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区时的计算时,为什么若所求的时间计算为负值,则加上24,日期减去一天?求解答~~

给力一夏 暑期学习福利免费获取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要点&疑点&考点
  1.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而使得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上要比西边的地区时间要早,故东早西晚是计算区时和地方时的关键思想,计算原理公式是:东加西减。其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要了解区时和地方时的差值比。区时&&两地每相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地方时&&两地经度每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第二,从两地的时区差和经度差,求出两地的时间差。同时区(同经区)的,则两地的时区差或经度差,即为两地的时间差;若两地分别为不同的时区或经区,则两地的时区和经度之间和即为两地的时间差。
  第三,根据东早西晚的规律,采用&东+西-&的公式,求出某地的时间。相差多少时间就要加上或减去多少时间。
  如果已知A地的时间,求B地时间。
  B地的时间=A地时间&4分钟&经度差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如:A地为10时26分,B地与A地相差40度,在A地的西侧,求B地的时间。计算过程如下:
  B地时间=10时26分-4分钟&40&=10时26分-160分钟=7时46分
  那么,如何计算B地的区时呢?首先我们要计算出A、B两地的时区差,然后依照下面的公式求出B地的区时。
  B地的区时=A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如果B地在A地的东西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假设上题中A地10时26分为东三区的区时,则B地的区时是多少?
  由于B地在A地西侧,相差40&,可推知,B地的经度应为5&E,属于中时区,则A、B两地的时区差为3。计算如下:
  B地的区时=10时26分-3=7时26分
  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不变:如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加上一天,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去一天,时间加上24小时。
  2.日期的变更计算
  首先要明确东、西十二区的相对位置: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西侧,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东侧。由于东十二区的时间要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所以当由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1天;反之,由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则要加上1天。
  3.与地球示意图的结合计算
  这种考法是在现在地理学考试中一种最常见的。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时区、日界线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更能体现出现代教育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培养的要求。
  【例1】某一轮船在太平洋上每日向西跨越经度12&,该船上人们经历一个昼夜的时间大约是(&&& )
  A?13.3小时&&&&&& B?23.3小时
  C?24小时&&&&&&&&& D?24.8小时
  【解题思路】地球每日自西向东自转,即太阳每小时自东向西移动15&,而轮船也是自东向西航行,这样轮船白天好像追赶西移的太阳,晚上又好像是在躲避东升的太阳,每日西进12&,即每小时西进0?5&,因此,对船上的人来说,太阳每小时向西移动不是15&,而是14?5&,因此一个昼夜的时间约为(360&14.5&)24.8小时。
  【答案】D
  【解题回顾】轮船行进的方向与太阳一致,即相向而行,就如同甲骑摩托车与乙步行在环行跑道上运动,若两人同时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相向而行,甲第二次遇到乙时,甲走的路程是一圈+乙走的路程。这里甲代表太阳,乙代表轮船,环行跑道代表地球上的纬线圈。太阳沿着纬线圈转一周需24小时,再加上乙(轮船)所走的路程(向西12&),太阳需再走0?8小时(12&&4分钟=0?8时)才能追到船,轮船上的人才能再次看到太阳(如象甲追上乙一样道理)。
  如图示
  【迁移&变式】若该轮船在太平洋上每日向东跨越经度12&,该船上人们经历一个昼夜的时间又是多少?请同学讨论。
  【例2】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纬度,取正值;&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35&&0.7tan45&=1tan60&&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见上图),某房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解题思路】太阳高度的计算简单的可以用H=90-△表示,式中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表示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值。如果理解了这一公式,解这道题就较容易了。如解第(1)题时,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值为30&,因此,该地春分和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60&,因此可算出这两天正午南楼的影子长为69&tan60&=69&1.732&40米。由此可知,北楼一层在秋分到次年春分的约六个月的正午也晒不到太阳光,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解第(2)小题时,需明确在北纬30&地区,要使北楼所在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只要南楼冬至日正午时的影子长小于等于40米即可。而在北纬30&地区冬至日与直射点纬度相差53.5&,这一天的太阳高度应为36.5&,设南楼最大高度为X,则得X&40&tan36.5&,根据已知条件tan35&&0.7,结合备
  选答案,得到第(2)小题的正确答案。
  【答案】(1)C(2)B
  【解题回顾】要使北楼全年不受南楼影子挡住,只要在冬至日这一天南楼的影子挡不到北楼楼角下即可,如图:图中的a即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仰角。
  【迁移&变式】当该地南楼影子最短时,这里的农民兄弟正忙于(农事活动),可能受到天气影响。
  【例3】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东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4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A?16小时B?14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涨水期
