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下乡是哪年

一个知青群体的下乡时间分布
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具有足够的专业洞察力,看到知青题材在当代史中的特性性和研究价值。
&& 非常感谢北大荒网友&老边&赠送给我两本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5团4连知青的文集《梦回鲶鱼哈》(第二、三册)和光盘。当年这个连队共有270余名来自哈尔滨、北京、上海和温州的知青,如今竟有那么多人参与文集写作和网上评论活动,真是难得啊。
这本文集中有一个包含了该连队270多知青的名录(可以在该连的鲶鱼哈网站找到)非常引人注目。这个名单不仅人员齐全遗漏极少,还包含了城市、性别、到达和离开连队的日期以及部分人的去向。虽然有些项目的数据并不完全,但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个较大的知青群体的多项目数据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具体分析的资源。
首先想到的是,可以对这个群体的下乡时间分布做初步分析。
这里说的&下乡时间&不是下乡的年度,而是知青在农村生活的时间长度。这个数字和每年度下乡知青人数一样,是描述上山下乡规模及其影响程度的基本指标,其重要性无需多言。我在先前的博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规模图》中做过一个估计:全国城镇知识青年的平均下乡时间大约是4.3年。我在那篇文章中还写过:&仅仅用一个平均的下乡时间远远不能说明上山下乡对知青的影响程度。实际上,知青的下乡生活时间有一个很宽的分布区间,这个分布不可能是非常集中的。&但是知青总体的下乡时间究竟是如何分布的,我们找不到任何具体数据加以描述,甚至连一个稍大一点儿的群体的数据也没见过。所以当我看到15团四连的数据表时,立刻想到这是一份很有用的资料,可以用它分析这个群体的下乡时间分布。
具体分析需要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这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在寿命保险业、医学研究、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分析等方面都有应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处理所谓&不完全数据&(或称&截尾数据&)。15团4连知青名单表中许多(大约一半)知青的&离开时间&是离开连队而不是离开农村的时间,我们不能据此计算这些人下乡的准确时间但知道返城时间一定是在这个时间之后。这就是所谓&截尾数据&。实际上在进行知青史回顾性分析时无论调查者多么认真努力,也很难避免这一类数据出现,因此只能使用生存分析方法。本文不叙述统计学概念方法和分析过程,只列出分析结果。
主要分析结果是一个百分率表及根据这个表绘出的下乡时间分布曲线,以及两个统计指标:平均下乡时间和中位下乡时间。百分率表略去,分布曲线如下图。
图1:十五团四连知青下乡时间分布曲线图
&&&&&&&&&&&&&&&&&&&&&&&&
这个图的横坐标是下乡时间(以月为单位,知青下乡时间的计算截止到1980年底),纵坐标是每个时刻仍然留在农村的知青人数百分率。所以我们看到的这条曲线是从100%开始逐渐下降的。各年度留在农村的知青的比率见下表:
留在农村的比率
本年离开的比率
注:由于名录中有些数据没有标明具体年度或月份,为了使其能够参与计算一律改用中间值近似代替。例如,只有年度的一律改为该年7月1日,&197x年&的一律改为&日&。这种近似代替使得曲线中的某些&台阶&变大。表中第三列&本年离开的比率&的计算方法以第四年为例是:(96.1%-82.1%)&96.1%=14.6%。
从曲线图和数据表我们看到了这个连队的知青下乡后,每一年留在农村和离开农村(回城、参军或进工矿企业)的百分率的变化趋势:前三年离开的很少,随后的三年每年都有10%左右的比率离开,第七年起上升到20%左右,直到最后大返城。这些图形和数字,使我们对知青在农村的停留时间有了一些具体认识,从一个小群体的角度了解知青运动的变化过程。如果它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那就是很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了。
看来同为知青,在农村生活的时间也是很不相同的。下乡两三年和六、七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知青,烙印的深浅显然不同。如果读者也是一个荒友,不妨对照此图,看看自己是在那个百分比的位置离开边疆返城的。
这个分析还得到两个指标:这个知青群体的平均下乡时间是88.1个月,约7.3年,中位下乡时间(也就是在农村的知青还剩下一半的时间)是84.6个月,约7.0年。这两个数字使我想起先前的博文提到的,我所在的连队的北京知青下乡的平均时间和中位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两者的接近使人联想,十五团四连知青群体这支&麻雀&可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与黑龙江兵团的知青整体的特征差别不会很大。如果我们能再找到一两个连队的这样的数据,并且能看到各个连队的主要指标和分布特征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就可能作为整个黑龙江兵团的三、四十万知青整体较好的代表性样本了。
但是要拿这个群体和全国的城镇上山下乡知青相比,差距就大了。我曾在先前的文章中估计过全国城镇知青的平均下乡时间是4.3年,与这里的7.0年相差很多。这是由于黑龙江兵团的知青大多数都是年到达农村的,知青运动后期接收的人数很少。而全国的数字是,1975年以后的下乡知青多达600多万,占1/3以上。因此其它地区的知青应该另外获取样本分析。
既然从知青总体看,下乡时间是一个很宽(至少有八、九年)的分布,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知青的下乡时间长短呢?或者反过来问,是什么原因使某些知青能够较快离开农村呢?这个数据表中包括的其它项目(下乡年度、性别和城市)与此有关吗?
