的运货车,司机是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我心里很惊讶,在中国,这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啊。老头儿穿着制服,和我们一起搬上搬下,身手很是利落矫健。当时我的日语不过初级,也按捺不住问他为何还干这份工作,让老头好像觉得我这个外国青年有点好笑。在日本生活久了,这种老年劳动者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骑着自行车送货的老妇,两鬓风霜的警备员&&见得久就习惯了之余,也有一些感想。对照起来,相当的中国人在心理上过早地自认衰老,并且急于进入休闲养老的阶段,除了照顾孙辈,恐怕没什么劳动的意愿。而日本老人却不愿承认自己的老去,更积极地工作并参与社会生活。世人皆知日本老人的长寿,心理层面的&拒老&和频繁的活动,应该是两个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老人驾车,在2005年的交通事故统计中,死亡的驾车者四成多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2009年6月,新的道路交通法施行,要求75岁以上的老人在更新驾照时必须做包括观察力、反应灵敏度等内容的体检。尽管如此,若看到满头银发的司机,还是小心点为好。不过,日本老人的这种&元气&(健康),某种程度上也源于当代日本社会仍盛行的弃老之风。老人缺乏来自子女的赡养,自然要继续打拼或自我照顾。日本有大量的老人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养老看护产业。日本舆论一直在说社会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这是长期的焦点话题。根据日本政府每五年一次的&国势调查&,2005年一人独自生活的老人家庭高达386万个。他们当然不是都没有子女,但子女一般都过着独立的家庭生活,来往有限。在经济上,老人如果没有资产收益,就主要依靠年金和积蓄,所以不少老人仍需要就业。有一次电视台采访一位刚满百岁的老妇,她还守着自己开的一个杂货店,每天上货记账。百岁生日这天,子女们没有人来看望,只有远在外地的孙子打了个电话:&要加油啊!&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一场景怕是不可思议吧。&&&&&&&&&&&&&&&&& 缺乏人情味的日本日本人作为个体,偏重社会关系和角色、轻视家庭关系和角色的特点,随着当代社会的变迁出现放大与扭曲。根据日本警察部门发行的2008年白皮书记载,该年度日本共发生了1297件杀人案。四五年来,此一数字基本上在件上下浮动,但其中引起社会广泛注意的,每年只有几件。乔治&奥威尔在1946年写过一篇《英国式谋杀的衰落》,提到那种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和记忆的谋杀案之要件,首要一项是杀害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若以日本的情况来看,奥威尔似乎不必大发感慨,因为日本的谋杀案当中,杀亲的比例真是高得可以。手头一份2007年日本警方的数据显示,杀人、杀人未遂案件共有1052起,其中家族内部的死活之争为503件,几乎占到了一半。亲人相残的现象,引起了日本社会各界的议论。新上台的*党政权中,以放言无忌著称的金融财政大臣龟井静香语出惊人,把此类案件的增多归罪于日本的大企业&人情味渐渐淡薄&的文化,直指经团联对此负有责任,遭来了经济界的一片反弹。不过,曾任警察高官的龟井不肯收回他的此番言论。日本人如此多的家族相残,原因何在?佐藤弘弥写有《家族内杀人事件:社会心理学的考察》,提出了几个社会背景,简略而言分别是:日本独特的&核(心)家庭&为主的模式不利于亲人之间的沟通,贫富差距的扩大,教育中人性内容的欠缺和世界性暴力泛滥的影响。&核家庭&问题,正好涉及前面说的&弃老&现象。佐藤弘弥认为在相当多的&核家庭&父母子女互杀案中,如果有祖父母的存在,或许会起到减轻摩擦的作用。至于贫富差距,他自相矛盾地承认,杀亲案在富裕和贫困家庭中都有发生;而世界性暴力泛滥,什么9&11影像冲击之类的就有点胡扯,若真的想栽赃,倒不如把责任推给日本国产的内容肆无忌惮的暴力漫画与电玩。我对日本人杀亲现象的关注,来自2007年伊始的半个月,媒体每天都有新的家族内杀人事件报道,特别是两件所谓上流社会的碎尸案轰动一时。一件是某漂亮少妇将在摩根斯坦利日本公司工作的丈夫用酒瓶打死后碎尸遗弃,此案发生于2006年底,告破于2007年初。少妇遗弃尸体时,曾将一部分尸块扔在了新宿某日本语学校旁边。媒体一度沸沸扬扬说什么涉及中国黑社会,死者是中国来的偷渡客,充分发挥了一番想象力。在这一点上,日本媒体还是比较专业的。1997年神户的酒鬼蔷薇少年杀人碎尸案,少年写给警察的挑战书上的笔迹,被某媒体找来&专家&鉴定,说显示凶手曾在中国华北地区留学,其实不过没好意思直陈是中国人所为而已。这位少妇供称受害于家庭暴力,后来又承认她和丈夫各有外遇。一个居住高级住宅区的富裕家庭如此下场,当然很吸引大众眼球。差不多同时,也是东京涉谷区,又发生一起医生次子将妹妹杀死碎尸案,更是备受瞩目。医生在日本意味着大富之家。初识一位日本朋友时,他得知家父是医生,就说:&在日本,同学里如果据说谁是医生的孩子,大家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样。&可是,这桩爆发于医生家庭内部的惨案,无疑揭露出了富丽堂皇之后的阴霾。舆论对于杀人动机的推测,很多集中于*的可能性。有的说被害的女儿与医生父亲*,令兄长感到可耻和愤怒,因而冲动杀人;有的说兄妹之间存在奸情,是&禁断之爱&导致了悲剧。舆论如此热衷于*,实质上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流露,迎合了平民的妒富心理。在警方就此案的最后调查书中,没有提到凶手任何涉及*的动机。然而,这个案件的另一个插曲,是以细致著称的警方,却犯下把凶手杀人的木刀、碎尸的锯子等重要证物全部&当垃圾扔掉了&的事故。若换在别国,黑幕论阴谋论恐怕不知道要有多火暴吧。反思杀亲案的增多,日本人动不动就归咎于近年来的贫富差距扩大,在经济因素中寻求解释。更关键的肇因,或许还是在文化深层。在日本的各类文艺作品,把家族亲情渲染得催人泪下的并不少见,但那终归是创作。