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rockville是美国哪里呢

& 你眼中的美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眼中的美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想问问真的去美国玩儿过的人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有那么好吗?
是什么样子的呢? 好大一个问题,提笔想答却发现似乎真的好难找到一个意象能描述给我的感觉,索性把脑子里瞬间蹦出来的一个个场景剥离开,一条条来聊吧。
【全文原创,不得转载】
首先,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极具感染力的热情。
先说这个,是因为对大部分以旅行为目的到达的朋友来说,最先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这两个方面。
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不论是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行动不便的有障碍人士、贫穷拮据需要吃救济的公民、带有浓重口音或者干脆英语还说不好的外来移民,还是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提着公文包出入大道的政客、豪服加身的上流人士,在可以听到同样温暖的一声问候:How are you doing today?
我一直很感动于这句简单的问候,它的标准答案不是fine,thank you, and you? 不是后来被广大中国同胞学会的套路:good / not bad, how about you?
而是最真实的你的生活的状态。
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我见过在超市买蜡烛的奶奶对微笑的收银员说,嘿这是给我孙子买的生日蜡烛,你知道他有多可爱吗? 于是在后面帮忙打包的小伙子顺手在袋子上系了一朵花,排在奶奶后面结账的哥们一脸幸福的说祝小家伙生日快乐! 很简单的两句话,让我拥有一个晚上的好心情。我想他们也是。
第二个,冬天在中央公园附近的快餐厅吃饭,点餐的小伙子问在排队的流浪汉,今天好冷你还好吗? 流浪汉递出几个钢蹦说不是很好,今天只能点一杯咖啡,于是后面一套正装的姑娘点了两份套餐,出门的时候送给了流浪汉一份。
这样的善意,温暖和尊重还可以在另一个场景下遇到,车让行人。
刚到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不适应,在等候过马路的时候旁边的汽车会直接停下还摆摆手让你先走,对行人给予的无条件的最高路权,是每个司机能做到的对每一个生命最高的尊重。
回国之后跟同样从回来的朋友在三里屯开车又遇到过这么一出,朋友停车摆手让路边的老外和中国小朋友先走,不知道来自哪个国家的外国哥们向我们摆手示意,朋友扭头跟我说,就像回到了,真好,我说,真好。
然后是, 对秩序、规则的遵守和维护。
如果你曾在自驾或者将要去自驾,你一定知道有一条交规是这样的,在路上开车听到警笛声,包括且不局限于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警笛声,无条件靠边停车让路。
于是在路上你会看到很远的前面一坨车全部靠边停车把中间通道让了出来,在十字路口无论红灯绿灯方向所有车辆停止行驶听着由远而近的警笛声传来等着他们通过,你会看到正在执勤的警车、救护车、救火车以安全范围内的最快速度通过任意道路,这样的对秩序的遵守和对执行的信心,带来的有且不仅有是最高维度的安全感。
因为我们知道,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赶达,所有人会帮助他们在第一时间赶达。
在两年,我记不清多少次给警勤车辆停车让过路,着急守候他们赶来的情况也有,校园办公楼局部起火,警报自动响起,全楼疏散,所有人等在门外的大草坪上看着浓烟从窗户里往外冒,安全范围从20米、50米一直往外扩,3分钟之后隐约听到消防车警笛,然后看到两旁双向路口的所有车辆瞬间同时靠边停车,两辆救火车眨眼间就飙着速度飞过来了,朋友们看到车上跑下来的消防员都嗷嗷乱喊,活像受了委屈可算见到超人的可怜包...
先写到这,回头再聊聊个人英雄崇拜、团队和哪里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车礼让行人,最关键的是人口数量相比泱泱大中国实在是太少了,除了大城市的中心区域,行人很少很少,所以礼让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为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在美国,因为相对人口比较少,很多小镇太阳一下山就像电影里鬼片一样,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如果偶然看见一个稀有动物似的行人,肯定会礼让的。
这个问题其实我想答很久,却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样下笔,也许是因为有太多思绪澎湃汹涌。因为父亲公司的原因,在我从小成长的环境里,许多美好的事情似乎都和有关——九几年时当大家还没怎么见过人,四五岁的我就开始参加人办的圣诞宴会,那时候对的记忆就和对圣诞的记忆一样——金色和喜悦、洋气和礼物、驯鹿和圣诞树、还有看上去很牛的人们穿着礼服走来走去,那时候每年最盼的就是父亲公司的圣诞晚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经常出差去,带回来各种在那个灰白年代从来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会叫的小鸟,橡皮软糖,彩带还有漂亮的新衣服…在小小的心里带着雀跃。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我想我是受美帝影响太深。用母亲的话说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美派,这个我承认,但我绝不是盲目地认为它只有好没有坏。后来长大我有幸去到留学,也算更深入地再一次认识了,在各种好与坏的漩涡里,说说的样子。【人文】1. 永远大大咧咧的美利坚范儿不管华尔街的精英们穿着怎样笔挺的套装,白宫的政客们怎样牵动世界风云变幻,可从骨子里其实是大大咧咧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再过得不好,一句“How are you doing today",也会报以一个灿烂的笑容。哪怕是流浪汉,也能流浪得悠然自得。说起这句典型的美式问候语,其实就和中国人问”你吃了吗”如出一辙,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然而时间久了,从电梯里的陌生人,到公寓的前台,都能很轻松很随意地点头致意甚至话个半分钟的家常。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超市的收银员开始认识你关心你,会说一句“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你今天回家怎么比平时晚,最近很忙吗”;公寓的保养员会记得问你“上个月修理好的XX都一切正常吗?”,“你今天看起来很累,最近又熬夜了吗”。