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明白 英文,是我错了还是老师错了

作者:黄秀清 时间: 13:48:45
程代展先生,您错了!
挣脱羁绊,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 程代展先生的“”,让我半夜无眠。在那篇博文的最后,程先生发出这样的疑问: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如果一定要在程先生和那位优秀的学生之间找一个错者,我选程先生。错误的原因很简单,程先生既是导师,更是严父。
错误一、己所梦,勿施于人
&&& 程先生对学生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当我成了教练员,就把全部希望放在了学生身上,但愿他们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的梦想,不要强加在任何人身上,那怕他/她是您的亲生孩子。不停地把梦想寄托在下一代,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始终停留在口号的根本原因。
错误二、勿让学生背上沉重的感情债
&&& 程先生说:【从博一开始,我每年都安排他出国开会至少一次。博三,在我的协助和支持下,安排他到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进行学术访问】。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您明明是为他好的安排,很可能是他想尽快离开您的一个原因。这位学生一定是位重感情的好孩子,他知道知恩图报,所以对您的要求,从来不说:“No”。可是,在您不断升级的关爱安排下,他渐渐感到无力偿还您的感情债,他发现自己很难实现您“望子成龙”的梦想,所以他选择逃。
错误三、不要做骑千里马的伯乐
&&& 程先生又说:【我对他提了个要求:30%时间做研究,70%时间念书。我让他自学“随机过程”,每周报告一次,用的教材是Z. Brzezniak, T Zastawniak, Basic Stochastic Processes。我要他连每一道习题都要讲清楚】。我如果是那位学生,一定疯了!我很想说,程先生的要求近乎疯狂和摧残。如果说那位学生是千里马,程先生无疑是伯乐,骑千里马的伯乐!压缩弹簧会产生动力(能量),过度压缩只能使弹簧形变而失去动力,千里马是不是在伯乐的长期骑压下失去动力了?
错误四、做研究不是做作业
&&& 【十几篇国内外著名期刊论文、十几篇会议论文、一本专著,三好学生、数学所院长特别奖。。。】,的确如程先生所说:他有一张令人羡慕的成绩单。可是,在这份优异的成绩单背后,能否想一想:他是被动地做作业,还是主动地做研究?很显然,这位学生一直被动地完成程先生布置的作业,难怪他会说: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不想做了。在数学领域,很多所谓的研究,不过是重复小学、中学数学类似的解题过程,没有太多的创造,你做不出来总有人做出来,程先生与学生推导的能控性公式,不久后即被两个以色列人重新发现就证明了这一点。在程先生的马鞭驱使下,这位学生在日复一日地推导、汇报、写文章、发文章中,彻底地消费了他的研究兴趣。
错误五、优秀科学家与老婆孩子热炕头,并不矛盾
&&& 程先生还说:【好话是:您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坏话是: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怎么可以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程先生,优秀科学家就得像陈景润先生那样吗?为什么优秀科学家不能像杨振宁先生呢?25岁的人,相信他有自己的思想,什么是幸福?他需要什么样的幸福?他比CCTV和您都懂。拿优秀科学家的虚名换取‘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不值得!况且,他选择当中学老师,难道就不能再成为优秀科学家?还记得中学物理教师陆家羲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数学)?请问,有几位中国数学家有陆先生的成就和贡献?
&&& 程先生需要反思,中国教育者需要反思,中国家长需要反思,中国校长们需要反思,中国教育部需要反思,中国领导人需要反思,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为什么我们总是把人才培养成为废材?有人说知识是成功之母,我说:错!兴趣才是成功之母。在高考指挥棒的鼓动下,中国人的科学兴趣从小就被知识的海洋吞没,中国教育不过是反复导演伤仲永的悲剧。恕我直言,程先生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值得商榷,那位学生是不是被过度培养?您是不是把一匹优秀的千里马累坏了、骑废了?对一名有科学潜质的研究生来说,再多的文章也无法弥补失去的科学兴趣,不要再强迫他,尊重他的选择和意愿,或许有一天,他会创造新的奇迹!