先看看地区吧。我们可以具体比较一下不同地区知青的下乡时间分布曲线。
图2:十五团四连不同地区知青下乡时间分布曲线图
&&&&&&&&&&&&&&&&&
&& &此图中的各地知青的下乡时间分布曲线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上海知青的曲线下降速度(也就是返城的速度)最慢,这与上海和温州知青在下乡的前几年基本没有人从4连离开边疆返城有很大关系。哈尔滨知青有20名是年1976年8月才到达的,这使得图中的哈尔滨知青下乡时间分布曲线也降低了一些。但总的来看各地知青下乡时间的分布差别不能算很大,因为当年对于知青回城的政策全国各地大体是一致的。。
按性别分组的曲线没有多大意义就不画出了。
其实在谈到影响知青在农村生活时间长短的因素时,我们这一代所有人都能立即想到,最主要因素是知青的&家庭出身&。
如果能获得这200多名知青每个人当年的&家庭出身&,我们就能画出不同出身知青的下乡时间曲线了,那一定是一组差别很大的曲线。其中,下降速度最快的肯定是&革命干部&出身的部分。如果细分,其中&革军&的很可能又比&革干&的下降得更快一些。众人皆知下乡前三年离开边疆的知青,最主要的途径是当兵。这当然不是普通百姓子弟所能享受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出身影响下乡时间这个客观事实,但很遗憾至今我也没看到对这一事实的数据描述。
上述说法并不是想贬低知青群体中的某些成分,只不过是要客观真实地描述知青运动的具体过程&&我想这也是所有知青的共同愿望。知青离开农村的时间是与离开的途径(按时间先后是当兵、上学、进工矿、困退病退、高考,直至最后的大返城)紧密相关的。这些途径的前几项与出身的紧密关联是众所周知的。客观地列出这些事实和数字才能真实描述历史长河中知青&大潮&是如何起落和分流到了何方的。
当然在那个年代,有些&革干&成了&走资派&、&黑帮&,使一些知青的&革干&出身成了说不清楚的复杂问题。至于&工人&出身的知青,除了在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时有利外就不具备任何优势了,有时或许比知识分子或职员出身的知青还差些,例如在年高考时。
以上所说的都是对知青整体而言的,和具体知青个人的感受未必一致。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与上述说法不同的个例。比如我所在的连队就有一个知青战友,他的父亲是铁道兵司令部的军官。那时我们都知道,只要父亲说一句话,他就能离开北大荒。但是他毫不动摇地坚持到了最后,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我的一个同班同学,父亲是资深的中共成员,却在文革中成了著名&叛徒&,使他在农村插队多年。人们完全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特例,但是要想客观真实地描述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群体的演变,就不能只从自身的体验或个例出发,而应当从没有选择偏倚的群体出发做出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出身影响下乡时间&&不论有无具体数据,这个结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毫无疑问。但是对于后人,对于根本不了解&家庭出身&、&本人成份&为何物(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连粮票、布票、购货证、工业卷一类的东西都无从想象)的下一代人,提供一系列真实确凿的、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应该是他们正确认识那段历史的重要的史料和依据。
这也是我在连续几篇博文中一再提出应该用定群研究的方法,全面地进行一次知青史回顾性调查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进行这样一次调查,获取的东西可以不限于知青在农村的这一阶段。还可以包含知青结束下乡生活的流向以及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分化情况。
从7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社会的进步给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空间,&家庭出身&的影响、先前的起点已经未必是决定后来命运的最重要的东西了,知青个人的因素更多地影响了&后知青&时代多变的经历。如何在回顾性调查中反映这些变化和影响因素(比如70年代末仍然留在农村的知青是否比已经返城的知青具有更大的动力参加高考),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
四十年前,知青这个群体是被夹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知识分子和体力劳动之间的一个既独立又不稳定的特殊阶层,始终没有被农村同化。多年以后,他们之中有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人从实为小学程度的体力劳动者变成了卓有成就的学者、教授、艺术家,有些从一文不名的待业青年变成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更多的人始终没能跻身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只是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艰苦努力填补着那十年的空白,成为当今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有一部分人最终成了时代的弱势群体。就像一棵拥有无数分叉的大树。有些分叉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有些分叉因先天不足瘦弱枯萎。但所有分支树叶都源于同一个根源和主干,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以这样一个历经沧桑丰富多彩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当代史回顾调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研究啊。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具有足够的专业洞察力,看到知青题材在当代史中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看到知青群体当年在中国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和集体生活方式为今天用定群研究的方法考察分析历史提供的有利条件。
