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法政学院是国家承认的吗

学院概况/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政学院是上海师大哲学社会科学门类较齐全的二级学院。学院伴随着上海师范大学前进的步伐,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上海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学院现有4个系:行政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法律系;4个硕士点:政治学、行政管理、法学理论、法律硕士,政治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若干研究机构:社会学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亚洲学研究中心、法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劳动问题研究中心、孙中山宋庆龄研究中心;正在建设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行政管理,1个校文科重点学科理论法学。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69人,辅导员、教辅人员等22人。在专任教师中,43%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学院承担各类在研项目6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30项,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市教委项目21项。学院先后建设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五门,正在建设的重点课程有行政管理学、绩效管理、法理学等。学院在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创建了四个品牌项目,形成特色,包括:专业实习、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模拟法庭、志愿者活动等。学院重点建设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验中心,包括人才测评实验室、能力拓展实验室、经管综合实验室、专业技能实验室和职业发展实验室等;中心所属的人才测评中心为上海市高校首创,除面向全校学生提供人才测评外,还与上海市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等合作,提供人才测评服务。学院现有学生近17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近300人,本科生1400人。另有夜大学生1200人。
本科生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在高等教育日益面临国际挑战的形势下,在国内与上海市高校群雄并起、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面前,上海师大法政学院努力落实学校“顶层设计、分类指导、错位发展”的方针,确立了以人为本,努力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学院提出了“优秀的学生、优秀的教师、优秀的管理”的总体目标,各本科专业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来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落实教学、科研及学生培养的具体方案。从2003级学生开始,学院展开“四年早知道”活动,强化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我开发与规划能力,同时在教学、研究、实践的各个环节,强化科学管理,全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实际能力。为了实现学生的教育目标与就业目标,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专门设立了就业与实习项目;为了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强化科研与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学院专门设立了科研开发与规划项目,通过项目管理来进一步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导师制度,该制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衔接,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专业等各个方面的指导。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学科建设始终是学院发展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工作。学科建设的基础在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在学术水平的提升。学院将通过打造、培养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科研投入等手段,把学科作精作强,为学院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学院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任务越来越重,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加强导师制度建设,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已经提上学院工作日程。对此,学院将不遗余力。“鹰击长空,鱼翔潜底”。法政学院正努力实现自己的定位,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而竭尽自己的努力。院长: 商红日男,教授、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日出生,黑龙江阿城人,中共党员。
专业设置/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了解中国国情,了解公共管理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较高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通过本专业培养,学生将熟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相关法规,尤其是行政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以及社会调查和统计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和文字、 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撰写研究报告以及调查报告;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基础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管理能力。主要课程: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行政法、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组织与管理、管理心理学、秘书实务、战略与项目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科学方法论、现代办公与信息处理、行政案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公共行政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各级各类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 。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旨在培养在管理、经济、法律、心理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外语,能够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或能够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管理人才或教学科研人才。