王善勇, 李学宽, 李宁, 杨月琴, 武夷山, 魏东平, 杨正瓴, 王号, 余皓, 蔣勁松, 周少祥, 荣元华, 褚海亮, 庄世宇, 崔晓聪, 吕喆, 杨连新, 谢强, 鲍海飞, 马红孺, 王涛, 孙学军, 李银生, 刘钢, 曹聪, 张南希, 钱磊, 郑永军, 肖重发, 梁进, 刘艳红, 曹裕波, 陈小润, 张星, 曹广福, 陈理, 蒋德明, 李土荣, 乔中东, 张伟, 田瑞强, 金拓, 王宇飞, 强文丽, 房祥松, 刘淼, 梁建华, 李永丹, 强涛, 余晓龙, 张骥, 赵美娣, 黄敬峰, 刘磊, 谢蜀生, 熊祎, 温世正, 张铁峰, 夏铁成, 魏骁勇, 刘桂秋, 迟菲, 王恪铭, 徐萌萌, 辛晓十, 杨传颖, 刘全慧, 魏武, 张恩展, 陈安, 王府民, 刘源, 王光辉, 刘明颖, 林青, 胡传圣, 郑良烁, 李力强, 张启峰, 方琦, 王宇达, 王国强, 沈友明, 汤治国, 许洪光, 王修慧, 王海辉, 王德华, 王凯, 张成岗, 刘彬, 肖创, 邢志忠, 徐庆征, 段庆伟, 王云才, 刘士勇, 黄焕平, 李天成, 王玉晗, 张文彪, 张欣, Editage意得辑, 郑晓奇, 黄卫东, 朱优峰, 刘超, 达虎, 杨晓虹, 张木诚, 李浩琦, 廖晓琳, 吴松芳, 刘颖彪, 张鑫, 燕波涛, 王康建, 王春艳, 刘锋, 李伟钢, 陈国文, 陈儒军, 朱圣鑫, 陈冬生, 贾伟, 李璐, 赵星, 杨宁, 李宁, 姜楠, 郭桅, 秦承志, 孙亚丽, 华俊豪, 樊晓英, 张鹏, 李宇斌, 张雪峰, 戴德昌, 周江南, 吴明火, 唐凌峰, 黄秋华, 张杨, 曾体贤, 李睿蛟, 喻海良, 韩健, 徐学文, 单睿智, 李刚, 韩军, 吴飞鹏, 吴旭峰, 肖术, 马印臣, 彭思龙, 褚昭明, 行敏锋, 张一帆, 晏利斌, 李庆祥, 胡熙浩, 郭鑫武, 杨洁, 瞿武林, 张森浩, 雷海鹏, 黄华军, 胡俊峰, 何士刚, 张涛, 李维音, 刘瑞亭, 文绍, 杜彦君, 徐明昆, 卢宏超, 李世春, 初鹏程, 王伟, 李子欣, 张波, 刘静, 葛德燕, 刘自然, 郭文姣, 蔡津津, 徐东升, 邵小龙, 王瑛, 刘晓锋, 孙志方, 孔晓伟, 王慧, 张焱, 刘智, 毛培宏, 贺泽霖, 宋张杨, 陈远川, 吕磊, 何宏, 蒋永华, 程适, 孙振喜, 丁魁礼, 傅蕴德, 曹文虎, 袁圳伟, xiaobaobao888, minfanlu, zhanghuatian, yinglu, xuyiganghz, zqotwo, yuminwanan, nacil0616, lg8811128, fansg, wangbobo, xieguanghui, davos, ZeroK, fascinated, yishan02, Rorysky, huangbin881210, syjjliu68, ximeng, bridgeneer, zengfeng, wirus, ychengwei, baiboshi, anran123, muchao327, dawnlight, jurassicdog, stexplorer, fly0to, hangzhou, hqliu521, Authenty, xiaxiaoxue86, zhoubukang, ZXFWDQN, crossludo, zyongli, swqdu, liuzhan001st, GANSULANZHOU, akak, chzhgxmu, dunksb13, retiree, 博雅, captainsun, jinsong129, tjuhan, fcbalake, cmhuang, ziyu6601, zhangjie0402, s11s, zhihuiwang100, shizhenyuan, sanwenshi, zhongmiaozhimen, dengjunquan, gogo6896, Science21st, hacherboy, liangqiang, ddsers, xiaocangshu, ericmapes
京ICP备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检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教育参考资料)
文来初中家校互动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net
&Pages: ( 1/4 total )
威望: 764 点
金钱: 7640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37(小时)
检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教育参考资料)
为什么不检查?检查本来是个小环节,我们为什么专门要对检查进行讨论呢?说起检查,许多家长可能都感觉到非常苦恼。原因很简单,对于检查这一点,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做过要求,但很多人却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每到一份考试卷子发下来,发现有那么简单的题目居然错了,孩子就会说:唉!不小心,写错了!家长常会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检查?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我检查了,可惜没有看出来,家长又问:检查了还看不出来?孩子一时无语,凝着眉头站在哪里,似乎也在想:是啊!检查了,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呢?二是会说:没有时间了,所以没检查!家长会说:那你做的时候怎么不小心点?孩子依然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是啊!为什么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唉!检查不出来,没有时间检查,检查有什么用?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检查通常是指作业练习或试卷完成后对其进行回顾,以达成完整、准确的目的。