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人生说明了什么田忌赛马的哲学道理理,怎样看待这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7|
上传日期: 14:03: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案例内容与案例分析2
我的图书馆
案例内容与案例分析2
案例内容与案例分析2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11、把对手扶起来
案例讨论:
为什么说把对手扶起来不仅是一种襟怀,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你是宗庆后,闻知“娃哈哈事件”后,你是否会立即主动打电话告诉对手何伯权,为什么?如果你是何伯权,你是否会抓住这一“机会”打击一下对手“娃哈哈”?为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面对一个空白的市场,旭日升却没有那么幸运。它在最光辉的时候没有对手,自己的身体也慢慢地虚脱了。”这句话的?
大学期间,你是否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你和他是如何相处的?
案例内容:
一个市场是需要在其各参与者共同维护下才能健康发展的。如果不用心于顾客,而是只想着如何打击对手,那么这个市场便危险异常。
“中国最神秘的保健品帝国”三株打击对手的做法极为典型——破坏对手的义诊活动;对对手的违法活动立即举报;拉拢、瓦解对手的公共关系;于对手内部物色线人;派人进入到对手的内部任职……打击强度只一个词,彻底!
同样,名噪一时的亚细亚以“逐鹿中原、拿下华北、进军华南、各个歼灭”的战术,采取“军事化”的行动,对对手进行严厉打击,很快迅速占领市场,而最后的结果是,在不到三年时间通过你死我活的竞争的亚细亚销声匿迹了。
其实,善待对手,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对手,就是给自己机会;善待对手,就赢得了一半的成功。
一个平稳而健康的市场一定有让人敬仰的企业家。他们都有健康的对手观,鸣鼓而战,不使小阴谋。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与乐百氏前董事长何伯权就是这样的大家。
几年前,有人为了向企业要挟钱财竟在娃哈哈果奶中投毒,导致两名小学生性命垂危,而国内一家报纸在未对事实进行核实的情况下擅自刊出了中毒新闻,一时间有五六家媒体进行转载。
恶性事件发生后,宗庆后正在国外考察,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打给宣传部门,希望制止这一极易形成模仿效应的新闻继续传播;让所有人不解的是,他的另一个则打给了对手何伯权。而何伯权便当即在第一时间通电全国的营销公司,严令不得传播、转载这一新闻。
事后,有记者问何伯权,你为什么不抓住这一“机会”打击一下娃哈哈?何伯权只是淡淡的指出,这种恶性事件的扩散是对整个果奶市场的伤害,乐百氏如果借机贸然出手,岂不也是往自己的脸上打重拳。
健康的对手为整个市场的有序、持久的发展恪守着各自的责任,会促进彼此的进步与成长,在市场培育上和你共同分担重任。
经济学家说:“百事可乐最大的成功是找了一个成功的对手。”如此看来,乐百氏和娃哈哈都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有最优秀且有品质的成功对手。
没有对手的垄断行为则注定了企业的不成功。
1999年,旭日升向国家工商局提起诉讼,以“冰茶”为旭日升品牌的“特有名称”为由申请保护。当年秋天,国家工商局最后裁定:认定“冰茶”为旭日升商标的特有名称,除旭日升集团外任何企业不得使用。
时隔三年后,由于多家品牌企业主打“冰红茶”、“冰绿茶”,致使其成为了茶饮料市场的主流消费概念,而由旭日升一家独打的“冰茶”则被冷落一角。迅速走红的旭日升成了中国茶饮料市场的又一颗流星。一位熟悉旭日升的财经记者惋惜地评价道:“面对一个空白的市场,旭日升却没有那么幸运。它在最光辉的时候没有对手,自己的身体也慢慢地虚脱了。”
案例分析提示:
你的对手跌倒了,你会将他扶起吗?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人的度量和胸怀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人智慧的表征。何伯权在宗庆后最危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两家在彼此的竞争中不断发展,成为果奶市场上影响最大的双雄。把对手扶了起来,不仅是一种襟怀,一种不计前嫌、宽容豁达的胸怀,更是一种智慧的流露和展示,这种智慧就是巧妙的利用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为自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不断给自己加压,并设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自身发展。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成不变和孤立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今天你是赢家,明天就可能被挤出局。关键是能否清醒的认识自身、竞争对手、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把对手扶起来,可以从对手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掌握市场竞争的基本准则,避免重蹈覆辙。同时,扶起对手,处在同一体中,时时、事事、处处给自己施加压力和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的确如此,一个人拥有对手确实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拥有对手,生活才会充满悬念和实现优胜劣汰;拥有对手,人才会有生存的危机感和竞争的压力;拥有对手,人才会不断进步和强大。对手,仿佛是催人奋进的警钟;对手,犹如催人策马疾跑的鞭子。如果你在生活中拥有对手,尤其是拥有非常优秀的对手,你应该感到无比的庆幸。把对手扶起来,就是给自己增加压力,为自己注入进取的动力,让自己时刻感到危机的存在,从而激励自己去拼搏去努力,从而赢得人生的灿烂辉煌!
12、拯救地球,从我做起
案例讨论:
文中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案例内容:
2004年7月4日新华社记者发表新华时评(7月5日刊登):“拯救地球,从我做起”,介绍了当时正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科学发展观”专题展览及本题所述的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指出:“通过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让每位观众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深刻的真理:污染环境的是你我自己,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你我自己,能够保护环境的仍然是你我自己!”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案例分析提示:
这是一篇新华时评,涉及到的原理主要有: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度的观点及适度原则。
关于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即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人不同于动物,不是纯粹的适应自然。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影响自然,这种改造、影响是双刃剑:既保护自然发展和生态平衡,又造成生态失衡并带来了不利于人类自身生活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度的观点、适度原则,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
“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文中三个设问都是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的。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此外,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辨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料,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13、奇迹生还
案例来源:/gb/newsdzb/2002-03/29/2002-03-29-02ywbb5.htm
案例讨论:
1.由于意外的透水事件使年仅19岁的杨显斌被埋井下21天,在21天中没有食物可吃,靠喝黑煤水支撑着,并且用血肉双手挖成了80多米长的生命通道,最终得以生还,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水仓爆炸后,杨显斌都做了些什么?在井下杨显斌是怎样给自己过的生曰?杨显斌是怎样用血肉的双手挖就生命通道的?