他们很话痨,很爱笑,会给猫猫狗狗们办万圣节化妆派对,会不定期的在公共房间放周末蛋糕篮供人分享。他们骨子里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我总觉得该用什么特别感人的例子证明这句话才对,但真的想不出。因为骨子里的这些东西,是一点一滴在日常小事里才能感受到的。但我知道在去前,我是一个特别悲观、特别不开心、甚至总想轻生的人,可到了这离家一万公里的国土上,没日没夜地熬了一个学期之后,忽然发现自己也变得明朗了,爱笑了,看见太阳就开心,不强求了,很多心结都一笑而过随它去了。这种大大咧咧的美利坚范儿,它很小很平常,却是改变一个人的力量。2. 迅速和陌生人打得火热的热心话痨我记得在最早开始回答蜂窝问题时,曾经在某一个问题中提到过两件在独自旅行中遇到的事,这里也还要拿出来重提一下,因为这是真真切切的印象。一次是在星巴克的一次偶遇。当时正在消磨下午时光的我身边坐了一位貌不惊人的白发爷爷,人都很健谈,我们就随意地互相聊了几句。可这一聊就是天南海北地从中国政治聊到了世界经济,在我对他的学识与谈吐佩服得五体投地时,他忽然提出想带我逛一逛。在简单地验明了双方身份后,他就开着自己那辆破旧的小车带着我开始了一下午的环之旅,补习了好多知识,最后又贴心地把我送到机场。在行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才得知他自己开了一家consulting firm,同时是BCG的董事会成员以及多家协会的董事会成员,光是在拥有的楼盘就至少好几个。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决定花费宝贵的一下午时间和一个外国小姑娘聊天闲逛,他说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再喜欢思考,而他喜欢和有想法的人结交,不论年龄段。也许吧。当然,在我离开很久后,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他偶尔会冷不丁地发一条国际实事让我点评,或是cold call让我想想俄罗斯与中国签订某某条约对我的未来职业有什么影响……虽然每次都让我紧张得颇有考试答题的感觉,但这一次偶遇确实是一次格外新奇的意外。第二次是在去Alaska的邮轮上,游轮晚餐往往多人同桌,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每晚被随机组合坐在一桌,四道式的西餐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被困在一起。有那么一晚我们遇到一个工程师,自己得了癌症晚期决定用最后的时光出来游历。人基督徒很多,一桌里忽然就有人提议要一起祈祷,于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这样一个异教徒也和他们手拉手围成一圈,低头默默为这个生命末期的人祷告。3. 不止在上流社会才有的礼貌和秩序这一点应该已经被很多人提到过了。道路交通里的秩序,永远礼让行人的习惯,所有车主动给消防车救护车让路的意识,很少看到不文明的行为等等等等。不仅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会如此,日常里的普通人,绝大多数也都是如此,这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4. 真的很努力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虽然养育了不少好吃懒做的胖子,但绝大多数人却是极其努力的。自小中国教育圈里就总嘲笑人,高三的学生才学中国高一的知识点,数学永远算不过中国学生,成绩永远是中国学生更好……没错,这话都是对的,但人知道该玩的小时候要好好玩,成年了该努力了就要好好努力。网上经常有励志文章说名校图书馆都是半夜三更还灯火通明,被无数人嗤之以鼻。但只有去过的留学生才知道,半夜三更的图书馆,那确实是灯火通明的。很少有人没熬过夜、没通过宵,我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两三点,整个小组还在图书馆讨论Paper的数据、写各种作业;有多少次刚刚结束了一门Final的小组同学,集中在我家讨论第二天的presentation、写paper、复习同一天的考试,在凌晨时分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毯上睡着,然后早晨六点多起床去参加7点的考试;我也记不清已经在看到过多少次日出。可正是这样辛苦的付出之后,才会觉得留下的记忆更加珍贵,也才会在偶尔的放肆轻松时更加愉悦。这张是凌晨三点的主校区图书馆,里面的自习区还是满座:不过努力之后也会有意外的惊喜——在一个惨无人道的前夜全组通宵、早上7点考法律、9点Customer Behavior Final presentation、下午1点考Statistics的星期五,收获了一片不一样的日出:5. 人的Ego很大,但人不Egonism有人说人是特别唯我独尊的种族,但其实他们确实活得很自我——做自己爱做的事,说自己爱说的话——却并不妄自尊大。光是从的校园里就能看出来,很多大Paper大作业往往都是小组合作的,这和中国式教育的一人考好一人得A完全不同。他们从小就有这样的意识,一件事要众人拾柴火焰高,要给小组做足够的贡献,要用Team来思考,而不是用自己来思考。不信你去看看,在居住过一段时间回来的人,尤其是在留学回来的人,写出来的句子,虽然都爱用主动式,但也都爱用we来代替I.【风光】1. 幅员辽阔变化多端和中国一样是幅员辽阔的国家,地貌多变,风景自然也是壮丽的。从黄石公园到大峡谷、尼亚加拉瀑布到羚羊彩穴,还有远到的冰川,和的活火山……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空气通透到让人无法预估距离的:有各种各样的峡谷(和蓝天):有上帝遗落在人间的调色盘,黄石公园:有美到令人屏息怎么拍怎么上镜的的羚羊彩穴(下图源于网络),虽然我自己并未有幸去过,但看到朋友发过的图无论会不会摄影的人照出来都是美艳动人~唯一一个能在一个小岛跨越12种气候带的地方:火山大岛。很难想象火山不毛之地可以这样协调地与雨林密林相依存在——一边是燃烧的树木、浓郁的硫磺味道、翻滚的岩浆;而另一边是孕育万千物种的热带雨林、肥沃土壤。这样变化多端的景象,只在火山大岛才有。2. 毫不示弱的人文风光不喜欢风景的,也有人造的各式旅游资源随意选择——的钢铁森林,D.C.的明朗大气,的主题乐园,的阳光海岸…有底蕴深厚的D.C.:有纸醉金迷的:有大朋友小朋友都爱的主题乐园——环球影城、迪斯尼、还有等等等等……可以实现你最疯狂的幻想,在现实里见到哈利波特、去到对角巷、和大黄蜂合影、和蝙蝠侠拯救哥谭……也有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和奇特的口香糖墙…的口香糖墙……就不放全图了免得有人密集恐惧症……3. 一个能在城镇里看到鹿的国家的环境非常好,而社区的安宁和人们的友好,也让野生动物可以随意出没。下面这张图,就是我在距离不远的小镇里偶遇的,不仅有梅花鹿,还有偷吃蔬菜的小野兔~4. 总是好天气我记得以前见过一张画,比对欧美和中国人差异的~里面有一项提到的就是外国人的心情受天气影响特别明显。