做完一道题后,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遗漏——漏解、漏掉单位及回答式等,或者是否解法有错误;如果是语文、英语之类的,可能就要检查一下字词、文法可能还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地书包丢了或者I have a apple之类的;做完所有的作业或卷子,可能就需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核实,是否全都做完了等。在考场上我就曾见过一个洋洋得意的学生,问他:做完了?那位学生说:是啊!结果有一页卷子他就没有做,原来他以为全部题目都做完了,还觉得考题太简单,像这样的低级失误太多了。所以,检查通常是针对粗心而言的。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检查是没有什么用的。不过,我们已经看过了粗心一节,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对粗心没有很严肃的态度,想实现检查的环节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做检查以及做检查的意义,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不能坚持下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检查很多余,这个行为从表面上来看,不是作业,而且还比较浪费时间,况且既然已经做完了题目,自己也感觉没有什么问题,觉得检查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就对检查失去了耐心,觉得它是负担,主观上不接受不喜欢检查,也就无法使检查成为一种修养;二是不知道检查什么,由于对自己可能发生的错误(错误往往具有习惯性)缺乏预见性,所以检查的时候感觉很盲目,检查了半天,还觉的是对的,既然是对的,还检查什么?即使有错的,反正也检查不出来,听天由命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想检查了。客观上缺乏检查的方法和目标也就让检查变得可有可无,最后也就不会检查了。有一个画画很好的学生做完作业后,让我看她的作业做得怎么样。我看了看,一共是六道题,发现错了两道题,我没有说什么,只很简单地说了句你检查一下。她很快检查完后说:赵老师,检查完了,错了一道。我说:继续检查。她说:还有问题吗?我说:不知道。她拿着本看了看:没错了!我说:也许有,再看看。她说:不可能有错了。我说:好像还有,继续检查。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一定是没有了,你捉弄我!我说道:你肯定还有错,如果你没有错了,那就是我错了,我愿意打赌做二十次俯卧撑。(这是我和孩子在一起常做的自我惩罚的方式,老师错了为什么就可以不受惩罚,况且孩子看到老师错了并接受惩罚不仅很开心,对老师会更尊重)这位小姑娘肯定又自信地说道:如果是我错了,我就送你一幅我自己画的画!我说:好!就这么定了!最后她又很仔细地检查去了,但还是告诉我肯定不会有错了。最后我只好指出在一道题的算式中,23这个数字被莫明其妙地写成了32,以后的运算当然不可能对了!当然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收到学生给我的绘画作品。像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而这种错误的原因往往就是这么简单。遗憾的是错误出现了以后,想要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错误通常会很难。俗话讲的骑着毛驴找毛驴就是如此。因为检查的目光遛到这里,根本意识不到错误已经发生。这就是由于错误的隐蔽性再加上对错误出现缺乏预见,缺乏对自己错误出现情境的警惕,以及对粗心的类型和可能出现的环境不了解造成的。由于以上两点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检查既然是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自然也不能贯彻下来成为个人的好习惯。请家长朋友注意我和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交流的方式,并请回想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作业中的错误的。检查是为了不检查其实,检查这个行为是贯穿我们人类行为的各个环节的,人们时刻都在做着不同的检查,只是我们不大注意罢了。比如骑自行车就是一个不断检查平衡的过程,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用橡皮擦,就是因为忽然他发现写错了,就赶紧把它改掉了,这实际也是检查。这样的检查已经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和意识了。而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在做完作业或练习后能够进行检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刻意、被动的检查工作也将慢慢消失,而不会专为一项作业再做专门的检查。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所有的错误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当自己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充满了真正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信后,就不再为检查而费脑子了。