案例内容:
一次煤矿事故,将他埋在井底。大水涌来时,他亲眼看到工友一个个被淹死,而他独自一人在井底熬了21天,饿了,就喝点又脏又臭的污水。为了求生,他赤手挖了80多米长的通道。
水仓爆炸同伴皆亡
2002年3月7日晚lO时许,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焦家凹锦阳煤矿二矿发生的重大透水事故中,其他7名矿工相继丧生,惟独只有工9岁的陕西紫阳县农民、刚当了6天矿工的杨显斌,在井底经受着死亡的重重包围而又不屈服。
那天,杨显斌和几个工人一起,正在井下工作。突然,一声巨响,在杨显斌听来,简直就像是惊天动地一样。他吃惊地抬头看到:糟糕,水仓爆炸了!瞬时间巷道里一片漆黑,大水迅猛地奔涌而来,眨眼工夫就淹没了他们所在的工作面,并不断地迅速上涨。
和杨显斌在一个工作面的有8个矿工,短短的几分钟之后,大水吞没了其他7位矿工,而一股巨大的水流,却把身体瘦小的杨显斌推进了洞口,冲到了高处的地面,杨显斌顿时感到呼吸顺畅了许多,他一骨碌爬起身来,往高处猛跑。
受不住了就喝煤水
刚开始,杨显斌跑动的脚,还啪啪地踩着水花四溅,他以为跑到高处就可以脱离水境,可不断上涨的大水,如影随形追逐着惊惶失措逃亡的他,他奔跑的脚始终踩着水,直至跑到最高处,再也无路可走了,他才熄灭矿灯坐下休息。歇息了一阵,他又打开矿灯,在灯光的映照下,杨显斌看到大水仍迅猛地不断上涨,他不由大叫一声:“我的命将完蛋了!”眼泪哗地流了下来,“我还年轻呵,才19岁,生命就要在此结束了!”
仿佛大水听到了他的悲鸣,怜悯他那弱小的生命,陡然在他脚下停住不再上涨了。惊喜之余,杨显斌抬头打量了一下四周:自己是在一个巷道尽头的狭小空间里,约只有40厘米见方,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低着头把脚放在水里坐着。
水面已不再上涨,浑身衣服全部湿透的杨显斌,就这样独自坐在井下一角。井下温度只有1O摄氏度左右,一直低头坐着的杨显斌被饥饿、寒冷折磨着,一种绝望的情绪笼罩了他……
时间一点点过去,矿井里的水依然如故。第三天,杨显斌已近乎绝望了。按他每天的习惯,每到他想睡觉时,差不多就是晚上了;而等他一觉醒来,也就是第二天早上了。他据此判断自己在漆黑的井下过了一天又一天,肚子饿了就喝乌黑的煤水。虽然苦涩难咽,可他强迫自己: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活着走出矿井,就是再苦再难喝,也要喝下去。
事故发生后的第4天。井下黑暗中的杨显斌一觉醒来,觉得脚下陡然没水了,他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不相信地用手在地上摸了摸,确实是没水了。难道是水退下去了?他惊讶地打开矿灯一看,水退下去了四五米远。他心里一阵兴奋,有希望了!外面的人肯定在进行营救!我能活着出去了!他高兴地走到退下去的水边坐下,为节省矿灯的电,他把脚放进水中探水,水若退下去,脚上就没有水了,他就跟着退的水一直往下走……
井下生日别具滋味
杨显斌在井下已经7天了,7天里他始终没放弃生的希望。尤其是2002年3月13日这天,他活下去的渴望更加强烈,因为这天是他19岁的生日。这天,他想起以前过生日时是多么快乐,那么多的亲戚朋友都来为自己祝贺,欢聚一起……
而今天这个生日,只有孤独的自己喝着矿井里肮脏的煤水。这水还不同于涨水时那种乌黑的煤水,而是一种又臭又酸的水,比醋还酸。过去的几天,他只在肚子饿时喝一点煤水,生日的这天,他把肚子喝得饱饱的,然后把矿灯打开,让灯光给自己的生日增添一点气氛和温暖。为庆祝生日,这天杨显斌多开了几分钟矿灯,多享受了几分钟的光明和温暖。
在矿灯的映照下,杨显斌想起整日操劳的父母和可爱的妹妹,杨显斌觉得即使再苦再累,自己也要坚持到出去,而照如此的退水速度是出不去的。不能坐以待毙,要自己想办法,必须挖出一条走出去的通道,用自己的双手迎接外面的阳光。
是真人而不是鬼
打定主意,杨显斌回忆事故发生时,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哪个方向上来的,然后他就从那个方向往外挖。没有工具,他就把碎石片捡开,徒手把煤刨开一个人可以钻过去的小洞。他根本没想过挖伤了手怎么办?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活着出去!只要能出去,就是牺牲这双手他也要挖下去!