  【解题回顾】由题目中已知条件,该船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由此可知此航道只可能是巴拿马运河或是麦哲伦海峡,又从图中信息可知该航道的纬度是在54&附近,巴拿马运河在10&N附近,故该航道是麦哲伦海峡。从图中获悉经度是由东向西增加的,故P点的经度是75&W,由题已知北京时间(120&E)是9时0分0秒,故P地的地方时为前一天的20时;漠河的纬度接近54&N与P地纬度数相近,P地的昼长即为漠河的夜长,P地的昼长是日落时间20时减去正午12时时间等于下午时间,再乘以2,得16时,即漠的夜长约为16小时。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所以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答案】1?C2?A3?B4?C
建议你也下载一个高考帮app,以前总是找不到好方法,跟不上学习节奏。在这里有很多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互相帮助,教会了我如何规划合理的学习时间,还有很多非常专业的知识点解析,总之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
关于有名同学正在高考帮app中进行交流。
开始查询院校分数线
开始查询专业分数线
开始查询省控线
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学校分校
短期职业大学
成人高等学校
管理干部学院
开始查询大学
开始查询专业东7区,但使用的是东8区的标准经度。由于这个原因,地球上不但有东12区,而且还有东13区,却没有西12区。可以说,全世界的法定时区系统,几乎比理论时区系统向东漂移了一个时区。
极区特殊原则
通常的标准时,既不同于因经度而变化的地方时,又不同于全球通用的世界时,在这方面,南北极地区存在着特殊情况。这是因为,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如果仍按经度划分时区,那么,钟点的进退将是极其频繁的,也是不胜其烦的。因此在南北极地区,人们与其使用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倒不如使用全球一致的时间。但是,在乔治岛上的各国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圈以外将近400公里,使用西4区的标准时,即与智利相同。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日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日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日界线及日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日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日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日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日0点(或昨日24点)的经线。“今日”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日”。公式如下: 今日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
②昨日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日与昨日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日出日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日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日落。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日出日落时间公式:
日出时间=12-昼长/2 或日出时间=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或日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世界时区及时差计算_旅游购物_生活休闲。世界时区及...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
世界时间与中国时间对照表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欧洲与北京时差表:国家...世界时间区时换算 5页 1下载券
世界时间 6页 2下载券 2016 baidu 使用.........
世界时区对照表_电脑基础知识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由时区名获取时区id,反之......
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区域 亚洲 亚洲 .........
我是小学数学组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时间的换算》 ,下面开始我的 ...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只要我们有一双 善于.........
世界时间的计算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世界时间的计算—zxm 时区(t......
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以北京时间8点上班为例 ......
世界各国客户上班时间与中国时间换算表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世界各国客户上班时间与中国时间换算表 请大家仔细看清楚, 举例的 8 点是指客户的当地时间,.........
世界时间对照表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世界时间对照表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港澳台地区.........
世界各国国家代码、时区、首都对照表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含国家代码,时区,国家中英文名称,首都。领附部分国家信息的可打印版本 .........
世界各地时间对照表_兵器核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世界各地时间对照表_兵器核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主要城市名称 [美国].........
世界时间对照表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世界时间对照表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世界主要城市时间对照表温哥华 .........
世界时间对照表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世界时间对照表时区世界时间对照表......
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asia country......
