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上下学的服务在路上,孩子在路上与其他的孩子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孩子兴趣爱好与学习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来源:潮州新闻网
1874人浏览
  教师建议&&平衡关系 相得益彰
  最近期中考试后,市某单位的林女士发现就读于市区某小学二年级,本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儿琪琪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细细一想,觉得是本学期琪琪课余参加了古筝培训班导致的。于是林女士劝女儿收收心,不要再参加古筝培训班了。琪琪却说不行,她对古筝是越学越有兴趣,老师也说她很有弹古筝的天赋,希望她加强训练,将来参加考级、比赛和表演。林女士急坏了,这哪还有时间学习啊!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少父母嘴上不断重复:孩子有爱好,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支持。许多父母也不辞辛苦带孩子参加课余兴趣班,但当孩子兴趣爱好与学习发生冲突,尤其是因为坚持兴趣学习而占用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暂时性退步,心底里还是&耿耿于怀&的。
  孩子兴趣广泛
  父母担心学习
  市区某小学四年级的贝贝兴趣爱好特别广泛。每逢双休日,满满的兴趣班占据了贝贝的所有时间。星期六上午书法班,星期六下午围棋班,星期日上午绘画班,下午体育锻炼。
  笔者问贝贝,这样满的课程安排会不会很累时,他却乐此不疲的说:&不会!这些兴趣班,都是我主动要求妈妈给我报的。其中,我最喜欢体育运动,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我都愿意尝试,将来我希望自己成为全能型人才。&
  看着贝贝现在因为参加各种训练而没时间休息,爸妈很心疼,他们担心贝贝的身体吃不消,更担心影响贝贝的学习,常常劝他减少一些项目。贝贝却不同意。他自豪地说:&我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95分以上。由于课外知识丰富,同学们称我为&百事通&呢。希望爸妈与其一味压制我的兴趣,不如和我一起为这份热情&保鲜&,让它为学习助力。如果父母尊重我的决定,我不会让他们失望,我要体现我的能力!&
  小琳是市某高中一年级学生。她十分喜爱文学,一有时间就阅读各种中外文学名著,并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作品。然而,一学期下来,小琳的学习成绩稍微下降,从一进校时的班级第12名跌至第20名。本来,父母对孩子的爱好是十分支持的,孩子在报刊发表文章,他们也很高兴,但一想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很纠结,尤其是孩子马上升上高二了,更是忧虑有加,害怕孩子坚持写作更加影响学习成绩。所以他们常常委婉地劝说女儿不要热衷于写作。而谈及学习成绩,小琳坦白说:&影响是肯定有的,不过,我想主要原因还是自己不会安排时间。因为我有一个同学,和我一样热爱写作,坚持多年的写作学习,不仅语文尤其是作文成绩非常好,其他科目成绩也棒,每次都是班级前十名。她曾多次告诉我,学习写作扩大了自己的阅读面,发表文章则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促进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综合应对能力的提升,对学习大有帮助。我很希望父母继续支持我。&
  平衡好兴趣与学习关系
  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学习的动力,还是以后工作的动力,也可以说学好每一件事并获得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有兴趣。孩子有爱好是天大的好事,积极的兴趣爱好与文化学习同属于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一味学习而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将会戴上&书呆子&帽子,生活将会是相当乏味枯燥。
  所以,对于孩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家长鼓励支持,科学引导。怎样做到科学引导呢?市某学校的张老师指出:家长要仔细观察分析,科学辩证地对待。特别是要帮助孩子统筹兼顾,把握好与学习间的&度&,平衡好学习和兴趣爱好间的时间和精力。
  张老师认为,一般情况下,要求孩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发展兴趣爱好,并将其放在业余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者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孩子主要任务是学习,父母要引导孩子把更多精力去投入学习,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学习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高效率地学习,尤其要提高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特点有选择地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当孩子兴趣过于广泛,或者过于痴迷兴趣爱好,有可能超越了孩子本身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家长就要跟孩子商量一下,帮助孩子选择一些作为重点,一些作为非重点,适当减少花在兴趣爱好上的时间,以免本末倒置。