从这天起,杨显斌就这样每天用血肉的双手,掏挖着生命的通道。只要往前挖一点,出去的希望就大一分。他不顾身体的疲惫、双手的疼痛,不停地往前挖着。
对此时的杨显斌来说,这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他要尽可能地用最小的代价,创造最大的效益,所以他在下面挖的洞只有40公分高。挖洞时,他一直靠膝盖和双手往前爬。膝盖疼了就用手揉一下。裤子磨破了,膝盖磨出了血,黑色的煤炭沾在血肉模糊的膝盖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记。
被困井下的第l4天早上,杨显斌一觉醒来时,突然听到嗡嗡的声音,他以为里面又塌方了,忙打开矿灯四处查看:没见什么地方倒塌,嗡嗡声仍连绵不绝。他静静屏息凝神地听了约十分钟。听着听着,一阵惊喜爬上了心头:这嗡嗡声是外面营救我抽水的水泵声!因为里面的水在慢慢地退下去,肯定这是水泵抽水声。他高兴异常,精神振奋,一时间只觉力量大增,使劲往前挖了起来,手上的指甲挖掉了,也不知道痛。强烈的求生欲望,使杨显斌疯狂不断地向前挖掘,两周时间他共挖出了80多米长的通道。
事故发生后的第21天,杨显斌终于打通了通向地面的主巷道。他浑身发软,趔趔趄趄地往上走了1个多小时后,清晰地听到了井口上工友们的声音。只听一人说:下面去看看水退了多少?随即,下来一个人。
迎着井口的亮光一看,杨显斌认识那人,不禁兴奋地喊着他的名字。对方愣愣地看着瘦骨嶙峋变了形的杨显斌不敢答应。杨显斌连叫七八,没想到把对方吓得大叫着“下面有活鬼啊”,一溜烟地往回跑上井去,气喘吁吁地告诉井上的人:下面有活鬼啊!他这一说,上面呼啦一下,下来了几个人。杨显斌用矿灯照着他们,分别叫着他们的名字。他们听出了杨显斌的声音,纷纷说:是真人是真人,不是鬼!激动地连连叫着杨显斌的名字,杨显斌也激动地一一应答。大家更加肯定了:没错没错,真的是杨显斌!人们争先恐后地奔上前来,使劲拉着杨显斌的双手,直疼得杨显斌龇牙咧嘴,但心中却激动万分。
医护人员擦掉杨显斌脸上的煤灰
据现场的人讲,他被救出时神志非常清醒,只是身体非常虚弱。他十个手指甲全部脱落、血肉模糊,衣服已成了碎片,27日下午5时25分,杨显斌躺在宜阳县中医院的抢救室里,满身煤黑,面目消瘦,鼻孔插着输氧管,胳膊上扎着输液管,但两只眼睛依然有神地看着紧张忙碌的医务人员。这个体重60公斤的小伙,如今仅剩40公斤。据医生讲,杨显斌被送到医院后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正常。医护人员不停地说:“奇迹,这是个生命奇迹!”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讲述了年仅19岁的矿工一一杨显斌在一次煤矿透水事故中奇迹地存活了21天的故事。在那次事故中,杨显斌虽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大水所淹灭,但却把他置于几乎无任何生存条件的绝望境地。在绝望境地中他竟能存活21天,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本案例的讨论,涉及到的原理内容主要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
2.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杨显斌创造这个奇迹靠的就是他的意识能动性。人的意识中包括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各种因素,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说这些主观因素能直接创造什么东西,而是这些主观因素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也许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因为人的潜能超过了人的平常能力限度。杨显斌为了生命的延续,他逼着自己喝又苦又酸的“煤水”;借用矿灯的灯光和联想以前过生日时的快乐来缓解自己紧张、恐惧的心情;为了活着走出矿井,他能用自己的双手跪着挖出80多米通道,这些都是人们在平常的环境下做不到的。人的意志力来自于对生命的渴望或更高精神目标的追求,以及在这种渴望或追求中由外部环境给予的压力。渴望、压力、意志力以及人的潜能,这些因素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不能只是靠被动地逼显出生命的渴望,人更要能动地设定自己的远大理想;人也不要惧怕压力,因为当你的意志力强大到足以藐视可怕的压力的时候,那时你所挖掘出的潜能就将是人类的奇迹。
此外,本案例阐明了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14、跳蚤人生
案例来源:/publicforum/Content/shortmessage/1/16074.shtml
案例讨论:
1.被称为动物界跳高冠军的跳蚤,它所跳的高度一般是自己身高的400倍,但是放到杯子里再加上一个玻璃盖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拿掉玻璃盖,为什么这只跳蚤永远也跳不出杯子?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也过着“跳蚤人生”?怎样看待和对待人的“心理高度”?
3.文中强调“不要自我设限,每天都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其意义何在?
案例内容: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一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一一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其实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去。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不是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不要自我设限,每天都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涉及的原理内容主要是:意识的能动性。文中通过对跳蚤的实验,讲述了害怕失败而不思进取的“跳蚤人生”是自我设限的结果,揭示了“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跳蚤人生”的哲学根源在于缺乏意识的能动性。此案例是从反面来反观意识的能动性,不是正面阐述,旨在警示人们尺有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不要自我设限,才能取得成功,否则,被动地适应环境只能带来无为的生活。
马克思曾经对人和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别做过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主要表现在人可以按照任何一种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认识事物;而动物是一个无意识的存在物,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来对待环境。这就是说人不受人与环境之间的现有关系限制,人能够通过对自身本质的认识来能动地改变现有的处境,使之按照人的规律或美的规律来生活。而动物却只能按照其固有的本能来适应环境,即环境是什么样的,它就怎样活动。文中所说的跳蚤就是这样,当它被玻璃盖限制而跳不出玻璃杯的时候,它也就适应了这个环境,它从不去考虑如何去打开这个盖子,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它只能被动适应环境,处于无意识状态,当盖子已经打开了它也不知道。虽然人类在本质上是能动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沉沦为“跳蚤人生”状态,学界称此为大众化的“集体无意识”,鲁迅曾把此状态比喻为就像被关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究其根源可能就是因为人们忘记自己是一个有意识的能动存在者,而服从着流俗的习惯势力左右。
15、亚马逊的“魔鬼花园”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来到亚马孙的“魔鬼花园”安营扎寨,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魔鬼花园”不是鬼神作祟,而是柠檬蚂蚁所为,揭示了何种哲学道理?
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既不相信传说,也不相信科学推测,而是亲自来到亚马孙的“魔鬼花园”实地考察,形成一种正确认识,给我们以什么样的认识论启示?