电话 世界各国时差对照表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中国与世界各国时差对照表应赚友们要求,今天把各国时差表做出来呈现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方便.时间是以.........
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_自我管理与提升_求职职场_实用文档。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世界各国上班时间(以9:00上班为准) 在中国的时间对应表 asia country bahrain .........
世界各国上班时间对照表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世界各个国家上班时间及国......
各国时间对照表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各国工作时间的北京时间对照表.世界各地上班时间表 各国客户上班时间(以 8:00 上班为准)在 中国的时间对应表 国家(英文) 国家.........
中国与世界各国时差对照表时间以 24 小时为单位,+10 算法为:北京现在时间加 10 后得出来的就是当地的时间.-10 算法为:北京现在时间减 10 后得出来的就是当地.........
世界各国客户工作时间对照表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世界各国客户工作时间对照表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区域.........
世界主要城市与北京时差表 [说明: +表示早上北京时间; -表示迟于北京时间] ......
■ 热门推荐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d01343f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浙江省义乌市高三地理《第5课 时区、区时和日界线》复习课件.ppt 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复习:从上节课练习和地方时的含义可知,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因此:
地方时的特点: Ⅰ、全球有无数个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都相同。 Ⅱ、在同一纬线上,位置相对偏东边的地点,其时刻要比偏西地点的时刻大。
例如:已知经度,求时区?
某地经度÷15度,取整数为该地时区数. (余数大于7.5度进一) 如: 东经78度:东5区;(余3<7.5) 东经83度:东6区.(余8>7.5) 公式5.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差× 1小时. 时差的求法:在零时区的两侧时区相加,同侧相减(异加同减)
如:北京(东8区)5月2日20时,纽约(西5区)时何时? 纽约的时间:5月2日20时+(8+5) ×1
= 5月2日33时
=5月2日9时
因为180°经线是地球上经度划分的终点度数,也是 东、西十二时区的分界线和共同的中央经线,尤其是该经 线大部分经过海洋和人烟稀少的地方,造成一国分属两个 日期的情况较少。
3.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更
①世界上没有最东和最西的地方,但 时间上有最东(即最早)或最西(即 最晚)的地方--- 日界线西侧的东12 区为世界时刻最早的地方,日界线东 侧的西12区为世界时刻最晚的地方。 ②东、西十二两时区相邻并共同拥有 一条中央经线(即180°经线)。故 两时区钟点(包括分、秒)相同,但 日期正好相差一天(即24小时),而 不是其它相邻时区间的1小时。 ③注意越过180°经线与越过日界线 的差别。 * 南岭山水制作
90°W _ 90°E 0° 180°W 180°E + 这样存在一个问题:从180°W到180°E每过经度1°,时间就要向前拨4分钟,360°,时间就要变360次,显得十分麻烦。 有没有办法让时间变化的次数减少一些呢? 二.时
区 1.产生:国际上采用划分时区的方法来统一时
间标准 2.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
分为24个时区(时间只需变24次) 3.计算公式:
某地的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
180° 东 12 区 西 12 区 0° 7.5°W 7.5°E 中 时 区 向西 向东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公式 某地的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A.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B.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 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 公式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 1小时×时差 东加西减(东时区数大在东,西时区数小在东) 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的差值。 如东5区与东10区时差为5个小时。 西3区与西10区时差为7个小时。 如东5区与西10区时差为15个小时。 西3区与东8区时差为11个小时。 三.区
1.概念: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即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2.计算原理:时区相差几个小时(东早西晚) 3.计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 1小时×时差
(东加西减) 4.北京时间 东8区的区时 东经120°的地方时 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5.国际标准时间 中时区(零时区)的区时 0°经线的地方时 国际上换算时间的标准的时间 公式2.已知某地时区推算中央经线和时区范围 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某地时区数×15° 某地时区范围=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7.5° 公式3.时差的计算
A.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B.时区有边界,东12区最东,西12区最西 公式4.所求时间超出范围的处理
A.大于24时,要减去24,日期加一天
B.小于0时,要加上24,日期减一天
世界各国的计时方法
①为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②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0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 ③领土跨度大的国家,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
我国领土地跨5个时区,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四.日界线 1.含义:地球上分隔两个相邻日期的分界线。
广义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另一条是某一时刻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 2.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国际上两个相邻日期的分界线。 【思考】为何会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呢?