  &有责任心只能把事情做完整,有爱和热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张老师说。这句话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从爱好中提炼热情,反而能给学习助力。笔者以为,孩子学习和个人兴趣是不矛盾的。父母如与孩子相互理解,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方案,就能使孩子学习兴趣两不误,使孩子兴趣爱好和学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双丰收。
标签:兴趣;爱好;学习;冲突;孩子
[责任编辑:小乐]
主办:中共潮州市委 潮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潮州市密码管理局&&潮州市信息管理办公室 承建:中国电信潮州分公司
中国潮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建议使用IE7.0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回复: 25 | 浏览: 4421
| 字体: tT
妈米97792 &经验值97542 &在线时间2375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2210&阅读权限255&积分99917&精华67&UID5960146&
宝宝生日&帖子12210&
| 字体大小: tT
& && & 好不容易把小朋友拉拔长大,能够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当孩子开始独立上学的时候,家长们却开始担心他们上下学的安全状况。特别是北京的交通还不太让人满意:走路嘛,担心红绿灯时间太短小孩赶不及或者过马路的时候左右两边车子突然冲出;坐公车嘛,担心司机一个急刹车小孩会摔伤;搭地铁嘛,担心地铁人挤人万一孩子被挤到卡在什么缝隙里会出意外……真是担心到家长头发不白都不行!
  作为家长的你在孩子上下学的时候又有什么担心的地方呢?是担心斑马线时间太短,马路情况太复杂还是公交状况太多呢?都一起来说说吧!
【分享格式】
学校名称:(没有的话可不写,直接到担心的地方)
离家距离:
出行方式:
担心的地方:
妈米726 &经验值596 &在线时间1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08&阅读权限100&积分597&精华0&UID6373474&
宝宝生日&帖子108&
&&方庄第一幼儿园
&&距家300米
&&步行上园
&&担心孩子在路上出事故,早上上班车都人多 怕给孩子磕了碰了
妈米420735 &经验值597311 &在线时间626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14432&阅读权限110&积分597937&精华17&UID678010&
宝宝生日&帖子114432&
学校名称:绿源双语艺术幼儿园
离家距离:300米
出行方式:自行车
担心的地方:幼儿园不远的地方有个拐弯,没有任何提示,正好在五环的辅路上,车辆很多,经常碰到那里有刮蹭,事故什么的,每天走那边都很小心,尤其是接孩子的时候,家长们,开车的,骑自行车的,骑电车的,乱七八糟,拐弯拐的很紧张
妈米340 &经验值140 &在线时间4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5&阅读权限0&积分144&精华0&UID6372497&
宝宝生日&帖子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妈米203917 &经验值209506 &在线时间590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35676&阅读权限108&积分210096&精华13&UID5003867&
团长编号MW10726
宝宝生日&帖子35676&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猪的妈妈 于
17:00 编辑
学校名称:左家庄幼儿园
离家距离:隔一条马路
出行方式:走着
担心的地方:因为幼儿园在小区里,所以骑自行车的,汽车的比较多.特别怕碰到孩子.
团购小火车
妈米630 &经验值600 &在线时间225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17&阅读权限0&积分825&精华0&UID6138790&
宝宝生日&帖子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妈米4867 &经验值4522 &在线时间587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845&阅读权限100&积分5109&精华0&UID5894966&
宝宝生日&帖子845&
担心的地方:怕孩子磕碰,怕人贩子坑骗!
妈米3398 &经验值3177 &在线时间228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554&阅读权限100&积分3405&精华0&UID5813322&
宝宝生日&帖子554&
最多的可能是被人拐了,现在孩子安全意识从小培养,多少怎么也会知道,但和人打交道。。。。。。。咳,人心叵测呀
妈米390 &经验值190 &在线时间226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34&阅读权限100&积分416&精华0&UID6414901&
宝宝生日&帖子34&
安全第一,现在都是一个孩子!