案例内容:
亚马逊热带雨林里散落着一些当地居民所谓的“魔鬼花园”,“魔鬼花园”里只有一种树木,其他树木都难以存活。当地人一直认为这是超自然的产物,因为在植物种类繁多的亚马孙雨林,这一现象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以前也有科学家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但结论都不令人信服。现在,美国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公开了他们的最新发现:“魔鬼花园”的缔造者不是魔鬼,而是蚂蚁。
当地盛传“魔鬼花园”是神秘侏儒魔鬼的家。
“魔鬼花园”的秘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研究生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的发现。她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时特别注意了一个奇特现象:原始森林中有不少被当地人称做“魔鬼花园”的地方。这些“魔鬼花园”大多呈圆形,面积大小不一,但数量众多。“魔鬼花园”四周的树林照样郁郁葱葱,但“魔鬼花园”里面只稀稀落落在生长着一种树木——柠檬蚂蚁树。这不禁让弗雷德里克森感到疑惑:难道“魔鬼花园”里仅剩的柠檬蚂蚁树有“杀手”本色,容不得其他树木
与自己为伍?
其实,当地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只是他们不知道也从未想过寻找“魔鬼花园”出现的原因而已。不仅如此,当地人还把这一现象与鬼怪联系起来。
据秘鲁当地的民间传说,控制花园的是一个叫楚亚查奎的魔鬼。它是一个神秘的侏儒,一条腿长着人脚,另一条腿长着蹄子,别看长相丑陋,但神通广大,想变谁就可以变,并靠这种手段骗人。它经常以朋友或是亲人的身份出现,欺骗那些单独在丛林中行走的人,让他们四处兜圈子,直到他们迷失方向。弗雷德里克森说:“当地人认为‘魔鬼花园’是这个侏儒魔鬼的家。由于人们都怕它,怕见到它,所以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绕过‘魔鬼花园’。
蚂蚁缔造“魔鬼花园”,将侵入领地的其他植物全部杀死。
以前科学家也注意到“魔鬼花园”,但只是认为它的形成是植化相克的结果,也就是植物间为争夺领地,释放某种化学分泌物,将对方杀死。但弗雷德里克森注意到,在这个花园里,只有被柠檬蚂蚁霸占的柠檬蚂蚁树周围没有植物存活,而被其它种类的蚂蚁寄生的树木,或者上面没有任何蚂蚁的树木的情况恰恰相反。
弗雷德里克森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这些“魔鬼花园”的缔造者不是别人,正是亚马孙雨林中的蚂蚁。蚂蚁为了建立自己的专属领地,将侵入领地内的其他植物全都杀死,只保留一个它们最喜欢寄生的树种。
蚂蚁所使用的“园艺工具”是蚂蚁自身产生的“除草剂”——蚁酸。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有机酸,荨麻和红蚂蚁用它作“蛰人”的武器,而人类也用它来保存食物。但弗雷德里克森发现这种蚁酸有另一种用处——打造“魔鬼花园”。基于这些发现,弗雷德里克森决定进行实验——验证柠檬蚂蚁是否充当了“魔鬼花园”的缔造者。为此,她辟出一块实验地,在花园里面和外面都栽上亚马孙地区最普通的树种——雪松,并将雪松分成几组,她采取措施,允许蚂蚁在一些树上筑巢,不让蚂蚁在另一些树上爬上爬下。结果发现,蚂蚁向未受保护的雪松发动攻击,受保护的那些雪松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蚂蚁向雪松发动攻击的工具正是它们自身所产生的蚁酸。蚂蚁将蚁酸注入树叶,树叶很快变成褐色,整棵树5天之内就会死掉。
自保工具蚁酸成为蚂蚁扩大“殖民地”最有力的武器。
蚁酸对蚂蚁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在1.5万种蚂蚁中有四分之一的蚂蚁可以产生蚁酸,许多蚂蚁用它来保护自己免受动物或昆虫的袭击,但蚂蚁将蚁酸当做“除草剂”使用,这还是首次发现。
密歇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保罗·范恩表示,弗雷德里克森及其同事的研究成功地证明,柠檬蚂蚁在制造“魔鬼花园”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他认为,并不能因此排除植化相克的可能性。范恩说,植物的化学分泌物可以在几周或是几月内杀死附近的植物,比实验中蚂蚁所用的时间要长得多,两种情况很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只有通过更长期的实验才能证明“魔鬼花园”是不是植化相克的结果。
弗雷德里克森则认为,她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魔鬼花园”是蚂蚁的杰作,因为她很明显地看到,在柠檬蚁占领第一棵柠檬蚂蚁树之后,“魔鬼花园”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内越来越多的物种死掉了,通过这种方式,蚂蚁帮助它们的寄生树不断扩大生长的地盘,与此同时它们的“殖民地”面积也就越来越大。
很多“魔鬼花园”里长有300多棵同一树种,上面寄生着数百万只蚂蚁,“魔鬼花园”的历史可达几百年。弗雷德里克森说:“试验地中最大的一块‘殖民地’的面积为1300平方米,‘驻扎’了大约1.5万只蚁后和300万只工蚁,它的历史估计有807年。”
案例分析提示:
案例揭示了认识既不是头脑自生的,也不能依仗科学推测,只能来源于实践这一原理。
在秘鲁境内的亚马逊热带茂密雨林里,当地人因为打猎或者采摘野果时,偶尔会遇到方圆几百米到几千米的范围内,只生长着一种柠檬树,散见的是其他干枯的树干和枝丫,传说是一个叫楚亚查奎的魔鬼在作祟,以此起名为“魔鬼花园”。从l9世纪开始,秘鲁和其他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对此作过研究但都一无所获,只好对“魔鬼花园”进行科学推测,认为它的形成是植化相克的结果。显然主观臆断的认识结果和没有被证实的科学推测都是有悖于科学精神,不可取的。美国生物系研究生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来到亚马逊的“魔鬼花园”,她本着从实践中形成认识的态度,决定在一片“魔鬼花园”附近安营扎寨,对它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首先,弗雷德里克森对柠檬树种有“杀手”本色提出质疑,经过对柠檬树进行生化分析,在实践中得出的第一个认识就是,柠檬树本身对其他植物没有致命的杀伤力。那么,“魔鬼花园”里为什么只有柠檬树能顺利生长呢?经过进一步观察,弗雷德里克森发现“魔鬼花园”是柠檬蚂蚁所为,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她栽上雪松做实验,结果证实了她的认识。后来,弗雷德里克森在“魔鬼花园”里又发现了蚂蚁的许多特性。亚马逊的“魔鬼花园”被揭秘的过程,说明了实践既是正确认识的来源,又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16、默默无闻的因子
案例讨论:
案例中指出了那些非理性因素?不同的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家的发明创作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除此以外你还知道那些非理性因素?