日本人作为个体,偏重社会关系和角色、轻视家庭关系和角色的特点,随着当代社会的变迁出现放大与扭曲,比如&核家庭&的迅速增多,才是杀亲频发的根源。&&&&&&&&&&&&&&&&& 不可忽视的暗战弥漫于日本社会的对于中国的复杂心态,其基调是不安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萨殊利讲过一个中日高铁谈判过程中的小故事:趁日方代表中的某人起身出去的空当,一位日本专家悄声对他说:刚才那位是我们大使馆的官员,我讲话不方便。高铁项目完全不是一个简单的跨国商业与技术合作,这一幕表明了日本政府试图监控谈判过程的立场。事实上,对于和中国相关的事务,日本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警觉。表面上的&友好&说辞,并不足以掩盖其内心的戒惧。谁要是信以为真,就只能怪自己&很傻很天真&啦。在中日关系的定位上,日本警察厅的白皮书有很清楚的立场。《公安维持与灾害对策》(日语中的&公安&一词大体等于汉语的&国家安全&)一篇里,第五节题为《对日有害活动的动向和对策》,列举了几项对日本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的要点。排在首位的自然非朝鲜莫属,其次就是中国。白皮书说中国利用派遣留学生、交流研究人员等手段,&长时间、多样化地巧妙收集情报&,日方对此类&(违法行为)要给予严正取缔&。其实,&长时间、多样化地巧妙收集情报&,是日本同样针对中国一直在做的事情。在日本的一些中国人会不时接到日本有关部门人士的邀请,有礼貌地请&喝杯咖啡或吃顿饭&。一位从事科技研究、又任职于侨团的中国人说,日本警察甚至等在他的公司门口等他下班,就为了&想和您聊聊&。在利益诱惑或哄骗之下,有的中国人成了对方的帮手。四川大地震后,日本媒体很重视中国西南的核研究及军工产业状况。于是,在电视台的直播间,日本主持人请来一位身材肥硕的中国妇女打电话给绵阳某单位,据说那个号码属于机密的某核研究机构。妇人得令,当即拨通了号码,中方没说什么就挂断了,她还似乎因没有完成任务而有些悻悻然呢。公开发行的白皮书,提醒着日本公众注意中国的&对日工作&危险,却当然不会提及日本的&对华工作&。几个日本人在中国新疆等地被逮捕,日本舆论说他们是&测绘&,好像仅仅是行万里路的地理爱好者罢了。这种巧舌如簧在白皮书里最经典的表现,莫过于把右翼声援*、阻挠长野奥运火炬传递、抗议中国首脑访日的种种活动都归在了&和平运动&的名下。上述事件的现场,我都曾亲见。特别是在长野,穿着二战旧式军装的男子振臂高呼:&杀死中国人!&在他们挑起的拳脚冲突中,有中国留学生流血受伤。原来这一切皆属于&和平运动&,教人不禁哑然。我提起这些并不带半点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只不过实话实说中日两国关系的客观状态。&世代友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口号毕竟是口号,真相到底如何心里必须清楚。虽然日本人总被指责虚伪不实(这可是有传统的,《旧唐书》记称日本来使&其人入朝者&&不以实对&),但警察厅的这本白皮书倒蛮坦诚的。中国人的国民性好面子,好话吹捧和小恩小惠就容易飘飘然当真,所以正视这种坦诚很有必要。白皮书统计了2008年日本右翼组织针对外国的敌视活动,按国别区分的话,矛头指向中国者高居榜首,共有3720次,动员了10000余人和2500多辆汽车,远远领先于对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的规模。警察厅的说法是北京奥运等因素使然,但实际上,这折射出了弥漫于日本社会的对于中国的复杂心态,其基调是不安感。约翰&W.道尔在《拥抱战败》中写道,昭和天皇关注的是&为什么战败&而非&为什么开战&,问结果而不问原因。这可能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思维。日本人感到了深重的不安,却很少考虑他为什么会不安。顺便提个小花絮,每年的8月9日是日本右翼一定要纪念的&反俄日&。为何定在这天,不妨考考大家的现代史&&答案:8月9日是1945年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的日子。因为1941年,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与日本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所谓《中立条约》,有效期五年。1945年4月,苏联单方面通知日本不再延长此条约,但日本认为苏军在条约仍旧有效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属于&背信弃义&。&&&&&&&&&&&&&&&&& 性骚扰的代价痴汉一旦被抓,迎接他的首先是72小时的逮捕和可长达20天的拘留,罪名成立后还得服刑。痴汉者,盖公然猥亵他人之徒也。一个&痴&字,既有对智商的嘲讽,又兼对恶习的批判。不过,日本某网站做线上民调,坦诚自己是痴汉的有56人,否认的712人,这个比例并不算小。前面说过少女的&援助交际&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扩散,痴汉行为也从稍晚的千禧年前后出现大幅增长。仅以东京警视厅的统计来看,2004年在(轻轨)电车、地铁内破获的痴汉事件共2201件,约是1996年的三倍。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人士,想必会对这十来年的变迁痛心疾首。通常所说的痴汉,就是在交通工具内对异性上下其手的色狼,当然据说也有少年男子受害。和一般偷偷摸摸的罪案不同,这类在公交车厢内的犯案,要点是周围人越多越好,方便浑水摸鱼,也令受害者害羞而不愿声张。所以,痴汉多发的地点,往往在载客量最大的线路;多发的时间,以早晚高峰期间为主。当年,日方邀请撰写《中国可以说不》的几位中国爱国者来访,特意安排了搭乘早班电车,体验所谓&通勤地狱&里日本劳动人民的辛苦。我觉得可惜的是,他们没能目击一次痴汉事件。东京地区痴汉事件发案率最高的三条线路,分别是琦京线、中央线和山手线,其中以琦京线为最,一条线占了三分之一。我恰好要乘琦京线上班,转眼间经过了十一年,颇有一些&眼福&。被女孩子紧紧抓住,站务员将其带走的见过三四次,女子在站台上狂追奔跑男子的也有过几次,双方的速度均宛如田径大赛角逐,有痴汉行为但女方隐忍不发的就更多了。