妈米580 &经验值580 &在线时间245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79&阅读权限100&积分825&精华0&UID6418359&
宝宝生日&帖子79&
能组织一个班车最好了。
妈米6867 &经验值6622 &在线时间237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287&阅读权限100&积分6859&精华0&UID6174524&
宝宝生日&帖子1287&
学校名称:阳光早教幼儿园
离家距离:1000米
出行方式:走着
担心的地方:要过一马路,早上汽车比较多,也没有人让.因为幼儿园在小区里,汽车比较多.特别怕碰到孩子.
妈米2986 &经验值62268 &在线时间1076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7497&阅读权限100&积分63344&精华5&UID676659&
宝宝生日&帖子17497&
学校名称: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
离家距离:200米
出行方式:自行车
担心的地方:没有红绿灯。学校门口虽然有人行横道,但路窄,人多,国多。
#健康是福#
妈米8455 &经验值8939 &在线时间253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979&阅读权限100&积分9192&精华1&UID688009&
宝宝生日&帖子1979&
学校名称:方庄一幼
离家距离:40里
出行方式:开车或坐地铁
担心的地方:开车还没什么,主要是坐地铁的时候人多啊,因为我们还得换乘一下5号线,换乘的时候真怕把孩子挤着,时间来不及的时候我就嘴里说着点儿,“有孩子别挤了”时间来的及的时候就让大人们先上楼梯吧,我们稍微让让。
忍一定要有限度!否则就是软弱!给自己加油!
妈米1300 &经验值1300 &在线时间229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252&阅读权限0&积分1529&精华0&UID6413839&
宝宝生日&帖子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妈米15182 &经验值14922 &在线时间346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2819&阅读权限100&积分15268&精华0&UID6264140&
宝宝生日&帖子2819&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做个好妈妈~ [img]
妈米2411 &经验值2412 &在线时间571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983&阅读权限100&积分2983&精华2&UID6372225&
团长编号:MW11157
宝宝生日&帖子983&
学校名称: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离家距离:10公里以上
出行方式:学校班车
担心的地方:
班车每天在路上跑,担心啊
每天在班车上一个多小时吧,而且总放电视看,担心孩子休息和眼睛健康。
妈网老团长来啦!!!
最新团购帖:
妈米722 &经验值772 &在线时间241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68&阅读权限100&积分1013&精华0&UID6227479&
宝宝生日&帖子168&
要上的小学离家很远,还要过三环马路,没有公共汽车能坐,很不安全,所以我们现在考虑,趁她小,把户口转到自己家,在自己家这边上小学,离家很近穿小区走路10分钟。
/兔子园美饰店
妈米2199 &经验值2199 &在线时间97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418&阅读权限0&积分2296&精华0&UID3554245&
宝宝生日&帖子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妈米8939 &经验值8534 &在线时间226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1541&阅读权限100&积分8760&精华0&UID6124810&
宝宝生日&帖子1541&
我觉得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放大了交通乱得情况,还是自己的心放不下。
妈米3404 &经验值11796 &在线时间321小时&宝宝生日&注册时间&帖子2018&阅读权限100&积分12117&精华0&UID6378093&
宝宝生日&帖子2018&
还没上学呢
孩子上下学交通很危险,都来说说你对孩子安全有哪些方面的担忧? ...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5分钟内必有答案
宝宝成长时光相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8公安机关备案号: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小孩做什么都不认真,放学回家在路上也是边走边玩.吃饭也是边吃边玩,写...
小孩做什么都不认真,放学回家在路上也是边...
