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饶毅著名教授讲课无人听教育到底有多畸形

北大著名教授讲课无人听, 中国教育到底有多畸形
2004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了一门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在开课之前,南师大附中的老师是这样向同学们宣传的:你们都想进北大,钱先生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但你们现在考上北大也听不到钱先生的课了,因为他已经退休了。这是他头一次到中学讲课,这个机会难得啊。头一回上课,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了不过二三十个学生。钱教授伤心了,是自己讲得不好吗?当然不是。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开了谜底:“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对于极力追求有用人生的人们而言,从这一刻起,他们就向着那条漫长的平庸之路,迈出了第一步。钱理群教授之所以想在退休后投身基础教育,就是因为对中国大学教育失望了,他曾说,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摘自人神共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文 |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教育与就业
蔬菜是我们每天都要摄入的一种食物,能够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有些我们经常吃的蔬菜购买
&来源:576养生
启动仪式蘑菇互娱创始人、蘑菇玩董事长强列夫、签约艺人庆媚(KhanhMy)出席发布会  8月8日,由北京蘑菇互
&来源:天津北方网
尉迟敬德,山西朔县人,以武勇称著。刘武周称帝,闻尉迟敬德作战勇猛,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后来,尉迟敬德
&来源:羡慕繁华
网易体育8月9日报道:北京时间8月9日,男篮在亚洲杯的第一场比赛和老对手菲律宾对决,最终男篮苏虽然一度抹平了1
&来源:网易体育
北京时间8月9日晚19:35,中超联赛第21轮,江苏苏宁客场挑战广州富力。比赛开场不到3分钟,R马就为苏宁首开
&来源:肆客足球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从阿坝州卫计委获悉,截至9日12时30分左右,九
&来源: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
中新社合肥8月9日电(记者赵强)记者9日从安徽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鼓励民营企业、天使投资人、
原标题:惊叹!笔记本屏幕秒变触屏,三大神器让生活更美好~虽然已经下了几场大雨但天气还是很热滴要问有何解暑“妙招
&来源:杭州移动
日本入侵中国不只是为了占领这块土地,他们同样喜欢掠夺中国的宝贝和资源,当时为了夺取我们的珍贵文物可没少费心思。
&来源:逗比山人
8月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基贝拉贫民区的一处投票站,肯尼亚“国家超级联盟”总统候选人、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
哈弗H1,小型SUV。指导价:5.49-7.89万,发动机:1.5L变速箱:手动AMT。百里油耗6L。
&来源:汽研社
找银子三周年庆典暨A轮融资发布会日“优质资产”这条互金行业命脉,一直是千驹过隙,但“资产焦虑”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UC头条:北大著名教授讲课无人听, 中国教育到底有多畸形
我的图书馆
UC头条:北大著名教授讲课无人听, 中国教育到底有多畸形
点击加载图片
2004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了一门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在开课之前,南师大附中的老师是这样向同学们宣传的:你们都想进北大,钱先生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但你们现在考上北大也听不到钱先生的课了,因为他已经退休了。这是他头一次到中学讲课,这个机会难得啊。头一回上课,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了不过二三十个学生。钱教授伤心了,是自己讲得不好吗?当然不是。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开了谜底:“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对于极力追求有用人生的人们而言,从这一刻起,他们就向着那条漫长的平庸之路,迈出了第一步。钱理群教授之所以想在退休后投身基础教育,就是因为对中国大学教育失望了,他曾说,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摘自人神共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文 |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教育与就业07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正是这一严峻的现实,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论调,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澄清。这里我想谈谈对大学教育和就业关系的四点看法。首先,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这是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有的一个内容。第二,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在哪里。在我看来,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素质的问题。很多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有许多批评,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听一听这样的批评。他们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而这种精神素质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就应该补这个课。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你们这些毛病,这些弱点应该在大学里弥补,大学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公民。如果不着眼于这一点,只是按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你们中的许多人就很有可能在中学成了应试机器,到大学又成了就业机器,这样来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且不说会影响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第三个问题,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职业转换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知识、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们那个时代分配到哪里,就永远不动了,一辈子做这个事儿。现在不行,它是不断变换的。你们可以问问蔡恒平这些师兄,他们从北大毕业以后换了多少职业。他们现在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都不是在北大学的,但北大训练了他的基本观念、能力,他们就能不断地变换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变化着的需要。具体的培训是可以通过训练班来解决的,不是在大学里来解决的。大学适当开一点这种课我也不反对,但大学主要的,我想还是我刚才所提到的两方面的发展,一个是作为人的现代公民的全面发展,一个是基本能力的培养。否则的话,眼光狭窄地把我们的大学办成一个职业培训班,那可能再度耽误大家,而且可能整个地耽误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这是我去年感到沉痛的第一条新闻。大学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才尖子?第二条新闻也让我吃了一惊。说新生未入学,家长和学生就忙成一团,通过一切途径,找各种关系以求打点、照应。据说很多大学生,还没上大学,就开始打听,大学英语课,是某某老师教的?哪个给分数高?团委和学生会哪一个比较有前途?