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填高考志愿二本填报时间时我到了第一个院校的最低录取线为何

高考地方站&&自命题:
&&&&&&&统一命题:
试题搜索:
分数线搜索:
高校专业搜索:
作文搜索:
院校搜索:
高考信息查询:
高考志愿填报案例:录取线很重要,录取分差更重要
E-mail推荐:&&
【案例】 某省文科考生小李2008年高考分数是635分,第一志愿报考南京大学,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李在一本正常录取时,档案一直处于“自由可投”状态。在一本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时,他被当地一所一本院校录取。
【回放】 小李的分数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37分,应该说也不算低,但要报考文科优势特别明显的南京大学也还是有些难度的。小李告诉笔者,南京大学从2005年到2007年在当地的录取线依次是618分、595分、604分。他始终不解的是自己的高考总分是635分,远远超出近年南京大学在当地录取线,却最终还是与之无缘。查阅南京大学2008年在小李所在省的录取资料显示,南京大学在当地文科的最低录取线是640分,小李的分数达不到要求,与南京大学失之交臂也是很正常的。
【点评】 小李对南京大学近年来在当地录取线的分析思路可能与很多考生和家长相似,大家往往只看一个录取分数线就匆忙填报志愿。其实,如果把院校的这些录取线与省控线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差值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其参考意义会更大。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文科年在小李所在省录取线依次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48分、45分、45分。也就是说,小李的高考分数必须要高出一本线45左右,报考南京大学才有把握。2008年,南京大学在小李所在省的录取线是640,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42分,而小李以37分的差额报考南京大学,显然被录取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考生能把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转换成高于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差,在填报学校志愿时,参考这些分差,则可能会大大增加自己被某所院校录取的可能性。
【报考提醒】 无论是在梯度志愿模式还是平行志愿模式下填报志愿,考生在参考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时,都要参考院校的录取分差即院校在您所在地的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然后再与自己的高考分差即考生的高考分数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相比较。如果报考院校连续几年的录取分差都低于自己的高考分差的话,考生被相关院校的录取把握则较大;反之,则较低。但如果考生希望报考某所院校更加稳妥,最好参考院校在您所在地的录取平均分差即高校录取平均分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差值,选报往年录取平均分差低于自己高考分差的院校,则就读这些院校,可能把握性更大。
来源:节选自《高考志愿 轻松搞定》,刘馨编著
(责任编辑:陶美烨(实习)、林露)
12345678910
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结束,准确估分有讲究
光明日报:高考励志标语背后的公平期待
记者探秘高考评卷现场
高校名单&&、&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 预估院校录取线有法可依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 预估院校录取线有法可依
11:30&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11日下午,本报和湖北科技出版社联办的高考填报志愿报告会火爆举行。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重点院校招办负责人,从多年的高考招录经验出发,引用多个事例进行了细致、专业的讲解。高招报考专家张艺执则提供了他独创的“分数含金量区别法”,教会考生和家长如何预估院校投档分数线,提高志愿的有效录取率。
  武大招生处处长 钱建国:应注意三大主导因素
  报告会现场,武汉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钱建国就考生志愿选择、个人定位以及填报主导因素三个方面着重做了说明。
  他认为,目前我省高考分数尚未公布,在知分填报志愿的前提下,考生此时不需要太过于着急打听“分数线”这类不切实际的信息,应多了解一些高校以往的招生情况。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大致确定一下所处位置,就该分数相对应的学校做个详细了解,以避免填报时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选学校比选专业更重要
  在谈到究竟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的问题时,钱建国认为,考生填报志愿时,应以报考一所好的高校为首要目标。一个理想的高层次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一所综合实力靠前的高校,其校内各专业并不会很差,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都有很好的保障。