来到我想也许这是为什么人总是那么明朗和大大咧咧的原因,这是个阳光的国度,且不说西部的阳光加州,即使是在东海岸,也一样好天气占了绝大数。后来我习惯了每天抬头看到蓝天、看见阳光,回国有一度被雾霾都搞出了抑郁症……这一点不需要额外的证明,前面的照片里你们看,蓝天白云有多少。【吃】很多人都以为只有油炸薯条汉堡包,所以长出来的人都是大胖子——这是大错特错的旧观念。这一点一定要为它正名。的米其林餐厅非常多,尤其在、Las Vegas这些重磅城市,三星餐厅更是一大把。被评为全球最美味餐厅Top 5(不是瞎评的哦,是大英帝国为了抗衡米其林而自己出的TOP 50 LIST)的米其林三星Eleven Madison Park,Daniel's,Jean Georges, Per Se,Joel Robuchon……光是三星的名字都要数半天,对于吃货来说绝对是天堂。除去这些被光环笼罩的地方,也有很多平民美食,比如享誉全球的Lady M千层蛋糕、名人也爱吃的泰餐厅、一口下去全是幸福感的龙虾三明治等等等等…什么?这些都不是日常的饮食?那再来说说被我誉为“大食堂”的WholeFoods吧,这个超市我一生推。早餐是从这里买的牛奶面包水果各种食物,而午餐晚餐都可以在这里的Salad Bar/Hot Bar/或者称重柜台区直接解决。首先这里的食物是100%的有机食品,品质把关都很严格,从简单的水果蔬菜就能体会到明显的区别;其次这里有不少新奇特或者小众的手工食品(比如
有种手工冰淇淋,名字忘记了大约$10一罐,有一阵简直迷上了它每两天就能吃一大罐),这些食物在其它超市买不到,但确实是用心做的,味道都很好;第三点呢,这里为都市人提供日常简餐,而且是味道非常好、又非常健康的简餐,拿一个小盒子直接去取食——从沙拉
到肉类和主食——然后统一拿到收银台称重,$8.99一磅,成年人的午晚餐可以很轻松地解决,重要的是还很有机很健康。如果觉得选择不够多,还有熟食柜台各种东西可以任选,以及甜品柜台的各种甜品~一条龙服务。无论是常年居住在,还是行在路上赶时间的旅客,都是非常有用的地方。我从
回国时直接扛回北京
的各种吃食,就包含了牛奶、酸奶、冰淇淋(没错,冰淇淋)、早餐面包、果汁、蜜汁火鸡胸、奶酪等等……以致回国后最想念的也是Wholefoods的各种吃食。人的日常饮食其实很简单也很健康——WholeFoods这样得超市自选些打包的餐盒和沙拉,或是自己在家煮稀饭(没错!稀饭!我吃过人亲自做的稀饭~)做意面,我个人觉得和中国的饮食并没有很大差异。只是因为做菜喜欢放香料,有些国人不习惯,才导致了只能在吃汉堡薯条,最终流传回国也变成了只有汉堡薯条的谣传……当然,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说只有好没有坏。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两面性的存在,在我也遇到过公寓前台不认账气得我据理力(chao)争(jia)了一个多小时才争取回自己权益,也在船上遇到过奔放的人想要发展419的关系,也收到过天价医药费(看个肚子疼花掉了3000多……美元!)却被保险公司拒保,也见识过富家子弟一掷千金只想留宿或给兄弟留宿女生一晚,也有同学遇到过入室抢劫和当街抢劫,甚至曾经在USC中国学生遇难的当事人就是我亲人的朋友……然而这些,却也只是个经历罢了。我眼中的,小时候它是单纯的“好东西”,是所有新奇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长大之后真的去过了、住过了、体验过了,在好与坏的各种漩涡里,让人看得更加澄明。它的复杂却又纯粹,努力而又阳光,它大大咧咧的美利坚范儿,都是有感染力的。因为政治和经济的种种原因,我们当然不能指望全世界所有人都喜欢。但这就是我眼里的样子,说出来,只给大家做个参考吧~
很喜欢你的记录
【摘自满大人原创《来,我们一起聊聊》,更多图片请关注微博,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是什么样子的?在没有来到之前,你已经种下了一百种标签,想象过他的一百种样子。当你真的来到了,你不得不感叹,对,就是这里,这就是。下面我将通过Q&A的形式,回顾一下过去的半个月,带给我怎样的思考。(如果你也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喂)1.你是怎么了解的?让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几乎每个月影院都会新上线的大片,孩童时梦想天堂迪斯尼,以及每集时间不长,一播起来就是几个季的美剧。2.美式英语怎么样?英式英语有种腔调,透着欧洲一步步沉淀下来的历史,优雅绅士;美式英语则轻松随意了许多。3.在吃什么?在吃什么呢?关于食物,每个国家好像都有招牌菜,就像是自己的大儿子。比如意大利披萨,墨西哥卷饼,日本寿司,韩国石锅拌饭,越南米粉等等等等,这些大儿子们,必须跟爹姓,别人都无法超越,比如你听到说墨西哥的披萨或日本的卷饼,就觉得相当的山寨了。(此处没提中国,实在是因为中华美食太丰富多样了,仅用省份划分就各成体系,各有千秋,如北京烤鸭,上海生煎包,四川火锅,广式烧腊,柳州螺蛳粉,东北大拉皮)那么的招牌菜式是什么呢?只有大薯条和大汉堡吗?大概由于美洲整体的历史都比较短,除了早期的土著,大部分都是欧洲的后裔,饮食上的传统,多源于欧洲各国,一代一代交错混杂着,已经分不出你我了。由于我们住在州,所以除了大汉堡以外,我们还吃了德州牛排(注意:此德州不是德州脱骨扒鸡的德州,呵呵呵)。在加拿大的时候,朋友带我们去过两家牛排店,其中一家就是德州牛排,是连锁店,在休斯敦也看到了。总结一下四个字,鲜嫩多血,若想鲜嫩,必须多血。因为食物安全的问题,这在天朝是很难尝试的一种体验,在可以。但我不得不说,德州牛排实在不是我的菜,比起这个,日本的和牛和松坂牛,甚至是韩国的烤肉更适合我的胃。越南米粉以及台湾人开的中餐店,也还马马虎虎。因为并没去过越南,对于所有外地的越南米粉都还不如越南当地随便一个小铺子的说法,我无法求证。但就最近一个月分别在温哥华、休斯敦和北京东城胡同里的susu吃过的吃过的三次越南米粉来说,真的都很赞。也因此爱上了九层塔(就是罗勒)点缀出的清香,以至于我把汤都喝掉,也是醉了。台湾人的中餐馆,并没有那么正宗,除了三杯鸡做法还可以,连臭豆腐都和宁夏夜市的不同让我甚至产生了她到底是不是台湾人的怀疑。四川凉面拌的是花生酱很业余,牛肉面羊汤面端上来有小只腿也是太实在了。不过比起每天吃油醋汁拌草(沙拉)会让我觉得这里也很温暖。最惊喜的是去了凤城酒楼。进门就是身着旗袍的前台服务员迎面过来,摇钱树,金枝玉叶,大红喜字,财神爷,的确像是回家了。门口挂了各界名人合影,我只认出了王治郅,对,不是姚明是大郅,还有各年的蓝丝绒证书。酒店的Wi-Fi秘密是北京烤鸭,点菜的大哥热情推荐北京烤鸭说是获奖很多的菜品,但抱歉我们任性的没信。直到吃了西湖牛肉羹、龙虾、排骨、豌豆尖、铁板牛柳、椒盐中段虾之后,我们被深深折服,拿出“老板,再来三碗米饭!”的气势。4.满街都是大皮卡么?皮卡一词,来源于音译,pickup,是指一种带后斗的车。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街上的轿车相对较少,皮卡、面包和吉普才是主流。我考驾照的时候,驾校的车还都是皮卡,当时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跳下车,用力的把门撞上,画面特别帅。有种西部的感觉,狂野、豪放,自由自在。尽管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我还没去过,西部纯是通过电影的遐想,也没去过加拿大,不知道其实加东和加西北,皮卡更是公路上的王道。