钟点 时区 日界线东侧 日界线西侧 自然方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区时的划分和计算
我的图书馆
区时的划分和计算
⑴先要了解时区是怎么划分的:①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②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均为15°的倍数,如: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东n区,中央经线为n°E;西n区,中央经线为n°E,西n区③时区从中时区往东西两侧划分,向东从东一区划分到东十一区,再向东为东十二区(半时区);向西,从西一区划分到正十一区,再向西为西十二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其中央经线为180°;一共24个时区。如图:⑵区时的计算①各时区的区时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②计算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相邻时区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③区时加减时,如果出现小于0的区时,则日期减一天,区时加24小时;如果出现大于24的区时,则日期加一天,区时减24小时。④区时加减时还要注意有没有过日界线举个例子:当东十一区为10月8日23:00时,求西十一区区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东十一区向西22个时区到西十一区,直接将东十一区的区时减22小时,就得到西十一区的区时,为10月8日1:00第二种,东十一区向东2个时区到西十一区,将东十一区区时加2小时,为10月8日25:00,即10月9日1:00,与第一种方法日期相差一天,因为没有考虑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所以考虑日界线后,再减去一天,就是正确答案10月8日1:00了。
区时计算的方法与训练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非常可靠。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学生挣得3~4分,甚至更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也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时计算时。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三、应用训练  区时的计算属于知识运用性难点,对这类知识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一定问题层次、问题坡度又较缓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逐步消化难点。  例1.已知北京时间是6月5日上午10时,求:①东京(东九区)的区时;②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③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从问题的层次来看,这道试题在设计时是层层深入的。问题①中北京和东京分别在东八区和东九区,是两个相邻时区。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且东京在北京的东边。因此东京的区时是6月5日上午11时。问题②中莫斯科在东三区,与北京相差五个时区,且位于北京的西边。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因此莫斯科的区时是6月5日上午5时。此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问题③中纽约位于西五区,一个在东时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且所求的纽约位于北京西边,因此纽约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  例2.有一架飞机6月5日上午10时从上海(东八区)起飞,向东越过太平洋到华盛顿(西五区),途中共飞行了19小时20分钟。问:①飞机穿过了多少个时区?②飞机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是何时?③飞机到达华盛顿时,当地时间是什么时间?  例2在例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这是一道递进题,每一题环环紧扣,前面的试题答案对后面试题的解答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解答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问题①在求解前要先进行仔细的分析,题目说飞机是向东飞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先由东时区的小时区到大时区,中间经过东西十二区,然后再由西时区的大时区到小时区,则飞机穿过的时区数为:(12-8)+(12-5)=11(个)。前一问解决后,问题②就比较好解决了,此题计算时,华盛顿位于北京的东面,钟点要早,因此要用已知时间加上区时差:10+11=21,又由于飞行过程中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后退一天,因此华盛顿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飞机在上海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已经求出,要求飞机到达时华盛顿的区时,只需要加上飞行时间就可以了。因此飞机到达时华盛顿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19时20分=6月5日16时20分。
新的“区时”计算方法&&
&要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例1: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东九区)的区时?&&&&&&东京时间=12:00-(8-9)=13:00(即东京时间为5月1日13:00)&&&&&&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纽约时间=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00)(注: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例4:已知纽约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的区时?&&&&&&东京时间=12:00-[(-5)-9]=26:00-24:00+1天=2:00(即东京时间为5月2日2:00)(注:当算出的区时大于或等于24:00时,应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5月2日)
&& 要计算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已知时间的经度-要计算时间的经度)(注: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例:已知120°E的地方时为12:00,求20°W的地方时?&&&&&&20°W的地方时=12:00-4分×[120°-(-20°)]=12:00-9:20=2:40
&例:西十二区为5月1日的12:00,则向西跨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的日期为?&&&&&&东十二区的区时=12:00-[(-12)-12]=36:00-24:00+1天=12:00(5月2日,即向西跨过日界线,时刻不变,日期加一天)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α)=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注: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宁波(30°N)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30°-23.5°)=83.5°&&&北京(4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40°-(-23.5°)]=26.5°&&&赤道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0°-0°)=90°&&&赤道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0°-(-23.5°)]=113.5°(注:当太阳高度>90°时,则取其补角,因此赤道冬至日的太阳高度=180°-113.5°=66.5°)
妙解地方时和区时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最让学生头疼、最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就是自然地理当中有关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而在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过程中,绝大多数方法是先判断东西位置,再运用“东加西减”原则来进行计算,并且在运用“东加西减”原则过程中,有时还必须考虑日期变更线的问题。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判断东西位置已经困难了,再加上日期变更线,就难上加难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将“东西位置”和日期变更线简单化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我们就用例子来讲解一下“绝对东西”的巧算!