怎么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要检查。换句话说:检查是为了不检查。如何进行检查对文科类的检查主要对字、词、语句、文法、标点符号进行审查。对理科类的检查提出有三种办法:一是检验法,把演算结果代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二是逐查法,不仅从开始的设、解题过程逐步进行推导,还要看题目的抄写、数字的使用是否正确;三是逆查法,从演算的最后往前推算,看看是否能回到题目原先的已知条件。最关键的是,要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便可以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坏蛋就会通过你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检查的工作应该是有的放矢,有方法、有准备、有目标的,而不是盲目地去进行。也许有人会说,这谁不知道啊?但许多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就是不了解,所以检查起来往往表现得无从下手!如何培养检查的习惯虽然知道检查的意义、目的以及好处,但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是由于对检查认识不足造成的。首先对检查要有很端正的认识。检查是需要而必要,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是学习负担,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但许多学生在一开始时,怎么也不能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认为题都已经做完了,检查不检查很无所谓了。这给检查这个环节的贯彻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我在培训班给学生讲作业这个环节时,为了特别强调检查的重要性,我就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不太雅、但会使孩子们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例子。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解完大手,你会做什么?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说道:当然是擦屁股啦!我说:有没有人不擦屁股就提上裤子走人的?孩子们哈哈地笑个不止,甚至有人打趣说:也许老师您才那样啊!我正色道:对了,做题做完后就好比解手解完了,看起来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办完了,但不检查就好比不擦屁股走人,是很恶心的啊!所以检查也是作业的一部分!自此,孩子们对检查的认识和感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个小故事,我希望家长朋友也能对作业和检查的认识有更深刻的感觉!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检查呢初级阶段,也就是最开始时,不仅要让孩子明确检查的意义,家长还应和孩子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给孩子指出错误的地方,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有一点特别要求注意的是,在开始培养检查这个习惯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对作业做检查!修行虽在个人,也需家长领进门。而且在开始了有效的检查行为以后,随着习惯的养成,错误变少了,在检查上的时间花费也越来越少,检查就越来越主动和下意识了!中级阶段,可以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但同时还留些空白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再后来,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就可以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高级阶段,只告诉孩子有错误即可,直到孩子自己全部发现为止,要强调的是,如果自己没有发现并全部改正,不能进行下一步的作业!为了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开展检查,我举一个实例供大家参考。时间:1998年4月的某一天学生:女,就读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聪明,成绩不很理想,其中粗心是大毛病,制约了考试的成绩。地点:家里背景:孩子在晚上8∶00左右完成了英语作业。8∶00 我要求看一下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有很多错误,比如I写成i,He make其中make没有加s,还有an apple&写成了a apple&等错误不下20处,我说:有许多地方错了,你检查一下。8∶05 孩子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师,我改完了!我看了看,发现还有许多错误未改,我说:继续检查,还有很多错的地方啊!并且我指出了其中的一两项,她点头称是,又去改了。8∶20 孩子又把英语作业拿了过来,我看了看,错误少了些,除了个别错误是由于概念不清外,笔误依然有10多处,我说:不行,继续改!孩子不太高兴地说:我已经很耐心看过了,没有了啊!我说:还有,继续找!孩子不情愿地走了。8∶22 孩子怨气地说:没有了!其实她是回了自己的小屋怄了怄气就又跑出来了,我说道:你信不信,我至少给你找出五个地方的错误!