小孩做什么都不认真,放学回家在路上也是边走边玩.吃饭也是边吃边玩,写个作业也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抽动多动、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等
擅长:多动抽动、自闭症、尿床、弱智、不会说话
擅长:矮小增高、性早熟、肥胖症、生长发育落后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1645
问题分析:你的小孩可能患有多动症,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 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 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因此,患儿在听课、做作业或做其它事情时, 注意力常常难以保持持久,好发愣走神;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动静而分心,并 东张西望或接话茬;做事往往难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 ;难以始终地遵守指令而完成要求完成的任务;做事时也常常不注意细节,常 因粗心大意而出错;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 ,如写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常常丢三落四,遗失自己的物品或好 忘事;与他/她说话,也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
活动过度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儿起始于 婴儿期。在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 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在幼儿期后,患儿表现好动,坐不住,爱登高爬低, 翻箱倒柜,难以安静地做事,难以安静地玩耍。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 患儿表现更为突出。患儿上课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 弄铅笔、橡皮甚至书包带,与同学说话,甚至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 ,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进入青春期后,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 观感到坐立不安。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患儿常常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 断别人的谈话;会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老师问话未完,会经常未经允 许而抢先回答;会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会鲁莽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 害。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 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意见建议:协调和改善家庭 成员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正 确地看待患儿的症状,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地与孩子相 处和交流,用适当的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方面的矫正 。药物治疗可选用 哌醋甲酯。
职称:医师
专长:妇科疾病的研究
&&已帮助用户:86677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谢谢您的提问!祝您生活愉快!
问小孩做什么都不认真,放学回家在路上也是边走边玩。吃饭也是边吃边玩,写个作业也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儿科、心脑血管疾病等
&&已帮助用户:10886
问题分析:你的孩子边走边玩、边吃边玩、边学边玩是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要有耐心的逐渐的引导孩子去改正意见建议:建议平时生活上注意小细节,让孩子慢慢改正,比如吃饭时,和孩子比赛比赛,看谁吃的快,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等,放学回家时给孩子说说他感兴趣的事情,用有吸引力的话督促孩子尽快回家,写作业时陪伴孩子,给他计时,给他奖励等等方法慢慢的让他去改正,切记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恒心
问小孩梦游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330539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
问小孩五岁。放学出去玩回来,发现发...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发烧
&&已帮助用户:20906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目前孩子出现低热,考虑有可能是感冒了。意见建议:建议给孩子暂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多喝水,温水擦拭手心脚心腋窝,可以给孩子口服点感冒药,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监测体温,一旦体温在38度5以上,需要给孩子口服退热药。注意观察病情,必要时前往医院化验血常规。
问小孩下午在学校和同学碰了一下头部放学回来还玩了一会...
职称:护士
专长:小儿厌食症,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小儿腹泻,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新生儿惊厥,新生儿少吃,新生儿便秘,新生儿抽搐
&&已帮助用户:57
问题分析:考虑在回来是因为玩闹出汗导致受凉,也可能因为接触感染。意见建议:多喝热水,让小孩洗一个热水澡后喝一些感冒药或者消炎药睡觉。睡眠是最好的疗养