爱因斯坦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家的新桌布上写起公式来,说明了灵感的什么特性?
怎样理解最后一个案例中最后一句话, “我培育灵感有四个字,这就是知识加汗水”?灵感和直觉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试谈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不同作用和地位,两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案例内容:
意志的力量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小时候被学校老师视为不可教的弱智儿童,但他顽强学习,醉心于科学试验和发明,成就了留声机、碳丝电灯泡、电车、电话机、发电机、电动机等诸多影响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发明。有人问这位发明大王成功的秘诀,他答到:“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又说:“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专门研究科学研究艺术的贝弗里奇在说到科学家的品质时指出:“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因为大凡有价值的成就,在面临反复挫折的时候,都需要毅力和勇气。达尔文的这种性格非常突出,据他儿子说,他的这种性格超出了一般的坚韧性,可被形容为顽强。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灵感在认识中的作用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指出:“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或艺术创作的高潮,突然出现的、瞬时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凯库勒曾生动地描述过他发现笨环结构的过程,他说:“事情进展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火,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转动。我如从电击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一整夜。”不仅凯库勒,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还有一些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科学创造得之于梦境中的灵感,如德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O·罗维说他之所以得奖,是因为他在梦中得到有关他试验的启示;另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匈牙利生物化学家A·森特—乔尔吉说他常在梦中惊醒,因为梦解答了他的问题;甚至爱迪生也说过他一辈子梦见自己在搞发明。爱因斯坦一次在朋友家里的饭桌上与主人讨论问题,也是忽然间来了灵感,他便立即拿起钢笔并在衣袋里摸纸,可是没有摸着,于是他竟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家的新桌布上写起公式来。爱因斯坦曾对他青年时代的挚友贝索说过他创立相对论过程中的灵感体验。贝索回忆说:“他告诉我,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对于那个折磨着他的谜,心里充满着毫无解答希望的感觉,没有一线光明。但是,突然黑暗里透出了光亮,答案出现了。”
直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直觉思维是伟大发现的助推器。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曾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过一种有组织的问卷调查,83%的化学家声称,或是经常或是偶然得益于潜意识的直觉。爱因斯坦明确表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前苏联科学家科普宁说:“只有借助于智慧的危险的突然的飞跃,即当出现摆脱严格推论沉重枷锁的能力时(这种能力就叫作想象、直觉、机智),才能完成自己最出色的成果。”凯得洛夫说:“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我国科学家对直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著名水利专家、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指出:“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何作用呢?它往往使你得到正确的途径和办法。”中国科技大学杨纪珂教授宣称:“直觉对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徐京华研究员说:“直觉是理论科学研究不可少的推动力,它经常推动我们去探讨一些问题。”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何祚庥研究员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要用到理性阶段的直觉(不是灵机一动的感想)以推进科学工作。离开了这种直觉的猜测,科学工作几乎是不可能。”
阿基米德发现水的浮力定律、达·芬奇预见惯性原理,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创立进化论,门捷列夫写出化学元素周期表,彭加勒发明福克士函数等等,无一不与直觉有关。
阿基米德是怎样发现浮力定律的
浮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叙拉古国国王希罗,打算做一顶在祭神时戴的金质王冠。国王命人把一位珠宝工匠召到宫殿,给了他一锭称过重量的金子,说道:“这是足够份量的黄金,给我做一顶漂亮的王冠。”过了些日子,珠宝工匠把做好的王冠送进王宫。王冠做得异常精巧,国王看了十分高兴。可是,有人却议论说:“王冠是很漂亮,怕是只有王冠的表面是金子,里面也许是银子做的”,“怕是工匠耍了花招,掺进了银子”,这些议论被国王知道了,大发雷霆,把工匠叫来,厉声问道:“这顶王冠是用纯金做的吗?”“是的,你称一称王冠的重量就知道了”。称的结果,重量恰好同给他的金子一样。大臣们又进一步对国王说:“陛下的工匠也许在王冠里掺进银子,而又做的重量一样。”那么怎样才能既不损坏王冠,又能鉴别出王冠里面掺了银子呢?正在这时,有人提议,可以找阿基米德来商量一下,让他想想办法。当有人把阿基米德找来后,国王对他说:要想一切办法侦查出这顶王冠制作中是否有舞弊行为。
阿基米德接受了这个难题。他想,要查明王冠到底是不是纯金的,只要求出它的体积就清楚了。但是,王冠的形状很复杂,上面刻着花纹,用几何学方法,是很难算出它的体积的。几天来,阿基米德面对着王冠,冥思苦想,也还是想不出办法,几乎准备放弃这项任务了。一天,他去洗澡,当他将身体泡入浴盆时,发现水从盆里溢出来了,身体浮了起来。这个偶然的现象给他很大的启发,激发出了他的想象力,为什么不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检验王冠呢?这使他豁然开朗,欣喜若狂,竟忘了穿衣服,就跑出来大喊大叫:“我想到了,我找到了!”阿基米德在这个偶然机遇的启发下,发现了浮力定律,并用这个定律对王冠进行了测定。
袁隆平趣谈“灵感”
和艺术家一样,科学家也需要灵感。面对台下1000多名青年学子,已经70高龄的袁隆平教授在讲完我国水稻发展的几个阶段后,又兴致盎然地向他们传授起自己的“成才经”。他说:“但你们记住,灵感从来只惠顾那些有心者。”当台下的同学们发出热烈的掌声时,这位农业科学家又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泼了点“冷水”:“不要指望躺在床上就能获得灵感,也不要指望苦思冥想几天就能获得灵感。”
在西南农业大学举行50周年校庆活动中,袁隆平教授作为校友向他的“师弟师妹们”进行“成才教育”。他说:“我从1964年开始培育杂交水稻,但连续6年没有搞成,原因就是没有培育出‘不育系’。1970年我在与日本学者交流时,听他们谈起‘这路不通走那路’的思维方式,我忽然就想到,能不能从野生的水稻植株里发现不育株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我立即跳出原先人工栽培水稻的圈子,带着助手到海南岛崖县进行野生水稻资源考察,结果就在当年发现了一株雄花不育的野性稻。经过反复试验后,终于在1973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籼型杂交水稻。”
随着袁教授“终于”两个字的出口,西南农业大学的礼堂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又接着说:“我想,这‘忽然’之间产生的念头,应该说是灵感。但这灵感是我6年来不停地搜索和思考的结果。”这时台下有同学递上了纸条,袁教授一边乐一边念:“请问袁教授,您是怎样培育灵感的?”念完了,他郑重地说:“我培育灵感有四个字,这就是知识加汗水。”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以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在发明创作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介绍意志、灵感、直觉几个典型的因素在他们的发明和创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涉及到原理是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深刻认识非理性因素及其种类和特点
本案例是一个复合型案例,选取了意志、灵感、直觉等几个典型的非理性因素,以国内外多个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创作过程为实例来说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非理性认识因素的兴趣和重视。