一位看上去精神状态异常的中年男人,似乎专门在傍晚高峰期挤车,而且有选择性地挑拣附近站有年轻姑娘的门口。我已经记住了他的相貌,目前好像仍逍遥法外。这样的痴汉可能因看得出神智有异的缘故,非但女方不敢反击,旁边的人亦不愿多管闲事,助长其越发明目张胆。我还见过在空荡车厢中,一病态男子刻意贴近车门边的女孩,以手臂将其包围。这种情况下,女方只能忍耐两三分钟,于次站下车躲开。日本法律虽规定,痴汉若猥亵罪成,要被判处半年到七年的刑期及罚款,可对心智不健全者恐怕全无威慑。最近,琦玉县警方举行了&打击痴汉大队&的成立仪式,调集了百余名女警,以两三人一个小组的形式搭乘痴汉多发的琦京线。同时,警方还指出,近年来痴汉现象增加的一个原因是网络上的痴汉论坛。这类论坛据说有100余个,上面有对某条线路、某个时段的得手概率的情报分析,也有&成功经验&的交流切磋。为了避开敏感字符审查,这些色狼多用隐语,如&JK&代指他们的&猎物&:女高中生。痴汉固然可恶,更可怕的是被人误认为痴汉,近年来成为日本社会备受争议的&痴汉冤罪&话题。日本司法奉行无罪推定原则,却在痴汉这儿以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旗号搞有罪推定。也就是说,如果某女性咬定你是痴汉,你就只能自认倒霉。一旦被抓,首先是72小时的逮捕和可长达20天的拘留,罪名成立后还得服刑。一位上班族因有损名誉和旷工,失去工作与婚姻的概率很大,说摧毁人生并不为过。一些拒绝承认有过猥亵行为的人诉诸法律寻求清白,但长达一两年的诉讼后,纵然胜诉亦得不偿失,有人甚至家破人亡。坦言之,痴汉这个帽子只要被扣上,就是不&痴&,也要闹到你&痴&。误认痴汉的情况,大抵有三种:一是因过分拥挤贴着异性身体,尤其是那些穿着性感暴露的女孩儿,导致男性正常生理反应;二是有些女性心理敏感阴暗,讨厌中年男性体味或视线;三是恶意诬告,意图谋取赔偿金。去年大阪曾有一桩诬告案,女方还有同伙充当&证人&,但后来良心发现自行撤诉,否则那人真是百口莫辩。类似冤案争议越来越多,有被诬者和律师组织起来,誓言要维护权益,却远非易事。为缓解痴汉现象和冤案,有的线路设立了一节女性专用车厢,可并无多大效果。有人呼吁实现男女分车,或车厢内安装摄像机,但成本过高,又如何能入得了交通企业经营者的法眼?身处盛产痴汉的琦京线,我有两点心得:一、两手不能空空,最好高举抓住吊环;二、离女人远点,尽管老爷们儿聚一块儿感官不适。警惕性一定不能少,痴汉之名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不,写这篇文字时,又有一位34岁的警官因痴汉被迫退职,换得不起诉处理。日本有种*店铺,顾客在装饰成车厢的房间内猥亵女性,据认为能缓解痴汉冲动。可是自掏腰包的安全交易,哪里还有光天化日之下的惊险呢?套用流行句法,人家摸的不是大腿或屁股,摸的是刺激啊。&&&&&&&&&&&&&&&&& 没实现的幸福一个党命名幸福实现,不同于一般*、自由等价值观标榜式的冠名,直截了当地许诺&幸福实现&,气魄何其大也。2008年夏天,日本的众议院选举因执政党交棒而载入战后史册,但还有一个新角色不能忽略,那就是突然冒头的幸福实现党。日本的政党成立并不难,当年著名职业搏击运动员猪木凭借粉丝拥戴,当选参议院议员,就打着&体育和平党&的旗号。这两年,自民党苦于声势不震,一直有游说超级女星藤原纪香出来参选的创议,也是看中了她对粉丝的号召力。&人气&的喜剧演员、作家、歌手在日本都能杀入政界,候选人有无政治才干、政策是否可行并不重要,这是日本选举政治的特色之一。同理,拥有众多信徒支持的宗教团体,若决心组成政党,自也可以打开一片天空。以新兴宗教创价学会为母体的公明党,靠着号称827万个信徒家庭的拥戴,始终在日本国会中占据数十个议席,更以&关键少数&的姿态与自民党合作当了多年的执政党。翻开众议院选举那天的《朝日新闻》,政党竞选的整版广告只有三家,自民党、*党自不待言,另一家便是幸福实现党。一个党命名幸福实现,多少有些好玩。不同于一般*、自由等价值观标榜式的冠名,直截了当地许诺&幸福实现&,气魄何其大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党的母体宗教组织就叫&幸福的科学&。我曾见过几位幸福实现党的拉票员,都是妇女,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前车筐上贴着&幸福实现党&的标志,在烈日下的街头绕来绕去,嘴里喊着&幸福实现党&。说实话,这比其他党动用宣传车大喇叭声嘶力竭要环保。可是,选举结果揭晓,推出了337名候选人的幸福实现党全军覆没,幸福居然就真的没实现。选前的舆论预测,这个幸福实现党的实力几何是最神秘的悬念。&幸福的科学&号称有1100万信徒,为选举砸下了100亿日元的真金白银,谁能保证它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公明党?面对如此惨败的结局,连不看好它的媒体也觉得有点意外。不过,在日的部分中国看客们或许颇为幸灾乐祸,因为幸福实现党的竞选纲领鼓吹对华强硬,听着就不舒服。&幸福的科学&最牛之处莫过于&不差钱&,100亿日元仅是小意思。教主大川隆法有五本著作打入日本畅销书排行榜前五十名,最火的《太阳之法》销量400万册,光是版税稿费每年也有数十亿进账。信徒每人每个月都要交纳三五万,日本的宗教法人又可以免税,1100万人一年下来就能集资亿日元的巨资。如按照我国官方说法,几乎足够北京奥运全部场馆的投资了。&幸福的科学&宣传之道无他,就是烧钱。最近,车站墙壁上无意间又多了一些广告,上书&佛陀再诞&,原来是&幸福的科学&教主大川隆法的作品改编成了动画片。制作动画影片传教,大概是针对青少年群体,手笔不可谓不大。同时,&日本著名作家大川隆法,1986年创办了幸福的科学出版社,多年致力于为人们讲述成就幸福人生的科学,为无数人提供了精神启蒙。&这是中文网络上对《佛陀再诞》的介绍,大川著作的中文版显然也是以钞票开路。可是,为了选举这么多钱花下去,居然连个响儿都没听到,幸福实现党上下之撮火可想而知。而且,选票统计下来,幸福实现党在比例选区拿到了46万票,小选举区一共100余万票,声称的1100万信众大打折扣,有胡吹法螺之嫌。教主大川隆法毕业于日本高等教育的顶级学府东京大学法律系,1986年抱着拯救人类的使命感创立&幸福的科学&,没想到选民们竟然连送到嘴边的幸福都不想实现,简直不识好歹。据说,在教团内部已经出现了争议,即围绕明年的参议院选举到底还要不要再战。倘若连战连败,&幸福&将何去何从?