众所周知,在判断方位时,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南极是最南端,而东西方位是相对方位,有三种情况:1.同为东经,度数大的在东;2.同为西经,度数小的在东;3.一为东经,一为西经,那就得找到劣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判断。这样如果进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那就比较复杂了。“绝对东西”,顾名思议,就是把东经180°(东12区)定为最东,西经180°(西12区)定为最西(如下图:注意只适于时间计算),然后再按照“东加西减”原则计算,不必考虑日期变更线的问题。
例1:已知北京116°28′E的地方时是2009年3月1日11时,求此时纽约74°W的地方时是多少?
①&求经度差(同侧减异侧加):北京为东经,纽约为西经,异侧用加,两地经度差:116°28′+ 74°=190°28′
②&求地方时差:15°—1小时,15′—1分钟,1°—4分钟,1′—4秒钟:190×4分钟+28×4秒钟=760分钟112秒钟=12小时41分52秒
③&绝对方位判断(上图):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因此,纽约在北京西面,求纽约地方时用减号(注意只适于时间计算,实际上纽约在北京东面)
④&结果:T(纽约)=T(北京)-&地方时差=2009年3月1日11时-12时41分52秒=2009年2月28日23时18分08秒
(注意,2009年2月只有28天,且日期自动减一天,实际上跨越180°日界线)
例2:已知旧金山122°W的区时为4月30日23时,求此时纽约74°W区时?
①&求时区:时区数=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取整数;余数大于7.5°,则取整数+1) ;
例:旧金山122°W/15°=8……2°为西八区,纽约为西五区。
②&求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两地皆为西经,同侧用减,相差三个时区。
③&求区时差:因旧金山与纽约相差三个时区,故两地相差三个小时。
④&绝对方位判断(上图):两地同为西经,度数小的在东,因此,纽约在旧金山东面,求纽约区时用加号(东加西减原则)。
⑤&结果:T(纽约)=T(旧金山)+区时差=4月30日23时+3时=5月1日2时&
(注意,4月小,为30天,且日期自动加一天,实际上跨越0时日界线)&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巧用“绝对东西”位置来避免因考虑东西位置和日期变更线而带来的繁琐,从而使学生更易掌握该知识点,更好地进行时间计算。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难点透析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类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各科联系的加强,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考查,在平时及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透析】&
1.认识实质&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
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3.掌握方法
(1)地方时
地球上的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地方时的计算分三步进行。
①空间定位清楚,用图式两点的经度定点,清楚准确直观反映空间关系。
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东西关系、经度差和时间差的相互转换,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
③数学计算准确(认真计算,仔细检查)。同时应注意以下隐含条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即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6时,昏线上都是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时;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区时与地方时一致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
时区的划分: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据此可以求出任一条经线所在的时区。特别注意零时区(中时区)和12时区的划分。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区时的计算:①确定经线所在的时区,并判断两时区的东西位置关系,东早西晚;②分析已知与未知条件,计算时区序号差及区时;③根据时区序号之差等于区时之差,算出结果,认真计算,并仔细检查。
(3)日界线
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
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以任何时刻过人文日界线,东12时区比西12时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点(区时)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0时(地方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
应用:①在日照图上,沿地球自转方向增一天的是自然日界线,减一天的是人文日界线;②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比例。一般而言,当0°经线上为0:00时(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180°经线上则为12:00,全球正好两个日期各半;当0°经线为中午12:00时,180°经线上则为0:00或24:00(0时经线和180°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当0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一日占多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区时,新的一天占一大半,前一日占全球的一小半;日界线以东的日期比日界线以西的日期减一天,0时经线以东的日期比0时经线以西的日期加一天;据东12区的区时(x)算新的一天所占全球比例即x/24即可;据西12区的区时(y)推算旧的一天所占全球比例即y/24即可。(x+y=24时)。
【典型例析】
[例1]如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2000年广东卷)