非理性因素是认识主体非理智性的、非逻辑性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习惯等主题心理状态,不是人的认识能力范畴,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诱发、引导、调节、控制作用;另一类是指幻想、想象、直觉、灵感、顿悟、猜测等非逻辑的心理形式,属于人的认识能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确定性和非逻辑性。在认识过程中起着激活和驱动作用。
案例中选取了两类中有代表性的意志、灵感、直觉来做具体的说明。案例开篇是对意志的评价,伟人在谈及成功的经验时把绝大部分功劳都归结于意志的力量,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总结得很精辟。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以坚强的意志作支撑的,这是达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在认识中起着重要的控制功能,但始终拥有坚强的意志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灵感是非理性因素中很不确定的因素,科学发明和发现可能就出现在一闪而过的突发念头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诱发灵感的因素,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时又是瞬间即逝的短暂思维,所以爱因斯坦会在出现灵感时在朋友家的桌布上写起公式来。案例中列举了很多的科学发明事例都得益于灵感,但是不能把灵感的作用无限夸大,也不能把灵感当作玄妙的东西来对待,从袁隆平谈灵感的经验中能够找到灵感产生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和奋斗。
直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直觉思维是伟大发现的助推器”,会带动人们去探讨一些问题。直觉是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来自于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在不自觉中形成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状态。
2.正确看待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理性认识的重要补充,并与理性认识因素相互渗透而发生作用,幻想、直觉、灵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不能脱离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单独进行,是以一定的逻辑思维为基础的。片面夸大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同时要辩证地看待非理性因素,既要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消极作用,我们应在理性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首先树立远大目标,以坚强的意志作支撑,善于把握机会、抓住灵感。
17、扶正比萨斜塔
案例来源:/0829603.shtmlvv
案例讨论:
1.一位意大利人于1961年提出来的扶正比萨斜塔的方案是如何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一事实印证了什么哲学原理?
2.比萨斜塔从何时起开始倾斜的?比萨斜塔的扶正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3.“扶正比萨斜塔”最后方案的认可,给人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内容:
随着七声清脆洪亮的钟声,耗资4000万美元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扶“正”工程经过12年的努力,使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线的距离比施工前减少45厘米,回归到1838年时的倾斜角度并于2001年12月15日重新向游人开放。人们沿着294层螺旋状的楼梯登上了54.5米高的塔顶,而这些台阶已经有4359天没有接待过游人了。
12年前意大利文化部由于担心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太大而有可能倒塌,宣布正式对游人关闭,当时比萨斜塔的塔顶中心已经偏离垂直线超过4.5米,为了拯救这一历史名胜,各国建筑学家和纠偏技术专家想尽了办法并随后展开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维修和纠偏工程。
据说800年前的建筑师们并非一定要建这样一座斜塔,而是在建到第3层时,塔体开始倾斜,几度被迫停止,工程历时十几年。全塔建成后,倾斜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不断在加剧。由于她玉树临风般的摇曳身姿,反而一举成名。
对比萨斜塔的“扶正”从它修建时就已经开始。早在1272年,建造比萨斜塔的工人为了纠偏,减薄了塔身南面的大理石厚度,后来在塔顶上还加上了一个钟楼,工人使这个钟楼略微向北倾斜以达到纠偏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抓住关键点,比萨斜塔继续倾斜,从1550年到1817年的267年间,比萨斜塔共倾斜了5厘米。1838年,比萨斜塔又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倾斜,此后,斜塔以每年平均1毫米的速度继续倾斜。有趣的是,几百年来,虽然一直摇摇欲坠,但却始终不倒,甚至逃过了1972年的意大利大地震,在强大的冲击下,塔身大幅度晃动达22分钟之久,仍然斜然而立,不枉世界奇观之美誉。虽然这一劫得以幸免,但人们的担心不仅没有消除,而且逐日增加。曾有人预言,比萨斜塔将在2003年至2004年间轰然倒塌。
为防止比萨斜塔轰然倒塌,1990年1月7日意大利文化部宣布对游人关闭斜塔。在关闭比萨斜塔以后意大利政府成立了由13名专家组成“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并向全世界征集“扶正”和延缓比萨斜塔倾斜速度的办法,中国专家也为纠偏出谋划策,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祖德教授的“地基应大解除法”对制定比萨斜塔纠正方案起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比萨斜塔拯救委员的专家们广征博引,通古贯今,征集到的方案五花八门,见仁见智,不仅有拯救委员会成立后收集的方案,也有自斜塔建成后人们提供的建议,其中有些建议简直就是外科手术方案。一位美国人建议,设计一个透明的巨大罩子,将斜塔牢牢笼住,就像脊柱患者的石膏背心。还有人建议给斜塔腰上装上钢带,就像腰痛患者的矫姿带。还有一位英国人,提出在斜塔的南侧再建一塔,抵住塔的腰。拯救委员会的专家们,认真仔细地研究着各种纠偏方案并小心地试验着。1995年他们在北侧塔基下埋了一些沉重的锚,希望能拉她一把,但没有任何效果,塔仍然在倾斜,以后又试验过几种方案,都无果而终。
走投无路之时,拯救委员会的委员们不得不选用那个早已被提出并因过于简单和浅显而被废弃的“扶正”方案,那就是从比萨斜塔的北侧地基下抽出部分渣土使斜塔的倾斜自然北移,这一办法是一位意大利人于1961年提出来的。
其实比萨斜塔倾斜不正的关键在于,它的造基不是建在石头上,而是建在软土上。由于塔是向南倾斜,因此抽士纠偏主要是想通过向北侧地基打洞、抽出部分淤泥而进行人工沉降,从而扭转斜塔向南倾斜的角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约翰.比兰教授为此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钻管,它直径约20厘米,其中有个类似开酒瓶塞子的钻头,能够深入地下并同时抽出软土。在经过精确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后,比萨斜塔的抽土工程于2000年2月13日破土动工,41条抽土管深深地插入20米深的比萨斜塔的塔基下面,与此同时几条钢索环绕捆住斜塔的二层,向北拉住塔身,120部精密仪器从各个角度和高度严密监测塔身的动静。一切按预定计划进行,比萨斜塔奇迹般地出现了重心回移的迹象!扶正效果初现。
此后,工程以每日抽土100公斤的速度进行,比萨斜塔的倾斜度得到极大的矫正。2001年6月13日比萨斜塔被正式移交比萨市政当局。
对险象环生的比萨斜塔的拯救工程耗时12年,耗资550亿里拉,约合2500万美元,负责比萨斜塔拯救工程监督工作的意大利建筑专家皮耶尔弗朗切斯科·帕奇尼说,目前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比拯救前减少43.8厘米,已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足以确保它在300年内不会发生倒塌的危险。虽然斜塔向北回复了40多厘米,但比萨斜塔的偏斜之美依然不减当年。一个小小的沉寂多年几乎被忽略了的“扶正”方案,使得时光仿佛在斜塔身上实现了“倒流”。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讲述了意大利比萨斜塔被“扶正”的过程。为了“扶正”比萨斜塔,可以说人们给出了千方百计,但最终证明由于过于简单和浅显而被搁置多年的“抽士法”管用。涉及的原理内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90年1月7日意大利文化部由于担心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太大而有可能倒塌,宣布正式对游人关闭,当时比萨斜塔的塔顶中心已经偏离垂直线超过4.5米。为了拯救这一历史名胜,各国建筑学家和纠偏技术专家想尽了办法并随后展开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维修和纠偏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政府成立了由13名专家组成“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并向全世界征集“扶正”和延缓比萨斜塔倾斜速度的办法。他们征集了各种拯救方案,认真仔细地研究着各种纠偏方案并小心地试验着。比如有的设计一个透明的巨大罩子,将斜塔牢牢笼住,就像脊柱患者的石膏背心;有的建议给斜塔腰上装上钢带,就像腰痛患者的矫姿带;还有的提出在斜塔的南侧再建一塔,抵住塔的腰;1995年他们在北侧塔基下埋了一些沉重的锚,希望能拉她一把。但这些方案没有任何效果,塔仍然在倾斜,以后又试验过几种方案,都无果而终。在走投无路之时,拯救委员会不得不选用那个1961年由一位意大利人提出来的并因过于简单和浅显而被废弃的“扶正”方案,即从塔的北侧地基下抽出部分渣土使斜塔的倾斜自然北移。这一办法果然效果明显,比萨斜塔的倾斜度得到极大的矫正。真理不能以简单和浅显等抽象形式为标准,而只能以实践为标准。