问有一个智障孩子,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迎面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121452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担心自己的孩子的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很是困扰自己的生活。这个邻居,估计没有什么意思吧?也许就是一个无心之举,你可能是自己想太多了吧。希望你幸福。
问我们家小孩六年级了,放学不按时回家一直到9点左右才回家,很...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内科
&&已帮助用户:373104
指导意见:这是需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或是和老师沟通下在学校的表现比较好,可以帮助孩子,不要越来越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注意力不集中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家长必读: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十大技巧
来源:新浪文化教育焦点
忽略孩子不适当的行为
关于这一点,有则故事可以用来说明。
有个小女孩每天在学校都会用头去敲墙壁。班上每个人,包括老师在内,看到这种情况当然很紧张,都跑去阻止她,用各种方法安抚她,但效果都不大。后来学校终于请了心理医生来处理这个案子。在小女孩不知情的情况下,心理医生建议老师和班上其他同学,在小女孩再出现用头敲墙壁的行为时不要理会。第二天,小女孩到了学校,又像往常一样用头敲墙壁,但班上的人都不理会她;又隔一天,还是没有人理会她。之后,小女孩用头敲墙壁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女孩这个不适当的行为就完全消失了。
没错,这个小女孩子的案例很特别,但它传递了一个重要讯息:有时候孩子的不当行为之所以会频频出现,是因为能得到父母的注意。正向(如赞美)或负向(如批评)的注意都是注意,但对某些不适当行为,“不注意它”有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你认为孩子某个不适当行为是为了赢得你的注意,试着不要去理会他。“忽略”技巧有时候对孩子很有效,尤其父母如果使用得当的话。
以下是使用“忽略”技巧时要谨记的原则:
在孩子做不适当行为的那段时间里,要完全忽略他。不对孩子做任何反应——不要大叫、不要注视、不要跟他说话。父母尽管清楚地意识到孩子的举动,但在那段时间要去做别的事情。这段时间可能是5分钟,也可能长达25分钟,所以父母要有心理准备。
要让家里其他大人或成员与你配合,大家都不要理会那个孩子。
最后一点,在孩子停止不适当的行为时,父母要称赞他。例如,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停止乱发脾气。我不喜欢乱发脾气的人,因为发脾气时的大叫声很刺耳。你不大叫的时候,我跟你相处起来就愉快得多。”
“忽略”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而且谨记,你不是忽略那个孩子,而是忽略他的不适当行为。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无家可归的年轻妈妈,她带着一个5岁小女孩,小女孩循规蹈矩地坐在她旁边。我问这位母亲,她有什么秘诀,能让她的孩子这样守规矩。她对我说,每当她女儿乱发脾气时,她就走开,到稍远的地方坐着抽烟;如果有状况,那么再随时回来保护她。因为这个母亲暂时离开现场,既可以避开孩子无理的要求,自己又能保持平静的心情。
不管是哪个年龄层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真的会令父母忍不住抓狂。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当他们不想遵守规矩时,例如“不准在客厅打球”“不准在没有大人监督下开派对”,他们真的会做出超乎你想象的破坏行为。如果你发现自己快要失控,不要犹豫,赶快找一个给自己喘息的机会,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冷静的机会。到稍远的地方抽烟是一个方法,但我们可不建议采用这个办法。
让孩子分心
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另一个办法是使用“分心法”。孩子容易分心,特别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注意力维持的时间很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如果你看到孩子快要出现不适当的行为时,那么可以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
“分心法”也可以用在年纪较大孩子身上。例如,如果兄弟姐妹在争吵,你可以建议他们一起去打电动玩具或看电视。另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加入大人的活动。例如,你可以说:“来,到厨房帮我的忙。你可以做我的助手。”如果你态度友善、热情、幽默,孩子很可能停下手边的事情,包括那些不适当的行为,照着你的吩咐做。
用适当的行为替代不适当的行为
如果孩子正在做某个不适当的行为,那么父母应当指导孩子做另一个适当的行为。而且,父母应详细指导孩子做这些适当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只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不可取并不够,父母还应该尽可能给他们一个可替代不适当行为的适当行为。
如果孩子正在玩某样易碎或不适当的东西,那么父母可以试着寻找另一个可以替代的游戏或玩具让他玩。孩子为了发挥其创造力及发泄精力会不断寻找发泄的管道,父母应予以引导和帮助。
为了防患于未然,父母学习如何迅速找到适当而便宜的可以替代孩子不适当行为的用品和方法,从而取代孩子不适当的行为,是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不二法门。
寻找正向特质,没有人喜欢被批评
遭受批评的孩子会感到愤怒,表现出自我防卫的态度。结果,他们更不愿意合作。但是,父母面对孩子不适当行为时,对其批评又是必要的。那么,父母要怎样批评孩子又不会引发冲突呢?当然,父母进行表达时必须婉转温和。“裹着糖衣,苦药才吞得下去”。批评温和一点,孩子或许就会听得进去,这对你也好。
以赞美的方式来缓和批评的字句:
我觉得你的歌声很好听,只是在餐桌上不适合唱歌。
你足球踢得很棒,只不过足球是要在足球场上踢的,而非教室里。
谢谢你告诉我实话,但下次再到你朋友家之前,我希望你先跟我说一声。
要从孩子不适当的行为中找到负向特质很简单,不过下次,当孩子做了某件你不乐见的行为时,请试着从中找出他的正向特质,并以赞美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一口就拒绝父母的意见或指示?答案很简单:巩固他独立自主的权益,是孩子的本能。为了避免在这一点上和孩子发生冲突,父母给孩子“提供选择”是个好办法。
一天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给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你早餐要吃煎蛋还是麦片?你晚餐喜欢吃红萝卜还是玉米?