有人给出了答案:奥姆化。1990年,奥姆真理教组成了真理党参加众议院选举,最终一败涂地,导致教团内部矛盾丛生,走上了激进化的反社会道路。当年的奥姆真理教发言人上佑史浩说,他在今天的&幸福的科学&身上看到了类似当年奥姆的氛围,因为这类新兴宗教一旦教主的预言受挫破灭,信徒就会产生动摇,为了巩固信徒的支持,什么末世劫难即将来临之类的极端说辞就要出炉了。早稻田大学高才生上佑史浩昔日为奥姆代言,辩才无碍口若悬河,吸引了很多女粉丝,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人物。他以过来人身份现身说法,敲响了日本社会对&幸福的科学&的警钟。事实上,奥姆真理教制造的地铁沙林事件之后,新兴宗教在日本的发展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日本的新兴宗教之繁盛都是世界少见的,宗教法人团体有18万个之多。日本人为什么信仰如此之多的宗教?五光十色的新兴宗教真相如何?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当信仰成为生意日本的&怪力乱神&实际上既丰富又有趣,这些年还在继续蓬勃发展着。多年前朋友聚会,说要来一位牛人同胞,在佛教系的某宗教法人任职,极擅长宣法布道,很受教徒推崇。在日本的中国人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但和宗教沾边的,以前只听说过有人被雇用假装僧侣站在街头化缘,弄得我看到类似场景总想大不敬地掀起那遮住面孔的斗笠确认是不是同乡,这登坛讲法级别的还是头一次有幸结识,心下颇为期待。此君来时的样貌,完全想象不到他会和宗教相关。我为自己的以貌度人暗自惭愧不已。仙风道骨,超尘拔俗,这些想法简直太俗气了。人家西装领带,手提公文包,与东京市面上不计其数的公司职员全无二致。他也是留学来日,无意间认识了某教派中人,因该教派本有向海外发展的志向,教中长老见他伶俐,是可造之才,便延揽入教。交谈之中,他并没有对我们传讲佛法(也可能觉得我们不可教也),重点放在探讨成立一个宗教法人的经济前景,看来大有自立门户的雄心。酒酣耳热后,大家曾兴致勃勃地表示要好好运作一番。但那次一别至今,因友人归国,失去了和此君的联络,也不知他的宗教法人志向有没有成功。前面说到日本的宗教法人多达18万多个,放眼望去,日本列岛真是教派林立,遍地皆神。那朋友在这种饱和状态下还想开宗立派,似乎并不容易。不过,日本历来有一个说法,叫做&信徒三百人,可享白米饭;信徒三千人,可驾奔驰车;信徒三万人,可建大馆所&。我想他在宗教法人内部厮混日久,必有心得。若只要招揽到几百名信徒便衣食无忧,何必每天加班加点地劳碌奔波做一个&傻大力Man&(指工薪族)?这还真的不是一个荒诞梦想。前几日,石川县金泽市国税局指称某宗教人士逃税,数额高达10亿日元。这位还没有取得宗教法人资格的人士别开生面,弄了一些玻璃瓶子装上自己的DNA(皮屑之类),命名为&御真体&,号称能祛病消灾、逢凶化吉,售价100万日元,已经售出1000余个。咱们淘宝网上有人卖亲手格毙的蚊子遗骸,不过6元/只,而且意图在于炒作,不过是想吸引眼球找家好一点的企业去做&傻大力&。人家老头儿身上搓下点儿皮屑,居然就能换来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万元),委实令人叹为观止。人类的种种宗教,多少都有敛财功能,但像日本宗教在经营方式、规模、效应上把此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大概举世罕有。大家都知道丰田、日产、索尼、松下这些日本的世界500强级巨头,若把全球宗教按财产多寡排个500强,日本系占据的比重恐怕比企业500强中的分量更大。1936年创立的佛教系新兴宗教真如苑此前买下了日产汽车的一处工厂,准备改为建设宗教设施,仅土地费就花了739亿日元。1970年从世界救世教中分离出来的神慈秀明会,请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了一座美术馆,掏出了250亿日元的巨款。宗教团体的庞大资金,自然主要来自信徒的奉献,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方式造就。前述&幸福的科学&不收会费,但有所谓布施制度,每个月从信徒银行账户里扣除1000日元,名曰&植福&。若按照其1100万信众的宣传,一个月便是110亿日元,令许多业绩不错的中坚企业也要相形逊色。所以,我国有志青年假如想东渡日本创业,日语流畅口才突出的话,开宗立教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韩国人文鲜明创立的那个以声势浩大集体婚礼著名的统一教,在日本还有56万信徒呢。再说了,卖皮屑都能卖到10亿,还有什么不敢想的?中国人看日本,往往关注其卓越的科技成就与精巧的文化表象,但日本的&怪力乱神&实际上既丰富又有趣,这些年还在继续蓬勃发展着。说到这里,不妨补充两句关于日本僧人荤食和婚娶的事儿。某友人结婚时,因新娘曾就读于佛教教团设立的大学,有几位僧侣也参加了婚礼,和我们一并痛啖鸡鸭鱼肉。日本僧侣的破戒,一定程度上是明治维新&废佛毁释&的结果。明治政府为了确立国家神道的权威打击佛教,毁弃寺庙,逼迫僧侣还俗,算得上一次&法难&。过去看南京大屠杀的书籍中,有难民称&日本人也信佛&所以逃入寺院躲避,显然不知道当时日本政府对佛教的态度。不过,中国历史上亦曾有&三武一宗&的&法难&,但事后大致得到恢复,而日本僧侣的&不戒&继续流传下来了。&&&&&&&&&&&&&&&&& 体力活儿体力劳动者在日本的地位和经济状况,远高于同等年纪的普通白领上班族,这对于一个市场经济社会而言是相对公正而合理的。夏日的正午,和国内来东京采访的几位记者一起闲逛,经过一处工事中的建筑,看到几十位打零工的男子坐在路边休息。或许是因为他们毛巾缠头、工装敝旧的样子,有一位记者问:&这是不是日本的农民工啊?&另一位半开玩笑地说:&他们会不会也要跳楼才能拿到工资啊?&&农民工&这个概念在日本当然是没有的。这些打零工者的身份其实很复杂,有的是学生,有的没有固定职业,还有的可能有正式工作,只是来此赚点外快。至于收入,很多是当天发放,用不着威胁要跳楼。1997年夏天,我曾做过一次类似的工作。当时,横滨与大阪为了争取代表日本申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的资格,要迎接国际奥委会考察团的初选。