太大,不过至少德州确实是皮卡的保有量很高。主要是福特、道奇、雪弗莱和丰田,车居多,即使不是皮卡,也都是看着特别厚实的车款,整体以车和日本车为主,福特、雪弗兰、道奇、野马,偶尔也能看得见路虎,德系的大众、奔驰、奥迪极少。公路上跑着的大卡车,都很帅很漂亮,各个都像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就像第一次去日本看着每户人家都像机器猫里的康夫家一样一样的心情。除此之外,校车和房车,也很瞩目。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嗯,这就是。5.猜猜在最受欢迎的职业运动是什么也许你觉得NBA非常有名,但是篮球真的不是最受欢迎的职业运动,它仅仅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是美式橄榄球,也就是American football。对,如果你还记得,中学英语课本里,曾经有那么一课,吉姆和李雷的对话,我们学到了美式足球。美式橄榄球其实源于英式橄榄球,大概跟食物一样,的历史太短,追到根上还是欧洲人是鼻祖。但为什么橄榄球在发扬光大呢?最早的英式橄榄球由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打过卡呦)传入美洲,现代的美式足球,是1874年哈佛大学与蒙麦对抗的时候,正是确立起来的。在那之后的1876年,哈佛、耶鲁、和哥伦比亚四所大学组成了第一个大专院校橄榄球联盟。六百多所大专院校橄榄球队分属60个橄榄球联盟,其中最重要的管理组织就是全国(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简称NCAA)。1920年,职业橄榄球协会(American Profess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简称APFA)于坎顿的一家Hupmobile汽车代理商成立,传奇运动员吉姆·索普(Jim Thorpe)当选为总裁。1922年,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简称NFL)正是出现了。美式橄榄球成为了人最热爱的运动,运动的标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式橄榄球不能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成本高,对器材和设备都有较高的要求。队服、头盔、护具、手套等等,这些装备的价格不菲。二是橄榄球规则极其复杂。三是对于球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对于如此激烈的体育运动,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排名第二的是棒球。虽然我了解棒球其实是来自于日本漫画棒球英豪。第三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篮球。最近刚好赶上赛季,球迷们很亢奋,原谅我,我只是随便打个酱油。第四名是冰球,跟橄榄球一样,也是要拼装备和身体素质的一项运动。同样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和加拿大与中国相比,气质真是非常不一样。太平洋那一边喜欢玩擅长玩的都是需要teamwork的,而且运动员最好都人高马大比较有优势。中国玩的就是乒乓球、羽毛球,国民运动一样人人拉上台也差不多能露一手,一人就能独当一面,不需要很高大魁梧,小巧玲珑也一样能制胜。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生活在哪里决定。6.政府的办事效率怎样?疯狂动物城里的车管所的树懒闪电,一下子成了网红,各种小视频流传甚广,盖章、撕发票、讲笑话拍三拍以及下地铁的段子,让大家津津乐道,特别是最近流行起的苹果手机慢动作树懒闪电模仿秀和“闪…电…式…句…型…”,再次掀起小高潮。说了这么多,回归正题,迪斯尼吐槽的正是政府的办事效率!太…闪…电…了…啊………谁说不是呢!在Garllria退税办公室,“闪电”办事员的速度也是让众人开眼长了见识!我天朝也有许多树懒一般的存在,如…可树懒虽然慢,还是把事办完了,至少还没有遇到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遭遇,也是一件幸运的事。7.的治安怎么样?的治安并不怎么好,这种不好不像在巴黎那种现金带多了被偷被抢,也不像在西班牙那种遇上假警察。欧洲的治安不好,多数跟经济发达情况相关,经济越差,抢劫越多。另外多民族和多种族聚集的地区,也比较乱。这个道理如同上大学时候的一个暑假,北一同学在双安门前的那个天桥附近丢了钱包,我陪着她去报案,110竟然神一般的问,“你是在天桥的哪一侧丢的呢?”当时被问懵了,有什么区别呢。原来天桥为界,一边属于双榆树派出所,另一边属于双安派出所。就是这种分界的地方,鱼目混杂,谁也管不了谁。的治安不好是光天化日下直接持枪扫射,就更别提晚上了。我们曾去吃过中餐的一个小广场,29号就发生了抢劫,据说歹徒凶残至极,老板没来得及还击就被当场被打死。还击的意思是,其实当地人都持枪。在德州,持枪是合法的。很多人都有枪,并且周末会去靶场练习,就跟我们周末约个羽毛球局一样。据给我们开车的司机说,虽然可以持枪,但枪和子弹的级别和数量都是有限制的。马上要颁布的新法令,枪可以直接放在餐厅的桌子上了,但能够打穿防弹衣的子弹将受到严格的控制。听起来好吓人。这样的还能去么?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治安环境好坏都可能不是均匀分布的,总有相对好的地区,或者相对差的时段。人的生活依旧,驻中国的大使馆也依旧排着长队,拿到签证的欢天喜地,被拒签的黯然神伤。我们一边渴望自由,一边承受着过度自由带给我们的伤害。8.你知道安珀警报Amber Alert么?有天下午正在上课,明明静音的手机突然发出从未有过的警报和震动,着实的把我吓了一跳。而且不仅是一个人,是大家的手机,无论是本地的电话卡还是漫游过来的,只要是苹果手机,都接连收到了一样的讯息——Amber Alert。原来Amber Alert是与加拿大国内确认发生儿童绑架案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大众传播的警戒告知。“AMBER”意为“America Missing: Broadcasting Emergency Response”(直译为:失踪人口:广播紧急回应)。一般对于大众发布的安珀警报内容通常包含了被绑架者的描述、绑架嫌犯的描述以及绑匪车辆的描述和车牌号码。使用紧急警报系统(EAS)透过商业广播电台、卫星电台、电视台,以及有线电视向全国发布,并同时会利用电子邮件、电子交通状况号志,以及无线装置的短信发布。在历史上,有3名儿童,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在对失踪儿童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其中一人就是来自德州的Amber。1996年,9岁的Amber在骑车时被绑架,虽然媒体大量的播出这条新闻,但是她还是没有幸免于难。后来的紧急警报系统终于诞生--AMBER Alert。在中国每年有数亿的失踪儿童,是否也能投入更多的重视和关心,运用类似这样的办法,来给孩子和孩子家人最后的希望呢?