你想穿蓝色还是黄色的衬衫上学?你要自己打扮还是要我帮忙?
你要在晚餐前还是晚餐后做家务?你要倒垃圾还是洗碗?
父母给孩子提供选择很重要,这能鼓励孩子思考。孩子在做出自我决定时,会得到掌握感和自尊心;而父母则借着这样的做法,既支持了孩子想独立自主的需求,又维持了对孩子行为的某种引导性的掌控。
善用幽默感
在历经坎坷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变得严肃了——而且,也许是太过严肃。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一天平均会笑400多次,但成年人一天平均却只笑15次。成年人大[微博]可多用幽默感,尤其是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
一名妇人正在和别人说话时,她的小女孩打断她,吵闹着要母亲带她去游泳。母亲马上就响应孩子,并不像一般人那样责骂“不要吵闹!”而是以夸张的态度模仿女儿吵闹的表情和口吻说:“妈,我要去游泳。快点。现在就带我去游泳!”不到几秒钟,小女孩从母亲幽默的表演里看到了自己滑稽的行为,母女俩笑成一团。之后,那个小女孩不再以吵闹的态度跟母亲说话。
用轻松的态度夸大孩子某种不适当的行为,能在紧张的情境中注入幽默感。下面是一些让父母善用幽默感的好点子:
父母可以试着用想象和虚构的故事,或用技巧让没有生命的东西“鲜活”起来。例如,如果孩子不把杂乱的玩具归位,父母可以假装让玩具发出哭声说:“好晚了,我好累喔。我想回家了。你能帮我吗?”
另一个方法是父母可以把事情说得很可笑。例如,为了促使孩子自愿打扫房间,你可以说:“如果你不马上清扫房间,政府的清洁大队马上就要来你这儿设立总部了!”
你也可以留一张谐趣的字条给孩子,例如,对青少年的孩子,你可以这么写:“记得在晚上10点前回家,特勤搜索组留。”
使用幽默感的时候,父母要对孩子的反应保持敏感。如果孩子对某样事情敏感,例如牙套、青春痘或招风耳,就千万不要在这些事情上做文章。
示范适当行为
孩子经常会做出大人认为不适当的行为。有时候他们需要大人去制止他们,并且示范较好的行为。身为父母,你是孩子最常模仿的对象。正因如此,父母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便是教导孩子最好和最容易的方式。孩子靠着观察和模仿父母,就能学习到适当的行为。
父母现在对孩子示范适当的行为,就能避免日后的冲突。而且,知道孩子能够从自己身上学习到某种正向的行为,你也会觉得很骄傲。
选择你的战场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把家里变成战场,但是,有时候真的会发生这种状况。我有一个案例,案例中的青少年告诉我,他的母亲对他的行为有诸多抱怨。母亲抱怨他的餐桌礼仪、睡眠习惯、发型、服装、卧室、朋友、学业表现,还有他休闲时所做的一切活动。他所回应的方式就是“置之不理”。等我跟这位母亲谈过之后,我发现她真正希望儿子做到的是,去找一份打工的工作。可惜,她真正的诉求被她一大堆的要求给淹没了。对那位青少年来说,母亲的种种要求令他麻木,他充耳不闻;而母亲对他有这么多意见,又让他非常愤怒,结果,引起他全盘反抗的心理。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一大箩筐你希望他能改变的行为,那么现在开始停止抱怨,并把那些行为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反问自己,到底哪一种行为最需要立即处理。你所需要的是订下要求的优先级,然后采取行动。
根据年龄设定适当的限制
从5个月大开始,如果一切发展顺利,那么孩子会开始奋力寻求独立。他们的目标是要变成一个完整和独立的个体,能够自己行事及思考。通过为孩子设定符合年龄的适当要求,表明你正视了孩子寻求独立的需求。由于你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特殊需求和负责的程度设定规范,那么便可有效帮助孩子安全地达到他们的目标。
有些父母犯了对不同年龄孩子一视同仁的错误。我曾经辅导过一位16岁的女孩,她希望父母能给她一个简单的锁头,让她把卧室上锁。但女孩的父亲说:“不行。”因为他觉得如果他给女儿一个锁头,其他孩子(有的5岁,有的5岁以上)都会提出同样的要求。
很可惜,案例里的父亲不明白,5岁大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责任感管理自己的房间,但一个16岁大的青少年则有这个能力,而一个便宜的锁头,就能满足她希望得到隐私的需求,这是一个合理的需要。
