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户特色养殖是什么产业扶贫村特色产业简介模式

南充蓬安创新养殖产业扶贫模式 助力贫困户脱贫
责任编辑:汪昕
杨家镇伏岭村贫困户将黑山羊托养在养殖基地,同时还能在企业打工挣钱
新华网成都9月8日电(郭安平 黄毅)9月4日,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养殖基地里,一头头山羊正悠闲地咀嚼着青草。
“看,这是我们家‘借’的3只羊,今年脱贫就靠它了!”该村贫困户陈国安开心地说。
陈国安户是蓬安县利用丰富的绿色山林资源,创新开展“借羊养羊”集中寄养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一个例子。
蓬安县以总投资近千万元的黑山羊养殖基地为依托,采取“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开展精准扶贫。由蓬安县政府向公司投入扶贫资金,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协议,每户向企业“借”数量不等的山羊饲养在企业的养殖专区,由企业和合作社提供“一条龙”产销服务并承担风险,企业每年固定分配给每个贫困户收益。
与此同时,企业还从村里贫困户中招聘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企业务工,定向收购贫困户收割的青草、秸秆等,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蓬安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彭桂林说:“采用这个模式,每个贫困户每年可获得12000元左右的收入,其中,山羊养殖固定收益1800元,劳务收入9000元,青草、秸秆等收入2000元。这样,就达到了贫困户1年可脱贫、3年可奔富的喜人效果。”
“该模式实现扶贫资金可持续循环,可持续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此举开创了蓬安养殖扶贫产业发展的‘先河’。”蓬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崔竹君说,此外,实现脱贫摘帽的农户,还可自筹资金继续参与合作养殖,基地每年将按投入资本的10%给予农户固定收益,防止其返贫。
目前,该村黑山羊养殖已拓展到10多个乡镇,待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周边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此外,蓬安县还通过“送鸡养鸡”统分结合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记者在蓬安县相如镇牛毛漩村村民王琼英的鸡舍看到,数十只鸡正欢快地吃着粮食。
“这50只鸡是政府无偿送给的,我们只管养殖,企业负责包销。”王群英高兴地说。
该模式以总投资数百万的南充蓬安生态鸡养殖基地为依托,政府向公司注入扶贫资金,公司把鸡送给农户饲养,公司统一配送鸡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还招聘农户进公司务工。
“贫困户养50只鸡,一年两茬,可获益3000元左右,加上其他小家禽、蔬菜种植和劳务收入,脱贫没问题。”相如镇党委书记石昆仑说,公司一年内可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
“政府扶持,村企联建,企业依托农户发展产业,贫困户通过企业脱贫致富,资源整合,循环运行,在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保障下,实现互利共赢。”蓬安县委书记蒲国说。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新华网【脱贫攻坚】鸳鸯镇:特色养殖助推精准脱贫-
欢迎访问武山县政府网站!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脱贫攻坚】鸳鸯镇:特色养殖助推精准脱贫
&访问次数:
&&&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鸳鸯镇紧紧围绕群众致富增收这一目标,依托地理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养殖新路子,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 “五黑鸡抗病力强、生长快、肉质优,目前合作社已饲养一万多只五黑鸡,如按每只50元计算,只此一项年收入就可达到50万元,另外再加上土鸡蛋的收入,收入相当可观。”丁门村村民丁心启谈起五黑鸡养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丁心启是我镇2013年建档立卡户,2016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他与同村其余六人共同创建了以养殖五黑鸡为主的明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五黑鸡的孵化、育雏、养殖、加工。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精心养殖,合作社逐步掌握了五黑鸡的孵化技能,实现了五黑鸡在丁门村的“土生土长”,为整村养殖、推广养殖五黑鸡提供技术基础。下一步合作社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合作社+农户”模式,整体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梦。
&&& 明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取得的成效是鸳鸯镇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鸳鸯镇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在丁门等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支持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让产业扶持资金真正使用在发展产业上,为脱贫添砖加瓦。截至目前,全镇除了拥有五黑鸡养殖基地之外,还有李山花椒园、盘古渔村、丁门金鳞生态园,麻山、焦寺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产业,全镇精准脱贫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没有相关信息
&----中央部委门户网站----&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人力社保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铁路局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国务院研究室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扶贫办
& --- &&&省市县网站&&& ---甘肃省人民政府天水市人民政府天天天水网天水党建网天水在线秦州区人民政府麦积区人民政府秦安县人民政府甘谷县人民政府清水县人民政府张家川县人民政府
& --- &&&部门子站&&& --- 武山远教网县编办县金融办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体局 县公安局 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武山县规划局 武山县房管局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县审计局县卫计局 县质监局县安监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统计局县科技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执法局县畜牧局供销联社县残联蔬菜科技示范园蔬菜网县交警大队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
& ---&&乡镇子站&&--- 城关镇 洛门镇鸳鸯镇滩歌镇四门镇马力镇山丹镇温泉镇榆盘镇咀头乡杨河镇沿安乡龙台镇桦林镇高楼镇
& ---&&专题网站---&& 信息化建设 武山扶贫
版权所有:天水市武山县人民政府&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陇ICP备号&网站管理:武山县信息中心 电话: 传真:  E-mail:&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特色养殖产业化扶贫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养殖,特色,可研报告,产业化扶贫,可行性报告,养殖产业化,养殖业,特色产业,特色养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特色养殖产业化扶贫可行性研究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徽省推进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
1.38万名农技员服务2.46万个贫困户
摘要省农委近日召开会议部署推动工程实施,提出具体举措,对工程中的特色种养业作出明确界定,要求各地精确定位扶贫对象,确定脱贫产业,并通过包村联户等方式进行帮扶。目前,全省1.38万农技人员已按照包村联户制度,服务2.46万贫困户。
来源:&&作者:史力
组图:章子怡带女儿泳池游泳 贴面亲...
多地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 落实缴存比...
官方示爱!爱德克的20个理由 有多少...
为啥老烟枪仍长寿
反腐题材黄梅戏《大清名相》在合肥演出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