十五团四连的那份知青名录并不是为了做下乡时间分析而收集的,因此有些数据并不完全符合分析要求。比如记录的离开时间是离开四连的日期而不是离开农村的日期,有些知青去向没写清楚,更没有包含&后知青&时代的项目。但能见到这样的名录还是让人很高兴,它说明如果现在进行一次知青史回顾性调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这样的连队,在此基础上进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史回顾调查,成功的可能性一定很大。我觉得最终只要能有三四个连队的完整资料就可以有很好的代表性了。
北大荒知青群体有很多特殊,比如机械化大农业生产,军队系列和转业官兵为主体的管理干部素质较高(相对于农村插队),国家职工待遇,接收知青时间较早,知青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等等。所以单独作为一个分析单元很有必要,调查的项目也可以特殊一些。网上知青中荒友占的比例很大,很多单位都有像十五团四连知青一样怀有热情和积极性的群体。只要认真地发起,不愁没有群众支持响应。这些有利条件可以将北大荒作为全国性调查的先行试验地区。至于其它地区我不了解,就不好多说了。我想其他地区的知青一定会有许多人有志于此。
&(责任编辑:东岳)
------分隔线----------------------------
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大危害,是传递错误的历史观,带来价值观的混乱,造成民众国家观...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不仅对于我国建立和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着极其重要...
知青文学在90年代持续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虽然知青群体已经融入...
回顾、梳理、总结习近平的执政理念,无不和这段知青的生活历练息息相关。他说:“我的...
刘亚秋的《“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一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 2003 ...
我们呼吁:北京和全国知青朋友们,及全国的知青网站,赶快行动起来吧!用实际行动维护...当年知青为什么下乡
摆拍照透露当年知青上山 下乡 的艰苦生活图片1969:首批知青下乡找回当年知青下乡的激情呐喊——知青岁月(4);知青忆 下乡 :那时候真很苦上山下乡 青春无悔~~~记录 知青当年 生活摆拍照透露当年知青上山 下乡 的艰苦生活图片老照片里的下乡知青故事看看当年知青下乡的艰苦生活(6)立面墙上写着毛*语录和当年知青与农民在一起的墙
上一篇:  下一篇:北京群众欢送知识青年下乡  编者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详细]  延伸阅读:  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报道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在编者按中公布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同日,《人民日报》报道兰州市1.8万名初中、高中毕业生,武汉市2万名中学毕业生奔赴农村插队落户的情况。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此形成高潮。  日,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  1971年2月规定下乡两年以上知青可作为招工对象。  日,毛泽东在读了福建李庆霖的信后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李庆霖在给毛泽东长达2000多字的信中陈述了下乡知青的困难。  日,《人民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发表了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对招生考试提出质疑。  1975年一年共有236万城镇知青下乡,为“四五”期间最多。  1976年2月,毛泽东在一封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  1976年5月,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  1977年,恢复。  日到12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12月12日中共中央批发了两个文件,提出对城市中学生的安排,实行“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四个面向的原则。  1981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解决上山下乡运动的遗留问题。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基本结束。周恩来总理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看望上海知识青年广州知青去海南农村落户邢燕子(中)与姐妹们在一起海南知青武装训练农村“赤脚医生”插队时的乘车证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下乡当知青那时的年少男女在一起工作做事.那时成就了很多对婚姻,也让很多知青抱憾终身.大家来谈谈当时知青年代爱情的悲观离合.当知青那是是响应国家的号吧.