通过专业培养,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中文、外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组织行为学、 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劳动政策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管理信息系统、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工效学、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就业方向:学生将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才交流市场、国际猎头公司等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我国加入WTO和上海申博成功后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专业旨在 培养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精通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具有扎实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通过专业培养,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我国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动态;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熟悉掌握一门外语。主要课程:管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学、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管理心理学、现代办公与信息处理、公共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公共政策分析、外国社会保障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发展与就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计量经济学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党政机关、城镇社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劳动仲裁机构、保险机构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管理工作。招收学生类型:本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法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司法系统、行政机关系统、律师事务所、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从事法律工作、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培养,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制思想;掌握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掌握我国政治、行政以及法律制度之运作的一半规则;掌握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及其诉讼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熟悉这些部门法的实施和运用;掌握法学理论以及宪法法律的基本理论,把握当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律建设的趋势;掌握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以及基本技能;熟悉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适应社会生活变化与自身发展的基础。本专业分设国际法方向和法学方向。进校后将根据英语高考成绩等,择优进入国际法方向学习。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民法、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此外,法学、国际法方向将分别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组织法、冲突法等。就业方向:学生主要赴司法系统、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13:39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焦点访谈》:三年苦读一场梦?    央视国际 日       2003年6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礼堂里,体育学院康复系康复专业召开了一场毕业典礼。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毕业典礼。我想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向我们各位同学胜利完成学业表示衷心祝贺!       据了解,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康复系康复专业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大专班,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们终于迎来来毕业的这一天。他们拿到两本证书,一是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颁发的大专文凭,还有一张是上海师范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学生们争相留影记录下珍贵的时刻,此时他们并不知道,毕业之后他们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毕业学生A:这段时间刚好找到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刚启动。我刚到人事部,人事部问我要学历证明和出具相关证明,然后就在这地方卡住了。他说这个,在他们那边根本就是不承认,就是等于一张废纸。       毕业学生B:我是进了一些事业单位,然后他们就说你这个文凭不被国家承认,你的最高学历就是高中毕业。       此外,康复专业的学生在继续深造时也遇到困难。今年6月,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大专以上学历的学员,上海师范大学康复专业共有5人报考,他们无一例外遭到了失败。       毕业学生C:从公务员考到体检、到体能测试 、到面试、心理测试、还有政审全部通过。然后,最后审查文凭、学历的时候,他们就给我发来一个电函说,因为你的文凭不予录取。       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记者找到当时负责招生的老师。       记者:有什么样问题呢,这几个学生?       老师:主要是他们的学历证书不符合咱们招生条件。他们是属于非学历教育的学生。             “非学历教育”这五个字让康复专业的学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毕业学生B:我当时听了觉得不可能,我读了三年!       毕业学生A:我简直觉得是不可相信了。       毕业学生C:这种心情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       学生们决定到权威部门去问个清楚。上海市人事局留学服务中心专门负责涉外学历的鉴定,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下学生们咨询的经过。       毕业学生:我们是上海师范大学和加拿大联合办学的一个学校。       工作人员:非学历。       毕业学生:那就是说不能认证的?       工作人员:这个学历是不承认的。       鉴定的结果让学生们彻底失望了。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康复专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专业始办于1998年。来这个专业的主要是高考落榜生,他们大多是听从和上海师大体育学院有关系的老师介绍,来这个专业报名的。       学生家长:他是考海师范大学体育系,差两分,398分。后来这个体育老师对他是比较好的,他介绍过来的。       据学生们介绍,当初这个专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承诺能够给予学生一张国际认可的大专文凭。       学生家长:真的很庆幸,孩子读三年能够拿一个大专文凭,而且是国际认可的。我就觉得很自豪。尽管它给我的是上师大的结业证书,但是我不在乎,因为孩子没达到线。