她摇了摇头不相信。我便给她挑出其中几个错误,这时候孩子信服地说:好了,老师,我再去看一看。8∶45 孩子很自信地把本拿过来让我看,我看到依然还有些错误,只剩下四五处了,我就说:还有,再继续,凭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出来!孩子说:这次不可能!我说:你信不信我还能找出来?孩子狐疑地说:那我再看看。9∶00 孩子拿了本子过来,自信地说:没有了!我看了看,发现错误的数量没有什么变化,便说道:你为什么不再细心地找找?孩子很委屈也很不愉快地说道:我觉得没有了。我说:我找出来五处怎么办?女孩负气地说: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说:我要找出来,就把你做过的作业撕掉,重做怎么样?(请注意,如果要采取极端措施,一定要与孩子有约定,请看第一章第2节)她沉吟了一下说:好!似乎在给自己打气,接着问:如果没有五处,你怎么样?我说:老规矩,今天翻倍,我做40个俯卧撑。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我再检查一次行吗?我说:可以。她父母一向很信赖我,但此时也觉有些不耐烦了,因为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而且还有许多功课还没有做。但我依然坚持!我对她的父母说明了,改正一个坏习惯要比做几道题目更有意义!父母对此表示赞成,并表示愿意配合好。9∶10 孩子郑重地过来,说:你找吧。孩子的表情似乎说明我的俯卧撑是做定了。(说个题外话,由于我犯错的原因而做俯卧撑的时候不多,通常是孩子们取得意外的成绩和收获时我才会做。如果由于自己犯错误而老做俯卧撑,还不让学生看贬你)我依序给她指出了五个错误的地方,完后我把写满作业的那页纸撕了下来,孩子噙着眼泪离开了,此时气氛变得很凝重,但家长对此表示支持。9∶40 孩子拿着新做好的作业来了,此时的作业质量当然很高了。我说道:这样的作业就很好!你看:今天,由于你自己的原因,我让你做到现在,我想你明白什么原因吧!孩子点头称是,我说:请以后注意,其实你犯错的原因很简单,而且好多都属于重复错误嘛!好了,你去做别的吧!她的父母看到时间已经很晚了,执意让我先回,我说:今天我要陪她做完作业,你们不是也不能睡吗,每天不是也要等她做完作业才休息嘛!所以今天就让她感受一下由于她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不便!那天夜里一点我才离开,但欣慰的是孩子后来的表现让我觉得这次晚归很值得!检查的内在动力是责任心曾有一个这样极端的例子,我的一位同事说起她的孩子时这样讲道:我儿子是个粗心大王,怎么要求和提醒都不行,可他爸爸正好相反!她讲道,孩子的父亲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纸和笔,自然没有钱买作业本,也就不存在交作业的情况,不过老师也不管,因为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但是一个学生怎么能不做作业呢?所以他就只能记住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然后找一根树棍在地上做,有时也会用捡来的铅笔头在别人送的草纸上做演算,而那对他来说是很奢侈的了。考试的时候也经常没有橡皮,只能写对不能写错。就是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后一直读了博士,现在军队做技术工作。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样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但仔细一想,我相信这件事情的确是可能发生的。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思考有两点:是什么原因使他不能出错?为什么他的孩子就没有具备他父亲的这种素养?由于贫穷等种种原因使这位孩子的父亲错不起,所以在作业、考试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这样讲,由于不得不这样做,所以就需要做题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长此以往,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检查的内在动力就是责任心。只要责任心强了,检查的效果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检查从被迫到自觉到不自觉也就不足为怪了。看到这里,有的读者会很诧异,为什么他的孩子却不会像这位父亲如此优秀?我曾经认识的许多家长本身很出色,但孩子表现却不佳,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没有也不擅长把自己真正的心得和体会教给孩子。可很多家长很不服气地会说:我教了,很多很多次,但孩子就是不做!那是为什么?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该问题在第二章第9节详述。没有责任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检查这件事情本来很简单,不简单的是很多人做不好,更主要的原因是思想上的问题,主观认识不足,所以客观上就很盲目。◆ 本节要点1?检查是作业的一部分,无检查的作业是不完整的作业。2?检查要有目的,盲目地检查是劳而无获的。3?检查主要是针对粗心而言的。4?检查的目的是不检查。培养检查习惯从培养责任心开始。◆ 家长作业1?检查是针对粗心而言,请仔细阅读粗心一节,并对造成粗心的原因进行分类,与孩子一起商讨,并整理出来。2?与孩子一起完成检查,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因为不耐烦而简单地把错误的地方指出了事。
已拜读,受益匪浅。孩子今天回家就要她看,谢谢徐老师!