通过同学介绍的一位专职中介零工的中国人,我成了当日横滨市募集的数百名工人中的一员。早晨六点集合听取说明,七点开工,中午休息一小时,午后四点结束。据说薪水是14000日元,经中介人转账后到手10000日元。那份工作就是清理市容,包括洗刷路面、护栏,清除垃圾,给行道树浇水,等等。我和数名日本男人分到一个小组,负责清洗一段路面,不能借用机械,而是跪在地上很仔细地作业。记得当时最讨厌的,是遇到时日已久的口香糖残渣。和同事们相比,我显然太不专业,人家备有工装、头巾、防晒油,我的手臂到午后就被太阳晒得蜕了皮。午休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吃盒饭,彼此自我介绍,有的人不爱讲话,有的则早就认识,是零工界的老战友。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靠这种短期的体力劳动谋生。一位掉了一颗门牙的中年男子爽朗健谈,不少人都认得他,这是我对日本底层劳动人民至今仍比较深刻的印象。此类零工虽然劳累筋骨,但收入还算不错。基本上,每天在日元之间。同学当中,身体强壮的喜欢去建筑工地或房屋解体,最初差不多一天10000日元,熟练之后可以翻倍。一个人若是专门找这种零工来做,维持日常生活没太大问题。之所以讲起往事,是因为想到了体力劳动的收入问题。后来,在公司里和一位负责送货的佐川急便司机小伙子聊天,因为听说他们的收入不错,就冒昧地问了一句。小伙子的理想是辛苦几年攒些钱,去北京学习汉方(中医)。他坦率地说,一个月收入在60万~70万日元左右,同僚中新来的低一些,资历较深的或可达到100万日元。当然,他们每天开着车运货送货,&身体不好会吃不消&。好了,我们来对照一下。我曾经做过的清扫零工,若每周工作六天,大概能拿到30万日元。建筑工地的一个熟练工人,据悉每个月大抵50~60万日元,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也在这个水平。而根据数据统计,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的平均基本月薪是66万余日元,记者是49万日元,律师是55万日元。诚然,单纯的数字比较并不全面,这些脑力劳动者可能有比较多的休假、更加自由的时间安排以及数字不菲的额外收入,但它毕竟提供了一个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薪酬上的粗浅对比。那天,我把以上情况讲给记者们听,他们颇有感触,也吃惊于体力劳动者在日本的地位和经济状况。蓝领货车司机们固然辛苦,收入却远高于同等年纪的普通白领上班族,这对于一个市场经济社会而言是相对公正而合理的。体力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低迷于社会底层,并且受到轻慢与歧视甚至羞辱,决不是健康社会的表征。脑体倒挂是怪现象,脑体差距过大同样不正常。体力劳动不但是艰苦的劳作,而且更是维持社会运转存续的基础活动,理所当然地要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我的体力劳动经历其实并不算丰富,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洗过碗,在塑料制品工厂做过小药瓶,街头摆过摊,厨房帮过闲,最长的历练是在烤肉店做服务生。这些工作虽然劳累,但精神上却非常充实,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多帮助,特别是像我这种之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年。坐办公室久了,会怀念起过去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光。从成长的角度来讲,那或许是我在日本最宝贵的收获。&&&&&&&&&&&&&&&&& 做人难,做男人更难丈夫或父亲是家庭中地位最为低下的角色,通常会遭到妻子和子女的蔑视和嫌弃,他唯一的价值就是按时把工资拿回来。初来日本那年,著名喜剧演员、寅次郎的扮演者渥美清因病逝世,成为举国震动的重大讣闻。战后的日本荧幕上,最具代表性的男性形象,一个是高仓健的硬汉形象,另一个是渥美清的闲人形象。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影响极大的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开篇不久,就提到了渥美清与山田洋次导演合作的寅次郎系列名作《男はつらいよ》,可见其非同一般的地位。《男はつらいよ》,直译就是《做个男人真辛苦》。我以为此片之所以长红不衰,除了贴近生活的轻喜剧色彩和寅次郎身边不断出现的美丽女子之外,光是这个片名便足以让无数日本男观众感觉被说到了心坎儿上。对很多日本成年男人来说,&真辛苦&恐怕是他们的真实心声。在我的小人之心度来,寅次郎在各地游游荡荡,结识了一位又一位让他心动的女子,但总是在最后关头选择告别,这不仅营造着有情无缘的淡淡伤感,更暗示了一种逃离的机敏,逃离作为已婚男性所要承担的责任。一旦成了家,可怜的寅次郎恐怕就会变成一头终日劳碌的牲口。某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把镜头对准几个上班族的家庭,对照丈夫和妻子的日常生活。一位丈夫每天从妻子那里得到800日元的零花钱,在早晨上班路上买了一罐咖啡之后(120日元),为了省下钱买本新发行的漫画,中午只好去找最便宜的吉野家牛肉饭果腹。而同时,他的妻子和一些主妇朋友们在宽敞的西餐厅内共进午餐,随后去逛商场,喝下午茶,享受着西式甜点的美味。从两种差距巨大的生活内容来看,丈夫仿佛是供养妻子的一个雇工而已。有午餐的调查数据为证,各行各业在外面吃午饭的平均花费是500~700日元,唯有一类人例外:主妇。她们的平均值是1500日元。伊恩&布鲁玛在《镜像下的日本人》中写道:&外国人看到的是,日本家庭主妇是如何柔顺地接受丈夫的颐指气使,或者至少丈夫什么也不想动手做,结果经常就下结论说,日本的男人处于非常大的支配地位。&这大抵是外国人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日本家庭内夫妻关系的普遍印象,所以,才会有那种&娶妻当娶日本人&的愿望。可是,假如不能说此一印象完全错误的话,它至少也饱含水分,必须大打折扣。