首先想感谢一下题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我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正面积极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去想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虽然在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我觉得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也许多久都不够。怕自己的经历不够丰富深入,拙见说出来误导别人的认识,但是今天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或许可以说说自己粗浅的理解,也是对过去生活经历的一个梳理。在念了本科,工作过,在念研究生,马上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东海岸西海岸都生活过,和中国一样,我觉得有太多值得去探究和学习的东西。首先我在遇到的很多人都非常礼貌,非常有教养。这并不是说在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可能因为一来到这里就进入了大学,这样的环境已经过滤掉了一些人。但是其实自己可以感受到这种礼貌和教养后面,其实还是存在着距离感。刚来的前半年,深刻的感觉到整个人在被撕扯着,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不断抓着你去消化那些完全不属于过去生活的东西。刚来的时候第一个室友是一个白人。她第一次和我说她是home-school的时候我还是蛮震惊的,因为这我真的只在电影里看过。林赛罗韩演的《贱女孩》里她就是一个接受home-school教育长大的女孩,因为那时候她和父母生活在非洲。不知道是出于室友是运动员出身,还是人特有的体质,就连在东部的冬天她还不停的和我说房间好热,要把空调温度降低。我觉得接受home-school教育的人,很多时候不会像从小在学校体制教育下的人那样会更多的为别人着想,还有很多事例不在此一一例举。本来是抱着交新朋友多练习英文的心态选择了两人同住一间的寝室,不过从那之后我都是选择住一个人的卧室,生活还是需要有私人空间,这也是一个人更加了解自己和学习生活的好经理。其实在,很多人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不光是年轻人。很多东部的人不了解西部的风俗习惯,西部的人也不太知道东部的生活状态。第一次来加州的时候也觉得很新奇,比如,很多植物从来没有在东部见过,像下图这种。人还是很注重教育的,其实和国内比较像,也会看学校名字,如果是藤校本科出身,会很被看重。当然在除了常春藤,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学校。如果是两所地理位置相近的名校,也有可能是多年的宿敌,在各个方面都会一较高下,比如哈佛和MIT,比如和。人很重视校友资源,相比于非校友,校友之间的联盟更有力度也会给与校友更多帮助。个人觉得相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是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多元化的国家。曾经在某国因为第二外语还不够好,在邮局没有完全听懂对方说了什么请对方重复一边,而对方人只是用同样的语速把刚刚到那一段话原封不动的又说了一次,我也是竟无语凝噎。很多朋友甚至说他们到了那里,用英文和对方说话,对方直接用本国语回复。相比之下,人更热心,更有耐性,会和你解释很多东西,会想办法让你更明白他们再说什么。当然也遇到过打电话给银行或者是电费公司的客服,对方态度很差的时候,凡事都有例外。但是同样的,更加维护本国人的利益,在的华人如果没有绿卡或者护照,工作方面会受到很多限制。有时候是和能力有关的,但是更多时候是和能力无关的。比如学校是否让你出去全职工作或者工作之后是否能抽到工作签证。每年的工作签证抽签也是牵动着所有海外华人工作者的心,尤其是近年来越演越烈的趋势,让很多人放弃在工作选择回国。我个人觉得的大城市是大家都叫的上来名字的那几个,比如,,,,,。其它的小城市个人感觉是很乡村化的,和国内的那种不同,就是更接地气,没那么繁华,都是一间间的房子,很少看到超过三层的楼。小城市比较宽松,人口也会相对稀疏,连市中心也可能就是一条有很多餐厅和咖啡店的街而已,可是又各具特色。如果真的说和北京上海比的话,我觉得的大城市也是逊色的。的自然景观非常多,各种国家公园森林也是非常的棒。人会比较喜欢户外运动,滑雪,登山,自驾,跳伞,开船,开飞机,骑行,潜水还有很多我叫不上来名字但是很好玩的空中项目和水上项目。也有可能因为本人比较热爱这些,所以会了解到更多一些。还有很多没有尝试过,希望以后都可以一一尝试。不太了解国内这些项目的价格,但是在都是在合理接受范围之内,尤其是对于已经工作了的人。有很多的outlet奥特莱斯,也分大小和品牌全不全,是专门卖打折商品的地方。有些牌子只能在有些奥特莱斯找到,虽然和据说和正品还是有区别,但是偶尔运气好也会淘到物超所值的东西。经常听朋友们对比同样的工资在和中国哪里可以生活的更舒服。在同样房价很高的地方,压力都会比较大,但是工资的税交的也很高,不同州会不一样,同样的收入加州汇报多交不少,国内相对来说一样的收入税也会少一些。看在哪里生活,这个我觉得比较难比较,但是个人更喜欢国内有烟火气息的生活。在可以有很多的博物馆和展览可以看,很多都百老汇表演也会到学校来演出,还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剧,歌剧,演奏会表演。如果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还是可以很丰富的。不过大部分的城市夜生活是无法和国内相提并论的,很多地方甚至没有夜生活,大排档这种就更不会看到啦。虽然克己的在过早睡早起健康的生活,不过整体的氛围和环境相对国内会让人感到一些无聊和寂寞。毕竟不会每一天都生活在,而的纸醉金迷也不是永远都能承受。ps: 个人觉得相同功能的app,国内的很多做的更精致,更好用,用户体验也比同样的app更高。在让人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自己努力去争取,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维护自己的权利。我觉得是一个很多时候你去为自己努力争取,就会有人愿意听你的心声,并去帮助你的。你永远不知道你这一次开口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就算什么都没得到,也让你学会了成长。在虽然很多事情不是靠疏通关系来完成,但是人际网络的建立对自己的整个职业发展都非常有帮助。人生也是这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的一个朋友就会对以后的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我遇到很多非常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家境好,毕业名校,年轻有为,充满热情和进取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很多足够称得上读完卷书,行万里路。看到这些人,你会更加不断告诉自己要全力以赴。我想这就是更大的平台带来更宽的视野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只是来玩一下也许很难感受一些东西,可是当我们真的走起来,发现世界那么不同的时候,就是我们出发的目的。每个地方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走的越多看的越多,对人生的包容性理解心同理心也就越强。虽然也没有走完,但是现在有稍微长点的假期都是会再去别的国家看看。毕竟世界那么大,要开始行走,才能看的完。突然觉得自己说了这么多好像其实又什么都没说,等到自己再有更多体会想到更多了再来补充。文字图片原创,请勿转载,谢谢!