我一定会让她仔细的看这篇文章的!她就属于不太会检查的一个孩子!谢谢徐老师的良苦用心!
谢谢徐老师,我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都很有道理,也很实际。让我获益良多。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的意识到了对待作业的态度的重要性以及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使我获益匪浅!
已拜读获益匪浅,谢谢徐老师,我会在平时的作业与考试中,做好检查的工作的.
已阅,谢谢徐老师的良苦用心!
谢谢徐老师,很有同感呢
缺乏的常常不是认知,而是毅力,贵在坚持 .
我觉得我们大多时候把“作业”当成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并没有好好地去认真做。我们只晓得把作业全部完成,做没有把它做透。不会的题目不要说检查了。有时甚至干脆不做。或者早上去抄别人的思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个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另一个是之前的作业不认真检查。每天认真检查了作业就等于是巩固、复习与梳理。把当天的知识都理懂。但是我没有。我不应该把作业当成是一种负担。当成是老师的命令。为了不被训斥而胡乱一通。应做到 上课认真听-回家先复习-作业自己做-做完要检查--我相信这样我们的成绩一定会上升。老师打好多字啊。
辛苦老师。~
&Pages: ( 1/4 total )
&|- 通知公告
&|- 校长的话
&|- 校家委会
&|- 金牌教师
&|- 桃李满园
&|- 校园文化
&|- 文来大队部
&|- 竞赛特长
2012级(七年级)
2011级(八年级)
2010级(九年级)
2009级(已毕业)
&|- 课外生活
&|- 育儿心经
&|- 家长互助
&|- 意见建议
&|- 学生须知
校调查问卷
2011级(八年级)
2010级(九年级)
2009级(已毕业)
2007级(已毕业)
&|- 2015级(六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5级年级组长:顾文杰)
2015级家委会
2015级1班(班主任:姚文静)
2015级2班(班主任:周杭英)
2015级3班(班主任:陈士洪)
2015级4班(班主任:周洁)
2015级5班(班主任:翟慧芬)
2015级6班(班主任:蒋冬梅)
2015级7班(班主任:卢欣)
2015级8班(班主任:何贝贝)
2015级9班(班主任:冯林飞)
2015级10班(班主任:顾文杰)
2015级11班(班主任:茅琳琳)
2015级12班(班主任:陶丽萍)
&|- 2014级(七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4级年级组长:兰春华)
2014级家委会
2014级1班(班主任:李董丹)
2014级2班(班主任:袁红)
2014级3班(班主任:左维)
2014级4班(班主任:韦华)
2014级5班(班主任:吴敏)
2014级6班(班主任:徐曼)
2014级7班(班主任:胡攀峰)
2014级8班(班主任:庄隽怡)
2014级9班(班主任:袁艳萍)
2014级10班(班主任:姚国昕)
2014级11班(班主任:兰春华)
2014级12班(班主任:章臻)
&|- 2013级(八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3级年级组长:鲁新忠)
2013级家委会
2013级1班(班主任:吴涛)
2013级2班(班主任:王贺喜)
2013级3班(班主任:赵婷婷)
2013级4班(班主任:潘梦媛)
2013级5班(班主任:吴笑虹)
2013级6班(班主任:曹乐煬)
2013级7班(班主任:沈伟)
2013级8班(班主任:林婷姣)
2013级9班(班主任:秦红慧)
2013级10班(班主任:万春英)
2013级11班(班主任:朱春燕)
2013级12班(班主任:黄莉莉)
&|- 2012级(九年级)
年级工作动态(2012级年级组长:朱萍)