18、“逆流而上”
案例讨论:
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案例内容: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石“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常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块石兽。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讲述了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却没有寻到石兽,而守河堤老兵“逆流而上”最终找到石兽的故事。涉及到的原理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超出一定范围,真理就能变成谬误。。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客观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来考虑问题,只凭自己的想法,片面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找石兽,没有认识到真理的具体性。只是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所谓的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19、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袁隆平)
案例讨论:
评奖活动的价值意义何在?
案例内容: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之最受瞩目奖项“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已经确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终荣膺200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至此,袁隆平先生成为继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
获奖人的最终确定经由中国新闻社、北京青年报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明报企业及亚洲周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新加坡联合早报、搜狐、香港文汇报、世界日报(北美)、欧洲时报及美国侨报、北京大学共12家在内地、香港、东南亚、美加及欧洲地区富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和机构的百名资深媒体人组成“百人评审团”,最终推举产生。为此,凤凰卫视记者也专门采访了袁隆平先生。
在他的眼中,堪称影响世界的华人应该是那些“对世界经济、社会乃至观念上起到影响作用的华人”,他还列举了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军事家孙子,当代社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奥运金牌获得者刘翔、邓亚萍,以及世界顶级运动健将姚明等。但对于自己获得终身成就奖,他却谦虚地表示:“这个称号对我来说过奖了,我感到我的工作够不上。” 而谈到华人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时,袁隆平的回答亦颇具深意,“有一定的影响力,还不大,但潜力很大,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勤劳、智慧的民族”,同时,他坚信“今后会对世界和平与进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去年4月29日,袁隆平于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惟一当选者,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介绍袁隆平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回应如此高的赞许,在采访中,袁隆平只是平静地说:“美国科学院是世界顶级的科学院。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说明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得到了世界和最高级科学界的认可,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现在,还在湖南的他,正在继续第三期超级杂交稻攻关研究以及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用三亩地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袁隆平介绍说这一工程,2007年已率先在湖南20个县启动实施,效果显著。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进程扩大在海外的种植面积。
袁隆平曾经说过自己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现在,杂交稻早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引种的国家已达20多个。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就曾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与此同时,杂交水稻已经成为中国一张强有力的外交王牌,不仅促进了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争取了更多的国际朋友,更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上一些总统级的人物,比如利比里亚总统、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等都曾访问袁隆平的研究中心。袁隆平本人也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讲学,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
在和记者谈到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功之道时,袁隆平表示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所以,谈到对年轻人的建议时,袁隆平说:“要有理想、有追求;在追求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目前,盛典颁奖典礼已定于3月29日在中国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举行,袁隆平先生正在确认行程安排,出席典礼。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将通过卫星和网络向全球同步直播。各主办媒体也将对盛典盛况给予重点报道。
附注:美国科学院有着14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顶级的科学院。每年美国科学院在世界各国评选出在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科学院外籍院士。
案例分析提示:
案例讲述了荣获“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之最受瞩目奖项“终身成就奖”的得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事迹。涉及到的原理是:价值评价的功能。
所谓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这一评奖活动的价值意义就在于通过介绍典型人物的事迹,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向导作用。说明典型人物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积极意义。袁隆平心里想的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他希望他的杂交水稻科技成果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面临的饥饿问题作出了贡献。正是这种伟大的理想和价值观使他迎难而上,走上艰辛的探索之路。
20、《千手观音》
案例来源:新华网 2005年2月17日 08:28:112(改编)
案例讨论:
《千手观音》蕴含了什么哲理?给我们哪些启示?