现在不是有道格拉斯的文凭嘛,我出了八千块,可以了,我是这样想的。       学生们蜂拥而至。除了每年八千到一万的昂贵学费外,他们还分别缴纳了两千到两万元不等的赞助费,才得以进入这个专业学习。学生和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承诺的千好万好,今天都成了空话。为此,记者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了解情况。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体育学院的人似乎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保安不许记者进入学校了解情况。       记者:如果工作上有事需要解释怎么办呢?       保安:我们帮你联系。电话联系。       为了获得真实情况,记者与学校进行了反复沟通。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获准在学校门口的保卫处对校领导进行电话采访。       记者:项校长您好,能不能给个解释,到底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这个承认不承认,是有各种各样原因的。比如讲道格拉斯的文凭,我们说是国际承认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是在英联邦系统内它是承认的。只要你拿了这个证书再到英国、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去进行深造,这些国家都是承认的。       记者:这个文凭在国内是不被承认的,只有去英联邦国家才可以?       项家祥:对。       招生前被大张旗鼓宣传的国际认可的大专文凭,原来并不包括中国,这样的解释能让学生和家长接受吗?       家长:出国才有用,你当时如果说是括号中国不认可,我绝对不会给孩子读的。就像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我进去了,哪怕我输了跳楼,我也怨不了谁,愿赌服输。你没明示,那你就是在搞文凭陷阱嘛。       学生和家长找到了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负责人,结果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学生家长:这个不认可呀!       负责人:国际上认可,没有讲国内认可。难道我们贴个通知,这个事情在上海师范大学认可的,在哪些单位不认可,那我要把除上海师范大学的所有的大学都要摆上来。我说在哪不认可,在哪不认可……不认可是不需要讲的。       除了外国文凭外,学生的手中只剩下一张上海师范大学的结业证书了。这张证书当然更不能作为文凭使用。三年苦读后,他们只能以高中毕业生的身份步入社会,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校领导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校领导:我们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我们有的学院,比如体育学院,在宣传的时候,在教师讲的时候,是不是对学生都讲清楚了。这点我不敢完全保证。另外也有可能,他们在听的时候,或者老师跟他们宣传的时候,可能他们没有理解。             校领导认为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是体育学院与学生们沟通上的疏漏造成的。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在上海市教委我们看到了1998年上海师范大学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开展康复和教练专业的批复,上面明确写着这是一个“非学历教育班”。       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傅为中:一个是跟出国不挂钩的,另外一个是说,非学历的你不能说是学历的。       记者:如果要是非学历的是不是得跟学生说明,说我这个是非学历的?       傅为中:对,这个必须要跟学生在事先讲清楚。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到底有没有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在招生前向学生明示康复专业的非学历性质呢?       记者:这个非学历有没有在招生简章上写明呢?       校领导:当时肯定写明的。我们写的是非学历教育。       记者:写的是非学历教育?       校领导:对。非学历教育。因为教委批的也是非学历教育。       记者:就是这几个字是吗,“非学历教育”?       校领导:非学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苦了那些学生了,谁该负责?
  看了,所以大家要小心,这种事多了。
  还好不是他们学校的
  我也看了,上师大太过分了,坑人啊
  明天去看看
  这是诈骗,这是犯罪,这是谋杀(三年光阴啊!!!!!)
  象这种教育大学里多得是了
  那帮学生在学校里很吊的  老是惹事生非
  晕。。垃圾,,,  (拖出去枪毙了,,,浪费3年青春!!!!)
  看了,那个校长还老拽的,同意楼上的建议
  教育产业化嘛,谁不想搞点好处? 主要还是群众的警惕性不高... ...  
  真他妈的不是人,!
  现在中国的教育界怎么会变成这样啊,难怪那么多人要往外国跑~~~~(就算上当也算出过国了,呵呵)
  个人觉得 学生和家长在入读前 还是谨慎的好      我也读过中外合办的大学专业    感觉并不是很好    拿到了国家全日制大学本科的学历    国外的文凭一点用也没有 我现在还没去拿      这种事情以后要多留心眼    实际上中国现阶段不太可能有比较好的中外合作项目就读    赚钱还赚不过来 没人追求教育质量:)
  啊,有朋友就是那个专业的,是01届毕业的,两年没有联系了,真的为他担心~
  说穿了学校就是要钱.  完全不顾别人的将来.
  教育成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恶果!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上海师范大学第三届“国家治理·?法政论坛”召开
日 10:28:02
来源:求是网  作者:记者 申小提
本网讯 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国家治理?·法政论坛”在校会议中心二号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以“法治文化与民主建设”为主题。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高建华、社科处处长马英娟、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蒋传光、党委书记商红日、副院长朱新光等校院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
高建华副校长高度肯定了哲学与法政学院以往的科研成就和学院在2016年科研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期待随着刘作翔教授、樊志辉教授等一流学者的加盟,学院能够引领应用文科建设新的突破。
马英娟教授表示哲学与法政学院的科研成绩比之前一年有很大进步,希望学院的老师们再接再厉。
蒋传光教授阐释了论坛主题的要义,强调随着“法治中国”宏伟蓝图的勾勒,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何认识中国法治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如何理解德治和法治的关系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
主题讨论分为“全球化与民主”“法律与政策”“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企业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单元。来自哲学与法政学院各系的21位老师围绕各自提交的论文做了主题发言,包括《学术月刊》主编金福林、《江海学刊》总编韩璞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何云峰、《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编辑肖崇俊等专业编审在内的8位专家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议。
在论坛闭幕式上,《江海学刊》总编韩璞庚和哲学与法政学院党委书记商红日对此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韩璞庚总编将“什么是编辑眼里的好文章”倾囊相授。商红日教授则指出,第三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意味着法政论坛的制度化,希望与会文章能够进一步体现哲学与法政学院学科交叉的特点,尽早转化为期刊成果。
( 网站编辑:董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