2012级家委会
2012级1班(班主任:张静)
2012级2班(班主任:潘东豪)
2012级3班(班主任:张延华)
2012级4班(班主任:茅卫星)
2012级5班(班主任:张伟)
2012级6班(班主任:冯建华)
2012级7班(班主任:杨晓珏)
2012级8班(班主任:杨凯华)
2012级9班(班主任:陆燕萍)
2012级10班(班主任:张瑞萍)
2012级11班(班主任:谢小花)
2012级12班(班主任:沈秉权)
年级工作动态(2011级年级组长:顾文杰)
2011级(九年级)家委会
2011级1班(班主任:姚文静)
2011级2班(班主任:周洁)
2011级3班(班主任:兰春华)
2011级4班(班主任:何贝贝)
2011级5班(班主任:翟慧芬)
2011级6班(班主任:王垚)
2011级7班(班主任:万春英)
2011级8班(班主任:顾文杰)
2011级9班(班主任:武海燕)
2011级10班(班主任:向红艳)
2011级11班(班主任:冯林飞)
2011级12班(班主任:周杭英)
年级工作动态(2006级年级组长:褚素苹)
2010级(九年级)家委会
2010级1班(班主任:陆燕萍)
2010级2班(班主任:胡攀峰)
2010级3班(班主任:章臻)
2010级4班(班主任:左维)
2010级5班(班主任:杨晓珏)
2010级6班(班主任:袁红)
2010级7班(班主任:施秀琴)
2010级8班(班主任:朱萍)
2010级9班(班主任:庄隽怡)
2010级10班(班主任:袁艳萍)
2010级11班(班主任:方仙华)
2010级12班(班主任:徐昊)
年级工作动态(2009级年级组长:汤莹琪)
2009级(已毕业)家委会
2009级1班(班主任:尹纳)
2009级2班(班主任:冯林飞)
2009级3班(班主任:刘佩孜)
2009级4班(班主任:鲁新忠)
2009级5班(班主任:赵婷婷)
2009级6班(班主任:吴笑虹)
2009级7班(班主任:姚金明)
2009级8班(班主任:秦红慧)
2009级9班(班主任:兰春华)
2009级10班(班主任:王贺喜)
2009级11班(班主任:潘东豪)
2009级12班(班主任:张延华)
年级工作动态(2008级年级组长:张琼学)
2008级1班(班主任:李萍)
2008级2班(班主任:周洁)
2008级3班(班主任:张伟)
2008级4班(班主任:杨凯华)
2008级5班(班主任:万春英)
2008级6班(班主任:范爱文)
2008级7班(班主任:冯林飞)
2008级8班(班主任:金花)
2008级9班(班主任:李刘浩)
2008级10班(班主任:卢欣)
2008级11班(班主任:瞿小红)
2008级12班(班主任:潘东豪)
2008级13班(班主任:张瑞萍)
2008级14班(班主任:张延华)
年级工作动态(2007级年级组长:柴本胜)
2007级1班(班主任:郁梅华)
2007级2班(班主任:沈祎)
2007级3班(班主任:焦艳)
2007级4班(班主任:缪娴)
2007级5班(班主任:冯林飞)
2007级6班(班主任:顾文杰)
2007级7班(班主任:武海燕)
2007级8班(班主任:柴本胜)
2007级9班(班主任:徐枢清)
2007级10班(班主任:张延华)
2007级11班(班主任:姚文静)
2007级12班(班主任:向红艳)
2007级13班(班主任:潘东豪)
年级工作动态(2006级年级组长:陆燕萍)
2006级1班(班主任:施秀琴)
2006级2班(班主任:王垚)
2006级3班(班主任:姚金明)
2006级4班(班主任:兰春华)
2006级5班(班主任:朱萍)
2006级6班(班主任:袁艳萍)
2006级7班(班主任:张延华)
2006级8班(班主任:张瑞萍)
2006级9班(班主任:李玉梅)
2006级10班(班主任:庄筱妹)
2006级11班(班主任:刘姵孜)
2006级12班(班主任:潘东豪)
>> 家长委员会
Powered by
Code & 2003-06
Total 0.012550(s) query 4, Time now is:08-15 03:17,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我错了还是你变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