外国人看到的是在公开场合或影视作品里,日本妻子对丈夫的谦卑侍奉,甚至是同行时紧随身后的亦步亦趋。但是,在真实的家庭生活里,丈夫的地位远没有那么光鲜。在某些情况下,丈夫/父亲是家庭中地位最为低下的角色,遭到妻子和子女的蔑视和嫌弃,他的唯一价值就是按时把工资拿回来。男人的家庭地位问题,体现的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表象和内在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文化与族群当中,但日本或许是最严重的例子。而且,日本人没有觉得这种分歧有什么不对,相反还视之为文明的体现。从本质上讲,压在日本男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并不是女人本身,而是来自社会对男人的要求,比如必须努力工作抚养家庭,就像已婚男子在身份上被称之为&世带主&(一家之主)。刚来日本时,听到一个传闻,说日本女性喜欢嫁给中国男性,因为他们会早点回家帮助妻子操持家务。但是在生活中,却能够看到一些日本男人哪怕是在外面的公园里坐着吃饭团,似乎也不急着归宅。还有一个传闻,说倘若这个男人天天下班就往家里赶,会被妻子认为在事业上没有出息,不能和上司与同僚搞好关系。另外,《男はつらいよ》中的寅次郎是一位漂泊者,他可能给无数离开故乡到异地、尤其是大都市中拼搏的男性带来了感动。你可以说日本男尊女卑,但这个&卑&以另类的方式转化成要女人依靠男人养活;更&尊崇&的男人一旦成了家,就只能扛起责任。如果负不起,那他就会成为失败者,失败者在日本的结局可想而知。一切,似乎出现了有趣的翻转。2007年,日本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可以对半分割养老年金,这个看上去很进步的保护妇女权益的变动,却导致了重大社会风波,即所谓&熟年离婚&的激增。在步入老年之际提出离婚的妻子们表示,能分得丈夫的年金可以保障她们的经济来源,但她们不愿意&粗大ごみ&(大型垃圾)般的丈夫扰乱生活。什么生活呢?以前丈夫很少出现在家里,主妇们优哉游哉;现在糟老头子退了休,赖在家里好不腻歪。看了以上种种,不知道对日本式妻子情有独钟的同胞们会不会有所感触。老光棍寅次郎先生看似傻乎乎的,我倒一直觉得他很聪明,就像咱们的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 黑人和日本人一般来说,日本人对黑人的看法正面较多。其中美国文化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刚来日本留学不久,学校的吉田老师请我们一伙中国留学生吃饭。他是著名汉语学者藤堂明保的弟子,讲一口流利得与中国北方人无异的中文。在饭桌上,吉田老师问起我们初来后对日本的观感,无须任何顾忌,尽管放言。我们也请他谈谈对中国的看法,不知怎么说到了种族偏见问题。他说:&我不客气地讲,有的中国人对黑人抱有歧视。&我当时想了想,觉得似乎难于反驳。不好反驳的原因,是我虽然来日不久,但看到的一些迹象表明黑人在日本社会中好像确实比较受欢迎。日子久了,这个印象越发得到了证实,至少他们颇能讨得日本女孩的欢心。某一段时间,去六本木和涉谷的酒吧比较多,见到的黑人身边往往围绕着日本女孩,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在以红灯区闻名的新宿歌舞伎町,入夜后街头就晃荡着一些为软*酒吧拉客的黑人,熟悉的朋友说他们很&嚣张&,而且&一个个都是日本人配偶&。按照日本法律,外国人不得从事&风俗&(*服务)行业,但身为日本人配偶者即可例外。朋友还说,问他们都自称美国人,其实不少来自非洲,&英语都不太会&。中国历史上因为与西域、南洋的交流,黑人较早就出现于史籍。而日本人对黑人的最初印象,是织田信长见到意大利传教士带来的黑奴。信长对他的肤色充满好奇,买下他后恢复了他的自由,并赐予其武士身份和日本名字&弥介&。江户时代的日本奉行锁国政策,明治维新开国后,日本人因为敬畏白人,也对黑人持&未开化人种&的看法,可当时的日本极少有黑人出现。自甲午战争后,日本逐步跻身国际列强,但身为被白人视为有色人种的黄种人,依旧受到歧视。在反对人种歧视的口号下,日本人和黑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同道关系。日俄战争是黄种人首次彻底打败白种人之战,有趣的是,美国黑人居然为之欢欣鼓舞。而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提出了废除人种歧视的议案,却被英美等国*。大批的黑人来到日本,是以二战后的美国占领军身份。说到由此而生的黑人日本人混血儿,中年以上的中国人自然会想起著名的电影《人证》。这类混血儿多少受到了一些歧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歧视未必来自于肤色,更多或源于那些母亲们的经历。去年年底,美(黑人)日混血的演唱歌手JERO不但拿下年度唱片大奖的最佳新人奖,还在红白歌战中登场,成为很受喜爱的艺坛新星。一般来说,日本人对黑人的看法正面较多。其中美国文化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棒球中的黑人球员、黑人歌手,也包括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话说回来,日本女孩喜爱黑人的一个无须讳言的原因,自然关系到性。在日本的成人影视作品(所谓*)中,日本女演员与黑人男演员的片子并不少见,有的音像出租店甚至还设有黑人对日本*的专栏。一些出名的*女星会专程前往国外,与一众黑人共同拍摄作品,找白人搭档的反倒寥寥。假如从表象上来看,这类作品也许会被当做日本女性对性愉悦的张扬追求,然而,考虑到*的主要观众是日本男性,其内涵就不那么简单了。几年前,在一家中国商品贩卖店购物时,见到一位黑人顾客,操着流利的京味儿中文讨价还价。随后,我和他一起乘电梯下楼,好奇地问:&请问你的中文在哪里学的?&&北京啊。语言学院。&&水平真不错。&&谢谢。&他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我又问:&在日本生活得怎么样?习惯吗?&&很好啊。&他说。我想请他对比一下在两个国家生活的感受,觉得过于冒昧,电梯又到了底层,只好道别。现在想来,未能听他深入聊聊中日文化的比较,有一点遗憾。