  从就业情况看,专业并不是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因素,高校毕业生也并非都是就业对口专业。据统计,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时真正专业对口的只占毕业生总数的20%左右。他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是能力、素质、学习的方法。即使所学专业不理想,学生还可通过各跨校选修、辅修双学位、转专业等途径,学习感兴趣的专业。摸清个人分数定位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最主要的是确定自己高考成绩在全省所处的位置,根据各高校的招生总计划,划分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例如某年清华大学和理科在鄂投放招生计划总数为60人,那么对于全省考分排名30名以内的考生,报考北京大学或是清华大学肯定没什么问题;而第31到第60名的考生,报考北大、清华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可能会存在前60名的考生有可能会同时选报某一所高校的概率。
  钱建国表示,根据往年招生情况分析,全省理科排名在1万名以内的考生,报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都有极大把握能被录取。从近几年省内考生录取情况看,全省前1万名左右的考生三分之二都被录取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剩下的三分之一基本被外省同类名校录取。
  本省院校、外省院校要搭配填报
  对于考生而言,应清醒认识到报考本省高校和外省高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省高校在省内招生量大,考生报考的成功率相对也高,而且就读所需要的花费较低;而报考外省高校则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对学生的成材以及独生子女的独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考生在选择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慎重选择。本省以及外省的院校要合理搭配,不能只倾向填报某一类。第一志愿的填报要在保证录取率为70%至80%的情况下才算是成功的,并且志愿间要有梯度,不能一味追求热门学校。往年出现过考生对于心仪高校太过执着,整张志愿表只填报了一所高校,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考生除了了解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外,还应了解自己所在中学的报考情况。在选择外地院校时,同一所中学内的考生要协调好志愿,不能集中填报某一所高校,不然会引起志愿扎堆。去年,荆州市就有两所中学学生集中报考省外的3所高校,报考数竟然超过了这3所高校在鄂的招生计划总和。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醒考生、家长,招生中的“热门专业”并不是某个专业实力高低的划分,而是报考的人多了就把这个专业“炒”成了“热门”,报的人少了就是相对的“冷门”,“热”或“冷”只取决于填报的人数,不是专业好坏之分。
  填报专业,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标准。考生对自己所要选择的专业也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了解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差别,了解该专业在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内容。另外,填报的专业还要有内在的联系,尽量体现自己的填报意图,突出兴趣点,这样在调剂时,招生人员会尽量将考生调剂到与他兴趣点相似的专业。
  华科大学工处副处长 靖国安:正确解读高校录取分数线
  报告会上,靖国安向考生及家长解释了高校招生录取过程及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如何划分的。
  高校录取有五道程序
  靖国安说,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便陆续开始使用计算机网上录取。从2001年起,全国高校开始全面实行网上录取。高校网上录取一般要经过五道程序:
  1.学校首先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向省教育厅提出院校志愿投档比例,我省高校投档比例通常为1:1或1:1.2。即如果这所高校在鄂录取100人,高校就有可能要求省教育厅向该校投放120名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
  2.考生志愿填报结束后,省级招生部门将在计算机系统内,按照第一志愿报考院校,结合高校申报的投档比例,按考生成绩由高到低向院校投档,主要包括考生的各科成绩、电子档案和体检表。
  3.学校计算机录取系统在收到省级招生部门计算机系统转交的第一志愿考生电子档案后,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开始安排考生的专业。
  4.对于不满足所报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学生,高校将作退档处理。对于考生的专业安排,高校一般有“分数优先”和“分数级差”两个原则。对于分数优先原则的高校,如果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落选,则按其原考分,进入第二志愿专业录取序列,按考分由高到低录取;但对于设立了志愿分数级差的高校而言,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落选,则要在原考分基础上减去一定分值,进入第二志愿专业排序录取。但无论哪种方式,考生一定要注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5.待全部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完毕后,大学向省级招办上传录取结果。
  另外,考生被高校退档,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高校调档比例大于1:1,比如某高校招生100人,申请调档人数为120人,则必然会有20人被退档;2.考生体检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又不服从调剂;3.特殊专业政审不符合要求等。
  解读高校录取分数线
  至于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靖国安表示,这受到当年报考该校的具体考生的人数、投档考生的高考分数、当年该校在鄂招生计划投放总量、投档比例等因素的限制。