六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大面积减产、绝产,再加上“大跃进”的瞎折腾,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时候,城里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有的城市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正在这时,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上学和刚刚出生新一代年轻人,正赶上高中、初中毕业,他们能入大学学习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需要到社会上就业。而经济的全面萧条,使他们根本不可能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有这样一大群年轻力壮的青年,若在城市里无业流浪,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不稳定,就像埋下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才说了,这群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相关信息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中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们以无上的激情,...
六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大面积减产、绝产,再加上“大跃进”的瞎折腾,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时候,城里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有的城市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正在这时,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上学和刚刚出生新一代年轻人,正赶上高中、初中毕业,他们能入大学学习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需要到社会上就业。而经济的全面萧条,使他们根本不可能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有这样一大群年轻力壮的青年,若在城市里无业流浪,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不稳定,就像埋下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才说了,这群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相关信息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中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们以无上的激情,响应毛主席的召开,义无返顾地离开城市,走向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锻炼自己。当年的北大荒、大西北、大草原、大山沟、边疆地区,都成了“知青”云集的地方。
但到了农村之后,这些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很快发现现实生活要比他们的想像残酷得多,他们面临是贫穷,是每天吃不饱肚子,是每天艰辛的农业劳作,是很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更新观念,踏下心来,努力劳动;有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不忘学习点知识;有的人万念俱灰,无聊度日;有的人在乡村里胡作非为;有的人依靠家里的关系,想办法回城工作,或者通过“当兵”曲线回城。总之,他们经历着残酷的人生洗礼,他们所经历的苦辣酸甜,这些从有关“知青”生活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看到。
经过十多年后,中国终于走出苦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那些知青们,在青春已经无情逝去的时候,终于盼到了回城的希望,但是还心急不得,还得根据各种政策,分批陆续回城。这时候的他们,往日的激情早已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生活的无耐,因为回到城市里,并不保证有工作,而有了工作又能怎样,没有文化知识,干的也是苦力活。还有的知青,他们在农村成了家,觉得回城好就那么回事,就决心在农村扎根不回去了。有的知青为了回城,与农村的妻子离婚,回城后又结婚,可乡下的前妻和孩子成了他们一辈子的负担。但在知青中,也有一些幸运儿,他们在乡下劳动的时候,没有忘记学习点知识,改革开放后赶上恢复高考,他们幸运地进入大学,这些人后来成了改革开放事业的中坚力量,“上山下乡”那段经历,成了他们人生用之不尽的财富,成了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但大多数知青的命运是惨淡的: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农村,回城后,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只能当个普通工人,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和经济的转型,他们无法逃脱“下岗”的命运。“下岗”后,他们没有能力和机会重新就业,生活上十分困难,老来没人养,有病无钱治,孩子上不起学,房子没钱买。他们的命运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他们又成了“被这个社会抛弃的一代”。
站在历史的角度,知青的一代人,他们以他们的热血和青春为代价,证明了“左”的思想的荒谬,为整个民族和国家走出因为“左”而导致的混乱以及思想与政策上的偏执,走上改革开放、务实进取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就是以那一代人的血的代价换来的。
今天,党和政府关心他们,为他们做了许多,让他们内心有所慰籍。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兄长,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而他们有文化。基本在16周岁以上[多数17周岁以上]你以为那时就没有法律?那是别有用心的歪曲,不违反劳动法。到农村最不济他吃的粮食不用运输吧?他自己要靠工分养活自己吧?你记住农民是半无产阶级,他根本不能和国家混吃大锅饭,他是集体经济,丰收了你要多交粮食,欠产了国家可以有救济粮你拿钱买。不错国家也有救济款70年由于灾荒国家拨救...