其实要想问这个问题,有一位人选最适合不过,他就是北野武旗下的黑人艺人佐马洪(ゾマホン,Zomahoun)。佐马洪出身西非贝宁,1987年至1994年间作为公费留学生在中国北京语言学院留学,并获得硕士学位,据说对孙中山的思想极感共鸣,热爱毛泽东。他说最想去的国家是日本,来中国则是因为中日相邻而且中贝之间有公费留学制度。在华期间,他曾为非洲国家使节担任翻译,还打工洗车,后来经日本友人介绍赴日,一度潦倒,1998年被发掘参加北野武的搞笑节目而走红。日本维基百科称他为&亲日派&,他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 钱汤钱汤的起源,据说是镰仓时代的寺院为僧侣们洗澡所设,也免费接待外来民众光顾。寺院主导的这个公益事业中断后,就出现了收费的公共浴池。打开电视,看到一个节目在谈钱汤,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公共浴池,想来已经有多年没去过了。现在住所的附近也有一家,某日经过门前时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便去了一次。钱汤的起源,据说是镰仓时代的寺院为僧侣们洗澡所设,也免费接待外来民众光顾。寺院主导的这个公益事业中断后,就出现了收费的公共浴池。古时的钱汤曾容许男女混浴,后来江户幕府下令禁止,但未能悉数封禁。当时的钱汤不仅是维持公共卫生的场所,更起到平民交流和娱乐场所的作用,就像今天的一些大型温泉洗浴设施也会安排文艺演出助兴。不过,随着现代住宅自带浴室的普及,除了温泉之外,普通钱汤受到了极大冲击,成为不折不扣的夕阳产业。据说在原本比较集中的大阪,钱汤正以每年几十家的速度关门停业。十几年前寄住的留学生寮破旧不堪,一楼的洗浴间冬天难以利用,打工回来要去洗澡,只好去邻近的一家钱汤。那一家在钱汤中属于中上档次,入浴费约800日元,设有三种水温不同的池子,还有药浴和冲浪浴、露天浴及桑拿室。午夜以后,里面的顾客不多,我曾浸泡在水中,享受难得的休憩时光。这次去的钱汤简陋得多,费用亦只有350日元,但因年深日久却颇有古意。比如男女更衣室之间,并不像现在的洗浴设施那么隔绝,当中只有一板区别。在分界线处,有一个类似排球比赛中球网处高坐的裁判席那样的椅子,足以俯瞰两边。后来查资料,那个位置叫&番台&,专供管理者高踞之用。那天的番台上,坐着一位四十余岁的妇女,不知道是店主的女儿还是儿媳。男子的更衣处尽在她目光所及以内,男客们要在她面前脱去衣服。这种现象,初来日本的中国人肯定会感到惊异。事实上,在那些大型温泉洗浴中心里,也不时有负责清扫等工作的中老年妇女在一众*男人当中走来走去。而在公共厕所中,中老年妇女清洁工人更是进出无碍。记得来日之初,我到打工的东阳町车站上厕所,发现男女厕所居然混用一个,而解手时听到响动,回头惊见一位女清洁工来取工具,着实吓了一跳。分析的话,如果以善意角度出发,可以理解成中老年妇女如同母亲,男人们都是母亲所生,在母亲面前自然也没什么好特别扭捏;可假如带批判眼光来看,这或许能体会出歧视女性的潜台词:难道中老年妇女的性别特征是因年老色衰而被完全忽略?这么一想,文化差异就出现了。我来日本那年,赶上媒体报道北海道的一桩*诉讼案。几个俄罗斯水手脱了衣服后直接跳进钱汤的浴池中,导致店主在门前立起了&外国人禁止入内&的牌子,结果被*组织告上法庭。店家后来败诉,但在钱汤里添加了&要先在淋浴处把身体清洗才能入池&的提示标志。我想到小时候曾去过的一些公共浴池,也和日本的钱汤不同。大家先泡到浴池中,然后再去淋浴,据说这样才能洗干净身上的脏垢。因此,倘若去得晚了,水池里会比较脏,水面上漂浮晃动的皮屑灰垢至今仍能记起。泡完了再冲洗,先冲洗再去泡,两者之不同实蕴有观念分歧。看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写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提到当时的日本人对清留学生印象不好,其中一条是&不爱洗澡&。来自北方的中国人因水资源缺乏(特别是京津地区),洗澡频率不如日本人是必然的。别样的生活环境,也就造成了文化的差异。前几年,西安某大学闹过一出日本留学生&下流剧&事件,险些演变成中日学生的严重冲突。可是,说那几个日本青年故意在中国学生面前公然侮辱主人,我倒觉得未必。在日本生活略久的国人,看日本人的一些&祭り&或电视节目恐怕都会有&下流&的观感。就在那些天,巧合的是,我正在读夏目漱石的小说《从此以后》,里面主人公的用人喊着要去看&*留学生的演剧&,因为&那些*人居然好意思,脸皮真厚&。夏目没有说明中国留学生们演的是什么戏,即便是对于深受汉学熏陶、能写一手不亚于中国诗人的汉诗的他而言,文化差异的鸿沟可能也是在所难免的。戴季陶在《日本论》中说:&我常觉得日本男子在他的奋斗生活当中,有两个安慰,一个是日本人所最喜欢的热汤沐浴&&&至于夏目小说中提到的情节,东京大学教授上田在1898年的《关于中国留学生》一文中写道:&尤甚者,于男女关系,旅日中国人中声名狼藉者不知凡几,永田町边常闻丑恶之声。&不知道他说的具体是什么情况,但永田町为今日日本国会所在的政界重镇,世事变幻果然无常。&&&&&&&&&&&&&&&&& 君子之交淡如水&絆&既承认了在家族、友人等状态下人和人的难以割舍,又指出了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可能会对任何一方构成牵扯妨碍。我们这一代人,在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消磨了太多的青葱岁月,而吴宇森、周润发等人合作的《英雄本色》等一系列江湖枪战片,曾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当时,我看到的录像多是带日语字幕的版本,还觉得蛮奇怪,来了日本后,才知道这些电影在很多日本影迷心目中也有着近乎神圣的地位。在我初来日本的那几年,至少有过两个元旦的后半夜,电视台连续播放着《英雄本色》和续集。日本雅虎的一个网民投票中,《英雄本色》在二十年后仍然能占据最受欢迎国外电影的前五强席位。一个中年影迷留言说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观看时的感动和震撼,以及诸多迄今仍不可超越的枪战场景。因此,在录像带出租店里,我特意看了香港电影所在的片架,一部影片的名字吸引了我:《狼たちの絆》。从剧照一眼便知,该片是吴宇森导演,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主演的《纵横四海》,日文译名是什么意思呢?