案例内容:
在2005年“观众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评选中,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以其天衣无缝,美轮美奂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被评为歌舞类一等奖,并且荣获了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的特别奖。然而,更令人心灵受到震撼的是,这个节目竟是由21名聋哑演员表演的!许多人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看感受,还有不少人为之感动落泪。那么,这个由聋哑人演员表演的节目,何以能够在大腕云集的春节晚会上脱颖而出,赢得如此高的赞誉?因为她是残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创造的完美。姑娘们听不到乐曲,掌握不了节奏,无法在舞曲的引导下演绎舞蹈语汇和音乐语言,然而她们用身体的其他感官来感受震动,接受信号,按照边幕外的手语指挥,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韵律感和表现力的动作。她们用优美的身段和婀娜的体态表现无声世界的韵律与美感,用端庄的容貌和天使的微笑透出心灵窗户中的祥和与美德,实现了体态与灵魂、形式与内容、人为与人格完美的结合。千手观音真善美的文化内涵是姑娘们战胜残疾的精神力量,千手观音就是残疾姑娘们的人格化身,她们不是在塑造神,而是在塑造人,既塑造了自己,也陶冶了他人。
案例分析提示: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全中国。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仑美奂,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对于《千手观音》所蕴含的哲理,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对立统一的观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人的一生中充满着顺与逆、喜与悲、福与祸、成与败等各种矛盾交织着。因此,我们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对自己一分为二观点,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样才能正确地分析人生道路上的矛盾,有效地解决矛盾,为社会做出贡献。聋哑在常人看来是人生的不幸,但节目的领舞邰丽华这样回答:“我感觉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无法选择的。但是你可以看人生的角度,然后带着快乐而感恩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圆满。”
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搏击人生。顺境与逆境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对矛盾。顺境能够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果陶醉于顺境,就会使顺境虚度甚至会发生逆转。逆境虽然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只要充分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不悲观、不消沉,与逆境抗争,扬长避短,自强不息,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够成才,甚至做出通常情况下做不出的奇迹。在人生的道路上遇上缺憾时,就换个角度试试带着一份快乐的心情和感恩的心态,还有顽强的毅力和成功的决心去努力拼搏,也许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定会描绘出美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俗话说,“人生的事十有八九不如意”不论你愿不愿意,总有一些缺憾横亘于生活之路,面对缺憾有人悲伤自叹,丧失信心;有人茫然无措,一愁莫展。尤其是年轻的战友正值青春的大好年华,初涉人生,又缺乏生活的经验,遇上缺憾自是难免,这个时候,不妨试一试换个角度看人生的缺憾。就象《千手观音》的演员们一样,她们听不懂说不出却可以用手舞出精美的画卷。不但克服了自己的缺陷,也收获了人生的成功和世人的敬慕。
2.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特别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就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节目成功演出的背后,有编导的绝妙创意,有老师的辛勤教导,也有亲友的帮助支持。这些是外因。这说明了外因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谁又能想到作为聋哑人的她们是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陷,怀着怎样的心态,去读懂节目内容的,相互之间达到配合默契的,用自己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去征服观众,凭自己的实力赢得观众。这是聋哑人的主观努力,是内因,它在这里起关键性作用。正因为他们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汗水和心血,舞蹈《千手观音》才以极高的得票率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特别大奖。所以,我们要把内外因正确地结合起来,促进自己的成长,正确对待机遇。机遇是外因,主观努力是外因。能否抓住机遇、利用,最重要的在于人们的心理品质、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在于勤奋努力。人生道路千万条,总有一条适合自己。有勇气换个角度,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奉献,要实现人生价值,要有所作为,必须艰苦奋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千手观音》的表演者的优秀作品,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使人们心灵得到洗礼,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他们的劳动得到社会的回报,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被评为歌舞类一等奖,并且荣获了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的特别奖,他们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是社会对表演者的尊重和满足。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就成为他们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既包括社会历史条件,又包括个人自身的条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为此,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发挥聪明才智,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千手观音》表演者克服种种困难,以百分之百的真诚投入到排练和演出中,精益求精。经过几年的锤炼的过程,才使《千手观音》演绎得几近完美,技惊世界,最后获得巨大的成功。《千手观音》的表演者用她们的心灵、艰辛和汗水代表6000万残疾人为中国和世界演绎出的精湛舞蹈艺术“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如此美妙的舞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聋哑舞蹈演员表演也给了我们启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创造奇迹,会把残缺的人生创造的更完美。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人生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舞蹈属于一种意识形态的范畴,蕴涵了民族历史文化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千手观音》“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是《千手观音》的艺术宗旨,“爱”同样是人类美好的家园。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千手观音》映射出浓浓的民族文化魅力,其主题无疑具有抚慰人心、给人温暖、引人深思的作用。让博爱回到心灵,伴随我们一生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心灵甘露。在我中华大地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需要我们向这些聋哑演员一样发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达到和谐社会奋斗拼搏!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给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社会意识的巨大的作用。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故事启示人生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