喜欢你硬币的说法
记得五年前第一次来旅游的时候,带着对的敬仰与美好从第一站游起,然后、、黄石公园、圣地亚哥。那时候的印象就是真大啊,什么都大,大房子、大汽车、大冰箱、大披萨、人高马大的人。我一米57,跟这一堆胖大叔一对比,感觉自己回到了学龄前儿童阶段?很多风景震撼人心如大峡谷、、大国家公园等等等等。人自由热情,不管你回复还是不回复对方总是热情的喊:good morning! Have a nice day!物价便宜,真心便宜!我买了三箱子回来,各种包包鞋子polo衫,Tommy就跟不要钱一样,我就不停的买买买买买。这就是五年前我对的第一印象。————————————————不得不补充的分割线四年前带着对的美好印象来留学并一切顺利的安家落户在这里,当我以一个长居人群的眼光再来看的时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地理风貌没有变依然地大物博,到处都不会堵车),我说要的是的人文,因为我在南加州,所以我只说加州。人很懒,能工作8小时决不工作8小时零十分钟。不攒钱。有多少花多少,到处旅游享乐。我老公的朋友都是这样,天天潜水、攀岩、徒步、自驾环公路游。不知道得以为是富二代,其实就是地地道道的月光族。我们去年刚换完房子我觉得手头不太宽裕就暂时不要出去浪了,No!坚决不行!不是去翻山越岭就是去山里滑雪,2月去坎昆,4月春假去优胜美地,夏天去加拿大落基山脉,听起来感觉有吃不尽花不完的钱,实际情况是现攒钱!有时候这边钱还没有攒好,下一个旅行计划都已经出炉了!!!对于金钱分的很明确,别说10美金了就算一美金都是各付各的,哪怕一年不见的老朋友,相见甚欢,结账的时候咔咔掏两张信用卡各付各的。和老公还没有结婚的时候我就和丑话说前面了,其他的文化冲突我尽量可以克服,但是在经济方面我做不到五五分账,如果算的那么细的话咱就不用进行下一步了,正是因为这样的有言在先所以才避免了日常生活中因为金钱琐碎所带来的烦恼。But!他带我参加了几次老友相聚,之后我再也不稀去了,开车来回一小时到那吃份鸡肉卷或者沙拉叶子临了自己付那几块钱,有一次我们开车去,专程去了去看他的高中同学,买单时很自然的掏出两张卡,各付各的饭钱,呵呵,我热死呼啦饶了一大圈路跑到这里来看你,连顿饭都混不出来?那直接电话连线多好啊,吹着空调啃着西瓜,哪有这么多闲工夫专程饶道一两个小时,别跟我说这是文化不同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如果朋友之间连这种十块二十块都那么算计还不如我自己在家啃鸡大腿。生活成本贵贵贵。水费150刀/月左右(我家三口人,有花和植物但没有大草坪),电和煤气120刀/月左右,网费72刀/月,手机60刀/月。养房子不算房贷只说房产税每月800刀,物业管理费每月150刀,区政府教育基金每月500刀!(这是区域不同学区不同所以缴纳的费用也不同,我们之前的老房子超过30年房龄了没有这个教育基金征纳),计算机一算是不是吓一跳?物价很贵(五年前谁说便宜的要命东西跟不要钱一样来着?)买名牌是偶尔日常生活是常态,去超市随便拎一篼出来就70、80美金,一小袋菠菜叶子5美金,一盒小西红柿5美金,一盒蘑菇3美金,一瓶矿泉水2美金...吃饭馆,快餐两人20多很划算但都是垃圾食品,干巴巴的汉堡三明治炸薯条我一口都咽不下去,但凡吃个带服务的餐厅没有50、60美金根本下不来,税、小费单算。谁有闲钱一个月几千刀花在饭馆上,所以结果就是:自己做!从刚到对着厨房两眼发直到今天轻轻松松搞定10party大餐没有问题。人工贵的离谱,厕所的电线坏了请人上门修200刀,挂三个小窗帘100刀,修个水龙头65刀,搬个家600刀,请阿姨打扫一下卫生150刀一次,想请保姆带孩子2000刀一月还要替保姆上保险...所以很少有娇滴滴的作女,全是big girl!都是卷起袖子就干活的汉子们,饭自己做,娃自己带,草坪的草自己铲,大垃圾桶自己推~男人们更是工具箱应有尽有,马桶自己修,家具自己钉,爬屋上房自己安装圣诞灯...谁说不分阶级?穷人、富人、中产阶级分的很细化。穷人永远也进不了富人的圈子,富人更不可能和穷人交朋友。富人的孩子从小就读私立学校,学习马术、滑冰、高尔夫。穷人的孩子放学就跟院子里的孩子们自己玩并帮家人照看弟弟妹妹做点家务活。中产阶级就跟中产阶级的圈子混。也许这不是真正的,这只是生活的一角而已,真实不造作我的生活印象。
说的很好!棒棒哒
这个问题提的好,到底是什么样呢,其实一两句话真说不清楚,好坏都有!今年国庆假期去玩了大半个月,走过了很多地方,虽说时间很短,但还是有很多体验,可以管中窥豹:1.首先说直观感受:最具特色的一点,而且基本上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就是她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到,50个州各有特色 各有不同,族群、气候、民风、物价房价、消费力与收入水平,全都不一样。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也是这样各地都不同啊,但跟完全比不了,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丰富性,就像一个万花筒,这是别的国家都没有的。以上是本次去不同地方的美图 : ) 、加州17英里海滩、1号公路、圣地亚哥海滩、、帝国大厦等。2.自然环境:那当然是相当好,空气、绿化、植被保护、环保意识,比国内好太多。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业发展都是有代价的,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反观我大天朝,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瓶颈期,碳排放量多年维持世界第一,环保是个两难的事情,也需要很长的过程。3.关于交通:是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去哪里都需要开车,公路极其发达。相比之下铁路和轨道交通很老旧,分布面也不够广,跟我大天朝的高铁没法比,哈哈。除了开车,飞机出行也很普遍,的机场多如牛毛,除了民航,小飞机也非常多。居住方面,除了几个大城市的居民住公寓比较多,大多数人都是住house,也就是别墅,包括独立屋和联排的。的居民区比较分散,买东西经常要去比较远的地方,所以出门就得开车,这点跟国内很不同。但是的油便宜,真便宜!4.族群: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什么人什么种族都有,可以这么说:在你不把自己当外人,就没人把你当外人。这一点也不夸张,虽说种族歧视什么的问题也确实有,但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整体上是个包容度很强的国家,所谓世界的就是的。人的特点就是大大咧咧,热情,随意,没有欧洲的那种严谨和“底蕴”,以及欧洲人骨子里的排外。5.关于吃:这点是需要吐槽的,虽然所谓的美食也不少,但由于行程安排很紧,也没时间去各个地方找美食,吃的比较随便,中途吃过两三次中餐馆,味道极其特别非常的不正宗,有些菜还不如我自己炒的。各种汉堡薯条意面是主旋律,到哪儿都是,换汤不换药。在吃了所谓口碑很好的 In & Out Burger,也没觉得好吃。没办法,摆脱不了中国胃,还是回家吃的舒服。另外需要小吐槽一下:的各大便利店里卖的方便面,都是不带筷子和勺子的,只有面和调味包,打开之后很懵。需要自己找工具。。上图这个是在加州的海鲜餐厅fisherman's grotto,看上去不错,但是味道其实很一般!6.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城市还是小乡镇?本次之行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大城市并不能完全代表,在、、、这些大城市看到的感受到的,跟在、小丹麦、圣芭芭拉这样的小镇感受到的完全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指的是人的不同,大城市里不同的社区之间,人群分布和素质差异也很大。在
街头有很多流浪汉,和一些自言自语奇怪的人。在这种繁华地方,你会在大街上看到两个热烈拥吻的男人。。以及发生肢体冲撞和咒骂的人。。以及无视红绿灯的过马路行人,但是过了两个街区到了中央公园,你在里面又会碰到对环保工人嘘寒问暖的非常礼貌的人士;而到了和小丹麦这样的小城镇,就完全不同,人们都很简单朴实,充满快乐,那种平和与宁静会更让你舒服。所以,其实是一个多样性与差异化组成的矛盾体,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与代表,在那里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这种包容度,也是成为世界领袖的重要原因!