我开始注意到&絆&这个字。&絆&在日语中最主要的意思,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难以切断的联系&。比较常见的用法,如夫妻之&絆&,亲子之&絆&,朋友之&絆&等。我感到很吃惊,因为中文里&绊&的意义,从感*彩上讲并不算正面的。绊脚石、绊马索是阻碍性的麻烦,绊子等同于阴谋圈套,羁绊常常指无奈的束缚。事实上,&绊&字源于套住牲口的皮带,词典中解释成&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日本人却把这个字用在本应表示友爱情感的场合,说明了什么?有时和朋友聊天,会聊到一个有趣的话题:日本人在日语中采用中文汉字的时候,是何种情景?有何种思考?我不是语言学专家,但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有些汉字的意思中日两国大抵一样,有些相差甚远。这个甚远里面,有的显然是交流中生成的误解或臆想,有的却包涵了他自己的主观感情与思考。这个&絆&字,又属于哪一种情况呢?不论如何,&絆&在某种程度上是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侧面的钥匙。日语词典中对&絆&的近义词给出了&缘&,可是,中国人一看就能理解,&絆&和&缘&两个字有太大的分歧。&絆&的含义指&难以切断的联系&,但没说出的台词却是对&假如能够切断的话&的暗暗肯定。哪里会有动物心甘情愿地被拴住操纵呢?体现在日本人对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很容易能体会到一种对伦常情感的复杂立场。一方面,&絆&承认了家族、友人等状态下人和人的难以割舍;另一方面,&絆&指出这种难以割舍可能会对任何一方构成牵扯妨碍。前面讲过日本社会存在的弃老、杀亲现象,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疏离淡漠,而这种疏离淡漠或许多少来自对&絆&的认知。老实讲,&絆&字的意义是现实的,它突出了人际关系的两面性。相信每个对自己的内心诚实面对的人都会有同感,我们在亲人、爱侣、友朋等种种关系里,固然得到过真诚热切的爱、慷慨的信任与支持,但也会遭受曲解、伤害和违心的迁就。参见之前的中日&心&与&礼&之别,中国人一下子就要深入内心,作最直接的善恶价值判断,所以只好遮掩或迁就人际关系的&絆&;而日本人却用表面化程式化的&礼&,将人际关系的交往多半停留在礼仪层面,刻意地避免被&絆&。2003年,霍建起导演的影片《暖》在东京电影节获奖,是一次迟到的&追封&,因为此前他的《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创下8亿多日元的惊人票房,而且是在岩波剧场一家影院。与之相比,该片在中国本土市场据说连一张拷贝都卖不出去。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我在岩波看了一场,观众几乎全是白发老人。打动他们的,应该是影片中的父子关系。在日后张艺谋执导、高仓健主演的《千里走单骑》中,又出现了一对交流冷淡的日本人父子与一对长幼情深的中国父子的对照。世人谈中日两国的发展方式和里程之对照,这个人际关系上的区别有必要加以注意。日本人的&絆&意识造成了一些中国人看来有虚伪、冷酷之嫌的现象,但减少了社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摩擦,降低了由此而来的内在损耗,从集团性上增强了运行力量。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或否认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理念。两种态度各有其优点缺陷,中国人温情但有点理想化,日本人现实但失之冷淡,其偏颇之处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也许,在这两者中间,有一个中庸融合的境界最好吧。&&&&&&&&&&&&&&&&& 文字密码人类创造并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可避免地蕴涵了言说者的情感态度。一个民族的语言特色,必定与其性情、习俗等有极大联系。有一段时间肠胃不好,去药店买药,店家推荐了一瓶&征露丸&。我还不知道其疗效,仅仅看了小盒子上的文字图画,就决定要买来试试。为什么?因为&征露&就是&征讨露西亚(俄罗斯)&之意,显然是日俄战争期间的军方药品,这个历史背景便颇有趣了。该药疗效不错,特点是味道极重,手上拿过也会残留下强烈的气味。后来和日本朋友说起,原来它是备受欢迎的家庭常备药品。如今,该药已经进军中国市场,名字改成了&正露丸&。在日本,&征露丸&和&正露丸&两种名字都有存在,后者是刻意为之,欲减少一点战争背景的杀伐之气。然而,在对古文经典熟悉的人看来,这是个更加好玩的小把戏。汉字的&征&,本来就有&正&在,因为中国传统史观,或者说儒家道统讲&征&是为了&正&秩序。亚圣孟子说&征&是&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征之为言,正也&。&正露丸&比起&征露丸&,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义战&的意识形态都大大增强了,不但没减轻兵火之气,还浇上了轻蔑的油。反正俄罗斯人又看不懂汉字背后的玄机。俄罗斯人不管&正露丸&,却曾对被称为&露西亚&而耿耿于怀。露这个字,不管是暴露还是露水,意思都不大好。尤其是日本自诩旭日东升,朝露岂不要被蒸发?所以,今天的日语中称俄罗斯,都用&ロシヤ&(简称ロ),和&*&一词的命运多少相似。在称呼外国外族的名字内加入褒贬色彩,源流还在我国,如新之王莽曾诏令将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今之部分韩国人自诩高句丽后代,连&汉城&都受不了,必定抓狂)。而近代以来,东亚一下子被拉扯到西方主导的全球概念当中,那么多外国要命名之,选用哪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昌镐评价吴清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