评奖学金是不是只看成绩还要在学生会混得很好?还没进学校就开始打听这些消息。据说有一个没有正式报到的新生,把学校里主要领导、团委书记、班主任都摸得清清楚楚。这真让我目瞪口呆。公关思维、搞关系思维,已经渗透到大学一年级学生中,这是不能不引起警戒的。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北大是有关系的,人们经常说北大是全国的尖子的集中地,北大要培养尖子,要培养精英。我自己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更重视非精英,更重视普通的学生。正像鲁迅所说,可能有天才,但是没有泥土就没有天才;而且,“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但是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精英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或者我们每个同学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尖子?这个问题是更加重大,也许是更加严峻的。我现在恰好对这些尖子学生非常担心——当然不是全体——但是相当一部分尖子学生,也包括北大的尖子,让我感到忧虑。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上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坦白地说,我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学生,甚至觉得这都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典型,是可以作为一种文学的典型来加以概括的。下面就是我的文学概括,并不具体指某一个人。比如说吧,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把我讲得好在哪里,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大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课程),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他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我的推荐信,然后就“拜拜”了,因为你对他已经没用了。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我能批评他吗?我能发脾气吗?我发脾气显得我小气,一个学生请你帮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学生有这个水平啊。但是,我确实有上当受骗之感,我有苦难言。这就是今天的北大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尖子学生。问题是,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体制所欢迎的,因为他很能迎合体制的需要,而且他是高效率、高智商,可怕就在这里。那些笨拙的、只会吹牛拍马的人其实体制并不需要,对不对?就这种精致的、高水平的利己主义者,体制才需要。这样的人,正在被我们培养成接班人。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我最担心的问题。我讲这番话的意思,也不是要责备他们,这也不是这些学生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这是我们弊端重重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结出的恶果,这是“罂粟花”,美丽而有毒,不能不引起警觉。我今天讲这番话是希望在座的同学,你们应引以为戒,并且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不要只注意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这样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恰恰“聪明反被聪明误”,从个人来说,其实是将自己套在“名缰利索”之中,是自我的庸俗化,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北大的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尖子人才”,就不仅是失职,那是会对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是犯罪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毫无警戒,而我们的评价、选才机制,又恰恰最容易将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选作接班人。在我看来,这构成了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至今未引起注意的重大危机。我个人,退休以后,在一旁冷眼观察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北大的教育,最感忧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我一直没有机会提出来。因此,我要感谢今天的座谈会能让我说出自己郁结已久的焦虑。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大著名教授讲课无人听,中国教育到底畸形到什么地步......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
2004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了一门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
在开课之前,南师大附中的老师是这样向同学们宣传的:你们都想进北大,钱先生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但你们现在考上北大也听不到钱先生的课了,因为他已经退休了。这是他头一次到中学讲课,这个机会难得啊。
头一回上课,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了不过二三十个学生。
钱教授伤心了,是自己讲得不好吗?当然不是。
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开了谜底:“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
对于极力追求有用人生的人们而言,从这一刻起,他们就向着那条漫长的平庸之路,迈出了第一步。
钱理群教授之所以想在退休后投身基础教育,就是因为对中国大学教育失望了,他曾说,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为此,钱教授感慨万千,最著名的是他曾经攥文《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揭露了出来,他在文中警告说:“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
以下为钱教授的文字节选:
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007年有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说新生未入学,家长和学生就忙成一团,通过一切途径,找各种关系以求打点、照应。据说很多大学生,还没上大学,就开始打听,大学英语课,是某某老师教的?哪个给分数高?团委和学生会哪一个比较有前途?评奖学金是不是只看成绩还要在学生会混得很好?还没进学校就开始打听这些消息。
据说有一个没有正式报到的新生,把学校里主要领导、团委书记、班主任都摸得清清楚楚。这真让我目瞪口呆。公关思维、搞关系思维,已经渗透到大学一年级学生中,这是不能不引起警戒的。
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北大是有关系的,人们经常说北大是全国的尖子的集中地,北大要培养尖子,要培养精英。我自己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更重视非精英,更重视普通的学生。正像鲁迅所说,可能有天才,但是没有泥土就没有天才;而且,“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但是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精英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或者我们每个同学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尖子?这个问题是更加重大,也许是更加严峻的。
我现在恰好对这些尖子学生非常担心——当然不是全体——但是相当一部分尖子学生,也包括北大的尖子,让我感到忧虑。
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上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
所谓“精致”指什么呢?