  其实,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形成是自然形成的结果,高校计算机录取系统是以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序,排除了各种退档考生后,直到完成该校当年在鄂招生计划数,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校当年在鄂录取分数线。假如某所大学2005年在湖北招生105人,一本线以上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有348人,从最高分往下排,排到105名,此人的分数就是这所大学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
  因此,高校每年录取前的预估分数线都不是绝对准确的。因为招生人员与考生一样,有两个重要信息难以掌握:一是全省填报该校第一志愿的人数;第二,填报的考生整体水平如何。只不过,高校在其他信息方面比一般考生或者家长要掌握得多一些,例如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情况,学校的宣传力度,当年考生咨询的情况等。
  高招报考专家 张艺执:预估院校录取线有法可依
  为什么考生知道自己的考分,而第一志愿填报仍有失误呢?原因是错误预计所填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分数含金量区别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大家能够理解,今年的600分和去年的600分是不一样的。如江西省分以上的考生是6000人,2004年达12212人,很明显,分的含金量比2004年的要高出很多。到底高多少?如何计算呢?先请看:
  湖北省2004年第一批本科投档资格线:理工561分,文史536分
  湖北省2005年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理工524分,文史506分
  可以这样计算:
  2004年理工类600分含金量:600÷561=1.0695文史类的含金量:600÷536=1.1194
  2005年理工类600分含金量:600÷524=1.1450文史类的含金量:600÷506=1.1858
  根据以上所算数据,可以知道:分的含金量比2005年低。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600分的不同含金量后,就可以知道此600分与彼600分有多大区别,在将其适当调整后,就可以作为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数据之一了。
  以湖北省为例,2005年理工类600分的含金量比分的含金量高1.5=0.755,那么就相当于高出45分(600×7.55%=45.3),也可以认为2004年的600分只相当于2005年的555分。
  使用分数含金量区别法预估校线
  以华中科技大学近几年的理工类录取分为例:
  2003年的录取分为537分、2004年的录取分为611分、2005年的录取分为560分
  通过上面所教的方法,可以算出2003年该校600分含金量为1.年600分含金量是0.9819。
  ①用2003年的录取信息去预测2004年的录取分:
  1.9=0.1354
  537+81.24=618.24(分)
  ②用2004年的录取信息去预测2005年的录取分:
  2004年该校600分的含金量是0.年的是1.0714
  0.4=-0.0895
  -0.=-53.7(分)
  611―53.7=557.3(分)
  据张艺执老师的研究经验,从总体上看,计算得出的理论含金量往往偏高,还应乘上一个系数,使之有所降低,就相对比较准确一些。(作者:邵娟 赵飞 谢亮辉 白静婷)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相关链接
电话:010-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高考已经出分,志愿填报在即”看看去年的大学录取线,谨慎填报志愿!
“高考已经出分,志愿填报在即”看看去年的大学录取线,谨慎填报志愿!
忻宇说素描记
四川省的高考成绩查询通道于昨日开通, 目前已经公布了2017年四川省文理科本科分数线,其中,四川的理科生,本科第一批为511分,本科第二批为436分。而对于文科生而言,本科第一批为537分;本科第二批为470分。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了。对于我们大多数考生来说,不是所有人都像四川省高考状元那样能拿到720分的恐怖分数,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根据现在的高考分数情况,来根据往年各高校的分数线来查找自己这个高考成绩能去那些高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6年四川省的文科类一本高校的调档分数线和实录分数线。2016年四川高考本科一批院校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含调档线)2016年,四川省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32分,理科二本分数线是453分,而文科的一本分数线为540分,二本分数线为480分。大家可以根据往年的分数线和分数差来推断出今年的我国各重点高校在四川省的录取分数线。2016年四川高考本科一批院校文科录取分数线排名(含调档线)最后需要解释的是调档线和实录线的基本概念,调档线是学校提档案的分数线,凡报考学生上线者都可被学校调档查看。实录线是学校择优录取学生的真实分数线,一般实录线高于等于调档线。这样大家会看得更清楚一些,另外,除了考虑分数差这个基本条件外,还要考虑高考成绩的省排名情况,两者综合考虑,才能更准确!最后,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因为篇幅问题只能给大家分享这么多。我的朋友圈里有更多关于孩子学习的内容分享,我可针对情况免费帮孩子制定适合他暑假计划!更多提升方法和资料可以免费领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忻宇说素描记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和你分享素描最新动态!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志愿院校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