平心静气的说你认为应当怎么办啊?工厂生产不正常城市人口压力大,农民缺少相关信息而他们有文化。基本在16周岁以上[多数17周岁以上]你以为那时就没有法律?那是别有用心的歪曲,不违反劳动法。到农村最不济他吃的粮食不用运输吧?他自己要靠工分养活自己吧?你记住农民是半无产阶级,他根本不能和国家混吃大锅饭,他是集体经济,丰收了你要多交粮食,欠产了国家可以有救济粮你拿钱买。不错国家也有救济款70年由于灾荒国家拨救济款20元明文规定不许平均分配满共20户你拨20元?还不许平均分配!他们的生活费用完全自己解决想等靠要?没门!国家的负担将减轻多少啊!这招和改革开放后让企业破产是一样的。
所以有时候说林表四人帮一类骗子不懂经济规律好象也不现实他们被打倒完全是因为窜党窜国。
这是我以前写的帖子《感悟上山下乡运动》,我想它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我67年生,没有赶上上山下乡,在这说这个问题,有人会认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所以我的题目才叫感悟。我觉得评价历史事件不应该跟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割裂。上山下乡运动是日毛主席发表12-22指示后,在全国掀起高潮的。作为一个国家决策,我觉得它首先解决了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就业问题。当时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不能安排那么多人就业,试想那么多人没有工作正天在社会上游荡,势必久必生非,所以让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到农村劳动接受在书本中学不到的新事物,一可以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使他们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人二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在那个备战备荒的年代粮食是何等重要啊,他关系到社稷之兴衰。同时也解决了老百姓家里的经济问题。从国家利益角度看我认为他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之所以这么说,我觉得上山下乡最主要的目的,同时也是毛主席智慧精华之所在,那就是两个字--移民。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中苏关系紧张-69年3月爆发中苏珍宝岛战争。苏联对我国新疆虎视耽耽,美国更是对我国新疆西藏垂涎三尺时刻不忘和平演变。(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家随时准备打仗。疏散人口,也是上山下乡的目的之一。) 国家当时的口号是;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是号召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在百度网点上山下乡)。我国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些知青扎根边疆就要和当地人通婚这样就造成了民族的融合,同时他们也代去了新思想新知识必定也会造成思想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加上思想的融合就必然促成社会的进步。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这项国策坚持到现在,那么疆独、藏独这些词就跟本不会产生。(对了还有台独,如果毛主席活到现在我想台湾问题早解决了)说了这么多,我还是觉得上山下乡这项政策是毛主席集秦皇汉武等历代统治者智慧之精华,是稳定边疆的英名决策。至于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无非是认为自己在上山下乡过程中吃了很多苦等等,我只想说一句;农民最苦!
这个问题只有当年的老知情来回答才最具权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不要把几千万的知识青年放到农村去,毛主席当时的想法也许有他的道理。去年我特意到了老婆曾经插队落户...
这类电影拍摄的初衷就是为了到国际上去拿奖,并不指望能在国内公映,因为电影审查制度在这里摆着,什么样的电影能通过,什么不能通过,这些导演及制片人心里也都清楚明白。...
党号召上山下乡是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没有说是因国家困难了才叫青年下乡,我们应当相信党的领导, 说什么上山下乡是因为"青年人中.小学毕业之后...
盲目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畸形产物。最早是60年,为的是缩小城乡差别,让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77年结束,以后是返城。整整垮了一代人,是现在年青人想都不敢想。埋没了多少...
答: 日本小费问题,知道可以不给。
答: 就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
答: 社会民主连线是香港一个由激进民主派、在港组建中国各大政党的政治性组织。中文简称「社民连」,英文名称为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其目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