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坦白地说,我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学生,甚至觉得这都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典型,是可以作为一种文学的典型来加以概括的。下面就是我的文学概括,并不具体指某一个人。比如说吧,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
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把我讲得好在哪里,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大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课程),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他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我的推荐信,然后就“拜拜”了,因为你对他已经没用了。
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我能批评他吗?我能发脾气吗?我发脾气显得我小气,一个学生请你帮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学生有这个水平啊。
但是,我确实有上当受骗之感,我有苦难言。这就是今天的北大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尖子学生。问题是,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体制所欢迎的,因为他很能迎合体制的需要,而且他是高效率、高智商,可怕就在这里。那些笨拙的、只会吹牛拍马的人其实体制并不需要,对不对?就这种精致的、高水平的利己主义者,体制才需要。这样的人,正在被我们培养成接班人。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我最担心的问题。我讲这番话的意思,也不是要责备他们,这也不是这些学生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这是我们弊端重重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结出的恶果,这是“罂粟花”,美丽而有毒,不能不引起警觉。
我今天讲这番话是希望在座的同学,你们应引以为戒,并且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
不要只注意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
这样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这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恰恰“聪明反被聪明误”,从个人来说,其实是将自己套在“名缰利索”之中,是自我的庸俗化,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
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北大的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尖子人才”,就不仅是失职,那是会对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是犯罪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毫无警戒,而我们的评价、选才机制,又恰恰最容易将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选作接班人。
在我看来,这构成了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至今未引起注意的重大危机。我个人,退休以后,在一旁冷眼观察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北大的教育,最感忧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我一直没有机会提出来。因此,我要感谢今天的座谈会能让我说出自己郁结已久的焦虑。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芭莎轰趴》——带你的偶像走进芭姐家。芭姐每月邀请一位圈中密友来家中做客,2016宇宙大刊带你一起吃喝玩乐!
Just love me▲点击关注
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每一个强
回忆如困兽 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
昆山常见社保问题解答宝典,涵盖社会保险申报缴费、关系转移以及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报销等方方面面...
我们,因为热爱生活走入图漫大家庭;我们,对美好的事物有着一样的热情;我们,充满爱心并且乐于分享;我们,探索着用一扇小小的窗口观察这个世界。
实时政治,重大事件,民情调查。读懂中国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北大教授在中学讲课没人听,不是教育畸形,是我们这个社会畸形!
& & &北大著名教授讲课无人听,中国教育到底有多畸形
2004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了一门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
头一回上课,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了不过二三十个学生。
&&&&&&&&钱教授伤心了,是自己讲得不好吗?当然不是。
&&&&&&&&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开了谜底:“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
&&&钱理群教授之所以想在退休后投身基础教育,就是因为对中国大学教育失望了,他曾说,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只能是社会的一个投影。要说中国的教育畸形,那根本原因不在教育,而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整个社会的畸形反应在教育上,才有了教育的畸形。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仅仅依靠教育本身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整个社会改变了,才有可能彻底改变这种畸形的局面。
&曾几何时,读书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读书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过去,确实有这样的先例,贫困人家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学而优则仕吗!通过读书,一步步的走向仕途,成为上层人士。也曾有过莘莘学子,通过高考,脱离了土地的束缚,成为城里人。这些都激励着国人努力读书,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最近这些年,社会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好像一夜之间,天朝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拼爹”时代。你有才吗?有才也不行!你必须有一个好爹,才能够一步步的向上爬,才能够获得好的岗位,才有好的机遇。如果没有好爹,哪怕你付出的比官二代、富二代更多的努力,你也就是一个屌丝!于是乎,知识贬值了,你知识再多,也抵不过一个好爹!
那么没有好爹的平民百姓,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处处以生计为第一了,与生计无关的必然退居二线了。没有办法,我们这个社会就是这么势利!虽然说知识不能完全改变命运,可普通老百姓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与知识了。万一能够改变那?和官二代、富二代不同,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和金钱,早早的就把孩子送出国去镀金,哪怕在国外混不下去,回国还是海龟那!老百姓不行,温饱才解决,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只能是梦想。官二代、富二代可以不为将来的工作担忧,因为他们的一代早就给他们安排好了,只要按部就班的向前走就行了。可百姓的孩子不行啊!谁都靠不上,只能靠自己努力拼搏!他们不这样将来等待他们的就是失业,就是没有饭吃!
不是我们不想学习,而是现实逼的我们只能这样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教授饶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