因此,在坚守原则基础上建立你的家庭,但要确保规矩具有弹性。这并不表示你要鼓励孩子打破家规,不过你必须准备随着孩子的成长和需求,时时制订新的规则和限制。
为了更了解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的需求,你可以参考更多的相关书籍与资料。下面则是我提供的一般原则,有关各年龄层的孩子的一般行为模式。
2岁以下的儿童
婴幼儿借由感官——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探索世界。例如,一个12个月大的婴孩可能把杯子推到地上,用这样的方法来了解物质恒存的道理(物体即使脱离视线范围,仍然存在)。婴幼儿通常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和哭声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因此,除非为了制止婴幼儿所制造的太大的噪音和混乱,否则这个时期不适合设定太多的规范;婴幼儿对规范的学习非常缓慢(最好一次一项),大概15个月大之后才开始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重要的是,婴幼儿需要以一种一致性和可预期的方式来照顾他们,因为他们需要感受到安全和爱。
2~5岁的儿童
学龄前的儿童是喜好冒险的一个群体。为了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父母应该给学龄前的儿童足够的探索空间;但也要设定限制,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学龄前的儿童常分不清幻想和真实——噩梦和白日梦一样实在,想象出来的朋友也一样真实。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心。他们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像“医生和病人”“母亲和孩子”,借由这种方式,孩子表达出他们的愿望及害怕。透过游戏,他们也建立起初步的社交技巧和互惠的能力。学龄前儿童也会出现正常的攻击性行为(例如争夺玩具),父母要教导他们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
6~12岁的儿童
学龄期的孩子是卖力工作的一个群体。不管是在课堂上或下了课,他们都努力发展他们的技能;也不管是骑自行车、做算术、“盖堡垒”,他们都需要从中获取胜任感。父母可以借由鼓励他们的学业和给予支持,达到协助他们的效果。父母也可以提供机会,让孩子能顺利参加各种活动或团体,例如学习计算机或参加夏令营。学龄期的孩子透过各种学习成就,发展出健全的自尊感。从这之中,他们得到为未来目标奋斗的力量和自信。
13~19岁的青少年
青少年有他们艰难的任务要完成,就是发展自我认同的能力。他们必须思考“我是谁”“我要往何处去”“我要如何达到我的人生目标”这些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很多支持,包括父母和朋友的支持。朋友提供支持性的团体,青少年可以从中学习社会技巧、分担问题、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加强自我认同。父母提供青少年明确的沟通技巧(特别是倾听的技巧)、关怀,以及健康向上的家庭价值观。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自由空间,以便探索成人的世界,但他们同时也需要被管束。在完成作业和门禁时间这两点上,父母应该设定合理的限制。
原标题:家长必读: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十大技巧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新浪文化教育焦点,版权归属原作者]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3331人关注
七夕情人节就要来了!
你所设想的完美过节方式是什么...
合肥华润万象城2周年“全城告白计划”首轮启幕活动
小呀小二郎,
背着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带领全国各...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路上生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