(1)OP的经度为&&&&&&&,ON的经度为&&&&&。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时间的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推断经度并进而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特点来确定北京时间。考点以地球自转的方向,东西经度的划分方法,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日期的变更特点,北京时间的规定等知识为依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圆形地球上日期、时间变化推移的规律,并据此进行推导和计算。(1)由图所给的条件,先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因为按地球自转方向ON—OP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OP—ON为3月21日(阴影部分),则ON为新一天的开始即3月22日0时,OP与日界线重合即为180°,根据图中120°推出ON为60°E。(2)明确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因ON为3月22日零时,即可推出北京时间为3月22日4时。做题过程中可以把方向、日期标注在相应位置上,推断北京时间可以采用画数轴作辅图的方法。&
答案:(1)180°&& 60°E&& (2)22&& 4
[例2]右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2)题。(2001年文综高考题)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9时40分&& &B.20时20分&& C.8时20分&&& D.21时40分&
[解析]本题以经纬网为主要信息载体,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坐标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的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的了解程度。考点以晨昏线的特点,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南极科考站的位置,昼夜长短的规律,极昼、极夜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及硅谷的气候类型等知识为依托。解答本题的关键充分挖掘图像信息:(1)从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是北半球冬季,密西西比河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季为河流枯水期;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州乔治岛的土地上,不在南极圈之内,一年之内无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季,漠河的白昼比广州短。硅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为多雨期。(2)图中已知经线65°,与35°相差30°且按地球自转方向度数递减,故应为65°W、35°W,图中昏线与赤道交点正好与95°W经线相交即95°W的地方时为18点,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应为8时20分。&
答案:(1)A&&(2)C&
【克难精练】&
1.读右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假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月&&&&&&日。
(3)A地方时应在&&&&&&时&&&&&&分至&&&&&&时&&&&&&分。&
2.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的地方时是&&&&&&;而另一地点的地方时为6点56分,它所在的时区是&&&&&&区。&
3.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
(1)甲地时间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
(2)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的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的季节&
C.长江中游进入梅雨季节&&&&&&&&&&&
D.罗马气候干热&
4.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1),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5.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考察路线(图2)回答(1~2)题。
(1)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
A.12日14时&& B.13日2时&& C.12日2时&& D.13日14时&
(2)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 & 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6.读图3,D点所处经度是116°E,一架飞机从图中①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5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的时间是(&&&)
A.3月8日1时&&&&&B.3月8日23时&&&&&C.3月7日1时&&&&&D.3月8日9时
7.图4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8.读图5,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月&&&&&&&&&&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个时区。
(4)此时以&&&&&&&&&&和&&&&&&&&&&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参考答案】&
1.(1)略&(2)7& 1&&(3)10& 40& 12& 0
2.19时44分;西5&3.(1)B&&(2)A&4.(3)C&&(4)B5.(1)B&&(2)D&6.C
7.(1)B&&(2)D
8.(1)4&&(2)12& 22& &(3)21&&(4)135°E& 18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间差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