很感谢提出这样的问题。去年12月在15天,对于的感觉有像是喝了一口酸甜苦辣鸡尾汤…
怎么说起呢??
的繁华,文明,文艺,美景,科技好像是我们对于固定的印象,没错,这些都有见识到。
不过,有些是我没有想到的样子:
1,在唐人街,水果蔬菜路边随处都是商贩,建筑没有什么特色,也没在都市的感觉,像回到中国什么二级城市80年代初的感觉。
2.时代广场夜间,简直就是一个混杂的街头买艺场;各种人像艺术,各种奇怪的艺术制作品,各种推车小吃和小商品商贩,各种装扮电影英雄人物收费拍照。就像我们国内的花灯节这么人挤人的热闹。而且是天天如此…
3.的地铁尤其深刻,古老的有点历史,但有感觉很落后陈旧,居然大部分是没有电梯,通道狭窄,购票机还总遇到坏的,还得人工售票…
总的一句话形容:是现代和落后并列的城市。地铁唐人街时代广场时代广场全景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园自由女神像码头等船圣马丁岛安提瓜山定手机拍摄圣马丁特色之处就是飞机与我们如此近全球十大最美沙滩之一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因为太多方面存在着对立。
很热情:去年旅行到key west看到人家院里有好大的芒果树,当时那家主人正在装修房子,可我们这几个没见识的还是没控制住停下张望芒果树。主人在梯子上看到我们,特意从梯子上爬下来送给我们熟透了的自己院子里的芒果。这真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芒果,红红的,特别甜。主人帅!
戴“有色眼镜”:事情发生在奥莱,帮朋友买东西时候。我们三人进店后,店员从下到上瞟了我们一眼,不动声色。我刚想开口问的时候,进来了几个欧美样子的人,那个店员面带微笑的就过去了。怒火中烧啊!果断走了。不过coach的店员看到中国人跟捡到宝一样,可我们并没多大兴趣....
路上没什么人,只能说我们没碰上事儿,碰到估计就是大事儿了。不过总体感觉还挺安全的。可朋友家又被入室盗窃过...
空气质量不错,蓝天白云,绿化也好。可是地铁,脏乱差...跟国内没法比。
4.关于自由和实践
民主意识强烈的的核心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多数人不在意他人眼光,只做喜欢做的事,也坚持做喜欢的。地铁站里,路边,不少才华横溢的人在表演着。自由和实践一起说,主要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坚持自己的路,包括学生,可以想尽一切办法赚外快。
哎...这个...几家欢喜几家愁吧。我一点儿不客气的说,餐厅内的食物,稍会做饭些的人,不出2个月肯定都能做的不错。除了在生活的姑娘外,我们一行3人,2人回来瘦了,我15天掉了6斤。根本没食欲,他们的量又特别大。那个长肉的人,是因为她特别喜欢吃芝士,又见不得我们剩饭。还是吃遍中国的好。
总体来说,没有在国内生活方便。超市很少,离居民区也很远。KTV和国内简直不是一个时代的,只能算是卡拉OK,还得翻本点歌。但喜欢安静的朋友,会特别喜欢这种环境。在“村”里碰到人一定会互相问好,有没有人想过原因,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全是。这么说吧,换谁都会问好,因为在“村”里见到活物太难了,见到同类更是难上加难。
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每个地方的人物事都是这样的,好和坏都是相对的,看你如何领会感受了。但有句话不得不说,再好也没有家好。
-----------------------------
在“村”里碰到人一定会互相问好,有没有人想过原因,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全是。这么说吧,换谁都会问好,因为在“村”里见到活物太难了,见到同类更是难上加难。
我觉得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的人吧。白天的时候有很多人会愿意主动帮助你的。
在的时候,我们问公交车司机说他的车能不能到我们的目的地,结果因为是反方向他说我们要到这个转车站的另一个上车地点。然后他就晾着一车的人下车给我们指那个上车的地方在哪里。
在植物园的时候是要收费的,学生没有优惠也只能买成人票。但是本地居民免费。我们问那个售票处的姐姐的签证能不能用,本来是不能用的结果她看当时距离关门只有一个小时了就直接塞给我们两张导览图说“Go girls, go!”我们就没有交门票钱就进去了。
在的时候因为我只有一个人所以永远的到哪里都是自拍。我还专门带了一个八爪鱼让我来自拍。结果很多游客看到我一个人就问我要不要帮我拍照。虽然他们把我拍的很难看吧(笑)但是至少他们人真的都非常好。
坐Uber的时候碰到男司机一定会热情地和你交谈,而且人很喜欢见你第一面的时候就问“How was your today?"告别的时候一定会说"Have a good day”。
但是晚上的时候这个国家会给你非常大的不安全感。
坐Uber去我们定的的时候司机问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不安全的地方住。他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有Gangs(帮派)。而且他说我们晚上如果要出去的话一定要叫Uber。结果到了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住处的周围环境和实际情况非常不一样。我们订了一个房车然而房车并不是停在宽大的院子里面,相反的是它周围有很多一看就是废弃的汽车。邻居也并没有感觉很友善。那个晚上真的是感觉到这个持枪率很高的国家给我们带来的恐慌。最终我们直接放弃了这个住处去找其他的房子。然后当时就特别怕这个司机把我们带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地方(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虽然最后证明他真的是个大好人但是还是在那个晚上吓得够呛。
以及美帝的流浪汉也是无法吐槽的存在。
总之我们还是要相信人都是很好的,但是晚上就别乱跑了。
是什么样子呢?用两个词形容,自由,热情,和欧洲的严谨极其不通,第一次去,在一家很小的自助餐厅吃完饭准备走,一位陌生的女士非常热情的和我们say goodbye,看场景是她一个人在那里吃饭,但是那一种笑容真的发自内心,好像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第二感受到热情的是在的小镇,早晨起床在海边散步,一位老爷爷带着一只大金毛,很热情的对我说:let me show u beautiful view!跟着他走过去,看到成群的海豹自由的在海里嬉戏、晒太阳,当时真的觉得一切太美好,真想呆一辈子,最爱的还是美西的free,在广阔的美西,驾驶着野马听着Hotel California,感觉真的太棒了!
很好玩呀。有很多很美的国家公园,数不完的自驾游路线。有繁华的大城市像,。有像那样的娱乐城市。很多主题乐园,博物馆,很多海滨城市,漂亮的沙滩,还有沿海的。还有沙漠,很多壮观的瀑布。冬天可以去滑雪,夏天可以去冲浪(的生活)。还有很多美食!各国的美食都很好吃。从飞机拍到的夜景:的拱门国家公园:一路往北:超好吃的早午餐:自驾游到,美丽的麦田:的生蚝超好吃:自驾游中,可以在无人的公路上拍照:在金门大桥后面的山上,就算走丢了也不怕:蓝到不像真实的湖:
在去之前,我对她充满了憧憬。然而现实教我做人。1. 所谓的民主带来的不安全感在西海岸的时候,从图书馆出来,也能遇到语言骚扰的人。在,听了好几次对中国人的不善言论,马路上,公车上。他们是有随意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但是同时有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loser也跟着释放天性了。2. 治安并不是很好这个可能还是西海岸问题比较严重。湾区抢劫不要太多,留学的小伙伴说读书期间在学校里骑着自行车都被一把拽下来然后钱包抢走。还有租车自驾因为背包留在车上被砸车的,不是个案,所以我对某些答案里说完全不用担心东西会丢这件事持质疑态度。3. 公民素质也很堪忧首先,大声喧哗是常事。然后,又是,在地铁里,就坐在我后面一排的流浪汉,居然站起来背过身,直接在车厢里撒尿。4. 生活上不够便利城际之间,不能自驾的话,只有选择飞机。完全不可能坐火车旅行。在旅行期间我的相机坏掉了,想买个新的,于是乎我从一直找到了,都没有找到一个靠谱的数码产品门店。最后到了找了半天找到了一个店,居然还是那种老式的柜台,跟营业员聊完了再去楼下拿货的模式。当然他们的优点也很明确,油价好便宜……以上全都是亲身经历,可能我太倒霉了,遇到的尽是烦心事儿。但是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性。
(1)生活成本上我觉得低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毕竟我不当家)。的食品尤其快餐都是很便宜的,热量也够,一顿五刀之内肯定能搞定。我以前在上小学的时候,一顿午餐只要一刀多,还有牛奶水果提供。如果自己做饭的话,去超市买冻肉什么的回去煮更便宜(我爸爸来上学的时候常常这么干)。
(2)治安的话,的确是中国好(相当赞同第一的那个答案)。贫富差距大,一般的中产阶级都会住在郊区,市中心反而成为有些危险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们开车去内华达的一个城市(城市名还是省略我怕有人说我偏见),一路开一路聊不小心进了市中心某少数族裔聚集的地方。当时大概是下午一两点,当我们的车因为红灯停下来时,马上有几个人围上来拍我们车窗把车围住问我们要钱。。。我们在给了二十刀之后趁绿灯飞一般地跑了(还是有些后怕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市中心安全多了,而且也很少有这种明目张胆的要钱行为。
(3)虽然是个大熔炉,但毕竟还是个白人主导的国家,所以种族歧视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我也碰到过少数对亚裔不友好的同学(虽然我是1/2中国人但大多数同学还是觉得我是亚裔)恶语相向。然后我人生中几次打架行为都是因为人家喊我chink。但是来中国后我才发现,中国人对非黄种人真的好友好!感激不尽!
多年从事英语工作的经历,让我对美英向往许久。2016年7月的西部之行,终于圆了我的这个梦。
我们是在入境的,下机后给我的感觉规模很小很小,比北京、天津、首尔的机场规模小多了;各种设施陈旧,候机厅低矮,灯光也不十分明亮,起码说是不很现代。开车驶入的高速公路,感觉公路陈旧,路上补丁很多,感觉中国的任何一条高速都比它修的好,好在它的车道多,平均车速快,但高速堵车也很厉害,越接近市中心,行驶速度越慢;的高速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它没有收费站!
这车去的大城市不多,只去了、、、,其余都在看国家公园。城市建设我个人觉得不及中国的大城市那么现代,那么辉煌、那么人气高------楼不如我们的高,霓虹灯不如我们的多,街道不如我们的宽,入夜后购物不如我们方便,(很多商店晚上关门),总之这几个大城市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
西部国家公园的风景没的说,但公园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少、有时不是很方便……
印象最深的是人的高素质,他们大多乐于助人,很热心地为你指路、答疑、提高帮助、遵守秩序,让你感动并对他们尊敬......
其实就是去体验一下。我们14年夏天去美东西自驾游,在东部去了,,。感受了下第一大城市,高楼林立,钢铁森林。第五大道上人来人往,还有中央公园里悠闲躺卧的人们。和电视电影里看到的差不多。亲身感受下!去看早期独立的历史。去感受的博物馆文化。然后飞到西部,租车感受这个在轮子上的国家,一路美西环游,迪士尼,环球影城,,大峡谷。去了人群熙攘的大城市,也到了人口稀少的小城镇。体验着真实的。环境是真好,人也热情。你可以看下我的游记,希望能帮到你!
34个回答被折叠()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的首都是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